关于小说分析的毕业论文范文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那么关于小说的毕业论文应该怎样写呢?欢迎阅读下文。

  篇一:

  题目:由周瑜论《三国演义》的虚与实

  摘要:周瑜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笔下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那个“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儒将,他相貌堂堂,精熟音律。不过,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周瑜则被描写成心胸狭隘、嫉贤妒能,与诸葛亮明争暗斗的反面人物。他在《三国演义》中的“悲惨遭遇”,追根究底,主要是罗贯中出于人物刻画的需要。为了体现蜀汉君臣的忠义,必须将与之同时代的曹吴人物进行部分的“虚化”处理,以使其人物形象达到作者需要的写作目的并具备一定的社会价值。而周瑜,作为与蜀汉亦敌亦友的角色,自然也就成为众多被“虚化处理”人物中的一位了。

  关键词:《三国演义》 周瑜 虚实

  一、历史上的周瑜

  1、军事才能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载,初平二年,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带兵到历阳支助孙策,并和孙策一起攻下了横江、当利,击退刘繇,进入曲阿,立下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次大的战功。三年之后,年轻的周瑜成为孙策的建威中郎将,并深受孙策的赏识与器重。在以后的几年中,破宛城,下麻、保二屯,生擒黄祖手下悍将邓龙,斩杀黄祖。三十四岁的时候,周瑜率孙刘联军与曹操决战于赤壁,以三万人马大破数十万曹军,名震天下,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赤壁之战后,周瑜又乘胜追击,打败曹操的心腹爱将曹仁。可是,天妒英才,赤壁之战两年后,也就是在他年仅三十六岁的时候,领兵伐蜀,只因不服水土,病逝于巴陵的巴丘。他死之后,全吴上下尽皆缟素,孙权亲扶棺椁为他送葬。可以说他的一生,是辉煌而短暂的一生。

  2、风流才子 周瑜,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将军,也是一位在当时很受敬重的儒士。《三国志》中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故时人谣‘曲有误,周郎顾’。”{1}与小乔成就了才子佳人的浪漫爱情,更是让人羡慕。

  3、气度恢弘 周瑜虽年少有为,但是在待人处事时,总是恭谦宽厚,气度恢弘,从不盛气凌人。《三国志》中记载,周瑜对待曾经对自己不满的人时,心胸开阔、光明磊落、以德服人。在孙策手下有一位大将叫程普,他总是自认为自己年纪比周瑜大,贡献也比周瑜大,因此多次当众欺辱周瑜。周瑜呢,却像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一样,折节容下,从不和他计较。后来程普认识到自己的鄙陋,转而非常敬重佩服周瑜,常对左右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酒,不觉自醉。”正史上,对周瑜也多有“性度恢廓”“实奇才也”之类的赞誉。可见,周瑜在气量上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至于演义中周瑜气量狭小,被诸葛亮气死,应该是虚构的成分。

  二、演义中虚化了的周瑜

  《三国演义》中,周瑜却是一个令人不齿的人物。他诡计多端,又嫉贤妒能。对于自己的盟友,也是心存芥蒂,不愿真心实意地去合作,只是想从中渔利。其中,最能体现他性格特点的莫过于“三气周瑜”的故事:

  1、一气 《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②中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南郡失败,刘备才能再去取。虽然周瑜第一次夺取失利受伤,但是使用了将计就计之策,最终打败了曹兵。然而,真正的胜利者却不是他而是诸葛亮。因为诸葛亮乘他追赶曹仁之机,趁周瑜后方空虚,夺取了南郡等地,从而既没有违约,又夺取了地盘,周瑜闻言,直气得大叫一声,金疮迸裂,半晌方苏。这是一气周瑜。

