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2-06-10 10:57:4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10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10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课程的地位和任务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中,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它是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因此,我院将"大学物理"列为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统设公共基础课。 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

  1。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内容有较全面,较系统的认识。即学生通过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实验课教学,了解自然界比较完整的物理图象,对物理学 所研究的各种运动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有较全面,较系统的认识,对物理学的当代发展和成就以及物理学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有初步的了解。

  2。使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受到初步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物理实验技能;使学生对科学实验在物理学研究和发展中的作用有正确的认识。

  3。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学生增强爱国主义观念并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4。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工程技术以及今后知识更新打下必要的'物理学基础。

  二、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根据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目标,并参照近年来国际上物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本课程应具有以下的特点:

  1。保持物理学的核心内容系统,完整;在讲授经典物理学的有关概念,规律时尽早介绍相应的近代物理学的观点;注意增强对当代发展较活跃的物理学领域的成果和进展的介绍。

  2。以中学物理为起点,注意知识衔接,避免简单重复。

  3。本课程应安排在高等数学讲授完微商和不定积分的有关内容之后开始。应注意训练学生使用已掌握的高等数学知识来表达物理规律,分析和处理物理问题。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应适当。

  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分为以下三级:

  1。深入理解,熟练掌握(属较高要求):

  规定为深入理解或熟练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学习后能准确,完整地理解有关物理概念,规律的表达及其依据的现象,实验,能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熟练地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包括某些带有综合性的问题。

  2。理解,掌握(属一般要求):

  规定为理解或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学习后能依据这些概念和规律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能应用所学的公式进行计算。能正确地调整和操作有关的常用物理实验仪器,能应用处理实验数据的有关方法。

  3。了解(属较低要求):

  规定为了解的内容,要求学生学习后知道其所涉及的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能识别其主要特征,方法和结论。对当代物理前沿专题部分标明的有关概念的定义能够识记。

  三、学时与作业

  本课程共需64学时

  学时分配如下:

  第八章静电场 26学时

  第九章磁场 20学时

  第十章电磁感应与电磁场 10学时

  总复习 8学时

  四、大学物理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理论核心部分

  教学内容

  教学的基本要求

  绪论物理学与我们周围的世界

  周围世界中形形色色,绚丽多彩的物理现象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对提高科学素养和学习专业知识以及对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第八章静电场

  8。1电场 库仑定律 电荷守恒定率

  8。2电场强度及电场强度的计算

  8。3E的通量

  8。4高斯定理及应用

  8。5静电场力做的功电势能

  8。6电势与电势差

  8。7电势的叠加原理及电势的计算

  8。8电势梯度

  8。9静电场中的导体

  8。10电容 电容器

  1。深入理解静电场,电场强度的概念和电场强度叠加原理。

  2。理解电场力的功。理解电势能的概念。深入理解静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及静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的概念。掌握简单情况下根据电场强度分布,用线积分计算电势差和电势分布的方法。

  3。理解真空中静电场的高斯定理。掌握电荷分布具有对称性时应用高斯定理求解电场强度的基本方法。

  4。理解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5。理解电容的概念。掌握电容器的储能公式。理解真空中的电场能量密度公式。

  第九章磁场

  9。1磁感应强度 磁通量 磁场中的高斯定理

  9。2毕奥―萨伐尔—拉普拉斯定律

  9。3安培环路定理

  9。4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

  9。5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及其应用

  9。6安培定律

  9。7载流平面线圈在磁场中所受的力矩

  9。8磁力的功

  1。了解磁现象的电本质。

  2。理解磁场和磁感应强度的概念。

  3。掌握毕奥―萨伐尔定律,能应用该定律求解通电长直导线周围和通电圆线圈轴线上的磁感应强度分布。

  4。理解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

  5。理解洛伦兹公式。掌握带电粒子垂直射入均匀磁场时作圆周运动的特点。了解霍耳效应的原理。掌握安培公式及计算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力和对通电线圈的作用力矩的方法。

  第十章电磁感应与电磁场

  10。1电磁感应定律

  10。2感应电动势

  10。3自感和互感

  10。4磁场能量

  10。5位移电流

  10。6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

  1。理解感应电动势的概念。深入理解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熟练掌握其应用。

  2。理解电动势,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的概念。

  3。了解互感,自感和涡电流的概念。

  4。了解磁能密度公式。

  5。了解麦克斯韦位移电流假设。

  6。了解电磁场的概念。

  7。了解真空中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

  2。大学物理专题讲座

  大学物理专题讲座以物理学核心内容为基础。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在当代获得重大发展的物理学的主要领域有所了解,对其中的重大成就的理论意义和应用有所了解。

