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时间:2022-07-14 15:43:49 毕业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地不断改革,在国内各级教育结构的课堂中广泛应用各种新型的科学技术,其中“视觉素质教育”尤为明显。专家指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有效地应用视觉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思考与创造力。以下针对小学语文中视觉素质教育展开研究,可以为以后小学课堂教学实践提供相应的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视觉素养教育;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成为未来的一种趋势,小学语文作为现代教育基础的学科,在教学方面占据重要位置,学生不能仅仅对干枯文字进行学习,还需要视觉方面的刺激,培养学生的视觉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视觉素养能力,使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的意义

  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可以发现教师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视觉素养教育,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从当前情况来看,在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都利用了多媒体,虽然可以有效地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但是也造成广大群体思维模式单一化,甚至对现代科技形成依赖性,遇到问题时,不会进行独立思考,而是通过多媒体查询。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对未知事情充满好奇的阶段,自制力较弱,当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时就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因而教师在利用视觉素养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此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理解,假如死记硬背,学生会感到非常枯燥,忽视了学生自身创造力的培养,视觉素质教育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的运用视觉素养教育,使学生感悟到语言的魅力。视觉素养教育就是将知识与技能有效结合,利用多媒体基础,可以为学生营造出更好的学习氛围,改变以往教育模式,使得学习知识过程变得轻松。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应用策略

  1.课前利用视觉元素引导。小学生喜欢形象化思维,容易被色彩鲜明的图片所吸引,但是小学语文大部分都是文字性的内容,课堂教学元素较为单一,在这样的状况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将视觉素养元素导入在课堂中,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激发出其兴趣。例如,在学习《春晓》这首诗时,该节课主要的内容就是围绕“春”开展,在课前引导时,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可以展示自己提前做好与春相关的图片,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更能有效发挥。2.适当借助视觉化教学技术。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都是利用“口头讲述”的教学模式,不仅加重教师的教学负担,并且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如果教师将教学模式转变,积极的应用多媒体,营造出“图文并茂”学习环境,能增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例如,《蚂蚁与蝈蝈》,根据文章内容教师提前制作课件,向学生展示这篇文章中动物图片,了解两者之间交谈过程,当观看这些内容后学生来分享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相应的知识,而且课堂氛围也十分的活跃。由此看来,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借助视觉化教学技术,可以加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3.与学生实际结合。当前,国内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但是通常情况下,教师以自己为中心,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非常沉闷,整体教学效果也不好。在实践性教学中,教师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联系实际生活,为课堂学习中创造视觉化情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例如,在学习《齐天大圣战二郎神》课堂学习中,教师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西游记”这部电视剧将教室进行布置,为学生创造合适的场景进行演习,学生在演习完后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感受每个故事中蕴含的道理,这样才能将学习与实际结合,有效地实现学习与生活统一,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研究,可以发现视觉素养教育有效地推动了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但是由于教学环境的影响,学生视觉素养策略还应该进行深入的探索,教师应该多从实际生活中总结经验,不断转变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视觉素养教育,在教学中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仅仅是一个引导的作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希望通过对此的研究,可以为学校小学语文教师视觉素养的培养提供更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刘国智.利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阅读教学[J].课外语文,20xx

  [2]何艳丽.实现视觉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运用[J].新课程(上),20xx

  [3]张芳.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研究[J].中华少年,20xx

  [4]顾小兰.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

  [5]李红.视觉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现[J].新课程(小学),20xx

  [6]朱健峰.小学语文教育中视觉素养培育的实现[J].中国校外教育,20xx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2

  在小学语文授课进程中,运用互动教学法可以将教学活动作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桥梁,经过师生互动交流环节,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并且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下是笔者在人教版的小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做的几点尝试,力求改善教学。

  一、课堂讨论中的教学互动

  所谓课堂讨论中的教学互动就是在师生平等的氛围里,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语文知识互动交流的过程,从而实现每一堂语文课教学的目的。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老师要选取一些有意义、有趣味性的话题,才可以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接着进行公平、开放的讨论。例如,在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这一文时,老师可以提前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整理出来,再和学生一起讨论文章的描写。如老师可以结合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风景特色等进行师生讨论“:有哪位同学知道南沙群岛在哪里吗?“”大家说一说南沙群岛的风景是怎样的?”这样互动教学,让学生在不受课本限制的状况下,对南沙群岛的风景进行想象及理解且表述出来,在师生互动讨论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思维,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及思考能力。

  二、课堂体验中的教学互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实现互动,其也是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展开实际体验教学,唯有在实际体验中才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新的事物,从而学到新知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老师可以将课程内容加入课外实践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比如,在学习《秋天的图画》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体验秋天的景色。然后将课文中的问题抛出,让师生形成互动交流的氛围。老师可以这样对学生提问“:秋天的景色美吗?你们看了秋天的景象有什么感想?”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观察,各自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在体验的途径中,学生会发现一些问题,从而对这些问题产生质疑,这时,老师需要给予学生帮助,在师生互动交流中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中的描写。

  总之,在小学语文授课中,应用互动教学法的好处很多,其可以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经过师生互动交流环节,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并且从中也引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让小学生更加热爱语文课程。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3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在今后的作文教材中,首先要更新观念,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要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反对套话、空话、假话;要引导学生切实体会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与做人密切相关;要使教师认识到,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也是‘立人’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二,使学生认识到作文也是生活的一种实际本领,而不是为了应试;要培养学生简洁、明了、准确的表达信心的能力,包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认真写作、反复修改的习惯。”

  【关键词】兴趣性;想象力;成就感;创新的方法;创新的途径;创新的秘诀

  作文是字、词、句、篇的综合应用,是如何用怎样用的理解、安排和布置的技巧。就像一名工匠把一大堆建筑材料,怎样按照图纸要求合理运用,才能显得建筑物具有质量、富丽堂皇而省时省事。同样的道理用在小学生学习写作、提高水平上,必须运用一系列过程发展变化,然后实施技巧,取得成功。在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中,要求学生“要能够从实际的事物出发,适当展开想象,使作文内容丰富些。”在此理论指导下,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课程总结了几种行之有效地方法,总结如下,与同仁共同交流,取长补短。

  一、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性

  二、促进学生写作的想象力

  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使之运用在写作中,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也是目的之一。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学生来到学校,不仅仅是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而是要让他们变得更加聪明。理解其真实意义,在写作上就要培养他们的思维方法和想想能力。具体方法是:首先,利用讲授美文机会适时提问和引导。比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理解是问“你们上楼看景色是想到了什么?”“当你野外看到柳枝低垂鲜花盛开时想起了哪首诗哪篇文?”等。课堂效率是利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时刻引导而提高的机会;其次借助信息图像设置实施提醒而激发。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在信息课之前设计美图或下载具有想象性的图片,并不断交换;最后,采取作文评改选优方式实施讲解而促进。在作文课上让学生对作文进行自己修改,交换修改,老师总结的方式,选出优秀作文,进行讲评,变平淡为抒情,以抒情而联想。

