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宁波过年风俗

时间:2023-01-17 11:31:18 春节 我要投稿

宁波过年风俗

  我国各地的过年风俗都不一样,你知道宁波的过年风俗是怎样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宁波过年风俗,希望能帮到大家!

宁波过年风俗

  宁波过年风俗

  今天是除夕。老底子宁波人过年习俗主要有:回家、备年货、祭灶、掸尘、请床公床婆、守岁、年夜饭、拿压岁钿、吃汤团、开门炮、拜岁、舞龙、踩高跷、闹花灯、贴春牛图等习俗。其内容极为丰富,光“备年货”一项,细分下来就有:炝蟹、晒虾干、熏鱼、风鳗、酱肉、灌腊肠、杀猪、风鸡、做年糕、磨冬粉、晒冬粉、叠猪油馅……

  宁波民间传统的“年事”:“廿三祭灶,廿四掸尘,廿五做豆腐,廿六割肉,廿七宰鸡,廿八做金团,廿九送年,三十晚上守岁”,若是像今年这样廿九夜为除夕,则变通为“廿七做金团,廿八送年,廿九晚上守岁”,其余照常。因山区海岛平原的地域差异,过年的细节也就略有变化。从廿三开始到除夕,忙碌的“年事”方告一段落,人们开始享受合家团聚的美好时光,喜庆的氛围一直要延续到元宵节。这些习俗,组成了农历新年特殊的氛围,如今这些习俗的细节大都失传,人们不再过于讲究习俗的细节,有些即便流传,也已经发生了嬗变。

  谢年:祈求岁岁平安,年年有余

  谢年也有称为“送岁”或“送年”,是一年来祀神典礼中最隆重的。于桌上供着年糕、水果、茶叶、酒等祭品。宁波老话:“廿五廿六搡年糕,廿七三十拣黄道。”所谓“拣黄道”,就是选择黄道吉日,清扫大堂,桌椅及盛祭品用具一律用糖水洗涤,时间多在午夜,以取其静。

  “谢年”是一种祭祀活动,意在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团团圆圆、风调雨顺、年年平安、岁岁有余。相传,在宁波,明代至清初,谢年只有官府和富裕人家举办,普通百姓往往只在自家做年夜羹饭祭祖,表示不忘根本。清末民初,宁波人出门做生意的人渐多,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于是,谢年这一习俗逐渐流传开来。

  谢年仪式有一整套严格的规矩,每个细节极为讲究。如放置供品的祭盘,称“红盘”,富裕些的人家用锡盘的,称为“银台面”。祭祀由男主人主持。桌上陈列着谢年所用的祭品,一般是六色,因为六预示吉祥,代表着六六大顺:六杯酒,六碗茶,六碗饭,六样菜,六种甜点。

  第一排摆着酒水,中间供香茗六杯,两旁各放六杯黄酒,共十二杯,酒杯代表十二司月之神,表示一年十二个月月都有酒喝,假使本年有闰月,左方增加一只,共放十三杯。

  第二排是六色糕点:有金团、印花年糕、甩子糕、发糕、千层糕、糖果等,表示生活高高兴兴、甜甜蜜蜜。

  第三排是六盆水果,主要为苹果,寓意“平平安安”;甘蔗,表示“节节高升”,“越老越甜”;金橘或橘子代表“黄金满屋”;香蕉象征生活香甜;寿桃表示“长命百岁”。

  第四排摆七牲大盆,有猪头、条肉、公鸡、鱼、鸭蛋、猪肚、鹅、蟹等。中间放一大盆猪头,也叫“利市头”,表好运、有头有尾;整刀条肉象征生活“有条有理”;公鸡司报晓,表“风调雨顺”;大黄鱼或者眼睛上贴有红纸的活雄鲤鱼一对,鱼头朝里摆放,表示“年年有余”,也有挂在供桌桌档的,以防跳动,祭祀仪式结束后放生,表示“鲤鱼跃龙门”。鸭蛋寓意为“元宝蛋”;用米粉捏成的两只“元宝”放在年糕上,元宝下面压着用红纸剪成的“福”字。旁边列放烤麸,寓意“呼呼响富起来”。还有“四盘调和”,即调味品四碟:盐、黄糖、酒、葱。

