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03 14:17:5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关于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教学设计

关于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草原》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主要讲述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进入内蒙古大草原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内蒙同胞热情款待的情景。课文语言清新优美,线索清晰分明,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体现了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子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品读、积累优美的语言,体会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

  3、在草原自然美的熏陶下,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和对祖国风光的热爱。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品读、积累优美的语言,体会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

  教学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老师一直向往这样一个地方: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点击课件)

  2、你眼中的草原是什么样的?

  3、导入:去过草原的人曾这样说:(课件出示:草原,那是一个童话的世界。一眼望去,羊群,像天空的白云掉在嶙峋的山岩旁;马群,像天使的指尖飘在参差的草丛间;牛群,像仙子的彩娟镶在晶亮的.溪水边。)学生齐读。

  4、是不是有一种迫不及待想去看看的冲动?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草原”。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交流眼中的草原,观看草原美景图及诵读描绘草原的优美语句,初步感受草原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交流预习,检查字词。

  1、通过昨天的预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相机简介作者老舍。

  2、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1)渲染勾勒迂回拘束玻璃马蹄

  摔跤偏西鄂温克羞涩低吟 襟飘带舞

  (2)蒙古包蒙蔽瞎蒙内蒙

  3、指导书写生字。(如:涩)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方法。】

  三、小组合作,理清文章脉络。

  1、词语我们已经掌握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先快速浏览课文,然后小组合作探究:课文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给课文划分段落。

  2、组织交流、教师点拨。

  四、品读感悟,体会草原美。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美在哪里?画出相关的句子,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正真的主人。】

  2、交流、点拨,相机指导朗读。

  句子一: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引导学生体会草原的空气新鲜,作者高兴。

  (2)指导读出愉悦的心情来。

  句子二: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1)抓住“一碧千里”体会草原的碧绿和辽阔。

  (2)联系上文体会“并不茫茫”。

  (3)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边读边想象画面。

  句子三: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白色的大花。

  (1)比喻的修辞、动静结合。

  (2)这么美的语言,这么美的草原,怎么不值得我们一读再读。齐读。

  句子四: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1)理解两个关于中国画的专业术语。(“渲染”就是用颜色来涂抹画面,而勾勒就是我们用笔进行描边,勾画一层轮廓。)

  (2)出示“渲染”“勾勒”两幅中国画进行对比,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渲染”和“勾勒”两个词语比较抽象,通过直观的图像学生更易理解。】

  (3)老舍为什么会用“渲染”这个词来描写草原?(“勾勒”指划出轮廓,用于描写草原的话说明草原很局限,而草原是无边无际的,辽阔的,所以用“渲染”这个词更恰当。)

  【设计意图:通过进一步比较“渲染”和“勾勒”两个词,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巧妙。】

  (4)老舍先生非常善于观察,他把这美丽的大草原比作一幅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真是惟妙惟肖,美极了,也让我们来体会着读一读吧!

  句子五: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无限乐趣。

  (1)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2)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句子六: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老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整体感受美之后,从抓住作者的感受入手,细细品味作者有这样的感受正是来源于草原的美丽景色。】

  (2)假如你置身于这广袤的草原上,(播放音乐,出示草原风光画面)你最想做什么呢?请把你最想做的事情写到这个句子中。

  这种境界,既 ,又。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体会到语言美、景色美的基础上,在他们情感为之陶醉之时,让他们及时表达,一吐为快,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刚才,我们一起跟随作者老舍先生领略了美丽的草原风光,那么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在语言表达上又有什么特点?(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设计意图:总结写法,读写迁移。】

  4、美好的画面值得我们用眼睛珍藏,更值得我们用心灵珍藏,就让我们把这幅草原风光图永远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齐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点拨,让学生钻进文字里,去想象感悟草原的美,交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同时相机指导朗读,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积累语言,提升对文本的理解。】

  五、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1、去过草原的人还这样说:(课件出示,学生齐读:风儿阵阵,草浪滚滚,像绿色的海洋一望无际;洁白的蒙古包,星星点点,像海洋中的白帆,它们正乘风破浪,向着更美好的未来!这是谁写的童话?这是勤劳的蒙古族牧民在新的社会中用自己的汗水写下来的草原童话。)

  2、同学们,是谁写下了这诗意般的草原童话?是勤劳的草原人民写下的,下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草原人民。

  3、作业:背诵第一段。

  4、下面,让我们在一首草原的赞歌中结束我们这节课。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教学反思:

  1、课前要求同学们通过上网或查阅有关书籍,了解草原的有关资料,如内蒙古的位置、范围以及当地人民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等。教师也要收集相关的图片,制成课件,给学生一些感性的东西。读一些描写草原的诗词、文章也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这篇文章的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这种语言及句式的写法,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感情朗读的指导,并结合同学们心目中的草原概况。边读边想象文中的草原画面。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并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并进行学习,在学习的基础上,利用本文的写法进行练笔,以达到学,并学以至用,收到学用兼得的效果。

关于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知道社区的和睦环境对社区的每个成员都很重要,知道一些邻里和睦相处的原则。

  2、学会正确处理社区邻里之间的矛盾。

  3、体会社区成员之间和睦相处带来的快乐与温馨。

  教学重点:

  知道邻里和睦相处的'原则。

  教学难点:

  知道社区的和睦环境对社区的每个成员都很重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社区故事、邻里和睦的谚语。

  教学过程:

  一、揭题,板书

  学生谈谈对邻里和睦的初步感受。

  二、感受邻里和睦的温馨画面

  说说画面的主要意思,谈谈邻里和睦需要我们做到什么。

  教师板书:邻里和睦互帮互助我为人人遵守规则。

  三、结合课本插图辨析:邻里发生纠分怎么办?

  教师板书:互相体谅。

  四、听故事《六尺巷的故事》

  说说:六尺巷是怎么来的?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如果六尺巷改名,可以改什么?

  教师板书:谦让礼让。

  五、社区里的平常事

  看图听录音,说说社区里的人们遵守哪些邻里相处的原则?

