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如何提高论文写作能力

时间:2022-10-19 17:05:24 论文写作 我要投稿

如何提高论文写作能力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如何提高论文写作能力,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如何提高论文写作能力

  如何提高论文写作能力 篇1

  写作之前,我会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1)市场问题。文学论文这个市场里,我要做的主题中,别人会不会对我做的东西感兴趣,我凭什么引起别人的兴趣。说真的,只是自己喜欢,这个理由是不够的。

  2)市场质量标准。文学论文这个市场里,它有没有自己的写作标准,有没有共同的行文写作特点?说真的,我自己阅读体验,哲学论文、社会学论文和语言学论文,这三者虽然也是文科,但它们的论文跟文学论文很不同。虽然文学总是借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理论框架去分析文学作品,但好的文学论文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它不是说跟其他学科只是研究对象不同而已(如社会学对象是社会,而是文学批评对象是文学文本)。我自己花了很多时间思考,这股独特的风味在于哪里?文学批评的风格有什么特点?我想你搞美学,肯定也有自己的行业标准,越理解行业标准,写东西时候越有把握。至于怎么理解行业标准,当然是阅读那些上品的论文,然后分析它们的风格而得知。

  3)论文水平问题。比如针对《谁怕弗吉尼亚伍尔夫》这本剧本,有人已经用拉康精神分析去分析里面的夫妻关系了,或者有很多篇论文谈到里面的夫妻关系了,现在我也谈夫妻关系,用的是“交流理论”。在决定用此角度之前,我必须得思考:凭什么我的分析就比它们合理,比它们好?大家都在争夺“最佳阐释”的称号。论文有好坏之分,我的论文水平,跟我打倒多少竞争对手也有关系。所以,我需要在论文中,说明他们视角的不足或前后不一之处,然后再让自己闪亮登场。

  上面是操作前的思考,我最后谈谈技术性操作吧。

  1 、上台前要熟悉自己的手术刀。分析理论框架是我的刀,我现在操刀前,必须找出该框架下我需要的关键概念(比如生存美学,涉及这一主题的福柯著作,从《主体解释学》开始,到最后一本法兰西学院的讲座《说真话的勇气》,里面的概念上百个是有的了,我不可能全部使用,只取需要的那十来个或者二十来个),然后摘出作者原著中的定义,仔细琢磨。这是工具,必须熟悉。

  2 、要模仿别人如何使用手术刀。我不知道你们美学论文如何写,我们文学批评论文不是说随便找刀就可以砍。有时候这把刀不适合文学分析,它需要经过文学理论或文学批评实操的转化,才比较适合用来分析文学文本。随便用哲学家的理论去套文学作品,最后可能是用文学文本去解释了哲学理论,而不是用哲学视角去挖掘出文本潜藏的内容。希腊哲学的基督教化和基督教的希腊哲学化是不一样的,前者主体是基督教,后者主体是希腊哲学,而文学批评主体当然是文学文本而非哲学或者其他理论。我们要做的,不是用文本去证明理论的正确性,而是要用理论去让文本显露自身。所以在熟悉刀本身后,还要学习具体的操刀方法。比如我用“交流理论”去分析Edward Albee 的《marriage play》之前,是先仔细研究别人如何用交流理论分析了Edward Albee的《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交流理论的框架内,有上百个概念,我就研究这篇文学批评中(文学批评就是指用文学理论去分析文本的评论性文章),具体操刀时,如何取舍重要概念,以及这些重要概念如何进行组合,如何层层递进剖析关键问题。

  我总觉得,1和2心中有底了,自己拿刀操作,大概问题也不大了。至少我是如此。其实技术练到家,既能 量产合格产品,自己的东西自然而然就出来。

  如何提高论文写作能力 篇2

  一、正确认识

  教师论文写作的重要意义;教师论文写作是近年学校炒得比较热的话题,一方面是科研兴校的大环境所致,一方面是评职称的硬件规定所致,但对教师论文写作的认识众说纷纭,颇多微辞,有的甚至认为作为一线教师没必要写论文,我们以为这是一种偏激,写作必须走出三个误区,认清三个意义。