  三、增强学生写作的成就感

  在指导方法上下功夫,让学生写出规范性和理性的好作文。评改作文,恰当准确的表扬是创设学生写作成就感的首要方法,能够激发学习与修改的动手习惯,使学生产生“我在写作文上已经不错了”的心理状态,小学生也具备好胜心。把学生的好作文抄写出来粘贴在教室的“学习专栏”里,让大家 随时阅读,随时品评并提出宝贵修改意见,这样做,被选入《学习专栏》的作文,学生本人也很高兴,没被选中的学生也想在以后选入,形成“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这是创设学生写作成就感的方法之二;方法之三是把优秀作文推荐到有关如《小学生天地》、《未来导报》、《小学生作文》等报刊杂志上,如果还有个别作文获得嘉奖,则更好,起到示范典型作用,能够以面带点,整体推动;第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办墙报,写发言稿和参加全校性的作文大赛。

  四、求真和想象――创新的方法

  创新作文提倡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让学生写自己的话,不油滑、不轻浮、不虚无,释放出充满热情、包含生命力的蓬勃张力,这也就是我们作文教学的努力方向。

  五、仿写到创写――创新的途径

  所谓“仿写”就是对文章的立意构思、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和表现手法进行模拟训练。要指导学生多仿形式少访内容,力求仿中有创,创中有新;学生可以模仿课文,因为课文都是名篇佳作,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当然可以模仿课外文章);仿写是创写的起步,是唤起学生热爱写作的一种方式,是写作创新的有效途径。

  六、我笔写我口――创新的秘诀

  创新作文的一个秘诀就是说自己的话、抒自己的情、写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创新作文应该给学生写作的自主权;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理论的要求,创新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作文的写作也不能例外,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从事初步的写作学习或者学习写作;学生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喜欢用什么方式写就用什么方式写,熟悉什么题材就写什么题材,或者记叙或者议论或者抒情或者想象等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在“新”的理念中不断去“创”。

  写作是一项综合指标很高的创造,小学必须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引起高度重视,在重视的基础上用运多种方法,灵活多变去引导,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功。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4

  一、营造兴趣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的灌输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是老师一统天下,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被动地听讲,他们为师为上,唯书为上,学生没有什么其他的质疑和怀疑,不能随便发问,课堂教学出现了死气沉沉的现象,学生根本没有任何的创新意识,他们只能是合格的答卷工具。随着素质教育的形势发展下,改变了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课堂教学氛围出现了新的面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关系到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发挥。因此,我们教师要积极倡导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形成创新的思想,体现了他们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比如,我在执教《月光曲》一课时,首先我把著名音乐大师贝多芬的《月光曲》给学生进行了播放,再把视频月光在海平面升起来的情景配合音乐一起播放,学生立即被这个美妙无比的盛景以吸引住了,他们沉浸在这个令人难忘的美景中,这个时候我就以感人至深的语调给学生讲述起了《月光曲》的产生,孩子们马上就对盲姑娘的不幸产生了同情,也不断赞叹贝多芬的美妙音乐,于是学生随着而产生出了一种急于想知道的这篇课文的内容。于是我就带着这优雅的乐曲声中和学生一道学习起了这篇课文,进入了一种非常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二、设置悬念激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注意,就会使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出来,这样也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比如,我在执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时候,向同学们问道“: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谁去过最美丽的地方?”很多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回答了一些地方,我总结性地说道:我领你们到一个最美丽的地方,学生感到非常地高兴,都问是什么地方,我说“:《美丽的小兴安岭》”。孩子们都欢声大笑起来,各个非常高兴,他们问什么时候去,我回答道现在就去,他们用非常疑虑的眼神看着我,不知道老师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于是我就说道“:我们现在学习的课文就是小兴安岭,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接着我就介绍了小兴安岭的情况:小兴安岭在我们的比邻省黑龙江北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有香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许多人参和珍贵的药材,美丽的小鹿……要想领略小兴安岭的秀丽风光,就让我们随作者去小兴安岭旅游观光吧!”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更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感,从而在愉快而热烈的情绪中投入了学习活动。

  三、图文并茂激趣法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要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简笔画就是一种很好的引情激趣的手段。小学生性格特点是他们喜欢图片直观的东西。而新教材编排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编者在编写时特意编入了一些插图,这些图片高度地概括了课文的内容,更加具体形象地体现着课文的要点、关键,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恰到好处地运用好这些插图,就能更好地把握课文重点,突破难点,更能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还能培养学生将图和文字的结合分析能力。我在执教《海滨小城》一课的时候,我就抓住了它的特点来分析,我首先拿出海滨小城的挂图,让孩子们看看这个画中的美丽图景中的小城市。接着把文章的要点以天空的形式让学生从课文中选出填好,并且去品味海滨小城的语言美和景色美。这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海滨小城之中,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这海天辽阔,小城玲珑,美不胜收的海滨小城发出由衷的赞叹,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用谜语故事激趣

  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东西,他们喜欢猜谜语的活动,用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执教《蜜蜂》时,我就给学生们出了一个迷,让他们猜猜看谁能最快地拆除了。我说道“:嘴象小铲子,脚象小扇子,?走路晃膀子,水上划船子。”由于比较押韵,学生听着都笑了,并且进入了猜谜语的高潮中,有趁此机会就导语到新课教学中,激发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上面只是举了一些导入激趣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孜孜探求,创设了好多导入方法:如插图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影视导入、音乐歌曲导入、创设情境导入、设制悬念导入等等,举不胜举。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的兴趣就行。总之,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兴趣学习的培养,让他们能够很好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中,充分发挥学生参与能力,让他们不耻下问的精神,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5

  摘要:文章首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拓展阅读教学的意义进行了阐述,然后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即围绕语文教材,拓展阅读内容;创设课外阅读条件,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积极开展阅读活动,展示阅读成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阅读氛围

  小学生正处在接受文化知识的关键时期,对其适当进行阅读拓展,既能弥补教材的某些欠缺,又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相应拓展模式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拓展阅读的意义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模式是指语文教师在完成语文核心教学的前提下,给小学生进行相应的拓展阅读,拓展阅读的内容既与语文教学的内容息息相关,同时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外延伸,对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及阅读表达能力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另外,拓展阅读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有着以下意义:

  第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外阅读与语文教材内容相比较为有趣,所以能够有效地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效果。

