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习惯有感

时间:2021-11-21 11:13:2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习惯有感(15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习惯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习惯有感(15篇)

读习惯有感1

  我买回了《36种好习惯》翻看目录,36种好习惯被分为四大项——做人好习惯,做事好习惯,学习好习惯,交往好习惯。这些里,做人好习惯被排在了第一位。再翻开“做人好习惯”的目录,呈现眼前的有十个:诚信,礼貌,爱心,乐观……先不去管我为写出的六个有如何重要,但是,诚信被排在了第一位。 是啊,没有诚信,讲礼貌也不讨人喜欢;没有诚信,有爱心也无人赞佩;没有诚信,再乐观也爬不出生命的低谷……所以,我在这里呼吁:“人生诚信第一位!” 书中记录了微软公司高级副总裁李开复被采访的故事:主持人先请他按微软聘员工的标准给以下要素排列顺序:创新,诚信,智慧。李开复毫不犹豫地把诚信排在了第一位。同时,他又将他应聘员工的一个故事告诉了大家: 有一次,李开复面试了一位应聘者,该应聘者无论在技术还是管理上都十分出色,在交谈的过程中,应聘者主动向李开复表示,如果录用了他,他将会把原来公司的一项发明带过来。李开复说:“无论这个人的能力和水平怎样,微软都不能录用他,。应为他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正如李开复所说的,此人绝不可取。他若是将来到别的公司去,会不会把微软的东西泄露出去呢?所以,我在这里再次呼吁:人生诚信第一位! 请记下这些名人的话吧,让它们时刻告诉我这些道理! 言必行,行必果——孔子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花——海涅 说谎话的人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无人相信。

读习惯有感2

  最近有幸拜读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收获颇丰,书中展示的七大习惯,对应着七个做人、做事的原则,前三个习惯能帮助个人获得个人领域的成功,后三个习惯则能帮助个人获得公众领域的成功,最后一个“不断更新”的习惯则贯穿着个人领域与公众领域,是一种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则。细细品味书中真言,不难发现,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坚持这七个习惯,贯穿这七个做人、做事的原则,确实会为我们的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

  1、积极主动,在工作中催生改变

  在工作中拥有积极主动的心态很重要,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由于我是一毕业就进入我们公司,对待工作十分积极主动,这些主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的缺乏经验所带来的失误,就像在开车时候,如果拐弯时方向盘打多了也能及时补救。同时,积极主动还带来其他好处,当遭遇有挑战性的工作时,积极主动的人即使自己力有不逮,仍会主动地选择迎难而上,会把握住很多试炼自己的机会、提升自己的能力。诚如书中所说,积极主动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对待工作积极主动的人始终怀抱着个人的愿景,所以充满活力与创造性,能充分调动自己与生俱来的潜能去完成工作任务。

  2、以终为始,在工作中领导自我

  在工作中设立工作目标很重要,如果把我们每个人比作工作的舵手,目标便是我们航行的方向。书中的第二大习惯以终为始的意思便是,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坚持自我领导的原则。具体到每天的工作,有很多人甚至会为自己每天的工作设立目标,这是很好的习惯。但如果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来,也建议大家设立一个长远的目标,奔着一个长远的目标去工作,至少可以保障自己不会偏离轨道太多。

  3、要事第一,在工作中做好管理

  我们的日常工作中,通常都是许多小事情集合而成,并没有很明显的大事小事之分,所以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理事情方法,最终工作的成果却会很明显的优劣分明。如何成为工作中那些处理问题的能手呢?书中给出了一个答案:要事第一。要事第一要求我们始终聚焦要事,把要事放在第一位,在工作中做好自我管理。关于这一点的重要性,应该是无需赘述的,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当我们的时间不够完成所有的事情时,必须根据事情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合理安排,否则只能被动地以加班作为我们每天工作的结尾。

  4、双赢思维,在工作中共享促双赢

  工作中涉及与他人的合作应该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如何更好地进行合作呢?书中认为大家应当有双赢思维,鼓励大家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分享更多的机会、财富和资源,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而非敌对式的竞争。从“共享经济”一词出现后,大家应该能很明显地体会到共享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少便利,知识的共享、交通工具的共享、财富的共享不一而足。回归到我们工作中的合作,如果能坚持双赢的人际领导原则,当然大有裨益。

