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格式

时间:2022-07-27 06:28:06 论文格式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格式模板

  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下面小编收集了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格式模板,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格式模板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格式模板【1】

  摘要: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我院特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特困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就如何干预提出建议。

  关键词:卫生类高职院校;特困生;心理健康

  特困生是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各种原因,他们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甚至无法负担学费、生活费,进而影响学业的完成。家庭经济状况与特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的关系,有研究显示[1],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与家庭经济状况有密切的关系,而家庭经济困难的青少年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卫生类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医护工作,服务的对象是病人,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医护人员是无法做好医护工作的。因此,了解卫生类职业院校特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次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随机选取我院2015级和2016级高职特困生400名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并对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选取我院2015级和2016级400名高职特困生为研究对象,特困生由自己申报、班级评选、系部认定产生。

  1.2测评方法

  采用SCL-90量表,以无记名方式填写,发放问卷前要求学生仔细阅读统一指导语。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7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4%。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特困生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显示,我院特困生与江西省全日制大学生常模[2]比较,各项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P<0.05).

  2.2特困生心理问题的特点

  仲稳山等[3]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表现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依次是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抑郁、偏执。从本次调查的结果看,我院特困生的心理特点与仲稳山等的研究总体趋势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强迫症状和抑郁表现突出,得分≥3分的因子前3位依次为:强迫症状、抑郁、焦虑,阳性率高达14.1%、12.0%和9.0%,而人际关系敏感为8.5%,排在第4位。

  3讨论

  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访谈后发现,导致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经济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和校园文化因素。

  3.1经济因素

  由于各种原因,特困生家庭经济较为困难,无法为其提供与其他学生一样的生活条件,在物质上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甚至会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这种与周围学生之间的对比落差,很容易导致他们出现心理问题。

  3.2家庭环境因素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学生健康心理的必备条件,不得不说,在幼年时期,父母自身的行为和教育方式对子女影响巨大,而学生成年后在心理上出现的某些偏差往往由此引起[4]。一方面,特困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父母因为疲于生计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特困生是单亲或重组家庭,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亲或母亲的关爱,受到的负面评价较多,成年后容易产生自卑、敌对、叛逆等性格。

  3.3校园文化因素

  学生的身心健康需要良好的校园环境,大学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会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而不良的校园风气也会影响每一位学生。比如校园内互相攀比等不良之风就容易使特困生的心理受到伤害,产生自卑心理。

  4对策与建议

  4.1引导特困生正确认识贫困

  家庭贫困是一把“双刃剑”,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让特困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它。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引导特困生正确认识贫困,要让他们懂得贫困是暂时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另外,贫困是他们人生中的一种磨炼,是锻炼出坚强意志最好的试金石;同时,引导特困生树立合理的理想和目标,有正确的人生方向,在学习和生活上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必将形成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4.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职业院校学生正处于意志和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特别是特困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置身于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可以使他们的不良情绪得到释放,心灵得到净化,进而能够保持身心健康[5]。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为职业院校特困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学校可以通过手机、网络进行宣传,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让特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特困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让他们不断发现自己的价值,增强自信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4.3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

  一般来讲,父母是学生关系最密切的人,通过多年的抚养和陪伴,父母往往也是最了解他们的人,家长的一言一行以及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会给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心理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6]。因此,学校应积极通过各种渠道与特困生家长保持联系,让他们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参与到特困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工作中来。

  4.4建立心理问题预警干预长效机制

  我校在长期的学生工作中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摸索出一套较为有效的办法,具体措施是定期对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收集、整理及评估,筛查出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并发出预警。将通过这种办法选出的预警学生名单反馈到系部,通过系里的辅导员及班级学生干部的关心帮助,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但是,通过班级心理委员的反馈以及辅导员的观察,学生心理问题持续得不到缓解的,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心理咨询师将会介入,给予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军,周少贤.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4):24-27.

  [2]陈建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3]仲稳山,李露.全国大学生SCL-90新常模构建问题研究[J].中国校医,2009,23(3):251-256.

  [4]张丁香,顾昭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5):735-737.

  [5]郑舒婷.试论如何加强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8):168-169.

  [6]孙曼.加强和完善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5(11):64-65.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格式模板【2】

  摘要: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与幼儿教师注意到童话可能对学前儿童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本文主要阐述童话的定义和特点,分析童话的类别,重点探讨童话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说明童话作为一种寓教于乐手段对学前儿童成长的必要性。

  关键词:童话;学前儿童;心理健康

  在学前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童话对学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的作用被学前教育研究领域所重视起来。学前儿童喜欢听童话故事,喜欢看童话绘本,喜欢表演性游戏中根据童话创作和改编的童话剧。童话可以吸引学前儿童的注意力,使之保持较长时间,可以促进学前儿童更愉快的进入睡眠,可以改善学前儿童的情绪。童话对每一个处在学前期的儿童都具有特殊意义。

  一、童话的定义与特点

  《辞海》中童话的定义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浅显生动,富于幻想和夸张,多作拟人化描写,以适合儿童心理的方式反映自然和人生,达到教育的目的。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象征的写作手法,结合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展现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以促进儿童的性格成长。由童话的含义得出童话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首先,它是具有幻想成分的虚构的故事。童话中的主人公的行动,可以不依照自然的法则和科学的规律,但是它曲折地反映着现实生活的本质。《木偶奇遇记》中,被赋予了生命的木偶匹诺曹经历的一连串充满童趣与想象的奇遇。故事借由一个木偶的形象向我们演绎一个人由不完美走向完美、由不幸福走向幸福的曲折历程。其次,它大都采用拟人化的象征手法。童话往往让动物、植物、矿物等等披上人的外衣,赋予他们以人的思想和意识,能够像人一样地生活着、活动着。《丑小鸭》中的动物本来都是不会说话的,但是在童话中,它们居然像真人一样会说话,并且有审美有思想。采用这种拟人化的象征手法,是童话创造典型的一种常用的方法。最后,童话的情节紧凑,故事性强,富有浓厚的趣味性,以便学前儿童能在阅读或倾听后受到有益的教育。《皇帝的新衣》中,最后指出皇帝根本没有穿衣服的小孩向幼儿传达了无私无畏、勇于揭假的精神。

  二、童话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麦克斯吕蒂说:“童话是人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一种富有诗意的幻想。”我们都知道,童话对学前儿童有着深刻的心理价值。但不可否认,某些童话或童话中的某些情节以及价值观对儿童有着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1.正面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童话作为一种无痕教育,给予了儿童童话的权利,让他们生活在浪漫而充满幻想的童话世界中,真正享受快乐的童年,健康地成长。笔者认为,童话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正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童话契合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学前儿童处于原始欲力的需求期,本我在其人格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自我的力量较为薄弱,超我尚未成长起来。因此,学前儿童本我的欲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时,可以借助童话的力量,在充满想象力和趣味性的童话世界中,随着跌宕起伏的剧情分享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潜移默化地满足本我的需求。《灰姑娘》中,灰姑娘被继母和两个姐姐关在房里做粗活的时候出现了以为仙女,仙女用“魔法”使灰姑娘摇身一变成为了美丽的千金小姐。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本我”意识都渴望有某种“魔力”帮自己渡过难关。学前儿童借由童话中的“魔法”达成某种现实中不太可能实现的愿望,满足自身本我的需求,帮助学前儿童化解内心的焦虑、宣泄负面的情感,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和成长。“儿童需要借助幻想超越幼年期,否则,没有经历一个相信魔力的阶段,他们就难以经受成年生活的困难和艰苦。而在魔力的制造上,童话的价值是不可取代的。”童话是幻想性的故事,学前儿童正好具备浪漫爱幻想的思维品质。皮亚杰提出的儿童泛灵论认为:儿童在心理发展的某些阶段存在着泛灵论的特征,即儿童把无生命体看作是有生命、有意向的东西的认识倾向。学前儿童恰好处于儿童泛灵论的思维阶段。因此,童话中大量运用夸张、拟人的手法,展现出的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易于得到幼儿心理的接纳和认同。古往今来,许许多多著名的童话故事的主人公都不是人类。《丑小鸭》《木偶奇遇记》的主人公,它们都具有人类的思维和情感,还有语言表达能力。