  第二,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外阅读语言表达方式丰富多彩,且更加贴近生活。因此,小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受其语言表述方式影响,从而丰富小学生的语言积累,而语言积累的丰富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写作。第三,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好的课外读物不仅故事性强,还有着很好的教育意义。小学生通过阅读这样的课外阅读读物自然会受到课外读物中体现的价值观念影响,从而既陶冶了小学生的情操,又能够帮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1]。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一)围绕语文教材,拓展阅读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为核心,毕竟其教材内容是专门为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而“量身打造”的,更加有利于学生未来学习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围绕教材内容来开展课外阅读教学。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遇到语文教材中很难解释或较为复杂的背景内容时,教师若用专业性较强或较为深刻的语言给学生介绍或解释这些背景,学生很难听懂并理解。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较为简单易懂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去阅读,使学生对相关教材的背景理解得更加深入,从而将教材内容与自己课外了解的背景相结合,实现更为深刻的认知与理解。其次,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材内容给学生进行课外知识阅读的拓展,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最后,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对语文教材中的兴趣点来拓展课外知识,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拓展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课外阅读条件,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课外阅读虽是一种兴趣,但并不是每一位学生一开始就喜欢课外阅读,需要经过后天的引导与培养。而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都会对小学生的拓展阅读兴趣的形成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课外阅读条件,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首先,学校可以向学生开放图书室,并对里面的图书定期进行更新,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基本的阅读条件。其次,教师可以在班级创建图书角,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图书角中分享自己喜欢的图书,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最后,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课外阅读课,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在此基础之上尽量将课外阅读内容与语文教学的实际内容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同时,强化课外阅读对语文教学的助推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积极开展阅读活动,展示阅读成果

  为了落实课外阅读模式,并使得阅读成果得到进一步的展现,学校应积极开展各种阅读活动。例如,学校可定期组织读书交流活动,在组建过程中结合班级、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等实际的情况进行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并通过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等方式积极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一方面,这样的方式增强了读书交流活动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学生若想在读书交流活动中展现自己的风采,就必然通过课外阅读来提升自己的语言积累及知识存储量,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强化其阅读动机。既让小学生尽情体验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够陶冶小学生的情操,引导小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2]。

  三、结语

  拓展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拓展阅读教学不仅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良好的助推作用,还能够丰富小学生的语文知识,为其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宦承梅.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模式的教学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xx(9):66.

  [2]李晓娟.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模式的教学策略分析[J].教育科学(引文版),20xx(12):190.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6

  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仍有部分语文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状,并提出了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1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教学理念比较传统,没有认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在课堂开始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之后使学生阅读教学内容,为教学内容分段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在教材中或笔记本中记录文章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和文章中心思想,之后安排课后作业使学生背诵和记忆课堂教学记录的笔记,学生被动的学习语文,对语文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失去兴趣,不利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

  同时,由于教学中教师过于严厉,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不敢与教师有更多的沟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不足,师生关系比较紧张,不利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效率的提升。

  第三,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注重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受到限制,使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失去了现实意义。

  2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

  2.1语文教学中注重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

  兴趣是推动学生不断学习的动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设计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例如,在小学语文《雪孩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了解学生的兴趣,结合教学内容展开教学,在教学展开之前,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为学生播放“雪孩子”动画故事片段,使学生观看动画故事,用动画故事导入新的教学内容,充分激发了學生学习兴趣,生动活泼的动画故事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之后教师再展开教学,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一步了解与掌握了教学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使语文教育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2.2课堂教学师生转换角色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师生转换角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能够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小学语文《静夜思》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使学生在课下自主预习,课堂中使学生根据自对古诗的理解走上讲台讲解古诗,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讲解过程中,教师在台下认真倾听,不要打断学生,待学生讲解完之后对学生的讲解进行补充,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尊重。课堂师生转换角色还表现在课堂教学评价方面,以往教学评价由教师一人完成,转换角色后使学生进行评价,教师为学生设置评价标准,使学生按照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学课堂师生角色的互换,充分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语文教育教学效率得以提升,是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重要体现。

  2.3教学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将语文教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是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关键途径。指导学生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柳树进行比较,学生在对比过程中掌握了柳树的描写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最后教师再使学生根据教学内容仿写一篇春天景物的文章,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充分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将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实现了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3结论

  综上所述,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因此,在新课改下,教师应不断反思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多元化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中,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得以提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戴伟雄.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36).

  [2]吴小英.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文理导航(下旬),20xx(16).

  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 20xx年2期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7

  语言文学艺术根植于国家、民族的文化土壤里,与本土文明的发展历程密不可分。而汉语言文学,毋庸置疑是精妙、复杂而深刻的,伴随着东方古老深沉又独特的文明,接受着时光的雕刻。从仓颉造字开始,就是形式与内涵上完美的统一。小学语文教学里,如何让学生真正领会其中的精妙所在,实非易事。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其中,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可忽视。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从另一角度将其分为两个方面:情感与逻辑。情感与逻辑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逻辑的培养

  先来看逻辑,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语文深刻的艺术感染力是情感的极致体现,而逻辑则是生硬的、冰冷的、苍白的,承载不了任何深刻的意义。尤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更应注重的是“人文性”,逻辑角度的深入探讨实现不了人文性,且难以让学生理解透彻,因而既没有价值又不可行。那么,果真如此吗?不妨先从最简单的汉字来看吧。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堂课就是认字。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日月山川,简单的笔画却是从最初的摹形演变而来。每一个汉字的结构,都有其笔画如此的必然性和因果关系。还有词语,小学生经常会写一些错别字,可能理由不外乎马虎,但是其代表的却是对汉字和词语的难以正确理解和诠释。比如“符合”一词,原本指两个半块的军符能够合在一起,因而“符”是军符的符,不是服装的服,“合”是合二为一的合,不是和平的和。只有搞清楚内在逻辑关系,才不会写错字用错词。再比如成语“扑朔迷离”,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雌雄兔子的表现不一样,想要区分就只能看它是“脚扑朔”抑或“眼迷离”,这些都是有科学的.道理的。

  最重要的阅读理解与口语表达及写作。无论是阅读理解这样一种信息输入,还是口语表达和写作这样一种信息输出形式,固然需要一种情感上的认同,一种感性的感染力,可是要读懂、说清、写好,也需要理性的逻辑。写作提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要求,真正学好这一项,对阅读分析和口语、写作都大有裨益。因为从提纲中可以提炼到最有用的信息和把握文章整体结构。懂得分析出文章的逻辑,就能明白作者要抒情,抒的是何种感情,也能在口语表达时让人听懂,使人信服,更可以在自己的文章需要渲染感情时,选择最恰当的位置和方式。何以汉字会如此?何以词汇会如此?何以成语、俗语会如此?何以文章会如此?这些背后蕴含着深沉、严密的逻辑,固然需要感性的领悟,却更需要理性的分析和认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才能更好地发挥语文交际工具的作用,并正确地理解交流。也可以令语文所包含的广博的知识为学生所认可。

