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主义的毕业论文范文

  下面是CN人才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民族主义的毕业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篇一:民族主义思潮与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

  引言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中国近代社会面临着内外双重危机,既要应对外来侵略,还要经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在此背景下,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西方外来民族主义思想在不断冲击下得以融合发展,而近代民族主义思潮也是在这样的契机下衍生而来的。民族主义思潮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而近代体育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必然也深受其影响,其在转变体育发展观念、变革体育内容和方式、提升体育影响力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也正是基于此,本文将民族主义思潮与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挖掘其内在的必然联系,从而进一步认识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特点。

  一、民族主义思潮下近代体育变革与发展的必然性

  关于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目前学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具体而言,其是由民族主义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而民族主义最早是经由西方传播来的,在20世纪才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扩散。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产生于19世纪末,是在内外矛盾的历史性和现实性基础上形成的,在其特定的发展背景下,其主要以民族权益、民族情感为核心思想。在此种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近代体育的崛起与发展也成为了民族危亡时刻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其深化发展也有其必然性:

  首先,民族危机的存在和不断恶化,催生了近代体育的崛起与发展。近代中国处在内外夹击的状态,亡国灭种的危机感促使人们积极探寻救亡图存、救国救民的良方,如此,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夹缝中西方先进文化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同时也伴随着西方体育文化思想的引入和发展,西学东渐的进程在不断加快,体育救国思潮此起彼伏,尤其是以“强兵、御侮”为目的体育思想以及西洋兵操的引进,因其以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且秉承爱国主义思想,这就业注定了其较容易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知识分子所接受,由此,也就能够有效的推动中国近代体育的兴起与发展。而同时,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统民族主义文化,也深刻刺激着中华民族的崛起,开始探寻自强发展之路,由胡适、陶行知所提倡的“实用主义”思潮逐渐形成,并表现出对体育运动的重视,这也推动了近代体育在中国的深化发展。

  其次,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引入,促进了近代体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挣扎状态,这就势必会存在多种思潮的交叉和碰撞,尤其是西方学说所推崇的“自由、平等、民主”的民族主义思想,以及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学说的影响下,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中国要想迅速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必需引入西方先进文化思想来刺激中华民族的觉醒,由此在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传播和发展下衍生出了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军国主义以及民主与科学等对中国近代体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众多思想。洋务运动最先将西方的体育思想传入中国,其中“新兵”的训练、“军事学堂”的开办等是西方军事体育和西方兵操的具体传播形式,是近代体育的萌芽状态;维新运动是在甲午中日战败后,为了改变中华民族所面临的民族危机和日益加深的半殖民地化状态,由以康有为、梁启为代表的进步人士发起的改良思潮,其所推崇的、“提倡西学“以及“发展体育”等思想更是推动了近代体育的初步发展;而后军民主义以及民族与科学等思想将“尚武强国”、“体育活动应该注重人性,重视身心的全面发”等更是将近代体育的发展推向更高层次。

  二、民族主义思潮下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特点

  中国近代体育发展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态存在紧密联系,在分裂、动荡的历史进程中,近代体育无法获得统一发展,也因此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并且受“西学为体,中学为用”思潮的影响,呈现出“西方近代体育思想”色彩。

  1.带有严重的“西方近代体育思想”色彩

  中国近代体育发展史,实际上是一个民族崛起和发展的过程,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西方先进思想被逐渐引进,尤其是军事主义思想对于中国军兵的强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此影响下,社会进步人士开始意识到国民体育教育和训练的重要性,并将西方体育思想逐渐引入和传播,加之外国人自觉或不自觉的言传身教,更是将西方体育思想在中国扎根发芽,促进了西方体育思想在中国的萌芽和发展。近代体育史应该是从1840年-1949年这一阶段的体育发展史,鸦片战争的发生,打破了国家的封闭状态,西方体育思潮冲击着中国传统体育思想,西方军事体育、体操、学校教会体育的发展都都是在其影响下得以深化发展的,由此,中国近代体育发展史势必呈现出严重的“西方体育思想”色彩。