  1、走出三个误区。一是职称误区。现在有不少教师认为写论文就是为了评职称,评职称前挑灯夜战,笔耕不辍,评上职称后则掷笔弃墨、偃旗息鼓。其实,评职称看论文的本意是为了看一个教师的教研水平,如果僵化到写论文仅仅是为了评职称的地步,容易产生诸多弊端,现在有个另教师花钱自费发表论文,请人代笔发表论文,完全陷入职称误区,只有走出这个误区才能真正的提高论文写作水平,实现以写促教。二是名利误区。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教师认为写论文是不务正业,追名逐利,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写论文是推销自己、提高自己、参与交流、学习别人的重要手段。据我们个人的体会,写论文能够促进自己对教学工作的反思,更好的搞好业务工作,不但不是不务正业,而且应是大务正业。至于随之而来的名与利,那是微乎其微的附属物,写论文的主要收获是自身的内在增值。三是业余误区。有些教师也认为教师应当写论文,但只是一种业余工作,有空就写没空就可不写。我们认为写论文不应是教师的业余工作,而应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当然不是说可以不备课、不上课、不看作业,整天趴在那儿写,我们的意思说应当在日常工作随时把所思所感记录整理,连缀成文,日积月累,把写论文当做一种日常总结自己、提高自己的一个重要举措,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教促写、以写促教的良性循环。如果把论文写作当做一种业余,为论文而论文,割裂教与写的关系,那不但写不出好论文也不利更好搞好日常教学工作。总之,教师要走出对论文写作的三个误区,从内心深深正确认识论文写作,体会论文写作的重要意义,为论文写作奠定正确的心理基础,才能为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创造一个内因条件。

  2、认清三个意义。其实,教师搞好论文写作可取得多边综合效益。一是有利于学习别人,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那么,“下笔如有神”的前提是“读书破万卷”教师要想有东西可写,从事论文写作,就必须多读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著作,多看教育类报刊杂志上的文章,站在教育科研的前沿,体会论文写作技巧,通过以写促读,更多的把别人的先进经验学到手。二是有利于提高自己。写论文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总结自己、思考自己、自己设想、自己展望的过程,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在写论文中经常会想到自己阅读过的观点,自己实践中的想法,有时甚至写出以前从未想到过的东西,写完一篇论文,整篇浏览,往往有一种提高一大截的感觉,因此,我们以为写论文如同创造一个东西,东西的质量不必说,单是创造过程本身就是各方面综合能力的一个训练、提高。三是有利于改进教学。我们以为写论文不但不会影响教学,反而有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据我们个人体会,要想写好的论文,必须写自己熟悉的领域,写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研究探索,这样写作的过程就成了一种研究教学工作的过程,个人经常的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新发现新问题,不断通过写作提炼、升华,在实际工作中又用文章的观点指导实践,这样,反反复复,自会对提高教学质量大有禅益。当然,教师从事论文写作还有利于个人积累资料,有利于浓化学校的学术氛围等,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的去认识,发掘论文写作的意义,从意义的角度开拓论文的写作领域,使之产生多边效益、辐射功能。

  二、如何搭出论文的框架

  所谓论文的框架,就是指论文中支撑论文的几个提纲或是论据,也就是你从哪几个方面来达成目标的。 论文的提纲同样要注意几点: 一是新,创新是第一要素,比如本人的论文《改善课堂提问行为的策略》,关于课堂提问其实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了,这么多年来一直是大家备课、议课、评课的主要方面,相关的论文也很多。我在写这篇论文时架构了这样几个提纲: 课堂提问应提“以人为中心”的问题; 课堂提问应增加“等待时间”; 课堂提问应力求技巧性。

  从新的角度去诠释如何优化课堂提问,就显得与众不同了。 二是全,论文的提纲应力求周全,比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法很多,如果你仅从一、两个方面去论述,就显得说服力步够。 三是奇,

