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村务公开的调研报告

  沂南县辖区内有14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共有296个行政村居。91.1万人口。近年来,全县村务公开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绩。它对于干部保持廉政、调动群众积极性、加强群众民主监督、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工作措施

  (一)领导重视,村务公开工作起步早。多年前,县委组织力量针对当时部分村出现的干部违法违纪、干群关系紧张、群众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不断等问题调研,发现这些问题的出现与两委班子工作透明度不高、对干部监督不力有直接关系。通过总结一些先进村的经验及赴外地参观学习,决定开展村务公开工作,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2004年县委及时成立了“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开始摸索抓村务公开工作。当时主要是开展“两抓”:一是抓认识,要求干部深刻认识开展村务公开的目的和意义,自觉从封闭式的工作方法中解放出来,让群众积极参与农村事务管理;二是抓公开,对凡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事、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村子的发展规划等重大问题全部公开,真正给群众一个明白。通过这两抓,密切了干群关系,化解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很多矛盾,推动了村民自治,增强了群众主人公责任感和干部自觉接受监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二)注重制度建设,保证村务公开的有效开展。县委、县政府积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从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等方面,不断探索村务公开的新途径,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的意见>的意见》、《关于村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若干规定》、《沂南县村级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意见》、《中共沂南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组织建设的意见》、《中共沂南县委关于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作风建设的意见》,沂南县司法局、沂南县民政局、沂南县民族宗教局下发《关于在全县农村认真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等。这些文件、制度的制定和下发,对及时指导、总结、提高村务公开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各乡镇(街道、开发区)、村依据县委、县政府的文件也制定了相应的制度,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村务公开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村务公开。村务公开涉及项目多,工作量大,政策性强。为稳步扎实推进村务公开工作,县、乡镇(街道、开发区)两级在抓制度建设的同时,非常重视抓典型,以点带面,通过典型的示范作用,推进村务公开工作。早期,司法局、民政局抓了后峪子村、房家庄子村、拐头后村、营里村为试点,建立公开栏、规范公开内容、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的相关制度等,并进行总结推广,对全县村务公开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形势的发展,近两年司法局、民政局又先后推广了南村社区、阳岚村、南长汪村、青驼社区健全制度、拓展公开渠道、充实和完善村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等典型做法和经验,去年五月份将在青驼镇镇召开现场会进行总结和推广,对进一步发挥村务公开的作用,提高农村民主法治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四)求真务实、在效果上下功夫。在抓村务公开工作中,坚持做到求真务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密切了干群关系。由于村务公开使村里的很多大事增强了透明度,减少了群众因不了解情况而对干部产生的怀疑,干群矛盾大大减少。二是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通过村务公开,增强了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出现了干群团结,齐心谋发展的政治局面,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三是提高了群众的政治责任感。通过村务公开,群众更加关心集体事业的发展,积极参加村中各项公益事业,做到了“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四是促进了农村干部素质的提高。通过村务公开,干部深深感到自身能力和群众希望的差距,促使干部自觉学习、刻苦学习,从而使干部的政策水平、工作能力普遍得到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观点普遍得到增强。

  二、存在的问题

  但是在走访调研中发现,村务公开的效果与预期的目的仍有很大差距,没有真正起到村务公开的作用,主要还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村务公开不规范,内容不完整。有些地方的村务公开工作不够深入和规范,一是公开时间不及时,对一些需要公开的事项不按规定时间要求公开,有的半年多或一年才公开一次,公开时间间隔太长;有的随心所欲,有的只在上级检查时才公开,平时无人问津。二是公开形式单一,公开地点不适中。当前农村村务公开的形式仅限于公开栏的形式出现,有的制作太简单,流于形式,形式单一,不便于让大多数村民群众了解知悉村务。有的村对公开栏缺乏管护,风吹日晒雨淋及人为损坏严重,难以使用;三是公开内容不完整,有的只公布数额较小的费用,不公布大额开支;四是公开程序不严谨,有的公开程序太简单,只公布了办事结果,缺少法定的程序。未按程序通过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的审查,使村务公开缺乏说服力。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下一篇:关于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大检查调研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