  大学物理专题讲座以定性介绍的内容为主,不强调教学推导。讲授中应将相应的研究,应用和发展和各种科技文献以及物理学史的有关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大学物理专题讲座包含的内容非常生动和丰富。因此,各教学班应认真组织学生收看电视课。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桥?(指名答)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课文里所讲的桥会让大家大开眼界。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3.四人小组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4.出示生字卡片,检测生字的读音。

  (三)初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大致结构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潜水桥、塑料桥)

  3.课文的哪些段写的是潜水桥?谁愿意读一读?(请举手的`同学齐读)

  4.课文的哪些段写的是塑料桥?谁愿意读一读?(请举手的同学齐读)

  5.再读全文。我们知道了潜水桥和塑料桥这两种神奇的桥,现在我们再来把全文读一遍。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兰兰过了哪两种桥。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

  (1)你喜欢哪一种桥?(指名说)请喜欢潜水桥的同学读一读描写潜水桥的第一至四自然段。

  (2)思考:潜水桥有什么特点?(四人小组讨论)

  (3)兰兰在潜水桥里都看到了什么?(图文结合回答)

  2.学习课文第六至九自然段。

  (1)朗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思考:你从这几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桥?

  (2)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的?读出课文中的句子。过了桥后,把塑料桥怎么办呢?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3)说一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轻巧,带着方便)

  3.学习第十自然段。

  (1)齐读第十自然段。

  (2)爷爷真会变魔术吗?(是科技的力量)

  (三)朗读全文

  (四)识记生字

  第三课时

  (一)复习课文

  1.朗读全文。

  2.说说课文中兰兰过了哪两种桥,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

  (二)识记、书写生字

  1.读生字词。

  桥梁工程师波浪特别玻璃砖

  划过去采野花很薄轻巧又平又稳

  2.指导书写。

  (三)实践活动:未来的桥

  可参考“教学建议”第三部分。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次习作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2、 围绕“秋天的景物”,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观察、表达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初步养成习作后有自己修改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走进秋天,欣赏秋天的美景

  1、 导入秋天。

  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老师说诗句,请你们猜猜这些诗句分别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色的?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夏)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冬)

  (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

  (4)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

  你还能说出其他描写秋天的诗句或词语吗?

  2、 感受秋天。

  (1)让我们走进秋天,去感受秋天给我们带来的美景。(师幻灯片展示)

  图1:盈盈的秋水从大山中奔窜出来,跳动着明快活泼的音符,唱着秋的赞歌。

  图2:田野里那一大片一大片的南瓜成熟了,他们懒洋洋躺在那里享受着太阳浴。

  图3:那缤纷的落叶像是一条花被子,给大地妈妈添上了一件神秘的彩装。

  图4:夕阳西下,游人醉了,西湖也醉了。

  图5:秋风给落叶带上翅膀,乐得蛐蛐唱,蚱蜢跳。

  秋天是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秋天是一首歌,秋天像一个美丽的童话。古人说:“万美之中秋为最”。

  (2)同学们,你们也收集了一些秋天的`图片,让我们在小组里互相交流欣赏一下吧,试一试给图配一句话。

  (3)选代表交流,听的同学记下他用上的好词,好句。

  二、合理安排,描绘图中的秋天。

  这么美的图片用一句话来形容,内容似乎太少了。老师发现xx同学画的秋天特别美,我们来欣赏一下吧,画面中有哪些景物呢?

  碰到图中有许多景物的时候,一一介绍显得有些罗嗦,这时我们就要根据写作的要求进行有选择的描述。

  这么多的景物你打算按什么顺序来介绍?