  2.呈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特点

  从历史的发展现状来看,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民族灾难和危机,处于内忧外患,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更是加剧了当时中国的衰退,在这样的历史发展背景下,要想抵御外敌入侵,安抚内乱,必需走“强兵救国”路线,由此,体现西方军国主义特色的军事体育、学校体育成为发展的主导方向,更是推动了西方体育文化的入侵,致使中国近代体育呈现出殖民地色彩;同时,为了维持清政府的统治政权,“忠君、尊孔”的封建思想,成为阶级实现封建专制的有力工具,其倡导中国封建思想与西方体育的结合发展,并将近代体育纳入其封建专制规制范围,带有严重的封建主义色彩。

  三、民族主义思潮下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的局限性

  1.军国主义思想影响下,使得中国近代体育发展背离了本质

  根据上述叙述可知,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史从根本上说应该是民族崛起史,在当时的历史境况下,带有军国主义色彩的体育,实际上是以“强兵、御辱”为目的培养军事奴才的一种有效方式。军国主义思想是根植于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在调动国民热情、凝聚民族力量、救国图存“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也因此呈现出浓厚的政治色彩,在军国主义色彩的影响下,国民的军事体育素养、兵操熟练程度成为了关注的焦点,而严重忽略了身心的一体化发展,并且单调、乏味的体育训练,更是丧失了体育本身带给人的乐趣,这都背离近代体育发展的本质。

  2.尚未形成系统、科学的发展体系,制约了中国近代体育的深化发展

  中国近代体育发展带有西方体育思想色彩,并呈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特点,这决定了其发展的零散性,欠缺对体育功能、地位、指导思想的准确定位,还处于不断摸索状态,尚未形成独立的、系统的发展体系。这样的发展状态下,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或全盘细化、或是完全抵御西方体育文化的入侵将自己封闭起来,同时,也存在过分强调体育文化教育,忽视体育生理价值,违背体育发展宗旨的现象,从而最终制约着中国近代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形成和发展尤其历史必然性,其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体育作为其中必要组成部分,在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融合性不断增强,发展理念也有了很大的突破,这些极大的推动了近代体育的纵深发展。

  篇二:浅析民族主义与分裂主义

  20世纪国际社会共经历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前两次的民族主义运动使世界上大多数民族摆脱殖民压迫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而第三次民族主义运动带来的更多的是民族分裂和国家解体。同样的民族主义运动之所以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是因为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中,民族分裂主义领导者将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偷梁换柱,披上民族主义民族自决原则的外衣,实现了分裂原母国的目的。因此,掌握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的关系及实质,对于维护民族团结,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意义重大。

  一、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的界定

  在分析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的关系之前,需要对两者的概念进行了解。关于民族主义的概念,学术界众说纷纭,至今无一确切定义。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英国民族学家安东尼·史密斯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运动,目的在于为一个社会群体谋取和维持自治及个性,他们中的某些成员期望民族主义能够形成一个事实上的或潜在的民族。”我国学者李少军认为:“民族主义既指一种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亦指一种社会运动。”尽管以上学者对民族主义的表述各不相同,但不难发现他们对民族主义的定义存在共性,即都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体现主观性的思想。 和民族主义的概念具有争论性一样,分裂主义的定义至今仍无统一界定。阿伦·布坎南将分裂主义定义为,国家的一部分把国家的政治权威限制在自身群体及其控制区域以外的行为。上海合作组织将分裂主义定义为:分裂主义,是指旨在破坏国家领土完整,包括把国家领土的一部分分裂出去或分解国家而使用暴力,以及策划、准备、共谋和教唆从事上述活动的行为。笔者在这里采用兰州大学杨恕教授对之进行的界定,将分裂主义定义为:现存国家的一部分人口在所属国家的反对下,力图将其居住的领土从现属国家脱离,建立一个新的独立国家或并入其他国家的系统思想和行为。

