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浅谈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化

时间:2021-04-05 08:19:4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浅谈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化

  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化取向是指坚持按教学规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追求的是“真”的一面。那么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化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教学科学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这是坚持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化取向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一般认为,科学化的课堂教学设计有三个基本特征,即整体性、有序性和建构性。

浅谈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化

  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体性是指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与各个环节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体性要求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要做到课堂教学各个要素内部的整合。如,教学目标的整合,要求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全面兼顾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教学内容的整合,要求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设计既注重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原理,又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既注重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又注重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教学。教学方法的整合,要求教学方法的设计须从学生、教材、教学目标和教师自身条件出发,在一定教学策略指导下,以一种方法为主,把多种方法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最有利于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优化的教学方法的整合方案。教学评价的整合,要求打破传统的评价主体单一(仅为教师评价)、评价内容片面(仅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内容)的做法,实施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结合、综合素质与考试成绩结合的综合模式。

  (2)要实现教学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的整合。这就要求为课堂教学设计一个合理的教学结构。只有使教学要素之间形成合理的组合方式和运作流程,才能使系统功能得到最佳发挥。

  课堂教学设计的有序性是指课堂教学中各系统要素有规则的联系和组合。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课堂教学设计的有序性要求呈现教材内容的有序化、结构化,即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组织和呈现教材内容,以提高知识的结构化程度。

  (2)课堂教学设计的有序性还要求将教学过程模式化、程序化,即在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媒体后,为了将这些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必须对构成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在时间、空间方面设计出比较稳定的、简化的组合方式及活动程序。

  课堂教学设计的建构性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启发学生自主建构认知结构。“为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而教”是现代教学论的一个基本结论,也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要求教师要按照学生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与规律设计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浅谈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化】相关文章: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08-24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08-23

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精选17篇)03-15

浅谈外贸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务实性论文05-01

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模式生活化初探论文05-02

浅谈元旦的由来02-03

浅谈宜昌的过年风俗05-15

浅谈写作的教学论文08-20

浅谈教育论文的写作12-15

浅谈以工作进程为导向设计应用写作教学内容体系的探论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