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蛇与庄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1-05-08 12:35:0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蛇与庄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蛇与庄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通过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心思想。

  2.认识任何事物之间必有一定联系的事实,懂得只有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道理。

  3.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具体材料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的。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用“甚至”、“掌握”、“除了……还有……”造句。

  5.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了解事物之间既有简单的联系,也有复杂的'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符合咱们的意愿。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认识事物之间是有相互联系的。

  (二)指导学生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三)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段落大意。

  (四)熟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段落大意。

  三、教学难点

  分段及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庄稼要想获得大丰收和什么有关呢?(水、阳光、肥料、种子……)

  说得对,这些都跟庄稼的丰收有密切的关系,但庄稼是否能丰收与蛇有没有关系呢?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蛇与庄稼》就告诉了我们。

  (板书:蛇与庄稼)

  (二)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边听边积极思考,使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什么?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三)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2.读准字音。

  本课生字的读音不易读准,教师要加以指导。

  比如:“呻”是翘舌音;“糟”、“肆”是平舌音;“蹋”是四声音调,在文中易读成轻声。

  3.注意字形。

  出示投影片,请学生辨别形近字,然后组词语。

  糟(糟蹋) 蹋(糟蹋)

  遭(遭受) 塌(垮塌)

  蓿(苜蓿) 肆(放肆)

  宿(宿舍) 律(纪律)

  痰(吐痰) 呻(呻吟)

  谈(谈话) 审(审问)

  吟(呻吟) 律(规律)

  琴(琴声) 津(津津有味)

  4.或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海啸:因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而引起的特大海浪。传至近海岸时,浪高可达十余米,对沿岸地区往往造成巨大的财产和生命损失。

  放肆:言行轻率,毫无顾忌。

  传播:散布,推广。

  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十分亲近。

  呻吟:哼哼,病痛时口中发出的声音。

  麻烦:烦琐,费事。

  规律: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势发展。

  风调雨顺:风雨均匀适度。指风雨及时,适合农作物的生长需要。

  显而易见:明显而容易看出来。

  繁殖:生物凭借产生的个体,以传代。

  5.结合词义,区别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秘密——奥秘 性命——生命

  糟蹋——糟践 繁殖——繁育

  放肆——狂妄 密切——紧密

  反义词:

  糟蹋——爱惜 简单—复杂

  密切——疏远

  (四)分段并概括段意。

  这是一篇说理性课文,事例典型,结构严谨。首先让学生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然后再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蛇与庄稼的关系。

  第二段(第2自然段):讲猫和苜蓿的关系。

  第三段(第3自然段):讲事物之间的联系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启发人们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

  (五)熟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2.同学讨论,质疑解难。

  (六)作业。

  1.读课文。

  2.抄写生字、生词。

  资料提供者:

【蛇与庄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蛇》教学设计03-05

《怀素写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6-12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3-04

《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篇08-16

《白鹭》第2课时教学设计03-30

《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篇05-12

《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04-27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3-03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篇03-03

关于蛇的成语与解释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