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苏轼词》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27 18:40:37 秀雯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精选10篇)

  《苏轼词》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一、反复诵读诗词,体会诗词含蓄蕴藉的特点。

  二、品析诗词的语言,读懂诗词饱含的深情。

  三、学习领会借古抒怀,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四、学习作者豪迈、乐观、旷达的.胸襟,正确地看待人生得失。

  重难点、关键点:

  一、体味诗词含蓄蕴藉的特点。

  二、借景抒情,借古抒怀等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多媒体助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阅读感知:

  1、范读课文(多媒体视频录音)

  2、教师示范朗读,引领学生进入阅读情境。

  3、学生细细品味,自由阅读。

  三、根据作者身世、境遇,揣摩词的意境

  学生交流、汇报作者有关情况,教师补充,帮助学生知人论世,进入作品情境。

  四、赏析景物,缘景明情

  1、引导学生赏析课文描绘之景,探究词人描绘什么景色,以及写景的目的。

  2、景物与人的关系。探究写古人古事,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五、学习《定风波》

  学生依照上面方法,自主学习探究。

  1、学生依据节奏,自主阅读

  2、根据阅读提示,领会作者寄托的感情。

  3、总结该词的写作特点。

  六、总结本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按生活、学习两方面总结。

  七、作业:

  1、根据生活经历或所见之景写一篇短文。

  2、课外将本文与其他“怀古”类诗词比较阅读。

  《苏轼词》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和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及作者对待人生“风雨”的态度。

  2、理解并学习词中写景、咏史、抒情和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

  3、感受苏词豪放的风格。

  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这两首词的思想内容、感情基调和作者的人生态度。

  2、把握这两首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赤壁赋》首段导入:壬戌之秋……。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的文如此的精彩,那作为豪放派奠基者的苏轼的词又是怎样的风貌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与《赤壁赋》写于同时期同一地点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他的《定风波》。

  二、老师范读,全班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回顾《赤壁赋》的写作背景,并总体感知词的结构。

  1、回顾写作背景:“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不准佥书公事”,前此一年,苏轼已经营了东坡,盖好了雪堂,颇有终老于此的打算。在黄州的那段日子,苏东坡开始钻研佛道。以后的作品也就染上了佛道思想的色彩。

  2、让学生概括词的结构:

  上片:赤壁

  (描景)

  (铺垫)

  江:淘尽人物

  赤壁:三国周郎

  江山:多少豪杰

  下片:怀古

  (对照)

  (抒情)

  遥想当年——公瑾——雄姿英发

  多情应笑——我(苏轼)——早生华发

  四、研讨词中语句的含义及特点:

  1、首句写景有何特点?

  明确:

  ①境界阔大:“大”“千古”包容着时间和空间的广泛内涵;

  ②风格雄浑:“东去”二字势不可挡,“淘尽”二字势不可回;

  ③显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

  ④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结合起来。与“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一脉相承——历史的长河带走了一切,就是风流人物也不能幸免。对历史的咏叹升华为哲理的咏叹。

  2、作者为何说“人道是”?

  明确:作者不去深究真正的赤壁在何处,而是将错就错,假托赤

  壁以抒胸怀。清人朱日浚《赤壁怀古》“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就是这样说的。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

  明确:“穿”以动写静,“堆雪”以静写动,“惊”“拍”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卷”“千”境界广阔。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可补哪三个字?

  明确:“竞折腰。”

  5、“初嫁”“出嫁”有何不同?

  明确:初嫁,刚刚出嫁。

  6、“小乔初嫁了”时周瑜二十四岁。赤壁之战,周瑜三十四岁。苏轼有意为之,这是为何?

  明确:以绝世美人为英雄作陪衬,使人物不仅有“雄姿英发”的一面,也有温柔缠绵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同时也突出周瑜“少年得志、春风得意”的形象。

  7、“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明确:夸张、借代。

  8、概括周瑜的形象。

  明确:少年得志、春风得意、英俊潇洒、本领高超、扭转乾坤、从容镇定。

  9、“多情应笑我”的主语是周瑜?是苏轼?

  明确: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主语是苏轼更确切一些。

  10、怎样理解“人生如梦”?

  明确:

  ①理解一:所谓“人生如梦”,既指人生的有限短暂和命运的`虚幻易变,也指命运如梦般的难以自我把握。即《临江仙》词所说的“长恨此身非我有”。这是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同时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

  ②理解二:苏轼禀赋中,原来有一种积极用世之意。因此,在与周郎的对比中,表达了一种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带有一种消极苍凉的思绪。(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五、理解词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人生态度。

  1、作者写赤壁“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聚焦于周瑜?

  明确:明写史,写周瑜,实写苏轼对自身命运的关注:

  周瑜苏轼

  年龄:34岁47岁

  生活:幸福美满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

  际遇:功成名就壮志未酬

  这里既有对周瑜的仰慕,更有对自身一生坎坷、命途多舛的观照。

  为下文抒发情感作铺垫。

  2、“多情”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表达了苏轼对周瑜的仰慕,体现了苏轼渴望建功立业,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干。

  3、“人生如梦”是消极悲凉之辞,是言不由衷的感慨,是对现实不满的愤激之辞,还是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

  明确: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4、“一尊还酹江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

  明确:

  ①理解一:借酒浇愁。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②理解二:痛苦消解后的超脱、自适、旷达。

  (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见解)

  5、从词中看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既执著于人生又超然物外,既深切地感受到未能充分施展他的政治才干的痛苦,又力求自我超脱、消解痛苦的旷达。

  六、词的感情基调:

  关于这首词,有“热烈沸腾,豪迈奔放”说,有“消极悲观,内心矛盾”说,你认为怎样?

  明确:

  ①理解一,热烈中有理性的思考;痛苦中有力求自我超脱的旷达。

  ②理解二,虽有壮志难酬的苦闷,在常人看来也有一些苍凉消极的思绪,但终究掩盖不了其豪放旷达的精神。

  七、了解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明确:

  ①写景不离人,景是人物活动之景。对自然山水的观照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结合起来,在雄奇壮阔的自然美中融注入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

  ②咏史,写历史人物,表达了作者的向往和人生追求,更有作者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对自身经历坎坷、命途多舛的观照。

  ③景中含情,史中含情。直接抒情则是在与周瑜形象的对比(咏史)中,感到壮志未酬、华发早生后进行的。其抒发的感情含有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表现了作者的豁达、豪放的人生境界。

  ④三者完美结合,了无痕迹。

  八、背诵这首词。

  《苏轼词》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词人开阔旷达的胸襟,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

  【教学重难点】

  词所抒发的感情及包含的人生哲理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朗读指导(自由朗读集体朗读)

  诵读要求:

  1.读准字音

  如:同行xíng、吟啸xiào、一蓑suō烟雨、芒máng鞋

  2.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自由朗读集体朗读

  三、整体感知

  1、找同学朗读,大家感受一下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从词中找一下答案。

  ——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

  2、朗读的深层要求

  读出情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

  如果你感觉苏轼是沉着、通达、乐观,那么“何妨……平生”,这几句就读得从容点,潇洒点,豁达点。节拍,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调子,不扬不抑。

  如果豪迈“竹杖芒鞋轻胜马”就读得喜悦和豪迈点,可以调子略高点。但不能读成“大江东去”“老夫聊发少年狂”那样的高昂。

  3、找同学示范朗读

  四、重点探究、拓展

  1、知人论世(介绍苏轼的经历及写本诗的背景)

  2、那按照自己的理解,再自由读一遍。看看这首短短的词,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变化?如果抓重点,你会抓哪两句来看?大家互相讨论一下。

  (根据情况来确定是否介绍写作背景,也可以让学生找出比较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上片重点:“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关键?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却胜似闲庭信步,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

  板书:任(“徐行”)

  ——下片关键:“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没有雨了?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本无风雨,何来晴朗。

  板书:无(“回首”)

  3、如果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板书):归

  ——前二者合在一起便是全词思想情感的核心所在,那就是:作者不怕任何风雨,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一心渴望退隐,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情。”颇有点超凡拔俗的味道。这也是归。

  ——“回首”。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苏轼将归到那里呢?

