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关于全市基层关工委工作的调研报告(4)

 2、愿意来做关工委工作的干部很少,并缺乏有力的组织措施。经过三年的规范化建设,基层关工委班子队伍得到普遍加强,但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是愿意来做关工委工作的干部很少,而且班子调整缺乏组织措施。如今年县、乡两级换届后,分管领导和关工委班子成员都有较大变动,有许多领导刚退居二线或退休,但他们大多数不愿意到这个“讲奉献、无实货”的关工委来工作,使县和乡两级关工委班子难以充实新生力量,使不少镇、村级关工委班子自建立以来一直没有调整充实过。如路桥金清镇关工委一位副主任(老同志)反映:金清镇是一个大镇,有72个村居,10万多人口,离退休干部有94人,真正在做关工委工作的就六七个人,而且是和老龄委工作结合起来做的。基层工作交叉多、头绪多、事项杂,关工委专职人员难到位,不少地方是关工委、老龄委、计生协会“三快牌子,一套人马”,老同志三项工作一肩挑,工作忙不过来。而且老龄委和计生协会的硬任务多,工作忙,关工委工作是软任务,所以很少顾及关工委工作。许多村级关工委的老同志70多岁了,还要为生机劳碌奔波,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暇顾及关工委工作。

  调查反映有的老同志(包括退到二线的干部)说,你们关工委来动员我做关工委工作,我不接受;若是组织、领导安排我做关工委工作,我服从。有的老同志问:到关工委工作,补贴有多少?没有补贴不来做。有的退出领导岗位后,被企业高薪聘请去工作;有的愿意到像慈善总会那样给老同志补助多的单位去,不愿意到关工委来工作。组织也缺乏动员、安排老同志到关工委工作的措施。

  3、工作发展不平衡。通过规范化建设,基层关工委确实涌现出不少先进典型,一些镇村关工委工作甚至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但先进和后进差距明显。比如温岭经济欠发达的石桥、城南等地,老同志少,即使有,一退休就住到城里去了,因此关工委工作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来做。还有的村级关工委虽然进行了规范化建设,搞了“四上墙”,且挂有法制学校和家长学校等等许多各类学校的牌子,但具体教育活动却很少开展或几乎没有开展,使这些牌子和“四上墙”变成了仅是给上级参观的“花架子”。有的关工委总结汇报工作业绩十分突出,但认真一分,是把村两委的工作业绩作为关工委的业绩,实际上关工委很少开展工作。例如路桥区良一村,很富裕,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62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万元,是全国百强村、浙江省首批小康村、先后荣获省帮教安置先进村、省文明村、省先进党支部等光荣称号。我们专访了良一村,并在村里开了个座谈会,他们说:良一村不存在不孝子女,敬老爱幼工作做得很好——一是投资5200多万元(不包括建设用地,若加上地价一亿元,合计达1.5亿多元)建造一流的老年公寓172套;二是6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发给300元养老费;三是传统节日每人再发300-500元或买成食品物品;四是安排身体好的老人在停车场轮流管理车辆,收益颇丰;五是村里出钱每年给老年人体检一次,组织外出参观一次。老人们个个喜笑颜开,村里老人生活不需靠子女,子女争着与父母一起过日子。在爱幼方面,主要是做了资助青少年上学——村里规定,青少年读小学和中学的学杂费以路桥中学和路桥实验小学的学杂费为标准,全由村承担;考上大学的每人每年给予5000元补助。所以良一村不存在不孝子女和因家庭困难而读不起书的情况。这些事都是村两委集体讨论决定办的,有的是需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办的。村关工委成立不久,把它作为村关工委的业绩,太牵强。当我们问到,关工委如何开展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时,村里干部都回答说:我们工作实在很忙,忙于抓经济发展抓基本建设,还没有考虑过这一教育问题。良一村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了,乡风文明就容易实现,新农村就容易实现;也告诉我们,良一村是用钱敬老爱幼,如何开展青少年的教育尚未跟上。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有的基层关工委反映,关工委工作职责和任务不明确,不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因此出现有的关工委有班子,无工作开展的现象。

  4、青少年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现象越来越多,留在家里不是老的,就是小的。空巢学生、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成为了社会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容易造成他们性格孤僻,学习成绩下降,身心发育不健康;另一方面由于亲情缺位,依靠隔代教育或托付他人教育,管理难度较大,容易滋生一系列社会问题。近几年,北边三县农村青少年出现溺水身亡、交通事故较多,南边县市区青少年因沉迷网吧而滋生的违法犯罪现象不少。全台州外出人口100多万,外来人口超过120万,外来青少年的管理、教育已成为一个突出而严重问题。据黄岩区公安局关工委调查统计,未成年人犯罪中,外来人口占70%,并逐年增长。另外,因多元、多变、多样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经济富裕、独生子女、互联网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学生出现许多不良现象,如不肯艰苦,贪图安逸;不肯节约,胡乱花钱;不肯让步,做“小皇帝”;不听管束,固执己见;以及网迷、早恋、厌学、逃学等等,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