  二、情感的培养

  再来看情感。语文的人文关怀性是其他任何学科都难以替代的。当今的小学生知识掌握得都很多、很早。试问谁不会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谁不会吟出几句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元散曲。可是又有哪个孩子在背诵《静夜思》时,能够真切地想到那种一抬头一低头之间的落差。那一轮明月的皎洁和诗人心头的黯淡的对比,所寄托的深切乡思。因此情感的领悟就成了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新课标中要求语文教学能够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若要令学生不致感到语文枯燥无味,一味地强调汉语言文学的严谨精密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才能让孩子们真正被语文所吸引,真正产生兴趣,情感上的培养不可或缺。

  我认为首先最应该在教学中贯穿并强调的就是语文的语言感染力。语言是一门艺术,不同学生喜欢的风格可能不尽相同。有的男孩子可能就喜欢直抒胸臆的语言风格,而女孩子更偏爱的可能就是婉转隽永一点的风格。在课堂阅读时,笔者有意识地加以区分,注重个性化的选择,让不同的学生自己根据自己欣赏的风格去诠释文章,效果果然初见端倪。孩子们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渐渐爱上了朗读课文的感觉,也对语文越来越有兴致。无论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迈意气,还是“花谢花飞花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的婉转伤感,都是语言文学最迷人的美。

  其次就是在表达自己时的情感输出。无论是口语表达,还是写作,只有干涩的基本框架是难以承载起表达交流的作用的。当清楚自己要表达的是什么之后,还需要有足够的情感上的渲染。如何渲染?要让孩子们懂得,不是把一个相同的词重复一千次,而是真正运用一些修辞、比喻、白描、衬托、排比、夸张等等。一句“她的体重在以光速下降”就比“她瘦了”形象得多,也有趣得多。

  情感的成分由于语文的人文关怀性而贯穿始终,要让孩子们自己意识到,语文学习的对象,不仅仅是考试要考察的知识,更是一种认知,一种心态,一个最美丽的故事。

  总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若要追求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当重视逻辑与情感的教学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令语文真正从形式到内涵都大放异彩,彰显其无人可敌的魅力,让学生们真正爱上语文,爱上独特的汉语言文学。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8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儿童文学是语文教学内容中主要的一部分,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而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已经成为教学的重点。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进行儿童文学教学,可以根据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来进行筛选性的儿童文学教学,逐渐激发学生们对儿童文学的学习兴趣,体验儿童文学的魅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儿童文学素养的阅读,顺应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可以不断拓展自身的语文知识面,进而让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发展和提高。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儿童文学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完善自身的教学体系,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逐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将以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分析为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激发学生对儿童文学的学习兴趣

  如今,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主要存在儿童文学素养低下、教师不能够激发学生对儿童文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缺乏对课外儿童文学知识的积累三个主要教学问题。因此,教师要逐渐激发学生对儿童文学知识学习的兴趣,进而为学生儿童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以及培养学生自主进行课外儿童文学知识积累打下夯实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文学素养的高低一定的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效率。所以,教师要通过相应的教学技巧来逐渐激发学生对儿童文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不断进行儿童文学素养的积累和拓展。比如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进行儿童文学的教学,以视频、音乐、图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相应的儿童文学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基础的儿童文学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进行详细地讲解,让学生从故事的情节分析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让学生从深层次上了解到儿童文学故事中所蕴含的为人处事道理,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儿童文学中主要的人物,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儿童文学的情境之中,激发自身对儿童文学的学习兴趣,进而在人物扮演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

  二、创新语文儿童文学的教学方法

  在儿童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对相应的儿童文学进行自身的领会,逐渐加强学生对儿童文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进而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自主探究的形式不断拓展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在儿童文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合作讨论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处于辅助地位来引导学生合作讨论的完美进行。比如,在儿童文学《我和祖父的园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进行独立阅读,掌握儿童文学的主要内容和事件。然后,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相应的语文问题,让学生以合作讨论的形式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分析,学生在小组中分别发表自身对语文问题的看法、见解和分析,进而不断拓展学生对儿童文学问题的分析思维。同时,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合作讨论中不断拓展自身的儿童文学知识面,不断提高学生整体的儿童文学素养,进而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课堂。

  三、引导学生课外儿童文学阅读

  在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过程中,仅仅依靠小学语文教材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儿童文学阅读,让学生不断进行儿童文学知识的积累,进而提高学生儿童文学素养。教师可以定期选择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儿童文学阅读。同时,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必读和选读的方式,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教师要给学生讲解阅读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正确阅读,进而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以儿童文学阅读经验分享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在班会上分享自身的阅读经历,介绍自己阅读的主要书籍,向同学们分享自身的阅读体验。通过这样的活动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儿童文学的阅读,提高学生对儿童文学的阅读量和知识积累。另外,教师可以与家长相互联系,由家长来完成对学生课外儿童阅读的监督。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和引导下,逐渐培养学生对儿童文学的阅读习惯,不断提高自身对儿童文学知识的积累。比如,家长可以定期带领孩子到儿童文学书店进行阅读,并且根据孩子的阅读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儿童文学书籍进行购买,来保证孩子进行大量的儿童文学阅读,进而提高他们整体的儿童文学素养。总而言之,在儿童文学视野下进行小学语文知识的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人文的品味、情感的熏陶,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掌握为人处事的道理。另外,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对儿童文学教学的价值取向给予正确的定位和及时的引导,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儿童文学知识的积累,进而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9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背景下,怎样将信息技术更好的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开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小学语文;重要性;教学策略

  受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影响,信息技术随之出现,被逐渐引进了课堂教学中,和以往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相比较而言,其占据的优势更大,它可以打破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局限性,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课堂教学水平,保证了教学质量。从中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1创新是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1.1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语文本身是一门语言,它是学习其它课程的基础性学科。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我国还在采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传统语文课堂中,比较注重于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死背硬记,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落后,不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创新,无法全面的掌握知识点。我国人口规模较多,在选拔人才等环节中,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只能够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应试教育氛围明显。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最为关注的还是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的好坏,仅仅评价分数和成绩来判断,不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自身思想理念有了明显转变,它们对学生全面发展方向加大了关注程度。

  1.2应用案例

  语文一直以来都是培养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在教育信息环境下开展教学,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水平有着很大的帮助。为了更好理解这一观点,可以通过举例说明展开论述。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咏鹅》为例,首先,可以使用多媒体,以动画形式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模拟描述,然后配上中国的古典音乐,对整首诗展开配音。在课堂上播放这一课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中的画面更加理解其中的意思,从而建立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在教育信息化环境教学,实现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另外,从信息技术来看,将智慧教学方式引进课堂教学中去,可以起到良好的反馈作用,对于智慧课堂而言,需要教师对相关概念加以理解,将作用发挥到最大,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寻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设置场景的方式,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的讲解知识。