  苏轼的`诗《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春来春去,万事万物盛衰荣辱,他将人生看得几清明,因为看透,所以多了一份通透。正是因为多了一份通透,所以当大雨来临时,苏轼偏不多雨,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他深谙“境由心成”这个道理,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庙堂江湖,还是盛衰荣辱,只要内心放平了,对于苏轼来说均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

  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

  五、小结

  六、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苏轼词》教学设计 4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豪放派宋词的风格特点,明确苏轼确立了豪放派的风格,辛弃疾是集大成者。

  二、了解两首词的艺术特色;学习作为豪放词派杰作的两首词在词风上的特点;

  三、学习怀古诗把写景、咏史、抒情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的写法。

  四、理解两首词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意义,体会并正确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和难点

  1、重点: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2、难点:体会豪放派的写作风格

  教学方式:

  多媒体示范法+精讲法+讨论法

  教具:

  电脑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通过《赤壁赋》(已经学过)引入:

  同样在黄州赤壁,同样于壬戌七月,同样写失意情怀,苏轼用另一种体裁——词,写了另一篇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出示幻灯片1:赤壁的国画

  出示幻灯片2:《赤壁赋》文字

  2、介绍苏轼及创作背景

  出示幻灯片3:苏轼(1036一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上,眉州眉山人。作品有《东坡乐府》、《东坡七集》,著名散文有《前赤壁赋》、《石钟山记》等。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

  苏轼的词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

  苏轼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他政治上长期失意,一生经历坎坷不平,但仍能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不时发出健旺爽朗的笑声;另一方面作者在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逃避现实追求解脱的老庄思想,用来寄托自己对政治现实不满的心情。

  二、朗读整体把握文章

  1、个别读:找两位同学读课文,并让同学思考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2、范读:听录音或者放多媒体画面同学一起跟读。

  3、老师纠正读音,补充注音:垒(lěi)、瑾(jǐn)、纶(guān)

  樯(qiáng)、橹(lǔ)、酹(lèi)

  三、疏通分析

  出示幻灯片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注意解释:“大江”“风流人物”;

  提问:一、二、三句历来被人们称道,有谁说说它的好处在哪里?

  评析句子,明确:

  ①概括全篇,②气势浩荡,③借喻历史长河,④抒怀古之情,⑤隐含消沉。

  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境界开阔,气象恢宏,笼罩全词。大江东去,淘空一切,唤起我们所有的向往。"浪"怎能冲洗手古风流人物呢?显然是作者的感情在起作用,使无数杰出人物在诗人的视野里都如滚滚长江水一去不复返。由江水的流逝想到岁月的无情,引发历史想象,非常自然。我们知道,孔夫子早就有"逝者如斯夫"的嗟叹。这三句写景和抒情议论结合得天衣无缝。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并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

  出示幻灯片5: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注意解释:“人道是”;

  提问:《念奴娇》的上片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为什么特别提出“人道是”三个字?

  明确:赤壁之战的战场到底在什么地方,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据考证,有人认为在现在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湖北赤壁。而苏轼写这首词时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他所游的地方在湖北黄冈的赤鼻矶。用“人道是”这三个字,表示作者对于黄州“赤鼻矶”就是三国周瑜破曹处的说法是有怀疑的,是说人们传说是如此,而自己并不坚信。

  评析句子,明确:作者在借题发挥;

  出示幻灯片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提问:六、七、八句写了怎样的赤壁之景?有什么作用?

  明确:“穿”、“拍”、“卷”用字之妙。

  第一、二、三句总写长江,引起人的怀古思绪,这几句具体写赤壁之景。先写江岸石壁,"乱"写出险怪,"穿"写出高峪。再写江面波涛,"惊"写汹涌,"拍"描绘出水石相搏的情状。"卷"句写出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异景,声音、色彩、姿态,无不逼真。这几句,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惊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并暗写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们的雄姿,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奋发。

  出示幻灯片7: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提问:这两句在全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句承上启下。承上——概述前景,启下——引出英雄。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土。这长江、这赤壁,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幽情?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

  请同学们集体朗诵上片,同时出示幻灯片8上片文字

  描写赤壁景象,引起对古代英雄的缅怀,充满着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出示幻灯片9: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guan)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讨论:苏轼刻画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描写了周瑜雄姿英发风流俊雅的英雄形象。“小乔初嫁”美人衬英雄,写尽俊伟风姿。据史书记载,建安三年(198)乔玄把自己美丽的次女嫁给周瑜,不久吴主孙权又拜周瑜为大都督,这时周瑜才二十四岁。“羽扇纶巾”,描写周瑜儒将装束,手握羽扇,头戴纶巾,从容闲雅,一派儒将风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以曹操水军的惨败衬托周瑜指挥若定蔑视强敌的气概。小乔初嫁距赤壁之战(建安十三年,瑜三十四岁)十年,放在一起写,是为了突出地表现周瑜少年得志建立功业的形象。

  2、讨论: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周瑜年青有为英气不凡?

  明确: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苏轼这年四十七岁,不但没有建树,反而待罪黄州。怀古思今,感慨万千。下面几句就是写自己失意的感伤之情。

  出示幻灯片10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分小组讨论:后五句是怎样写人生感慨的?

  "故国神游",承接上文,道出了对英雄时代、英雄人物的疾情向往。这种向往在两鬓斑白年近半百功业无成的现实面前变得可笑。"

  多情应笑我"是倒装句,须解作:应笑我多情。这里用自嘲方式写自己的感伤,感情大落,最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以呼应首三句。英雄人物,丰功伟绩,全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也是心境旷达,潇洒酒酬月。

  明确:对比自己,流露伤感

  A、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基调怎样?

  B、作者自身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基调怎样?

  C、怎样理解这一矛盾(感奋与感伤)?

  对周瑜的追述表现的是一种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种现实,感情基调的矛盾实际反映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D、作者又是如何解决这种矛盾的?

  出示幻灯片1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逝者如斯夫”,人生美好却短暂,于是有人叹息不已,“人生苦短”;有人及时行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有人借酒消愁,“与尔同消万古愁”;也有人玩世不恭,“一场游戏一场梦”。那么,苏轼又是如何对待的呢?)