  教师板书:知错就改互相沟通。

  六、说说发生在自己社区发生的平常事

  教师板书:防盗防偷。

  七、教师小结,拓展

  教师结语并板书:远亲不如近邻。

  学生板写关于邻里和睦的俗语。

  八、板书

  2和睦相处

  邻里和睦礼让,

  互相帮助谦让。

  我为人人体谅,

  遵守规则沟通。

关于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凌晨、蔷薇、绽开、暮色、昙花、干燥、灼伤、淡雅、花蕾、昆虫、传播、吻合、修建、花圃、大致、欣然怒放”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学重点: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教学难点:对开花的时间不能机械理解,注意用词的准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鲜花吗?喜欢鲜花什么?(学生自由说)

  2、今天,就让我们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和神奇吧!(课件出示:花的图片,配轻音乐)

  3、你能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描绘你刚才看到的景象吗?(学生自由说)

  4、老师也想用一句话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老师先说,然后出示这句话。愿意读读这句话吗?(指名读,齐读)

  5、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啊!知道么,这么美丽的花儿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花的文章。板书课题。

  6、当你第一次朗读课题时,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说)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理解课文内容

  那就让我们先在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接读课文。一人一句。之后评价。

  3、轻声朗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4、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他们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刚才快上课时,有位老师问我,花钟是什么东西。我说上课了,我们班的同学会告诉你的。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说花钟是什么。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还知道了什么。(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人们是怎样知道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呢?(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板书)

  三、体会用词准确

  (一)师:“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知道几点钟了”,这句话对吗?

  生:错,应该是“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大致知道几点钟了”,是不确定的。

  师:你很会发现,这句话里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没有。

  师:去读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大致知道几点了”,现在对了吗?

  (生还是说对)

  师:(范读第3自然段)发现了吗?

  生(豁然开朗):错,应该是“你只要看到花刚刚开放,就大致知道几点钟了。”

  师:是啊,作者用词是非常准确的`。(板书:用词准确)

  (让学生认真倾听,仔细辨别,并让学生自行发现句子中的错误、知识点的不科学。)

  (二)理解、运用“大致”

  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用的准确的词。并读读那句话,想想用在这为什么准确。

  学生找出“大致”“左右”“有……危险”“往往”。

  2、“大致”可以换成“大概”“也许”“可能”“大约”“左右”。自读两句话,区分的“大致”“左右”用法。

  万寿菊开了,现在大致是下午三点。

  万寿菊开了,现在是下午三点左右。

  3、师:接下去老师要考考大家数学学得怎么样?究竟会不会认钟?

  师:哟,万寿菊开了。

  生:现在大致是下午三时。

  师:哇,蔷薇开了。

  生:现在大致是早上五点。

  师:“大致”是什么意思?你们还能换个词来说吗?

  师:你看,夜来香开了。

  生:大概是晚上八点。

  师:烟草花开了。

  生:大约是傍晚六点。

  师:月光花开了。

  生:现在是晚上七点左右。

  师:午时花开了。

  生:也许到十二点了。

  四、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真棒,那你们有没有注意范老师说些什么?

  生:你只说什么花开了……

  师:真会倾听,我们把刚才说的连起来就是,(课件出示: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七点左右,月光花开了;晚上八点夜来香开了;九点左右,昙花开了。)自己读一读,你觉得怎样?

  生1:“开了”一词用得太多了。

  生2:“开了,开了”,一点儿也不美。

  师:课文是不是跟老师这样写的?(生答不是)同样写“花开了”,文中是怎样写的?读一读,画一画。

  四、指导朗读,愉悦的情感流淌

  1、想象练读。

  师:同样写“花开了”,文中是怎样写的?读一读,画一画。请挑其中一句,反复朗读,想象一下这花的样子?

  2、想象展示读。

  生:“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牵牛花还真像个调皮可爱的小男孩儿。

  师:(满脸笑容)你也来吹吹看。

  (生边做吹喇叭的动作,边读这句话。)

  师:(灿烂地笑)唉呀!吹得还真响呢。

  生:“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就是这样(他用双手捂着脸,再打开,露出一张可爱的笑脸)。

  师:(大笑)哇,还真像个迷人的花仙子。

  生:“万寿菊欣然怒放。”(边做动作边说)就像过年时放烟花一样,“嘭──啪”,很快地向四面八方绽放,五彩缤纷。

  师:(会心地笑)真美。

  (生边做心花怒放的动作,边读这句话)

  生:昙花含笑一现。

  师:真是一朵淡雅的昙花。

  3、欣赏图片,激发感情读

  4、老师和学生合作读

  五、布置观察日记

  1、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花,应该感谢谁?(作者)感谢作者把自己留心观察到的有关花的知识写出来,与我们分享。我知道咱班的同学也特别善于观察和发现。你能说说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吗?(指名说)

  2、把自己平时观察的事物情况记录下来,就是一篇观察日记。希望同学们平时多观察,多记录。

关于教学设计4

  教材简说:

  一位外国作家说:每一个儿童都是一名诗人。是的,儿童充满了想象力、创造力,他们希望认识社会、改造自然。在儿童的心灵里,有着赤子般的真情,有着火山喷发般的力量。虽然他们往往只能“假如”,但是这些“假如”都是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独特认识,是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假如》一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共鸣,也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还可能产生写诗的冲动。这都要建立在关爱之情的培植基础上。我们要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

  识字和写字;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难点:

  读悟结合,理解文意。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师:板书课题《假如》指名读,齐读。

  师:假如你有七十二变的本领,你会用它来满足你的什么愿望?

  指名答:用上假如这个词说话。

  师:有一个小女孩,他向你们一样,心中也有美好的愿望,那么她是靠什么来实现的?快快打开书读一读,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很快在书中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名答,教师板书(马良的`神笔)。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课件)

  3、师:老师读得好不好?哪里好?

  学生评议。

  4、师:现在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5、指名分小节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小女孩想用神笔画什么?

  三、品读诗歌

  师: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仔细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喜欢他?

  指名读,说明理由

  (一)第一小节

  出示课件:被寒风出的小树。

  1、师: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2、师:现在同学们就是那棵被寒风猛烈吹刮的小树,(全体起立)寒冷的北风呼呼的吹着,小树被风吹得东摇西晃,冻的小树皱紧了眉头,缩紧了身子,轻轻的叹息:“好冷啊!”

  3、师:这时的小树最需要的是什么?(温暖或红红的太阳)。出示太阳课件。

  4、师:有了太阳的温暖,小树就不冷了。让我们再来做一次小树好吗?全体起立。

  它伸了伸手,弯了弯腰,踢了踢腿,摇了摇头,多么自在呀!

  5、师:小树苗们,你们快乐吗?(快乐)

  6、师:就让我们带着快乐的感情自己来读读这个小节吧。

  自由读,指名读。

  (二)第二小节

  1、师:小树得到了帮助,长成了大树,成了鸟儿的家。(课件小鸟哭图)

  2、师:小鸟们怎么啦?(小鸟哭了)

  3、师:小鸟为什么哭泣?