  1.3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育必要性分析

  在实施小学教育过程中,主要的教育对象是对事物认知能力具备一定局限性的小学生,对于此项阶段学生的语文教育工作,要以全面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开展教育工作,引进多媒体教育方法,不管是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还是学生主动学习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从实际情况来看,小学生的语文教育长时间以来都是教育阶段的重点内容,加大语文能力的培养力度,不仅决定了学生文字理解水平的提升,同时还对于后期学习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通过引进信息化技术,可以为小学生语文教育提供全新的发展方向,效果明显。

  2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2.1创建网络化环境,拓展新的教育途径

  在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学校逐渐建立了数字校园,尤其是最近几年校园局域网的建立,硬件得到了快速发展,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网络资源库的完善。当前,计算机网络已经逐渐连接进了各个教室中,教育教学软件的初步形成,使师生之间可以共享数字化资源,在信息化环境背景下,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因此,可以全面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改进工作,探索新的创新方式。在以往传统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通过讲解方式,将大量的知识点传输给学生,此种方式不具备合理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积极性的提升,无法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信息环境下,教师角色发生了一定转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学习,而教师只是在教学活动中扮演指导者。

  2.2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呈现全面性发展方向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应多加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语文教学期间,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到最高,以此培养学生主观学习能力,最终实现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比如,以《嫦娥奔月》课本教学为例子,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嫦娥奔月的故事,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然后,在这一视频故事氛围中,学生会对其产生好奇,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学生在提升兴趣的基础上自主朗读课文,从一定程度加深对内容的认识,最后,通过开展自主学习,不仅提升了课堂学习效率,同时还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这对于课堂学习效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在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能够体现出信息技术的优势,确保课堂教学课堂稳定开展,以此实现学生呈现全面化发展方向。

  2.3利用信息化搭建自学平台

  学习能够体现出学习人员对知识的一种渴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仅需要探索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同时还要利用原有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教学期间,教师应当利用信息化教育平台,帮助学生建立自学平台,从而构建和谐稳定的学习氛围,让它们能够自主投入到学习中去,以此调动学习积极性。在自学平台中,学生能够大胆说出自己的建议或者不同的想法,通过完善知识体系,提升学习质量。

  3结语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以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限制,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保证了教学质量,这对于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汪万军,刘庚.浅谈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科教文汇(上旬刊),20xx(19).

  [2]徐建民.谈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语文学刊,20xx(11).

  [3]谢斌.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xx,30(4).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0

  摘要:有效阅读是阅读教学的最佳状态,更是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重要体现。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重要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入和发展,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从而满足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满足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需要。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小学语文的有效阅读进行相应的思考和探索,以期通过正确教学方式转变,创新教学方法,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得以优化,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新课改是我国教育发展必然然结果,是推动我国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新课改理念下,要求小学语文阅读阅读教学要全面转变观念和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地创新和探索,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满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需要,促进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重要体现

  有效的阅读教学代表着阅读教学的正确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代表着阅读教学是符合学生阅读学习需求,符合阅读课程需要的。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效的阅读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有具体的阅读教学目标、通过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完成了相应的阅读教学任务。

  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教学行为指导。要想实现教学目标,就要求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使阅读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从而保障阅读教学方式始终是正确的,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2、教学方式的有效性

  有效的教学方式是开展有效阅读教学的保障,只有实施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够在阅读教学中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学习,让学生的阅读能够符合阅读的要求,从而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通过有效的阅读能够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而不断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增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3、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有效的阅读教学就是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的主观意识在阅读中得到发挥,让学生主观地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和相应的学习目标调整阅读方式,满足自身阅读的需要[1]。只有满足以上几个方面的需求,在阅读教学中都有所体现,才能够真正算得上是有效的阅读教学。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相关语文阅读教学工作者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新思考

  1、优化阅读教学设计,奠定阅读教学基础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行动指南,优秀的教学设计意味着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也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在传统的阅读教学过中,很多教师不够重视阅读教学,只是在课堂中随意抽取个别学生进行朗读,这种方式没有计划、没有步骤,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要优化阅读教学设计,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在通读全文的时候,为学生制定一个阅读目标,就是自己使用工具书,将文章中的生字词标注出来,并注上音标,做到在阅读中不多字、不漏字,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2]。其次,尝试合作朗读。教师可以让同桌之间进行对读,一方在阅读的时候,另一方要注意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指出,做到相互监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熟读成诵,通过反复地阅读,在阅读中不断发现问题、纠正问题,让学生实现有情感地阅读,能够熟读成诵,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全面地理解文章的含义,把握文章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完成阅读教学目标。

  2、开展多样化阅读方式

  传统的单一阅读方式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新课改背景下的阅读教学需要。因此,教师要开展多元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利用多媒体构建阅读情境,让学生深入到课文情境中,感受其中的环境,让阅读对象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再如,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开展问题探究,能够有效地带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不断增强学生的阅读效果,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3、拓展阅读,开拓眼界

  语文是一门厚积薄发的课程,学生的阅读也需要多样化和丰富化。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也不应该拘泥于语文课本,而是应该要放眼于课外文本的阅读,让学生接触是更多的阅读内容,开拓学生的眼界,不断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通过阅读让学生获得情感和精神上的满足。比如《童话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安徒生童话》等等,这些适合于小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都会对学生的思维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成长。

  三、结语

  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相关教学工作者要多方结合,在新课程背景下不断优化阅读教学方式,制定有效的阅读教学目标,从而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明晶.新课改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教学实施的策略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xx,09:234.

  [2]刘金凤.新课改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教学实施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xx,13:123.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xx)07B-0032-0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一般在语文考试中占有较大分值,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途径,如果作文教学质量不高,会对语文教学水平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作文教学一般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很多学生都觉得作文写作具有一定难度,没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也不善于用简练的话语叙述生活中看到的各种事情,致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不高。很多教师依旧采用传统方式进行作文教学,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又不注重对学生进行指导,致使小学生在作文学习中遇到了较大问题。

