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及反思素材

时间:2021-02-22 11:56:5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及反思素材

  《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及反思素材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 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春节是喜庆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

  2. 一起去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3. 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答疑问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桌之间互读检查。 (出示生词,集体认读)

  2.默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等会儿提出来。

  (1)整体感知。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A.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如:

  腊月:农历的十二月。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我们说的除夕。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年。

  初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初旬就是一个月的开头十天。

  B.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如:

  空竹:可以看看录像或图片,了解空竹有不同种类,玩法很多,还能发出哨声,很好玩。

  逛天桥:不是逛我们平常说的人行天桥。天桥是老北京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当时有河也有桥,所以叫天桥。天桥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有很多民间艺人在卖艺,有很多北京小吃,还有很多说书的,还可以买卖各种东西等。

  残灯末庙:结合注释,联系课文内容,可以知道是指春节结束的时候。

  三、默读填表,了解春节的时间和风俗习惯

  1.了解北京的春节有多长时间。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课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头写了“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最后一段又写了“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可见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有一个多月。)

  2.默读课文,合作填表。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填在表格的左边;再看看在这些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填表的时候可以同桌合作,一会儿再向大家汇报。

  3.汇报交流,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1)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对照自己填写的表格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做上记号,等会儿一起讨论讨论。

  (2)根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

  四、自由朗读,练习难读的句段

  1.自由练读:通过阅读填表和互相交流,我们对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得更清楚了。现在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如果有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读好。

  2.展示朗读:刚才自己着重练读了哪些难读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生字新词,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练习了难读的语句。最后,以老师根据课文编的一首童谣结束我们今天的课,一起读一读:老北京,过春节,腊月初旬就开忙。腊八粥,家家熬;腊八蒜,色味甜。二十三,鞭炮响,家家户户过小年。除夕夜,真热闹,做菜贴联放鞭炮。年初一,拜年忙,大人小孩儿忙不停。初六户户新开张,店里伙计并不忙。正月十五闹元宵,张灯结彩喜洋洋。正月十九年一过,大家做事又照常。

  板书:

  6.北京的春节

  团圆 热闹 喜庆 祥和

  教学反思: 本文是人教版小语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老舍用“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传统春节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文章语言简洁通俗,描写细腻生动,结构清晰。

  教学这一课,我先让学生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方面的问题;接下来略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知道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进行叙述的,并按时间顺序列举出这些日子;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弄清在不同的日子里,那里的人们都有些什么风俗习惯,并完成表格填写;最后,练习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针对本课的教学实际,结合教学过程,我作出如下反思。

  做得比较好的方面是:

  1、本课教学设计合理流畅,把握教材准确,制定的教学目标合理,基本上达成预定的目标。

  2、教学分析中贴近学生生活,教师注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同学们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整堂课学生们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比较热烈、浓厚。

  但是,这一节课,依然有几点做得不够:

  1、由于教师的心理素质欠佳,看到听课的老师有些紧张,课堂上语言不够简洁,略显啰嗦。

  2、感悟老舍淳朴、风趣、通俗的语言程度不够,老舍先生的语言是很有风格的,对作者语言的体会应该结合具体的语句和语境来感悟,本课的感悟程度还不够,不能达到学生积累语言的目的。

  篇三:老北京的春节 教学设计与反思

  《老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老北京的春节》是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2单元《过年》中第二篇主体课文,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是一篇散文。文章以平实洗炼的语言将老北京春节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娓娓道来,展现了一幅醇厚悠远、极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图。文章共有7个自然段,语言简洁生动,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也反映出老北京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编排此文,旨在丰富学生的见识,让学生在领略老北京新春独特风情民俗,领略老舍先生简洁生动的语言特色的同时,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有关老北京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年龄和认知水平所限,知道得比较少,理解起来相对有一定的难度。但春节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又很喜欢,因此可从学生自己过春节的经验谈起,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设计思路】

  虽然老北京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但春节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学生又很喜欢,教学中,首先运用朗朗上口的童谣,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后,再整体感知老北京春节的

  热闹。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读课文画句子的方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思,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在读书讨论中,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融入其中,感悟除夕的热闹、大年初一与除夕景象的截然不同和正月十五的高潮。最后带领学生走进“作业超市”,从而达到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

  【教学目标】

  1.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2.通过阅读,能找出春节“开始”“高潮”和“结束”的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截然不同”、“日夜不绝”、“守岁”等词语。

  2.通过反复读书,从字里行间感受老北京春节的热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过年童谣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提示课题

  (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说说你的感受。

  师:听完童谣,你想到了什么,一起来说一下!

  生答

  师:板书:(春节)春节你熟悉吗?来说说吧。

  生交流

  师:提起春节,咱们真是有说不完的话,今天我们将跟随老舍爷爷一起到许多年前的老北京去看看,看看那时候的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课件:老北京过春节的图片。补充课题:老北京的春节。齐读课题。) 师:这是哪儿的春节?

  (引导学生再读课题,突出“老北京的”几个字。)

  师:想去看看吗?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用笔圈出来,开始吧!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课文读完了,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提问题,讨论“色如翡翠”“腊八蒜”“截然不同”“冰灯” “守岁”是什么意思?

  二、学习生字

  师:出示本课生字。请自己读一下。

  看到“假”字,你想提醒同学什么?

  师:读生字,看谁读得又快又好。

  生:抢读生字。

  三、初读课文

  师:老北京的春节到底怎样呢?请同学来读读课文。

  (指名一排同学按自然段接读,教师随时纠正读音错误)

  师:刚才同学读得很认真,听的同学也很认真,认真倾听别人说话是一种美德,我们同学做得真好。

  师: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答

  师:这么热闹的春节从腊月初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好长时间,到了正月十九,春节就结束了。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一下课文,找一找,画一画,春节有哪些重要的日子?

  (腊月初八、腊月十九、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九)

  师:老师把重要的日子做成了日历,咱们来看一下,齐读一下吧。 (课件:日历。学生齐读)

  四、研读课文

  师:春节有这么多重要的日子,请同学默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部分,画画描写热闹的句子。

  画完了,把你画的句子推荐给大家。

  师:“守岁”就是到了除夕夜,人们点亮灯火,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一块聊天,一整夜不睡觉,期待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其实,我们现在也有“守岁”的习俗。让我们重温守岁的情景,再一次感受当新年的钟声敲起时的场面吧。(《 春节晚会》片断:12点钟声响,人们欢庆新一年的到来。)看到了吗?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新的一年来到了。(课件上日历翻到了大年初一)刚才谁选的这一段?请你来读一下你画的这段中热闹的句子。

  师:你来看一下,为什么说大年初一的景象和除夕截然不同呢?找到了吗?找到了你来读一下。

  生交流

  师:真是不得了,你用“忙碌”和“悠闲”这两个词概括了除夕和大年初一截然不同的景象。

  师:(小结)除夕的晚上是热闹的,贴年画,穿新装,红红的对联,日夜不绝的鞭炮。而大年初一是比较悠闲的,人们可以逛庙会,骑毛驴,看美景,还可以买自己喜欢的玩具。所以说大年初一的景象和除夕截然不同。谁想来读一读除夕的热闹和大年初一的悠闲?好。我们男女生各推荐一名同学来打擂台。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及反思素材】相关文章:

《猫》教学设计及反思10篇03-30

头饰设计教学反思04-06

《北京天安门》教学设计03-04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反思03-30

音乐课教学设计与反思04-01

北京春节吃什么11-29

春节黑板报素材01-12

福清春节的民俗的黑板报素材01-08

老北京的春节都是怎么过的04-01

春节北京旅游攻略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