  (2)童话反映学前儿童成长中的烦恼并帮助其缓解焦虑。蒙台梭利提出:“在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过程中,成人始终像‘一个拥有惊人力量的巨人站在边上,等待着猛扑过去并等待着把它压垮。’”即使成人对学前儿童充满了爱与激情、奉献和牺牲的精神,但他们仍旧会无意识地压抑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或多或少地对学前儿童的行为进行粗暴地干预,造成学前儿童心灵上的创伤和心理发展上的障碍。因此,儿童处于学前阶段便要面对成人带来的种种压力:对自我认同的困惑——“老师为什么不对我笑?是因为不喜欢我吗?为什么我出错的总是我?对外部环境的不适应”“为什么大家不喜欢和我玩?为什么同学们总是笑我?”以上种种问题都会造成学前儿童内心的不安。童话不仅能够反映学前儿童所面临的困境,还能帮助学前儿童在想象中无意识地解决问题、化解压力。《勇敢的小裁缝》中的小裁缝和他所面临的巨人形象,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一定要证明自己能力的小孩和一个要求严格的父亲。最终,小裁缝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巨人。这样的童话可以使学前儿童的内心获得充足的安全感。童话将人类所面临的现实和问题加以浓缩和提炼,反映学前儿童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情感体验。“童话中的对白和情节与我们如今生活的世界没有两样,人的欲望、任性、残酷在童话里也比比皆是。”因此,在倾听或阅读童话时,儿童可以通过心理防御机制的运用,弥补其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抽象思维和欠缺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得到心理的满足和情感的宣泄,以及焦虑的缓解。

  (3)童话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巨大价值。第一,童话指引学前儿童追求理想的生命状态。现代社会的急速发展使学前儿童被迫早熟起来。学前儿童充满向往、渴望交往的心总是无法得到满足。学前儿童迫切的需要一种媒介满足其心中的渴望,使其回归到真、善、美的世界,不断探索、发现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理想状态。这种媒介就是——童话。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了童话,没有了活跃的想象,孩子就无法生活,没有了童话,周围世界对于他就会变成虽说是美的但却是画在画布上的画了,童话却能赋予这幅画以生命。”儿童徜徉在童话的海洋里,发现各式各样不同于自身的鲜活的生命体,如美丽善良的花仙子、聪明机智的三只小猪、知错能改的匹诺曹……学前儿童羡慕和欣赏这些童话中的生命体,追求和他们同样的生活体验,感受生命的激情与活力,探寻理想的生命状态。第二,童话促进了学前儿童的社会化。荣格心理分析学派认为,童话中蕴含着大量的社会习俗和人类智慧的信息。童话潜移默化地教导学前儿童与人交往中的智慧和美好品质,发展其同理心,促进其社会化。《三只小猪》教导学前儿童要学会团结,《白雪公主》使学前儿童体验主人公的无助情绪并教导学前儿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善良,《灰姑娘》的故事教导学前儿童要摆脱嫉妒等不良情绪。第三,童话有利于学前儿童建立自我认同感。作为儿童精神分析的先驱,梅兰妮克莱因认为儿童内心世界的内驱力和本能都是与客体紧密相关的。个体自出生之日起便充满了对客体好与坏的关注,因此,如《白雪公主》《灰姑娘》之类的童话中,主人公都有善良、纯洁这类“好”的品质,主人公还有教母仙女、小矮人这些热心的帮助她们的同伴,而继母、王后往往充当恶毒、自私这类“坏”的品质,最后“好”都会战胜“坏”,“正义”都会战胜“邪恶”,主人公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这类童话故事发展的进程符合学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其内在世界的“好”与“坏”的'矛盾斗争符合其内在世界的整合过程。学前儿童在倾听或阅读童话的过程中,无意识地获得了调节自身内在世界中的好与坏冲突的能力,缓解内心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使自体的心理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

  2.负面影响。尽管童话对学前儿童心理的影响有如此之多的正面影响,但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些举世闻名的童话中所传递的错误的价值观念将会给学前儿童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造成重大的消极影响。

  (1)千篇一律的女主角形象。经典童话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总是美丽、善良的,许多童话传递了以人的容貌决定人的品质以及命运的价值观,将美丽与否作为对故事发展情节中的唯一评价标准。美国印第安纳普度大学的专家研究过格林兄弟收集的168个童话,经过统计发现其中有94%的童话提及相貌且涉嫌以貌取人,平均每篇有13.6次,甚至有一篇童话114次提及女性的美貌,17%的童话将“丑”与“恶”紧密联系。在多数童话中,丑女获得了十分凄惨的下场。童话中将外貌作为人物品质和命运的重要决定因素会导致学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专注于外貌而忽视内在的品质,轻视自身的努力和奋斗,严重者甚至会敌视相貌不佳者。这些会使学前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受挫。不仅如此,美丽的女主角总是被动地承受反面角色的欺凌。例如,《灰姑娘》中的仙度瑞拉在被继母和姐姐关在房里做粗活后没有想办法逃出,如果不是获得了教母仙女的帮助,她也将无缘和王子相见。这类的童话故事将会使学前儿童产生过分寄希望于外界帮助的观念,认为只有和王子在一起才能获得“幸福”。

  (2)总是以邪恶形象出现的继母。童话中某一特定角色单一、重复的形象会固化学前儿童的思维和对此社会角色产生印象,“恶毒的继母”这一形象在童话中被过于负面化的情况尤为严重。《白雪公主》《灰姑娘》《杜松子树》中的继母都是邪恶的,她们迫害主人公,但最终会受到应有的惩罚。这导致阅读这类童话的学前儿童会认为继母是恶毒的、会伤害自己的,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初次。当代社会,重组家庭日益增多,此类童话中对继母形象的展现会导致学前儿童排斥继母,不但不利于其心理健康的发展,甚至会导致家庭关系的不和谐甚至破裂。

  (3)血腥暴力的情节。童话中弘扬真、善、美的主题可以促进学前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但其对反面角色过于严酷的惩罚会造成学前儿童产生恐惧的心理,不利于其心理的健康发展。《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里,女佣麦尔卓用滚烫的菜油烫死了三十八名强盗,这样血腥暴力的情节会让学前儿童的焦虑加重,会传递给他们“以暴制暴”的错误价值观,会让儿童误以为不需要通过学习和努力,不择手段就能解决问题。文学家、翻译家杨能武先生说:“作为家长的我们,内心中似乎也并不乐意自己的孩子过早地领略世人的苦难,而希望他们的童梦更纯、更长、更加温暖、更加光明、充满幸福和希望。”成人选择符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童话故事,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童话故事发挥积极影响。