  4、师:此时的鸟妈妈哪里去了?(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

  5、师:鸟妈妈可能会飞到哪些遥远的地方呢?

  6、师:鸟妈妈为了给小鸟找食物,多么辛苦呀!善良的小女孩想用马良的神笔画什么?(板书:好吃的谷粒。课件:谷粒)

  7、师:吃了这些谷粒,小鸟们再也不饿了,鸟妈妈再也不用那么辛苦了,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听!(课件:鸟妈妈和小鸟图、声音。)此时,我们的心情怎样?(高兴)

  8、师:那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一小节呢?

  学生自由练习、指名读。

  (三)第三小节

  1、师:你还喜欢哪个小节?指名读、说理由。

  2、师:西西是不幸的,你能想象出没有一双好腿会给西西的生活带来哪些不便吗?

  指名说。

  3、师:小作者想怎样帮助西西?(画一双好腿)板书。

  4、师:有了健康的身体后,西西的生活会怎样?

  5、师:是啊,此时的西西多么快乐呀!让我们把真诚的祝福送给西西,一起读第三小节。

  6、师:你喜欢小女孩的愿望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愿望背诵下来。

  (四)第四小节

  1、师:小女孩的愿望是不是只有这三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指名答,师板书。

  师:这说明他有好多的愿望。

  2、师:小女孩非常渴望用这枝神笔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但却不是为自己买漂亮的衣服,好玩的玩具,而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善良、有爱心)

  四、拓展延伸

  1、师:一个有爱心的人,随时都会想着为他人解决困难,带来幸福。如果这枝神笔来到了你手中,你要用他来画什么?

  指名说。

  2、师:大家说得真好;老师相信大家画的会更棒!请你用手中的画笔把你们美好的愿望画出来,能写的同学可以仿照书中的格式写一写。

  指名表达。

  五、结语

  师:正是有了这份爱,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幸福。正像谚语说得那样: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课件:爱的奉献、配乐)

  六、拓展延伸

  师:课下去搜集儿童诗,下节课我们召开一次诗歌朗诵会。

关于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包括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2、通过文本的阅读,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3、掌握比喻、夸张、排比的修辞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预设】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请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的伟大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课文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伟大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主要作品有浮雕《阶梯旁的圣母》、雕塑《大卫》、壁画《亚当与夏娃》等。

  二、整体感知

  给学生五分钟通读全文,思考: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本文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可参看前面的彩色插图)

  大体分为两个部分:(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2、读完全文后,你有什么疑问?

  3、精读文本:

  集体朗读第一部分(1~5):

  ⑴ 第1段主要写了什么?请你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张的句子:

  写列夫·托尔斯泰须发的特点。

  面部轮廓的总体特征:多毛,浓密的胡须(反复描写)。

  比喻和夸张铺排兼用:

  植被多于空地──喻“脸庞多毛”;

  皱似树皮──喻黝黑的脸膛;

  纠缠不清的树根──喻眉毛;

  泡沫──喻鬈发;

  像热带森林般浓密──须发;

  卷起的滔滔白浪──大胡子。

  作用:浓墨重彩的描绘,使人产生美的遐想。(比较插图)

  ⑵ 第2段的主要内容?托翁给人的印象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大量的排比:

  整个面部像粗制滥造的小屋;额头像树柴;皮肤像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给人的印象:

  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⑶ 第3段重点写了什么?作者细致刻画乐面部特征,那么托翁美吗?

  面部特征──重点写面容表情,毫无避讳地展示了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

  ⑷ 第4段突出托尔斯泰“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穿戴方面、职业方面、社会角色方面──意在表明托尔斯泰属于俄国普通大众。

  关键句: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揭示这一点,也就是揭示出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历程。

  ⑸ 第5段的分析: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写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所见托尔斯泰的巨大反差,描写了拜见时哪些方面?(身材特点、言行特征、待客的方式)

  4、布置作业:

  你觉得茨威格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那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为什么?

  假如请你来对托尔斯泰进行刻画,面对他的图片(或者课文前的插图),你还会怎样描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你觉得茨威格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那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为什么?

  假如请你来对托尔斯泰进行刻画,面对他的图片(或者课文前的插图),你还会怎样描写?

  前半部分对托尔斯泰的描写,突出了哪两个特点?

  1、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

  2、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

  二、感悟文本

  精读6~9段:(都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1、第6段: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用了什么修辞?找出相关的句子:

  (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比喻)

  写出了托尔斯泰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2、第7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充分表示出来。)

  除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外,还用了什么修辞?

  (连续用两组排比句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

  引用高尔基地话作结,有什么作用?

  (运用夸张,干脆有力,耐人寻味,很好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眼睛的观察力、敏锐性和丰富性,写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课文中有一句话可作对比的注释: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副透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对眼睛连最微不足道的细节都不放过,同样还能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3、第8段: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

  思考:犀利与威力是否重复?

  为什么不描写眼睛的其他特点?

  A、“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先抑后仰

  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眼睛)

  B、“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电波……”

  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对托尔斯泰眼睛的描写,已经不再限于肖像描写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因为他的文学创作,既来自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职和要求。

  C、“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及其深刻而准确的。作为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顶峰的代表,托尔斯泰的笔锋几乎指向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的贫困原因,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这在他晚年的长篇巨著《复活》里表现得尤为充分。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恐慌,曾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

  4、第9段: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结合课后练习四,理解“幸福”的含义)

  介绍托尔斯泰世界观的转变和晚年的经历。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托尔斯泰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他的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事实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至和妻子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

  第三课时

  1、课后习题和作业的讲评。

  2、托尔斯泰生平介绍补充。

  3、课外拓展:

  托尔斯泰代表作品《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的介绍。

关于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品读文中写景的句子,感受汉家寨及周围的环境特点

  2、品读文中含义丰富的句子,体察作者意欲张扬的坚守精神

  3、体会散文写作“红线串珠”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片自然的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散文,是作者的内心独白,读散文,要随着作者笔下的文字走进那片世界,感受作者的所见所闻,体察作者的所思所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感受品味)

  1、汉家寨及周围环境特点

  辽阔空旷、贫瘠苍凉、沉寂恐怖

  2、坚守的.精神

  (1)汉家寨是坚守的象征

  这个地点在以后我的生涯中总是被我反复回忆咀嚼吟味,我总是无法忘记它。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

  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三个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

  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孤零零地存在于这巨大得恐怖的大自然中。

  老小二人都是汉人服色,一瞬间我明白了,这地方确实叫汉家寨。

  砦就是寨,都是人紧守的地方。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间,坚守着什么。我只觉得它与汉家寨这地名天衣无缝。

  (2)张承志为何要张扬这种精神

  3、秦牧《散文创作谈》:“用一根红线穿起生活的珍珠,珍珠才不会遍地乱滚,这才能成为整齐的珠串。”

  三、作业

  1、举三反一,课外阅读散文,进一步体会散文红线串珠、形散神聚的特点。

  2、思考:今天我们要坚守什么?