  5、知彼解己,在工作中沟通提效率

  与合作一样,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另一项内容是沟通。在工作中的沟通往往不是说话这么简单,而通常是工作内容的交接、工作板块的交流,这需要的是有效的沟通。书中认为要达到有效沟通需培养知彼解己的习惯,即不再急切回答,改以诚心聆听别人,这是移情沟通的原则。我在工作中常常感受到与人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因为做销售工作最需要后台人员的大力配合,但同时,他们不熟悉不同产品的要求和特点。于是,在不多的沟通中,需明确表达我们需要后台人员配合的原因和操作的方式。后台人员难免有疏漏,那么这些疏漏就需在日后的工作中一层层沟通以弥补。我很庆幸,在工作中已经慢慢学会先聆听清楚别人反馈的真正意见,再对应提出自己的意见,这确实促进了问题的有效解决。

  6、综合统效,在工作中创造更有效的方法

  工作的成效往往取决于事务的解决程度,工作经验是指我们在工作中累积的更有效的事务解决方法。而书中认为,培养综合统效的习惯,使第三种远胜个人见识的选择得以被创造,这种创造性合作的原则能帮助我们找到更有效的事务解决方法。映照到我的工作中,在对产品数据进行完善、提取、应用时,每个人有不同的操作方式,有些人依赖数学公式,有些人则关注文字信息的对比,有的人则在不同的数据处理阶段有不同的操作侧重。而当大家开始交流这些方式的不同体验后,我们往往都学会了更有效的方法。

  7、不断更新,始终坚持自我提升。

  在大学里,老师说过一句话对我影响很深:“技能需要漫长的笨拙期”,他鼓励我们始终抱有信心,不断磨练自己的技能。书中最后一大习惯“不断更新”与老师的话遥相呼应,这一习惯指向的是如何在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四个基本生活层面不断更新自己,进行平衡的自我提升。前面说到这一习惯贯穿着个人领域与公众领域,在工作中培养这一习惯也变成了自动自发会做的事情,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提升,才能使自身在工作中的价值也不断提升。

  读一本好书,确实就像交了一个好友,虽然文字有限,可带来的启发却是无限的,书中展示的七大习惯,有些是自己已经不自觉在践行的,有些是自己开始有意识培养的。所谓“道不易,法简易,术常易”,书中展示的便是不常变化的“法”,在学习过这本书后,我开始聚焦于培养自身的这七大习惯,希望能早日找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笔者:

  提交日期:

读习惯有感3

  刚刚读完孙云晓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受益匪浅,偶然在网络上看到另一本类似的作品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著作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我认认真真的读了这本书!

  “思想可以决定行为,行为可以决定习惯,习惯可以决定性格,性格也就决定了命运。”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一系列学习和工作实践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加强对孩子的“好习惯培养”是一项非常重要和迫切的工作。但在教学实践中到底该如何“培养”一直是困惑我的一个问题。

  阅读了《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一书,让我受益匪浅,对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如“孩子需要养成哪些终身受益的好习惯”“怎样培养”等。其中针对文章第十章《儿童行为习惯的塑造与矫正方法》谈点自己的想法。

  文章就“儿童行为习惯的塑造和矫正”提出了12种方法。比较文中第一种方法:“让小闪光点形成大光圈”,我对自身教育方法作了反思。“离开座位后把凳子放到座位底下”,这是我班的一项行为规定。这简单的一项行为规定看看容易,但要使全体学生做到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却较为不易。刚开始执行时,不少孩子都要在他人的提醒下才想起这项规定。起初,我就采用了平常的方法:“这次检查,老师发现,……这些同学的椅子没有推倒桌底下。”这样的教育方式让没有按规定做的孩子低下了头,但其余孩子对却抱以幸灾乐祸的神情。更糟糕的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许多孩子对这项规定并不放在心上,完全由我一个人在反复地强调。后来,我改用另一种方法:“今天老师发现,离开座位后把椅子推到座位底下的小朋友有……让我们为自己有这样的好习惯鼓掌。”由此发现,受表扬的小朋友是满脸的喜悦和自豪,同时没点到的孩子依然低下头。一天天过去,能自觉做好这项行为规定的孩子越来越多。通过一个学期的坚持,这已经能成为他们的一个行为习惯。读了这篇文章,再反思自身的这个教育片段,使我明白了原本无意的教育方式其实蕴涵着深刻的教育原理。

  第二种教育方法在行为习惯培养法中叫“正强化”,正如书中所说的:个体在某一情境下做了某件事,如果获得满意的结果或肯定的答复,下次遇到相同情境时做这件事的可能性就会提高。我想,要是早拜读到这书,我在工作中就会少走些弯路了。间隙强化、区别强化、正惩罚……这些都是书中提到的行为习惯培养方法。仔细品读揣摩这本书,能使我们在教育的方式方法运用中更具科学和实效性,我会再次认真学习此书。

读习惯有感4

  当别人对你做出友善之举时候,你是否会心存感激?但是,你会让这种感激变成种习惯吗?