  我们可以根据画面从近及远,也可以从远到近地来介绍。

  三、 精心构思,谱写秋天的弦律。

  从刚才的讨论中,老师发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好!我们开始用文字描绘出美丽的秋景。写作时请同学们注意:首先要安排好写作的顺序,大家还要注意用上你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用好标点符号。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交流、同学互改、配图展示。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认读、书写本课8个生字,进行渗透性识字;能组词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并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想象能力。

  4、体会狐狸妈妈对小狐狸无私、伟大的爱。引导学生在感受爱的同时,试着表达爱。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深受儿童喜爱的童话故事。课文记叙了一个感人的故事:狐狸妈妈翻山越岭为饥饿的小狐狸摘来葡萄,路上却遇上猎人,为救小狐狸,她冒死引开猎人。狐狸妈妈死了,而她放在树下的葡萄却在若干年后长了起来,结了串串葡萄,让小狐狸吃到了甜甜的葡萄。

  三、学情分析

  1、这篇课文是一篇美丽的童话故事,因此学生对内容应该很感兴趣。老师要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充分使用所有的识字方法识字。多采用集体读的方式,让学生尽快熟悉课文。再采用自读,同桌、小组合作读的`方式读准读通课文。重点指导好:摘、呜、歇等字的写法。

  2、课文重难点突破: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读文,体会课文所蕴涵的深刻含义,使学生懂得亲情的伟大与珍贵。引导学生运用合理的推理与丰富的想象复述课文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自身感受突破重难点。

  四、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

  师:学了前两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世界上亲情的无私与珍贵,那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过令人感动的亲情故事吗?说说看。

  生自由交流。创设氛围。

  师:知道吗?这样感人的故事不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之间也有同样的感情。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童话故事。

  (二)通读识字

  1、初读: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你不认识的字。

  2、测字:

  请同学们拿出生字卡片开始测字。把你生活中认识的字和同桌交流一下,看看交流之后你还能认识哪些字。

  学生活动:学生先把生字边读边分成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两部分,把认识的字读给同桌听,如果有同桌不认识的字互相教一教。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3、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4、再读:

  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还有哪些读不准的字重点读读,同时数数课文中有几个自然段。

  5、检查认字,指导写字。重点指导摘、呜、歇字的写法。

  (三)细读理解前七个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你都读懂了什么??

  2、同桌互读。画出描写狐狸妈妈言行的语句,同桌交流你体会到了什么?

  3、学生品读。抓住表示狐狸妈妈言行的句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母爱的事例体会亲情的伟大。

  师:你们在父母爱的怀抱中长大,生活中一定也有和小狐狸一样的经历吧?说说看!

  4、表演读。

  (四)教师小结。

  师:后来小狐狸在山里到处找妈妈,一年、两年,小狐狸不知不觉长大了,那它找到妈妈了吗?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后三段。

  1、学生自由读。质疑。

  2、指名朗读。

  思考:山洞附近树下的葡萄是从哪儿来的?小狐狸明白了什么?

  3、学生交流。

  4、再读课文,体会小狐狸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师:想一想如此无私的母爱,如果你是小狐狸会如何报答妈妈呢?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理的想象)

  (二)品读全文升华情感。

  1、小组内合作读文,体会思想感情。

  2、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练习复述课文,培养学生想象力。

  师:这么感人的故事,你们不想讲给爸爸妈妈听吗?

  现在我们先把故事讲给你的小伙伴听听,注意听的同学可以帮他补充说明,看看怎样才能把这个故事讲明白,还要生动感人。

  生自由交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和推理合理的加进复述内容。)

  (四)总结全文。

  世界上,人与人之间有许多珍贵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其中最伟大的莫过于亲情了。我们一出生就被这种浓浓的亲情围绕着,清晨妈妈为你倒上的一杯浓浓的牛奶、摔倒时爸爸扶起你时那有力的臂膀、夜晚奶奶为你掖上被角、暑假里爷爷和你一起钓鱼这些你都感受到了吗?这就是亲情!不论几年、几十年,这份亲情将永不褪色。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一、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角色的主要对话,知道春天的一些季节特征。

  2、感知故事中电话号码的排列顺序,初步找出其中的规律。

  (二、)活动准备《春天的电话》课件,数字卡片:1-5一份;小松鼠、小白兔、小花蛇、小狐狸贴绒图片。

  (三、)活动过程

  1、谈话,激发兴趣。

  T:小朋友,如果你有一个好消息,你会用什么办法去告诉你的好朋友呢?

  C1:打电话 C2:发短信 C3:写信给他

  (评析:孩子们的经验比较丰富,回答时氛围很热烈,在这里多留了一些时间给孩子们充分表达的空间。)

  T:小熊也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它的好朋友,它会用什么办法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吧。

  2、分段讲述,依次出示课件。

  ⒈出示PPT1、2、老师讲述故事第一段。

  T:小熊用什么办法告诉它的好朋友?C:打电话

  T:他先给谁打了电话?打电话先要按什么?那小松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教师出示电话号码)听小熊在电话里对小松鼠说了什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C:喂,小松鼠吗?春天来了,树上的雪融化了,快出来玩玩吧!

