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浒传》和《红楼梦》的毕业论文范文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是指《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四部巨著。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以下是关于《水浒传》和《红楼梦》的毕业论文范文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一:《水浒传》对女性生命的漠视的现象和深层次原因探讨

  摘 要:《水浒传》中塑造了不少引人诸多争议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有着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同时也是反映作者妇女观的重要资料。《水浒传》塑造的英雄女性形象、祸水女人形象既是美的又是丑的,通过思考品评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和探究其人物塑造原因,我们发现《水浒传》的妇女观是如此的腐朽、落后。

  关键词:妇女观;漠视;落后

  中图分类号:20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2-0000-01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妇女观是维护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它的核心文化观念中关于善恶向背取舍的标准总是同男性和男性气质理想联系在一起的。据学者统计,《水浒传》全书一百二十回共写了76个妇女,其中略微提及但不作具体描写折有29人,具体展开描写的有47人,这些女性形象却有着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她们是研究《水浒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窥探作者妇女观,反映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一、对女性生命的漠视

  《水浒传》中的女性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宋代——封建统治阶级集腐朽反动的妇女观之大成的时代。皇权、神权、族权、夫权四条绳索紧紧地套在中国女性的脖子上,妇女的命运已经降到了前所未有的低度,社会不能她们出路,作者同样也没有给她们出路,作者对女性、对女性生命是极度漠视的,视女性生命如草芥虫蚁。

  《水浒传》第四十二回写李逵下山接老母上梁山“快活”,谁知半路母亲被老虎吃掉,李逵悲愤交加,深入虎穴杀四虎,回山寨后,“诉说假李逵剪径事,众人大笑,又诉说杀虎一事,为取娘到沂岭,被虎吃了,说罢流下泪来”。此时众人不仅没有陪同李逵流泪,没有对他安慰。相反,“众多好汉大喜”,尤其让有不可思议的是因孝而享誉天下的宋江竟也“大笑了之”。在他们看来,李逵老母的命和一只虎没有多少区别。虎伤人,人杀虎,二者扯平了,所以大虫吃人的悲惨故事就被他们过滤成了侑酒助兴的笑料与谈资了。这里体现了近乎丧失人伦、人性的对人体生命的漠视。

  同时作者这种对人的生命的漠视也体现为好汉们杀戮妇女时所采取的欣赏态度。武松杀嫂、杨雄杀妻都是剖胸挖腹,令人不忍卒看。燕顺杀刘高夫人时是“一刀挥为两段”卢俊义杀贾氏是“割腹剜心,凌迟处死,抛弃尸首”,令人毛发倒竖。史进杀妓女要睡兰一家时,更是“把虔婆老幼一门大小碎尸万段”。如果说上述女子被杀事出有因,那么武松在鸳鸯楼上大开杀戒,滥杀无辜,把使女、丫环、夫人、唱曲儿的不分青红皂白,一刀一个,则完全是赤裸裸的强盗行为。此时武松简直几近恶魔。即使是人人称赞追随的宋江,对女性也是极不尊重的。为逼秦明入伙落草,宋江居然令小卒扮秦明模样引人马打城子,不仅把许多好百姓杀了,把许多房屋烧了,还断送了秦明一家妻小人口,在被问及此事时答道:“不恁地时,兄长如何肯死心塌地?若是没了嫂夫人,花知寨自说有一令妹,甚是贤慧,他情愿赔出,立办装奁”。这里,宋江不把秦明妻小人口当回事,还让花荣的妹妹做了他的棋子,以仁义著称的宋江居然能如此作为,女性地位可见一斑。

  尤为可怕的是,作者在叙述妇女被杀戮的场面时,几乎是带着欣赏的眼光,作为一个兴高采烈的旁观者在津津有味地品咂着。武松杀嫂“见势头不好,却待要叫,被武松脑揪倒来,两只脚踏住他两只胳膊,扯开胸脯衣裳,说时迟,那时快,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口里衔着刀,双手去挖开胸脯,抠出心肝五脏,供养在灵前。喀嚓一刀,便割下那妇人头来,血流满地。”这里武松动作流畅娴熟,姿态潇洒自然。作者不让潘金莲痛快死去,却让她尸首分离,既是因为对淫荡女性的深恶痛绝,也表明了作者对女性生命的漠视。写王婆被剐“上坐,下抬;破鼓响,碎锣鸣;犯由前引,混棍后催,两把尖刀举,一朵纸花摇。”从句式的有序变化上可以看出同样明显的观赏神色。所以张青夫妇听了武松杀嫂的故事以后,“夫妻两个,欢喜不尽”,卢俊义杀贾氏“众头领皆作贺,称赞不已”。他们“欢”,“称”既是因为“淫妇”受到了惩罚,更是对她们临死前所承受的万般苦楚的欣赏。这正如李达在《女子解放论》中说的“世界女子过去一大部分的历史,是被男子征服的历史,在这时期,道德上、习惯上、风俗上、法律上、政治上、经济上,一切种种,凡是女子所处的地位,无一不在男子的下层。男子好像天神,是主人。”①

  二、探究作者对女性如此态度的原因

  “作者笔下的两类妇女形象,一是几位不受丈夫羁縻的女英雄,她们的粗豪性格里,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属于女性本身的特质,另一类淫妇的形象,她们则被视为‘孽根祸水’,这两类妇女形象,虽然也有真实性,却都缺少美感。”②作者为什么在《水浒传》中如此塑造安排这些女性形象呢?