  三、结束语

  童话是“童年的心理剧”。学前儿童在童话的世界中汲取乐趣、发展兴趣、发挥想象力,从中认识自己、了解世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刘晓东提出:“童话深受儿童喜爱的原因是,它符合学前儿童与生俱来的集体无意识。”优秀的童话,如同春雨,滋润学前儿童的内心;优秀的童话,如同阳光,指引学前儿童成长正确的道路。成人应关注童话的重要性,与时俱进,帮助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洪汛涛.童话学讲稿[M].合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

  [2]【瑞士】麦克斯吕蒂.童话的魅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3]舒伟,丁素萍.20世纪美国精神分析对童话文学的新阐释[J].外国文学研究,2001

  [4]【意】玛丽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5]冯亚琳.用童话构建历史真实[J].外国文学评论,2004

  [6]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7]董明杰,冯琼瑶.《格林童话》的负面因素批判[J].剑南文学,2013

  [8]【德】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格林童话[M].江苏:译林出版社,1993

  [9]马金娇.0-3岁低幼儿绘本的分级创作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格式模板【3】

  心理行为与健康的关系较密切,在注重躯体疾病治疗的同时,更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为了解职业中毒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我们对182例职业中毒患者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已确诊的职业性急性中毒恢复期、职业性慢性中毒患者共182例,分别是锰中毒53例,汞中毒3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29例,苯中毒25例,铅中毒15例,石油裂解物中毒9例,二硫化碳中毒7例,四氯化碳中毒6例,吡啶中毒4例,TNT中毒2例,氰化物中毒2例;其中男性113名,女性69名;年龄为62~83岁,平均年龄为(73.7±5.4)岁。被调查者均能够听懂并回答调查者提出的问题,且知情同意,清楚调查内容及评定要求,不受外界影响独立做出自我评定。

  1.2方法

  1.2.1一般状况调查表

  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史、诊断及诊断时间。

  1.2.2症状自评量表(SCL-90)

  SCL-90包括10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项目[1]。有90个评定项目,每个项目分5级评分,“没有”评为1分,“很轻”评为2分,“中等”评为3分,“偏重”评为4分,“严重”评为5分。任意因子评分2分以上为具有阳性意义。

  1.2.3焦虑自评量表(SAS)

  SAS包括20个项目,按症状出现频度评定,分4个等级:没有或很少时间,少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1]。其中15个为正向评分题,5个为反向评分题,若为正向评分题,依次评为粗分1、2、3、4;反向评分题,则评为4、3、2、1。自评结束后,把20个项目中的各项分数相加,即得到粗分,再乘以1.25后取整,得到标准分。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职业中毒患者

  SCL-90因子分与国内常模组得分比较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忧郁、焦虑、恐怖、偏执及其他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职业中毒患者焦虑指数与国内常模的比较

  182例职业中毒患者焦虑指数为(46.80±9.86),高于1158例国内常模指数(29.78±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通过对182例职业中毒患者用SCL-90各因子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忧郁、焦虑、恐怖、偏执、其他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SAS调查,职业中毒患者焦虑指数状况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查结果表明,职业中毒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513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7年第43卷第4期IndHlth&OccupDis2017,Vol.43,No.4职业性中毒相对于劳动者属于躯体性应激源,经大脑的认知和评价后可引起焦虑、恐惧、抑郁、孤独等负性心理体验,导致一系列生理、生化、免疫系统改变,进而影响健康。职业中毒患者大多缺乏医学知识,对死亡恐惧,过早地丧失劳动能力,加之昂贵的治疗和康复费用,使得患者承担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大部分患者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劳动能力乃至生活能力均会降低,给个人和家庭造成长期的痛苦。心理的社会因素与生物因素共同影响着职业中毒患者的健康。长期的疾病会产生严重的身心反应,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更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尊重和关怀患者,勤与患者沟通。创造舒适、安静、整洁的就医环境,丰富患者住院期间的文化生活,减少或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应从医院内服务扩大到社区服务,社会支持水平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则越高,心理障碍的症状就越少[2]。使患者拥有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3]。

  参考文献

  [1]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6-24.

  [2]闻吾森,王义强,赵国秋.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4):258-260.

  [3]苗益辉,孙国华,袁聚祥,等.某市钢铁企业工人职业中毒防控知识水平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5,31(5):514-517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格式模板【4】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信息时代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接受各种各样复杂的媒介信息,这些信息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影响比较大。长期使用网络和手机工具,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较大的影响,长期使用手机、I-PAD和PC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上网,会使学生很容易沉溺了丰富多彩、信息量庞杂的网络世界。本课题探讨网络网络及手机依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随着信息化。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上网时间过长,就会产生严重的手机依赖症状。本文根据网络及手机依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具体影响分析,提出几点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手机依赖;心理健康;网络环境;思想教育

  随着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生群体的人数不断增多,其中,独生子女的规模加大。“90后”群体在受教育学生中占据的比例相当大,他们长期沉溺于网络世界,习惯于使用手机与外界进行交流。针对“90后”学生心理比较脆弱的特点,在新媒体背景下开展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必须要熟练使用各种通讯工具,针对学生的分支特点,建立良性的班级通信联络网,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心理走向,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在校动态,从而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问题。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时期,教师针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在对学生信息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的时候,应该详细地分析学生的平均日上网情况,以及上网成瘾的心理特征,从而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心理干预治疗方针,及时地帮助学生走出沉溺网络的不良环境

  一、网络及手机依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

  (一)网络及手机依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网络及手机上网成瘾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多不利影响,很多大学生反映头痛,方向感差。记不住电话,记忆力越来越差,睡眠质量急剧降低,造成他们紧张,烦躁,给大学生们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最近出现一种低头族,说的就是那些低着头,走路也玩手机的人,大学生占了大多数,低着头玩手机,很容易造成个人受到伤害,一旦有不幸发生会给大学生们及其他们的家人带来心理伤害,导致不可消除的心理阴影。市场上的手机更新换代迅速,新款手机和功能对追求新鲜的大学生产生极大的诱惑力,同学中的手机手机攀比,加深大学生攀比心理,而大学生彼此攀比就容易产生群体效应。攀比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即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通常产生攀比心理的个体与被选作为参照的个体之间往往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导致自身被尊重的需要过分夸大,虚荣心增强,甚至产生极端的心理障碍和行为。针对网络及手机依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心理影响,笔者提出如下的解决方法。大学生在网上手机上禁止制作传播网络病毒。(二)网络及手机依赖对大学生身体健康影响。沉溺于网络世界对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造成很多不良影响,具体包括,视力会产生模糊,对视力影响极大,最近越来越多的人的.近视,而且近视程度越来越厉害,其中原因之一是他们经常玩电脑游戏,原因二是他们也长时间拿着手机玩。一天二十四小时手机不离手。过度依赖手机,关注手机里的网友,过多投入感情,远离实践生活,远离社交,对别人产生怀疑,不信任他人,难以建立正确的人际交往关系,疏远亲朋好友,导致大学生越来越缺少安全感。沉溺于网络世界,学生对于现实世界的关注程度会显著下降,同时,沉溺于网络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往往选择的是如何逃避,而不是积极地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沉溺于网络世界,不利于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二、解决网络及手机依赖问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对策分析