  2.T:小松鼠听完电话后,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谁啊?C:小白兔

  T:小白兔的电话号码是多少?(教师将前面一个数字移到最后,出示电话号码)小松鼠对小白兔说了什么呢?C:喂,小白兔吗?春天来了,山坡上的草绿了,快出来吃青草吧!(幼儿练习小动物的对话)

  T:为什么要请小白兔出来吃青草呢? C:因为小兔子本来就喜欢吃

  ⒊(出示PPT3)T:小白兔听完电话后心里会怎么样?(很开心)他也想到了给好朋友打电话,它的好朋友是谁啊?(教师出示小花蛇)小白兔就给小花蛇打电话,你们猜一猜他的号码是多少呢?(34512)

  T:你是怎么知道他家的电话号码是这个的?C:把前面一个放到后面去

  (评析:通过前两个号码,老师用移数字的方法呈现出来,给了孩子一定的暗示,孩子们已经能够自己总结出小动物的电话号码规律来了。但这时是需要老师做一个精简的总结提升的,才能够让所有的孩子都理解,老师在这里缺乏了这样一个总结。)

  T:小白兔对小花蛇了说什么呢?幼儿学说对话。C:喂,小花蛇吗?春天来了,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来游泳吧!

  T:为什么会让小花蛇出来游泳呀? C:他平时就游泳的

  (评析:形式可以再多样化一些,集体的,个别的、表演形式的,总是重复一种方式会让孩子讲的兴趣度下降。)

  ⒋(出示PPT4、5)T:小花蛇听完电话后也好开心,他想到了给好朋友小狐狸打电话,小狐狸的电话是多少呢?请小朋友猜一猜,并上来排出来(幼儿排电话号码并集体验证)。

  T:小花蛇会对小狐狸说什么呢?幼儿先说,然后听一听、学一学。(喂,小狐狸吗?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快出抓虫子吧!)

  T:小狐狸听完电话后想到了好朋友小熊,就给小熊打电话,号码是多少呢,请小朋友再来猜一猜、排一排。

  T:小狐狸对小胖熊会说什么呢?幼儿学说对话。(喂,小熊吗?春天来了,山上的花儿开了,快出来采花吧!)老师边贴上相应的图片。

  T:你们发现小动物家电话号码的秘密了吗?原来只要把号码最前面的数字宝宝排到队伍后面去,就成了另一个小动物的号码了。

  (评析:这样的小结在孩子们发现的时候就应该予以肯定和总结,放在最后有些置后了。)

  4、讲述故事最后一段。

  T:小动物接到电话会怎么做呢?C1:出来玩 C2:会唱歌跳舞 C3:会很开心

  (看PPT6)T:小动物们接到电话,都高高兴兴地来到外边,他们一起开心地唱起了歌、跳起了舞。

  T:你喜欢这些小动物吗?为什么? C:因为他们是好朋友

  T:因为这些小动物们,你关心我,我关心你,都知道把好消息带给别人,让大家都感到很开心。

  (五)活动延伸:

  T:春天来了,真是一个好消息,小动物们都知道了,可是你的好朋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不知道呢,你们想告诉他们吗?请你们把这个消息也用你的办法告诉他们吧!

  (评析:在活动最后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份调查表,让孩子们填上想告诉的这个人的.电话号码,再在下面画上自己想告诉他们的春天的特色。进一步地进行延伸,让孩子们继续思考春天里的一些特征。)

  二、活动评价

  ⒈活动中孩子们敢说、想说、愿意说,老师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比较轻松地氛围,给孩子充分的机会尽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有机会说,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十分愿意思考,反应都是很热烈的。

  ⒉孩子们通过老师的暗示发现了电话号码的规律,也因为这个电话号码,让孩子们的情绪达到了整个活动的高潮。

  ⒊对于这个教材老师没有继续深挖,像小狐狸吃虫子这样的常识是可以在这个活动中体现的,老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⒋一遍零碎的欣赏、学说下来,老师没有给孩子们一个完整欣赏的机会,孩子们没有整体的来欣赏这个故事,这样的语言活动中还让孩子完整欣赏一遍会更好一些。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活动目标

  1、懂得遇事动脑筋想办法。

  2、学习“取、拨、钩、浮”等词,理解组词:又深又窄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第一册28---29页。如有教学挂图4幅效果更好。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草地上,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会想到什么办法取皮球?