  第五排是年糕、烤麸、豆腐、粉丝之属。豆腐谐音“头富”(首富),粉丝寓意“长寿”。

  谢年的程序,一般是先放好祭品,点燃香烛,持香朝天三拜,接着点燃三支花炮。祭礼约一个时辰,其间筛酒三巡,祈祷全家平安,福寿双全、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祭祀结束,便邀约亲邻和家人聚宴,名为吃年夜饭。

  年夜饭:吉利口彩一套套

  农历十二月月末是大年夜,又称“除夕”。宁波老话“会会七月七,吃吃年夜饭”,说明宁波人的年夜饭情结一直根深蒂固。

  宁波人年夜饭的菜式也有讲究,少不了传统甬式菜,荤菜常见的有酱鸡、鳗鲞、红膏炝蟹、熏鱼等。素菜常见的有香菇、春卷、木耳、烤麸、黄豆芽、金针菜、藕节、年糕、黄金糕等。

  年夜饭的菜肴除讲究享“口福”外,讨“口彩”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宁波人喜欢把来年的希望寄予菜肴之中。如“鸡”和“吉”同音,表示吉利;“鳗”意思是“缸缸满、甏甏满”,丰衣足食的意思;宁波商人似乎对“红膏炝蟹”情有独钟,红膏炝蟹寓意“生意红火,纵横天下,八方招财”;藕节寓意“节节高,路路通”。

  早先在宁波人的年夜饭里,全鱼是道必不可少的年菜,后来渐渐变成了熏鱼,寓意“吉庆有余”;“荠菜春卷”过去排队供应,“荠菜”与“聚财”音近,“吃个春卷迎春到”是迎接春天的到来。黄豆芽形同如意,被称作“如意菜”,寓意“人生如意”、“万事如意”;黄金糕充当“金砖”;韭菜取“韭”“久”谐音;香肠,谐音“香、长”,是宁波老百姓年夜饭上必备的冷菜;豆芽加荸荠,象征如意算盘。

  老宁波年夜饭的菜不能少于十二样以上,因为宁波人把“十二”视作一个吉祥的数字,象征一年12个月均平安顺利,“月月红”、“月月有余”。无论再加多少道菜,桌上的菜必须是双数,这样才吉利。年夜饭冷盘热炒,花色繁多,应该慢慢享用,越慢越好,取意“长久”。年夜饭中的鱼不能吃光,要有剩余,意味着年年有余。吃饭时不能乱说话,要讲吉利的话。年夜饭吃完后,长辈要给晚辈送压岁钱。

  吃年夜饭是全家团圆的日子,一定不会少一个象征团圆的热气腾腾的火锅,宁波人称火锅为“暖锅”,“暖锅”给人的感觉是“生活圆满红火”。旧时宁波有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谜语:“荤菜夹素菜,宁波隔定海,当中招宝山,团团都是海。”谜底就是“暖锅”。老底子大户人家用的是紫铜暖锅,会占据桌子很大一部分的大暖锅,里面放上蛋饺、肉丸、鱼丸、粉丝、油氽肉皮、年糕等,鱼丸、肉丸和虾丸取意“三元及第”、“阖家团圆”之意,再加进高汤;主食为汁水青菜年糕汤,寓“年糕年糕年年高”、来年油水多之意。

  吃年夜饭要全家老小一起上桌,不能落下哪个人,意味着团团圆圆。假如家庭成员除夕夜赶不到或不回家过年,桌上也要给他预备碗筷、酒杯,并倒满酒,盛满饭,视作人齐无缺,全家团圆。在这一天,在外地的儿女们再远也要赶回家中团聚。过去,年夜饭之后,小孩们提着灯笼,到祠堂里去看戏文。1983年以后一般都在家里观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

