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台湾怀乡文学

时间:2021-02-06 13:05:23 民俗风情 我要投稿

台湾怀乡文学

  台湾怀乡文学,抑或被称为乡愁文学或回忆文学,其创作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文坛上颇为盛行,并由此成为一代大陆迁台民众思想感情、故园情感的多层次写照。

  台湾怀乡文学即台湾地区的回忆文学。40年代末,由于政治的原因,许多大陆人背井离乡,流落到台湾。这些人,虽身在台湾,却心怀故土,因此50年代初,当台湾文学强力推行“反共文学”的同时,怀乡文学也风行起来。

  促使这种台湾本土(怀乡)情怀进一步深化的,是台湾近代屡受侵略的苦难现实。自十九世纪末以来,台湾在政治上经历了三次转变。200多万人流亡台湾,背井离乡,面对国民党反攻复国神话破灭,海峡两岸隔绝的现实。历史文化传统的潜在影响:强烈的乡土意识和亲情观。历代文人之思是促使这种台湾本土(怀乡)情怀进一步深化的,是台湾近代屡受侵略的苦难现实。

  怀乡文学就其内容来说,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纯粹的思乡文学。这类作品往往是通过对大陆风土人情和昔日生活的描写,抒发作者的怀乡思亲念旧之情,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二是回忆过去与批判现实相结合的作品。

  三是怀旧文学。怀念过去的“灯红酒绿,纸罪金迷”的“良辰美景”,幻想“反共大陆”的成功与旧生活的重演等。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於梨华的.《梦回清河》,聂华苓的《失去的金铃子》等则以童年记忆的小说,来怀念故乡故土故人,描写人世沧桑、悲欢离合,抒写岁月消失的物是人非。林海音以自己的童年到少年时代为背景,创作出长篇小说《城南旧事》,小说借助主人公小女孩英子童稚的视线,去铺展、反映古都的人世风情,描写父亲的亲情,作品以如梦般悠远的故事,叙写对故乡的眷恋。

  因两岸隔绝所造成的天各一方的“乡愁”,何处是归途的民族、国家认同思考,则首先出现在女性作家於梨华、聂华苓的视野中。於梨华在美国留学时期创作的长篇小说《梦回清河》,虽然同样是回忆中学时代在浙东故乡生活的作品,但却加入了思想的光华。

  二十世纪初期,世界时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中国大陆爆发了五四运动,这场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性质的革命运动对台湾影响深远。而此时的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已有二十多年历史,随着殖民体系的日渐严密,台湾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也有武装起义转向文化抗争。一部分受到日本左翼势力影响的台湾进步知识分子,面对新的反殖斗争形势,认为应该发起社会改革运动,反对同化主义,以要求民族平等、民族自决为目标的台湾新文学运动也就应运而生。

【台湾怀乡文学】相关文章:

台湾音乐台湾民歌12-22

台湾的尾牙风俗02-13

台湾中秋的习俗12-13

冬季台湾旅游攻略11-29

台湾民俗战祭10-13

台湾民俗播种祭10-12

2018春节台湾旅游攻略12-02

台湾古典乐舞汉唐乐府12-22

台湾传统戏曲歌仔戏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