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飞向太空》教学设计

时间:2021-03-05 09:10:0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飞向太空》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飞向太空》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飞向太空》教学设计

《飞向太空》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的基本格式和结构,了解新闻各部分的作用。

  2、通过本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

  3、学习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本课主要学习从报刊、电视、网络这些渠道获取信息)。

  【教学重点】

  1、掌握新闻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

  2、学习航天精神,学习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教学难点】

  掌握新闻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作用,学习写作新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家乡泉州,有一座让泉州人民引以为豪的建筑,它伫立在市区的圆盘上,上面有许多的飞天。这就是咱们泉州的城雕。城雕上的飞天,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飞天,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飞上九重天的向往。那么,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中国历史上还有什么与飞上蓝天有关的人和事呢?

  讨论:时间为5分钟左右。

  总结归纳:最早的当属嫦娥奔月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女娲补天和夸父追日;《西游记》、《封神榜》等文学作品;敦煌有“飞天壁画”、“唐明皇游月宫”。

  二、主体

  教师:我国从古至今对飞天的梦总是抱有很深很浓厚的憧憬,这个梦想终于在20xx年10月17日得到了实现。这一天可以说是全国上下万众瞩目的一天,也是我们的自豪感得到空前提升的一天。这一天,让我们用一些定语来给它下定义。

  同学们看书,自己找词语,或者自己形容(时间为3分钟)。

  教师归纳、概括、点评:中国第一位宇航员、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了几百年的梦想……(这些词语可以由同学们自己找、自己说,主要的目的是让他们对这一天的意义有所了解)。

  教师:在课文的开始,开头的三段,给我们介绍了本篇新闻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叫作新闻的导语。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的精辟议论组成。

  一篇新闻除了导语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部分。同学们,回忆一下,新闻还由什么部分组成?

  明确: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

  教师: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以本文为例来看这些部分的作用。标题,告诉我们新闻的内容;电头,告诉我们时间和发布新闻的报社等情况;导语,刚才说过了,是介绍本篇新闻的主要内容。主体,围绕导语具体展开对新闻事实的叙述;结语,就是结束。

  新闻中,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次要的信息放在后面,这种结构叫作倒金字塔结构。

  教师:同学们,再从整体上看看课文,课文结构的安排很有特色。前面和后面都是记述“神五”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对中国航天史的回顾(这个回顾是简要的),二者很自然地衔接在一起。这是不同于一般新闻的地方。这是一种首尾四合型结构。

  同学们根据我们刚才归纳出来的文章的结构,看看文中交代的中国实现“飞天梦”的历程中,有哪几个关键的事件?

  (提示:按照时间顺序。)

  参考答案:

  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

  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

  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神舟”一至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教师: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将宇航与送入太空,摆在中国航天人面前的困难有哪些?他们怎么克服的?

  (提示,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并概括。)

  教师:困难是巨大的,但是我们总算走过来了,我们相信未来我们的国力会更强,未来蓝天上将会有很多中国人的影子,有很多的飞机上都写着“MADEINCHINA”。

  三、播放影片:火箭知识、神六起飞

《飞向太空》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书本上的图画使学生大致了解太空,通过交流使学生更了解太空的奥秘! 技能目标:运用水粉颜料,硬壳纸,创造表现

  让学生在运用自己的巧手,和大脑创造出想象中的物体。在此技术上更加了解太空,到达动手,动脑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学生更了解太空的奥秘!创造出想象中的物体

  教学准备

  硬壳纸,剪刀,颜料等。

  教学过程:

  说起太空,和科幻电影,学生会想起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说起的电影形象。

  通过欣赏课本中的飞船,太空堡垒使学生初步对太空作一些了解,然后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回答;太空是怎么样的,为什么我门要去探索太空?

  然后由我小结:太空是神秘的,应该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没解开,所以我们需要去探索。

  小组讨论

  1让大家讨论太空是怎么样的,太空里有什么,让学生说说太空里的事

  2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觉得太空里有那些他们说的东西?

  3中国有一位很有名的宇航员,大家知道是哪一位吗?