  吃隔夜饭、留隔夜火:意味粮食富庶、香火兴旺

  吃过年夜饭后,除夕夜,家家户户还要煮上满满一锅年夜饭。这一锅“隔夜饭”,一直要吃到新年的正月初三,其意为“家里粮食富庶,吃剩有余”。在留足“隔夜饭”的同时,还要准备好“隔年火”。在大年夜,家家户户都留下年前火种,除夕要在灶前燃烧竹制的老虎,孩子们就要大声的呼唤:“富!富!富!三十年夜烧竹虎!”声音要喊得愈响愈好,好像是一家富有的征兆。一直等到竹虎烧完了,才告停上,再在灶膛内让灶火慢慢烧到新年,意味“香火兴旺”。

  除夕夜还要把次日(正月初一)需动刀的食物切好,要把地扫好。扫时要从外面扫进来,边扫边说:“元宝扫进来了”,将畚斗里的垃圾倒在灶前火缸里。扫好地,把扫帚洗干净,柄上扎元宝年糕或馒头,敬“扫帚公公”和“扫帚婆婆”。

  压岁钿:几代孩子的温馨记忆 宁波老话有“老人忖旧年,小孩望新年”之说。过去,普通百姓家里生活不宽裕。平常的日子里,小孩基本上没有零食吃,口袋里也没有零花钱。只有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孩子们才能吃到一些可口的食物,尤其是在过年的时候,小孩才能得到大人给的压岁钿。所以,在清贫的年代,小孩子天天都盼望着过年。

  宁波过年的压岁钿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古时压岁钿其实是“压祟钱”,“祟”是倒霉、晦气、不吉利的意思。“压祟”含有驱鬼避邪的意思。那时科学不发达,人们生活水平低,灾难和疾病随时会降临。所以长辈们借一年一度的春节,给孩子们“压祟钱”,希望能“压祟除邪保平安”。在古代的宁波地区,压岁钱还被称为“押岁钱”、“压胜钿”等,在明清时期,宁波流行的压岁钿是圆形圆孔或圆形方孔的铜钱,正面是吉祥的文字,写着“长命富贵”、“吉祥如意”、“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之类的吉祥语,铜钱的背面是祥瑞的图案,比如龙凤龟麟、北斗七星和十二生肖、双鱼、斗剑等。这种铸有吉祥文字和图案的铜钱,被称为“花钱”。过年时,人们“以彩绳串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者赐小儿钱,亦谓之压岁钱”。大人们用红线将八个铜钱串在一起用红纸包了给孩子压岁,清末民初时也有用银元一个包了做压岁钱,意为“一本万利”。民国时期,方孔圆形的“花钱”基本上取消了,过年时,长辈用红纸包上一些铜钱作为压岁钱给晚辈。后来,货币改为纸币,连号的新纸币就成了压岁钿的首选,蕴含着长者对晚辈“好运连连,喜事连连”的美好希望,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拜年:沟通亲情与友情

  大年初一拜年,家人都要早起。出门时,还要讲究时辰和方向,以求大吉大利。宁波人常以猪油汤团、糖年糕、桂圆蛋花汤之类,作为新年的早点。先向厅堂里的祖先像前跪拜,再向父母、长辈“拜年”(亦称“拜岁”)。 正月里拜年走人家,主人们总要拿出平时难得吃到的瓜子花生和猪油汤团等美食招待客人。儿歌唱道:“拜年拜嘴巴,坐落瓜子茶,猪油汤团烫幺麽。”寥寥几句,将老宁波正月待客的风俗和猪油汤团又香又甜又糯又烫的特点描写得淋漓尽致。然后到祠堂祭拜历代祖先神像。在宗祠里,祭拜之后还要发给敷有芝麻的“吉饼”。接着,到外公、外婆、舅舅、姨姨等亲戚家里去,分别拜年,并领取“压岁钱”。凡是到别人家去拜年,通常也要先向人家的祖先遗像致敬,这叫做“拜像岁”。正月初一请客叫“办岁饭”。这一拜年活动,可以延续十余天。也有远亲、老友、长辈,平时不易晤面,一年一回,务必要去拜见一番。

