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数学教学设计的体会

时间:2021-04-21 20:24:3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数学教学设计的体会

  篇一:初中数学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的心得体会

  初中数学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如何使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如教师、学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等)组成最佳结构序列,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提高教学效能,是研究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 通过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学习,使我从新认识了教学设计的涵义。教学设计是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需求,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形成教学方案,并对方案实施后的教学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规划过程和操作程序。其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要正确把握新的教育理念,其核心部分是,数学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的职责在于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活动。

数学教学设计的体会

  其次,在真正理解新理念的基础上,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应用过程;对于教材中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如归纳法则(方法)、描述概念(定义)、总结所学内容结构等),首选鼓励和激励策略,即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去给出答案;而后,教师在学生充分活动的基础上,介绍规范的表述,而不宜要求学生都机械记忆规范的表述。再次,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所学知识的特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最后,根据课堂实际的实施情况,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适时改进教学.通过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学习,使我对教学目标设计的新要求有了认识:教学的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过去几乎只是强调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数学教学设计对知识与技能的研究是最基础的,或者是一般目的,然而,在数学教学中,过程的严密,方法的创新,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美”和“生活的美”也是非常关键的内容,所以说,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最一般的目的教学目标的两类陈述的方式:其一是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这种方式指向可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知识与技能”领域。其二是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这种方式指向无需结果化的或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着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问题而展开的教学设计,这种设计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引领、解惑者。教师从”台前退到了“幕后”,将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我。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坚决不讲,学生不会的,老师精讲

  篇二:浅谈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新的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中。在同一个课程标准下,衍生出许多不同版本的新教材,但每一版新教材,在理念、体系、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都有了巨大的转变,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宗旨。与此同时给我们广大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工作在一线的数学教师如何深刻理解新课标,认真钻研新教材,结合自己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合理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我在新授“平方差公式”一节中,一上课,我便向学生提出该堂课的三个学习目标,也就是学习卡上的三个部分:1、了解公式的几种推导方法;2、熟练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

  3、熟练运用公式简化运算。这样,上课开始学生心里便有了数,这节课我如果把这三个问题解决了,那我就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事实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在学习能力尚未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学生是没有能力自己定出学习目标的,当然更无法确定学习的重点,如没有给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时就没有目的,没有重点,更谈不上通过学习达到预定的目标了。因此,为了使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目的性,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必须给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二、 情境引入,贴近生活,增强趣味,提高学习兴趣

  我在新授“平方差公式”一节是这样引入的:用影片描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狡猾的庄园主,把一块边长为X的正方形土地租给老实巴交的张老汉种植,一年后,庄主对老汉说:“我把这块地一边增加5米,另一边减少5米继续租给你,你也没吃亏,如何?”老汉一听,觉得是没吃亏,就答应了,回到家中,就把这事跟邻居讲了,邻居却叹了口气,告诉他说:“你吃亏了!”老汉很吃惊,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认为老汉有没有吃亏呢?为什么?这样引入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很顺利的导入新课。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高于现实”,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如果脱离生活现实谈数学,数学给人感觉往往是枯燥的、抽象的。因此,在新课引人时,注意把知识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精心设问,一方面是学生关心的话题,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迫切想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而趣味性的知识总能吸引人,趣味性的问题总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深层次的思考。在新课引人时,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学史或其它有趣的知识,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 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提高学习能力

  我在新授“平方差公式”一节中,情境引入后,学生想到计算(X+5)(X-5),来比较其结果与X2的大小,从而情境问题得到解决。此时我适时抓住契机,让学生画图来比较,有情境作为基础,学生不感到困难,这样自然过渡到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即有了引入的基础,学生对公式的几何推导方法便不陌生了,而且也轻而易举就掌握好了。这里虽然花了不少时间,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习能力。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正是为了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片面追求提高学生方法运用能力的做法,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四、、巧编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在新授“平方差公式”一节中,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自己编了一组变式训练题:填空

  ①( + )(2a – 3b)= 4a2 -9b2②2- ③ (2+ )( -2)=9x4 – 4 ④2 – 64t2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上传统的习题,可以使学生掌握熟练的解题技能,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还应当适当编设一些课堂练习题。(1)改编教材上的习题,使之一题多变,一题多解。(2)设计开放题(题目的条件不充分,结论有多种性)例如:上面第4题就是一道很好的开放题,它对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以上两种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多向度立体思维选择信息,全方位观察思考,运用多种知识来重组解答,无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事实上,充满思考性的练习题即使学生没能完全正确解答出来,也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去编设习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分析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五、 注重教学反馈与矫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发展非智因素

