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动物园的晚上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3-28 15:50:4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动物园的晚上的教学设计

  动物园的晚上

动物园的晚上的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注意训练默读的速度;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3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模仿课文,写一种动物是怎样吃食物的。

  4、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动物睡觉的一些知识。

  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指导,体会说话前后的提示语,寓理解课文内容

  于朗读训练中。

  2、模仿课文,写一种动物是怎样吃食物的。

  教学难点:

  模仿课文,写一种动物是怎样吃食物的。

  教学媒体:投影、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板书设计:

  狗      趴  贴

  长颈鹿  趴  绕  搁  闭

  动物园的晚上    蝙  蝠  倒挂  钩          有趣

  大猩猩  侧  枕

  大  象  站  躺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结合课文体会词义;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你们去进过动物园吗?都见识过哪些有趣的动物?谁在晚上去过动物园?如果没有,今天晚饭过后,老师就带大家到动物园去逛一逛,去看看动物们是怎样睡觉的。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动物园的晚上》。

  板书:动物园的晚上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检查:

  ①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

  ②映示下列词语,区分下列字音(加点字):

  前鼻音:蝙蝠  屋檐

  后鼻音:长颈鹿

  翘舌音:后肢

  ③读准下列多音字:

  搁在背上          尖爪           石缝

  睡着了                侧着身子

  ④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注意轻声:

  脖子  胳膊

  2、再读课文,要求:用“读书要做记号”中学到的方法,在课本上做记号。

  检查:

  ①  朗读下列词语:

  趴  胳膊  脖子  长颈鹿

  搁  后肢  钩住  亚洲象

  ②交流:提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3、三读课文,要求:①读通句子。②边读边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检查:指名分自然段逐段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正音。

  三、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讲到哪几种动物睡觉的样子,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讲的(在书上用“∥“标示)。

  四、指导书写生字。

  亚:中间两竖不能分得太开。

  颈:第五笔是提,右侧是“页”,不能同“劲”混淆。

  膊:右半边笔画较多,注意笔画的位置和间隔,右上方一点不能遗忘。

  五、作业。

  1、见习字册。

  2、比一比,再组词。

  劲(    )  肢(    )  钩(    )  膊(    )

  颈(    )  枝(    )  沟(    )  搏(    )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动物睡觉的一些知识。

  3、模仿课文,写一种动物是怎样捕(吃)食的。

  教学重点:

  通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了解动物睡觉的一些知识;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文字,领悟作者写法特点,模仿课文,写一种动物是怎样捕(吃)食的。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18 动物园的晚上

  二、复习:

  1、这篇课文主要是写什么的?具体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睡觉的

  样子?(要求学生按课文叙述的顺序讲述)

  板书:狗  长颈鹿  蝙蝠  大猩猩  大象

  2、投影显示最后一段,齐读,说说这里的“学问”指的是什么?

  过渡: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研究动物睡觉的“学问”。(指板书)在这些动物中,哪种动物是我们最熟悉的?(狗)

  三、导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说说:我们平常看到的狗睡觉的样子是怎样的?

  2、读读课文第1、2自然段,找出课文中描写狗睡觉时的

  样子的语句。

  学生交流后投影显示:

  ①只见一只狗正四只脚趴着睡在门口,耳朵紧贴在地面上。

  ②只见一只狗睡在门口,耳朵贴在地面上。

  分别朗读上述两句话,找一找:第②句与第①句有什么不同?

  讨论:作者写狗睡觉的样子,哪几个词用得最准?(学生动作演示理解“趴”、“紧贴”)

  指导朗读,读好“趴”、“紧贴”。

  3、小结:作者抓住了“趴”和“贴”这两个动词,把狗睡

  觉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

  板书:趴  紧贴

  4、再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对狗睡觉的特点还有什么进一步的了解?

  学生交流后投影显示:小明还没有走近它,它就一下子跳了起来。

  讨论:这“一下子跳了起来”说明了什么?

  指导读好“一下子跳了起来”。

  设疑:狗睡觉的样子作者已经写得十分清楚了,至此作者可以告一段落,介绍另一种动物睡觉的特点了。可是,作者接着写道……(指名读爸爸说的话)为什么还要用一段文字写爸爸的话呢?这个问题我们不忙回答,暂且搁在一旁。

  四、导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1、师读第三自然段:小明又跟爸爸去看长颈鹿。长颈鹿

  睡(趴)在地上,长长的脖子转(绕)了个弯,头靠着背(把头搁在自己的背上),闭着眼睛,一动也不动。

  学生指出教师朗读的错误。

  2、自读课文,找出哪些话是写长颈鹿睡觉的,想一想:

  作者用了哪些词写出长颈鹿睡觉的特点?