  我们翻开史书与《三国演义》对照,周瑜和曹仁交战、救夷陵、围攻南郡等情节,大框架上基本与史实符合,但诸葛亮设计夺南郡,一气周瑜的情节则是虚构的。

  2、二气 情节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和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孙夫人,孔明二气周公瑾”。刘备的夫人死后,孙权按照周瑜的计策假装把自己的妹妹孙尚香许配给刘备,想把刘备骗到东吴,再将其杀害。谁知孙权的母亲看中了刘备,不仅不许孙权杀他,还真要把孙尚香许配给他。没有办法,周瑜只能另想一计。不久,周瑜决定要让刘备陷在温柔乡中,整日好酒好肉伺候,居住在华丽的府邸,过荣华富贵的日子。从而既能达到将刘备长期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隔开的目的,又能以此来磨灭刘备的雄心壮志。谁知却被孔明的三条妙计弄假成真,刘备和夫人回蜀。直气得周瑜大叫一声,金疮迸裂,倒于地上,不省人事。这是二气周瑜。

  史书上记载,《三国志·先主传》:“琦病死,群下推先主(刘备)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③由此看来,孙权把妹妹嫁给刘备是真的。孙权也是因为看到刘备在荆州的势力迅速发展,所以主动把妹妹送到荆州并嫁给刘备,以巩固孙刘两家的盟友关系。既然是这样,二气周瑜也无从而说。

  3、三气 情节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孔明三气周公瑾”后半回和第五十七回“柴桑口卧龙吊丧,耒阳县凤雏理事”的前半回。刘备向东吴借取荆襄九郡,图谋发展壮大自己。然而东吴怕养虎为患,等刘备强大后势必对自己构成威胁,三番五次地要求其归还荆州。刘备和诸葛亮实在没办法,就以攻取西川后,必还荆州为由,长期霸占荆州。此举令周瑜气急败坏,遂想出了过道荆州帮助刘备攻取西川,从而在途经荆襄之时发动袭击,一举夺回荆州之地,再次上演“假道伐虢”的好戏。只可惜,此计却被诸葛亮识破,他将计就计,以锦州为诱饵,引周瑜来攻,在周瑜入套之时将周瑜团团围住,周瑜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左右急救回船。在回去的路上,诸葛亮写信劝他不要取西川,周瑜看过信后,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这是三气周瑜。

  据史书记载,周瑜在建安十四年,也就是死前一年已经从曹仁手中夺取江陵,被孙权任命为南郡太守,直到死前仍在镇守江陵。周瑜死后,孙权才把南郡借给刘备,那么怎么会发生为讨荆州而大动干戈的事情?而且周瑜是病死在回江陵的路上,并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④

  三、虚化的原因

  《三国演义》中周瑜形象的虚化,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周瑜形象的历史变迁,其次就是罗贯中为了体现蜀汉人物的“光辉形象”,而做的必要的虚化,可以概括为“目的性虚化”。

  1、 周瑜形象的历史变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官方的变迁,一个是在民间老百姓心中的变迁。

  在官方,从三国时期开始,周瑜的形象基本上是没有多大变化的,一直都是忠义的代表,臣子将军的表率。朝廷需要树立典范来激励和规范臣民,而三国时期,堪称楷模的周瑜,正如前文提到的一样,受到了历朝历代统治集团的认可。虽然在宋朝出现了朱熹倡导的曹魏与反对者倡导的蜀汉的正统之争,曹魏成为皇权正统,但是这并未深刻影响周瑜个人在统治集团成员心中的地位。可以说,周瑜的真实形象在官方还是比较稳定的。然而,在民间世俗的心中,周瑜形象却与本人产生了较大的偏差。唐代之前,周瑜的民间形象与官方还是保持一致的,但是到了宋代,周瑜的形象出现了扭曲,特别是正统之争,吴蜀的落败,周瑜开始以“正统的叛徒”的形象示人。如今所能找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演义类资料,就是宋元之际出现的话本《三分事略》。在这部为适应市民娱乐需求而产生的话本中,周瑜的形象已经出现了质的下降。在政治上,他鼠目寸光,为一己私利而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在军事上,才智平庸,屡战屡败:战曹璋狼狈而逃,取荆州溃不成军,攻西川又被张飞断了后路,似乎人皆可败。在人格修养上,他好大喜功,心胸狭隘。史传文学中那个雅量高致、出众人之表的周公瑾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位才智碌碌、嫉贤妒能的平庸之辈。按照吴金华的说法,“话本是市民娱乐的产物,它从来都不受正统观的左右,市井间‘尊刘贬曹’的观念早已有之”。

