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课程与教学论》有感

时间:2021-12-27 13:25:4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课程与教学论》有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课程与教学论》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课程与教学论》有感

读《课程与教学论》有感1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涉及内容最全面的一次课程改革。它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教师教学行为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等多方面的全面改革,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一方面体会到了课程改革对课堂、对教师、对学生的冲击,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惑。所以,利用这段时间我看了有关书籍。

  《课程与教学论》由马云鹏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结合当今世界各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将课程与教学联合起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论述,旨在让所有中小学教师都了解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开拓眼界、拓宽思路,提高自己的教育专业修养,充分发挥创造性。

  思想、观念是无形的,我们看不见它,也摸不着它,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制约着我们的行动。为什么课程改革后,我们的教师普遍反映备课难了,上课更难了?我想教师难于真正全面领会教材的深层含义是症结所在,而解决方法是要从思想上与课改零距离。在阅读《课程与教学论》时我的最深体会是:对于一线教师课程改革意味着思想上的改革:要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

  许多事实都表明,“观念一变天地宽”!一位西方学者说:“观念本身是有力量的,它可以或快或慢地改变社会现实。”思想、观念之于教育,就是灵魂,没有思想观念的教育,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很多一线教师对此尚无清醒、紧迫的认识,认为理论、观念的东西太“虚”了,我们是做实际工作的,要来“实”的,要上课、补课,要升学率,什么理论、观念,那都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人的事。其实非也!可以说,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效益观、发展观、评价观,将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教育行为、课堂行为,从而也就决定了培养质量。课程改革在思想上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教育的人本化——由“目中无人”走向“以人为本”

  中国人传统教学的视野很狭窄,60年代有句口号甚为流行,即“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充分表明中国教育的“知识本位”,根本看不到以人的发展为宗旨的迹象,“目中无人”,显然更谈不上去理解、尊重、信任、关爱学生了。爱因斯坦认为:要通过激发学生学习“乐趣”,提高他们对学习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来促进他们自身的成长。他多次讲过:“科学只能由那些全心全意追求真理和向往理解事物的人来创造。”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做到“以人为本”。

  《英语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的第一条说:“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英语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英语;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英语;不同的人在英语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表述是贯穿于新课程标准的一条红线。教师要“目中有人”切实关怀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

  二、教育的人性化——尊重人格,严慈相济

  夸美纽斯说过:“要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阴覆盖在他们身上;让体罚和变相体罚远离文明的场所。当然,作为教书育人者,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现象放任自流,宽严有度才是爱,做到严慈相济。赞可夫说过:“不能把教师对儿童的爱仅仅理解为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的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对儿童的爱应当同合理的要求相结合。”

  三、教育的博爱化——涵养师爱,以情促教

  台湾教育家高震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为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

  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当只限于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当始终带着对学生的爱来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财富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

读《课程与教学论》有感2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涉及内容最全面的一次课程改革。它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教师教学行为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等多方面的全面改革,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一方面体会到了课程改革对课堂、对教师、对学生的冲击,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惑。所以,利用这段时间我看了有关书籍。

  《课程与教学论》由马云鹏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结合当今世界各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将课程与教学联合起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论述,旨在让所有中小学教师都了解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开拓眼界、拓宽思路,提高自己的教育专业修养,充分发挥创造性。

  思想、观念是无形的,我们看不见它,也摸不着它,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制约着我们的行动。为什么课程改革后,我们的教师普遍反映备课难了,上课更难了?我想教师难于真正全面领会教材的深层含义是症结所在,而解决方法是要从思想上与课改零距离。在阅读《课程与教学论》时我的`最深体会是:对于一线教师课程改革意味着思想上的改革:要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

  许多事实都表明,“观念一变天地宽”!一位西方学者说:“观念本身是有力量的,它可以或快或慢地改变社会现实。”思想、观念之于教育,就是灵魂,没有思想观念的教育,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很多一线教师对此尚无清醒、紧迫的认识,认为理论、观念的东西太

  1 “虚”了,我们是做实际工作的,要来“实”的,要上课、补课,要升学率,什么理论、观念,那都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人的事。其实非也!可以说,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效益观、发展观、评价观,将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教育行为、课堂行为,从而也就决定了培养质量。课程改革在思想上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教育的人本化——由“目中无人”走向“以人为本”

  中国人传统教学的视野很狭窄,60年代有句口号甚为流行,即“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充分表明中国教育的“知识本位”,根本看不到以人的发展为宗旨的迹象,“目中无人”,显然更谈不上去理解、尊重、信任、关爱学生了。爱因斯坦认为:要通过激发学生学习“乐趣”,提高他们对学习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来促进他们自身的成长。他多次讲过:“科学只能由那些全心全意追求真理和向往理解事物的人来创造。”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做到“以人为本”。

  《英语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的第一条说:“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英语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英语;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英语;不同的人在英语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表述是贯穿于新课程标准的一条红线。教师要“目中有人”切实关怀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

  二、教育的人性化——尊重人格,严慈相济

  夸美纽斯说过:“要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阴覆盖在他们身上;让体罚和变相体罚远离文明的场所。当然,作为教书育人者,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现象放任自流,宽严有度才是爱,做到严慈相济。赞可夫说过:“不能把教师对儿童的爱仅仅理解为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的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对儿童的爱应当同合理的要求相结合。”