  “人生如梦”,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又何必执着?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感慨和动作中现出一种超脱与旷达。

  出示幻灯片12:小结下阕:塑造英雄,抒写己怀。

  全班齐读下阕。

  感受词中塑造的英雄形象和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四、课文总结

  1、归纳中心

  明确:由景而人,由人而己。

  作者通过怀念周瑜赤壁鏖战的英雄业绩,抒发了热爱祖国和山河英雄人物的情感,表达了自己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苦闷。

  2、艺术特色

  本词特点:一种豪放的风格。

  明确:《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品之一,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此词意境高远,气势磅礴,格调雄浑,其境界之宏大,前所未有。作品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出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昂奋的豪情和旷达的思绪。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赤壁怀古》为题,用现代汉语把本词改写为一篇四百字以上的散文

  《苏轼词》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一、反复诵读诗词,体会诗词含蓄蕴藉的特点。

  二、品析诗词的语言,读懂诗词饱含的深情。

  三、学习领会借古抒怀,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四、学习作者豪迈、乐观、旷达的胸襟,正确地看待人生得失。

  重难点、关键点:

  一、体味诗词含蓄蕴藉的特点。

  二、借景抒情,借古抒怀等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多媒体助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阅读感知:

  1、范读课文(多媒体视频录音)

  2、教师示范朗读,引领学生进入阅读情境。

  3、学生细细品味,自由阅读。

  三、根据作者身世、境遇,揣摩词的意境

  学生交流、汇报作者有关情况,教师补充,帮助学生知人论世,进入作品情境。

  四、赏析景物,缘景明情

  1、引导学生赏析课文描绘之景,探究词人描绘什么景色,以及写景的目的。

  2、景物与人的关系。探究写古人古事,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五、学习《定风波》

  学生依照上面方法,自主学习探究。

  1、学生依据节奏,自主阅读

  2、根据阅读提示,领会作者寄托的感情。

  3、总结该词的写作特点。

  六、总结本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按生活、学习两方面总结。

  七、作业:

  1、根据生活经历或所见之景写一篇短文。

  2、课外将本文与其他“怀古”类诗词比较阅读。

  《苏轼词》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认识学习本词的表达技巧。

  2、感悟苏轼达观的处世态度。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背诵。

  【教学重点】

  理解内容,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理解“归”向何处,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

  合作探讨诵读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二、回顾旧知:

  请同学自己介绍苏轼及其作品,老师可以稍作补充。

  三、自由诵读,初步感知:

  先找两个同学朗诵,再进行点评,然后听名家范读,注意节奏和轻重缓急。再大家一起齐读全词。

  1、翻译序中内容

  (板书:鉴赏诗歌三步曲:读(文)、析(情)、探(法))

  我们先来读一读小序,看看作者在小序里交代了哪些信息?

  交代了时间(三月七日)、地点(沙湖道中)、天气(雨、晴)、人物(拿着雨具的仆人、苏轼及同行者)、事件(途中遇雨)、写作缘由(因为途中遇雨引发感慨而写)。

  此词是“因事感怀”,特点:作者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

  2、让学生说说这首词作的大意。

  明确:不要去听雨点子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不妨一边舒适地吟诗、长啸,一边慢慢地走去。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比乘马还要来得轻便。这雨有甚么可怕?虽只有一件蓑衣,任凭一生风雨都不在意。

  带着寒气的春风将我的醉意吹醒了,微微感到点冷。雨后放晴,前面山头上的夕阳普照,好似在招手欢迎我。回头望望刚才遇雨的地方,真是晴雨无常!回去吧,不管风吹雨打也好,阳光四照也好(都可过着平静安定的生活)。

  四、问题研讨,探究体会:

  1、请同学们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词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

  上阕:写途中遇雨的情景。

  下阕: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

  2、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闲适、轻松、自如

  3、赏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1)雨是什么样的雨?何以见得?

  明确:大,能听见穿林打叶的声音;同行皆狼狈可见应是疾风骤雨。

  (2)作者在疾风骤雨中“吟啸徐行”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

  明确:泰然从容,视风雨为无物

  4、赏析“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竹杖芒鞋真的轻胜马?为什么作者觉得它轻胜马?

  明确:不是。心态好,乐观旷达

  (2)“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什么意思?

  明确:披着一袭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3)“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关键?

  明确: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自己平生任由各种各样的风吹雨打都是无所畏惧的,表现了词人乐观自信、飘逸豁达的态度和无惧苦难,勇敢前行的意志品质,以及不为现实所束缚的心境。

  (4)这的风雨单指自然界的风雨吗?

  明确: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指作者仕途中的坎坷和生活中遇到的磨难和困难,即人生风雨,喻人生中挫折和磨难困境。

  5、赏析“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刚刚还急风骤雨,现在却斜照相迎给我们什么人生启示呢?

  明确: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人生中也是晴雨不定。

  虽然变幻无常,但阴雨之后必有阳光(阳光总在风雨后)。

  6、赏析“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晴”和“雨”分别喻指什么?

  明确:“晴”喻人生顺境,“雨”喻人生逆境。

  (2)作者为什么说“也无风雨也无晴”,想表达什么?

  明确:无论是顺境逆境都一样坦然面对,从容接受。

  7、“归去”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归去”是否相同?苏轼362首词赋中,归字出现105多次。他要归向何处?

  (1)、归朝廷。苏轼年少时接受的主要是儒家思想,这一点从他父亲给他们兄弟二人取名上就可以看出来。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因此在苏轼的一生中,都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归田园。他自己比较喜欢老庄的作品,不自觉也会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的无为非凡,又使他淡泊名利。所以他每到一处,都能敞开胸怀,尽情走进深山,寻找一种解脱,在山水间淡泊名利,皈依心灵。

  (3)、归佛门。自己取名东坡居士,和佛印等人的交往较密,可以看出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也非常大,佛家的静达圆通,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4)、“归去”——回归自我精神家园。

  他汲取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能够以儒家思想担纲,以道家思想养气,以佛教思想超脱。使得他在顺境与逆境的`变更中,在入世和出世的交互中,在儒道佛的碰撞中,得到了融汇、统一,达到超然物外,自足完满的人生境界,以一种赏爱的态度去应对人生的风雨。

  陶渊明独善其身归隐田园,苏轼所归之处是一个使他敏感复杂的灵魂得以安宁的精神家园。

  五、写作手法:

  1、一语双关,将自然风雨和人生风雨相类比。

  2、以小见大,以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

  六、归纳总结:

  广阔的社会视野,渊博的学识,旷达的情怀,浓郁的生活情趣。

  1、豪放风格。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慷慨豪迈的形象;阔大雄壮的场面。

  2、旷达风格。《定风波》

  3、婉约风格。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蝶恋花》)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声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七、当堂训练:

  东坡

  雨洗东坡月色清,

  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荦(luò)确:山多大石。

  1、这首诗叙写了什么事?

  描述了作者在清明幽静的雨后在东坡悠然自得行吟一事。

  2、采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运用对比的手法,“市人”和“野人”“莫嫌”和“自爱”形成对比,作者就是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对比抒发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世俗名利的不屑,洋溢着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八、课堂小结:

  《定风波》这首词写眼前景,寓心中事,从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生发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作者藐视祸难、达观自信的智者襟怀。

  九、布置作业:

  1、背诵本词

  2、请以《东坡先生,我想对您说……》或《从苏词看人生》或“我看磨难”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苏轼词》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通过课文的阅读鉴赏,让学生学习通过意象的分析、词句的品读理解作品内涵,体会作者情感,了解作品风格,并能够联系已学的相关作品和所了解的作者生平思想,对作品作比较深入的分析鉴赏,从而把握诗歌阅读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重点】

  第一,作品结尾部分“人间如梦”的感叹。这是这首词在内容理解上的一个始终成为疑惑的问题,有人认为与前句不协调,以低沉之哀叹留下了消极的尾巴,有人认为这是苏东坡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也有人说,苏东坡内心本来就充满矛盾痛苦,因而也就有了表达上的矛盾。这是作品解读的难点,又是作品理解的关键,对这一句有正确解读,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情感。所以,这一点首先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

  第二,这首词的“豪放”。苏东坡自称此词为“壮词”,后人也认为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那么,从哪些方面能读出“壮”来?豪放表现在哪里?这也是需要细细品味,不能模模糊糊,在一派“豪放”声中敷衍过去的。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式与过程】

  教学方式:

  以小组讨论为基本学习形式。在个体阅读、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内同伴的互动交流,力求思考的深入和全面;在全班的交流过程中,获得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和对问题的深入认识。

  教学过程:

  一、阅读文本,解读诗句,理解内容。

  鉴赏的前提是理解作品内容,所以第一步是解读诗句。在朗读诗作,独立阅读的基础上,老师给出六个问题,学生在小组中与同伴交流切磋,并进行大组交流,求得正确的解读。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初感,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在学生有疑惑时,老师予心点拨;在学生理解有误时,教师予以矫正;在学生的理解有待深入时,教师予以引导。

  六个问题:

  1.“大江东去”两句,写了怎样的景色?为全词铺设了一个怎样的背景?