关于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认识“怒、暮、燥”等8个生字,会写“斗、艳、内”等14个字。能正确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等1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

  教学难点:弄清不同植物的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教时划分:两课时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课件等。

  2、学生观察自己所喜爱的植物开花的时间和样子。

  第一课时

  1、设情境,激趣导入。

  2、自主朗读,感悟文意。

  3、学习生字新词。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5、作业。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鲜花朵朵,它们装扮着我们的.世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再走进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它们的美丽与神奇好吗?

  2、请你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描绘你刚才看到的景象好吗?

  二、深入研读,文中寻美

  1、趣味比较,研讨句式。

  (1)出示文段,进行比较。

  导入:请同学们一起来看看,老师用下面的这一段话来写花,你觉得怎么样?

  A、出示文段:(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七点左右,月光花开了;晚上八点夜来香开了;九点左右,昙花开了。)

  B、自己读一读,你觉得怎样?课文是不是跟老师这样写的?同样写“花开了”,文中是怎样写的?读一读,画一画,填一填课后练习。请挑其中一句,反复朗读,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C、引导学生与课文第一自然段进行比较。(借助图片理解词句,积累好词好句)

  D、指导朗读。(个人、小组、全体配乐朗读)

  (2)句式训练。

  A、用课文的“夜来香”进行说话。

  导入:同学们,能用上一些好词语好句子来描写一下“夜来香”吗

  B、引导学生说,文中的“……”表示什么,你能模仿上面的文字说说其他的花儿开放的时间和开放的样子吗?

  C、结合第一段内容,“认花钟”。用“大致”进行了说话训练,接着又用“也许、左右、大概、大约”等词来说,加深对“大致”的理解。

  2、小组研读,共同探究: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导入:同学们,从刚才“认花钟”过程中,我们知道了不同植物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为什么这些植物开花的时间会不同呢?

  (1)四人小组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表示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的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昙花的开花时间和温度、湿度、光照等有什么关系。

  (在说的过程中用上“因为……所以……”)

  (3)四人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熟悉的花什么时候开放,推测一下这是什么原因。

  3、引发兴趣,共建花钟。

  (1)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这位植物学家的做法妙在何处。

  (2)引发兴趣:我知道同学们也搜集了各种花儿在二十四小时内的不同开花时间,现在四人小组合作,共同修建一座花钟吧。

  1、学生自由组合,动手设计创作。

  2、展示作品(在交流过程中最好用上第一段的好词好句子来说)

  三、心灵对话,交流体验与收获。

  四、拓展实践。

  1、背诵你喜欢的部分内容。

  2、观察你喜欢的事物,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13花钟

关于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开篇导语是“如果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点出了本单元的专题是关于爱的,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对他人、对生活、对世界的爱。《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教学目标:

  1、能熟练认读生字新词,能正确区分“良”和“食”并端正地书写这两个字。

  2、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背诵的内容视学生的实际而定)

  3.能体会小作者的美好心愿,初步具有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感悟课文所体现的关爱他人、关爱生活的主旨。

  教学难点:初步具有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意识,并指导学生仿照这种句式续写一节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电子白板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特意为你们准备了精彩的动画故事,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神笔马良》故事动画片。

  提问:你想拥有这样的神笔吗?有一个小女孩她也非常渴望拥有马良的神笔,因为她想用神笔做许许多多的事,她把自己的心愿写成了一首小诗《假如》。

  老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写,齐读课题

  2、在上课之前,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凡是今天听课最认真,回答问题最精彩,读课文最棒,字写的最好,坐得最端正的小朋友,都可以获得老师的奖励的“橄榄币”呦!同学们有信心吗?

  二、复习生词、书写生字

  1、上节课我们和这课生字宝宝交上了朋友,同学们看,词语宝宝来了,你能再和它们打个招呼吗?开火车检查

  2、刚才几位同学读的又响亮又准确,老师有个小问题,除了操场的场,你还知道什么场?

  师点评:真了起。出示运动场,停车场,游乐场。你们发现这些地方有什么共同点,它们都怎么样?(真聪明)

  3、出示食字,看看这个字,在生活中见过吗?

  师点评: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我们就要像他这样留心观察生活。

  4、食字也是我们今天要写的字。出示写字表,你们找到了吗?有两个字长得很像。

  5、出示良和食。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们在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什么呢?

  师点评:真不愧是孙悟空的火眼睛精,谢谢你帮助我们大家。

  6、学生书写“良、食”。

  过渡语:我刚才发现了几位写字小能手。接下来我们要看看哪些同学是朗读小明星。

  三、整体感知、研读课文

  1、请同学们首先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完后说说这首诗几个小节?

  2、请同学们再选择你最喜欢的小节来读读。

  3、老师迫不急待想知道你们喜欢哪个小节?谁先来告诉老师,你来读读

  (一)品读第一节

  4、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节。这里面有一个词缩着身子。出示,你们什么时候缩着身子?指名说

  5、那你来读读。———好冷啊,你来读————冷的没力了。你再来读————瞧声音都发抖了。

  6、那么诗中谁缩着身子?现在我们来当小树,你们是小树,老师也是小树,让我们来读读这句话,谁来试试。生读———好可怜的一棵小树啊,你再来读读—————多冷啊,生读————我都想去抱抱你这棵小树了。

  7、现在我们手中有一支神笔,你愿意为这查小树画点什么呢?

  师点评:你真是一个善良的孩子。板书:红红的太阳

  8、快瞧,太阳来了。暖暖地照在你身上,照在我身上。照在我们这么多小树身上。现在感觉怎样?

  9、来,让我们就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这几句。(出示诗句)

  10、从你的朗读中,让我们感觉仿佛长高了。来伸展腰姿,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一节。

  小结:看来在我们读书时,如果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人和物,就会读的更加生动。

  (二)品读第二节

  1、你们还喜欢哪一小节。指名读

  2、在这一小节中,有这样几句话,老师想让大家边读边在想象,在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耳畔听到了什么?(出示诗句)

  3、分男女生读。男生先读,女生后读

  4、除了看到小鸟,还看到谁了?