  今天,我读了篇文章,名字叫《习惯》。主要讲述了卡罗尔经常给他的邻居送馅饼,开始,卡罗尔的邻居对卡罗尔的善举心存感激,过了几次后就觉得这些是理所当然的事。最后,他因为卡罗尔工作忙,没给他送馅饼而大喊大叫。

  读完这篇文章,我想对史密斯夫人说:“你的邻居并没有义务给你做馅饼,你却把它当做理所当然的事,这太不应该了。你应该礼尚往来,也给卡罗尔送些礼物。这样,你们的邻里关系才会变得融洽,和睦。

  读完了这篇文章后,看到了史密斯夫人的所作所为,我开始反省自己。我以前也干过这样的事,爸爸妈妈起早贪黑地上班,辛辛苦苦地为我们挣钱,下班还要 给我做饭,晚上还要给我辅导作业,周末还要送我上特长班。刚开始,我还心存感激,可是到了后来,我把这当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开始向爸爸妈妈发脾气,有时 候妈妈让我做我不想做的事情时,我就大发雷霆,现在想想真是太不应该了。我以后要对爸爸妈妈心存感激,长大以后报答爸爸妈妈。

  有感激到抱怨,也许这个过程并不漫长,但是,我们还是意识不到当中的变化。以后我要对别人的善举知恩图报。做个心存感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人。

读习惯有感5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在读完这本书后,我自己最大的收获是深刻地认识到要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从改变自己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对事物的认知方法以及对竞争环境的理解入手,也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辅助一些必要和实用的有效方法。“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己”的沟通,“统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创造,会使每一个人走向世成功的彼岸。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七个习惯是一个整体,它们相辅相成, 既讲到了个人要全力以赴确立目标,进行个人修炼,并由依赖转向独立,从而实现“个人成功”,也讲到了要通过建立共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等,促进团队沟通与合作。而不断更新更是涵盖了前六个习惯,督促我们从身心开始完善。其中让我启发最大的是“要事第一”这一种习惯。

  “要事第一”是一种自我管理的原则,有效管理是掌握重点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作为一名商业客户经理,每天必然会被许多如针对性营销政策的落实、客户的走访、对区局营销支撑、领导交办的临时事宜等琐事缠身。自己以前在工作期间,感觉到在工作中常常难以避免被各种琐事、杂事所纠缠。由于没有掌握高效能的工作方法,经常被这些事弄得筋疲力尽,心烦意乱,总是不能静下心来去做最该做的事。有时候被那些看似急迫的事所蒙蔽,根本就不知道哪些是最应该做的事,结果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致使工作效率不高。学习了“要事第一”这一章后,我认识到工作是要有章法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轻重缓急,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地把事情做得有节奏、有条理,达到良好效果。为提高工作效率,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对一天的需要处理的事情进行罗列和分类,按照如下四个方面画一张图表:重要而且紧迫的事情、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情、既不紧迫又不重要的事情,对照图表规划自己一天的工作。这样坚持一个月后,我觉得图表让我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首先,图表让我的工作目标变得可以触摸和实际,从而避免浪费时间和漫无目的地瞎干;其次,图表为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我每天可以排定事情的优先次序,可以明确一些事情究竟是应该做还是不应该做。排定优先次序可以帮助我确定将最重要的事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上,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所左右;第三,图表大大地调动了我的工作积极性。每天制一张图表,使我对自己的工作目标更加清晰,当一天的工作结束时,检视当天的图表,可以发现哪些工作还没有完成,哪些工作还可以做得更好,从而使自己的积极性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通过一个月的实践,我觉得我的时间分配比以前更加合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每天工作的心情也更加愉快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读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习前人和他人的经验,是为了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只有把从书中学来的东西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达到读书的目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通过培养这七个习惯,我相信我可以循序渐进地获得不断的进步,逐渐成长为一位真正高效能的商业客户经理。

读习惯有感6

  我是一个不太爱读书的人,但自从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我也渐渐地开始读书了,大多读一些小说或杂志等,很少读有关教育方面的读。前几天我看到一个朋友读《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这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就吸引了我,我读后感触很深,收获也不少。因此,想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现在的孩子难教呀,当过老师的都有这种体验。说的并不是孩子的智力,而是孩子的品德、行为和习惯。心理不健康的青少年越来越多,自杀的和杀人的青少年也在频繁出现,这不得不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过去的老师、家长一味追求孩子的成绩而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而现在部分家长又过于尊重孩子的个性,过于溺爱,又造成了一些好习惯难以养成。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健康人格最好的选择是从培养习惯做起,而儿童时期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很有必要一点一滴地培养孩子的诚信,培养他们各种优良的习惯和品质。书中有这样一个现象:蛾子,就是会飞的蝴蝶,在它破茧而出之前,很痛苦,一次一次的去撞击那个出口,撞一次掉下来,又撞一次又掉下来,这个时候就有的人好心,哎呀,它这么痛苦,老撞呀,撞得头破血流,干脆我拿剪刀剪开得了。结果发现,这样出来的蛾子不会飞。为什么呢?专家们发现蛾子在撞击,是在练习飞行。让它的翅膀有力量,它必须自己撞来撞去,当它破茧而出的时候,它的翅膀是有力的。所以我们不能总是呵护孩子,要有一点狠心,让孩子承担一些责任,懂得要对自己的过失负责。这样孩子体验越多感受越深。因为孩子的责任心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培养的。只有让孩子去体验责任才能体验成长。