  春牛图:提醒人们莫误大好春光

  宁波古代每年要在立春日祭祀芒神,这是主管农事的春神。宁波官府在立春前三日开始斋戒,到立春日,宁波郡府官员都要到大校场先农殿迎春,望天地神明佑护一年农事顺利,五谷丰登。后来,迎春仪式逐渐演变为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1892年2月10日《申报·甬上语新》:“初五日上午,胡太守率同鄞县杨邑尊及粮厅捕厅排齐仪仗,赴东郊外迎春前导,有五谷亭,又以稚子扮作‘渔樵耕读’‘天官赐福’之类,迤逦过老江桥,至先农殿,礼毕回署。次日太守仍率同僚属至先农殿,恭迎太岁春牛,进灵桥门至太岁殿,执鞭打春,礼成,观者群起将春牛击成齑粉,各抬一块回家,安置米缸中,以祝仓千箱万”。

  据史料所载,清代宁波的“迎春”仪式年年如期举行,所供芒神彩画端正,长约两尺,头有双髻,立而不坐,手执牛鞭,似牧童之像。迎时,神亭前又有纸牛、活牛各一头,或抬或牵,随之而行,即所谓春牛。并有彩亭若干,供瓷瓶于中,插富贵花,及“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等字。伴以大班鼓吹、台阁、地戏、秧歌,沿街唱舞,意为劝农。进城之后,夹道聚观,争掷五谷,称为“看迎春”。最后芒神及春牛供于宁波府衙门前,挂灯结彩。迎春之日,如遇下雪,俗称“踏雪迎春,大熟年成”。

  官府迎春之俗至民国而废,此后宁波民间每年春节前后有古老的“报春”习俗作为延续。有身穿红袍,头戴乌帽,扮作春官模样的人,手持《春牛图》,上画红、黄、青、白各色土牛,并写有来年农事节候,串门挨户,去送《春牛图》。还有以麻袋蒙头,作牛鸣声,由春官牵引,至店家唱曰:“黄牛到,生意俏”;至农家则唱:“黄牛到,五谷好”,以索取钱物。人到各家各户去送“春牛”图,其形式与“送财神”一样,一个老人背一只口袋,里面装着一大叠木刻印刷的红纸,图案是一头剪纸式的水牛,线条简洁明快。老者手敲着小锣鼓,唱着迎春的赞词,挨家挨户送上一张“春牛图”。春牛送到谁家,谁就高兴地接过红纸,将它贴在板壁上。然后给“送春牛”的老人几个餽或量一升米,以示答谢。在春牛图上,印有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和人牵着牛耕地的图像,人们称其为“春帖子”。送春牛图,其意在催促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莫误大好春光,抓紧农时,拉牛耕田去。立春一过,一年的农忙即将开始了。

  跑马灯:哎格伦登哟,恭喜大家运道好

  “正月马灯跑又跑”,大年初一二至元宵节,各路“马灯班”就会陆续来到村中祠堂、寺庙、晒谷场、明堂,甚至挨家挨户给大家拜年,庆贺新春。扛令旗者为领队,先敲响锣鼓拉起场子引来村民,接着开始表演“跑马灯”,同时唱起“马灯调”:“正月马灯闹呀闹,各家各户问安好,新年新岁新喜到,恭喜大家运道好。哎格伦登哟,恭喜大家运道好”。演出同时领队的就会说些恭喜发财、岁岁平安、年年有余,财源广进等吉利话,唱的是过年祝愿词,到各家各户去邀赏。那时,大家手头都没有多少现钱,因此家家户户犒劳跑马灯表演的大多是家里现成的年糕、花生、爆米花。