  3、投影显示:

  长颈鹿趴在地上,长长的脖子绕了个弯,把头搁在自己的背

  上,闭着眼睛,一动也不动。

  长颈鹿睡在地上,长长的脖子转了个弯,头靠着背,闭着眼

  睛,一动也不动。

  ①对比朗读,画出上述两句话中不同的地方。

  ②区别“睡”和“趴”、“转”和“绕”、“靠”和“搁”等词的不同。

  4、指导朗读(小组比赛的形式,读好几个动词)。

  5、投影显示长颈鹿睡觉的图片,学生看图说说长颈鹿是 怎样睡觉的'。

  板书:趴  绕  搁  闭

  6、分角色朗读小明和爸爸的对话。

  7、再次设疑:跟写狗睡觉的内容一样,作者在写完了长颈鹿睡觉的样子以后,并没有直接写其它动物是怎样睡觉的,而是用两段文字,写了小明和爸爸的对话。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我们还是留待下面解决。

  五、用上述方法学习写蝙蝠、大象睡觉的段落。

  1、启发:我们已经学习了描写狗、长颈鹿睡觉样子的段落,接下来描写蝙蝠、大猩猩、大象睡觉样子的内容会自学了吗?你打算采用怎样的方法和步骤来学习。

  启发学生自行归纳出下列学法:

  找出描写动物睡觉的语句,认真地读一读,仔细体会这种动物睡觉的特点,在最能体现动物睡觉特点的词下面画小圆点。

  2、小小组交流:每人选择一种动物,看图说说这种动物睡觉的样子,并把句子读好。

  3、指名交流: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看图说说它睡觉的样子(相机投影显示动物图画及叙述文字);师生评点。

  完成下列板书:

  趴  绕  搁  闭

  倒挂  钩住

  侧  枕

  站  躺

  4、小结:作者就是选择这些精当的词语,把动物睡觉的特点写得活灵活现。

  板书:用词准确

  六、领悟写法。

  1、想一想:蝙蝠一般在白天睡觉,现在正是晚上,那么,小明是怎样知道蝙蝠睡觉时的样子的呢?(爸爸介绍的)

  2、所以作者这样写道(投影显示,齐读):“小明一边看,一边听爸爸讲述动物睡觉的趣闻……”

  过渡:爸爸讲述了哪些动物睡觉的“趣闻”呢?让我们读来听听……

  3、分角色朗读小明和爸爸的对话。

  4、通过朗读对话,刚才老师留着的两处疑问,现在你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吗?(请学生讲讲)

  5、小结:小明的爸爸是个动物学家,从爸爸的话中,也能了解到好多动物睡觉的“学问”。由此可见,观察事物,除了用眼睛仔细看之外,多问、多听,同样十分重要。

  板书:看  问  听

  七、说话训练。

  1、投影显示丹顶鹤睡觉的图画,学生观察思考:丹顶鹤睡觉有什么特点?你对此还有什么疑问?

  2、指名学生说说丹顶鹤是怎样睡觉的?并对丹顶鹤睡觉的奇特样子提出自己的疑问,师生共同释疑。

  (丹顶鹤睡觉的样子:丹顶鹤也睡着了。只见它一条腿站着,另一条腿提着,长长的脖子缩了起来,闭着眼睛,睡得可真香啊!)

  教师选择学生提出的下列一个疑问作答:

  生:丹顶鹤这样睡觉不是很累吗?

  师:不用担心,当它感到累的时候,它会自动地两腿交换,而这却丝毫不影响它睡觉。

  3、模仿课文的写法,说说丹顶鹤睡觉的样子,并把学生提出的上述问题和老师所解答的话也一起讲一讲。

  八、总结。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师述: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不但了解了一些动物睡觉的趣闻,而且还懂得了写这类文章的方法——一是要选择准确的词语写出事物的特点;二是把看到的、听到的有顺序地写下来。这样的文章才会具体生动,使人爱读。

  九、迁移运用。

  小练笔:观看老鹰捕食的录像,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1、观看录像。

  2、教师补充介绍。

  刚才大家看到的捕食鱼儿的鹰叫鱼鹰,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稀鸟类。它的眼睛十分锐利,当它在天空飞行时,眼睛却紧盯着水面,一旦发现了目标,它就风驰电掣般地俯冲下来抓住鱼,有时甚至还冲进水中去抓鱼呢。据说鹰俯冲下来的速度可高达每小时350千米以上。

  3、请学生重复老师所介绍的话,检查学生听的情况。

  4、学生写话,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一部分词语,如:锐利、俯冲、贴近、钩住等。

  5、指名交流、评议:主要看学生用词是否准确,有没有把听到的内容写进去。

  十、作业:完成小练笔。

  第 三 课 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迁移运用:观察一种动物是怎样吃食的,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教学重点:

  观察一种动物是怎样吃食的,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1、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2、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3、指名表演朗读。

  二、迁移运用。

  1、说说自己观察的是什么动物吃食的样子,它是怎样吃食的,有些怎样的动作。

  同桌互述——指名交流。

  2、选择一种动物吃食的样子,具体指导写法。

  例:小金鱼

  我把饭粒丢入金鱼缸。小金鱼们发现了食物,便很快地游过来,围聚在食物的周围。只见一条小金鱼把小嘴巴凑到米粒上,米粒滚动了几下。小金鱼张开嘴,一口咬住了米粒,一会儿便把米粒吞入肚中。吃饱了肚子的小金鱼甩动着尾巴,在金鱼缸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3、选择学生的习作当堂交流。

  4、把习作誊写在小作文本上。

  三、作业。

  把自己观察到的某种动物吃食物的样子写下来。

  教后记:

  资料提供者:

【动物园的晚上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荷花》的教学设计03-03

小鸟的教学设计04-09

《蚕丝》的教学设计04-03

《灯光》的教学设计06-12

赵州桥的教学设计04-23

丰子恺的《白鹅》的教学设计05-22

《黎明的通知》教学设计08-07

《背影》的教学设计范文04-09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04-07

《散步》的教学设计范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