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北迁安市农机化发展调研报告

  为全面摸清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找准农机化发展中存在薄弱环节和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特对我市农机化发展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到镇、进村、入户询问走访等形式,基本摸清了全市农机化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就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迁安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农机化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思路,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农机化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1、农机装备不断提高。随着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我市的农机装备能力进一步提高。截止2014年底,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156119千瓦,农业机械原值92022万元。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693台,配套农具5201台,配套比1?s1.4;小型拖拉机8451台、配套农具9943台,配套比 1:1.2;联合收割机33台,其中小麦联合收获机16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7台;耕整地机械2986台,其中深松机25台、旋耕机1973台;播种机 1654台;机动喷雾(粉)机3152台;排灌机械44471台;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21294台;畜牧养殖机械1006台(套);农用运输机械 25404台(套);农田基本建设机械2699台等,农机装备开始向多元化、高技术方向迈进。为我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繁荣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2、农机管理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一是抓好农机推广体系的建设。在进一步健全市级农机推广机构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区域站和派驻站农机推广机构建设,在我市8个农技推广区域站和19个乡镇派驻站中,均设置了农机管理、监理和推广分支机构,明确了专兼职农机工作人员,配齐了相应的办公设施和硬件设备,保障了农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积极培育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截至2014年底,全市拥有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26个(其中农机原值20-50万元以上农机服务组织5个,农机原值50万元以上农机服务组织5个)、农机专业合作社6个、农机维修厂点207 个、农机经销机构101个。这些农机服务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为提高我市农机化服务水平、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农机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近几年来,随着我市农机装备的逐年增加,我市的农机化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基本满足了全市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不断发展的要求。以组织三夏、三秋农机化生产会战和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工作为抓手,强化服务意识,整合服务资源,精心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农机主力军作用,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确保农业丰产丰收。2014年年底,全市机耕面积达21.83千公顷,机播面积达39.22千公顷,机收面积12.38千公顷。种植业和农业其它领域机械化生产水平也有新的提高,农业运输、排灌、农作物脱粒、农产品初加工、植保基本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

  4、农机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农机依法行政和农机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农机部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全面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公开办事程序,实行阳光执法,积极探索农机安全监理部门与公安交管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维护农机安全生产秩序。通过开展各项业务培训、资格认证和农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专项整治等活动,规范了监理执法工作,提升了监理执法水平,提高了农民安全生产意识。以农机购机补贴工作为契机,强化源头管理,抓好拖拉机检验关。严格按照《农业机械安全运行条例》标准执行,严把检验关。农机“三率”水平不断提高,注册登记率达100%,驾驶员持证率达100%,年检率达70%以上。 几年来,没有发生一起重特大农机事故。

  二、迁安市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我市现有农机装备中,20马力以下拖拉机8451台,占保有量的69.6%;20-25马力拖拉机2433台,占保有量的20%;25-80马力拖拉机1053台,占保有量的8.7%;80马力以上拖拉机207台,占保有量的1.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市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中小型偏多而大型偏少,10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就更少了;在秋季深松整地、深翻整地作业中,只有100马力以上拖拉机才能达到理想作业效果,能够达到标准深度。小型机具作业达不到标准作业、作业质量不规范,不能进行联合作业,重复进地,造成土地板结,耗油增多,浪费能源。

  2、农机化水平参差不齐。在小麦实现机械化生产的基础上,我市玉米、花生机械化生产水平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粮食机械烘干机械化水平仍是空白。同时还存在乡镇之间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由于地形、地势差异造成部分山区乡镇地块过于分散,农机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且种植作物品种不统一,不适应大、中型农机作业,一些先进的、大型的、效益显着的农业机械难以普及应用,导致农机作业效率低、成本高,影响了全市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3、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虽然我市已建立比较完备的安全监管体系,各项农机安全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中华人民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没有赋予农机部门上路执法权;二是农机安全监理装备不足或老化;三是农机监理执法人员不足;四是农机手安全意识淡薄等。

  4、农机培训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机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得不到进一步提高,从而直接影响了农机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影响了农机的安全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中的应用。

  三、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营造农机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农业机械化是实施农业高新生物技术的有效载体,我们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降低劳动强度、节本、增效等方面的巨大作用,营造一个全社会都关心、支持农机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2、优化装备结构,提高作业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优化农机装备结构。要加大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和设施农业装备的补贴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购买先进、适用的大型农机装备。加大对山区乡镇的农机补贴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山区农民购买适合山区特点的农机装备,加快推进山区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大对玉米收获机、花生联合收获机、深松机械的补贴力度,以提高我市综合机械化水平。加大对粮食烘干机械的补贴力度,积极引导农民购买粮食烘干机械,以做到粮食颗粒归仓。开展补偿性更新报废试点,逐步淘汰污染重、效率低、能耗高的老旧农业机械,引导和促进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使用节油、节水、节肥、节种、节药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节约型农业机械。

  3、加大安全执法力度,保障安全生产。农机安全生产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障安全生产为重点,加强农机安全体系建设,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二是加强农机执法体系建设,增加装备和人员,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三是充分调动执法人员的积极性,把好农机登记关、检验关和农机手的培训关、考核关,从源头上减少农机事故隐患。

  4、加强质量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建立常态化的农机质量监管机制,在每年的“春耕备播”、“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季节,积极组织开展“农机打假专项整治活动”,着力清查农机及零配件“三无产品”;加大对农机维修市场的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对无证生产经营和维修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予以取缔,从根本上杜绝“三无”产品,防止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

  5、加强农机教育管理,培养合格人才。要加大对农机学校管理力度,按照国家、省农机部门制定的资质条件,实行动态管理,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要按照农业部农机化教学大纲的要求,严格监督,杜绝只收费不培训现象的发生,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2015启明星辰(002439)公司调研报告 下一篇:2015关于发展城市休闲旅游产业的调研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