  在苏轼的小品《东坡志林》中,就曾对民间三国有过这样的描述,“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感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⑤。

  就这样,一个与雅文化系统中饱含赞扬文字形成鲜明对照的周瑜形象,于宋元之际,在强烈的市民意识的关照下诞生了,并随着戏曲的广为传唱而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而之后,罗贯中的出现,《三国演义》的定稿,彻底把周瑜的形象钉在了“小人”的柱子上。

  2、目的性的虚化 作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它是虚实相间,主实重虚且古今兼顾的。《三国演义》一方面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到读者希望了解真实历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又对三国人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张、美化、丑化等等,给予读者启发,既考虑到读者希望增长见识的需要,又满足了统治者希望宣扬“正统”,弘扬“忠义”思想以巩固统治的需要。

  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罗贯中从《三国演义》塑造的三个国家中选出了百姓喜闻乐见的蜀国作为正统形象,而蜀国的君臣也就成了正面人物。其间的诸葛亮很幸运,他被罗贯中选中作为蜀国忠义的标杆式人物。除了这个标杆,其他人物都成了陪衬,而作为吴国的大将周瑜,也就难免或者说必须遭此“厄运”了。

  综上所述,我们由周瑜看出了《三国演义》虚与实相结合的手法。实,是为了更好地让小说融入历史背景,避免落入“幻想”的境地,从而让读者更好地结合史实,对文章进行诵读。而小说与史实的尽可能贴近,又可以使之更具有传承性,以更好地在历史的打磨中流传下来。而虚则主要是为了让人物显得更加活灵活现,好人显得更好,坏人显得更坏。所以周瑜是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3}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

  {2} 罗贯中:《三国演义》,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 钟扬:《“七实三虚”,还是“三实七虚”》,《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

  {5} 苏轼:《东坡志林》,青岛出版社2010年版。

  篇二:

  题目: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的研究及评点

  摘 要:“叙事学”的出现十分重要,因为它为古代小说研究的相对单一思路带来革命性的创新。20世纪从事小说叙事研究的大部分人由于思想意识的局限,在艺术分析上普遍以人物为主要中心,但是“叙事学”却不是如此,叙事学是以故事情节为中心,因此它拓宽了古代小说研究上的视野,在不断发展中,在古代小说叙事研究中的表现也不一样。但是随着“叙事学”被广泛应用在古代小说中,其弊端也慢慢出现,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在研究古代小说的时候会形成一种套式,对价值缺少判断能力,在研究时比较浅层,难以达到一定的深度,特别是不能够与其他古代小说研究方法和谐共处。所以研究古代小说时“叙事学”的突破创新很重要,在创新过程中还不能忽视小说的艺术上的评价,让叙事学具备从前没有的价值判断。因此不断进行叙事学在古代小说中的作用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关键词:叙事学;评点;古代小说

  一、叙述起源

  “叙事学”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是在1969年,是法国托多罗夫首次正名,自此之后,对叙事学的研究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不断地从低潮到高潮再到低潮,研究过程高低不断交替。一直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后,叙事学才正式进入到我国的研究领域中,并且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带来巨大作用与帮助,取得了卓越成果。

  “叙事学”和其他外来理论有着相似的经历,都在西方经历历史性的演变过程,并且在中国十分特别的时期进入到其中。简单来说就是叙事学和其他理论进入中国研究领域的过程是十分相似的,从外国进入到本土必然受到本土叙事研究本身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对“叙事学”原本概念的重新整合以及利用文化角度来对单本小说进行研究,并将其融入其中。