  我们要培养学生热情,有责任心,会关心别人,不怕困难,不怕委屈。在班里,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我都让他们去做。我有一个奇想:能否让每个孩子轮流做一天班主任?这样是否更有利于班级管理?我认为我们教学上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引导每位孩子都热爱学习,如果孩子养成了爱学习的习惯,就一切都好办了。好的学习成绩来自于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好的孩子一定有很多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不好的孩子肯定有很多不良的学习习惯。“爱学是万善之源。”读了这句话,我一直在思考:我们老师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天天快乐健康成长而又有所收获?我们布置每科的作业能否都少点而又不降低教学质量?我们不难发现,孩子在开心的时候记忆力最强,学习效率最高,如果我们在学新知识的时候,能把每位孩子的情绪调到最快乐的时候,那他们的学习效率肯定很高。

  “三分教,七分等,我们要耐心等待。”孩子成长是要一个过程的,我们要多一份宽容。但宽容并不是要对孩子百依百顺。我非常认同孙云晓同志的观点——教育惩戒是培养心理健康的良方。因为我知道有一些学生经受不起批评,这是很危险的。(读后感 )我对这个问题也很担忧,要知道,承受不起挫折的人不是一个健康的人。对孩子只有表扬没有批评不仅是错误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虽然民主的教育是最有益于孩子成长的教育,但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都是民主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惩罚的核心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其原则是尊重孩子。我也认为:只能有表扬奖励不能批评惩罚的教育,是一种放弃责任的教育,也是一种制造隐患的教育。以上是我读了《习惯决定孩子命运》这本书的点滴感受,下面我把我认为一些比较精彩的句子摘录下来与大家共享。“一个家庭如果不重视习惯的养成,就谈不上家庭教育;一个幼儿园、一个小学、一个中学,如果不重视习惯的养成,就谈不上教育教学。”“人才先要成人,其次才是成才。”“我们太重视孩子的功课怎么样,分数怎么样,实际上一个人的习惯怎么样可能更重要。”“你如果养成了好的习惯,你会一辈子享受不尽它的利息;要是养成了坏习惯,你会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有了好习惯的孩子是走遍天下都可以放心的孩子,一身坏习惯的孩子会让你一生都不能放心,不得安宁。”“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孔老夫子说的好:“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读习惯有感7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为了更好的做好班主任工作,我挑选了一本好书:《名师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有效途径》。

  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培养学生三十八个良好的习惯,并结合具体事例,向我们展现了诸如魏书生这样的名师的教育艺术和独特的教育风采。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常会联想到自己,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与名师相比,我还稚嫩的犹如教育战线的一名新兵。尤其是读到如何培养学生好习惯的途径——通过互动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时,周洁老师的做法令我感触颇深。现在把我的点滴收获和大家一起共享。

  首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用重复和评价发言同学的发言来引起大家听的习惯;其次是学生之间的互动。用做“小老师”的尴尬来体会应当听别人发言,从而自我约束,然后再用小老师约束其他同学;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在班级里成立很多自由小组,让他们一同研究和讨论,有人认真讲,有人认真听,分工明确。汇报时大家上台一起发言,不能重复。坚持运用这些方法,在周老师的课堂上,倾听已成为学生们的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倾听的学习习惯,我们教师除了把学生置于一个个互动的环节之中,还要有意识地去培养、提醒、督促学生树立自觉意识。在教学中我们也要做到以下几点:

  1、榜样示范。在学生发言时,我们教师也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发言,在平时的交流中,我们要学会耐心倾听孩子的言语,即使我们已知道下句话他会说什么。

  2、细化要求,怎样才算认真听?要一样一样地说给孩子们听,让他们心中明确。

  3、留心训练。课堂中,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认真倾听。

  4、表扬激励。对那些认真倾听的孩子要及时表扬,可以发一些激励卡、小奖状等。我也一直在用这些方法,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曾有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作为班主任我会一如既往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为每个孩子打好坚实的基础。

读习惯有感8

  初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感到作者的观点跟我的思考事物的逻辑、或者我认同的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方式很契合;起先以为是一般的励志书,如果不是有读书笔记的`任务,也许就不会静心去阅读,也许会在一些概念理论中渐渐失去耐心;然而,轻翻几页,不由肃然。读完这本书后,仿佛是经历了一次心灵之旅,这是一次需要和自己心灵对话的阅读,是一次需要内省的阅读。一直以为,技巧的东西,非内心动容,是不会有鲜活感的,所以,在看到本书将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时,特别悦纳!