  “马灯班”一般有十多个人组成,除了领队,其中演马灯的两人为一对,有两对马灯、三对马灯,最多的四对或五对马灯。规模最大的当数象山石浦的“延昌马灯”,已有近200年历史,表演者达20多人,即三个“守城门”,四个“马童”,两个“旗手”,八到十匹“马”,竹扎马灯架子,布或纸糊(蒙)成马眼,马灯眼睛会亮,表演时表演者口唱歌谣俚曲即“马灯调”:“小小马儿五尺长,爬高落低奔四方。有谁认得千里马,五湖四海一同闯。哎格伦登哟!五湖四海一同闯。小小马儿五尺长,爬高落低奔四方。有谁认得千里马,五湖四海一同闯。哎格伦登哟!五湖四海一同闯。哎格伦登哟!五湖四海一同闯。”当时扮演马灯的多为儿童,头扎彩巾,身着红绿彩衣,马鞭轻扬,马蹄哒哒。一首古老的马灯调,一路唱来,积淀悠悠乡情,演绎过往故事。还有随队奏乐的一个拉胡琴、一个打锣、一个敲鼓。表演时演马灯的孩童就随着锣鼓声,先跑一个圆场,再两两相对穿梭对跑。跑时一手持马头,一手拿马鞭,跳动着挥动马鞭作跑马状,并随着胡琴的奏起反复唱起“马灯调”来。“马灯调”为七字一句,共有四句,领唱的先唱了前四句,紧接一个过门,然后齐唱“哎格伦登哟”再重唱最后一句。那时,农村很少有电影、戏文,见有如此精彩的表演,大人孩子每每把场子围得水泄不通。

  如今“马灯”已不太常见,但《马灯调》音乐却流传下来,在宁波成为家喻户晓、人人耳熟能详的“品牌音乐”,不但在街头巷尾传唱,而且登堂入室,经久不衰。

  过年谚语:记载诸多民俗文化信息 宁波话中有许多过年的老话头,如“十二月廿三祭灶君,无色灶过摆当中”、“祝愿上天报好事,祈求进门报平安”(指灶君),“荠菜马兰炒年糕,灶君菩萨也馋唠”、“鱼肉鸡鹅鸭,过年请菩萨”、“糯米搭白酒,要吃自家有”、“过年掸尘贴纸马,送年祭祖拜天地”。

  还有“守岁过年,拜岁迎春”、“爆竹一声,除旧迎新”、“正月头面,探亲访友”、“团圆汤团,高升年糕”等。 “正月马灯跑又跑,阿姆阿婶撩年糕”、“十八节老龙舞明堂,叔公叔婆送红包”、“三十年夜下饭多,还差一碗割蛳螺”、“汁水年糕汤一镬,吃嘞小舌头鲜落”、“正月舞龙跑马灯”……这些过年谚语记载了许多以前宁波人过年的文化信息,是研究民俗文化的绝好材料。

  扩展资料

  南宁过年风俗

  粽子

  南宁的大粽品种多样,除了有“四方粽”,还有“枕头粽”。和北方的甜味粽子不同,南宁粽子都为咸味,有板栗肉粽、绿豆肉粽、虾米粽等。其中,绿豆肉粽最受欢迎。

  年糕

  在民间,年糕与粽子寓意“年年高(糕)中(粽)”。不少南宁人为了喜庆,还会用雕刻有十二生肖的木印章醮上食用颜料盖印在糕面上,呈现出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的形象,以此渲染年节气氛,诱人食欲。

  粉利

  除了粽子和年糕、粉利也是南宁人过春节必备的传统食品。粉利与春节摆在门户两边的盆桔组成“岁岁吉(桔)利”之意。而盆桔摆在大门两边又寓含“开门大吉(桔)”的好彩头。

  民俗文化闹新春

  南宁人过春节,不仅有好吃的,还有好玩的。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民俗活动。

  打扁担

  “打扁担”是南宁马山、上林等地的壮家习俗。从每年的除夕到正月十五,轻快悦耳的打扁担声便响遍壮族山乡。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炮龙节

