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台湾民俗音乐南管和北管

时间:2023-03-29 10:11:46 羡仪 民俗风情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台湾民俗音乐南管和北管

  在风格迥异的台湾南管和北管中,南管乐音幽雅清丽,悠扬婉转,令人陶醉痴迷;而北管则节奏明快、强烈,曲调高亢、激越,是婚丧节庆、迎神祭典中最能渲染气氛、振奋人心的一种民俗音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台湾民俗音乐南管和北管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台湾民俗音乐南管和北管

  台湾不仅是戏剧之乡,同时也是音乐之岛。在台湾民间流行着两种风格迥然不同的音乐流派:南管和北管。目前在台湾,西方的各种“流行音乐”、爵士乐等充斥着城市的酒吧和舞厅,民间音乐日趋衰败,但在广大农村,“欧风美雨”并未减少普通民众对“南管”的偏爱。每当农闲时节,饭后茶余,人们便自发地聚集在花前月下或庙宇“闲房”,拨弄琴弦,敲起拍板,津津有味地演唱起来,陶醉于悠扬委婉的音乐王国之中,怡然自得,直到夜阑人静,方才尽兴而归。

  (1)南管

  南管是“南曲管弦乐”的简称。它原本是流传于闽南泉州一带的古代音乐,清代随闽南移民传入台湾,台民为把这种音乐与北方系统的音乐加以区别,特称之为“南管”。使用的乐器主要有琵琶、二弦、三弦、洞箫、笛和拍板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拍板”,歌唱者演唱时,按着拍板一个字一个字地拉长音调往下唱,歌词字数不多,节奏舒缓,如涓涓流水,娓娓道来,正式演奏时分“指”(有词的曲)、“曲”(有曲有词)、“谱”(有谱无词)三部分。乐音幽雅清丽,悠扬婉转,令人陶醉痴迷。

  南管乐起源于元末长江以南,是伴随着南方经济文化的开拓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民间音乐。本来,演奏南管的惯例,琵琶师为首席。而如今南管乐演出,领衔的乐器却往往是洞箫,洞箫师坐首席。据说这一变化也与康熙有关:康熙听过南管乐后,非常喜欢,情不自禁地拿起洞箫助兴,参加合奏。自此,洞箫在南管乐中便身价倍增,被“提升”为领衔乐器了。

  南管乐传入台湾后,很快在城乡广为流传,融入台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广大群众闲暇之余弹唱自娱、抒发情感、怡神养性的民间艺术,并在民俗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每逢婚丧节庆或庙会祭典,由南管爱好者组成的业余“子弟团”必应邀到场演奏,不可或缺。而1900年前后成立于台南的“南声社”则是目前在台湾曲艺最为精湛、组织最为完备的南管业余演奏团体。他们曾远赴东南亚、西欧各国演出,传扬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受到热烈欢迎。

  (2)北管

  “北管”专指大陆北方语系的戏曲音乐。由于它节奏明快、强烈,曲调高亢、激越,是婚丧节庆、迎神祭典中最能渲染气氛、振奋人心的一种民俗音乐。北管起源于长江以北,据说清乾、嘉年间由安徽传入台湾;使用的乐器主要有七音锣、大小鼓、响盏、古琴、唢呐、大管弦、二弦、三弦、京胡(“吊规仔”)、椰胡(穀仔弦)、箫、筝、笛等;主要演奏汉、唐、宋历代名家所作的曲子。

  由北管乐器伴奏演唱的戏剧叫“北管戏”,因多数北管戏团是由农村富家子弟组成的业余戏团,故又称“子弟戏”。此外,还称它为“乱弹戏”。这一名称的由来,出自乾隆时代的花部唱腔。清代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说:“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腔,统谓之乱弹。”清初以来,北管戏在台湾民间长期盛行,经久不衰,台湾谚语云:“猪肉吃三层(即“五花肉”),看戏看乱弹”,可见台胞对北管戏的喜爱。台湾光复之初,北管子弟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总数达千团之多。他们活跃在各种民俗活动的喜庆场合,或登台演唱,或摆场清唱,或游行演奏戏曲,满足了人们心灵上的需要和精神上的寄托,自娱而又娱人,发挥了民间戏曲音乐的重要功能。