  俗语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拥有真正独立人格的人,能够事事主动积极,而非受制于人。但是,只重独立并不适于人我息息相关的现代生活,并非圆满生活的终极目标。七个习惯中的前三个,着重在如何修养自己,由依赖进而独立,达到“个人的成功”。后四个习惯则涵盖了团队精神、合作与沟通,追求“公众的成功”。对于我们“工作人”来说,在提高工作能力的同时,应该尤其注重合作这个概念,也就是做到双赢的思考习惯,学会倾听,理解他人,再寻求自身的被理解,团队精神,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双赢。

  人是很难改变的,出于本性的固执和偏执。在生活中,固执的人和偏执的人非常多见。对于个人而言,“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差的主人。”书中论述的七个习惯是人生自我修炼的信条,是非常精辟和正确的人生道理。在我看来,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是其他六个习惯的基础和铺垫。

  本书一开始,作者就提到:“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环境选择回应方式,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采取主动不等于胆大妄为,惹是生非或滋事挑衅,而是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创造条件。”积极主动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是个人踏上成功的基石。人受制于客观条件并不足惧,重要的是,我们要针对现实环境进行主动回应,人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就要为自己创造有利的机会。如果你没有目标,只是等待,那我相信,你永远也不会有机会,只有努力的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为目标寻找机会,才能获得成功。

  同样,积极主动是引导企业成功的动力源泉。企业外部的市场问题当然重要,但对于基于明确战略目标而建立的组织,最大的问题是来自企业内部的种种矛盾。具有领袖素质的企业决策者,明白如何引导员工的信念朝着更积极正面发展的道理,在企业内部系统地塑造各种优势能力。企业要大发展就必须超越传统管理,上升到激励和引导的高级层面上来,认识并塑造员工身上的最强、最美好的东西,并将这些优秀的品质转化为积极工作的动力,让积极的情绪占据心灵的主导,引导他们的动机、目标与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自觉融合,释放企业内在活力和潜力,增加抵抗外界困难的免疫力,最终将“积极主动”铸造成为企业成功和个人成功相结合的动力源泉。这正是书中提到的:“管理是正确地做事,而领导是做正确的事。”

  以前在我自己的思维定义里,一直自以为是的认为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也时常将“生气就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句话挂在嘴边;然而,在第一个习惯中,一开始提到的社会之镜,才发现我就是从哈哈镜中看自己。我一直没有理解“积极主动”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随着读书的深入,对自己进行重新审视,对积极主动也有了新的认识;当看到书中有位学生请假的案例时,顿时豁然开朗:“积极主动的人理智胜于冲动,他们能够慎重思考,选定价值观并将其作为自己行为的内在动力;而消极被动的人则截然相反,他们感情用事,易受环境或条件作用的驱使。”

  只是粗略的读了一遍,这本书我还会继续读,因为七个习惯也是需要坚持去做的,让自己的内在充实起来,只要坚持下去,那么,想要的成功也会到来!

读习惯有感9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本倍受推崇的书,我的公众号名称中的“高效能”正是源自此书。作者史蒂芬·柯维,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

  从书名看起来,这似乎是本成功学的书籍。事实上,它远远不止教导我们如何成功,在我看来,它是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

  它讲述的不是急功近利的成功速成法,而是基于人类本身特点总结出的成长原则。有一个著名的祈祷词这样说:上帝,请赐给我们胸襟和雅量,让我们平心静气地去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请赐给我们力量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请赐给我们智慧,去区分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

  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不是别人,不是世界,是自己。而要改变自己,就要终身学习,不断成长。这里的学习和成长,不是简单的看书、掌握一些知识和方法就能实现的。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这本书能给我们很好的指引。

  那么,阻碍我们成长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呢?作者认为,思维定式对我们的影响巨大。就像出去旅行却拿了一张错误的地图,再努力也是南辕北辙。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明玉和《欢乐颂》中的樊胜美,就是因为不同的思维定式活成了不同的结局。

  同样是在重男轻女的环境中长大,苏明玉在父母试图牺牲她成就兄弟时,果断的选择了和家人决裂,并且一直致力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活得更好。而樊胜美却成了父母及哥哥一家的提款机,把改变命运的突破口放在了嫁个有钱人上,大好的光阴不去学习提升,而是用在美容和参加饭局上。