  在“叙事学”进入到中国前,国内针对小说叙事也有很多理论著作,但是这些理论大多是在20世纪90年以后才出现,主要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批评方法为主的叙事理论内容,还有一种是在批评理论内容上的基础理论著作。比较著名的著作有小说叙事学、叙事学导论、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等等,这些著作分别都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不管从哪一种角度来看这些理论著作的出现都为以后“叙事学”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研究奠定基础。而这些著作在写作时都是从各自领域和视角来看待叙事理论,并且对其进行有条理的整合,正是这些著作的发表,让叙事学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概念,而是逐渐发展到具备较强创作性的文学理论重建,不过我们也要了解,任何理论都不是完美的,叙事学理论也是如此,它还可以在一些研究方面不断地改善与深化,不同的研究角度与派系所研究出来的理论也是有所区别,甚至是一些十分基础性的概念内容都会被不同研究派系重新定义,各有各的见解,各有各的说法。但是不管如何,正是因为有这些不同派系的不同角度的研究,才能够促进“叙事学”理论的不断繁荣与发展,让小说理论研究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在学术上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与上述一种类型相比,另外一种类型的理论著作则更多地是以西方叙事学为依据,以中国的古代小说为基础,从一个不一样的角度来对其进行研究。它和一般的传统文论不同,它不会对其进行片面的研究和分析,重点也不单是版本、作者的经历以及人物形象等这些原本的角度上,而是利用叙事方式、手段和结构来构建一个全新的研究模式,在这种理论基础下研究出的作品有:《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国叙事学》《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等等,著作年份分别是1988年、1996年和2001年,与上述理论相比,著作年份跨越比较大。但是该类型有一个十分明显的不同就是在中国文化内,对原本的理论重新构建框架,简单来说就是去除自我证明的一部分内容,利用中国古代小说为基础,用自己独特的模式来进行研究,创新出新的体系,因此该理论具备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是中国叙事学领域内获得的重要成果。所有著作中《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对叙事学研究是最早的,因此为研究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叙事学提供了基础,为未来叙事学研究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二、探寻中国古代小说中“叙事学”命题的可能性

  不管哪一种研究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叙事学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研究同样如此,虽然出现一些问题,但相信依旧是有方法解决的。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叙事学还比较年轻,在实践方面主要还是以西方理论为主,这就造成中国文学领域研究的空泛。因此如果我们从中国古代小说中来对叙事学进行研究,可能会出现一个新的发展空间。事实证明,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这种可能性已被证实,并且在一些研究中显示出了其重要性。

  首先是对小说情节类型的研究。这种研究有利于在以后的研究分析中提供一个比较可靠的参照,不过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我们发现情节类型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特征,纵观我国的古代小说不难发现,很多小说在内容上都有很独特的情节,比如《万里寻亲》《水贼占妻女》和《掘藏》等等,这些特别的小说情节必然是要以叙事的方式来进行,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对叙事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分析,可以总结出几点:第一,情节类型是一种总结,是人们对自己人生经验的总结,以及社会中普遍现象的总结,叙事逻辑十分固定,因此可以了解小说艺术性的其中一个视角;第二,小说叙事的主体部分就是情节类型,它与小说中的其他艺术要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对情节类型进行研究的时候不能只重视表面的研究,对人物、语言、结构也要进行分析,特别是在一些特别的情节类型中更要注意三者有什么特别;第三,情节类型是一种已经被设定好的情节套路,该套路是在小说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可以超越小说家自身一面,小说家在选择了一种与以往不一样的情节类型时就要遵循其来构建人物与基本情节,因此,情节类型是以作者不同的角度来构建呢?还是以原本的故事模式来构建呢?这是来自于作者自身的选择。第四,中国古代小说从语体上划分有白话与文言两种,但是情节类型是一个特别的例子,它不局限在白话文小说还是文言文小说中,而是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的共性,对其的研究能够给古代文体研究带来不可忽视的帮助与意义;第五,情节类型的发展离不开小说,而小说的创作发展同样离不开情节类型,因此情节类型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的形成对小说历史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第六,情节类型可以不局限在一种文体中,可以在戏曲中,也可以在古代小说中,所以情节类型是超越传统文体界限,不同的文体中可能具有相类似的情节类型。