  2、观看挂图,展开以下话题的讨论:大家看到皮球掉进了洞里,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样做的?引导幼儿讲出关心同伴帮助同伴的想法及做法;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火钳、钩子、竹竿等物品。

  讨论:使用这些工具怎样取皮球?会出现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理解学习词:取、拨、钩。组词:又深又窄。

  3、继续观察挂图,引导幼儿继续思考“取皮球”的办法,鼓励幼儿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问题总会解决的。出示手持各种工具的小朋友。①帮助幼儿观察图上小朋友手上的各种工具。②请小朋友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用了什么办法,怎样把球从洞里取出来的。启发幼儿讲出皮球浮出洞时图片上的人物表情,体验帮助他人时的快乐心情。

  4、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整讲述挂图内容。讲的时候要注意:

  ①小朋友在取球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②什么人用什么办法把球从洞里取出来?

  ③结果怎样?要求较为完整、连贯地讲述。在讲述过程中,教师继续帮助幼儿正确使用动词,操作活动教具。

  ④教师:刚才你们帮助图上小朋友想出了各种取皮球的好办法,真能干。但是,如果洞很深,钳子不够长,如果用钩子,钩子会钩破皮球,皮球是圆的,不容易取出来。请你们说说哪种方法最好,既简单又能很快取出皮球?请一名幼儿完整地讲述提水取皮球的经过。

  5、评价幼儿的表现,鼓励幼儿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多帮同伴做事情。

  取皮球课后反思:

  在此次活动中,要培养幼儿质疑精神,提出问题进行实验验证.并鼓励幼儿敢于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看法.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首先应该掌握科学正确的原理,其次教师要摈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创设宽松情境,这是让孩子在活动中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意见的前提.同时,教师在活动中还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观察/有意识的提出一些能让幼儿有不同想法的问题,多提一些类似:谁有不同的想法?谁还来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并引导幼儿积极的思维,这是培养孩子质疑能力的关键.

  一节语言活动巧妙的与科学实验相结合.唯一不足的是应多准备一些教具,把幼儿分组作实验.参与的机会多,他们的印象会更深.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学习目标】

  1、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学习重点】

  感受优美的语言,理解寓言的含义。

  【学习难点】

  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白兔和月亮》一文中,白兔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明白了,拥有月亮,并不能给自己增加幸福,反而徒增苦恼,那就不如没有。《落难的王子》教人不要畏惧厄运,王子那样脆弱的人都挺过来了,谁又不能呢,厄运可以使人变得坚强。

  2.走近作者

  周国平,著名哲学家,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自我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关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3.相关资料

  (1)英国作家萧伯纳有句名言“人生中有两大不幸,一是没有得到他心爱的东西,二是得到他心爱的东西。”

  (2)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花季还是老年,都能从他的文字中收获智慧和超然。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

  (3)介绍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淮南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特征:运用比喻,以小见大地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自主学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

  险象die()生

  各具风yun()

  得失之huan()

  心旷神yi()

  bing( ) 告

  e() 运

  lu( ) 去

  che xiao()( )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2)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

  (3)优美的姿态神情。( )

  3.“我”在情节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4.“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在我头上,我可受不了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合作探究】

  5、找出故事情节中的两次转折。(把握结构)

  6.白兔最终要求诸王之神撤销决定说明了什么?

  7.这则寓言提到了人类有什么含义?

  8.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揭示中心。

  9.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

  10.只有落难后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精读精练】

  读《白兔和月亮》下面语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消那个慷慨的决定。

  11.这段文字采用哪些方法来写白兔?表现了白兔的什么特点?

  12.选段第一句中的“仍然”一词用得好,好在什么地方?

  13她牢牢地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这个句子是比喻句吗?为什么?

  14.选段最后一句中的“和人类不同的是”这几个词能删去吗?为什么?