  女人的成功靠自立自强还是靠男人?这样不同的思维定式对人生的选择有巨大的影响。对高效能人士来说,转变思维定式才能实现根本的改变。书中在实现个人领域成功方面提到了三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和要事第一。个人领域成功的关键是从依赖到独立。苏明玉和樊胜美二人不同的思维定式,导致她们这三方面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习惯一:积极主动。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停滞不前,并不是命运对我们有多么苛刻,而是缺乏积极的态度。

  明知道要过好日子就要脚踏实地,却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事上,比如中大奖,高富帅踏着七彩祥云拯救自己等等。

  其实,只有自己才是救世主。

  苏明玉靠自己,主动去争取事业成功和经济独立,事业爱情双丰收。樊胜美想靠婚姻,积极主动都花在了和有钱人打交道上,结果呢?不过是被人当成了饭局上的“菜”。

  习惯二:以始为终。

  没有目标,所有的努力就像没头苍蝇在乱转。生活中不乏踏实肯干的人,可以没有目标,就像挖井人,这挖一下,那挖一下,力没少出,没有成效。

  要解决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撰写个人使命宣言。写出自己此生想要成为怎样的人,想要实现的梦想。

  苏明玉的目标就很明确,和很多一不如意就跳槽的人相比较,她在一项事业上努力,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不断自我成长,这样的人,有可能因为运气因素成就有高低,但都能过的不错。

  而樊胜美呢?她的目标看似明确:嫁个有钱人,可实际上,这个目标非常模糊,不确定因素很多,没有把自己做为撰写人生剧本的作者,这种情形下,就容易被牵着鼻子走,成了饭局上的一盘“菜”而不自知。

  习惯三:要事第一。

  作者把时间的使用方式分成了四种: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其中,对个人成长最有用的是第二种,包括建立人际关系、规划长期目标等,而有害的则是第三类和第四类。

  苏明玉的成功,很大的因素在于有“贵人相助”,而贵人,并不是莫名其妙的从天而降的。樊胜美的失意,一大原因是面对职业天花板得过且过,不去寻求突破,自己都放弃了,怎么会有人来主动帮忙呢?而现实中有不少人,包括我自己,一边拿着手机刷朋友圈、刷剧,一边感慨生活不易,这种把时间花在不重要不紧急的事务上的行为,只会离理想生活越来越远。

  介绍了三大个人领域成功的习惯后,作者指出,公众领域的成功是一个从独立到互赖的过程。

  这里的互赖,不是依赖,而是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双赢思维,能够知彼解己、统合综效。

  习惯四:双赢思维。

  一个人损人利己的思维方式指导下,是难以在公众领域获得成功的。所谓双赢,就是双方或多方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苏明成在面对问题时,想到的就是“剥削”妹妹。而在家庭成员之间,想长期损人利己是很难实现的,最后只能收获苦果。

  而利人利己才是长久的人际交往之道。在实现不了“双赢”时,作者认为,放弃才是最好的选择。

  习惯五:知彼解己。

  聆听别人的心声,了解对方的需求,这是有效沟通的基础。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容易用自己的感受去判断别人的行为,甚至好为人师,这样做只会导致沟通不畅,影响情感交流。

  在育儿过程中,我发现这一点尤为重要。

  记得大宝刚上幼儿园不久,曾经多次问我:“妈妈,为什么我要上幼儿园呀?”我只是很简单的告诉她小朋友都要上幼儿园,可以学知识,认识新朋友。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那段时间她在幼儿园被欺负了。

  以后孩子再提出类似问题或要求请假时,我就注意多和她交流,找到原因,看是和小朋友发生矛盾了还是被老师批评了。及时沟通会让孩子觉得妈妈理解自己。

  习惯六:统合综效。

  这个习惯主要是指前面的五个习惯并不是互相隔绝的,综合运用的效果会更好。

  这个习惯使用的前提是尊重个体差异,以此为基础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

  比如《都挺好》里的苏家大嫂吴非,在面对苏大强要买房并加保姆名字时,就很好的运用了这一点,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在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难以简单应对,这种情况下,不坐以待毙,积极主动,定下目标,合理安排时间,追求双赢,注重移情沟通,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习惯七:不断更新。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不断更新才能不断提高产能。这里的更新是全方位的,包括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

  忽视这一点,即使以前有一手好牌也可能有个坏结果。

  比如苏明哲,曾经的天之骄子,在工作后没有规划好职业发展路径,还任性的在苏母去世后马上回国导致丢了工作。

  而一直不被父母重视,缺乏资源的苏明玉,却通过不断的自我提升,成了苏家孩子里最成功的。

  真正的改变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只有看世界的眼光变了,世界才会改变。作者:简悠