  三、教育的博爱化——涵养师爱,以情促教

  台湾教育家高震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为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

  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当只限于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当始终带着对学生的爱来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财富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

读《课程与教学论》有感3

  这是一本相当好的专业书,书是浙江教育出版社所出“课程学科教学论丛书”之一,总主编钟启泉,主编孔企平,皆是教育或是数学教育界中的人物。闲话不提,随录如下:

  第一章 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章第三节论及“近年来国际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所归纳数点觉得完备而合乎我现有的认识,内化如下,一是强调数学的现实性;二是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三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四是重视教育过程的个性化与差别化;五是关注与其他学科的综合。

  日本的新数学学习纲要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愉快感、充实感应该是与数学内容有本质联系的。这次数学课程改革应该让喜欢数学的学生多起来。”我也相信,光有快乐没有数学的课堂不是数学课堂。

  谈到教育目标的差别化与教育设计弹性时,阐述极少,语焉不详,可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之难,当然,这也是个热点、待开发点。

  第二章 小学数学新课程的理念与目标

  照录一段提纲挈领的话,“本次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从以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终身可持续性发展,是学校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在新教材中,每个知识点编排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结构。

  第三章 小学数学学科的几个基本问题

  好句子:“学生太早地、过度地被教师们安在象征符号堆里,满脸数字印痕却不知数学地生活中有什么用。”同时,很有意义的一个例据是,在幼儿教学中,教师是非常注重实际操作的。

  在解决街头数学问题中,儿童用的是自己的口头语言甚至是直觉的方式,而学校所教授的是书面和符号方法。这两种符号系统之间的差异是街头数学和学校数学之间的本质差异,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所在。

  都论及小学数学所应当具有的特点是,“第一,小学数学具有现实性质,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再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第二,学生应该用积极主动的方式学习数学,即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逐步建构数学结论,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第三,要通过数学教育,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为什么在中学只要1年就可以完成的学习内容,要在小学通过5~6年去完成呢?答案很明确,在小学学习数学,不光是为了掌握那些数学知识,而(更重要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品质,是为了“德育”,是为了学会做人。这个论述对有的人认为可以取消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的论调是个很有力的反击。

  苏联学者克鲁切斯基认为数学能力主要划分为①使数学材料形式化(抽象)的能力。②概括数学材料的能力。③运用数学和其他符号进行运算的能力。④连续而有节奏的逻辑推理能力。⑤简化推理过程的能力。⑥逆转心理过程的能力。⑦思维的灵活性。⑧数学记忆。⑨形成空间概念的能力。

  数学素养,狭义指数学的读写能力,广义指更广泛的数学学习积累

  数学素养内涵之一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皮亚杰逻辑-数量原则表上的守恒原则和传递原则。

  数学素养内涵之二的约定法则(文化创造),例如汉语系统中所天然具有的十进制计数方法为儿童的数学学习造成的方便。

  数学素养内涵之三是情境应用,儿童用数学眼光来看世界,并有意思且适当地运用数理思维。

  “数学学习的收获应该包括:①专业领域知识;②发现法;③元认知知识与技能;④信念、动机等情感影响因素。”

  “数学的学习要超越概念、步骤、运用。它包括数学素养,把数学看做一种强有力的审视情境的方式。素养不仅指态度,而且指具有思考的倾向和积极的行动方式。学生的数学素养体现在他们是否能够自信地接近目标,乐于探索,具有意志力和兴趣,以及能否有反映他们自己思维的倾向性等几方面。”--美国数学教师国家委员

读《课程与教学论》有感4

  作为一名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一方面体会到了课程改革对课堂、对教师、对学生的冲击,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惑。

  《课程与教学论》结合当今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将课程与教学联合起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论述,旨在让所有中小学教师都了解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开拓眼界、拓宽思路,提高自己的教育专业修养,充分发挥创造性。

  在阅读《课程与教学论》时我的最深体会是:对于一线教师课程改革意味着思想上的改革:要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

  许多事实都表明,“观念一变天地宽”!一位西方学者说:“观念本身是有力量的,它可以或快或慢地改变社会现实。”思想、观念之于教育,就是灵魂,没有思想观念的教育,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可以说,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效益观、发展观、评价观,将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教育行为、课堂行为,从而也就决定了培养质量。课程改革在思想上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教育的人本化

  《英语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的第一条说:“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英语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英语;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英语;不同的人在英语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表述是贯穿于新课程标准的一条红线。教师要“目中有人”切实关怀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

  二、教育的人性化

  夸美纽斯说过:“要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阴覆盖在他们身上;让体罚和变相体罚远离文明的场所。当然,作为教书育人者,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现象放任自流,宽严有度才是爱,做到严慈相济。

  三、教育的博爱化

  台湾教育家高震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为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

  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当只限于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当始终带着对学生的爱来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财富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

【读《课程与教学论》有感】相关文章:

【荐】读《父与子》有感03-11

【热门】读《父与子》有感03-11

【推荐】读《父与子》有感03-11

读《父与子》有感【热】03-11

读《自卑与超越》有感(7篇)03-14

读《自卑与超越》有感7篇03-14

读《与爱同行》有感(通用15篇)03-21

读《与爱同行》有感合集15篇03-21

读《自卑与超越》有感(合集7篇)03-14

读《自卑与超越》有感通用7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