  15.文段中说“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请你根据具体的情境,展开想象,将白兔所看到的“险象”具体的描述出来。

  16.为这段文字添上一句结尾点明寓言的寓意。

  【主题阅读】

  小溪

  ⑴春天到了,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泼起来,整夜听着她轻快的'脚步声一路跳跃。

  ⑵初搬到山上时,正值严冬,又是风又是雨的。我只好蛰伏在我的小屋里,透过大大的玻璃窗,看云天夕阳的变幻,山间晚雾的弥漫;除此之外,就是这条小溪终日为寂寂深山加添一些生动的音符。我一直没见过小溪的模样,但我和她却是那样熟识。深沉的夜里,当我读累了,写疲了时,我就放下书,搁下笔,静静聆听小溪以她独特的“溪语”诉说着大地的心声。屋外寒风凛冽,冷雨敲毫,小溪的脚步总是迟缓沉重的,是她也耐这冬日的冷寂?她可曾看到我窗口透出的一荧灯火,体会些许我关怀的心意?多少时候,我俩是深相契连的。

  ⑶天气渐渐暖和,小溪的步子也开始变得轻快流畅。想来,她一路穿过青山,行过原野,蓦然发现溪边的小花结了苞,小草冒了芽,初生的小蜗牛怯怯地探出了触角;大地一片青葱,万物欣欣向荣,便不由得一阵惊讶,一阵欢喜,忙不迭地要将这好消息带给大家。听听,这小溪正以愉悦的声音告诉你一

  个亘古弥新的故事:春回大地!

  ⑷什么时候,挑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我也下到小溪,探访我这位神交已久的老朋友,小溪不知将以怎样的欢乐迎接我哩!

  17、把“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泼起来 ”中的“活泼”换成“活跃”好不好?为什么?答:

  18、“这条小溪终日为寂寂深山加添一些生动的音符”,句中“生动的音符”指的是什么?答:

  19、小溪的脚步“迟缓沉重”是指小溪的什么状态?“轻快流畅”又是指小溪的什么状态?答:

  20、“忙不迭地要将这好信息带给大家”中的“好信息”是指什么信息?答:

  21、作者在本文里主要是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把小溪写得活灵活现的?

  答:

  【拓展提升】

  22.寓言、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意味的故事。主人公多为,也可是人或非生物。篇幅大多,情节较,主题充满智慧和哲理。大多采用和的表现手法。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故事是古希腊的《》。

  23.由今天所学内容我们知道应如何面对厄运?我们遭遇厄运的人应怎样培养坚韧意志?从自己或他人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目的

  1.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通过相互交流,感受童年生活的纯真、美好,激发??陨?畹娜劝??br>

  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的习惯。

  4.打开学生思路,为后面的习作做准备。

  教学准备

  1.《童年》歌曲。

  2.能勾起对童年生活美好回忆的照片、物品。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引发情感体验。

  播放歌曲《童年》。师: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让我们把童年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事说出来,和同学共享。

  2.同桌间就近交流。

  以同桌同学为一组,就自己的照片内容互相说说照片中相关的人和事,或者由一件物品引起的相关回忆。要求:口齿清楚,条理清晰,让对方听了以后能明白说的是一件什么事。

  学生充分参与交流。教师以一个听众的身份加入学生们的学习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转变角色,进入交际情境,在其间教师可以点拔,引导。

  3.全班汇报。

  (1)在学生充分参与交流的基础上,让一对同桌同学到讲台前汇报。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台上的同学说说得是不是比较有条理。

  组织学生评议。评议着重围绕是否有条理展开,同时,对是否恰当运用礼貌用语和体态语也应予以一定的评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2)另请一对同桌同学汇报,除了上述要求外,

  还要求讲得生动有趣。

  学生练说,先后两次指名汇报,组织评议。评议时,以是否有条理和是否生动有趣两点要求为侧重点,但应兼顾语言的规范性,以及听说态度等。

  4.自由组合,深入练说。

  让学生三三两两,自由组合,互相说说自己有趣的往事。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前汇报。

  5.课外延伸,生活中说。

  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同回忆自己童年发生的有趣的事。

  第二课时(习作)

  教学目标

  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3.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教学准备

  1.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

  2.师准备范文一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②要符合我们生活的实际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玩赛车,可以是捉迷藏,可以是异想天开做傻事……

  三、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1.教师念范文《童年趣事》。(学生人手一份)。

  范文略

  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

  (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如果有请马上写下来。

  五、快速习作,教师巡视

  1.教师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惯例,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450字左右的文章。

