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三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时间:2021-04-27 11:18:0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三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材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某些事件可能发现的机会,并学习有关的统计内容。这是在学生进行过简单的统计和己经初步认识某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基础上安排的。教材让学生摸球的实验,引导学生先估计,再实验,从实验中发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差不多的,在此过程中,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记录数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能对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作出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别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对“等可能性”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设境置疑,产生需要

  1.设境:(出示一个装有5个红球和1个黄球的袋子)老师这里有一个袋子,袋子中装了一些红球和黄球,从中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老师请10位同学到前面来摸摸看,好不好?

  2.反馈:哪种球摸到的'次数多?

  3.思考:为什么红球摸到的次数多呢?猜猜看这是什么道理?

  4.验证: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我们打开袋子看一看。

  5.设疑:袋子中红球的个数比黄球多,所以相对而言摸到红球的次数就比黄球多一些。那怎样才能使红球和黄球摸到的次数差不多呢?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设计说明:课始,通过一个简单的摸球游戏,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到袋子中红球的个数比黄球多,摸到红球的次数就比较多。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抛出“怎样才能使红球和黄球摸到的次数差不多”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挑战难题的心理需求。】

  二、自主设计,构建方案

  1.汇报交流

  (1)汇报:怎样才能使红球和黄球摸到的次数差不多?(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红球和黄球的个数一样多)

  (2)除了红球和黄球个数一样多之外,对摸的次数有什么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摸的次数尽可能多)

  (3)揭示:要使红球和黄球摸到的次数差不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袋子中红球和黄球的个数一样多;②摸的次数要尽可能多。

  (4)说明:这只是我们由刚才的摸球活动展开的设想,究竟是不是这样,我们可以怎样?(实验活动验证)

  2.活动设计

  (1)袋子中红球和黄球的个数一样多,应该怎样装?你能不能设计一下?

  学生回答后,教师适当引导:为了便于统一操作,我们就统一一下意见:袋子中放3个红球和3个黄球。

  (2)摸的次数尽可能多,你准备摸多少次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适当引导:摸的次数多一些,我们可能时间上来不及,太少又不能说明问题。我们就均衡一下,一共摸40次!

  3.介绍画“正”字法

  (1)摸的次数少,比较好记,那么摸的次数多了,我们该如何记呢?同学们已经学过哪些记录数据的方法?

  (2)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记录数据的方法?

  (3)介绍画“正”字法记录数据

  当数据比较多时,我们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怎样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数据?教师相机出示“摸球结果记录表”,学生介绍后,教师作适当补充与说明。

  【设计说明: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等方式,对实验条件进行了大胆猜测和精心设计,在这个自主建构活动方案的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利用学生想急于记住摸球结果的心理,引出了如何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数据,显得非常自然。】

【三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与反思2篇03-06

“统计”教学设计(精选18篇)05-17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04-25

数学教学设计12-27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2-30

人教版《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12-27

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01-03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04-21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04-08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