  2.“故垒西边”三句写什么?与上句是什么关系?为何说“人道是”?

  3.“乱石穿空”三句,写了什么景?是怎么写的?

  4.“江山如画”两句是什么意思?与开篇两句有什么关系?与下阕是什么关系?

  5.“遥想”几句写的是谁?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这一形象代表了什么?

  6.“故国神游”者谁?“多情”的又是谁?这三句表达了什么意思?最后两句的意思有什么变化?

  二、问题探讨,深入理解,品味鉴赏。

  在理解作品内容,正确解读诗句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两个重点问题进行讨论,而后进行全班的探讨,以求较为深入的理解。

  在这一环节,同样尊重学生的感受和领悟,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

  (一)两个问题:

  1.“人间如梦”的感叹,有人认为与前句不协调,以低沉之哀叹留下了消极的尾巴,有人认为是苏东坡对人生深刻感悟。你的感受是怎样的?联系《赤壁赋》及苏轼其他作品作简要分析。

  2.苏东坡自称此词为“壮词”,你能从哪些方面读出“壮”来?

  (二)教师对两个问题的认识:

  1.“人间如梦”的感叹,是苏东坡参透人生之后的感悟,来源于身世际遇中荣悴巨变的强烈反差和内心深沉的苦闷。正因为词人深怀为国效劳,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在两者的'碰撞冲突中,激越之壮怀与悲凉之哀叹交错呈现,是极其自然的。

  细读作品,“人间如梦”的感慨由周瑜赤壁故事而来,千古英雄早已烟消云散,芸芸众生岂不如梦似幻飘忽渺茫?这与《赤壁赋》中望见赤壁,想到一代枭雄曹孟德,发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感叹的语句,岂不十分相似?而下句“一尊还酹江月”由此句而发,表达寄情江月,豁达看待人生的心愿。可见,“人间如梦”不是消极哀叹,恰恰是达观的表现。

  对于苏轼来说,“人间如梦”既是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又是欲摆脱烦恼,挣脱世网的武器。正因为他有着深厚的忧患心理,因此一生中常有大苦闷、大烦恼,但他具有透彻知晓事理的睿智和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的聪明,因而能够失意泰然,成为识透天命的达观主义者。

  他的许多作品都显示了变换角度看问题的智慧。比如学生学过的几个作品:《题西林壁》,横看与侧观,身处其中与跳出局外的角度变化,能识庐山真面目;《饮湖上初晴后雨》,淡妆浓抹的西子湖变幻出晴天和雨中不同的美妙;《水调歌头》,尽管兄弟分隔遥远,但求人长健,心相印,既然“难全”,那就千里与共;《赤壁赋》,以变与不变两个角度看待水与月,就会得出两种不同的结论,放大眼量,从宏观的角度看问题,心胸自然就豁达了。

  因此,“人间如梦”的感叹,正显示了苏轼既忧患人生又热爱人生,既严肃执着又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2.此词为“壮词”,首先表现在以词怀古,抒写远大抱负和身世之悲,打破“词为艳科”的窠臼。其次是绘雄奇之景,抒壮阔之情。“大江东去”,江水呈奔马轰雷之势,有动感伟力;“千古风流”,思接千载,显浩缈时空。“乱石穿空”,江山雄奇,吞吐江涛,展示词人舒卷风云的浩逸胸禁。“羽扇纶巾”,周瑜的英雄形象,显示词人高远的人生理想、政治抱负和心中潜藏的深重的人生忧患。叹息年华虚度,壮怀难仲,苦闷怅恨,身世之感深沉而悲壮。第三是全词基调壮阔,气势庞大。词汇与意象,是意境的建筑材料,这首词以“大江东去”起调,以“人间如梦”煞尾,集飞动与沉雄之势、豪放与深沉之风于一体。高唱入云,惊心动魄。

  此词写景、怀古、抒情三者结合,大开大合,纵横古今,笔力奇崛,意境宏阔,不仅是苏轼生平的得意之作,而且也是一篇可与婉约词派分庭抗礼、标新立异的壮词,开一代词风,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在宋词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俞文豹《吹剑录》载:“东坡在玉堂曰,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坡为之绝倒。”此说颇能显示苏东坡此词豪放。

  三、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定风波

  《苏轼词》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苏轼及苏轼词作的写作背景,掌握苏轼创作的有关知识。

  2、掌握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艺术风格。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词作所要表达的思想领袖人物 情感,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

  2、鉴赏词的写作技巧,学习烘托的手法和从生活小事中提练哲理的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引导学生体例词作中的“画面美”,品味词作豪迈、雄浑、壮阔的意境美。

  4、通过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理解词作中作者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的英雄气概。

  5、通过“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进一步理解苏轼及其豪放的诗词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两首词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苏轼,了解其曲折起伏的人生经历,感受他即使面对打击、身临困境,也能保持豁达、超然、洒脱、乐观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他俩的人格和面对困难保持乐观通达的精神状态。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熟读并背诵两首词,理解词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教学难点

  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来抒情表意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比较、合作交流探究。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知识预热】

  (参见《优化探究》第37页“双基集萃”。)

  辨别字形,辨识词义,分析掌握词中特殊句式,积累名句。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大家还记得《赤壁赋》中描写曹操的句子吗?我们一起来背诵:“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横槊赋诗,因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寥寥数语,一位纵横驰骋的政治家、诗人曹操的英雄便跃然纸上。我们惊叹一代文豪苏轼非凡的笔力和同样不俗的气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等地,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苏轼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他在散文、诗歌、书画方面均有成就。

  背景资料:北宋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任轩练副使。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为三国时期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曾两次到此游览,写下了两篇游记和这首词。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写古迹,记古人、古事,以古比今,言志抒情。

  三、诵读赏析、探究

  1、放录音。

  2、初读“感基调,明词意”——反复诵读,理解词意

  整体感知性诵读提示:全词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即情感基调如何?)全词该用高昂激起的语调来读,不是用沉郁舒缓的语调来读?上下阕有没有区别?最后一句呢?

  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学生自由诵读,同时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作,然后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明确】

  词的上阕咏赤壁,以写景为主,描写了大江、故垒、乱石、惊涛等壮丽景色,引发以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词的下阕主要刻画了周瑜年轻有为、气宇不凡、从容潇洒、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并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慨叹。

  3、再读“品语言,入意境”

  (1)词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是怎样引起下文的?应该以怎样的语速、语气、语调去读?