  (一)上网成瘾性及心理干预建设分析。由于当今时代大学生群体中的“独生子女”比例不断提高,他们相比往届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更差。大学生高/低社交焦虑与手机网络使用的频率有很大关系。如果使用频率超过每一天10小时,就被成为拥有高社交焦虑恐惧症,学生会对手机产生较为严重的依赖现象。在大学生手机网络过度使用行为对比中,长时间使用手机,不与外界进行接触和交流,大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会严重受损。并且,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将会对学生的正常人际交往活动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很多大学生追求个性,追求不一样的自己,突出的表现就是手机铃声开的老大,好像如此就可以吸引到别人关注的目光,认可的眼神,殊不知,适得其反,引来厌恶的眼光。在公众场所,铃声突然地响起,会给周围的人带来极大心理冲击,带来极大不适感。在与亲朋好友聚会时突然铃声响起,是对长辈朋友的不尊重,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这体现了一些大学生越来越自私的心理。尤其上课时手机铃声响起,打断老师教课,影响其他学生学习。产生手机依赖将会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长时间使用手机不利于学生心理和谐建设。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手机上瘾情况,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及时地摆脱手机上瘾症状。(二)开展网络道德建设,采用更科学方法减少依赖性。在学生的网络生活思想道德方面开展深度建设,需要教学工作人员从强化学科建设的方面进行深度的能力开发,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思维说。其中,对于学生的学科能力建设,需要从发掘优秀传统教学能力进行开发进行深度开发。在优化教学成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协助教育的角度出发,实现教学深入研究工作的开发。教师应该在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这个良好的工具进行学习,从而提高个人的知识储备水平。学生长期生活在网络世界中,海量的信息可能会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提高带来不利影响。以大学生思想教学文化研究出发,应该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深度开发,实现多学科交叉合作造成研究的教学计划达成。(三)转变心理健康教学方式,强化师生沟通交流。通过有效的网络沟通,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实时心理动态,教师应该积极使用并且逐渐地善于使用各种社交网络工具。当今网络时代背景下,学生经常会在网上进行日常的活动与交流。因为,在网络时代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必须要跟上时代教育的步伐,能够利用网络工具展开与学生的积极沟通与交流活动,并且能够在交流活动中起到教育学生,规范学生思想行为的目的。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非常普遍。对于大学情况影响特别坏。他们产生厌学心理,学习兴趣越来越少。上课下课盯着手机玩,加剧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心理。在应用移动互联网思想教育活动中,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发挥被教育者的主体性,又要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思维主动性。强化思想教育师资力量建设工作,重点要更新大学思政教学工作者的教学理念,革新传统灌输式的思想健康教育方式。

  三、网络及手机依赖对于学生思想世界的影响辩证分析

  一方面来说,大学生通过上网来进行虚拟形式的社会交际,增加了交往和沟通的频率,缩小了人与人的差距。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件,网络交流缺少现实世界面对面交流的真实性,互动性比较差,长期处于虚拟世界的网络生活中进行信息交流,会忽视对于现实世界人的交流,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会受到不利影响。在使用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能够引导学生利用手机作为学习工具来获取丰富的知识,如果教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中,缺乏有效的指引,会导致学生在上网活动中缺乏方向感和目的感,从而陷入网络不良信息的浏览误区。这些林林总总的信息中,难免会存在一些有毒有害的信息,因此,普通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方面的老师应该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和心理干预工作。积极引导学生使用网络学习软件开展自学与预习活动,学生能够在开阔个人视野的前提下,获得知识面的提高,还能够在扩大个人知识储备水平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通过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塑造工作,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综上所述,手机的使用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比较大,手机无疑扩大了我们交际圈,但更给我们蒙上一层虚拟的影子。大多的大学生利用手机通讯是与一些陌生人沟通交流,他们愿意花大把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去跟陌生人打招呼,去认识了解他们,甚至网下与他们见面。却抽不出一天时间好好陪他们的家人或者朋友。大学生们大量地频繁地给他人发短信。却很少与家人互通电话,与亲朋好友聚会的机会越来越少,总有各种理由推脱。教师应该认真分析新媒体网络背景下的高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及时地排除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马云会,郭菲,陈祉妍等.网络与手机使用对青少年睡眠质量影响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4(12)

  [2]姜永志,白晓丽.大学生手机互联网依赖与孤独感的关系:网络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4(1)

  [3]李苑文.网络、手机成瘾青少年的同伴依恋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格式模板【5】

  摘要:社会的发展对人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从小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和抗挫能力,非常必要。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抗挫能力

  大量调查表明,当代家庭非常重视下一代的教育,舍得智力投资,但由于过于溺爱,很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住等,忽视了对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的精神培养。而这些“精神上的东西”,正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所必需的,也是孩子心理发展所需要的。但却有不少家长在生活中处处为孩子撑起保护伞,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为其扫清障碍。结果事与愿违,造成孩子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反而更多地品尝挫折的苦果。对这种状况如不加以重视,对其在社会的立足与发展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家庭、学校都应重视幼儿优良心理品质的培养,适当培养幼儿初步的抗挫能力,使其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更有自信心、更有力量,不易被挫折压倒,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与教育需要,创设和利用某种情境,提出某种难题,让幼儿通过动脑、动手来解决问题,培养其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迎难而上、不畏艰难的坚强意志。挫折在一个人学习、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强调赏识教育、保护幼儿探索兴趣和欲望、让幼儿在顺境中建立信心的同时,还需针对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挫折教育,以增强幼儿对挫折的抵抗力,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和社会性。然而,如何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转变教师教育观念,营造良好心理教育氛围

  挫折教育实际上就是抗挫能力培养。在物质条件相对较好的今天,挫折教育更多地体现在心理素质培养上。开展挫折教育,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学习、培训、讨论等形式,让教师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认识到开展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使教师掌握适当的心理教育理论和艺术,进一步了解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易出现的挫折原因,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及心理训练,以收到良好教育效果。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师生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心理健康,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会对幼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暗示作用。因此,对幼儿进行抗挫能力培养,教师首先应给予宽容、理解、鼓励和支持,为幼儿营造一个平等、温馨的心理氛围,以爱换取孩子的信任,让爱架起沟通的桥梁,使幼儿有心理的安全和自由,能够毫无顾忌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能够大胆尝试、探索、表达,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结合幼儿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挫折教育

  2.1认识领悟

  从认知上帮助幼儿认识挫折的客观存在,引导分析失败的原因。从幼儿生活中常遇到的困难、害怕的事物着手,通过谈话、讨论活动,让幼儿相互说一说自己遇到的因难、害怕的事情及失败的经历等,让幼儿知道每一个人在生活、学习、成长过程中都会碰到不同的困难或害怕的事情,这是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

  2.2情感沟通

  从情感上消除幼儿对挫折的害怕心理。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平等、民主的环境,创造心理释放的机会,鼓励幼儿讲述自己在家里、在周围环境或特殊事件中遇到的困难、挫折。鼓励幼儿用相应的语言、动作、表情等来表现,说出心中的害怕或不愉快。在你一言我一语中,不仅使幼儿有表述、宣泄的机会,还使教师进一步了解每个幼儿对于挫折的生理、心理承受能力。通过情感交流,逐渐转移幼儿的注意力,找出幼儿的`长处,通过语言暗示、情感抚慰,帮助其逐步树立应对困难的信心,消除对挫折的害怕心理。