  我在新授“平方差公式”一节中,基础巩固训练时,安排4位成绩中下等的同学上黑板板演,果然暴露出了一些学生经常容易犯的错误,我及时抓住契机,加以点评,并及时矫正,再出一道类似练习再次得到巩固。板演是学生暴露思维过程的重要渠道。对学生板演中暴露出来的错误,教师不仅要指出其错误所在,还要正确分析产生各种错误的原因,指出应该怎样纠正错误,并在下次板演或作业中有意安排类似的练习,让学生及时矫正。而其他同学则采用学习小组内交换批改,然后一帮一、手把手的方式加以矫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检查评价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认识自己思维正确与否及其将错误的思维方式及时矫正,每堂课的问题当场得到解决,不留余患。这种小组内请学生当小老师进行师生换位的方式,是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方法。学生互教互学,能者为师,既能提高学生成绩,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有专长的学生得以发挥,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同学处得到比在老师那里更大更及时的帮助。并有助于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自我意识;不仅改善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六、 重视课堂教学形式,寓教于乐

  我在新授“平方差公式”一节中,设计了多种教学形式,如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游戏:让学生在两分钟内出两道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题目,然后同桌交换完成,再交换回来进行批改,看谁出的题目最好,评出优胜者。另外为了让学生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采用了抢答和分组竞赛的形式,在规定时间4分钟之内,看哪个小组完成的题目最多,计算最准确,并评出优胜组。然后组内采用一帮一、手把手的方式将练习得到进一步巩固。最后以小测试形式在规定3分钟内完成两道题,看哪个组总分最高,评出最佳团队。教师就教学内容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助推器,只要有学习兴趣,再困难、再枯燥的学习活动他们也会乐此不疲,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才能乐在其中,达到乐的境界。而游戏活动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因此,应将知识游戏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这样一定能提高教学效果。

  七、 重视课堂小结,实现知识升华

我在新授“平方差公式”一节中,先由每个学生自己小结,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汇总,把教师单个作小结变成了课堂上人人作小结,有助于学生概括能力、抽象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由于人人都要作小结,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主动性加强。课堂小结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起着提纲契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通常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及关键点。如果教师直接小结,哪怕“字字珠玑”,其结果往往是“平平淡淡”。因此,小结时,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更有助于学生课后的主动学习,真正实现知识的升华。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用各种形式手段来尽量使学生的眼、手、心、口等方面“动”起来,使课堂教学真正为学生自主发展服务,才能体现现代教育“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落实素质教育。教师只有结合教学规律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创造出教学之美,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体会到教学之乐。

  篇三:浅谈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中。在同一个课程标准下,衍生出许多不同版本的新教材,但每一版新教材,在理念、体系、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都有了巨大的转变,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宗旨。与此同时给我们广大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工作在一线的数学教师如何深刻理解新课标,认真钻研新教材,结合自己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合理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我在新授“平方差公式”一节中,一上课,我便向学生提出该堂课的三个学习目标,也就是学习卡上的三个部分:1、了解公式的几种推导方法;2、熟练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3、熟练运用公式简化运算。这样,上课开始学生心里便有了数,这节课我如果把这三个问题解决了,那我就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事实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在学习能力尚未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学生是没有能力自己定出学习目标的,当然更无法确定学习的重点,如没有给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时就没有目的,没有重点,更谈不上通过学习达到预定的.目标了。因此,为了使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目的性,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必须给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二、 情境引入,贴近生活,增强趣味,提高学习兴趣

  我在新授“平方差公式”一节是这样引入的:用影片描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狡猾的庄园主,把一块边长为X的正方形土地租给老实巴交的张老汉种植,一年后,庄主对老汉说:“我把这块地一边增加5米,另一边减少5米继续租给你,你也没吃亏,如何?”老汉一听,觉得是没吃亏,就答应了,回到家中,就把这事跟邻居讲了,邻居却叹了口气,告诉他说:“你吃亏了!”老汉很吃惊,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认为老汉有没有吃亏呢?为什么?这样引入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很顺利的导入新课。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高于现实”,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如果脱离生活现实谈数学,数学给人感觉往往是枯燥的、抽象的。因此,在新课引人时,注意把知识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精心设问,一方面是学生关心的话题,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迫切想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而趣味性的知识总能吸引人,趣味性的问题总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深层次的思考。在新课引人时,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学史或其它有趣的知识,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重知识的生成过程,提高学习能力

