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成人高考《艺术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2-07-30 23:04:42 成人高考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成人高考《艺术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成人高考《艺术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1.下图(局部)是__________的书法名作。( )

  A.王羲之

  B.王献之

  C.张旭

  D.柳公权

  2.下列画家中,__________是印象派的画家。( )

  A.达·芬奇

  B.库尔贝

  C.柯罗

  D.莫奈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__________的词作。( )

  A.李清照

  B.柳宗元

  C.辛弃疾

  D.苏轼

  4.“徽班晋京”促成了这一剧种的产生。( )

  A.昆曲

  B.评剧

  C.京剧

  D.越剧

  5.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在创作风格上属于( )

  A.古典主义

  B.自然主义

  C.浪漫主义

  D.批判现实主义

  6.《蓝色多瑙河》是__________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经典圆舞曲作品。( )

  A.美国

  B.奥地利

  C.匈牙利

  D.罗马尼亚

  7.《伏尔加河纤夫》是俄罗斯巡回画派代表画家__________的名作。( )

  A.米勒

  B.列宾

  C.伦勃朗

  D.康定斯基

  8.民乐《十面埋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__________曲。( )

  A.古琴

  B.古筝

  C.琵琶

  D.扬琴

  9.《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等歌曲是由__________根据民间音乐创作的。( )

  A.施光南

  B.王洛宾

  C.谷建芬

  D.雷振邦

  10.下列影片中,__________是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经典作品。( )

  A.《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B.《珍珠港》

  C.《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D.《卡萨布兰卡》

  11.西方现代舞的开创者之一是( )

  A.邓肯

  B.乌兰诺娃

  C.芳廷

  D.普列谢茨卡娅

  12.雕像《掷铁饼者》的创作者是( )

  A.米隆

  B.米开朗琪罗

  C.罗丹

  D.吕德

  13.狄德罗说:“只有在戏院的池座里,……坏人会对自己所犯过的罪行表示愤慨,……那个坏人走出了包厢,已比较不那么倾向于作恶了。”这段话表明了艺术——的审美效应。( )

  A.共鸣

  B.净化

  C.领悟

  D.期待

  14.下列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作品中,属于喜剧类型的是( )

  A.《罗密欧与朱丽叶》

  B.《麦克白》

  C.《奥赛罗》

  D.《威尼斯商人》

  15.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位于( )

  A.印度

  B.泰国

  C.柬埔寨

  D.缅甸

  16.提出“间离效果”的演出方法。( )

  A.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B.布莱希特

  C.欧文

  D.奥尼尔

  17.艺术的首要功能是( )

  A.认识功能

  B.道德功能

  C.审美功能

  D.娱乐功能

  18.梅特林克的《青鸟》、《不速之客》等作品是__________戏剧的典型之作。( )

  A.荒诞派

  B.象征派

  C.写实派

  D.印象派

  19.著名绘画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的作者是( )

  A.高更

  B.凡·高

  C.塞尚

  D.毕加索

  20.朗香教堂是建于__________的现代建筑。( )

  A.法国

  B.英国

  C.荷兰

  D.德国

  二、简答题:21~2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22.结合“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简述艺术鉴赏的特性。

  23.简述审美期待的内涵及其不同体现。

  三、作品赏析题:24~26小题。请任选其中两小题作答。若3小题都作答。只按前两小题的得分计入总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要求陈述作品的作者及其国别(或地区)、时代,结合个人所学理论和审美体验阐述作品的基本内容,分析作品的形式特点和风格。

  24.音乐作品: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

  25.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

  26.戏剧作品:《雷雨》

  四、论述题:27~28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7.“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露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枝密枝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于是展纸磨墨,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请结合郑板桥的这一创作经验,阐述艺术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

  28.关于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有过许多不同观点,如:形式主义者认为形式是艺术作品的生命,而相反的观点则认为内容才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歌德说“一个完整体向世界说话”。请阐明艺术作品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一理论,并简评上述观点。

  参考答案

  一、1.A2.D3.D4.C5.D6.B7.B8.C9.B10.C11.A12.A13.B14.D15.C16.B17.C18.B19A20.A

  二、答案要点:

  21.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与艺术的联系相当紧密,一方面,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总要通过艺术的内容和精神得以体现;另一方面,艺术以审美的方式对道德观念进行思考并加以表现,从而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

  22.“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实际上是以形象的语言揭示了艺术鉴赏的特性。不同的人在观赏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时,都是依据自己的审美经验来进行的。由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于作品中人物的理解和判断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每个人的心目中所形成的哈姆雷特形象是打上自己烙印再创造出来的,并不完全等同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也有别于其他人心目中的哈姆雷特。

  由此可见,艺术鉴赏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的欣赏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它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再创造活动。

  23.审美期待是艺术鉴赏的准备阶段,指的是接受主体在欣赏之前或欣赏过程中形成并希冀获得满足的一种审美需求。因为个人的和社会的、文化的原因,接受者的心里往往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正是这一图式促成了接受者审美需求的产生。

  审美期待体现为文体期待、意象期待和意蕴期待。文体期待即指艺术鉴赏者由于艺术作品的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意象期待即指接受者由于作品中特定的意象或形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意蕴期待即指接受者由于作品呈现的深层的审美意蕴、人生哲理和情感境界而引发的期待指向。

