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毕业论文:探析儿童图画书阅读眼动特征

  引言

  有关儿童早期语言与读写能力发展的研究,是近年来国际国内儿童语言和认知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发现,儿童早期读写经验是书面语言学习的重要准备,早期语言经验的发展预示了入学以后读写能力的高低。在学前阶段,儿童阅读图画书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需要学前儿童具备大量的知识、经验和策略。相关研究也表明,图画书的阅读能够促进儿童语言迅速的发展,也是学前阶段促进儿童语言和读写技能发展的重要活动。在这种读写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关注儿童在图画书阅读中对图像和文字的关注情况,并在其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探讨儿童图画书阅读的一些特点及认知规律。国内外的诸多研究发现,儿童在图画书阅读过程中呈现从图像到文字的注视特点,并大量的注视图画,很少注视文字。然作为儿童阅读基础成分的文字意识与儿童后期学校教育中阅读能力的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基于上述原因,对儿童图画书阅读中文字意识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文字意识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的60年代。研究者通过录像、视频分析等技术对儿童图画书阅读中对文字的关注进行了研究,图画书阅读的环境为亲子共读,测试的材料均为英文研究结果均显示,3-4岁的儿童在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主要关注图画内容,几乎不会关注文字内容。随着年龄的发展,5-6岁的儿童开始关注文字,但是比例也很少。但是,英文和中文是两种不同的文字,英文是表音文字,汉字是表意文字,并有较强的图形特征和形象性、整体性以及以形表意的特点,所以二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别。基于此,我们有必要研究汉语儿童在图画书阅读中对文字的注视情况。另外,在亲子共读的环境中,儿童通过听成人的语言而形成视觉注视,而不是主动的去寻找文字,那么基于亲子共读的研究结果并不能揭示儿童在自主阅读图画书中的视觉状况。最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眼动仪的出现弥补了先前诸多研究工具的不足。眼动观察法是指被试在阅读的时候通过眼动仪一记录被试阅读时的眼动轨迹,并收集相关数据,如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眼跳等。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和分析可以研究阅读者在阅读时的心理加工问题。这种方法是将阅读时间作为研究阅读的一个指标,通过对阅读时间的分析来揭示读者的理解过程。由于眼动法能对阅读过程进行客观、同时、真实的测量,所以用眼动观测法对儿童图画书阅读进行研究具有较大优势。

  基于以上方面的考虑,国内研究者高小妹,进行了汉语儿童图画书自主阅读方面的眼动研究,从而得出了汉语儿童图画书阅读的阶段及模式。其中,儿童在自主阅读图画书中对文字关注的比例超出了国外相关研究中的结果。刘宝根〕还对影响儿童图画书阅读中对文字关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涉及的因素有阅读时间、文字凸显程度、文字位置、接受性语言能力及正字法意识。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性语言能力及正字法意识在儿童图画书阅读中对文字关注起到显著作用,阅读时间、文字凸显程度、文字位置并不是影响学前儿童图画书阅读中文字注视的关键因素。上述二者的研究给被试呈现的画面时间均为1秒,限制固定的时间不一定能全面了解儿童自主阅读中的注视情况,也不一定能全面了解儿童图画书阅读的理解状况。在儿童自主控制阅读时间的情况下,其在图画书阅读中对文字的关注又会是怎样的呢?

  另外,前人在研究影响儿童文字关注的过程中采用了识字量测试,并未考虑生字量是否也会对学前儿童图画书阅读关注文字造成影响。设定不同的影响因素和对不同眼动指标进行观测,儿童在自主阅读图画书中对文字的关注情况会是怎样的呢?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进行探讨

  第1章研究综述

  1.1学前儿童文字意识研究

  1.1.1概念界定

  有研究显示,学前儿童的文字意识是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研究者提出学前儿童的文字意识是预测后期学校教育中阅读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鉴于其极其重要的作用,学前儿童文字意识的发展得到了发展心理学家读研究者和早期阅读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

  文字意识是关于文字怎么起作用以及如何起作用的知识,当儿童了解了相关的文字知识后,他们才‘能够获得对文字规则和阅读理解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为儿童提供了他们与外界进行联系和沟通的工具。文字意识发展的作用如此显著,那么我们在研究之前必须对其进行概念上的界定。