读习惯有感10

  我们首先应该尊重孩子提问的权利,孩子们在课堂上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打断老师的话,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对孩子的问题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方面要允许幼儿提简单的问题。 孩子提简单的问题,往往被大人们认为没有思维价值,冷淡处理之。其实,问题的简单与深入,与幼儿观察事物的细致程度与积累的认识经验丰富与否等有关。孩子在简单问题的思考中能发现更多深层次问题。我们首先应该不厌其烦地听取孩子的简单问题,给他们一个积极宽松的提问环境。有了适宜的环境,良好习惯养成才有可能。另一方面要给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在一些教学活动中,还是存在孩子围着老师转的现象,没给孩子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特别是时间。老师提供孩子操作材料让幼儿活动,希望幼儿能够提出老师预设的问题,以便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活动。这时孩子的玩受老师控制多,孩子一时半会儿不能提出老师需要的问题,老师就急于引导个别孩子能够提出,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绝大部分孩子往往根本没有同样的感受与问题需要,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我们还应该关注孩子的问题表现。孩子提不出自己的问题,只能被动接受老师的指导,形成不了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渐渐地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就弱。孩子缺乏独立思考,老师就更有可能想当然地采用传授、灌输式的教学。这是我们老师所不愿看到的,然而却会在自己不经意忽视孩子的问题表现中发生着。其实孩子的问题往往有其独特的表现,需要我们去发现。一方面要在孩子的操作过程中,发现孩子的问题。我们能够相信孩子有一百种语言,那么在培养幼儿善于思考问题习惯的时候,就不该只有一个用语言表达问题的标准。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弱些,但并不表示他就没有自己的问题思考。孩子的思维是直觉行动、直观形象的,他们对事物产生的问题往往多藏在操作活动中,而我们习惯于组织操作后的交流,好象只有在交流中孩子提出了问题才真正进行了探索活动,所以常出现操作时孩子热情高涨,交流时孩子懒懒洋洋,这种现象在年龄越小的孩子中越明显。另一方面要做孩子的知音,与孩子想到一块儿去。当还不会说话的孩子依依呀呀的表达被大人所领会时,会因兴奋而更多表达,所以当孩子有自己的问题,但不能准确表达的时候,老师要耐心倾听,再根据观察了解,帮助孩子准确提出问题。这样孩子提问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提问是孩子积极思维的外部表现,我们要鼓励孩子多提问,有爱提问的好习惯。但任何一种习惯要形成都离不开一贯地坚持与练习,养成好提问的习惯也一样需要练习。孩子细致观察的能力还较弱,他们对周围变化、新鲜的事物容易引起兴趣,不变的环境对孩子提问习惯培养不利。我们可以通过变化区角活动的材料,带幼儿外出参观,使幼儿每天都接触新事物,有提出问题的练习机会,一个孩子有问题就可展示给许多孩子,引发更多孩子的问题,让提问与讨论解决问题的孩子都能获得成功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就不成问题了。

读习惯有感11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孙云晓的《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感悟很多。这本书告诉我们好习惯的养成决非一日之功。据专家研究,一个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的时间。我们现在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自制力差,不论什么工作都要靠我们老师长期的、耐心细致的训练,没有强化训练就养不成习惯的。

  孙教授说:“你如果养成好的习惯,你会一辈子享受不完它的利息;要是养成了坏习惯,你会一辈子偿还不完它的债务。这就是习惯。”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用加法,改正孩子不良的习惯用减法。这一点说得不错。孩子懂道理,不是听会的,而是看会的。培养好习惯要以健康人格为导向。

  最近,我们一直在强调学生常规,学生的好多习惯都令大家头疼。比如:大同学课间在教室里说话大声大气,毫无顾忌,影响别人;小同学课间在操场上跑来跑去,随时有摔跤出事的可能。中午在食堂用餐高声谈话,既不礼貌又不卫生。这些不好的习惯,我们作为老师就要适时指导,择机教育,光批评是没有用的。让同学们有章可循,随时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学校经常抽查、评比。一个阶段后,同学们的行为有了明显进步,但是还不够,仍然需要我们老师时时引导教育。

  拜读这本书后,我深刻体会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注意习惯的培养,从小养成好的习惯,就会使自己一辈子因此而得到好处;相反,如果一不小心养成了某种坏习惯的话,就会在你的一辈子当中受它的被害,而吃尽苦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所以,我们要教育同学们从小养成习惯时,一定要养成好的习惯,不要养成坏的习惯。否则的话,它会影响到你的学习,你的工作,甚至你一生的生活。