  【明确】

  ①词的开篇“大江东去”,即将一条浩浩荡荡、不舍昼夜、奔腾不息、向东疾逝的长江推到了我们面前,澎湃的浪潮激起了我们胸中的豪迈之情,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壮阔磅礴的感情基调。

  ②“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淘尽”一词与“千古风流人物”搭配,饱含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人生短促而事业难成的喟叹,于豪迈雄浑中又融入一丝“苍凉悲叹”;同时将下文“周瑜”的身份归入“英雄之列”,自然而然引出对他的歌颂。

  ③“大江”二字应缓势低起,“东去”重读且拖长,“东”字音调渐扬至高,“去”字音调本为仄音,应慢慢转入降调,似有极目远眺、不舍逝去之恋;“浪淘尽”语速稍快,“尽”字重读,似有无力挽狂澜之势,“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千古”“风流”二词渐渐加重语气,“风流”拖长,应充满对英雄的歌颂、缅怀之情。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句属于哪种表达方式?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应该怎么读?

  【明确】这一句属于表达中的记叙,点出了作者怀古的内容,交代出词人心中的英雄——周瑜,确定了本词要塑造和歌颂的对象。这两句中速、较为平直、客观的叙述性语气朗读即可。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中,哪些词最具表现力?请你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说说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出怎样的意境?对下文周瑜形象的刻画有何作用?该如何朗读?

  【明确】①动词“穿”“拍”“卷”与形容词“乱”“惊”“千堆”等最具表现力。我们面前似乎出现了似千军万马在奔腾、百万雄师在咆哮的壮阔江面,耸入高空的悬崖峭壁挡住了长江的行程,一层又一层的滔天大浪被激起,它们气势磅礴地冲击着两岸的礁石,又被一层层地击碎成千堆万堆的雪沫,寒气扑面而来,轰鸣声震耳欲聋,大地瑟瑟颤抖……

  ②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雄奇险峻、惊心动魄的画面,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而这恰恰就是英雄当年活动的典型环境,作者也是用这些夸张了的景物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英雄气概。

  ③这三句动词重读,语速急促,充满气势,语调慷慨激昂,很好地渲染出了那种雄浑、壮阔的意境。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在全词中起何作用?如何朗读?

  【明确】①本句对景抒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江山如画”是对前面所写景物的总括,将这些具体景物收拢起来,成为一幅雄浑壮美的图画;“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写景转为写人,引出对周瑜的具体刻画。

  ②本句紧承前句急促紧凑的语速之后,渐渐转入舒缓,充满豪迈之情。

  (5)小结上阕。

  3、三读“展想象,塑形象”

  (1)“遥想”的内容有哪些?

  【明确】遥想一直到“灰飞烟灭”。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他心目中的英雄的?

  【明确】先从生活细事上烘托周瑜的年轻得意,以美人衬英雄,突出他年少风流、奋发有为。“雄姿英发”是刻画周瑜形象的关键句,突出其英姿勃发的.气质;“羽扇纶巾”描绘他的服饰装扮,现其儒雅娴静之风度;下阕“谈笑间”写其神态,突出他大敌当前的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从容潇洒;“樯橹灰飞烟灭”与前面的“谈笑间”又构成了时间短而战绩丰的鲜明对比,突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丰功伟绩。

  (3)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瑜的形象及赤壁之占的场面,仔细体会作者为我们塑造的这位古代英雄形象。

  【明确】请学生自由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赤壁之战”时周瑜的形象。若有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更好,可结合小说与词作以及自己的理解去描述。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上诸方面进行充实,可适当地加入一些战争场面的描绘,力求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周瑜的英雄形象。

  (4)“遥想公瑾当年,……灰飞烟灭”几句该如何读?

  【明确】“遥想”二字为领起词,故应稍缓、延宕,有追忆之感;“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以比较平直、舒缓的叙述性语调语气朗读;“雄姿英发”语调上扬,重音在“雄”和“英”上,充满仰慕歌颂之情;稍事停顿之后,“羽扇纶巾”渐入平直,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时,语调渐升,充满豪情与歌颂。

  4、四读“析主题,悟情感”(探究交流)

  对主题的理解以探究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1)赤壁之战中,有那么多的英雄,包括我们在《赤壁赋》中作者极力歌颂的“一世之雄”曹操,作者为什么只对周瑜钟爱有加?这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与最后几句的感慨有何关系?

  【明确】作者没写刘备,是因为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小了;没有写曹操是因为曹操在这次战争中最终以失败告终;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雄壮的景物描写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通过周瑜这一形象,可以很自然地使读者联想到作者本人,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与《赤壁赋》中的哪些语句表达的情感有相似之处?联系全词内容及作者的生平,谈谈你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你觉得作者此时悲观消极吗?

  【明确】这两句与《前赤壁赋》中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有,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子与子之所共适”所表达的感情有相似之处。联系全词内容来看,诗人在上阕中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赤壁江山图,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其实更是作者旷达胸襟的体现;下阕又集中笔力刻画出少年英雄的周郎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功业早成的周郎的仰慕、向往,借此表达自己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和悲叹。

  在这种意义上,“人生如梦”不是一般虚无的消极,而是对时光疾逝、功业不成、“早生华发”的感喟,多少有些低沉,但与其说是消极,还不如理解为作者借“酹江月”寻找到了一处宣泄苦闷的出口。最后的这一举动,传达出的是一种与山河、明月、自然完全融合的达观、超脱、豁然情怀。

  (3)最后几句应该怎么读?

  【明确】语速放慢,语调稍低沉,充满感慨、缺憾、喟叹之情,但不可太过低沉悲伤。

  5、五读“评词作,知手法”

  (1)教师提供以下诗论,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苏轼“豪放”的词风。

  ①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②苏辛,词中之狂。

  ③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④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

  (以上②③④则摘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2)《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怎样营造出这种豪放、壮阔的意境的?

  【明确】先是描绘一幅雄伟奇峻的赤壁江山图;接着塑造了英姿勃发、才华过人、建立了赫赫战功的古代英雄周瑜的形象;最后直抒“人生如梦”的苍凉慨叹,以及“一尊还酹江月”的豪举,融景物描写、人物刻画、情感抒发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壮阔、雄浑的和谐意境,不愧为“豪放派”的代表作。

  (放录音,师生齐背全词。)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词,仔细品味词作雄浑壮阔的意境。

  2、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将词作中描绘赤壁景物的句子扩写成一篇写景散文,或者将刻画周瑜的句子扩写成一篇写人的记叙类短文。字数200以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交流、检查

  1、检查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指名背诵)

  2、交流“联想与想象”短文。(自由交流)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李白有言:“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正是政治生涯中的挫折与打击,正是不幸的人生阅历与体验,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在出世入世之间,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指引下,他用如花妙笔,为我们书写了不少励志警醒的名句名篇,成为我们跌入人生低谷、无路可走时的座右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被贬黄州时的另外一首词《定风波》。

  三、放录音,交流初读印象

  1、请翻译前面的“小序”,了解这首词的写作缘由。

  2、请学生交流预习阅读本词的“初步感受”,或者提出疑问。

  四、自由朗读词作,并结合注释了解词意、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写冒雨徐行的心境;下阕写雨后天晴的景色和感受。

  五、鉴赏分析,探究交流

  1、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能够体现出作者对途中突然遇雨这件事怎样的态度?

  【明确】面对突然的变故,毫不在意、坦然处之的潇洒、平静、旷达、超脱。

  2、词的上阕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这种态度?