  2.在教师的巡视中,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时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并在黑板上挂出有关的好词佳句供这部分同学参考。

  六、学生自改,二次作文

  1.学生自改。在自改过程中,学生重新感受写作的过程,在查缺补漏中完善了自己的作文,享受了习作过后的愉悦感。

  2.二次作文。在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对于能把事情写清楚,很有个性化、真实性的作文和比较存在问题或问题较大的作文师生集体评改(不少于各2遍),随后学生第二次作文。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通过学习课文,是学生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3、指导学生读好问句的语气,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本课生字,并在此基础上读好课文。

  【教学难点】

  读好本课出现的问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游戏导入(指尾巴)。人没有尾巴,可是有好多动物有尾巴,谁来说说哪些动物有尾巴?

  今天,森林里有好多动物聚到一起,他们要举行一个特殊的比赛?你们猜他们要比什么?(板书:比尾巴)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谁;比什么;结果)

  二、初读课文

  学习1、3小节

  过渡:书上P83也就有答案,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

  1、有谁来参加比赛了?哪位同学愿意充当来宣布一下参赛选手的名字?其他同学听他的发音正确洪亮吗?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带音指名读。不带音读。全班读。

  2、谁能把选手的名字完整的播报一遍,说时用上有有还有)

  3、全班齐说。

  三、细读理解

  过渡:运动员们就要入场了,谁愿意做小领队把运动员带入场。(放音乐,学生贴小动物图片。)

  比赛就要开始了,想不想当评委?现在我宣布:我是这次比赛的主裁判,请各位评委保持安静。我来宣布第一个比赛项目,他们要比什么呢?

  出示:谁的.尾巴长?

  1、这是什么句?范读,学生读。这只是其中一个项目,还有五个呢?谁愿意接着宣布?

  随机处理:长──短

  一把:还有什么能用一把?弯弯:

  扁扁:

  2、谁能把这六个项目完整的播报一遍。其他同学做手势。

  3、学习2、4小节

  过渡:比赛进行了一段时间,评委们看看比赛结果怎么样?快读读。

  那位评委先来播报比赛结果?边播报边贴上比赛结果。(学生贴)

  师生:指黑板;生生:看书;分组

  四、拓展

  1、其他小动物也来参加比赛了,如果你认识他就大声喊出它的名字。

  2、用谁的尾巴像什么说一句话。

  3、也可说说其他动物。

  4、用谁的尾巴怎么样提问,并做出相应的回答。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教材依据】

  倒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节课内容。

  【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让学生通过文字游戏感受民族语言文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进一步利用同桌关系让学生理解“互为”的含义。自然地引领学生进入到数学王国,理解倒数的概念。利用倒数的概念学会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设计理念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联系不大,学生也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因此在设计本节课内容的时候,主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游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尽量分散难点,突出重点,这样学生容易接受。 3、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倒数的认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倒数的概念,能正确的找一个数的倒数,知道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会找小数和带分数的倒数。因此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我是一步一步进行深入的,先引导学生认识倒数的概念,理解倒数具备的条件,会找一个数的倒数。(真分数和整数的倒数),紧接着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引入小数和带分数,引导学生理解如何找小数和带分数的倒数,从而让学生熟练的掌握找小数和带分数倒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归纳,培养学生学会在小组内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归纳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探寻数学知识的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倒数的意义与求法。

  【教学难点】:1、0的倒数,小数、带分数倒数的求法。

  【教学过程】:

  一、 创境导课、激发兴趣。

  1、 文字游戏:

  师:同学们,我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来做个文字颠倒游戏,,比如老师说:“人小”,大家可以说“小人”,好不好,有情趣没有?

  生:(大声喊道)好!

  师:学科

  生:科学

  师:人人为我,

  生:我为人人。

  师:上海自来水,

  生:水来自海上

  师:同学们,刚才的文字颠倒游戏好玩不?

  生:好玩。

  师:那我们再来玩一种文字游戏,大家听好了,老师说“秦少坤是朱倩倩同学的同桌”,还可以怎么说呢?

  生:还可以说“朱倩倩是秦少坤同学的同桌。”

  师:老师能不能理解为“秦少坤和朱倩倩同学互为同桌呢?

  生:开始有些迟疑,然后回答到“可以”。

  板书“互为”

  2、 数字游戏:

  师:同学们,我们的民族语言文字有这样的美妙,其实在数学王国也存在着这样的美,我们不妨来试试。老师比如说“3/4,大家就来说4/3.