  2.3行为训练

  从行为上帮助幼儿掌握应对各种挫折的方法。将认知、感受、适应和实践操作有机融于教育活动之中,结合幼儿生活实际,采用游戏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情境体验法等幼儿心理教育方法,从科学的角度设计丰富多彩、富有童趣的挫折教育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抗挫技能,增强幼儿对于挫折的生理和心理承受力,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如:(1)自我鼓励法:在困难面前,学会自己用语言鼓励自己。如对自己说“我是勇敢的孩子,我能做到的”,等等。(2)努力坚持法:如在组织幼儿外出参观、远足登山活动中,让幼儿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经受抗疲劳、忍饥饿、耐寒训练,这样既锻炼了耐力,又能让幼儿体会到“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3)合理宣泄法:面对挫折时,让幼儿学会在不影响和伤害他人的情况下,用正确合理的方式(如体育锻炼、倾诉、哭泣等方式)将消极的情绪宣泄出来。

  3在幼儿园各领域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

  如:在语言领域中通过对故事情节、人物心理的讨论,渗透挫折教育,让幼儿从生动形象的故事中初步懂得挫折是每个人一定会遇到的,并从故事中的人物身上感受到不屈不挠的精神,教育幼儿从小就要有克服困难、不怕艰苦的勇气与毅力,在情感和认知上达到了良好的教育目的。在健康领域中幼儿进行走、跑、跳、平衡等活动时,教师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活动情境或障碍,让幼儿通过自身努力或与同伴合作克服困难,遵守一定的规则,最终完成活动任务,培养抗挫能力。

  4在一日生活中落实幼儿抗挫能力培养

  4.1利用一日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挫折及时进行教育

  由于年龄小,幼儿的理性思维能力较弱,对具体、直观的身边的事物容易产生兴趣,触发联想。在一日生活中,幼儿不可避免会遇到或这或那的挫折,如被拒绝、劳累、困难、批评、惩罚等。让幼儿体验被拒绝或经历一些困难,能让幼儿体验到许多事情并非都能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认识到挫折的客观存在。同时,抓住这些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挫折,及时鼓励,让幼儿尝试以自然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帮助其克服对困难的畏难心理、对失败的沮丧情绪,并试着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幼儿承受挫折的能力。

  4.2在游戏活动情境中进行挫折教育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基本活动,利用游戏向幼儿进行挫折教育也是重要的途径。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挫折情境,弥补利用自然情境、现实情境教育的不足,具有预防性和针对性。因为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一旦遇到生活中未经历的挫折,如果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幼儿就有可能陷入困境。因此,教师要创设竞赛、劳动、批评、提出难题等一些挫折情境进行挫折教育。需要注意的是,设置的挫折情境要适度,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孩子产生严重的挫折感、恐惧感,最后丧失兴趣和信心。

  5家、园、社区三方协同配合开展教育,产生最优教育合力

  5.1在家庭教育中延伸对幼儿抗挫能力培养

  首先,在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接触是一种全方位的密切接触,父母可随时随地利用幼儿生活中遇见的挫折和困境,有目的地进行挫折教育。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待挫折、困惑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对幼儿起着示范作用。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抗挫能力差是由于家庭溺爱造成的,只要让他们吃点苦就能解决。其实不然,这种强行措施不但很难生效,而且往往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挫折教育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不是苛刻的批评、严厉的斥责或与孩子对着干。其次,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如定期邀请孩子的朋友到家中聚会,多创造一些让他们自由交流的机会,鼓励孩子多交朋友,遇到挫折时,有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培养孩子的友谊感、依恋感与安全感。最后,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多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果孩子成功了,及时鼓励,说些“真是能干的孩子”等话,通过生活中的锻炼,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的抗挫能力。

  5.2充分利用学校、社区资源开展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通过家长会、家长园地、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发放宣传资料等途径,向家长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增强家长家庭教育意识,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通过“挫折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挫折教育并非吃苦”“专家献策”等一系列家庭教育专题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倡导家长在生活中注意“理智的爱”。充分挖掘社区资源,运用社区的现有环境、物力资源创造有利的教育环境,定期让孩子走进一些教育基地、工厂、社区,通过实地参观,让他们体会劳动的艰辛,从成人身上学一些应对挫折的方法,并让幼儿思考、体验在社区各场所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在各种模拟情境中锻炼幼儿的应变能力,提高幼儿面对挫折的勇气及抗挫能力。只有教师与家长充分运用社区资源,密切配合,抓住一切机会对幼儿进行教育,保证教育的一致性、连续性,才能切实培养幼儿抗挫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格式模板【6】

  摘要:正确的心理教育可以是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这对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形成健康的心理体系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引导作用。文章通过对茶文化的介绍和阐述,以及高校大学生心理的分析研究,总结高效课堂茶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成长;茶文化

  1茶文化的概念

  茶文化最早形成于我国,早在4700多年前,我国茶文化就已经具备了集茶道、茶具、茶叶、茶艺为一体的系统性的茶文化体系。并且在历史发展中,茶文化以茶道为核心内容,融合了我国道家、佛家、儒家等多派系思想。容诸子百家,却又独自形成一种体系。茶文化的发展也是我国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发展的缩影。

  2茶文化的产生

  最初茶叶被于云南贵州一带,在后期的发展中,才由人工培育发展为全国性的种植,并传播于海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茶的饮用,对茶文化的产生起到一定作用,却不是决定性的。最早对茶叶的记载,出于《神农本草》一书,早期茶叶并非作为饮品被人所知,而是作为一种具有生津止渴、醒脑作用的药材被发现。后经过发展,在唐代由茶圣陆羽,对茶的种植品评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著《茶经》一书。现代社会,由某些原因和部分学者的'推动,茶文化走入高效课堂,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但茶文化在高校课堂中的运用还不完善,很多地方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3茶文化内涵精神

  茶叶不仅仅作为一种生津止渴的饮品,它更是中华五千多年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饮茶也不再是只为身体补充水分,而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中国茶文化也不仅仅是单一的文化,而是庞大的文化体系,它包含物质文化方面,如种茶、采茶、炒茶等,还包含更丰富的精神文化方面,涵盖了文学、艺术、宗教、医学各个方面。与此同时,茶文化在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中也有重要作用,凝聚深厚的民族精神。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由最原始单一的物质文化,逐渐吸收其他学说思想,形成庞大深厚的文化体系。它主要融合儒、道、佛三家思想精髓,却又在以三家精髓为基础的情况下给人留有极大的选择余地,让不同人在感悟茶道的同时,根据自身情况,多方面的对茶文化精髓进行理解。不同的理解归根结底都离不开茶道“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思想。近些年茶文化逐步融入人们生活,也逐步衍生出合适当代人茶道精神“清、静、和、真”使平心静气,自悟自省的精神内涵。

  4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

  大学人才是我国未来社会的支柱力量,高校也是我国培养未来人才的摇篮。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局限于精纯的专业技术知识,更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就要求高校有着极具文化气息的良好精神氛围,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4.1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