  【明确】“莫听”“何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3、词的下阕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仅仅是对雨过天晴之后自然现象的一种概括吗?请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谈谈你对这句词的理解,它包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不是。这是一句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句,意为风雨之声,与上阕的“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将他置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不管是风吹雨打,不是阳光普照,一旦过去都成了虚无。这反映了苏轼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旷达胸襟,也反映了他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

  4、学生自由讨论:你自己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这首词对你有何启迪?

  【明确】从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去谈。写作方法方面——由生活小事阐发人生哲理。

  《苏轼词》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继续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2.了解不同时期词作者的创作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

  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三、德育渗透目标

  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树立爱国、报国的宏大志向。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是本课书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

  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词到苏轼,是一大转变。他以洒脱旷达之气入词,词体也由形式的解放进而为内容的革新,形成了豪放词派,对南宋爱国词人的影响尤其显著,留下了更为丰富多彩的词篇。

  (板书课题)

  2.写作背景

  苏轼出狱后被派往黄州,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形同囚犯。为了排遣内心郁闷,他在住地临皋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每天早饭后他就到那里去读书,跟朋友们谈论,或浏览风景。有时也到稍远的地方走走,到过赤鼻矶(当地人误以此为“赤壁”)、岐亭等地。

  苏轼游赤鼻矶,据前后《赤壁赋》所记,共有两次,都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这一年里。这首词大概是这期间写的。当时他已45岁,所以词中有“早生华发”一语。

  3.关于《念奴矫·赤壁怀古》

  《念奴娇》是一首怀古词,主要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时期。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即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在词中写的就是游览这个“赤壁”的所见、所想,借咏史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对功业早就的周瑜的仰慕之情,又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遂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这首词写古迹、记古人、古事只是一种艺术手段,以古比今,言志抒情才是核心目的。

  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报负,但是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来黄州之前,因写诗讽刺新法曾经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是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心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旷达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和这里有关的许多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于是词人开始寻找英雄的足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是词人心中景仰的英雄,但是这里并不展开写,而是转而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慨叹,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使人止不住内心情感的激荡,颇有“天风海雨逼人”之感。

  词中的豪壮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词的上片将周郎和赤壁并提,已经肯定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作用,到下片再着力写周瑜的才干和功勋,英雄形象就格外鲜明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指挥赤壁之战时正是青春年少、春风得意之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对于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率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娴雅,沉着应战,谈笑间,巧用火攻烧掉了敌人的战船。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令词人满怀崇敬。

  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多情自扰,徒增白发。于是引发了“人生如梦”的'感叹,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一种出世与人世的精神矛盾,而苏轼是其中最达观洒脱的一个。所以在他的词中虽然也常有消极苍凉的思绪;但是终究掩盖不了其豪放旷达的精神。

  4.关于《定风波》

  《定风波》也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期的作品,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表述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更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愤懑和故作旷达之情。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教师范背《念奴娇 赤壁怀古》。学生划出节拍,按范背提示标出韵脚,然后诵读。

  韵脚:物、壁、雪、杰、发、灭、发、月。

  2.思考、讨论:谈谈词人在赤壁所见所想。

  【明确】上片写所见之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起笔开阔,大江汹涌奔腾,使人想见锦绣山河中产生的千古风流人物。“故垒”两句点出赤壁所在,点出所想之人:周郎。“乱石”三句转为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宵,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把读者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江山如画”一句是在这雄伟画卷中自然而然得出结论,“一时多少豪杰”又转到写人。

  下片将上片提及的周郎作了扩展。美景美女衬英雄,更见周瑜潇洒英姿,“羽扇”三句写周瑜战场上的从容儒雅,词人渴望自己能像公瑾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功立业,也表明他渴望萎靡难振的宋朝有如此英雄来扭转乾坤。“多情”后四句,是词人由他人想及自己。人生几何,何苦烦忧,还是放眼大江,举酒赏月吧!一位旷达明理、善于自解自嘲的词人形象跃然纸上。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浑然为一。

  3.【提问】《念奴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怎样的?

  【明确】以景衬人,以他人衬自己,是这首词中的两层衬托。词的主旨也在衬托中得以强调。

  4.【提问】《念奴娇》的上片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为什么特别提出“人道是”三个字?

  【明确】赤壁之战的战场到底在什么地方,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据考证,有人认为在现在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湖北赤壁。而苏轼写这首词时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他所游的地方在湖北黄冈的赤鼻矶。用“人道是”这三个字,表示作者对于黄州“赤鼻矶”就是三国周瑜破曹处的说法是有怀疑的,是说人们传说是如此,而自己并不坚信。

  5.【提问】“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几句的主语是谁?

  【明确】对这几句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主语是周瑜,因为它是承接上文的,是词人想像周瑜心恋故地,神游古战场,与词人相遇,笑话他功业未成而华发早生。大多数人认为主语是苏轼。是苏轼自己神游故国,自己笑自己自作多情,使得华发早生。细究词意,我们还是认为第二种理解更为确切。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

  6.【提问】如何理解《定风波》所抒发的感情?

  【明确】野外出游,忽然遇雨,一般人都会慌张避雨,而词人却用平静的口气劝导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风雨中漫步徐行,吟诗长啸,的确是一种不为环境所左右的自得境界。手持竹杖,脚踏草鞋,远比官服车骑来得轻捷、自在,已是“竹杖芒鞋”的装束,谁还会害怕失去什么?“一蓑烟雨任平生”,此时在词人眼中呈现的,已经不是自然界的这场短暂变故,而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这一句,充满艺术的张力,一下拓宽了全词的境界。苏轼一生坎坷,屡经政治风雨洗礼,但是这也磨练了他的顽强意志,面对风雨,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泰然处之,潇洒从容,这才是苏轼最具魅力的人格光辉。

  词的下片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刚才还是风雨大作,转瞬间,“山头斜照却相迎”,人生的晴雨一如自然界的变化,反复无常,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呢?词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他回首走过的风雨历程时,竟达到了一种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

  7.【提问】对《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应如何理解?

  【明确】这两句是说,虽然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而自己却像平时披着蓑衣在雨中行走一样坦然,一样毫无畏惧。在作者眼中,风雨交加也好,晴天丽日也好,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处境来看,他显然是用来比喻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人生态度。

  总结、扩展

  句不离篇,并非一枝独秀;篇不离句,篇因句而生辉。

  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两首词,进一步体味词中意蕴。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附:板书设计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所见:大江 淘浪 风流人物

  乱石 惊涛 多少豪杰

  所思:周郎(雄姿英发) 自己(早生华发)

  《苏轼词》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阔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2.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

  【教学重点】

  1.词所抒发的感情及抒情特点。

  2.与词人的身世联系起来体会诗歌的表情达意。

  【教学难点】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阔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2.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教学过程:

  一、第一教学板块――新课导入

  我们高一学习过苏轼的怀古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试背);苏轼,我们并不陌生,其词豪放飘逸,他是宋朝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今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他词中阔达渺远的意境和豁达的胸襟。今天一起学习苏轼的一首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二、第二教学板块――了解作者,知晓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一零八零)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沿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病死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在任地方长官期间,他关心民众疾苦,做了许多利民的好事,深受民众拥戴。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为著名书法家,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为著名画家,工枯木竹石。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此词写于元丰六年(1083),写得豪放而飘逸,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之一。

  三、第三教学板块――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1.朗读、背诵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感知文本的意思,不明之处,举手提问,教师正音,并巡回答疑。

  2.强调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快哉亭,在黄州。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题一作《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张偓佺,即张梦得。

  ⑵湿青红,青红指油漆之色,湿字承上“新作”,形容油漆新涂,色泽鲜明。

  ⑶欧阳修《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按:“山色”句本王维《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⑷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江水广阔,明净如镜,倒映出两岸碧绿的山峰。