  5、从事关工委工作老同志需要得到关爱。老同志从事和承担关心下一代工作,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献了青春献白发”,理应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关心、支持与爱护。然而,基层关工委普遍反映从事关工委工作的同志既没有活动经费,也没有交通费、电话费等补贴。从事村级关工委工作的老支书、老党员,他们既没有退休工资,又没有固定收入,加上有些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还要出钱做关工委工作,给工作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难度。黄岩宁溪的几位老同志自退休起就从事关工委工作,已10多年了,从未拿过一分补贴,连用于工作联系的电话费都是自己贴的。又如路桥、温岭、玉环相关人员反映,老龄委搞规范化建设,达标的乡镇及村,省、市都有奖励和补助,而关工委搞了规范化建设没有分文奖励,影响工作积极性。现在老同志做关工委工作热情很高,但实际问题不关心解决,久而久之,要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有的工作缺乏针对性、效果不佳。有的关工委有时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事倍功半的活动上,工作缺乏针对性、效果不佳。有的缺乏对工作载体和工作新路子的探究,缺乏对关工委工作长效机制的探究,热衷于组织轰动一时的活动。比如组织青少年(主要是学生)参加各种报告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评选文明礼仪小标兵等等活动,关工委既出力,又出钱(搞集资)和有关部门同志一起,搞得又累又辛苦。学校要做准备、要调课,教师、学生要排练,更增加学生负担。学校领导和教师出于对上级领导的尊重,当面还得讲:“感谢关工委领导的关心、重视,······”背地里一股累水苦水往肚子里咽。有的反映:“不少活动轰动一时宣传一通,活动一过,一了百了,事倍功半,甚至收效甚微”。

  有的教育宣传只讲内容,不讲对象,工作缺乏针对性,甚至在“六一”节到幼儿园慰问也准备稿子向幼儿园小朋友宣讲“八荣八耻”。有的反映有的老同志作报告或讲话,内容与青少年的需求差距大,与新形势下的新观念差距大,且讲土话老话多,结果是:“外公讲得‘很好’,同学们都听不懂。”

  有的反映:《中国火炬》内容正统,质量欠高,缺乏可读性,订购后阅者不多,尤其是对青少年缺乏吸引力。征订任务要完成,但有的收到后扔在一旁,无人翻阅。

  有的反映,上级关工委布置任务多,市、县、乡级关工委人力物力有限,难以承担。比如省关工委办公室发文搞各种活动、竞赛、评比,这个组委会那个组委会,拿着省关工委办公室的文件作上方宝剑,要求各地报名,还要叫下面出钱,帮助推销书。有些活动往往事倍功半,还加重学校、学生的负担。

  四、意见与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我们提出如下意见与建议:

  1、党政领导要进一步重视和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又是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广大离退休老同志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重要阵地。建议各级党政领导能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尊重老同志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重视老同志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真诚愿望,自觉地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落实。建议各级党政领导能把关工委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听取关工委工作汇报,解决关工委工作的困难和问题,关心关工委班子的充实调整,把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可以推广天台县的做法,由政府作出基层关工委工作经费安排的具体规定;为基层关工委工作改善办公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及时调整充实关工委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换届,是关工委调整充实班子的良好时机。各级关工委应主动抓住机遇,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与组织部门联系沟通,待今冬明春县、乡两级换届结束后,及时做好关工委班子的充实调整工作。特别要请党委及其组织部门重视安排部分退居二线经验丰富、精力旺盛的领导干部担任关工委的主角或重要配角,使关工委的班子更具活力和生气。建议市委和县(市、区)党委以组织部名义提出原则意见,挑选事业心、责任心强的同志充实到关工委班子中来。同时要组织关工委骨干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较快地适应工作。

  3、把关心下一代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对象在基层,基础在基层,活力在基层,见诸实效在基层。学校是青少年集中的地方,要继续抓好学校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农村工作面广量大,随着形势发展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全市正在开展的以“三无两有”或“五好”为主要内容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村创建活动是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有效载体,目前发展态势很好,建议市委要求县(市、区)党委政府进一步给予重视和支持,把它作为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来。

  4、进一步加强“五老”队伍建设。对现有的“五老”状况作进一步调查摸底,及时吸收刚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的同志到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中来,要注重骨干队伍的培养,认真总结“五团”的经验,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在农村,特别要重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

  5、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讲求工作实效。2007年要针对如何进一步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村、先进社区、先进学校创建活动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推动创建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要重视把握新时期青少年的要求、特点和成长规律,如何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的调查研究。少搞形式主义,少搞花架子,少搞事倍功半的、实效不佳、轰动一时的活动。要探索新路子,创建长效机制。认真探求群众有利、领导高兴、又可持续有效抓下去的关心下一代工作载体。

  6、保护老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坚持定期的表彰制度,给予那些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们应有的鼓励。尊重老同志的意愿,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在健康快乐的前提下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千万不要以健康为代价操劳奔波。要不断改善老同志们的工作条件和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议市、县(市、区)党委政府明确规定,对从事关工委日常工作的老同志给予工作补贴,给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出力办实事的老同志视情予以补助。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基层团组织情况调研报告 下一篇:青年干部“百村调研”活动情况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