  师点评:从你的朗读中,让我看到了妈妈正飞过高山,穿过丛林,着急往家赶呢!

  5、同学们,你们还有一支神笔,你想为他们画些什么了?

  板书:好吃的谷粒

  师点评:你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是啊,有你们画的谷粒,妈妈不用到遥远地方寻食,可以歇息歇息了。小鸟有了你们画的谷粒可以吃饱了,你高兴吗?小鸟可以像大家一样欢快的跳跃了,同学们高兴吗?

  6、齐读第二小节。老师想跟大家合作来读。老师读前半句,同学们读后半句。

  小结:刚才的朗读让我们眼前的画面又变亮幸福了许多。瞧,我们在读书时边读眼前边想象这些画面,也可以帮我们把文章理解的更加透彻

  (三)品读第三节

  1、哪个同学喜欢第三节?指名读(出示操场图)

  2、这就是我们平日开心玩耍的操场,你们在操场都做哪些游戏呢?

  3、这么多有趣的游戏,当我们在玩时,西西会不会来玩,为什么?

  4、当我们游戏时,西西只能怎样?(出示诗句)

  当我们在操场奔跑时,西西只能——

  当我们在草地上游戏时,西西只能——

  当我们在野外玩耍时,西西只能——

  5、现在让我们走进西西的内心,你们知道吗?西西好想怎样?(出示西西图)

  6、你真理解他,他就是这样想的。正因为如此,小作者为他画了一双好腿。板书:一双好腿

  7、西西有了这双好腿,他再也不会(出示诗句)

  8、西西真快乐,能和你们玩老捉小鸡,你高兴吗?你来读读

  9、想象一下,西西能和你们一起玩了,多开心啊!谁再来读读。

  10、刚才大家读了这么多,谁来挑战老师,跟老师比赛读一读。老师还会给你配上好听的音乐。

  11、怎么样,还有谁能跟他读的一样的?想读的站起来一起读。

  12、老师非常高兴,在这节课上竞涌现了这么多朗读小明星,大家请坐。

  小结:大家瞧,如果我们读书能进入人物的内心,我们同样可以把文章读的那样生动,那样感人。

  (四)诵读1—3节

  1、刚才大家都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现在把这三小节琏起来读,好吗?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

  2、听说过熟读成诵这个词吗,谁来跟据老师的提示来试着背第一小节。(出示不完整的第一节)

  3、老师要提高难度了,出示不完整的第一节。请同学们回家后选自己喜欢的背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四、拓展延伸、仿写小诗

  1、出示第四小节。大家认识这个符号吗?什么意思?

  2、作者还有那么多美好的愿望等着你们去完成,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还想画些什么呢?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假如》,不但帮小作者实现了愿望,还让同学们实现了许多愿望,可以看出我们二三班的孩子都是有爱心的孩子,都懂得关心别人。我们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关于教学设计9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活动离不开具体的交际情境,学生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产生语言的动机,然而,交际情境的创设又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会鼓励》教学设计。因此,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具体的实际情景,让学生在交际的情景中学会交际,是本次口语交际训练的重点。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会关心他人,鼓励他人。2、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提高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3、在交流时能做到态度温和大方,语言文明有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猜一猜,老师现在的心情怎样?

  2、当学生说到"紧张"教师顺势引导:你们能对我说些什么,让我不感到紧张吗?(学生回答完,教师及时表示感谢)

  3、你紧张吗?为什么?

  我也想来鼓励鼓励你可以吗?只要我们把心中真实的想法与在座的同学、老师尽情的交流,我们就一定会表现精彩,有信心吗?我觉得我也不紧张了。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吗?

  4、我想说:"鼓励真好!"(板书:鼓励)它让我们的心走的更近了,让我们有更大的勇气去面对困难。

  [评析]从即时情景导入,亲切;学生根据生活的真实体验进行交流,自然。

  二、创设情景,提炼方法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出示孩子难过照片,他叫姚望,瞧,他怎么啦?

  2、如果你是姚望,你会为什么事心烦、难过呢?

  3、刚才有同学说,可能是姚望考试没考好,同学们,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4、作为一名学生,考试没考好,怎么会不伤心?怎么会不难过呢?请这些姚望走上讲台,我们给他们一点鼓励好吗?

  5、大姚望,听了同学们的鼓励,你想说些什么?小姚望呢?(引导学生对别人的鼓励即使表示感谢)

  同学们真厉害,三言两语就为姚望找回了自信,还有心烦的姚望吗?(如有,则让他说说想法,让学生再次鼓励他,直到他获得信心。)

  6、大姚望,小姚望都有信心,有勇气了,可我这个大大姚望却仍然很难过。你们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可我已经失败七次了呀,怎么就没有一次成功呢?我课堂上专心听讲,课后认真作业,还找来课外习题做,我的学习难道还不认真吗?唉,我真没用。

  学生再次鼓励。

  7、听了同学们一番情真意切的鼓励,我忽然觉得今天的天气格外晴朗,同学们的笑容格外灿烂,"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一定要向着我的目标前进,我一定要学好语文,哪怕再次经历失败,但我不会再退缩,因为有你们的鼓励陪伴,谢谢大家。

  8、看着灿烂的笑容又重新回到一个个姚望的脸上,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既然鼓励如此重要,我们就更应该学会鼓励。(补充板书:学会)

  9、回顾我们刚才的鼓励,姚望们,你们听出了什么?你最喜欢谁的鼓励?

  针对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态度真诚,语言委婉

  有道理,能说服人

  能提出好的建议

  [评析]教师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平台,激发学生对话的欲望,教案《《学会鼓励》教学设计》。教师参与其中,不断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语言积累,使口语交际不断向纵深发展。

  三、课堂实践,学会鼓励

  1、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生活中,学习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有的让我们失望、难过,有的让我们犹豫不前,说说你有什么烦心事吗?

  2、把你的这些烦恼尽情地向你的同桌倾诉吧!也让我们捧出一分爱,给他们最大的`鼓励和勇气吧!

  3、老师从你的脸上看到了灿烂的微笑,你的朋友一定已经成功鼓励你了,是吗?你们怎么交流的?来,让同学们能从你们的对话中有所启发,好吗?

