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1-07-05 11:35:3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在学的过程中,能找出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的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体会体现灰椋鸟归林的壮观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灰椋鸟》这篇课文,谁来读一读课题,你来?(灰椋鸟)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是作者徐秀娟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期间写的一篇散文,课文主要写了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的壮观景象。

  二、入情入境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亲眼目睹这一壮观景象啊?(想)那好,就请跟随老师一起来吧!(学生欣赏)

  第一部分

  一开始还是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见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师范读)

  第二部分

  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鸟越来越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的安眠。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地羽毛全变成进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师范读)

  三、出示学习方法

  看了这一场面,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观赏了灰椋鸟归林以及它们入林后落下起飞,起舞争鸣的景象,同学们想不想看看作者用怎样的优美的语言把这壮观的的景象写下来的啊?(想)请同学们打开自己心爱的课本,课文写这壮观的景象主要是哪几个自然段啊?(第四和第五两小节)为了能让同学们能更好的学习这两小节,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学习方法。(出示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读——划――品

  (1)读: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划:划出你喜欢的句子。

  (3)品:边读边思,你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

  同学们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学习方法,去自读课文,学习课文四、五两小节。(学生自读,自悟,感知文章的内容。)

  四、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师:好,刚才看见同学们个个都很认真,我们大家来交流一下,读读你所喜欢的句子,说说你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相机指导,重点指导学生朗读。)

  1、学生找出“盘旋”、“陆续”、“投入”等词语,在读中理解这些灰椋鸟的“一小群一小群”飞来的情状。

  2、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让学生弄清“排空而至”的意思,体会灰椋鸟“大部队”归林的气势。

  3、启发学生通过“整群整群的列队飞行、”“数百米长的长队”、“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等词语展开想象,进一步加深队“排空而至”的理解,体会鸟儿归林的场面是何等的壮观!(指导学生朗读体会)[

  4、让学生反复体味“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这句话表现的听到鸟儿悦耳的叫声而使作者产生的愉快和亲切的感受。师:如果你就是一只归林的灰椋鸟,你会和同伴们说些什么呢?(学生想象说话)。

  5、体会“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借助语言情境和对照插图,展开联想。(语言文字的欣赏)

  6、“天上的鸟越来越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的安眠。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地羽毛全变成进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把灰椋鸟写的很美,那是由于在晚霞的映照下,还用了一个拟人句,这样把灰椋鸟当作人来写,感觉和真的一样。

  7、“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倾注自己的节日?要不怎么会这样热闹呢?”

  8、我被着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同学们,如果你是作者地话,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指名学生说。学生想象说话:①我被着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啊!这场面真壮观!灰椋鸟成群结队归林的样子,犹如大海的波浪,一浪接着一浪,朝着树林涌来,在夕阳的余晖斜照下,灰椋鸟的羽毛格外的美丽。这么美丽可爱的灰椋鸟,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让这片美丽的树林永远成为灰椋鸟的天堂。②我被着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灰椋鸟回家了,树林就是鸟儿的家。③我被着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我真的看见灰椋鸟是怎样回家的了。我们要保护树木,参加植树造林,让鸟儿有家可归。)

  五、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的收获还真不少,我们知道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们就无法观赏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景象,让我们再次目睹这一壮观场面。(动画演示一、二部分,学生跟着画面小声的朗读课文。)

  六、情感升华

  1、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鸟和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一个地球上,我们要爱护鸟,为鸟儿提供美好的生活环境,让我们整个世界更美好。

  同学们,作者徐秀娟正是有着一颗爱鸟、护鸟的心,她在自然保护去工作期间,不顾自然环境的恶劣,在夜色笼罩的茫茫的滩涂上为了寻找飞散的丹顶鹤,不慎陷入沼泽地,献出了年仅23岁的'年轻的生命,为了歌颂、怀念徐秀娟的事迹,艺术家创作了一首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欣赏)

  2、让我们永远记住徐秀娟的这句话:“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到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学生齐有感情的朗读)

  七、自评

  《灰椋鸟》这篇散文描绘来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自读自悟,领会并欣赏灰椋鸟归林以及他们落下起飞、起舞争鸣的景象,体会作者观鸟时的兴奋,欢呼时的情感,增强学生爱鸟意识。

  我先运用了多媒体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到百鸟归林,呼朋引伴,浩浩荡荡的壮观场面。学生赏心悦目,学习了课文的情趣被调动了起来。学生通过“读、划、悟”与文本真切对话,教师则在一旁提醒,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例如:不动笔墨不读书、你不但会思,你很会读等等。学生通过自学,收获不少。“学生、教师、教材”三者之间的多元对话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毕竟学生是阅读的主任。对于学生自己感知到的,自己所发现的,我都给予鼓励和赞赏。当然,我在整个“对话”过程中,起着激活、指引、协调、保证的作用。如:引导学生通过词语来感悟,通过句式来感悟,通过情境来感悟,力争使语文课堂成为个性张扬、灵性飞扬、生命律动的精神殿堂。正因为如此,学生都能畅谈自己的发现及感受,读得也比较投入、到位。

  最后画面的欣赏,不仅对全文起到了辐射的作用,而且让学生整体感知场面的热闹和喧哗,而且升腾了学生的内心体验与情感。

  结尾,我声情并茂的叙述,画面的生动感人,音乐的凄婉、深邃,再现了女大学生徐秀娟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陷入沼泽地的悲壮场面,本文最后一段的再现,学生深情的朗读,实现了学生情、教师情、文本情“三情共振”的效果,学生爱鸟,护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品味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文章第四、五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对灰椋鸟的归林及它们入林后落下飞走,起舞争鸣的景象,作者观察细致,描述生动形象。要引导学生读通读懂有关语句,进而体会这些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磁带《一个真实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灰椋鸟》,以前,作者总认为(出示)“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有什么好看的?