  师:6/7

  生:7/6

  师:8/9

  生:9/8

  师:像这样6/7和7/6的两个数就互为倒数。

  师问:那么什么是倒数呢?谁知道?

  生:没人回答。

  师:既然大家不知道什么是倒数?我们就先来看一下几道练习题。

  二、 探究新知:

  (一) 倒数的概念:

  1、出示下列习题。

  4/5×5/4= 6/7×7/6= 1/8×8= 2/3×3/2= 5×1/5= 2/9×9/2=

  (1) 指名学生回答。

  (2) 学生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3) 小组内进行交流。

  (4) 各组汇报交流的情况。

  (5) 师总结归纳:

  ①

  ② 这些算式的乘积都是1. 这些算式中分子和分母都打颠倒了。

  2、 学生齐读倒数的概念,理解倒数具备的条件。

  (二)、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师:那么我们刚才认识了倒数的概念,如何去找一个数的倒数呢? 生: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就可以了。

  师:好,老师现在给大家出几道练习题,大家试试看,能不能正确地找出一个数的倒数。

  生:欢呼雀跃(表现出极其热情的表情)。

  师:4/5的倒数是( ),5/6的倒数是( ),

  0.2的倒数是( ),1 1/2的倒数是( )。

  生:相互交流,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来汇报交流的结果。 学生汇报:

  生A:4/5的倒数是5/4, 5/6的倒数是6/5。

  生B:0.2的倒数是1/0.2, 1 1/2的倒数是2. 板书: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生C:我和上面的同学答案一样。

  师:老师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同学B的回答是错误的,那么正确的答案又是多少呢?小数和带分数如何去找它们的倒数呢?

  生:叽叽喳喳,没人敢回答。

  师:既然大家都不会,老师来告诉大家:小数在找倒数的时候,首先要将这个小数化成分数,然后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交换即可。带分数在找倒数的时候,要将带分数先化成假分数,然后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即可。大家会了吗?

  生:(齐声回答)会了。

  生:再次将刚才做错的题目纠正过来。

  师:同学们,老师碰到了一个难题,有人问老师数字0和数字1的`倒数是多少?老师有点不知道,大家能帮老师这个忙吗?帮老师找到这个答案,好不好?

  生:好

  生: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交流结果。

  (二) 特殊数字的倒数:

  生1:我们小组一致认为数字0没有倒数,因为0×0=0,根

  据倒数的概念判断,乘积是1的两个数才互为倒数,所以我

  们认为0没有倒数。

  生2:我们小组大家都认为数字1的倒数的1,因为1×1=1,

  根据倒数的概念进行判断,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

  以1的倒数是1.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的表现太棒了,大家说的一点都没错,

  看来大家对倒数的概念已经理解了,老师很欣慰。

  板书: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三、 巩固练习:

  1、 3/5的倒数是( ), 0.5的倒数是( )。

  2、判断:

  ①、 1没有倒数。( )。

  ②、0的倒数是0( )。

  ③、0.4的倒数的2/5( )。

  四、 拓展练习:

  列式计算:

  1、4/7乘以它的倒数是多少?

  2、1/6乘以2/3的倒数,积是多少?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本节课即将结束,大家在本节课中学到了那些知识?请你用:“我最高兴的是??,令我最思索的是??,令我最想说的是??,令我最满意的是??”中的一句或者多句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一下。

  生1:令我最高兴是本节课我认识了新的一种数-----倒数。 生2:令我最满意的是本节课我不但认识了一种新的数—倒数,而且我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

  五、 作业:

  板书设计:

  倒数的认识

  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有效反思】:

  本节课教学自己感觉成功之处是:

  1.学生对倒数的概念理解了,知道倒数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会找一个数的倒数。

  2.学生课堂上参与率高,在小组内能和大家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学会了与人合作的能力。

  不足之处是:

  1.学生对找小数和带分数的倒数的方法掌握的不够熟练,全班有。

  1/3的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这个知识点,需要课后及时进行辅导。

  2.本节课在设计练习题的时候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学习,这是本节课不足之处。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教学项目设计方案11-15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 撰写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3-10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教学设计方案参考模板04-04

教学设计方案06-17

教学设计方案06-19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教学设计方案参考11-17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7-27

美术教学设计方案07-21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11-26

篮球教学设计方案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