  4、小结:从他们的对话中,我看到了心与心的交流,只要你我敞开心扉,只要你我真诚的去鼓励他人,只要你我能真心地接受他人的鼓励,我们就能如此的愉快和幸福。

  [评析]教师将课堂交际与生活交际两者自然地衔接起来,让学生"跳出"自己所置身的课堂环境,自然地进入口语交际情境之中,扩大交际的"面"与"量"。让学生在实践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在动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其实,不仅我们的同学、朋友需要鼓励,还有?你会鼓励他们吗?谁愿意接受挑战?

  2、师生表演:妈妈唉声叹气,孩子询问原因,妈妈讲述:今天主任找我谈话,让我代表溧阳市去参加江苏省的朗诵比赛,面对那么多的高手,我真是担心会给家乡抹黑。生鼓励。妈妈赞扬:好孩子,你真的长大了,学会关心人,鼓励人了。无论结果如何,妈妈都会欣然接受,因为我在刚才收到了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谢谢。

  3、短短的三十几分钟,我就和大家一起学会了鼓励,而且还从同学们那里获得了更多的生活的勇气,谢谢大家。

  4、没有鼓励的世界是可怕的,可是,回顾我们的生活,运动场上,我们常常为落后者鼓掌加油吗?学习中,我们常常给那些后进的同学以安慰和帮助吗?生活中,我们又是否常常给失意的人以关心和抚慰呢?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会鼓励,而是常常忘记了鼓励,让鼓励深深地在我们心中扎根吧,让我们把鼓励带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愿有你们的地方便有鼓励。

  [评析]语文学习的外延是生活的外延。教师将学生口语交际的对话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引向母子之间,使师生角色不断发生变化,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口语交际平台。

  [总评]

  一、是设计的层次性。在设计上,教师没有将口语交际的话题局限于同一认知层面的反复循环,而是通过灵活自如的调控,将话题不断引向深入,体现了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层次性。

  二、是交流的互动性。整堂课上教师对每一次回答,每一位学生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时时刻刻注意鼓励学生,学生在这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敢想、敢说、敢于尝试。课堂上有生生、师生等不同形式的互动,也有个体、集体、个体与集体等不同层面的互动,将口语交际课"平等对话"、"互动生成"的特点表露无遗。

  三、是内容的生活性。话题撷取来自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体现了口语交际植根生活实践、服务口语实践的教学要求。

关于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体会列宁对孩子和灰雀的喜爱。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二、教学重点:知道列宁对孩子的爱是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透过人物语言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四、教法:指导、点拨探究法

  五、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六、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展台、收集有关列宁生平故事、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歌唱,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目的意图】:图文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第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出示课文第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1)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2)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现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

  (板书:爱)

  【目的意图】:个人思考为主的自主性学习也需要教师的引导、点拨。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第4、8、10自然段。

  (1)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导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2)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些什么?

  (3)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表达看法,互相补充,汇报体会。

  【目的意图】:在朗读中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

  4、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取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5、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第3—10自然段。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歌唱。

  课件出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第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目的意图】:让学生把自己不同的情感,通过读表现出来,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也尊重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故事,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八、板书设计:

  5灰雀

  灰雀

  喜欢放

  爱捉

  列宁------小男孩

  教育

关于教学设计11

  一、学生朗读全文,要求:

  1、提出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2、文中以迎接春天写到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

  注意正音:

  巢chá 应和hè 酝酿ùn niàng 晕ùn

  第1节:迎接春天。(第一段)

  第2至7节:描绘春天。(第二段)

  第8至10节:歌颂春天。(第三段)

  二、讲读体会:

  1、第一段:迎春。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近”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

  (2)轻声读第1节,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

  2、第二段:绘春。

  春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先用一句话对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绘,然后再分别作细致的描绘。

  (1)总写的一句话“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一切”说明什么?没有一个例外。

  “然”,是词尾,表示状态,样子的意思。

  (2)第2节。总写春回大地后,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

  山、水、太阳的脸。

  朗润:明朗,润泽。水涨zhǎng

  “朗润”“涨”“红”,非常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的山、水、太阳。

  背诵第2节。

  (3)第3节写小草,写得很细。从哪些方面写的?哪些词用得特别好?

  钻,写生命力。嫩,写质地。

  绿,写颜色。……满是的,写范围。

  软绵绵,写姿态。

  “钻”,用得非常好,写草的旺盛的生命力,人盼望着春天,草从泥土里钻出来,盼望春天。草好,人欢乐。

  朗读、背诵。

  (4)第4节写什么呢?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一派怎样的景象?

  树,花,蜜蜂,蝴蝶,野花。

  眨zhǎ

  赶趟儿:争先奔赴目的地的`意思。

  写花的争春,花的色彩,花的甜味,结的果实。

  花下是怎样的情景呢?有一个词用得特

  别好,哪个词?“闹” “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

  为什么野花会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没有明写风,但风寓在其中;没有明写太阳,但太阳寓在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动。

  细笔描绘了一幅繁花似锦,昆虫喧闹,春意盎然的美景,色彩鲜艳,层次分明。

  朗读、背诵。

  (5)第5节写风,写鸟,写牧童的短笛。怎么写的呢?

  背诵僧人志南的诗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写风的“抚摸”,风的芬芳醒郁,鸟的呼朋引伴,短笛的嘹亮。

  鸟的清脆的声音,轻风流水的声音,牧童短笛嘹亮的声音应和着,构成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春天交响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

  (5)雨中的景色描绘得同样十分动人,先写雨的形态,再写雨中景色。找两个词把雨的形态讲出来。

  “细”和“密”。二个比喻形象生动。

  接着写雨中屋、雨中树、雨中草、雨中人,怎么写的呢?

  朗读第6节,开展想象。

  “绿得发亮”“青得逼你的眼”,把树木、小草经春雨淋浴后的鲜艳色彩描绘得十分逼真。 雨中景是静的,但静中又有动,笔笔紧扣春天。

  (7)第2到6节着重写景,第7节着重写人。寥寥几笔。天上地下,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写到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计”,计划。一年中要做的事,一年的计划,在春天要好好地打算打算。

  工夫:时间。

  第7节,体会:寥寥几笔,有景有人,勾出了春光无限好的美景。

  (8)小结:

  这一部分绘春是全文的重点。细笔描绘,绘声绘色绘态,绘动绘静,语言非常生动。比如说,写草的生命力,用“钻”;写热烈的气氛,用“闹”:写小草的青,用“逼”。细致的描绘于什么?细致的观察。观察以后还要怎样呢?表达出来。要仔细读书,积累词语,描绘起来就会形象生动了。

  3、第三段:颂春。

  (1)朗读8、9、10节。

  (2)在绘春以后,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来颂春,用了什么手法呢?