  首先,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男权文化和“女人祸水论”对女性有一种本能的歧视。在潘金莲没有表现出越轨行为时,作者就以鄙视的基调来叙述,书中写“为婆娘倒诸般好,为头的爱偷汉子”,并题诗一首“金莲容貌更堪题,笑蹙青山八字眉。若是风流清子弟,等闲云雨便偷期”,与她不从张大户时表现出来的性格有着矛盾之处。后来,潘金莲向武松示爱,作者又题诗骂到“泼贱操心台不良,贪淫无耻坏纲常,席间尚且球云雨,反被都头骂一场”。这里可以说是作者用主观的想法对潘金莲作了定性,把她作为淫恶的化身,不管开始的时候有没有做违背“三从四德”的出墙之事,这里可见作者深受宋儒理学的妇女观的影响,这些观点散发着陈腐、发霉的封建秘气息。

  其次,错误的“养生”观念作祟。宋江就曾说过:“但只好汉犯了‘溜骨髓’三个字的好生惹人耻笑。所谓‘溜骨髓’,也就是‘好色’,在江湖中人看来,一个英雄好汉,可以不守王法,可以杀人越货,可以占山为王,可以转变立场、受招安投降、另攀高枝,但有两条规矩却不可逾越,一是不可出卖朋友,二是不能贪好女色”③比如说晁盖,他是个财主,有钱,东溪村保正,仗义疏财,结交天下好汉,不娶妻子,只爱使枪弄棒,整日打熬筋骨。

  另外,《水浒传》集体创作的性质决定了书中带有浓厚了传统的世俗的妇女观,施耐庵是在《宣和遗事》一书及民间口头传说、话本、杂剧中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加工创作《水浒传》的,所以群众的、剧作家的、说书艺人的世俗观念、传统观念和封建思想必然渗透其中。

  纵观《水浒传》全文,女性形象只是男人世界的陪衬,即使书中有描写的英雄女性形象,她们给读者感受到的实际形象或客观效果都是丑陋的,结局大都是悲惨的。这些女人在作品中的所作所为和人生悲剧。这是极违背生活真实的,也是极不公正的。如鲁迅所说“历史上亡国败家的原因,每每归咎女子,糊糊涂涂地代担全体的罪恶,已经三千多年了”。④

  注释:

  ① 李达《女子解放论》《山东文学》2005年第10期P154

  ② 欧阳健《水浒新议》.重庆出版社.1983年P336

  ③ 易中天《易中天作品全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P235

  ④ 李殿元、王珏《水浒传之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P37

  参考文献:

  [1] 欧阳健.水浒新议[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

  [2] 侯忠义、鲁玉川.水浒传会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

  [3] 李光阁.帝国潮流——水浒灰社会解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

  [4] 李殿元、王珏.水浒传之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5] 易中天.易中天作品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

  篇二:《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形成因素分析

  摘 要:《红楼梦》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在我国的乃至世界文学上都有着很好高的文学成就,而林黛玉作为书中的主人公之一,具有着复杂的性格,本文就作品中林黛玉的复杂的性格进行梳理与分析,找到这种性格形成的深刻的原因,完善我们对林黛玉的认识,深刻的了解林黛玉的性格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林黛玉;性格;形成因素

  一、《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

  1、敏感细心

  林黛玉的性格是极其敏感细心的,林黛玉在贾府的生活就充分的显示出她这一点,虽然众所周知女孩子的性格都有敏感细心的成分,但是林黛玉的性格却是过度的敏感细心,有点背后的小事就认为他们是在说自己,敏感的性格本身是正常的体现,也可以看作是女孩子的正常的保护自己,而细心可以说是女孩子的美好的品质,它可以使女孩子在做事情时充分发挥这种细心,来很好地完成任务,但是林黛玉由于环境与身体的原因,这就过度的细心了,以至于给自己增加了许多的烦恼,自己的生活的空间也较为的狭窄。这种性格也给自己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贾府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环境,而自己又是寄人篱下,所以这种特殊的敏感使自己的精神时刻处于绷紧的状态,大大增加了身体的负担。