  ⑸一叶白头翁:一叶,指小舟。白头翁,指舟上船夫。郑谷《淮上渔者》“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⑹未解庄生天籁:《庄子?齐物论》:“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庄子谓天籁”乃发于自然的声响,此借指风。

  ⑺刚道:硬说,偏说。

  ⑻一点浩然气:《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浩然气”,指最高的正气和人格节操。

  ⑼千里快哉风:《风赋》:“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

  3、整体感知

  原文: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解读:展现出落日时分,水天相接,苍茫阔远的景致。

  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景象。“我”坐在亭上,卷起华丽的绣帘,从窗口俯瞰江面,看到亭连水,水连天,水天一色,景色壮而美。

  原文: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解读:再折回写新亭初建,本是张梦得建亭,苏轼游赏,这里却反客为主,谓“为我新建”,豪爽而幽默。

  点明亭的主人与作者的亲密关系,说我自己知道你为了接待我而特意建造了这座亭台。亭台的窗户涂抹上青红油漆,色彩犹新。

  原文: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解读:下面不再正面描写快哉亭风光,而是回忆当年在平山堂上之所见,以迷濛虚景侧面映衬当前的实景,把快哉亭与平山堂胜景联系在一起,扩阔了词的时间、空间。

  通过回忆和联想来描写眼前景色,是虚景实写。

  原文: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解读:下片又回到眼前,这三句为静景,写江水之澄静。

  眼前广阔明净的江面,清澈见底,碧绿的山峰倒映在江水中,呈现出一幅平静优雅的山水画卷。

  原文: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解读:与前文恰成对比,又顺理成章地引出下面关于“风”的议论。

  一阵巨风,江面急剧变化,波涛汹涌,一个渔翁驾着一叶小舟,在狂风恶浪中掀舞。这是一个动人心魄的惊险镜头,但是渔翁并不惧怕,他对这种与狂风恶浪搏斗习以为常,这实际是作者面对政治祸难的泰然自若的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

  原文: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解读:此五句,显现了词人坦荡的胸襟。

  化用宋玉《风赋》中的典故,借对风的议论,将作品的题旨进一步点明和深化。

  作者在此却故意在鸡蛋里挑骨头,批评宋玉这位“兰台公子”不懂得庄子所说的天籁。实际上是为了表明自己的观点:只有具备这种浩然之气,才能领略“千里快哉风”。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豪迈的胸襟,他与张怀民同被贬官黄州,他们都能“不以贬谪为患”,“不以物伤性”,“自放山水之间”(《黄州快哉亭记》),何等旷达!

  四、第四教学板块――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朗诵全词,讨论、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①“窗户湿青红”

  ②“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③“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提示:

  ①青红指油漆之色,“湿”字承上“新作”,极言油漆之新,色泽鲜明。

  ②“没”形象地写出孤鸿在“江南烟雨”中渐飞渐远,若隐若现的景象,表现了一种遥远迷蒙,开阔旷达的意境。

  ③“掀舞”表现了“白头翁”驾着一叶扁舟在“忽然浪起”,波浪翻滚的江面上随波出没,无畏无惧的形象,隐有自喻之意,又顺理成章地引出下面关于“风”的议论,显现了词人坦荡的胸襟。

  2.学生各自解读,交流心得。

  1整首词以“快哉风”作结,那么词的开头有无写到风?何以见得?

  (明确:有。从那个“卷”字可以看出。)

  2上片第三句中说“认得”了醉翁语“山色有无中”的深意,那么这个深意就是什么?

  (明确:所谓“山色有无中”的深意就是说,最美的风景其实就是在或有或无之中,也就说,对于自己人生境遇要善于变换角度去体悟,懂得祸兮福兮的道理,不要太在意一时一处的得失。)

  3下片那句写白头鱼翁驾一叶小舟出没浪涛之中的形象,实写还是虚写,为什么?

  (明确:应该说是虚写,这写的是想象之景,而且这个鱼翁的形象正是词人自己从容应对社会风浪的象征。)

  4词人认为宋玉把风分为雌雄是不懂庄生的天籁之妙,那么词人所谓的天籁之妙是什么呢?

  (明确:此人认为庄子所谓的天籁之庙就是在于它不会因为人社会身分而有不同的差等,只要你心中真正充满浩然正气,那么无论你是帝王还是庶民都能享受到这风给人带来的爽快。)

  五、第五教学板块――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1.“山色有无中”语出何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苏轼词中此语借自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欧词全文是:“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山色有无中”又是王维《汉江临泛》中的原句,全诗是:“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色有无中”表现的是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的情态。

  2.“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用了什么的典故,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提示:“浩然气”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快哉风”语出宋玉《风赋》,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只要胸有“浩然之气”,就能享此“快哉风”,并无“大王”、“庶人”各享“雄风”、“雌风”之别。

  3、苏轼贬官黄州是他政治生涯中第一次遭受到的沉重打击,从《水调歌头》词中可以看出他面对政治祸难的态度。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并谈谈你对他的这种态度的看法。

  答:从词中可以看出词人身处逆境而能泰然面对的达观情怀和博大的胸襟。如词的上片写景突出实景的“空”和虚景的“没”,接着又说“认得”的“山色有无中”,这便表现出词人那种超然物外的道家的世界观。下片在写出一片明净的美景之后,紧接着就来一个惊心动魄的特写,把鱼翁掀舞浪涛的从容表现格外生动;而这鱼翁的形象中正蕴含着自己无惧政治风浪的精神。最后通过对“风”的议论,表明之所以能够如此在逆境中泰然处之,就因为自己满怀着浩然正气。

  六、教师归纳总结:全词大开大合,有静有动,有眼前实景,有回忆虚境,有形象的描绘,又有精彩的议论,行文酣畅淋漓,正如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所云:“此等句法,使作者稍稍矜才使气,便流粗豪一派。妙能写景中人,用生出无限情思。”

  1、全篇贯注着超旷达观的博大襟怀。作者贬官黄州,是他在人生道路上第一次遇到的沉重政治打击,理想遭遇严重挫折,内心是非常痛苦的,政治上是非常压抑的。面对这样的政治祸难,他能处之若常,用睿智的思辨,维持心理平衡,不消极颓丧,对功名得失,不过于耿耿于怀。但是他并不是放弃了人生理想的追求,并不是盲目乐观。这样的人生态度,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2、将写景、抒情和议论熔为一炉。虚实结合,通过联想、对比、议论来写眼前景。例如,用记忆中的平山堂的.景色的联想,来描写眼下的快哉亭的景色。又如,用宋玉《风赋》中的感受和眼下在快哉亭的感受进行对比议论等。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2.把下面的句子扩展成一段不少于200字的写景文字,要求能表现此人的豁达胸怀。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3.谈谈你对“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苏东坡是在苦难中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物,他追求的是一个可以无侍(依靠)于外的完成。客观上不得意,还能不落迂腐消极,能够有积极的生活志趣,有操守的一种修养,这是苏东坡了不起的地方。

  2.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王灼《碧鸡漫志》

  3.东坡的父亲,喜欢到处边四方去游学,常常不在家,苏东坡小时受他母亲的教训。有一次读到《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东汉党锢之祸时被迫害的一个人,而他不逃避,为了理想付出了生命。东坡问母亲:他日儿要做范滂,母亲能做范滂的母亲吗?他母亲说,你如果能做范滂,我怎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欧阳修的母亲画荻教子,岳母刺字教子。