  用比喻手法。三个比喻有联系有区别,使春意越来越浓。先喻为娃娃,再喻为小姑娘,最后喻为健壮的青年,从不同角度写,写春的成长,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描绘得十分动人。

关于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微观想象、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2)、通过联想记忆、卡片问答等趣味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素符号;

  (3)、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的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

  (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在前一课题中,学生已知道了原子的结构,本 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元素下了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而且容易与原子的概念混淆,教学时应注意两者的区别。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教材编写“元素周期表简介”,目的在于让学生比较早地学习和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学生只要会根据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符号、名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并确认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等 信息即可,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方便。

  【 教学策略分析】

 元素概念的教学应注意从熟悉的例子切入,通过与原子的对比,归纳出元素的定义,并组织好讨论,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元素符号的教学忌一步到位、急于求成,应分散难点,逐步记忆,减轻学生对枯燥乏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并注意组织好 有关的活动与探究,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如联想记忆、卡片问答、查表抢答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概念、元素符号。

  难点:元素概念。

  【教学准备】

 1.投影片:元素与原子的比较等;

  2.元素符号的卡片、水分子等模型卡片。

  【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 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回忆)

  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 设疑)

  什么叫元素呢?

  回答: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关于教学设计1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中的地位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是选修1的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中的第1个课题,旨在为学生实践其他的生物技术实验做好铺垫,又由于本节内容位于传统的发酵技术之后,所以它是在传统的生物实践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为微生物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因此,可用“承前启后”这个词语来概括本课题的地位。

  2.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确立本课题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列举培养基的种类等基础知识,说明培养基配方及作用;概述无菌技术。

  (2)能力目标:尝试培养基的制备、高压蒸汽灭菌和平板划线法等基本操作技术。熟练规范地进行无菌操作,成功地培养微生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验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纯化大肠杆菌的方法;参与实验过程,体验实验操作领悟实验原理,交流实验体会;形成勇于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教学重难点:无菌技术的操作。由于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除了要为微生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外,还需要确保其他微生物无法混入。因此,实验时针对培养基、操作者、用于培养的器皿、接种工具等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在“无菌”的条件下接种和培养,获得纯净培养物,才能成功培养微生物。可见无菌技术是微生物培养过程的关键。教学中可联系医疗和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无菌技术。

  二、教学建议

  1、设置适当情境————有效导入

  虽然微生物无处不在,但由于其一般个体微小,肉眼不可见,须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才可看见,所以学生对微生物的相关知识总体比较陌生。我们可以尝试以如下情境导入:情境一中展示一杯红葡萄酒、一小蝶香醋、一块腐乳、一盒酸奶,让学生思考这些食品分别主要是由何种微生物发酵而产生的。情境二通过投影仪展示水华和赤潮等与日常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生物。

  通过上述情境的展示和讨论,学生可以对微生物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激发起学生学习本专题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在微生物培养中保持培养过程纯净的重要性。

  2、重视基础知识———夯实理论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这一课题,就当前普通高中学生学情和各学校实验条件而言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要保证该课题的有效展开,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探究学习。基础知识部分主要就是弄清楚三个概念:培养基、菌落和无菌技术。

  关于培养基,教师在授课前可以先制备一个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在课上进行展示,这样学生可以对培养基有个初步的形象认识,同时还可以结合多媒体简单介绍一下其他培养基的类型及分类依据,在师生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概括出培养基分类的基本知识。然后再设置一些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①实验室最常用的`培养基是什么?②琼脂在培养基中主要起什么作用?③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与其培养基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一定相同吗?④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按物理状态、化学成分、用途等分类依据分别应属于何种培养基?⑤硝化细菌的氮源、固氮生物的氮源、自养生物的碳源、异养生物的碳源分别是什么?

  而菌落是实验室培养和分离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教师可实物展示或投影展示大肠杆菌的菌落、分解尿素细菌的菌落、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并让学生比较菌落形态、颜色、光泽等方面的不同,然后讨论以下问题:①科学研究为什么常用菌落作为培养和分离微生物的主要依据?②菌落形成常在什么培养基表面?液体培养基可以产生菌落吗?③为什么说获得单个菌落就表示微生物得到了“纯化”?④菌落的观察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

  至于无菌技术,是本课题成功与否最关键的操作要领,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行阅读教材P15小字部分“实验室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以及教材P85的附录4,然后归纳出消毒灭菌的适用对象,并以表格的形式比较消毒和灭菌的区别:

  3、实验操作部分:建立流程、弄清原理————体会无菌技术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该培养基的配置细节较多,但是并不是完全要记住的,只要抓住关键的环节(牛肉膏和蛋白胨的称量与熔化方法、先调pH后灭菌等),然后建立以下简单的流程图即可:

  计算→称量→融化→调pH→灭菌→倒平板

  上述流程图还可简化为六个字:“算、称、融、调、灭、倒”。为了更好的掌握培养基的配置,还可以设置以下问题供学生讨论:

  ①皿底和皿盖的大小关系?培养基是倒在那个上面?

  ②“倒平板”中的“倒”字该如何理解?

  ③培养基和培养皿的灭菌方法有何不同?为什么?

  ④“倒平板”指的是接种前还是接种后,还是都要?

  (2)纯化大肠杆菌的两种方法

  微生物的纯化方法很多,教材着重介绍了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但是原理大致是相同的:通过连续划线或系列稀释,降低大肠杆菌浓度,得到单个细菌繁殖成的菌落。以平板划线法为例,可尝试建立如下基本流程:

  教材中关于两种接种方法有详细的示意图,可先让学生自己看,然后由学生谈谈哪些细节体现了无菌操作的要求,哪些操作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们在实验室应从哪几大方面确保无菌操作的实现。

  (3)实验室操作

  本课题大体可按以下实验流程操作:

  本课题的具体流程可由学生结合书本中的提示自行设计,鼓励创新,但必须以遵循接种的基本原理和无菌操作为前提,以获得纯化的大肠杆菌菌落为目标,以安全为第一保障。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提醒和帮助。

  下面结合实际操作提出几个注意点或建议:

  ①以安全为第一要务。本实验最好选择非致病菌种,如本课题教材中的大肠杆菌等,这样可避免操作者被感染的可能。本实验用到的干热灭菌箱、高压蒸汽灭菌锅、酒精灯、紫外灯等仪器设备都要先培训、后使用,并填好使用记录,强化安全意识。