  2、淡泊

  而林黛玉的性格中也是淡泊的,这充分的表现在对贾宝玉的态度上,林黛玉是满腹诗书,所以对物质的生活方式还是淡泊的,所以对贾宝玉的爱可谓是一种至情之物,虽然林黛玉的家境一度的落魄,而且还寄居在贾府,可谓是非常贫穷的,这与贾府中的公子贾宝玉在物质上对比可谓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却不是因为林黛玉贪慕贾宝玉家的财富,而是与贾宝玉是真心相爱,所以这种淡泊的性格也注定了这场爱情的纯洁性,此外,林黛玉的这种淡泊还渗透到自身的气质上,在贾府中林黛玉的一言一行,可谓是落落大方,没有那样拘谨,也是由于这种淡泊的性格,对贾府的财富自己本身就是一种淡泊的心里,也就表现为内在的一种气质,这也是林黛玉在贾府的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

  3、真实

  林黛玉的性格中也是真实的,这种真实表现在,林黛玉在贾府的生活中充分认识到了自己所处的境地,真实的表现出自己的性格,这些都是宝贵的品质。而且林黛玉的性格在书中也有不好的地方,例如尖酸刻薄,小心眼等都有所体现。但是往往这样的性格才使一种真实的表达,作为一位女孩子,这种小心眼的行为是无疑的,人在生活中都不是完美的,而是存在一定的瑕疵的,这在林黛玉的身上也是一样的,虽然书中可以很明显的是在充分的肯定林黛玉,但是对林黛玉的身上的弱者也是写的较为的全面,而这恰恰才是一个真实的林黛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的。另外,林黛玉的真实的表达出自己的相法,也看出了在林黛玉的身上这种真实性的充分的表达,我们看到了一个洒脱的女子的形象,性格的真实的表达,在贾府中是极为宝贵的。

  4、易伤感

  林黛玉性格的重要的一点就是易伤感,这种容易伤感的性格有着多种的因素,在《红楼梦》的书中曾多次表现林黛玉的伤感之情,很明显的就是“黛玉葬花”林黛玉对华的伤感也是充分的表达内心的苦楚,林黛玉把花比作自己,认为花也也是一样的有着生命,所以对花的死去就显得很是痛苦,对花的伤感,对自己的处境伤感、对与贾宝玉的爱情伤感等等,在贾府这个复杂的环境中生存,这种伤感是致命的也是被大家所充分诟病的,所以大家对林黛玉的看法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在贾府她的这种伤感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人们远离林黛玉认为她为人不好,殊不知林黛玉的这种伤感也不是天生的,而是自己的生活更为的苦难,更为的不幸,也是自己的一种情感上的抒发。

  5、绝顶聪明

  林黛玉也是绝顶聪明的,可以说林黛玉的在贾府与其他人的智慧是不可与她相比的,这种聪明一方面来源于林黛玉的家庭的教育,另外一个方面来自自身的对生活的感悟,在《红楼梦》中有香菱学诗一回,就充分的显示出了林黛玉的作诗的智慧,而且在贾府生活,林黛玉的这种绝顶聪明还表现在察言观色上,与不同人的接触上,与刘姥姥接触,与王熙凤接触,与薛宝钗接触其方式都是不同的。林黛玉的绝顶的聪明是大家所公认的,也是林黛玉重要的品质之一,这种绝顶的聪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给林黛玉带来你要的保护,但是这种聪明也有可能给林黛玉带来一定的不良的影响,例如,对林黛玉的聪明的表现出的一定的厌恶。所以林黛玉身上的这种绝顶聪明,是需要客观地对待的。

  6、悟性极强

  林黛玉的悟性是极强的,领悟能力超出一般人,往往大家在大观园里面的问题的讨论,刚刚进行一半,或者刚刚开始,林黛玉就已经知道问题的答案了,而且这种超强的领悟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就是在林黛玉的家庭的环境的熏陶下,得到的一种能力,而且这也和她所处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一方面是来自贾府的压力,另外一方面是来自于薛宝钗等人在爱情竞争对手上的压力,这些都促使林黛玉要有着极强的领悟能力,才可以在贾府这个复杂的环境中生存,还能够与贾宝玉在爱情上得以继续,这些都看出了林黛玉的迫不得已,所以在这种悟性极强的能力上运用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二、林黛玉性格形成因素分析研究:

  1、 身体虚弱、抑郁性的气质对黛玉性格的影响:

  在黛进贾府之后,众人见她,身体虚弱,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由此可见她从小身体就很弱,只能靠吃药来维持生命。笔者认为:身体的健康状况不佳,给她的性格着上了灰暗的底色。

  2、 父母双亡对黛玉性格的影响:

  父母的相继辞世,是影响黛玉性格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林黛玉父母双亡,孤苦伶仃,不得不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在“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一回中,林如海这样对黛玉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 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 。可以看出来,黛玉是极不愿离开自己的家的。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背井离乡,这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个“自已身世不幸”的情结。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关于古代文学教学的毕业论文精选 下一篇:关于美术教育的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