  一、提供平台,巩固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既是重点内容,又是难点内容,因此,保障作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作文教学要求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写作时间,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维持写作兴趣,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但是受应试教育以及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偏重于一些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背记一些重点考试内容,在作文教学方面往往没花费太多精力和时间,致使写作课逐渐成为教学中的难点,致使许多学生不愿进行写作训练,给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教学须注重提供写作平台,给予学生充足的写作时间,巩固学生的写作知识基础。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准确分析,了解学生的写作兴趣,制定适宜的写作教学方案。由于写作纷繁复杂,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完全理解和运用,所以教师须让教学方案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多样性,让学生逐渐学会灵活运用。由于课堂时间往往较短,难以让学生得到充分训练,所以教师可以在班内组织作文比赛,并提供一定奖励,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将一些较好的文章贴在教室墙壁上,列出一些写作较为优秀的学生名单,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获得成就感后自觉进行写作学习,并敢于探索、创新,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保障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例如,在以“我最敬爱的人”作为写作主题时,教师可以根据写作要求播放一些视频,让学生回想生活中值得自己敬爱的人,主动思考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事件,寻找各种素材。在学生有了写作欲望后,让学生根据寻找的素材列出写作提纲,并进行构思。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写作,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解决写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尽量让学生多练习,以巩固学生写作基础。在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须从多方面对学生写作情况进行评价,对写作较为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奖励,对写作较差的学生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让学生养成自主写作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拓展视野,积累素材

  小学生对各种事物的认知存在一定缺陷,所以在写作时,很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问题,或者是出现一些缺乏具体内容的流水账,致使写作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小学生大都不善于观察,单纯进行模仿,不能有效改变固有的写作模式,难以挖掘写作新意。在实际生活中,小学生的活动范围大都较小,常常局限于学校以及家庭两点一线,致使学生社会阅历不足,对生活中各种事物没有较好的认知。随着教育事业不断深入,社会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这就要求家长或者学校能带学生参与一些社会活动,让学生能够了解他们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并学会观察,积累写作素材,增长社会经验,拓展视野,从而培养学生在写作中的创新意识,提高文章新意。新课标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可以以视野拓展为基础,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并指导学生对各种素材进行灵活运用,这样学生就能在写作过程中创新写作内容,增强写作灵感。以往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会让学生背记一些好词好句,模仿一些范文,这样虽然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质量,但是长此以往,会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思维发散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基于小学生特性,教师需注重对学生视野进行拓展,让学生积累多种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例如,在以“夏季”为写作主题时,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了解夏季各种事物的变化,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之后教师可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对文章的写作方向和内容进行构思。为了避免学生将素材进行堆砌,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有写作方向,防止学生文章主题过于混乱,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思维发散,激发灵感

  在作文教学中,加强阅读是学生进行写作的基础,如果学生写作基础知识储备不足,即使有再多的写作素材,也难以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因此,通过阅读让学生写作思维得到发散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新课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多进行阅读学习,用各种优秀的文章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增长学生写作知识、写作技巧,从而夯实学生的写作功底,保障学生写作质量。阅读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思维的发散并非一蹴而就,如果学生有丰富的阅历,但是写作能力不足,没有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文章会存在较大问题,不具备韵味。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了解优秀文章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并适当模仿,在熟练掌握之后进行创新,打开写作思路,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例如,在以“手机使用利弊”作为写作主题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文章供学生阅读,让学生构思习作思路,并对文章的行文技巧以及特点进了解,有效渗透。教师还可让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质量。

  四、加强交流,调动情感

  在作文教学中,文章写作质量与情感表达有着紧密联系,很多学生的文章可能在语言表达、情景描写等方面较优美,但是细读起来觉得生硬,难以让人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致使文章质量不高,因此,教师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例如,在以“亲情”为主题进行写作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亲情教育片,让学生能够产生相应的情感,并应用于写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文教学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制定长远的作文教学计划,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渐体会到写作的意义,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这样才能保障作文教学质量。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一般不会在作文教学中花太多时间,没有让学生得到有效训练,也没有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致使学生在写作中困难重重。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写作兴趣,营造轻松活跃的写作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2

  摘要: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改革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科教学,开始向提升学生个人能力方向转变。其中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在新课程改革中推行口语交际训练,以提升学生在口语和表达方面的能力。本文重点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训练入手,给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训练的方法,希望对完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训练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训练管理

  在义务教育阶段明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脱离传统教学模式,开会向提升学生个人能力方向转变。在与人交流中学会倾听、发表个人观点、达成思想碰撞,有利于提升交流和合作精神,在社会发展中口语交流始终存在,对社会发展,人与人之间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正所谓“一言九鼎、驷马难追”等成语故事就生动说明口语交际中情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特别是当今社会,人只有具有口语交际能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

  1口语交际训练概述

  1.1口语交际的内容

  口语交际教学是指在学校教育中,通过语文课程实施的,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师生、生生之间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活动。

  1.2小学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

  1.2.1满足学生口语表达的渴望

  从近些年这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训练的相关文献看,大多数都指出了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学习年纪为3岁到12岁期间。小学生正是处于这个年龄阶段,对于口语交际能力提升来说,如在这段时间得到发展,则对学生今后个人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周所周知的“狼孩”就可以为口语表达的重要性进行佐证,尽管人们解救了狼孩,但其终身不会说话,且思维意识也没有提升,都证明在其重要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时期的教学缺失。所以,对于小学语文来说,完善口语交际训练是关键,对于小学生提升对口语交际知识理解,改变交际中的错词错句具有深远影响。

  1.2.2掌握课堂发展动态,运用正面语言鼓励

  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环境对其能力提升也有重要影响,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密切学生课堂发展动态、课堂上的纪律、学生学习心理上的把握。和数学、历史、政治学科学习不同,语文不仅仅要求教师单方面口述,还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对教师教学内容的回应,因此,掌握课堂发展动态,对提高小学语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作用明显。作为正面鼓励语言,“表扬”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正面激励形式,对于学生来说,表扬的语言会使让们更加热衷于语文课堂,积极表现自己,调动学生的热情,从而更好地进行课堂交际,提升自身的交际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广泛地使用“很好、非常好、不错”等正面激励性语言,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2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2.1打造真实的交际场景

  正如上文说到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场景和口语交际密切相关,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打造真实的交际场景,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交际欲望,进而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例如,在小学五年级课文中的《田忌赛马》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演练,让学生一边按照课文表演,一边进行解说,并且分小组进行演练进行比赛,在比赛中要求学生要根据课文量赛马的过程进行解说,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条理以及对课文内容的认识。

  2.2分层次制订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

  从我国中小学制定的课程内容安排看,小学语文应该以学生个人实际发展为主,完善学生身心成长,提升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在结合现实事物基础上能够进行抽象思考,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教学目标高质量的完成。所以,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年级特点制定不同的口语交际训练方法,保障难易适中,逐步完善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养成,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当然,需要注意小学生由于心智尚未成熟,所以其口语表达、思维模式和个性也会有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掌握这种学生特点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内容规划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应当接受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其具体能够学会多少内容,这些都是要通过教师深入考察完成的。

  2.3建立健全口语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口语评价体系主要是针对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通过评价体系考察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训练中的参与感。评价体系监理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堂中承担一定的交际人物,以保障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口语交际训练和锻炼。对于口语评价体系来说,其随意性很强,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考察的方法完成口语评价,使口语交际训练更具实时性。