  其实,但从演奏的这些乐器方面来看,我们便可想象得出,北管乐演奏起来必定震天动地,比南管乐要热闹得多。南管和北管,风格完全不同,前者体现了南方人的细腻与沉静,后者则表达了北方大汉豪放、爽朗的性格。

  (3)南管基本特征

  演唱形式

  南音泉州南音演奏演唱形式为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这与汉代“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表现形式一脉相承。其工尺谱记法自成体系,是古代音乐记写形制之遗存。横抱演奏的曲颈琵琶、十目九节的洞箫、二弦、三弦击拍板等,也都因袭古乐器遗制。南音曲目有器乐曲和声乐曲两千余首,蕴含了晋清商乐、唐大曲、法曲、燕乐和佛教音乐及宋元明以来的词曲音乐、戏曲音乐等内容。南音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音韵。演唱时讲究咬字吐词,归韵收音。南曲曲调优美,节奏徐缓,古朴幽雅,委婉深情。

  南音演唱形式主要为“丝竹相和,执拍者歌 ”,在室内为琵琶、三弦居右,洞箫、二弦居左,唱者执拍板居中。在室外,同样是唱者执拍板居中,而琵琶、三弦在左,洞箫、二弦居右。

  南音的正规演唱一律以闽南方言演唱,依照古例必先吹奏“指套”,然后唱散曲。唱曲是南音的主要内容,一人唱完把拍板恭敬地递给第二人,逐首接连地唱下去,最后是奏大谱结束。有的馆阁还搭“彩棚”,或在舞台,上放置宫灯、黄凉伞,传说康熙皇帝封赐弦管人为“五少芳弦”“御前清客”,故以此为荣耀。

  南音以上述的“指、谱、曲”和“过支联套曲”、独特的演奏演唱形式和以泉腔方言演唱为特征之外,加上自成体系的“工父谱”以及汉唐遗制的古乐器,便构成其基本完整的音乐传统体系。

  曲式结构

  南音由“大谱”“散曲”和“指套”三大部分(俗称“指”“谱”“曲”)组成,既有用于歌唱的声乐曲又有用于演奏的器乐曲,是内容丰富完整的音乐体系。现存的曲目尚有二千多首(套),按照民间习惯称谓,分述于下:

  一、大谱。即纯器乐曲。有标题、曲谱和琵琶弹奏法,没有曲词,以琵琶、洞箫及二弦、三弦为主奏乐器。大谱原有十二套,后来发展至十六套。其中以《四时景》、《梅花操》、《走马》、《百鸟归巢》(简称“四梅走归”)和《阳关三叠》较为著名。又有三套佛教音乐《金钱经》。每套谱分为四到八个乐章不等,一般可演奏十至二十分钟左右。

  二、散曲。有谱、有词。一般由琵琶、洞箫、二弦、三弦等四件主要乐器伴奏,由歌唱者执拍板坐唱,也可以手抱琵琶自弹自唱。散曲的数量最多,据不完全统计有二千首左右(一说有三四千首甚至万首以上,待证实)。曲词的内容,除了部分描写春夏秋冬、风花雪月等自然景观之外,绝大部分是以第一人称抒发内心情感。主要取材于唐传奇、话本和宋元及明代戏剧的人物故事,表现人文精神,反映了人类共同理想和基本愿望。其中有相当部分是一唱三叹的“大撩曲”(如《月照芙蓉》唱十八分钟),今有人称之为长抒情曲或“咏叹调”;也有小部分“顺口而歌” ,类似民间小调的短小曲目,俗称“草曲”。

  三、指套。亦称“套曲”,或被简称为“指”。每首“指”都有曲词、工义谱、琵琶弹奏法和撩拍符号,通常只用于演奏,少用于歌唱。原有三十六套,后来发展至五十套。每套套曲由两首至七首的散曲组成,以音乐的“管门”和“滚门”归类编辑成套。由洞箫主奏的,称为“箫指”;由嗳仔(唢呐)作为主奏乐器的,称为“嗳仔指”。“指”除演奏之外,还有一义,即作为指导学生的必修教材,因而有人以“琵琶指南”命名。凡要学习南音的人,必先由教师口传心授,并指导学生熟读默背四至五套“指谱”(俗称“念嘴”,即口传),然后练习琵琶指法。