  三、答案要点:

  24.贝多芬(1770--1827)是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第五交响曲(命运)》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充满了紧张急迫的力量感,第二乐章呈现出犹疑、沉思的气质,第三乐章转为轻快昂扬,富于乐观,最后以热烈辉煌的第四乐章表现与命运抗争的欢乐。整个作品情绪激昂、气魄宏大,鲜明地表达了人与命运抗争的主题,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贝多芬的一生也就是与命运抗争的一生。

  整个作品结构严谨、完整、均衡,手法简练、形象生动、层次清晰,各乐章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乐曲采用从小调到大调,从弱奏到强奏以及相应的配器手法,成功地表达了“通过斗争走向胜利”的思想。

  25.《清明上河图》是北宋著名风俗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品。

  整个画卷展现了北宋都城汴梁汴河沿岸及东角门里市区清明时节的繁荣市井生活风貌。全画内容大体可分三段,卷首部分是郊区的农村风光;中间部分展示了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的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活动景象;最后则是城门内外的繁华街景,街道纵横交错,人流如织,车水马龙,各式店铺鳞次栉比,一派热闹景象。

  《清明上河图》为绢本,横卷,长五米多,墨笔淡着色。全卷以全景式构图,笔法严谨精细。整幅长卷充满戏剧性的情节和引人入胜的细节,有铺垫,有起伏,有高潮。《清明上河图》以其内容的丰富性、高度的历史真实性和艺术表现的生动真切,成为我国古代绘画史上的杰作。

  26.《雷雨》创作于1933年,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曹禺的第一部多幕话剧,也是其代表作之一。该剧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的地位,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的成熟。

  《雷雨》通过周朴园一家的家庭悲剧,反映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近30年中社会生活的复杂情境。该剧成功地塑造了周朴园、侍萍、繁漪等极富魅力的艺术形象。尤其是对新旧交替时代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刻画,最见作者非凡的洞察力和表现力,而在对她们的性格和命运描写的同时,作者更将批判的锋芒指向社会和时代,探究更为深层的问题,思考人性、自由等主题与中国现实的密切关系。

  《雷雨》深受西方悲剧观念的影响,是中国话剧史上的悲剧杰作。该剧结构严谨,时间、空间和人物关系的处理上,既符合规范,又极见作者独具的匠心。情节曲折起伏,扣人心弦。人物关系复杂,现实与历史错综交织,而情节线索却清晰无比,在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中,整个剧情被推向最高潮,也恰好是故事的结尾。极富个性化的人物对白也是该剧的一大特色和成就。

  四、答案要点:27.(1)艺术创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逻辑上,这一过程可以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阶段;而在实践中,三个阶段表现为连续的和不可分割的整体。

  ①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它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艺术体验通常包含三部分: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审美发现和审美领悟的发生;创造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

  ②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创作者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通过各种心理活动和特定的艺术思维方式,对原始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在头脑中形成艺术意象的过程。艺术意象是艺术创作者的审美情感与客观事物相融合的产物。

  ③艺术表现是指艺术创作者选择并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将自己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最终呈现为物态的存在,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或艺术情境。在艺术表现的过程中,主体审美倾向逐渐明确,艺术语言得到锤炼,艺术意蕴得到升华。

  (2)郑板桥这段话形象地描述了艺术创作的过程。首先,“眼中之竹”即是艺术体验的阶段,创作者将客体世界作为体验的对象加以把握;其次,“胸中之竹”是艺术构思的成果,它不是客观世界的机械再现,而是经过创作者再创造的产物;第三,“手中之竹”是艺术表现的最终结果,是艺术意象的物态化。(3)结合材料作出分析。

  28.(1)①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既包含着对客观存在的一定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又凝聚着艺术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感受和评价,融人艺术家的知、情、意。在具体艺术作品中,艺术内容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诸多要素的总和{题材和主题是艺术内容的主要要素。

  ②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亦即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其内部联系表现为内部形式,包括内容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主要指结构;其外部表现形态呈现为外部形式,即表现内容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裁等。

  ③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艺术创作中,内容常常起到主导的作用,形式的选择应以是否适应内容的需要为原则;但同时,形式又呈现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仅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艺术形式的择取与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和制约内容的审美价值的实现。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才能充分体现艺术魅力。

  (2)形式主义者片面追求形式,这会使艺术成为空洞、无灵魂的表面现象,从而丧失艺术应有的感染力。而忽视贬低形式的观点同样是片面的,简陋的形式将直接影响内容的表达,失去艺术应有的吸引力。歌德的观点正确地表明,艺术作品应当是由完美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艺术内容共同构成的,这样的作品才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

  (3)结合论点加以比较分析。

【成人高考《艺术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成人高考民法模拟试题及答案11-13

成人高考高升专《语文》模拟试题试题「含答案」09-26

成人高考模拟试题08-06

成人高考高升专英语模拟试题及答案09-26

成人高考高升专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09-26

2017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08-07

自考社会学概论模拟试题09-26

艺术概论考研专业试题分享08-06

成人高考模拟练习试题:英语09-26

成人高考语文重点模拟试题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