  提纲的表述不妨奇一些。如有位教师在谈当前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时,采用了这样几个提纲:

  1、“丢了西瓜捡芝麻”——为了探究而探究

  2、“大事化小小化了”——探究教学的形式化

  3、“野渡无人舟自横”——探究教学的随意化

  虽然所阐述的内容比较普通,但提纲却起到了吸引人眼球的效果。

  三、不断学习,收集资料

  为了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必须收集一定的信息,积累足够的资料,而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因此,要把学习和积累作为提高论文写作水平的根本来抓,在学习和积累上多下功夫。

  要多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广泛阅读相关方面的经典书籍。要带着汲取的心态去阅读,从中吸取营养,借助这些理论来观察和分析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去发现许多仅凭教学经验认识不到的问题,并以这些理论为支撑来指导自己的论文创作。

  要多学习本学科的教育发展史,关注当前的.教育动态,特别是关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高考改革等热点问题.注意各种教育刊物上发表的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文章进行学习研究,以便为自己的论文创作提供丰富的思想的源泉和素材。

  除了多学习外,更重要的是坚持积累资料的习惯,因为在发表论文前肯定离不开参考资料。在研究某一个问题之前,应充分了解他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成果以及所做的工作,搜集尽可能多的背景材料,这样才能正确又有创新的确定自己的方向。写作水平再高的作者,也要先收集积累足够的材料,才能写出有深度的高质量的文章,因为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而规律总是存在于大量的现象之中。从写文章的角度看,资料是文章的血肉,是内容的组成部分,是论文论点的依托和支柱。如果只有论点,缺乏资料和论据,就不能有力地证明论点,论点会显得苍白无力。只有占有了相当数量的资料,才能搞清我们研究的题目有哪些是前人提出却还没有解决,有哪些问题前人未曾提出过,如果围绕这些问题收集了更大数量的资料,就有可能弄清问题的关键,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

  论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论文水平的提高也要靠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和研究。我们所看到的论文都是作者花费很长时间,牺牲休息日,用心写出来的,但写论文也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肯下苦工,坚持学习积累、研究探索,最后都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来。

  如何提高论文写作能力 篇3

  一、留心生活,学会观察

  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 。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里编的准备写成小说的故事讲给福楼拜听。福楼拜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于是莫泊桑意识到福楼拜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从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每天外出观察,终于写成了小说《点 心》,并成为世界著名的小说家。后来莫泊桑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发现的东西……”鲁 迅也曾说过:“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这是鲁迅长期创作的经验总结。由此可见,要想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只有在海上。

  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夏夜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二、练写随笔,积累素材

  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写随笔,就是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字数自由。只管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随心所欲。洋洋洒洒几千字,不嫌多;点点滴滴几十 字,不嫌少: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这样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 。他们写的内容起初比较简单,渐渐地,观察视野不断扩大,就从身边的小事写开去,写社会、写人生。内容 越来越丰富:班级的生活与风波,家庭的欢乐与忧愁,社会见闻等等,真是大到宇宙,小到自我,尽入笔底。 有个学生对校园常作细致观察,从景到人,从人到事,连续写了校园生活之一、之二、之三……在随笔里,我看到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也有到了学生因创作热情而引出的观察兴趣。不仅有话可写,而且更真实,更贴近生活,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三、课外阅读,学会迁移

  现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苦斗以提高分数,“重理轻文”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致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四、模仿范文,培养文风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五、多加肯定,少点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六、鼓励创作,推荐发表

  俗话说:“乐此不彼”,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光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以真对待,选出一些较佳习作,编写作文专刊,名曰《成长》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为之宣传,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份量,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付出总有回报,由于自己的辛勤耕耘,我的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不断提高,一株株幼苗在茁壮成长……

  如何提高论文写作能力 篇4

  目前,中学生作文内容单一,毫无新意,结构模式化。针对这一现状,必须进行作文教学改革,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必须有所创新,创新可从立意、选材、结构和语言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立意新颖

