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唯物辩证法的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以下是关于唯物辩证法的毕业论文范文精选,来看看吧。

  篇一: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当代医患关系的矛盾与发展规律

  一、医患关系的内涵

  医患关系指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是伴随着医务工作者与患者在医疗实践过程中所产生你的一种社会关系,即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患者为了满足自身的诊疗需求而与医务人员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包括了精神上、物质上、语言上的互动和沟通交流,是相互作用的过程。

  美国著名医学史家Henry Ernest Sigerist提出医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某个集体治疗疾病,使其康复,还包括使人调整以适应社会环境,医生和病人关乎着每一种医学行为的发展,医学也是这两类人群之间多方面的关系的集合。

  广义的医患关系中,医疗参与者不仅仅包括医生,还包括护士、药剂、检验、医学影像等医技人员、行政后勤人员,这些构成医疗服务参与主体,共同协作完成诊疗服务,患者不仅是患者本人,还包括患者家属、亲友等,不应狭隘的将医患关系理解为只有医生和病人,现代医疗活动将服务和涉及的范围逐步在扩大。

  二、医患关系的哲学本质

  1.矛盾的对立统一

  医患关系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是促进医疗活动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推动着人类医疗水平的进步。矛盾的统一性,表现为矛盾双方处在同一主体内,互相促进发展,相互转化,吸收有利的方面使自身得到发展。医生为患者诊断病情,治疗疾病,帮助患者重获健康,同时患者的配合,也提高了医生的技术水平和临床经验,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医患矛盾的对立性,是绝对的,具有无条件性,贯穿于矛盾发展的始终和新旧矛盾的交替过程中。近年来,医患矛盾愈演愈烈,不断升级,暴力伤医的事件屡见不鲜,医护人员在高强度、高压力、高负荷的工作环境中还要承受生命安全的威胁,医闹也比比皆是,医疗的公益性正在逐步削弱。医生收红包、医疗事故的屡屡发生,医疗疏忽和误诊现象加剧了医患矛盾。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医患矛盾的导火索,医患之间的信任缺失更成为彼此对立的催化剂。

  暴力伤医成为中国社会近年来一个突出的不稳定因素,每年都有轰动全国的伤医案件。2012年3月发生在黑龙江的哈医大恶性杀医案,2013年10月,发生在浙江温岭市的恶性杀医案件,2014年3月,发生在广东潮州的医生被患者家属押解“游街”事件。2015年上半年,新闻媒体披露的暴力伤医事件呈现出高密度、高频度发生的趋势。6月3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一名护士因住院病房安排问题被殴打;同日,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人民医院一名内科医生在参与抢救一位老年重症患者后,遭到患者家属追打。6月5日,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刘医生因制止患者插队,左眼球被打破裂。6月7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名值班护士被一名陌生男子用菜刀砍成重伤。6月16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件,该院放疗科一名男医生在电梯口被一名鼻咽癌患者泼汽油大面积烧伤。5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通报,浙江温岭杀医案凶手连恩青已于5月25日被执行死刑。最高法还介绍,2014年,全国法院共审结暴力杀医、伤医等犯罪案件达155件。

  国外的医患矛盾同样堪忧,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在2011年宣称:美国的医疗体系在被越来越多的医疗事故诉讼案所破坏,每年医疗官司的将耗费巨额财政资金。法国通过专门设立医疗事故赔偿办公室来解决各地区的医疗事故,并成立赔偿委员会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定并赔偿。

  2.质量互变规律

  矛盾的斗争性处在医患关系发展的量变阶段,推动着双方的势力的角逐,造成力量的失衡,为对立面的转化和关系的转化创造了准备条件。任何矛盾的产生都遵循着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位医生小小的疏忽。  
       3.否定之否定规律

  肯定阶段。医患关系的相对稳定阶段,从建国初期到70年代初,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从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到常态化、全面化的卫生保健,包括享受医疗保健、获得卫生知识、改善卫生条件、培养卫生习惯。这一时期,每个人享受的是公费医疗,虽然医疗服务水平有限,但基本上惠及全体人民群众。医务工作者受到正确思想政治的教育,以救死扶伤为宗旨,极少受到利益的诱惑,医患相对和谐。

  否定阶段。医疗技术的更新迭代促使医患关系的转变,对原有的医患关系从形式上的肯定到彻底否定。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改革开放给医务工作者带来了现代化的医疗技术和诊疗设备,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推动力医疗市场的自由竞争。但有限的公共卫生资源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有限的财政转移支付无法将每一位公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中,产生了医生相对紧缺而患者众多的供需不平衡。同时,病种的增加,诊疗复杂程度的增加,医学模式由先前的经验模式变为生物医学的科学诊疗模式,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稀缺性。否定了原有的公费医疗体系,将医疗保险纳入社会基本医疗体系中,用市场的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来平衡医患关系。