《飞向太空》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观察图片,借助实物图片学习积累词汇,初步分清画面上的'几类主要内容,对这些内容进行必要的了解。

  3、在认识太空,了解太空及人类探索太空奥秘取得的进步,激发学生探索太空、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

  初步分清画面上的几类主要内容,对这些内容进行必要的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我们的宇宙浩瀚无边,在我们地球的领域是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地球之外有什么,你对它了解多少?(学生自由汇报)

  二、看图识字。

  1、出示图画,看看图画上都有什么,借助书上的拼音,读准他们。

  2、学生自学生字。

  3、读黑板上的生字。

  注意字音:宙、冥、强调拆字:贞,区分“贞”和“侦”

  4、学生汇报难记的字。

  5、教师检查。

  三、为图片分类。

  同桌之间商量,为图片分类。没有必须的答案,分出来就可以。并说明这样分的理由。

  九大行星:按离太阳的远近排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此处讲冥王星的资料)

  卫星类:观测卫星、侦察卫星、通讯卫星(讲三者的区别)。

  航天运载类:宇宙飞船、火箭

  四、写字。

  注意的字:察

  区分的字:探(深)、器(哭)、宇(宁)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读上节课学过的词语

  二、谈自己学过这些词语,看过卡片后的感受。

  三、完成可后读一读,写一写。、

  理解:坚贞不屈的意思。其他不用理解。

  四、分小组讨论交流。

《飞向太空》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通讯的特征,培养阅读和写作新闻作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解读标题的特定含义,体会重点语句蕴含的感情,把握文章的特殊结构,品味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言等。

  2、师生互动,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学习中华民族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航天精神。

  二、教学重点:

  学习航天精神,学习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三、教学难点:

  找出并品读相关语句或词语,感受“客观”的新闻语言背后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

  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开启思维,深入挖掘,解决问题。

  五、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课前播放“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视频。

  同学们,你们刚才观看了“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视频,20xx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自己的航天员杨利伟飞向太空的时刻,举国欢庆,我们有的是喜悦和自豪,但是大家知不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大家想不想了解这一段漫长而艰辛的航天研究史?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飞向太空的航程》吧。

  <二>、解读全文

  1.写作背景介绍

  从远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为了这一刻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这篇新闻就回顾了这段历史。

  2、弄清文章的基本结构

  电头:通讯社名+地点+时间+电(及时性)

  导语部分是1~3段,高度概括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xx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一方面指明了这一事件的意义,同时点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4~26段是新闻的主体,作者并没有继续叙述“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经过,而是叉开一笔,用一个过渡段过渡到对中国航天研究史的回顾中。

  27~30段是文章的结语部分,作者又用了一个过渡段把笔拉回到了现实事件中,这样从头至尾形成一种首尾圆合型的结构。

  <三>、内容探讨:

  1、朗读导语部分:指出1至3段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表达效果,并说说第3段的作用是什么。

  描写(形象性) 议论(评论性);

  作用:点明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并指明这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所在。

  2、速读主体部分:中国的飞天梦经历了哪六个阶段?

  (时间词:真实性)

  3、主体部分用大量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这个背景资料,本文是不是有点不像新闻了?

  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样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

  把事件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使事件本身具有历史的纵深感,意义也更加突出。前面所学的《别了,“不列颠尼亚” 》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同样有这种历史背景的叙述。

  4、标题有何深刻含义?

  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

  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四>拓展探究

  结合你的理解,讨论实行载人航天,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都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

  政治上:载人航天技术属于世界上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技术带动工程,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的集中反映和具体体现,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在载人航天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和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上:如果我们当时没有掌握这些世界先进技术,现在我们就会被人看不起,从而受强国欺辱。载人航天作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科学技术领域,对人类的进步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经济上:未来太空资源的开发,必然是谁先开发、谁先获取、谁就受益,这无疑将影响到民族未来的振兴和发展。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载人航天能为解决这个人类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奠定基础。

  <五>、 学会写新闻

  首先,要抓住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准确性的特点 。

  其次,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要选择好的标题,例如本则新闻的标题 。

  再次,注重新闻的结构。例如本则新闻为首尾复合型结构,原因为本则新闻首尾两部分记录的都是“神州”五号的发射场景,中间则穿插了中国航天史的简要回顾,二者自然地衔接在一起。

  <六>、 课堂小结

  本文开头记录了“神舟”五号升入太空的重要历史时刻,然后以时间为顺序,回顾了近半个

  世纪以来中国人的航天之路,材料丰富,条理清晰,学习完本文,不但增长了知识,更增添了民族自豪感。

  <七>作业布置

  联系课文内容,并补充课外有关资料,编一份“中国航天大事记”。

【《飞向太空》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飞向月球》教学设计3篇03-06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范文04-29

《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教学设计03-03

《关雎》教学设计03-24

初冬教学设计04-03

《海燕》教学设计04-03

《zcs》教学设计03-26

草原教学设计03-11

《景阳冈》教学设计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