  4.乌台诗案。他被贬到湖州时写了谢上的表文“臣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表中的话被人摘取,以为他有诽谤朝廷之意。于是下到御史台狱,那里有柏树,所以也叫柏台,上有乌鸦,故称乌台。他写的诗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唯有蛰龙知”,差一点被处死。在这九死一生之后,东坡写了《念奴娇》(大江东去),在黄州写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所以经过忧患苦难,苏东坡还能写出这样飞扬,这样潇洒,这样开阔,这样博大,这样超旷风格的作品来,这是苏东坡的修养。

  要以无生(忘记自己的得失利禄)的觉悟,才能够成就更伟大的有生事业。

  二、第一教学板块――了解作者,知晓背景。

  1、《定风波》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作于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时。据《东坡志林》卷一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这首词及小序虽然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但实际上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是使苏轼得了一场病的。但苏轼不提病事,而直写胸襟。

  2、注意词前的小序

  三、第二教学板块――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感知文本的意思,不明之处,举手提问,教师正音,并巡回答疑。

  2.强调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芒鞋:草鞋。

  ⑵吟啸:吟唱长啸,表现泰然自若的情态。

  ⑶料峭:形容微寒。

  3、整体感知

  原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解读: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以“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

  “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在这里也就是吟诗的意思。词人不在意风雨,具体的反应又怎样呢?他在雨中吟哦着诗句,甚至脚步比从前还慢了些哩!潇洒镇静之中多少又带些倔强。

  原文: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解读:“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芒鞋,即草鞋。谁怕,有什么可怕的。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则此际必无披蓑衣的可能。所应玩味的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而马则是官员和忙人用的,所谓的“行人路上马蹄忙”。都是行具,故可拿来作比。但竹杖芒鞋虽然轻便,在雨中行路用它,难免不拖泥带水,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玩味词意,这个“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分明指心情的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与“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中的“轻”字亦同。词人想,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指贬谪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况且,我这么多年,不就是这样风风雨雨过来的吗?此际我且吟诗,风雨随它去吧!

  原文:一蓑烟雨任平生。

  解读:点明了词中所说的风雨,并不是单纯的自然界的风雨,而兼指政治上的风风雨雨。作者申明,自己完全有能力有气度来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政治风雨的考验。现在所面临的政治祸难又算得了什么?一个“任”字,见出自若、自信的胸襟。

  原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解读:具体落实小序中“已而遂晴”一句,这是眼前实景实写,也暗示对未来际遇的一种自信的预测。刚才是带酒冒雨而行,虽衣裳尽湿而并不觉冷。现在雨停风起,始感微凉,而山头夕阳又给词人送来些许暖意,好象特意迎接他似的。“相迎”二字见性情。作者常常能在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这也就是他的旷达之处了。

  原文: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解读:再说心中事,含蕴深邃。向来,即方才的意思。“回首向来萧瑟处”,即是指回望方才的遇雨之处,也是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

  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词人反思的结果是:“归去”。陶渊明的退隐躬耕,是词人所仰慕的,但终其一生,词人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

  退隐。词人以“也无风雨也无晴”收束全篇,精警深刻,耐人寻味。方才遇雨时,词人没有盼晴,也不认为风雨有什么不好;现在天虽晴了,喜悦之情也淡得近乎没有。因为自然界和仕途上有晴有雨,有顺境有逆境。

  4、背诵课文。

  四、第三教学板块――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

  明确:雨骤风狂。

  2.“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

  明确:闲适、坦然的心态。

  3.讨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加点的词语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精神?

  提示:这几句话描写了一个穿着草鞋,拄着竹杖,迎着疾风骤雨,缓缓而行,时而吟唱时而又长啸的潇洒旷达的抒情主体形象,“莫听”、“何妨”、“谁怕”是关键词,写出了词人在“同行皆狼狈”,其“独不觉”,欣然前行的独立人格精神。

  4.“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明确: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5.思考:“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怎样的品质?

  提示:自己平生任由各种各样的风吹雨打都是无所畏惧的,表现了词人无惧苦难,勇敢前行的意志品质。

  6.过片到“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明确:

  (1)阳光总在风雨后;

  (2)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3)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5)E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7.“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明确:

  (1)“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2)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五、第四教学板块――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1、“莫听”句是祈使,那么它是针对什么人说的?意味着对什么的否定?

  (明确:是针对“序”所交代的那些在雨中表现狼狈的“同行”,意味着对他们那种面对风雨极力逃避态度的否定。)

  2、“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有哪两层双关意?

  (明确:这“烟雨”既是指实实在在的自然现象,又指词人已经遭受或还将遭受的各种社会挫折。)

  3、“春风”本来是暖意的,可词人为什么要用表示微寒的“料峭”来形容,这反映了他怎样的世界观?“酒醒”二字又有什么意味?

  (明确:之所以这样形容就是因为事实上,早春毕竟还有寒潮的袭击;这也反映了词人把世界看成是多面的世界观。“酒醒”既意味着词人先前也有过借酒浇愁的行为,同时一个“醒”字又表现了词人对这种行为的否定。)

  4、“萧瑟处”即指“风吹雨打”的地方,既然说此时“无风雨”,为什么又要说“也无晴”呢?

  (明确:这正反映了词人多元的世界观,反映他对非雨即晴那种二元世界观的否定,在词人看来,这种“也无风雨也无晴”正是一种常态的风景,也就是最好的风景,正所谓“山色有无中”。)

  5、讨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提示:这句话的表层含义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其深层含义是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这是一语双关的手法,以曲笔直抒胸臆,从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

  6、用轻松的生活小事为题材来表现严肃的人生主题,是苏轼词的一大特色。细读《定风波》,说说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答:《定风波》通过遇雨这样一件生活小事的描写,揭示了这样的人生哲理:世界是多变的,生命有不测的,生活的道路崎岖曲折而沿途风景又多姿多彩的;因此,不应被一时一地的境况左右自己,逃避,远不如“遇祸不惊笑对苍茫”的从容更能获得人生的快意。

  六、教师归纳总结:

  1.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2.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

  此词写眼前景,寓心中事,从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生发出明睿、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作者藐视祸难、达观自信的智者襟怀。

  3、本课两首词都是属于豪放词。请联系这些作品,并参阅本单元导语《漫步宋词》谈谈豪放词的主要特点。

  答:与婉约词相比,豪放词具有如下三方面的特点:第一,取景成象,与婉约派多近小细腻相比,豪放派多远大壮阔。如“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这画面比那“执手相看泪眼”壮阔多了。第二感情格调,婉约派多注重个人男女,相恋相思,追求爱情生活;豪放派多关注社会国家,忧国忧民,实现政治抱负。如“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豁达豪放的格调自然要比那“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怨,暗暗生天际”高昂多了。第三遣词造句,婉约派多用缠绵悱恻的词语,柔肠寸断,豪放派多用饱满有力的词语,气势磅礴。如“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这“掀舞”二字要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中的“悔”“消”显得更有力度得多了。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定风波》。

  2.完成课后练习第二、四题。

【《苏轼词》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苏轼《浣溪沙》教学设计范文04-20

苏轼题西林壁教学设计05-25

苏轼《定风波》优秀教学设计(通用8篇)05-09

苏轼《定风波》语文课教学设计方案02-25

导游词教学设计07-19

导游词教学设计6篇11-28

9词两首教学设计通用12-23

苏轼诗词名句精选11-07

苏轼古诗的风格12-05

苏轼的经典语录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