  现在高校大学生,从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之独生子女较多,使其心理健康有着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心理健康的个性化和自我化。强烈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使他们无论在学习上或是生活上都有着敢于质疑,不盲从,不跟风,彰显个性的思想和行为。这虽符合现代人才培养需求,但更多的独生子女,从小在人际交流与沟通方面有所欠缺,在适应能力,抗压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方面产生巨大的偏差。过度的务实化使得部分大学生出现较强的功利心,导致过于追求物质,拜金思想的产生。其次,大学时期学生刚刚走出父母的羽翼,处于半步踏入社会的阶段,在多姿多彩的现代生活影响下,对大学生二次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等有着极其大的影响。致使很多人出现各种价值观人生观不明确的情况,产生迷茫状态,从而做出错误选择。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现在高校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极其重要。

  4.2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开展

  在着重精神素质教育的当代高校教育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完全走入高校课堂,走入大学生生活中。虽然如此。但大学生心理教育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当其冲的是教育内容政治性强,过于形式化。主要体现在多数高校的政治思想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主,通篇贯彻社会主义思想。其中缺乏贴近实际的思想与实例,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缺乏,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教师完全照本宣科,虽有好的理论,但学生对思想的吸收情况不容乐观,使得教育目的落实得不理想,教育效果不明显。在心理教育上,虽开设相应课程,且以考试形式检测大学生心理健康受教育情况,以强制性条件要求学生修习心理健康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多年保持同一教学模式,没有创新,更没有因材施教。心理健康教育变得形式主义,心理健康状况得不到一个质的改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改革变得刻不容缓。将茶文化融入课程中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生本质的变化,成为了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的新方向。

  5加入茶文化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步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的提高,茶文化也由此开始走入高校课堂,应用于教育中,并在高校心理健康方面得到一定的肯定。

  5.1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茶文化

  中华茶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内容。在高校中,除去以专业课程形式全方位研究茶文化以外,还被作为选修课程,以茶道思想潜移默化地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从茶文化发展的历史,种茶、采茶、泡茶等物质文化到茶艺、茶道等精神文化层次,全方位的向学生展示千年文化的历史魅力,让他们对茶文化有更多了解,使传统中国美德深植心底,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很多高校在上心理健康课的同时,穿插茶文化课程,请茶艺老师讲授专业的茶文化,并进行茶艺表演,同时邀请部分同学亲手泡制一杯香茗,感受茶文化的魅力,体会茶道思想。有部分高校开设茶艺课程,学习茶艺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或开展“以茶会友”“茶知我心”等交流活动,以茶为媒介,让同学们谈谈成长历程中遇到的困难、挫折、难以忘怀的事情等,由心理教师给予解答与辅导。

  5.2茶文化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茶文化在对大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的培养上具有值得肯定的作用,甚至是在审美方面及健康观念上都有一定的作用。在高校心理健康课堂加入茶文化,不仅具有一定的传承意义,同时茶文化回归自然的核心思想,及茶文化中包含的价值观念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形成阶段起到引导作用。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方面来说,经由上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茶文化实际上可以看做是中国千年文化的缩影。从构建大学生道德修养体系来说,茶文化中的茶艺及茶文化礼仪可以引导学生懂得尊师重道,文明守礼,从而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从修身养性上来说,茶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回归自然,其中心思想可以使大学生在当代大压力、快节奏的生活中学会沉心静气,保持本心,做到不骄不躁,从而调节大学生心理,从根本上建立健康积极的心理。

  6总结

  总之,高校茶文化与心理健康教学,增加茶文化教学内容,使两者完美结合,将茶文化作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深层次地领略中国历史文化的魅力,体会茶文化回归自然的意境,改善大学生心理状况,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推动高校教育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陶淑慧.大学生心理成长的时代背景现状分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130-134.

  [2]周洋.高校课堂茶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分析[J].福建茶叶,2016,03:260-261.

  [3]郭仰东.浅谈茶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分析[J].福建茶叶,2016,10:259-260.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格式模板【7】

  摘要: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且内容丰富,同时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中国茶文化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与应用价值,认识茶文化所具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并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对茶文化做出良好的渗透,对展现中国茶文化的文化魅力与教育价值、提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都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对茶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茶文化的渗透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茶文化;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策略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种文化所具有多元化的内容与功能,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仍旧在持续地延伸与拓展。将茶文化渗透到高职院校教育当中,不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能够在学生社交能力、礼仪水平、艺术素养和思想修养的提升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这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具有着重要意义。

  1茶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1.1社交教育

  我国茶文化中的“和合”思想,有利于调整社会个体所具有的社交关系,并促使社会个体能够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实现彼此的团结与矛盾的化解。在我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茶会是结交朋友、款待宾客的重要礼节,同时也是古代文人群体结交挚友的重要手段,甚至在封建社会的统治阶层,茶经常出现在国事的讨论中,如唐宋时期的茶宴,有着庄重、简朴而又活泼生动的特点,在“清茶一杯谈国事”的氛围下,并不会产生酒宴上的俗气与奢华,并可以拉近交流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文人以茶会友的事例在许多咏茶诗歌、咏茶画作中都能够得到展现,如唐代诗人杜牧在《寒夜》中写道:“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这一诗句写出了作者与友人在火炉旁饮热茶的场景,而这种场景中儒雅和谐的氛围也令人神往。另外,明代画家文征明所创作的名画《惠山茶绘图》,同样呈现出了古代文人以茶会友的场景,并体现出了文人茶会对意境的追求。显然,随着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茶文化的功能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满足社会大众的娱乐需求,而且也逐渐渗透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社会准则以及审美理想当中,引导高职院校学生通过学习茶文化、参与茶会,必将能够有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交能力,并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和谐,这对于拓展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交手段,确保他们能够在社交中获得心理愉悦、缓解心理压力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1.2礼仪教育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中,不仅创造出了丰富璀璨的文化、构建起了系统的社会道德标准,同时也形成了完整优秀的利益规范,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才被世人称作“文明古国”与“礼仪之邦”。中国这一“礼仪之邦”的发展,与儒家文化中所提倡的政治伦理关系以及封建社会时期所推崇的仁政与礼治有着紧密的关联。而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这些传统文化以及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因此,中国的茶文化自然就具备了礼仪教化功能。从中国茶文化所包含的礼仪内容来看,沏茶、端茶、奉茶、倒茶、饮茶、续茶乃至主客、长幼之间的座次顺序等,都有着系统且严格的礼仪要求,虽然这些礼仪十分复杂并且看似乏味,但却是在我国茶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精炼而成的,因此,每一项礼仪要求都有着相对应的价值,并且是茶事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只有如此,茶文化所具有的技艺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才能够得以展现。礼仪教育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一个人不懂礼仪、“不拘小节”,也自然会在生活中特别是在人际交往中处处受挫,并最终成为一个不受欢迎和孤独的人。而由于我国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礼仪文化元素,所以,在高职院校针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茶文化的渗透当作礼仪教育的切入点,帮助学生在提升自身素质、优化自身形象的过程中,更好地获得他人的认可与肯定,并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生活当中,从而避免各类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1.3艺术教育