  ②以无菌操为关键要领。由于微生物的繁殖能力很强,该实验稍不留意就会失败,所以无菌操作显得尤为重要,且细节很多,我们可以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在制定实验计划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可行性,然后将每一个应该注意的无菌操作环节都做好标注;在具体实验操作时,每组至少要安排两位同学监督操作是否遵循的了严格的无菌,并做好记录,这样即使实验失败了,也便于查找实验失败的具体环节和原因。

  ③体现对照原则和重复原则。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的恒温箱培养,未接种的作为空白对照,只有上面培养基完好且无菌落产生,才能说明培养基配置成功了,才有可能得到大肠杆菌单菌落,否则实验只有重做。为了确保实验成功的概率,可以适当增加实验组和对照组培养基的数目,避免由于偶然原因导致实验失败,延长了实验周期。

  ④以获得标准的大肠杆菌单菌落为主要目标。由于学生不清楚大肠杆菌菌落特征,教师最好事先提供一个参照,这个参照可以是培养好的菌落,也可以是图片。引导学生从菌落颜色、形状、大小、光泽等方面来描述大肠杆菌菌落的特征。一般选择12h和24h为观察基点比较合适,因为微生物具有繁殖快的特点,如果培养时间太长,菌落也会连成一片,就不容易看到单个菌落了。

  三、教后反思

  本节课可以通过生产实例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保持培养物纯净的重要性。在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多练习相应操作,从中体会纯净培养过程中“无菌”操作的重要性。要让学生熟悉实验原理再进行操作实验,利用培养结果指导学生回顾实验中的成败并相互讨论总结,深入理解知识。当然由于微生物的微观性和危害性,一定要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关于教学设计14

  【学习目标】

  1、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生词卡片。

  3、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播放课件:昔日的洨河风光。

  2、谈话导入:

  洨河两岸景色优美,可阻碍了两岸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官府决定在这里建一座桥梁。造一座怎样的桥呢?官座决定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了方案被采用了。想知道李春的设计方案吗?读读课文就清楚了。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讯课文,画出生字词,结合注意多读几遍。

  2、采用自读、同座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教师检查。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再让学生选读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和段落。

  三、自主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怎样的?

  2、汇报交流:

  学生可用多种方式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

  ⑴ 画一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

  ⑵ 以李春的口吻介绍赵州桥的建筑特色。

  ⑶ 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出赵州桥的主要特点。

  3、引导小结:

  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4、播放课件:赵州桥今日风貌。

  四、识字学词

  1、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2、给生字组词。认读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3、指导写字:

  ⑴ 分类指导,教师范写并提示。

  左右结构:部、横、跨、栏、设

  上下结构:参、坚、案、贵

  独体字:爪

  ⑵ 学生写字。

  ⑶ 学生写完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搜集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

  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2、用自己的话说说赵州桥的特点。

  二、朗读体验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

  2、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三、扩展交流

  展示课前搜集的桥的资料,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桥的特点。

  四、布置作业

  有兴趣的,可完成课件选做题。

关于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情感:通过对常见生活用品的欣赏评述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知识:学会从不同的审美角度欣赏、分析、评述生活用品的设计,掌握实用和美观有机结合的设计原则。

  (3)能力:能自觉地以艺术的眼光观察和分析常见的生活用品,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评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活用品实物数件。

  课堂教学:

  一、游戏导入

  课件展示几组质地不同(不锈钢、塑料、再生纸、陶瓷),造型不一的餐具。游戏规则:同学都是采购员,根据特定的对象,选择合适的餐具并说出理由。

  二、欣赏评述

  (课件展示几组生活用品,引导学生欣赏,师生共同分析)

  1、果盘:枝条交缠,鸡冠花纹,构图大方简洁,红、蓝、白三色搭配古朴典雅,放置水果时,与水果的鲜艳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枝、叶、花、果实在内容上形成一种统一的美感,是平面和立体的结合。

  2、坐椅:

  A、木椅:金字塔的造型给人稳固、安全的感觉,使人可以放心的坐下休息,原始的`木纹和色彩缤纷的椅垫形成对比,似乎暗示了现代人与大自然的融合。

  B、折椅:铝合金的椅架,造型简洁大方,可以折叠打包,携带方便。帆布面料比较耐磨,深蓝的色彩又较耐脏,真不失为现代人旅游的好伙伴。

  C、椅子一组:单纯的颜色,简洁的造型,给人舒适的感觉,看到了就忍不住想坐一坐。同时,不用时要尽可能节省空间的问题设计者也为你想到了,看,几把椅子叠在一起形成的新的立体构成造型,像一座抽象的现代雕塑,不也觉得很美吗?

  三、合作交流

  (一)想一想、谈一谈

  1、购买某种生活用品时你应如何进行选择?

  2、生活用品的设计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3、通常可以从哪些方面欣赏、分析、评述一件生活用品?

  (课件逐一展示问题,分别请同学发言)

  (二)看一看、比一比

  手机:(分组训练,相互讲解)

  A款:外形方正规整,蓝色的屏幕和银色的机壳形成色彩的差异,喜欢它的人应该是工作严谨,一丝不苟的人。

  B款:精致小巧的外形,机盖上镶嵌着璀璨的宝石,更显得高雅尊贵,是很多女士的掌中爱物。

  C款:流线外形和金属质感,传达出独特的信息,机盖合起后呈简洁的弧形造型,活泼的式样加上多种富有青春气息的色彩,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拿在手中,置于衣袋,都会使人感到很舒适。(录音讲解,学生对照。)

  (三)写一写、讲一讲

  1、请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各种生活用品,根据自己的感受在纸上用几句话写出这件生活用品的设计好在哪里?你对于这件生活用品的设计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

  2、小组交流。

  3、请勇于展示的同学上讲台展示自己带来的生活用品,并谈谈自己的欣赏感受。

  (四)试一试、摆一摆

  四、课外拓展

  课件展示几组日常生活用品,在学生浏览欣赏的过程中提出要求:

  1、做个有心人。在平常能针对各种常见生活用品的设计,分析其优缺点,提出改进的建议。

  2、人小点子多。在父母、亲友购买生活用品时,能运用所学知识,为他们提供参考意见。

【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蝉教学设计优秀教学设计04-05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8-02

《鸟岛》教学设计小岛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11-11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

图案设计教学设计03-01

《头饰设计》教学设计03-11

《图案设计 》教学设计03-09

台灯设计-教学设计03-14

《图案设计》教学设计03-30

动物设计教学设计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