  3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既是对教学的一个总结,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适时开展一些有效评价,能够对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这里的评价可以是教师激励性的口语评价,诸如:“你说得真好,不仅普通话标准,而且想法也非常新颖。”“你待人接物真有礼貌,说话很得体。”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感受到自己被认同,就会更主动地去参与口语交际。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委婉性的评价语言。学生的个性差异明显,不是每位学生都是优秀的,对于一些弱势学生,教师更应该给予鼓励,在评价上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进而激发他们奋进的信心。诸如:“你有自己的想法非常好,尽管表达的意思还不太准确,但教师听懂了,如果你能把自己的思路整理一下,一定会说得更有条理。”此外,我还可引导学生互相评价,让学生在评价对方的同时,也反思自我的口语交际,以提升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性。总的来说,就口语交际而言,在生活中的任何场景都是时刻存在的,属于学生常见的基本情景。所以,在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坚持将口语交际训练与日常生活真实场景相结合,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口语交际经验,为今后学生升学或是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邱丽勤.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方法[J].教育科研论坛,20xx(9).

  [2]孙央绒.谈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J].成功(教育),20xx(3).

  [3]何玉芳.也谈口语交际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10).

  [4]高兰.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J].教育科研论坛,20xx(1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3

  真正有意义的语文课堂是快乐的,能够带给学生享受,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和思考,徜徉在语文的海洋里,而不是将语文学习当作是一项任务来完成,这样一来,教学效率自然而然会提高。那么,实施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有哪些具体措施呢?

  一、互动教学的实施,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同时又活泼好动。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课堂更不应该禁锢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而应该成为学生彼此沟通与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实施互动教学,一方面能够迎合新课改提出的生本理念,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也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其中,互动教学包括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首先,教师要淡化角色意识,正确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自己只起到引导的作用,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其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多布置一些诸如讨论、分角色朗读、游戏等互动环节,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进来;最后,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要想方设法融入其中,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实现和谐的师生互动,并且能够完善师生关系。例如,在讲授《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时,我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师范读,而是采取了分角色朗读的方式,由学生自愿挑选角色,担任小壁虎、小鱼、老黄牛、燕子和妈妈的角色,而我担任旁白部分的朗读,这样一来,我和学生共同完成这篇课文的朗读任务,配合默契,也使朗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带有新奇之感。

  二、设计充满趣味的导语是成功的一半

  万事开头难,成功的导语能够有效地将学生注意力从课间活动中转移到课堂,并且为这节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如果教师不能够在课堂伊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活动难以顺利进行。因此,在进行导语设计时,教师要格外花费一些心思,选设计充满趣味的导语。首先,教师在教学之余,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做到充分了解,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实际出发;其次,在设计导语的过程中,教师可将一些充满趣味的元素恰到好处地融入其中,与教学内容完美契合;最后,夯实基础,对教学内容做到全面、系统地掌握。例如,在讲授《借生日》这一课时,为了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我事先为学生准备了小礼品,设计了如下的课堂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一场比赛,答对的同学就可以得到老师准备的神秘礼品。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吗?第二个问题: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呢?在提问第一个问题时,学生纷纷举起了手,但对于第二个问题,知之者甚少,寥寥无几,于是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这节课的教学中。

  三、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

  简单来说,一堂语文课是由一个接一个的问题组成的,巧妙设疑是教学的关键,而如何让课堂提问充满趣味性而又有意义,从真正意义上促进课堂教学,则需要老师思考的问题。课堂时间有限,在设置提问时,应该让问题简练精当,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出发,服务于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深入体会教学内容其精髓,能够提出有效的问题。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抛出来,自然会活跃课堂气氛,成功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胖乎乎的小手》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分别设计了以下问题:(1)这双手有什么特点?是谁的手呢?(2)这双手做过什么事情?我们一起去兰兰家看一看好吗?问题与问题之间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呈递进关系,学生也更容易理解。此外,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更应将目光从自身转向学生,引导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主动提问,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解决,而不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才能有问有答。

  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学生对课堂活动的热情永远高于他们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原本就是解放天性、释放自我的年龄段,如果小学语文课堂能够将二者合二为一,那将是再完美不过的一件事情了。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不妨组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不知不觉间实现了学习目标,教师也完成了教学任务。例如,在比较枯燥的复习课上,我常常会在课堂的中间部分插入几分钟“打气球”环节,将事先准备好的气球随机打出去,再由学生之间互相传球,被气球打中者回答问题。在此过程中,我参与其中,学生也玩得很开心,这个游戏也成为我课堂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趣味教学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真正意义上为学生个人的发展考虑,使学生在快乐中进行思考和学习,使语文课堂不断焕发新的光彩,取得了显著成效,是值得推广和借鉴的,也会拥有更广阔的提升空间,不断完善和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4

  语文教学少不了听说读写,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语法、拼音、重要的感读认知都在这一时期形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们通过朗读不仅可以理解课文的深意,而且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然而过去的语文教学对朗读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的朗读训练,许多学生也就没有学会正确的朗读方法,朗读教学的有效性没有被充分地发挥出来,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自然很难被提高。小学语文老师应该积极开展新的教学活动,研究朗读教学的有效性,找到提高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1.学生朗读的目的性不强。小学生年龄小,独立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都没有形成,学习知识主要靠老师的慢慢引导,朗读不是简单地读一遍文字,也需要老师的细心引导。在引导学生们朗读课文的时候,不能只要求朗读的速度和数量,教师要更加重视朗读的质量,不仅要教学生读书,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读一句、一段或一篇文章。有目标地朗读,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一篇课文。

  2.朗读时间不够。一节课只有40分钟,这需要老师合理地分配时间。许多老师由于上课时间没有掌握好,基本的字词讲解、知识点的解说占用了大量的时间,留给朗读的时间很少或者根本没有。这就造成朗读时间不够,学生无法从朗读中得到锻炼,亦无法发挥课堂朗读教学的优势。

  3.固定的课堂模式,朗读枯燥。传统的上课模式是老师写,学生记;老师说,学生听。朗读教学也是如此,老师往往只把朗读作为整节课正式内容的过渡,领着学生朗读一句,翻译一句,老师和学生就像完成一项无关紧要的任务一样,机械地读完,枯燥无趣,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体验到朗读的乐趣,容易造成学生上课易疲乏,课堂教学效率低。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