  要想使自己的文章不落俗套,须注意克服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僵化的思维模式,它限制人的思维活动,扼杀人的创新精神。思维定势在学生们作文中最突出的表现是人云亦云。比如“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大部分人都认为是自不量力的一种表现,但反过来想,“弄斧必到班门”就是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这样的立意就会显得与众不同。

  每届新生笔者都为他们讲《黔之驴》的故事,让他们谈一谈认识,大部分同学都批评驴子徒有其表而无一能,其实为何不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呢?驴的强项在于拉碾负重,而不是在山林之中与老虎搏杀。是谁造成驴子弃长用短、无辜被吃的惨剧呢?是“船载以入,至则无用,放至山下”的“好事者”。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好事者”又何尝少呢?各种人才用非所学、用非所长的事例不是俯拾皆是吗?如此立意就自出机杼,翻新出奇,好似清风拂面,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总之,作文时如果能克服思维定势,从多角度思考,然后通过比较、筛选,舍去那些常规的写作角度,选取最佳角度,写出的文章定会别有洞天,使人耳目一新。

  二、选材新鲜

  目前,学生们选用论证自己观点材料都大同小异,从中可看出学识少,见闻贫乏,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巧妇难做无米之炊”。要做到材料出新,必须注意扩大阅读视野,多读书报,多涉猎课外书籍报刊,如《读者》、《中学生作文指导》、《语文天地》等。勤摘录、善整理,每位学生最好准备两个本子,一本摘录,一本剪报。将优美的段落、名言警句、新鲜的事例分门别类地整理在“摘抄”本或“剪报”本上。分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理想和追求类的素材;廉洁自律等修养的素材;团结、守纪等的素材;知识、能力和方法类的素材;家庭、学校和社会类的素材。通过整理,形成作文材料库,积少成多,时常翻阅,勤加背诵,几年下来会有很大收获。

  此外,还可以看一些相关的电视节目,如“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今日说法”、“新闻调查”、“人与自然”、“实话实说”等,从中汲取最新的信息以做储备。这样便有了源头活水,写作时便会信手拈来,思如泉涌,就不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横眉冷对方格纸,搜肠刮肚写不出”的现象了。

  三、结构精巧

  结构方面除了思维的条理性,即将写作内容划分好层次,有秩序地排列好之外,还应注意如何才能使中心更为突出,使人一目了然。怎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等问题,这就涉及到篇章组织的技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文章起始

  可以开门见山,落笔点题;可以运用设问吸引读者;可以引用诗句、谚语等,由此引入正题。

  2.文章中间

  注意段落的衔接、语言的过渡、语言的连贯。语言连贯可用代词呼应,可用关联词语,也可以重复上文的内容或语言,等等。

  3.文章结尾

  可以总结全文,画龙点睛;可以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也可以写得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精巧的结构会使文章与众不同,从而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扣住读者的心弦。

  四、语言鲜活

  时下学生们作文中的语言存在“四少三多”现象,即“识字少、词汇少、修辞少,错别字多、病句多、废话多”。针对这种现象,除了上文所说的材料积累、多读多背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外,还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巧用成语

  成语词典这本工具书学生们都应具备,时常翻阅,每天记两个,三年下来也是非常可观的数目。写作时注意运用,就会为文章增添不少亮色。

  2.在修辞上下功夫

  充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是增加文采、提高文章品味的重要手段。可以从单项训练入手,如造排比句、比喻句,进行仿写、片段描写,以打好基础。这项训练要早做,经常做,大量做。要在头脑中树立这样一种认识,不管是说话还是作文,总想出排比句、比喻句来。长此以往,定会有大的飞跃。

  3.善于使用书中事例

  中学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语言和材料,要活学活用,善于把他人的材料变为自己的论据,这样既充实了自己的文章,又美化了自己的语言,可谓一举多得。