  炮龙节是南宁宾阳特色的的传统节日。炮龙所到之处,各家各户都会将准备好的鞭炮拿出来燃放。当龙在炮光中游舞时,人们便会伺机“钻龙肚”,以带来一年的吉祥如意。

  炮狮节

  春节期间,南宁隆安县各乡镇都会舞龙舞狮,而最出名的,要数雁江镇的炮狮节。从初一到正月十五,群狮狂欢,小镇几条小巷鞭炮齐鸣,热闹非凡。

  灯酒节

  每年,南宁上林县大部分的乡村都要庆祝灯酒节。这一天,全村男女老少都要到社坛参拜祭祀社神,并聚集在树下吃“百家宴”。

  广西过年风俗

  舞春牛

  桂西一些地区,世代流传的舞鸡、舞春牛活动,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舞鸡的年青人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只斗鸡,打着锣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贺年。舞鸡歌吉庆幽默,使主家喜笑颜开。送给贺年的舞鸡者红包,从“斗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以祈求六畜兴旺。

  舞春牛更为有趣。“春牛”是用竹片巧妙编织而成,牛头、牛角糊上绵纸,画上牛眼,牛身是一块黑布或灰布。舞牛人敲锣打鼓在村中表演,钻进布底的两人,一人在前撑牛头,一人在后弯腰拱背甩尾巴,后面跟着的是一个手拿犁架的汉子。此外,还有敲锣打鼓的,领唱春牛歌的,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歌声笑声。舞罢上村又到下村,从初一闹到元宵节。舞春牛的人们为农家带来了节日的欢乐,同时,也寄托着对农家丰收、祥和的祝愿。

  打扁担过新年

  “正月舂堂闭轰轰,今年到处禾黍丰。”这是广西马山、都安、上林、忻城等地壮家流传的一首古谚。唐代刘询在其《岭表录异》中曾生动地记载了舂堂的舞韵:“春堂者,以深木刻而槽,一槽两边,约排了柠,男女立以舂稻梁,敲磕槽舷,皆有遍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虽思妇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浏亮也。”今天,代替舂竹的是农家的扁担,木板代替了大木槽,古老的舂堂以打扁担的娱乐形式焕发了生机。

  从每年的除夕到正月十五,轻快悦耳的“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嘟打”的打扁担声,响遍了壮族山乡。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扁担在手中运用自如,或正面、或反面、或侧面敲打,发出的声音或脆、或沉,声声相异,形成节奏明快、起伏有致的韵律。在扁担不断相击中,表演者不停地穿花转动,更使人眼花缭乱。技巧娴熟的各种动作,在声声扁担撞击声中轻松完成。

  喜庆佳节的打扁担活动,更是热闹非常。场上长形的竹筒和锣鼓与之伴奏,围观的群众不时地传出唱彩声,节日气氛特别热烈。

  在打扁担的人群中,你可以发现两髻斑白的老人和稚气十足的孩子,有的全家挥扁担上阵,有的母子同场打扁担,你赛我、我赛你,整个打扁担活动洋溢着欢乐的笑声。

  赶圩路上,山民们腿走酸了,肩挑累了,就把担子一放,打起扁担,不一会儿疲劳便在扁担声中消失了。赶墟路上的打扁担活动即兴而起,尽兴而散。打扁担真是壮乡的一种轻巧而方便的文体活动。

  “打扁担”的舞蹈语汇,具有丰富的农耕文化色彩,舞蹈造型与农耕劳作密切相关,表演内容有:耙田插秧、戽水耘田、收割打场、舂米尝新等。艺术形象的生活化、劳动化特点极为突出,它牢牢扎根于壮家土壤,必将生命长青。

【宁波过年风俗】相关文章:

宁波春节的风俗02-06

宁波春节风俗02-08

汉族宁波春节的风俗01-07

禹城过年的风俗02-16

阜新的过年风俗02-17

渭南过年风俗01-10

过年的节日风俗02-22

西安过年的风俗02-22

台湾过年风俗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