  目前国际上对文字意识的概念还没有达成一致,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定义:Gober将其称为文字概念;Cipielewski将其称为文字知识;Justice和Kurvers将其称为是有关文字形式和文字功能的内隐或外显意识的知识。也有研究者将其称为书面语一言意识。

  1.1.2文字意识研究的方法

  学前儿童文字意识的研究是近些年来阅读发展研究掀起的一股热潮,由于相关研究还较少,加之科学技术的限制,在学前儿童意识方面的研究中研究方法也受到诸多的限制和局限。综述前人的研究,研究方法的使用遵循从质性到量质结合的趋势,随着眼动技术的发展,眼动仪的发明也使这一客观观测儿童自主阅读的心理过程成为现实。目前相关研究涉及的方法有问卷调查法、系统观察法、行为测验法以及眼动研究法。而眼动是本研究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指的是向与儿童亲近的老师或家长分发问卷,由他们提供各种情境和时间内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对文字关注的具体情况。M arvin}36}等人在1993年就是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了研究。该研究以291名2-6岁的孩子家长为对象,由他们提供孩子在家中阅读时对文字关注的情况并对此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孩子在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很少或几乎不关注文字。问卷调查法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儿童最直接监护人的观察结果,间接反映出儿童在阅读图画书过程中很少关注文字的注视状况。它的使用未能反映和揭示儿童图画书阅读过程中对文字注视的真实情况,也未能将儿童阅读图画书关注文字状况进行客观的描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系统观察法:系统观察法一种是研究者采用人为观测或摄像方式将阅读过程进行再现的分析方法。比如,在2009年对17位教师上课的分享阅读录像进行分析,以此来考察成人言语与儿童图画书阅读注视文字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教师对文字的提及率与儿童注视文字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也就是说,成人对文字的提及并未影响到儿童图画书阅读中对文字的关注。成人伴读是系统观察法的主要形式。系统观察法通过将阅读过程再现的形式探究成人语言与儿童注视之间的关系。这一方法同样是对儿童阅读图画书

  注视情况的间接测量,不能准确反映学前儿童图画书阅读过程中对文字注视的真实情况。

  1.2学前儿童图画书阅读过程中对文字注视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者对学前儿童图画书阅读中如何利用文字线索以及哪些因素影响对文字的关注进行了不懈的探讨,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第3章 实证研究 .......................20-41

  3.1 5—6岁儿童图画书................... 20-27

  3.1.1 研究目的.................... 20

  3.1.2 被试选择....................... 20

  3.1.3 研究材料和..................... 20-25

  3.1.4 结果分析 ...................25-26

  3.1.5 讨论与结论.......................... 26-27

  3.2 5—6岁儿童图画书自主...............27-32

  3.2.1 研究目的.................... 27-28

  3.2.2 被试选择 ...................28

  3.2.3 测试材料和研究程序................. 28

  3.2.4 结果与分析.................... 28-31

  3.2.5 讨论与结论.................................. 31-32

  3.3 图画书阅读理解水平不同的儿童在.....................32-41

  3.3.1 研究目的 .....................................32-33

  3.3.2 研究被试 ....................33

  3.3.3 测试材料与............. 33

  3.3.4 结果与分析................ 33-35

  3.3.5 案例分析...................... 35-39

  3.3.6 讨论与结论....................... 39-41

  第4章 总讨论与研...................41-46

  ..................................................

  结语

  文字意识其他方面的研究:本研究根据汉语的特点,将文字意识划分为五个方面。然而在本研究中我们只对文字意识的规则、文字再认、文字功能进行了研究;那么其他成分在学前期的特点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便使儿童文字意识的发展研究更加全面和完善,从而为教育实践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教育建议。

  不同语言教学模式下儿童注视文字的特征研究:可以设置不同的参照组进行研究,从而为实践提出更好的有利于儿童文字意识良好发展的实践模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在实际的学校教育中,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还较少,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完善相关方面的理论,另一方面在关注特殊群体的同时,通过改善他们的阅读环境对其进行提早的干预和有效的教育。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学前教育毕业论文:政府指引学前教育模式的研究 下一篇: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