  否定之否定阶段。将政府干预、监督和市场调节同时作用于医患关系中,重新确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否定之否定阶段作为否定阶段的对立面必然与肯定阶段有着某些特征相似,即维护医疗公益性,但这第三阶段经过两次扬弃,吸收了前两个阶段的优点,是更高级的新事物,是一种自我完善。21世纪初,医患关系的矛盾日益突出,信息的不对称促使医患信任的缺失,公共卫生资源作为公共物品在市场化和公益性两者之间的博弈,促使国家宏观调控扩大社会保险范围,采取分级诊疗模式,降低药品价格,医院采取标准化的管理,设立医疗安全部门处理医患关系,来解决尖锐的供需矛盾和医院高负荷运转。

  三、医患关系的基本特征

  医患关系双方在主体地位上具有平等性,医疗机构作为公益性质的单位,是独立的民事主体,患者或患者家属是具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医患双方具有平等的民事权利,医生在治疗前会给患者医嘱,同时取得患者及家属的明示授权,如术前的家属签字。医患关系双方在交流沟通上的互动性,患者向医生陈述病情,医生望闻问切,诊断病情,实施治疗,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在互动中,患者可以自由选择医疗机构、医生、治疗方案,医生也可根据患者病情,自主开展医疗技术,会诊、分诊,因病制宜。医患双方在权利义务上的等价性,医生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而获得报酬,公民缴纳社会保险、商业保险,依法纳税,在生病时,获得公共医疗服务障,二者在权利和义务上是等价有偿的。

  四、医患矛盾的根本原因

  1.医疗资源的有限性和分配不均衡

  医疗资源的有限性和分配不均衡是造成医患矛盾的根本原因。在财政转移支付中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虽然每年总量上都在增加,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相对较小,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城市内部、不同群体之间分配上存在不均匀、不公平。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大城市、中小城市、城镇、乡村,从医疗资源质量和数量上,在分配上呈递减趋势,分化明显,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

  2.医疗卫生体制的不健全

  医疗体制的不合理是医患矛盾的客观原因。医院作为公益性的医疗机构,其收入来源主要靠财政拨款,分为全额财政拨款、差额财政拨款、自收自支单位,医院仅仅依靠财政的转移支付不足维持运营,主要通过提供有偿医疗服务来发展建设和运行。在市场经济下,医疗监管的不健全使得药品价格虚高、以药养医,无形中促使医院和医生以利益至上,医生出于自身保护的原因,对患者的疑难杂症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案,规避主动但风险更高的积极治疗方案,虽然避免了患者的不满,但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也有违医者的初衷。患者对高额医疗费用的质疑,得不到信息的公开,在出现医疗纠纷时,得不到政府的帮助,加剧了医患矛盾。

  五、医患关系的发展趋势

  1.医患关系的社会化管理

  目前,医患之间的沟通渠道仅限于医院成立的医疗安全办公室或医患沟通办公室,发生医疗事故后,也是事后调解,请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医生和患者之间仍旧处在对立面上,在各自的立场上处理医疗纠纷。引入社会化管理后,由专业的医患调解机构,进行医疗行为的事前预测、过程评估监测、事后调解,可以改进封闭的二元对立关系,基于客观和中立的专业技能来调和医患关系。

  2.医患关系的多学科管理

  在自然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医学,需要融入更多的社会科学中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的多学科的成果,医患之间的关系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人文、宗教等众多因素,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学不仅仅是通过生物手段解除病痛,更多的是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多学科的交叉应用,可以全方位、可持续发展的应对医患关系。

  3.推行新的医改政策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十二五”期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深入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解决公立医院规划布局不合理、公益性不强、管理制度不健全、就医秩序不规范以及综合改革不配套等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始终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新医改的方向和目标是调和医患之间多元的价值取向,构建和谐良好的医疗卫生环境。改善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趋势,是营造良好医疗诚信环境的关键。重新树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推进公立医院规划布局调整,建立科学补偿机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健全分级诊疗体系等措施,将促进平等、信任、人文关怀的和谐医患关系。

  篇二:辩证法在社会主义现实中的重要性探析

  现如今,社会主义的矛盾不断涌现,危机层出不穷;而资本主义却进入了一个成熟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发展稳定,世界主要掌控在资本主义家手中。相比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虽如早晨的太阳,正在蒸蒸日上,但却前进的道路蜿蜒曲折,让人担忧。许多人不再怀疑马克“两个必然”的结论。离开辩证法,我们就不可能对社会主义进行正确认识。我们需要对辩证法的重要性深刻进行认识。

  为什么认识当今社会主义尤其离不开辩证法呢?总结如下:

  第一,当今社会主义是一个发展几百年的新社会形态,相比资本主义来说很多东西都不成熟,且当今世界发展形势严峻,从来没有如此需要辩证法的巨大市场。

  为什么人们看不到社会主义呢?关键就在于人们没有利用辩证法来认识社会主义。他们在认识我们当今的社会时,就只关注进入他们生活的一些具体要素,比如一个人、一份工作、一个地方等,虽然他们也承认各种社会问题之间的联系,但却在事实上忽视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不能把它们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联系起来。在此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这个词已经被人们选择性遗忘。忽略了整体,只通过特殊事件认识当今社会,因此人们就不能对社会主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辩证法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就是为了解决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世界上发生的一切变化。其“解决方式是扩展我们关于任何事物的观念”。[1](P6)也就是说,按照辩证法,任何事物自己的过去和可能的未来都是它现在是什么的内在部分,而且它与其余事物之间的作用也是该事物内在的部分。构成社会主义的因素都是复杂关系的一员,而且这种关系对于每个要素都是内在的,各要素之间的所有结合都是有机的,是每个要素的本质的部分。因为社会主义是一个有机系统,而其各个组成部分又体现着这个整体,所以,我们要认识社会主义,就必须从社会主义这个整体出发。这表明,用辩证法来认识社会主义,不仅能够看到当今社会主义这个巨大的市场,而且这种方法本身就要求从这个巨大的市场出发。

  第二,苏东剧变严重打击了很多人对社会主义的向往,把社会主义看成泡沫。苏东剧变实际上只是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失败,但它却使许多人丧失了对社会主义本身的信心,从而怀疑任何形式的社会主义的可能性。之所以如此,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没有利用辩证法来认识社会主义。从辩证法的角度出发,现在是和过去、未来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以这样的观念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从产生、发展到如今以及未来的一个连续的部分正是以这种辩证法的现在观来认识社会主义的现在,我们才要相信未来共产主义的美好时光。马克思所以能够做到这些,是因为他是运用辩证法,按照“现在—过去—未来—现在”的路径来研究社会主义,即首先研究和分析社会主义现在,揭示构成社会主义这个关系整体的各种内在关系,重构社会主义现在;然后寻找社会主义在过去的渊源;继而把在社会主义和前社会主义中所发现的各种发展到未来的趋势抽象为矛盾,找到这些矛盾的解决途径,从而揭示社会主义的未来,即共产主义;最后我们需要根据共产主义对社会主义进行最后的修改,并使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现在的“不够格”性。

  通过辩证法这个媒介来探究当今社会主义,可以发现社会主义发展的无限潜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却看不到这种潜力。这是为什么?原因恰恰就在于研究潜在的可能性需要把握更长的历史时期,既要向前看到它可能发展成什么,又要向后看到它是如何发展到现在的;同时,它还需要更为广阔的视野,因为任何事物和任何人都只有在与其他事物和其他人的内在关系中,即作为一个系统中的相互作用的部分才能发展变化。可见,大部分人之所以看不到存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潜力,其症结仍然在于他们抛弃了辩证法,而把现在与过去和未来完全隔离开来,把事物的当下表现当成了它的实在、全部和惟一可能,而且进入了思想的牢笼里出不来。

  第三,当今社会主义的统治是抹黑着进行,不能时刻发现正在发生的错误从而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我们不能离开辩证法,否则就不能找到有效的方法来应对这种努力的挑战,以正确认识当今社会主义。

  学习理论了解到两种社会形势:第一是资本主义,第二是共产主义。在第一种社会形势下,一切都是不自由的,但它却宣称拥有自由,而这种所谓的“自由”,对于绝大多数居民来说只不过是一种为不可能真正得到的东西而展开竞争的自由,或想像他们或他们的后代总有一天会取得成功的自由。在第二种社会形势下,人们享有在相互和平与友好中发展其作为人的潜力的自由,享有按照自己的意愿而生存和发展的自由这种自由才不是虚幻的而是实在的。但这种社会形势还只是一种模糊的概念,让人对此没有太多的认识。而要想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正确认识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在变成什么样子等只有依靠辩证法,舍此别无它途。因为,只有辩证法才能认识到现实实际上就是一个关系整体,我们认识现实就应该从整体出发而不是相反,这样,当今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巨大而又复杂的关系整体才能被看见并被正确认识;只有辩证法才能将任何事物自身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看成其本身的内在部分;只有辩证法才能使人们透过本质而不是仅仅依据其现象来认识当今社会中正在发生的事情;只有辩证法才能使人们厘清不同的概括层次,由此在研究当今社会时就突出和关注社会主义这个层次而暂时排除其他非社会主义层次,从而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总之,只有辩证法才能抽象和再抽象恰当的范围、概括层次和角度并灵活地使用它们,从而正确认识当今社会主义。

  辩证法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认识,现如今,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在社会主义社会也有不同的认识和作用。我们不能脱离辩证法生存,因为“辩证法是能给行动指明方向的认识现实的惟一方法”。[2](P60、75)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习者,我们不能忘记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当今社会主义、揭示当今社会主义的命运。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 下一篇:大学生逻辑学的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