  1.明确朗读目的。针对每篇课文的知识点,教师对文章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不同,老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制定相应的明确具体的朗读目标,并要告诉学生一篇课文的朗读目的是什么,第一次朗读和第二次朗读的目的有什么不同,有方向有针对性地思考,全面理解一篇文章。2.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分配,增加朗读时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文章读得多了,对学生来说自然大有益处。老师在课堂上要合理安排时间,在朗读中学习字词,学习文章的整体思路,注重朗读的效果,提高朗读的教学效率。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是朗读的主体,老师要在课堂上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安塞腰鼓》一课,老师可以在学生朗读时配上腰鼓的旋律,让学生随着音乐,感受到整篇文章的情感和美感。对于角色对话较多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从中体会到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从而把握作者的思想主旨。结合学生的特点使用多样化的朗读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4.提高朗读技巧。初次朗读的时候,主要指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对文章有初步认识,同时把握文章的思路。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简单的朗读任务,让学生在朗读中思考。一般一篇短文章需要读五六遍,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让学生自主朗读时,老师要给予适当指导,如果学生朗读出现错误,要及时纠正。朗读中可以让学生画出不懂的地方,最后汇总,共同解决相关的问题。再读过程中,学生要重点理清文章结构,分析文章各部分的作用和内在联系,逐步深入。初读文章之后,对于学生的疑问,老师不必将全部答案告知,应该引导学生在再读的时候,自己探索答案,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朗读的效率。品读文章时要细读,要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注重领悟文章蕴含的情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抒发情感,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单一的学生朗读不能充分地发挥课堂朗读的有效性,老师可以选择齐读的方式。齐读有利于老师发现整个班级的朗读字词或者语音问题,并集中纠正。同时解决了平时朗读能力低的同学的胆怯心理,使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下积极朗读,这有助于树立学生朗读的信心,增强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提高朗读能力。

  5.结合生活实际朗读。好文章都是出自于生活,有时学生在朗读课文后,不能准确地理解文章,体会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朗读文章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如此一来就不难理解文章了。比如《少年闰土》这一课,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故乡的小伙伴来学习课文,回忆与作者不同的童年故事,相似的童年乐趣。总之,老师应该重视课堂朗读教学,不断创新朗读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发挥学生的个性自由,提高朗读水平和技巧,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15

  摘要: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广泛应用,增加了课堂容量,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可以肯定说从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可喜的变化,突破了传统僵化固定的模式,以其新颖、形象、具体为语文课堂增添了生机和活力,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以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特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本文试就小学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多媒体技术;探讨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随着小学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的进一步发展,多媒体技术到底是“辅助工具”,“工具性”是其本质所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反思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认清本质,不能本末倒置,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存在一定的问题。

  1年轻教师过分依赖于课件

  有的年轻教师,比较精通电脑,制作精美的课件轻松自如,不费吹灰之力,误以为制作课件的过程就是备课的过程。因此,课件制作的完成意味着备课的完成,上课时照着课件顺序进行就大功告成了。有的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插入了精美图片,链接配音或者歌曲,一节课就尽可美轮美奂了。必须关注的是,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只是我们教学时多了一个“工具”———“一个高效的辅助工具”而已,多媒体课件演示成了课堂的根本,造成形式大于内容。因此,如何更高效的运用课件,真正为语文教学服务是每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探讨的问题。

  2忽略培养诵读能力的训练,追求标准范读

  培养诵读能力小学阶段尤其重要。目前,正常上课,一些省市优质课、公开课,有的教师播放名家录音后,感觉完成了“读”这一环节,一节课下来,除了回答问题之外,几乎没有说话的机会。在散文和诗歌教学时尤为如此。如果学生一开始感情把握得到位,不很准确,朗读不好,教师可以在放完录音之后,诱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学生朗读的过程实质是内化理解的过程,决不能忽视。

  3不重视基本功(书写,驾驭课堂、诵读)的训练

  3.1关于书写:粉笔字:有的教师上课没有板书,甚至上公开课,黑板上也是“无字天书”特别干净,巧带名目:有自知之明,扬长避。课堂上运用课件,就能代表板书了吗?板书,从动态的角度理解,它是教师上课时在黑板上书写的文字、符号以传递教学信息、教书育人的一种言语活动方式,又称为教学书面语言。从静态的角度理解,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而利用黑板以凝练、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的教学信息的总称。它是一个教师基本功的体现,一节没有板书的课是一节不完整的课。它是课件不能取代的,一手漂亮的板书是一篇文章提纲挈领的总结。钢笔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是令人钦佩的,决不能因为课堂上运用课件忽视了自己的锻炼,学生的书写是教师训练的重点,从这一角度上说,作为语文教会,自己的字还写得不规范,歪歪扭扭、东倒西爬成何体统?教学相长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毛笔字在语文教学提倡和鼓励学生假期训练。

  3.2关于诵读:单纯追求范读,缺少学生诵读能力的训练。有的教师也忽视了自己诵读的训练与提升,简单的名家范读,给与学生一种高不可及的感觉,学生在听完范读后,教师应该和自己的学生当堂比试一下,这样效果更好,锻练了自己,树立了榜样,活跃了课堂气氛,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呢?

  3.3关于语言组织过渡:以往的教学,从上一个环节过渡到下一个环节,都有一个过渡语,进行课堂的衔接。运用课件,没有从一个环节直接过渡到下一个环节,因此,教师必须探讨怎样做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课件不能取代课堂的每个环节。

  4课件是学案简单复制

  教师制作的课件出自于学案,略加修改,内容高于学案。使用课件,多数教师上课时只是把学案上的问题通过课件展示了一遍罢了,没有任何新意,这样,课件成了单纯的学案复制,效果可想而知。

  5华而不实,图文脱节,分散了注意力

  一味追求新奇,刺激,迎合学生好奇新鲜的心理,制作图夸张,为了点缀画面在不该插图的地方插图,有的插上与教学内容毫不相干的图片,为了美化效果。个别教师不能熟练的使用多媒体,造成为了应付教学,盲目的下载或复制课件,只是作小幅度的修改,加进一些华丽的修饰,中看不中用;更有甚者完全照搬照抄,这样,忽视了自己学生这一主体的不同特点和差异性,其实,不是所有的课件都适合于学生,违背了这因材施教原则,使这一教学手段流于形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学生、教师、课堂、学科完美的结合尚处于探索阶段,怎样运用这一“高效工具”,提升语文教学创新素质,让语文学科在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中焕发出恒久的魅力,需要每一位教师去积极的实践、探索、创新。

  作者:王俊杰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秦家屯镇中心小学校

  参考文献:

  [1]杨宝举.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4:121-122.

  [2]朱晓民.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状况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05:99-104.

  [3]刘文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5:1065-1066.

  [4]张兰.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林区教学,2013,11:26-27.

  [5]金春江.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7:173+175.

  [6]狄宪忠.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5:85-86.

  [7]赵国红.多媒体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新鲜活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9:38-39.

  [8]赵克勤.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12:106.

  [9]卢文英.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6,03:37-38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论文01-14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究论文12-20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式论文04-08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论文03-10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简析论文04-18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精选01-0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05-31

浅析小学语文如何开展写作教学论文03-24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简析论文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