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类的毕业论文应该怎样写

  关于艺术类的毕业论文应该怎样写?欢迎阅读下文。

  篇一:

  题目:中国传统门窗装饰艺术特点的研究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中,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空间中门窗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同时也是建筑的空间装饰元素。通过建筑门窗形象,就能够对建筑风格加以识别,并对与建筑相关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加以解读。随着“中国风”的兴起,现代建筑装饰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逐渐地被融入到建筑装饰中,特别是建筑门窗的装饰,更为突出传统装饰艺术特点。人们对这种传统美从追求、推崇到接受,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1]。但是,在现代建筑装饰中对传统门窗装饰元素的应用,在继承传统门窗装饰艺术的同时,还需要把握传统门窗装饰艺术特点,以能够对装饰元素合理运用。

  一、门窗的构成形式上更为讲究意境之美

  在建筑结构中,门和窗都是两个空间的界限,能够形成极大的视觉冲击力。中国传统建筑的门窗设计,不仅发挥着实用功能,而且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意境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审美的定位,要求美的呈现并不浮于表面,而是要做到耐人寻味,因此,传统建筑对门窗的设计,不仅要体现美,而且还能够融入到整体的建筑空间获得审美效果,这就是意境之美。

  为了使门窗的装饰能够获得意境,不仅需要注重门窗形式设计,而且还能够融合自然环境,实现视觉上的延展,构成空间意趣。意境的追求不仅是美的追求,而且是精神的追求,依赖于门窗装饰的局部效果,使其能够将建筑的整体风格体现出来。

  门窗是建筑结构的重要部分。重视门窗装饰是在门窗发挥其实用价值的同时,还要具有美学意义。具体的门窗装饰设计中,要讲究门窗结构的空间统一性,要求门窗的形体要与建筑空间协调,并利用装饰元素使门窗富于变化。门在建筑结构中,不仅是两个空间之间的隔断,更主要的作用是交通联系。传统建筑中对门的设计上讲究对称性,采用局部装饰以表现为变化。这种以装饰获得局部变化的视觉效果,同样要从建筑整体布局考虑[2]。比如,古代园林中的门的装饰要与园林的风格相接近,以获得融汇之感,门的自身装饰变化则会赋予园林空间以灵动之感。中国古代园林的门的设计多为左右两扇门,为对称设计,变化存在于局部,或者装饰纹样的大小不同、装饰线条的粗细不一、或方或圆,繁简不一,装饰还运用了重复的手法、虚实相间,以获得节奏感和韵律感,使得门的设计结构、所发挥的功能以及装饰艺术一体化。窗的设计与门的设计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如果传统的门的装饰设计突出实用功能性,传统的窗户的装饰更为突出景观效果。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窗户就犹如是画框,窗外的景色可以局部“镶嵌”在画框中,使得窗获得动态的视觉美感。在一些中国传统建筑中,门和窗都采用了透雕设计,不仅可以使室内和室外空气流通,而且还能够透过透雕观望远景,获得穿透性的视觉效果。中国的古典美学中,以含蓄之美为重。将这一审美理念运用于门与窗的装饰设计中,可以使建筑空间具有艺术美感。

  中国传统建筑中,对门檐的装饰设计,通常会选用吉祥符号进行装饰,也可以在设计结构上采用独特的造型,不仅具有深刻的寓意,而且还与整个门的结构形成和谐统一感。

  二、门窗装饰的选择体现了建筑主人的精神内涵

  艺术源自于生活,同时又回归到生活中,成为人们精神追求的外化形式。中国传统建筑门窗的设计,注重结构的空间和谐感的同时,还会采用象征符号以及具有吉祥涵义的色彩对门窗进行修饰,其中,采用象征符号是发挥着借代的作用。由于门窗都属于是沟通外气的接口处,在装饰纹样的设计上,就会采用带有驱除邪恶、维护生命的象征符号[3]。

  在中国古代,人们崇尚大自然,对于吉祥符号图案的选择,也会从大自然中选择,多为谐音带有吉祥之意。比如,门窗装饰符号中,蝙蝠和桃子是被经常选用的象征符号,具有“福寿双全”的寓意;喜鹊也是常用的装饰符号,古代有“喜鹊叫,喜事来”的说法,在门窗上装饰喜鹊上梅梢的象征符号,是希望喜事来。

  对门窗的装饰,还要注重门窗的周围以及门檐。这些方位的设计往往会被赋予一定的寓意,当然也会据此而选用装饰浮雕,多以造型生动、有吉祥之意的立体动物为主。这些装饰浮雕都寄托着古代人美好的愿望。从中国古代哲学的角度而言,人们都会秉持“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也是古代文化的深刻要理。这些文化通过解读中国传统建筑的门窗设计就能够得以诠释。比如,中国故宫建筑的各个门上都会有门钉装饰,都为九九排列,以为帝王为“九五之尊“的涵义。另外,中国古代以“九” 为至数,也是蕴涵着统治思想,即“岁与天齐”。这些精神内涵都源自于主观,外化在门窗的装饰上,在赋予门窗以美感的同时,还富含有丰富的文化色彩。

  在门窗装饰色彩的选用上,以红色基调为主,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红色极为崇尚,且红色具有驱逐邪恶的功能,属于是吉利、高贵的语义色彩。对于中国老百姓而言,门窗采用红色装饰,更是希望美好的愿望能够实现。北方的传统建筑中,对门窗的颜色选择极具象征意义。有宅院的大门会选择黑,带有挡杀邪气的象征意义。这样的大门被象征为“黑煞神”,古代也会将其比喻为门神。可见,中国传统门窗装饰设计中,对颜色的选择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各种色彩都被寄托了不同的精神愿望,以装饰艺术形势呈现,实现了精神美与形式美的结合。