  从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的定义来看,两者在理论上并无太大关系,然而现实中,两者存在千丝万缕联系。分裂主义之所以能与民族主义产生互动,重要的原因便是分裂主义往往以民族为载体。关注当下受分裂主义影响较为严重的国家和地区不难发现,其国内的分裂主义势力往往是某一民族,如斯里兰卡的分裂势力主要是泰米尔人、西班牙的分裂势力主要是巴斯克人、塞尔维亚的分裂势力并已成功将科索沃分离出去的主要是阿尔巴尼亚人,中东地区的分裂势力主要是库尔德人、英国的主要分裂势力为爱尔兰人等,从中可以看出分裂势力往往以民族为载体。选择民族为载体,一方面是民族的民族主义情绪容易被煽动,可为以后的分裂运动搭桥铺路。另一方面则是只有以民族为载体,才能利用民族自决为分裂主义合法性提供法律保障。同时,民族主义是催生分裂主义的主要政治因素。民族主义的本质是民族认同高于国家认同,将本民族的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当民族认同在高度政治化基础上进行极端化诉求使时,则表现出排斥国家政治权威的特征,演变成分裂主义。可以说,当民族主义演变成民族分裂主义的时候,民族主义已完成其角色转变,成为分裂主义。民族主义与分裂主义能够互动的另一方面原因,则是两者在政治认同上存在相似性。就民族主义来讲,民族主义的实质是民族认同高于国家认同。就分裂主义而言,分裂主义是文化隔离和民族对立基础上产生的政治问题,它的根本问同样是政治认同问题。可以说,催生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的因素具有惊人相似性。如两者在产生过程中均包含封闭的地域环境、文化差异、民族精英的领导和煽动等因素。

  二、民族主义与分裂主义的差异

  尽管民族主义与分裂主义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两者依然有很大差异。就合法性而言,民族主义是合法的,分裂主义则是非法的。民族主义的合法性主要体现在民族主义的重要原则民族自决权在一战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中被确定下来,并在随后的中东欧国家重组中得以实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自决原则被写入联合国宪章,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准则。第二次民族主义运动浪潮就是在民族主义和民族自觉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使一批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及民族建国的梦想。与民族主义相反,分裂主义是非法的。尽管国外许多学者试图从民主自由角度证明分裂主义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但在实践中往往充满矛盾和缺乏解释力。通常,受分裂主义影响的国家往往强烈反对以任何理由和借口赋予分裂主义合法性。如中国、俄国、塞尔维亚、英国、土耳其等。分裂主义是非法的。就分裂主义的性质而言,它是针对所在主权国家提出的单方面脱离行为,并不为所在国同意。由于分裂势力很难通过和平方式获得成功,因此其在分离过程中往往伴随暴力甚至恐怖主义手段,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它是以破坏国家领土完整、民族团结为代价的。同时,由于国际制度是主权国家互动的产物,是为维护现存国家领土主权完整服务的,因此,任何分裂现存国家的分裂主义行为,都是违反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的。即使科索沃成功从南斯拉夫分离,国际社会对其承认也只是基于民族自决原则而非民族分裂主义的合法性。

  民族主义和分裂主义取得成功的方式也截然不同。民族主义取得成功更多的依赖民族内部的团结,而分裂主义则更多的需要依靠外部力量才能取胜。纵观国际关系史,依靠民族主义取得民族自治或是独立国家地位的,往往是该民族民族内部团结的结果,这在第一次及第二次民主主义浪潮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半殖民地殖民地人民取得反压迫反剥削胜利的,往往是民族团结力量的产物。与民族主义主要依靠内部团结力量取胜不同,分裂主义力量获得胜利往往是外部力量支持的结果。唐纳德·霍尔威茨指出:“分裂主义运动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政治目标,是由国家以外的利益和力量平衡决定的。”当今分裂主义试图获得独立国家地位大都需要依赖外部力量的支持,没有外部力量的军事支持与经济援助,分裂主义很难获得成功。如二战后取得独立的孟加拉和东帝汶,均是外部势力支持的结果。冷战后,科索沃能成功从南斯拉夫分离出来,得益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的支持,南奥塞梯与阿布哈兹成功脱离格鲁吉亚,是俄推波助澜的结果。悬而未决的乌克兰危机背后,亦是大国之间的博弈。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关于社会学类中三个代表的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关于民主制度的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