  其次是对小说场景的研究。小说情节的展开离不了场景,通常人们所说的场景就是指人物活动所形成的空间环境,但是在叙事学理论的相关著作中出现的场景更为灵活,具有主观性特点,与传统场所表现出的客观呈现相反的方向。场景还有一点不可忽视,场景的出现必然是要与相关文化背景联系在一起,它不会单独存在,更不是简单的一个空间地点,所以场景更符合小说的需求,最起码是符合中国古代小说的需求。在一部小说中有将同一个场景进行多次使用的现象,这样既可以创造出不一样的地域文化空间,还可以为叙事学研究带来一个特殊的环境。比如宋元时期的小说大多是以东京为主要背景,东京中的相国寺、元宵灯市、樊楼等等场景都会出现在小说中,并且特征鲜明,让宋元时期的小说更具特色。而在有关西湖的小说中,不少作者都喜欢把西湖作为不可缺少的小说场景,当然这种场景还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构意义。西湖小说中,一般情节的开始都是以郊游西湖为起点,也许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其存在性不强,但实际上却是不可缺少的前提所在。在描写西湖场景的时候还会为小说带来一些隐喻,比如断桥,这是《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的著名场景。

  再次是对小说因果关系之间的艺术形态的研究。比如《论古代小说因果报应观念的艺术化过程与形态》一文中,认为因果关系对古代小说的影响主要在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宗教观念,第二层面是思维方式,第三层面则是两者结合的影响。由于因果关系具备了普遍化以及世俗化的特点,因此让中国古代小说在宗教意识、思维方式以及逻辑结合下形成一种特别的叙事方式。另外在研究中还对因果关系的谐谑化和柔性化进行探讨,从中表现出小说作者在其中的立场和兴趣爱好,但是也将道德强度减弱,从而将小说的内在环节不断消减甚至是消除。因果关系的出现让小说家十分喜爱,被不断的应用在小说中,成为小说情节的必备要素,也成为小说反应现实的桥梁,并且与小说作者的技巧关系密切,从而形成小说中的叙事策略。特别是当叙事结构与体现道德的因果报应思想结合在一起,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小说中的逻辑性也就体现出来,并且十分明显。而纵观诸多古代小说,作品中的情节基本上都离不开因果关系,将因果关系的道德思想完完整整体现出来,情节环环相扣,不仅在小说中表现出应有的道德观念,还让小说的结构表现得更加严谨有条理。

  最后是对超情节人物进行的研究。有一些文本具有超情节人物,这些人物具备十分鲜明的人物形象,虽然他们不是小说的主人公,不会从小说的开头到结尾一直出现,但是它的存在却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故事最终结局。在很多场合中,他们都不会是情节中的突出人物来进入其中,但是如果它们的出现导致了小说情节不一样的发展,那就表明其存在是通过超现实的利用来实现的。超情节人物的存在表现出古代小说在叙事上不一样的特点,基本上是以定型人物的形式出现,通过该形式来对一些群体或者人表达自身的看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来进行整体概括。超情节人物必然也是小说叙事方法中的一种,它们的背景与传统也是息息相关。因此在小说构建初期,对人物无论在角色设定上还是形象设计上都具有超情节的精神内涵。所以想要了解一部作品的基本内涵就要对超情节人物的一些文化底蕴进行了解。而这些文化底蕴也体现出作者在小说中的叙事思路,这就为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叙事思路带来一个不一样的问题。古代小说中超情节人物既不是叙述者因而不用直接负担叙述情节的任务,也不是主人公,所以也不需要直接参与到行动中来,但是他们的存在却可以规定叙述并且给行动带来引导,在这种情况下为小说带来聚焦功能。以《红楼梦》为例,无论是空空道人还是疯跛道人等,他们都多次出现在情节过程中,为小说以及审视主人公带来不一样的特殊视角。因此超情节人物带来的聚焦功能是古代小说叙事聚焦层面上十分特别的地方,因为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叙述者和主人公带来聚焦所不同。这里的叙述者基本上指的是小说开始以第一人称的人物。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超情节人物带来的聚焦特性,十分方便地了解到小说中相关情节和一些人物的本质性信息。