  四、过支联套曲。它是“指”“谱”“曲”严格按照“管门”“滚门”重新组合的传统演奏、演唱的形式。一般都是确定“管门”之后,先奏“指”,然后依据“从慢到渐快到快”的规则,有序地选择逐个“滚门”的曲目唱下去。“滚门”与“滚门”之间由“过支曲”衔接,一气呵成,不得停顿,最后奏谱结束,俗称“宿谱”。

  曲目

  南音曲目有器乐曲和声乐曲二千多首,蕴含了晋清商乐,唐代大曲、法曲、燕乐和佛教音乐及宋元明以来的词曲音乐、戏曲音乐等丰富内容。其中,“大谱”里的三套《金钱经》中的“番家语”“喝哒句”,“指谱”中的“兜勒声”“普庵咒”,以及那些悠长缓慢的大撩曲(七撩拍)等,一直延续着汉唐以来中国音乐的血脉,并珍存着古代西域音乐文化的某些信息。

  南音以“乂工六思一”五个汉字记谱,对应“宫商角徵羽”,旁边附上琵琶指法和撩拍符号,自成体系,完全不同于习见的“工尺谱”,比“敦煌古谱”更严密,为南音乐种所独有。

  (4)北管特点

  北管乐队由演唱组和演奏组组成,乐队编制少则七、八人,多则十五、六人。演唱组一般有十三、四岁的男孩、女孩五、六个,演唱时各人手执打击乐器,边唱边打。演奏组至少六、七个人,多者十余人。

  一、演唱组:

  曲一般由五、六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和男孩来演唱,演唱时都配之以伴奏。典型地方特色是,小孩子边唱边执打打击乐器为某些乐曲伴奏,给曲子增添了很多生气。在北管曲中,歌词以叙事抒情、写景抒情居多,在乐句、乐段、乐曲结束处,常有衬词“哎哟”,保留了发源地江淮一带民歌的某些特色。演唱时,常采用提高八度的演唱方法,使歌声高亢、有力。并借鉴了莆仙音乐的波音奏法和南音演唱中将某些特殊字的“声母”与“韵母”适当间隔的读音,使歌声更为悠扬、柔婉和秀丽。

  二、演奏组:

  演奏形式有坐唱和走唱两种。因历史原因,北管音乐演奏法颇受外地音乐的影响,如具有江南丝竹之色彩;又如弦乐类多仿效京弦一弓一音的拉奏法,目的显然是追求音响、风格及色彩。其中,颇具个性的是,“演奏时,拉弦轻快热烈,多用短弓,常用一弓一音,类似顿音奏法,与莆仙十音演奏风格相近”。

  并多采用第一把位演奏,需奏第一把位以下的任何一音,常用比它低八度的同名音来替代;月琴多用弹挑交替的手法,使音乐遒劲朴实;双清、三弦常只配一条弦来弹奏。这些演奏方法在莆仙音乐或其他戏曲音乐中可以见到。

  泉港庆新春北管音乐会还有的艺人在拉弦、弹拨乐器的按弦上,显然受到了自己对闽南音乐听觉定势的影响,原谱中的“凡”(清角,唱名“fa”)大多演奏成“升凡”(变徵,唱名“#fa”),不知不觉地把乐曲的七声调式清乐音阶,转变成七声调式雅乐音阶。由于调式音阶的变化,绐予原乐曲以新的色彩。而真正的七声雅乐调式音阶,在闽南音乐中是很常见的。

  在曲式结构上,以多首曲牌联缀的形式为常见,其中也有以板式变化手法构成的曲式结构。代表性乐曲有《五串》、《六串》、《七串》、《十二串》等。民间艺人以几个曲牌联缀,称“几串”,如《六串》中就有1/4、2/4、4/4三种节拍,即使是由许多曲牌联缀,它们却只用一个调,便于各曲之间的调性统一。

【台湾民俗音乐南管和北管】相关文章:

台湾民俗播种祭01-14

台湾民俗战祭01-14

台湾音乐台湾民歌01-30

台湾元宵节民俗盐水蜂炮02-11

宁夏北武当寺庙音乐01-30

台湾中秋节有什么民俗活动09-16

粤东民俗潮州音乐01-29

下元节的起源和民俗活动01-17

福建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来闽创业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