  在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中,茶事与哲学、美学、宗教文化之间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也让茶事成为了具有综合性、生活性、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文化艺术活动。由于茶文化中包含了医学、饮食文化、建筑园艺、文学等多元化的元素,因此,在对中国茶文化内涵进行品位的过程中,社会个体所具有的综合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如在饮茶活动中,无论是茶室的布置还是茶具和插画的选择,都能够体现出茶文化所具有的魅力以及茶人所具有的审美意识,在了解这些内容的过程中,饮茶之人能够感受到茶文化对协调美、自然美的追求,并被这些美所熏陶与感染,从而提升自身对美所具有的感受;再如,在观看茶艺表演的过程中,饮茶者不仅能够感受到茶事活动所具有的礼仪美,而且能够感受到音乐艺术、环境艺术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因此,观看茶艺表演不仅能够丰富饮茶者具有放松自身身心的途径,而且可以为饮茶者提供一个可以提升自身艺术修养的渠道。当然,中国茶文化不仅强调形式美,也强调心灵美,更加强调形式美与心灵美的统一,因此,中国茶文化在为饮茶者带来艺术享受的同时,也要求饮茶者能够具备朴实、真诚、自然的品格,并在养成良好风度与举止的基础上,感受茶文化所具有的艺术底蕴。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渗透茶文化并发挥出茶文化的艺术教育功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放松身心、宣泄情感的途径,同时能够在陶冶学生心灵、满足学生审美需求、提升学生审美意识以及升华学生情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塑造完整健康的人格,从而推动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及自身的不断完善。

  1.4修行教育

  茶圣陆羽提到:“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在茶圣眼中,茶具有着高洁的品性,以至于在饮茶之人中也具有“宜”与“不宜”之分。于此同时,茶圣陆羽的这句话,也反映出茶在修身养性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事实上,喝茶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一种形态为饮茶,另一种形态则为品茶,对于茶人而言,简单的饮茶能够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而品茶则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在品茶过程中,茶人用茶来提升自身修养、陶冶自身琴操,并通过茶对人生进行品位。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这种形式也可以作为学生开展自省、提升自身修养的有效途径。另外,在茶与茶人的身上,也反映出了许多优秀的品质,从茶来看,这种植物生于深山,并在其成熟之时供人们采摘,而从茶人来看,他们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二者所具有的奉献精神,也是一种高尚的处世哲学与人生态度,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中,茶人用“俭、清、和、静”来总结茶叶的秉性,即茶尚俭、贵清、导和、致静,而茶所具有的这些秉性,也能够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将节俭朴素、清正廉洁、和睦相处、恬淡安静当作自身的重要追求,这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修生养性的境界、推动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

  2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对茶文化的渗透策略

  2.1茶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开设了茶文化专业,也有一些高职院校则将茶文化课程作为选修课,这些专业与课程的开设,能够引导学生对茶文化做出系统的学习,并在开拓学生文化视野、丰富学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促使学生深化对茶文化的认知。与此同时,由于茶文化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够发挥出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这些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群体心理的健康发展也具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当前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茶文化专业和茶文化选修课程,缺乏全国性的课程规划与教学大纲作为指导,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能够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来抓。在此过程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要以丰富学生的茶文化知识为出发点,而且需要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为出发点,重视将茶文化发展史中能够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思想内容以及事例体现在教材当中。另外,为了强化茶文化课程的吸引力,高职院校还应当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重视本土茶文化资源的融入,以使学生能够更加直接地接触茶文化、感受茶文化,从而确保茶文化能够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推动作用。

  2.2积极开展茶文化活动

  高职院校要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出茶文化的作用,就必须拓展茶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覆盖面,推动茶文化走入学生的生活,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茶文化所具有的魅力,并受到茶文化的熏陶,从而实现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为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对茶文化的渗透,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渗透,还应当重视课外渗透,通过开展各类有教育意义的茶文化活动来发挥出茶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具体而言,当前高职院校中可以开展的茶文化活动包括茶话会、名茶介绍征文活动、茶知识竞赛活动、茶艺表演活动以及茶文化讲座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茶文化所具有的审美功能、教育功能都能够得到良好的体现。当然,高职院校所开展的茶文化活动甚至可以向校外拓展,在此方面,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对当地的茶文化风俗做出了解与收集,并参与到当地的茶文化活动当中,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茶文化所具有的生活气息,并强化茶文化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可接受性。

  2.3优化茶文化渗透方式

  茶文化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高职院校可以仅仅依靠强化茶文化宣传与教育,就可以对茶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做出充分的发挥,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应当重视茶文化渗透方式的优化,特别是要重视提升茶文化渗透方式与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契合性。这要求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所开展的茶文化渗透工作,不能使用纯粹的单方面宣传与教育方式,而应当重视体现出茶文化所具有的文化魅力、趣味性以及参与性,具体而言,首先,高职院校所选取的内容要具有时代性特征,只有这样的内容才能够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审美需求,也才能够推动学生对茶文化的接受以及对茶文化内涵的感悟;其次,茶文化教育过程应当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契合。高职院校在茶文化教育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茶文化素养的逐步积累,而不能使用“速成法”,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对茶文化做出更加充分的感悟与体验,也才能够在茶文化中挖掘到有利于自身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容。同时,高职院校茶文化教育的开展,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并重视茶文化内容与学生专业知识的结合。如在旅游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一些盛产茶叶的景区,将茶文化中的一些传说、典故等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方式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茶文化的关注、深化学生对茶文化内容的印象,而且容易激发学生对茶文化做出深入探索的兴趣,这对充分体现茶文化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的具有重要作用。

  3结语

  我国茶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内容,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充分的挖掘与运用茶文化的文化底蕴与内容,可以发挥茶文化在高职学生社交教育、礼仪教育、艺术教育、修行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实现自身人格的完善以及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应当重视茶文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渗透,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开展课外活动来提升茶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覆盖范围,并在确保茶文化渗透方式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强化茶文化的可接受性。

  参考文献

  [1]靖国华.中华茶道思维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4):228-229.

  [2]连伟利.以茶润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新途径[J].福建茶叶,2016(6):247-248.

  [3]黄洁.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与借鉴[J].社会心理科学,2013(11):23-25+56.

  [4]巢传宣.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健康[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4(5):74-79.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格式模板【8】

  摘要:当前需要解决两个问题,即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以及以怎样的手段来建立起大学生心理自我干预的机制来。学生工作者并未把握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的高校职能,而是简单的以课程的形式与大学生形成了“信息共享”。因此,需要重视茶文化对于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的重要作用。具体的实施办法为:制订出导入茶文化的课程标准、与院系合作完成场地资源建设、开展知行结合下的茶文化教学、职业素质养成下激发学生兴趣。

  关键词:茶文化;大学生健康心理;作用;实施方案

  当前,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已成为高校管理者所重视的学生工作内容。从所反馈的信息中可以知晓,许多高校都针对性的开设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课程,并配合现在的辅导员制度,几乎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全天候的覆盖了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但随着调研工作的不断深入,也促使笔者在思考两个问题,即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以怎样的手段来建立起大学生心理自我干预的机制来。之所以思考上述问题归因于学生工作者并未把握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的高校职能,而是简单的以课程的形式与大学生形成了“信息共享”。这样的教育模式,无非是使得大学生从学理层面了解了具备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再者,仅仅依靠高校学生工作者在单一维度下来实施教育,则无法适应大学生群体的学习和生活偏好。为此,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对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的认识

  针对高校在这一领域所存在的不足,以下将从三个方面来对此进行认识:

  1.1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的目的

  教育实践表明,目前仍需要厘清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的目的。作为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教育态度,教育目的应紧密围绕着促进大学职业素质及专业素养的养成方面。而那种简单基于健康心理教育的生物学目的,应被上述所提到的社会学目的所替代。不难发现,近年来几乎所有的高校都逐步加强了对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力度,并借鉴高职院校的办学经验,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职业人才培养路径。那么,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也需要在其中发挥职能优势。