  三、“叙事学”对中国传统小说理论的激活

  “古代小说”理论同样可以帮助研究古代小说中的叙事学理论,为其提供有力的激活资源。

  我国最早将“叙事学”理论和古代小说理论相结合的著作是在1982年北京2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叶朗编写的《中国小说美学》。书中对《水浒传》中描写李小二酒店一先一后走进两个人的描写,叶朗在所著书中表示出了其叙事观点上出现的变化,虽然该看法在时代发展的今天来看没有什么奇怪,但在当时却是传统小说和“叙事学”相结合的一个小小尝试。在叶朗的著作中还表示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与“叙事学”理论有一些类似的地方,这样的思想让未来“叙事学”在古代小说研究中带来巨大帮助。

  从“叙事学”在古代小说中的种种表现,我们可以了解到“叙事学”在古代小说研究中的作用日益减小,问题不断出现,因此不少研究学者开始尝试不同的思路进行研究。比如张世君就曾在自己著作的《明清小说评点叙事概念研究》一书中表明,重要小说要进行叙事研究,需要让叙事概念具有中国特色文化与文学经验,不能直接引用西方对叙事学中的理解来分析中国的古代小说。特别是对明清时期小说的点评就表现出另外一种叙事理念,该理念具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

  虽然不少学者认为照搬西方“叙事学”十分不利于中国古代小说本体化的研究,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也不需要完全将中国“叙事学”与西方“叙事学”完全独立起来。因此建设出一个既具有中国古代小说特点又有现代化理论的“叙事学”才是激活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根本所在。不需要执着于西方“叙事学”理论,也不需要局限在中国古代传统小说理论中,而是要将中外理论相互融合,在不断争执中创造出具有兼容性的理论框架。另外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中小说评点和小说本身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要激活古代小说理论就要将其与小说自身充分结合,在这样基础上研究出来的“叙事学”理论才更具有实践价值和有效性。

  经过不断研究与实践,得出的结果也是可喜的,比如美国学者蒲安迪,他在强大的西方文化背景下,积极使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方面的成果。他就曾在《金瓶梅》一书中做出点评,《金瓶梅》是明代时期的四大奇书之一,所以十分具有当时小说文化的特征,他指出小说中很巧妙地利用人物形象叠加的原理来构建了一个十分精密的逻辑叙事结构,该小说的描述方式可以很好地表现出人物日常生活的基本特征,从更深层次来讲,一般的叙述小说也就如此。蒲安迪对《金瓶梅》的点评不仅依据了西方文化的理论,也十分符合中国古代小说的实际情形,具有强大的理论深度与广度,并且在点评中还参照了张竹坡等人的评点。

  所以对古代小说“叙事学”理论上的研究不应该是抽象的,而是更为具体化的。从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的发展历程看,不论是叙事艺术上的不断发展,还是古代的评论都为现代“叙事学”理论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规律,正是将这些经验与规律进行总结才得出了现代中国“叙事学”理论,不断总结的过程就是“叙事学”构建的过程。

  四、研究内容与成果

  “叙事学”应用在小说中的研究在中国发展比较短,因此其不能够和传统本土研究方法一样直接利用,更不可能将其应用到所有的古代小说的研究领域中,一些比较积极,对其十分敏感的学者才会利用“叙事学”这种十分新兴的方法来对古代小说进行研究。

  四大名著绝对是我国古代小说中的精华、瑰宝,它们所带来的艺术魅力,让众多学者不可拒绝,因此在利用“叙事学”进行古代小说研究时,四大名著是最先受到学者们亲睐的。因此对四大名著进行的“叙事学”研究更是多年来研究的重要成果。《红楼梦叙事艺术新论》《红楼梦叙事》以及《三国演义叙事艺术》等都具体体现了叙事学对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中国古代小说特征多样化,艺术手法更是多变,因此利用“叙事学”对其进行的研究还应不单单只是保留在四大名著等这些长篇著作中,还应兼顾其他小说本文。