  此外,还可在引用上下功夫,引用名言警句、口语俗语、优美的诗句和歌词等,也可为文章增添亮丽的色彩。

  如何提高论文写作能力 篇5

  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害怕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缺乏素材,没有内容可写;有的是心中有话,笔下却写不出来。他们面对老师出的题目,或者搜肠刮肚,文思枯竭;或者随意编造,敷衍完篇。厌写、怕写的情绪普遍存在。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最基本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然而怎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呢?十多年来,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留心生活,培养观察能力

  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不仅是学生解读课文的黏合剂,而且是学生作文的推动剂。生活是创造之源,也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一块沃土。所以,平时就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然而,从当前学生习作现状看,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学校与家、家与学校两点一线。他们似乎看不到今天的太阳与昨天有什么不同。

  “善于用情感、意识、思考去触摸事物的品质,没心的人是另一种盲人,什么也发现不了。”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从初一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写周记,内容包括校园、家庭、社会等等,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景物,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个人的感受。记得曾有位学生在春节期间跟随妈妈到邻居家玩,正好她的一位舅奶奶也在那户人家打牌。她和妈妈在一旁看玩牌看了很长时间,快要散场的时候,她的那位舅奶奶装作刚刚看见她。她在作文中是这样描写的:“……舅奶奶抬头看到我,突然满脸堆笑,很夸张地大声说道‘唉呀!我还没看见我家小洁(她的小名)也在这儿的,不然我是一定要包钱给你的’说着一把抓过桌子上的打牌时的几张百元大钞和一些零钱往兜里直塞……”可以这样说,我们每个人生活中或许都曾经遇到过这样的“舅奶奶”,这位同学能生动、传神地把这样一位虚情假意的舅奶奶的形象刻画出来,这就是得益于她平时对生活细节的仔细观察,细心品味。因此老师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观察兴趣,教给观察方法,培养观察习惯。学生有了观察兴趣和习惯,就会勤于观察;掌握了观察方法,就会善于观察。这样长期坚持认真细致的观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写起文章来就会胸有成竹,左右逢源。

  二、加强积累,夯实语言基础

  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并不等于就能写出好文章。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它告诉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还要注意多方积累,只有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才能写出好文章来。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读百家书,吸取百家精华,最重要的是使知识内化,变成自己的,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这样就迈出了写好作文的第二步。于是我平时坚持让学生进行摘抄积累和背诵积累。

  摘抄积累就是让学生每天坚持阅读各种书刊报纸和课外读物。在阅读中把精彩的片段,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学生热情极高,一个学期下来,每人能摘抄四、五本。久而久之,学生便把这种积累当成提高写作必不可少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还指导有兴趣的学生做剪报,平时阅读那些可能随手丢弃的报纸时,做个有心人,将文学版块中那些自己喜欢的文章剪下,贴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有时间就可以拿出来翻阅。我还把自己在大学期间专门从《扬子晚报》“繁星”版块选择的文章做成的四本剪报给学生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背诵积累就是在平时阅读积累的基础上,每周自选一篇优秀作文背诵,范围不限,要求必须是自己十分欣赏的,读过之后感同身受的文章。然后我安排时间定期轮流让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所积累的好作文,谈谈这篇作文的成功之处。

  三、巧拨情思,激发创作欲望

  长期以来,我们在命题上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脱离实际。题目不是太大就是太空,学生无所适从。教师应怎样解决呢?从激发学生写作激情角度来看,好的文题不仅要具有可写性,更应具有新颖性、启发性、勃情性。这样的命题,唯陈言之务去,令人耳目一新,使学生心灵受到震颤,产生丰富的联想,激发起强烈的表达欲望,从而将学生引进写作激情之中。

