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回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1-04-01 18:50:3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回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回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奇怪、欢快、亲切的语气。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2. 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进行词句训练。

  教学难点:读懂声波和水波一样,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谜语导入:

  1、 小朋友们,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好吗?

  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 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

  2、 小青蛙呱呱叫多有意思啊,老师还把它请到我们的课堂上来了呢!(贴青蛙图)这是一只爱学习、爱思考的小青蛙!它在桥洞里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想请小朋友一起去研究研究呢!大家愿意吗?

  3、 让我们和小青蛙一起学习《31回声》,板书课题,齐读。

  二、 复习旧知,整体感知课文

  1、 看小青蛙带我们来到了小河边,荷叶下面有一些生字朋友,读出来了,小青蛙就带我们跳过河,你们准备好了吗?

  倒影 捡起 扔进 波纹 激起 圆圈 碰到 返回 河岸 呱呱叫

  ( 小朋友们注意了“倒影”的“倒”还有一个读音,“摔倒”的“倒”读第三声)

  2、小朋友都是聪明的小机灵,小青蛙发生现了什么有趣的事呢?我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吧!

  二、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课件出示图)小青蛙的家就在这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美丽)

  2、课文里怎么写的?谁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个句子?(点两名学生读)

  出示:小河上有座石桥。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3、美在哪呢?(是呀!这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在一起就好像一个大月亮呢!)齐读,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会怎么样啊?

  4、小青蛙看到了这美丽的景色它高兴得叫起来呢!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呢? 点名读第二自然段。

  5、发生了什么事?(有只看不见的小青蛙在学它叫)

  6、小青蛙看到周围美丽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呱呱呱,多好看哪!”

  这是不知哪儿有一只小青蛙也在叫——“呱呱呱,多好看啦!”

  小青蛙问:“你是谁?你在哪儿?”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也在问——“你是谁?你在哪儿?”(课件出示对话)

  7、有趣吗?一二大组当小青蛙、三四大组当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读一读这几句话好吗?

  8、小青蛙听到这跟自己一模一样的声音怎么样啊?(奇怪极了)

  9、小青蛙觉得奇怪极了,它怎么办呢?(问妈妈)

  10、怎么问?点两名学生读,全班一起当小青蛙问妈妈。

  妈妈笑着说:“孩子,跟我来!”

  三、学习4自然段

  1、我们也跟着青蛙妈妈一起去看一看吧。谁读第四段?点名第第4自然段

  2、青蛙妈妈怎么做的?(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

  3、课件出示句子:

  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纹。

  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写青蛙妈妈动作的词,老师先找到了带这小青蛙的“带”字跳到岸上的“跳”字(演示),大家再找一下,还有表示动作的词吗?(捡、扔)

  4、小朋友们,这几个动词真准确,写出了青蛙妈妈扔石头的动作。

  5、大家一起边表演一下青蛙妈妈捡起石子扔进河里的动作边读一读这句话。

  6、就这么一扔,河水发生了什么变化?(河水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河岸,又荡回来。)

  7、想看看这个画面吗?(看动画)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了什么吗?波纹在什么情况下荡回来?(碰到河岸又荡回来。)相机板书:水波

  四、学习5、6自然段

  1、青蛙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自己读一读第5自然段吧。

  2、谁来读一读青蛙妈妈的话。小朋友们像小青蛙一样认真听,看妈妈告诉了我们什么?

  3、点名回答。我们一起来看看动画。

  4、全班一起说一说:水的波纹碰到河岸,又荡回来。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相机板书)

  5、区别“荡”和“返”,小朋友发现没有?为什么水的波纹用“荡”,声音的波纹用“返”呢?(水波是一上一下,一起一伏。所以用“荡”。 返”就是回来的意思。)

  这两个字用的多么准确呀,值得我们小朋友学习,以后在写句子的时候也要正确的使用合适的词语哦。

  6、小朋友们,你们现在知道小青蛙在桥洞里听到的跟自己一样的声音我们叫它什么?(回声)

  7、那小青蛙明白了吗?

  8、从哪看出来的?

  (小青蛙高兴地一蹦老高,说:“妈妈,我明白了,这就是回声吧?”) 9、谁来做一做小青蛙高兴的样子?

  10、啊!小青蛙学到了回声的.知识高兴得都蹦起来了,我们一起把小青蛙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好吗?

  11、小青蛙真是爱思考又活泼,他明白了回声是怎么回事。小青蛙怎么样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小青蛙的回声。(放录音)你觉得小青蛙现在心情怎样?

  12、带着欢快的心情读一读最后一自然段吧。

  五、拓展延伸

  1、过渡:小朋友,现在你知道回声是什么吗?

  2、是呀,回声就像个淘气的孩子,总爱和别人对着干,你看,他又在调皮了!师配乐读诗:回声

  你躲在山峡谷 她站在山崖上

  你不理她 她不理你

  你喊她,她喊你 你骂他,她骂你

  千万不要和她吵嘴 最后一声总是她

  3、大家平时听到过回声吗?你还了解哪些回声的知识?

  4、小青蛙有话要对小朋友们说呢!

  小青蛙:大自然还有很多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呢!衷心祝愿小朋友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到更多知识。

  六、板书设计:

  回

  声

  碰

  水的波纹 河岸

  荡

  碰

  声音的波纹 石壁

  返

  知识锦囊:

  (1)回声是指声音在向远处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的现象时,被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

  (2)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若不到0.1s,回声将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因此利用人耳听的这种特点可以实现回声测距。在计算障碍物的距离时,由于人(或者人附近的物

  体)发出的原声到达障碍物的时间等于回声返回到人耳的时间,利用人听到回声与原声的时间差除以2得到原声到达障碍物的时间。再利用专用的公式,即可算出人体到障碍物的距离。一般可以通过回声测定海底的深度、冰山的距离、潜水艇的远近、前方山崖的距离等。

【回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3-03

《雪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4-03

《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9-03

《庐山云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3-05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1-16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8-26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7-05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篇03-05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03-05

《狐狸和乌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