  1.2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的手段

  上文已经提到了需要改变单一维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这种建立在说教基础上的教育形态,已经无法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偏好,更无法为增进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提供有效帮助。笔者认为,教育手段的构建应着力于培养大学生形成自我心性修养的能力,以及面对负面情绪时具备自我干预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学生群体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理性和冷静的去处于社会事务。这就意味着,借助茶文化的效能优势值得思考。

  1.3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的评价

  针对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仍需要在一个封闭的循环中来展开,但现阶段的教育实践则显然是在开放的循环中来进行的。从调研中可知,不少高校以开卷考试和撰写小论文的方式来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不难理解,大学生健康心理作为一种隐性信息,根本无法从上述外显的测试方式中来获得有效信息。因此,建立起“以茶会友”的交流模式则是不错的选择。

  2茶文化对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作用分析

  具体而言,茶文化在这里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2.1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目标相契合

  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在满足其职业素质提高上,主要反映在培养大学生的理性,使他们能尽可能的摆脱浮躁的心理状态,去理性思考有关未来职业发展的问题。我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蕴含的“静、思、悟”等文化内涵,便能较好的与学生素质教育目标相契合。茶文化的显性文化要件又是由品茶、赏茶、茶道等项目构成,这些符合国人心理素质传统的茶文化要件,能够有效承载起茶文化的所蕴含的思想元素。

  2.2与大学生健康教育手段相兼容

  上文所提出的教育手段设想便是,建构起大学生自我情绪管控和心理干预机能来。显然,这种手段的建立无法通过教师的说教来完成,更不能在辅导员的示范下来形成,而只能是大学生在体验茶文化显性要件的基础上,通过对“静、思、悟”的自我能动转化来获得。可见,茶文化与大学生健康教育手段之间形成了兼容性。另外,大学生群体对于茶文化的显性要件并不陌生,而且品茶或许已成为部分学生的生活内容。从而,这就使得二者的兼容性能表现的完美。

  2.3与大学生健康教育评价相贯通

  针对大学生健康心理信息的内隐性特质,高校学生工作者需要借助沟通机制来间接获取大学生群体的心性养成效果。为此,茶文化又与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评价形式相贯通。前面提到了,借助品茶来搭建起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这一平台将能营造起良好的交流氛围,从而助力教师对大学生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

  3茶文化引入健康教育中的路径思考

  从教育实践层面来看,茶文化的引入路径可从以下三个环节来思考:

  3.1茶文化的信息整合环节

  众所周知,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不乏哲学思想和养身理念。这就要求,需要将茶文化所蕴含的信息进行提炼和整合,进而来适应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的需要。从总括层面来看,茶文化包括显性要件和隐性要件(思想文化)两大类,而隐性要件又需要在隐性要件的支撑下来呈现出来。因此,为了降低茶文化整合的难度和工作量,高校学生工作者可以着力整合显性要件资源。另外,在整合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本校的场地和师资资源。

  3.2茶文化的内容导入环节

  由于整合了茶文化中的显性要件,所以在茶文化的内容导入环节也就聚焦显性要件的`导入环节。前面已经提到,高校可以将品茶、赏茶和茶道项目引入其中,而这些项目必然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下来开展。因此,这就将导入环节给具体化。笔者认为,在导入茶文化内容时,应以一个完整的教学板块来对待。在这个完整的板块中,教师通过演示、学生通过体验,而后进行良好的人际交流活动。这样一来,内含的隐性要件就能被逐步升华。

  3.3茶文化的功能延伸环节

  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的初衷,应是使大学生获得良好的身心健康状况,而这主要依赖于当事人的自我调节和自我舒缓。为此,茶文化功能的延伸环节具体表现在,大学生个体能在生活中养成品茶的习惯,并能有意识的通过品茶来调整自我心理状态,同时去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的所得与所失。

  4实施方案

  根据以上所述,实施方案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制订出导入茶文化的课程标准

  制订出导入茶文化的课程标准,主要在于对开设茶文化课的时间维度进行规定。前面已经指出,茶文化课程应在完整的板块下来开设,而不能以穿插的形式融入到常规教学中去。为此笔者建议,可以将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时间安排在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的后期单独开设。前期,教师和学生工作者应基于现有的教材和教案,向大学生阐述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和基本手段。在最后阶段,则是以实训的形式来建构起这种心理状态。

  4.2与院系合作完成场地资源建设

  开设茶文化课程时的场地可以借用学生所在院系的实训教室,反映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素质培养之间的关联性。在场地布局上,应避免出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割裂状态,而是以围成圆形或者弧形的方式,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空间和心理距离,也可以促使学生之间建立起情感互动。再者,在教室的内装饰上,应以朴素和偏暗的色调为主,这样能够为教学环境营造出厚重和宁静的氛围。而且,这也与茶文化的特色相一致。

  4.3开展知行结合下的茶文化教学

  在对学生开设茶文化课程时,需要遵循知行结合的原则。从知的角度出发,紧密联系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诉求,将茶文化的思想元素与之相融合,这样就能增强大学生对于学习茶文化的重视程度。在行的视角下,教师通过演示功夫茶、茶道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茶文化显性要件,鼓励学生参与体验,学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来实施。在品茶阶段,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氛围,并以自身的择业观和职场体会来正面感染学生。

  4.4职业素质养成下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已经增强了学生对茶文化的重视程度,这里教师就需要在激发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下,来促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品茶的习惯,并自觉去感悟茶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元素。最后指出,为了更好的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辅导员还需要扮演中介的角色,该角色要求须与专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形成联动机制。从许多高校的经验来看,往往在应届大学生毕业的前一年,就有组织的开展就业动员活动。通过请校友前来传授心得,以及请人力资源专家进行求职技巧的讲解,但却很少涉及到求职心理的自我疏导能力培训。为此,专职人员与辅导员之间可形成联动机制,通过广泛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大学生建立起自我干预的基本能力来。而且,专职辅导员与大学生群体进行“以茶会友”式的交流,从而来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给予及时的疏导和教育。

  5小结

  当前,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已成为高校管理者所重视的学生工作内容。从所反馈的信息中可以知晓,许多高校都针对性的开设的有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课程,并配合现在的辅导员制度,几乎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全天候的覆盖了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然而,当前学生工作者并未把握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的高校职能,而是简单的以课程的形式与大学生形成了“信息共享”。因此,需要重视茶文化对于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的重要作用。通过问题讨论,具体的实施办法可围绕着:制订出导入茶文化的课程标准、与院系合作完成场地资源建设、开展知行结合下的茶文化教学、职业素质养成下激发学生兴趣等四个方面来展开。

  参考文献

  [1]于亚波.吉林省大学生健康教育现状分析[J].医药卫生(引文版),2015(13):248-249.

  [2]梁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契合研究[J].教育,2015(14):259-260.

  [3]王亚莉.浅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2015(28):282-283.

  [4]王兰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2(4):145-146.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格式】相关文章:

教育论文格式11-03

小学教育论文格式09-26

教育专业函授本科论文格式指导08-06

论文格式模板07-25

论文格式模板09-26

材料学论文格式09-24

论文格式模板14篇【经典】07-20

论文格式范文模板图解04-14

期刊论文格式模板09-26

自动化学论文格式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