  例如面对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学生,我就让他们以“进入中学”为话题,写出自己的进入新校园,面对新环境的见闻感受。结果有学生从学习的角度比较了中学与小学学习压力的不同,有学生写出了自己独立生活的困难重重(我校大部分学生是寄宿),还有一个学生别出心裁地选择新同学之间的友谊为主要内容写作,这些作文因为都是描写的自己正在经历的现实生活,所以无不充满了真情实感。有一年中秋节放假,我布置以“__的中秋节”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大部分学生写的是“快乐的中秋节”,有一位女生题目是“等待的中秋节”,她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中秋节之前电话中说好要回家团聚的,她清早就站在村口等她的父母,一直等到晚上也没有等来。文中详细描写了中秋节这一天她等待中的心理变化过程,她首先算好父母应该是上午十点多钟能到家,于是非常高兴,满怀期待地等待着,但是到了预定的时间父母还没出现,她想是不是父母有事耽搁了,或者是路上堵车了,因此虽然有些担心,但她仍然继续耐心地等待着,可是到了下午还是没能见到父母,她又自我安慰是不是父母已经到家了,只是没有走这条路,等她飞快地跑回家时,发现父母如往常一样没能回家过中秋节……文章心理描写细腻生动,感情真挚自然。因此老师在给学生布置作文命题时,就要选择学生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的材料,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四、分组互批,突出主体地位

  传统习惯是学生作文写完之后任务就算结束了,剩下的全部是老师的事情。老师得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一本本阅读、批改,评语更是字斟句酌,力求全面反映学生作文的得失。但一些学生对老师呕心沥血的劳动成果并不领情,无动于衷,最多只是关心一下自己这篇作文的等级。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突出他们在作文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安排他们加入到写作之后的批改中。

  学期初,我把全班学生按照作文水平的高低分成了几个写作小组,每组六人左右。自己作文写好之后先浏览小组内其他几篇作文,然后自己确定一篇自认为能改出些“名堂”来的作文进行批改。这样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也实现了“一作多练”的教学效果。

  对学生开始的几次作文互批,老师需要给学生讲清楚如何批阅一篇作文,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因此为了教会学生批改的方法,我在作文教学中对“如何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怎样才能写出事件的波澜”、“如何围绕中心选材”“写人和叙事文章的异同”、“文章怎样谋篇布局”、“如何根据中心拟定题目”、“文章如何点题、前后照应”、“如何生动的描写,让语言‘活’起来”等等,精心筛选范文,利用对比的讲授方法,让学生明白写作知识、方法,这样,学生改起作文如鱼得水。小组互批结束后,还要再次相互传阅,对不同意见进行讨论、争辩。这一步至关重要,它能使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学会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和思考,在争论答辩中发展批判性、创造性思维。

  五、抓住重点,提高讲评效率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学生的习作肯定会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缺点。作文讲评不能面面俱到,贪多求全,而应该抓出重点。关注一些细枝末节问题,眉毛胡子一起抓,必然是顾此失彼、事半功倍。讲评的内容重点越明确、具体、突出,对学生作文的针对性越强,给学生的印象才能越深刻,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起到的作用将越大,实际效果也就越明显。

  作文讲评的重点,要根据这次作文的训练重点来确定,因为本次作文训练的重点,也就是学生写作的努力目标,学生能够达成目标就意味着写作的成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学生作文水平也正是在序列训练中各个重点各个得到突破而逐步养成的。关注了本次作文的写作要点,也就抓住了这次作文讲评的关键。对于细枝末节问题,可以点到而止,而不必花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也许这些问题或许就是下次训练的重点。同时作文讲评的重点也要抓住全班学生在这次作文中表现出来的主要的、有共性的问题,对于那些次要的、个别学生的问题不宜作为评讲的重点。选择学生此次作文中的一两个主要问题作为讲评的重点,围绕重点,给以“重锤”敲打,让学生在讲评训练中有所发现,有所体会,有所思考,有所收获,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的效率,做到“一课一得”。

  总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方法,也需要教师辛勤、细致且长期不懈的努力。当写作不再成为学生一种沉重的负担,当学生面对写作不再大倒苦水,而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时,我相信不但“作文难”会离我们远去,而且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学生的生花妙笔。

  如何提高论文写作能力 篇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心实感。”那么,如何做才能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四点。