  我在新授“平方差公式”一节中,情境引入后,学生想到计算(X+5)(X-5),来比较其结果与X2的大小,从而情境问题得到解决。此时我适时抓住契机,让学生画图来比较,有情境作为基础,学生不感到困难,这样自然过渡到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即有了引入的基础,学生对公式的几何推导方法便不陌生了,而且也轻而易举就掌握好了。这里虽然花了不少时间,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习能力。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正是为了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片面追求提高学生方法运用能力的做法,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四、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在新授“平方差公式”一节中,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自己编了一组变式训练题:填空 ①( + )(2a – 3b)= 4a2 -9b2 ②(0.2p+ )( -0.3q)=0.04p2-

  ③ (2+ )( -2)=9x4 – 4 ④ ( + )( - )=49s2 – 64t2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上传统的习题,可以使学生掌握熟练的解题技能,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还应当适当编设一些课堂练习题。(1)改编教材上的习题,使之一题多变,一题多解。(2)设计开放题(题目的条件不充分,结论有多种性)例如:上面第4题就是一道很好的开放题,它对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以上两种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多向度立体思维选择信息,全方位观察思考,运用多种知识来重组解答,无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事实上,充满思考性的练习题即使学生没能完全正确解答出来,也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去编设习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分析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五、 注重教学反馈与矫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发展非智因素

  新授“平方差公式”一节中,基础巩固训练时,安排4位成绩中下等的同学上黑板板演,果然暴露出了一些学生经常容易犯的错误,我及时抓住契机,加以点评,并及时矫正,再出一道类似练习再次得到巩固。板演是学生暴露思维过程的重要渠道。对学生板演中暴露出来的错误,教师不仅要指出其错误所在,还要正确分析产生各种错误的原因,指出应该怎样纠正错误,并在下次板演或作业中有意安排类似的练习,让学生及时矫正。而其他同学则采用学习小组内交换批改,然后一帮

  一、手把手的方式加以矫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检查评价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认识自己思维正确与否及其将错误的思维方式及时矫正,每堂课的问题当场得到解决,不留余患。这种小组内请学生当小老师进行师生换位的方式,是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方法。学生互教互学,能者为师,既能提高学生成绩,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有专长的学生得以发挥,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同学处得到比在老师那里更大更及时的帮助。并有助于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自我意识;不仅改善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六、 重视课堂教学形式,寓教于乐

  我在新授“平方差公式”一节中,设计了多种教学形式,如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游戏:让学生在两分钟内出两道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题目,然后同桌交换完成,再交换回来进行批改,看谁出的题目最好,评出优胜者。另外为了让学生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采用了抢答和分组竞赛的形式,在规定时间4分钟之内,看哪个小组完成的题目最多,计算最准确,并评出优胜组。然后组内采用一帮一、手把手的方式将练习得到进一步巩固。最后以小测试形式在规定3分钟内完成两道题,看哪个组总分最高,评出最佳团队。教师就教学内容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助推器,只要有学习兴趣,再困难、再枯燥的学习活动他们也会乐此不疲,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才能乐在其中,达到乐的境界。而游戏活动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因此,应将知识游戏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这样一定能提高教学效果。

  七、实现知识升华

  新授“平方差公式”一节中,先由每个学生自己小结,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汇总,把教师单个作小结变成了课堂上人人作小结,有助于学生概括能力、抽象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由于人人都要作小结,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主动性加强。课堂小结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起着提纲契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通常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及关键点。如果教师直接小结,哪怕“字字珠玑”,其结果往往是“平平淡淡”。因此,小结时,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更有助于学生课后的主动学习,真正实现知识的升华。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用各种形式手段来尽量使学生的眼、手、心、口等方面“动”起来,使课堂教学真正为学生自主发展服务,才能体现现代教育“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落实素质教育。教师只有结合教学规律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创造出教学之美,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体会到教学之乐。

【数学教学设计的体会】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设计12-27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04-21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找规律》04-06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08-24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05-11

乘法分配律数学教学设计03-24

小数乘小数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3-20

数学优秀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11篇)04-21

《圆柱的体积》数学教学设计(精选5篇)03-20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