  正是这样的研究视角让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上和全球众多优秀成果站在一起,用具有中国特色的西方学术理论来探索出不一样的研究论点和成果。对中西方文学进行比较研究,带来巨大影响,也让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变得更加深入与紧密。而中外理论的紧密联系与融合也为“叙事学”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研究带来与传统不一样的尝试与探索,思路的开拓与研究视角的转变,也让研究成果变得更加多样化。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叙事学”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与不同凡响的魅力,并且经过多年的研究应用,其在中国古代小说领域里带来的研究成果已经全面开花。特别是在文言文小说和白话文小说中,不少研究著作已经自动将很多新的“叙事学”理论成果吸入其中来。林岗著作《明清之际小说评点学之研究》一书中,十分明确地利用叙事理论、结构以及时间视角。而陈文新则在自己的著作中从时间、角度以及风度三个层面来对叙事规范进行论述。一些研究学者在对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将重点放在叙事的艺术上以及突破传统描写方式的小说上,比如《话本小说的历史与叙事》。经过种种研究中最能够表现出“叙事学”对中古代小说研究重要性的一点就在于,叙事学进入到中国文学领域来,不少论文都不同程度地将“叙事学”的视角引入到其中,另外还借鉴了“叙事学”中十分多见的研究思路和方式,因此也可以将其作为对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领域的新成果。

  这些研究出的理论与实践都是各自成篇,但是如果结合“叙事学”理论以及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不难发现,这些著作理论都将研究重点集中在三个方面:

  (1)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手段

  对叙事手段的研究主要是从叙事的视角、结构以及时间等来进行,从中获得中国古代小说在叙事上不一样的特征。90年代是这些理论成熟运用的顶峰,更是其研究的重点内容。在90年代的许多著作与论文中都将叙事视角引入到其中,为中国古代小说在这方面的研究填补上内容。而在这些著作中对叙事结构的研究探讨则更加深入,由于研究过程中所参照的理论体系不同,因此对观点的切入点也就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情节结构、表层结构、思想结构以及深层结构等。“叙事学”理论是从西方文化中引入进来,内容复杂且多样化,理论构建的背景也完全不同,因此我国研究学者在利用与使用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搭建出自己的论述框架,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分析。由于用不同概念来总结相同现象,或者同一个现象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最终都会为研究成果带来一定的争议性。

  (2)“叙述者”和叙述语言的研究

  不同时期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是不同的,最近几年的研究重点在“叙述者”这个问题上,主要针对“叙述者”所担负的职能来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这样更能够切合叙事主题。为了让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更加清晰明了地表现出来就需要将叙事学的研究方式和原本的研究成果联合起来,探索出古代小说内部文学规律和文化秘密。当叙事结构主义研究热潮来临时,叙述语言也是其中一个受到大家关注的话题,不少学者想通过“叙事学”的角度来探索出古代小说中的语言文化,为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3)其他“叙事学”问题

  “叙事学”进入中国后得到快速发展,应用领域也是更加广泛,不少新的研究视角也在加入到其中来。比如中国古代叙事观念来源于何时何地,如何演变而来,中国历史上的叙事原型等等,这些研究都从各个方面来促进中国古代小说叙事学研究的不断发展。

  五、结论

  一个理论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它是在不断反复与变化中前进,“叙事学”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研究印证了这一点,并且经过多年研究,“叙事学”在研究领域方面已经获得丰富成果。不管从微观视角来看,还是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学研究还有漫长而艰辛的路程要走。

  参考文献:

  [1]郑琳.中国古代小说叙事学研究述评[J].语文学刊(高教版),2007,(5):35-36.

  [2]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学研究反思[J].明清小说研究, 2011,2(100):13-33.

  [3]韩国颖.浅谈中国古代小说叙事及评点[J].学术交流,2009,12(276):34.

  [4]浦安迪.中国叙事文[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对于诗的研究的毕业论文 下一篇:职称论文的范文知多少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