  2、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一盘录相带却改变了徐秀娟的看法,让她忍不住地想亲自去看一看灰椋鸟。

  同学们,带着我们的好奇心,让我们一起随着徐秀娟姐姐的脚步,走进那片林子,去等候灰椋鸟的归来。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引读第三自然段落)我们跟随作者选择好观察的位置静静地等候,周围静得出奇,??

  2、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把关键的词句划出来,再仔细地品一品,在文中适当地地方写下你的感受。

  (板书:读、划、品、写)

  3、交流:

  指名学生回答,并相机出示“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⑴抓住关键词说说体会

  ⑵师引导

  ①文中具体写灰椋鸟排空而至的句子是哪句?

  ②“大部队”指什么?它让你想起了什么?

  4、指导朗读,读出气势,读出壮观。

  5、师引读:灰椋鸟都飞回来了,先到的鸟??

  ⑴同学们,是谁在呼唤,是谁在应和呢?它们又是怎样呼唤,怎样应和的? ⑵出示:先回来的鸟妈妈在呼唤: ,

  后到鸟孩子在应和: 。

  先回来的鸟( )在呼唤: ,

  后到的鸟( )在应和: 。

  ??

  ⑶师生互唤,生生互唤。

  ⑷再读读这几句话,此时,你的感受仅仅是壮观,气势磅礴吗?

  ⑸指名回答。

  ⑹将这种感受读出来。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师(过渡):夕阳渐渐西沉,天上的鸟越来越少,而灰椋鸟却不愿过早地安眠,它们在林中嬉戏,他们在干什么呢?用刚才的方法读读第五自然段。

  2、学生自读自悟

  3、交流

  相机出示:“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翩翩起舞哇!”

  “树林内外??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⑴学生谈感受

  ⑵师小结:此时,整个刺槐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俱乐部里的彩灯便

  是 ,音乐便是 ,舞池中的人儿便是 。 ⑶指导朗读

  4、师:作者已被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竞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她会欢呼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1、师(过渡):是啊,作者由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在林了中嬉戏的热闹想到了许多许多,出示“鸟是人类的朋友??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2、这是一句什么句?作者为什么不用陈述句?

  3、齐读。

  五、总结升华

  1、此时,你还会觉得这种鸟没什么看的吗?学了课文,你觉得徐秀娟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爱鸟)

  2、师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在音乐中讲述徐秀娟的故事。

  3、此时,你又有什么新的认识,新的感受?

  相机板书:保护环境,保护鸟类,人人有责

  4、师总结:徐秀娟走了,但我们不会忘记她,让我们牢记徐秀娟的话:“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牢记“保护环境,保护鸟类,人人有责。”

  六、作业

  1、阅读徐秀娟的故事。

  2、读读、品品、巴金的《鸟的天堂》

  附:板书:灰椋鸟

  爱鸟

  保护环境

  保护鸟类

  人人有责

  反思:

  1、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同时也为了能够轻松地带领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厚感情,同时又能用富有感情的、个性化的朗读把文章中传达的讯息表现出来。

  2、实实在在地教会了学生读书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读、划、品、写,科学合理指导学生运用方法,掌握语文知识,接受情感熏陶。教师教给学生学习课文的方法,让学生带着目的,循着方法,自主地阅读感悟。因为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能够自己感悟到语言文字蕴含的情趣,才会真正被课文所感染。

  3、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鸟的看法的变化,又用作者产生爱鸟,为鸟而献身的壮举来教导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鸟、爱树森、爱一切生命、爱大自然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4、教师能凭借已有的语言材料,拓宽学生思路,加强语言积累。能合理利用文章的空白处,启发学生想象,进一步加深对课语文内容的感悟、理解,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配乐朗读,进一步升华了学生的护鸟意识。

  5、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充分运用读、想、议等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想象,进行合理的思维训练,拓展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而阅读之后的师生交流又体现了“从文本到感受,又从感受回归文本的 ”的情感流动方式,唤醒了学生久违的激情,以及在心中珍藏已久的真情。

  6、对于灰椋鸟,学生心中有千言万语要一吐为快,此时,老师充分给予学生这个机会,让他们畅所欲言,通过他们的笔,通过他们真情的朗读,表达他们心中的激情,同时学生在读写中情感再一次得到升华,心灵再一次得到启迪,潜移默化中受到了人文教育。

  7、最后,老师感人的朗读及音乐的渲染,也能起到水到渠成、帮助学生升华感情的作用。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3-03

《雪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4-03

《秋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9-03

人教版灰雀教学设计04-02

《庐山云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3-05

《梅花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3-01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8-26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1-16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