  结论:

  综上所述,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门窗装饰更为讲究艺术性,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以建筑为传承方式,将传统文化通过门窗装饰设计体现出来。中国古代审美体系中,形式美与精神美相融合,构成了独特的审美境界。在中国传统建筑的门窗装饰设计上,精神元素居多,对于目前的建筑门窗装饰起到了借鉴作用。

  篇二:

  题目:中国传统绘画抽象艺术分析

  绵延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哲学和思维,进而也从审美取向上影响着中国传统绘画。中国传统绘画也逐渐扎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中。由于儒、道、释三家学说在中华民族文化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儒、道、释三家学说在思想上非但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并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哲学和思维方式。而这三家所追求的“空灵”“禅”等境界都是以抽象的意味而存在的。因此,儒、道、释三家学说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抽象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绘画抽象艺术的成因

  中国的儒家文化要求人们遵守伦理道德,而释和道家文化则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境界要求,要求一种超越凡尘的境界。而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这三家的发展兴衰不断更替,却从未磨灭在历史的长河中。正是由于这三家不断在发展中融合、交汇,最终对中华民族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进而促成了中国传统绘画抽象艺术的发展。儒家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赋予画家“教化人伦”的使命。而儒家所弘扬的伦理道德又是形而上的思想,这就要求画家通过在传统绘画中应用抽象的手法完成“教化人伦”的任务。道家讲求天地人合一。例如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在《道德经》中谈到“知其白守其黑”即影响着水墨画中的留白和渲染的使用。同样是《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水墨画中则表现为通过留白给人们以遐想的空间。正是画不出来的才是最具有欣赏价值的。而释家虽然自汉代从古印度传入中国,但也给中国传统绘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如莫高窟壁画、龙门石窟等,都是释家的典型代表。也正是由于释家强调的“无我”和“空留”的境界,将中国传统绘画的抽象艺术提高到了更高到了“境不自生,由心故显”的境界。

  二、中国传统绘画抽象艺术的表现

  中国传统绘画抽象艺术主要以笔墨的抽象性、色彩的抽象性和线条的抽象性为表现。

  (一)笔墨的抽象性

  笔墨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必需工具,更是其所特有的艺术表达语言。一方面,笔墨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以一种表现形式存在的,不但与西方的抽象绘画方式相似,更融合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造型在其中,比单纯的抽象绘画方式更具有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另一方面,笔墨在中国传统绘画抽象艺术中又不单纯是抽象的极端表达,更融合了画家的主观思想,展现出画家自我的气韵。针对笔墨的抽象性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影响,潘天寿老师提出笔墨来源于具体物体,但表现在画中则发自内心深处。其指的就是笔墨作为一种精神表达形式体现着中国传统绘画抽象艺术。

  (二)色彩的抽象性

  色彩本身的起源就具有一定的哲学抽象意味。色彩来源于五色。即东方为青、西方为白、南方为赤、北方为黑、天为玄、地为黄。其中,红、黄、黑、青、白即为五色。而五色则发源于五行太极,进而五色和五行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不断发展、延伸出了不同的象征意味和哲学思想。由此可以看出,色彩用于中国传统抽象绘画不可避免的为其带来抽象艺术表现。

  (三)线条的抽象性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由于天地人合一的思想影响,绘画时绘画者并不对具体事物进行形变或扭曲等处理方式,而是选择通过简约的能够高度概括所要绘画事物的线条勾勒以抽象的形式组织表现具体事物。而由于这种简约的勾勒需要绘画者首先对事物进行概括分析,而这种概括分析可能在不同的人看来会出现完全不一样的概括。因此对于同一种事物,绘画者所勾勒出来的线条也往往各不相同。而这正是绘画者对事物进行的抽象判断,因此也自然不可能与他人相同。可以说这些线条的勾勒是基于绘画者主观观念的一种象征形式的抽象符号。例如宋朝时期的画家李公麟创立白描法所绘制的《五马图》即通过精细的使用线条,将物象的刚柔和曲直等通过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最有代表性的山水画,绘画者从未对山水景物完全细致描绘,而是通过线条的搭配,使人们感到山峰的高耸、水流的曲折。正是通过线条的抽象化形式,中国传统绘画在情感和节奏上表现出来抽象的呼应。

  三、中国传统绘画抽象艺术的发展

  中国传统绘画抽象艺术的开山鼻祖可以说是魏晋时代的画家顾恺之。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使得抽象艺术得以发展。至唐宋时期,中国传统绘画抽象艺术则逐渐向“离形得似”演变,进一步强化了抽象艺术在传统绘画中的发展。甚至唐宋时期的绘画者以画的像实物的必做邻家小孩儿的作品。而这也体现出来这一时期对“形似”的否定,对抽象的肯定。到了明清时期,抽象艺术在传统绘画中的地位逐渐归于正常。“似与不似之间”成为了当时人们的追求。中国传统绘画中对情感的抒发、对意念的表达成分所占比例也与日俱增。抽象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传神、写意的表达形式。至此,抽象艺术也明确有了定义。因为抽象体现的是人的主观思想,并无美丑的分别。如果认为只有画的难以理解才是抽象则偏离了抽象艺术的本意。可以说,在一幅好的抽象艺术绘画作品中,我们应该要看到笔墨、色彩和线条的有序配合,而通过这三者的有序配合,我们从哲学角度、从思想角度则可以看到绘画者的情趣和意向。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浅谈书画艺术和平面设计的结合 下一篇:关于艺术理论类的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