  一、积累名句,厚积薄发

  部分学生一看到作文题目就傻眼,脑子一片空白,无话可说。其实是心中没有写作素材,“巧妙难为无米之炊”,自然写不出。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积累写作素材。积累名句就是个好方法。“积学以储宝”,积累名句就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使之日积月累,变成自己的聚宝盆的过程。积累名句对于写作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持之以恒,切忌间断和疏忽。否则,就有可能让有价值的材料白白遗漏。

  积累名句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课本中积累名句,可采用卡片法。卡片法就是将阅读时读到的格言、警句、谚语等自己认为有价值而实用的东西记在卡片上。课本中收入的文章都是名篇佳作,特别是古诗词曲和文言文,其中的名句俯拾即是,思想精博,材料丰富,可以供作文时使用。

  二是从课外阅读中积累名句,可采用摘录法。摘录法就是指我们在阅读时,把具有参考价值、可资引用、借鉴的精彩句子等抄录下来。做摘录要按原文实录,不得增添、删减、更改原字句和标点符号。课外书浩如烟海,阅读时应有所侧重。《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推荐的名著应作为主要阅读篇目,要求学生尽可能都找来阅读。

  不管是采用卡片法还是摘录法,最后都要注明出处,如书名、页码、出版社、版面、出版时期及作家姓名,便于日后查实。通过课内外阅读,积累大量名人名篇中的名句,学生在写作时就能旁征博引,厚积薄发。

  二、扩写仿写,乐于表达

  《语文课程新探》关于写作教学的策略提出“爱护他们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保持这种热情、这种兴趣、这种自信。”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扩写和仿写。扩写可从短语扩展入手。短语是由词组合而成的。最基本的组合是两个词,但短语的组合又不限于两个词,有时是三个或多个词,如“中学语文教材”“认真学习语法”是三个词,而“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我们认真学习语法”是四个词。这些多个词的组合实际上是由两个词组合扩展而来的,这就是短语扩展。在扩展练习中,老师要爱护学生想说想写的热情,挑选一些简单易扩展的词语让学生自由扩展,或是让学生随意写出自己认为容易扩展的词语进行扩展,鼓励他们敢说敢写,让他们乐于表达。例:老师让学生对“美丽广阔”进行扩展,学生马上扩展出“美丽广阔富饶”,“ 美丽广阔富饶伟大”;接着让学生自己扩展,有个学生提出“提高水平”,其他同学相继扩展出“努力提高水平”,“努力提高生活水平”,“最大努力提高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尽最大努力提高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写作热情很快调动了起来,开始主动对短语进行扩展。老师要保持学生的这种写作热情和兴趣,让他们继续对短语进行扩展。当然短语扩展不是堆砌词语,而是表达的需要,是为了使语意的表达更加丰富,这点要给学生讲清楚。

  在引导学生扩写的基础上,再让他们进行仿写。仿写就是仿写句式,是根据特定的语言情景,按指定的参照对象进行仿造。仿写要做到紧扣话题,语体和谐,结构一致,辞格相同。最关键的是把握语境,理解模仿对象的结构和含义,做到“形神皆像”。仿写句式思维开阔,又有参照对象,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和兴趣,当然就乐于表达。

  三、不限文体,易于动笔

  《语文课程新探》中写作教学的策略提出“一开始写作不要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写作的畏难情绪。让他们易于动笔,能说出来就能写出来。”这实际上就是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不受文体束缚。学生普遍怕作文,为了打消怕的心理,老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要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给他们充分发挥的空间,写他们自己最拿手的文体:日记、书信、童话、寓言、散文、小说、应用文等都可以。只要是学生的真话、实话、心里话,老师都应该肯定和鼓励,哪怕在老师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因为不受文体限制,学生就有话可写,易于动笔,从而消除了写作的畏难情绪。

【如何提高论文写作能力】相关文章:

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01-12

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论文01-10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想象思维的写作能力论文01-21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写作能力论文01-23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论文01-10

如何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论文12-19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论文05-09

提高写作能力必须精读勤练的论文03-23

语文作文写作能力提高对策论文01-30

加强小练笔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论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