读习惯有感12

  以“背影”开始,以“情绪”结束。朱自清的《背影》还朦胧的留在我的脑海里,虽已忘记当年陈老师是如何给我讲解这篇文章,但我还依稀记得朱自清父亲买橘子的背影。凭借这朦胧的记忆,我向我的学生描述这《背影》。当年的听者变成今天的讲者。

  除了给孩子们上课外,陪伴我最多的就数“warp stabilizer”这个插件了。裁剪与缩放的艺术,用扭曲修复错误的抖动,当我备课上课时,我的电脑也也在独自进行它自己的工作,原来我没有“孤军作战”。

  下午的心理课意料之外的顺利,五年级的配合是极好的,下午我主讲情绪的定义和控制其的意义。这是我在五年级的最后一节课,结束时难免有些伤感与不舍。

  环境不会适应人类,但是人类会适应环境,我想我也开始一点点地习惯了这里的环境,适应了这里的人,习惯了每天的工作,现在再回想起刚到这里的想法与心情,会有一种很神奇的感觉。

读习惯有感13

  对一件事情的依赖,对一首歌曲的喜爱,对一道菜的偏爱,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对好习惯我们求之不得,但对于坏习惯我们避之不及。毫无疑问,习惯是慢慢养成的,而且,习惯在小时候是最容易养成的。如果你想写出遒劲有力的字,就得从小养成练字的习惯;如果你想弹出美妙的琴声,就得把练琴变成一种习惯;如果你想身体健康,就得把锻炼身体变成一种习惯。在养成好习惯的同时我们要避免坏习惯,适时地对坏习惯说不。

  在这本书中,我感受最深刻的一篇是《洗马桶》里面的那个故事。一名孩子去酒店上班,这是她步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所以,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好。没想到店主安排她清洗马桶,并且要清洗的光洁如新。她非常爱干净,从来没干过粗活。当她用抹布伸向马桶时,恶心得几乎要吐出来,浑身难受。这时候,有一位老师傅走过来,将抹布把马桶洗得干干净净,并且用杯子在马桶里盛了一杯水,喝了下去,脸上没露出一丝勉强。孩子看以后,之后的每次洗完马桶,都曾多次喝过马桶里的水。慢慢地,她从点滴中养成了做好每一件事情的好习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她攀登到自己人生事业的顶峰。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人的习惯尝尝渗透在人的言谈举止中,大凡成功的人士都非常重视好习惯的养成。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重视它呢?

读习惯有感14

  这本书描绘了我们小学生应养成的12个好习惯。在我们学校里,在我们班里,或多或少有同学养成了坏习惯,下面是我眼中的好习惯。

  诚实守信 在我们班说真话,的确有一位在这方面有做得非常好。她的表现是这样的:她非常喜欢阅读课外书,所以到处去借书。我有时真怀疑她会忘记借了谁的书,但每次都出乎我的意料,而且绝对按时归还。但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自然有人啦。比如说:XXX。他可是我们班级里出了名的的“小霸王”,他说的话没有人不听,若不听,他可是要亮出他的看家本领“超大型流星飞掌”,掌掌致命。他借书,不等个七八天,还书那是不可能的,你若非叫他还,你可就要小心点了,“超大型流星飞掌”准会向你袭来。

  乐于助人 我们班也有做得非常好的。你若墨水洒了,找她借餐巾纸,她便会义不容辞的递上一包餐巾纸,并向你调皮得说;“小心点,别再洒了,要不然我可没有多余的咯!”说完,眨巴眨巴眼睛,那俏皮的表情准会逗得你乐开了花,什么烦恼都忘了。但要换了别人,准会让你的心上再添几朵乌云咯!

  读了这本书,使我改了我许多的坏习惯,也使我发现了许多同学的优点与缺点,还使我交到了很多的朋友。

读习惯有感15

  今天,读到《精神饱满地投入每一天》这篇文章,给我的启发很大。教育需要激情,我们每个教师都应在这希望的季节把活力的种子撒播到学生和周围人的身边,精神饱满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良好的精神面貌体现了我们教师的魅力。教学需要激情,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没有激情的课堂平平淡淡。有了激情,学生们的情绪将受到感染,身心振奋;有了激情,教学活动就能生动、形象,富有情感性,增强教学效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学期,用自己饱满的热情,影响每个学生精神振奋的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应该怎样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呢?文中这样告诉我们:首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高度的敬业精神、责任感和事业心,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情绪特征,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的精神,豁达的胸怀和真诚的态度,广泛的兴趣和坚定的自信心。新时代的教师应当崇尚美,力求教育智慧的优化,教育人格的丰满,努力完善自身的精神面貌,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每天的工作中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让我们精神饱满的投入到每一天的工作中,带着对职业的执着和投入,相信自己的能力,将工作做得更好。

【读习惯有感(15篇)】相关文章:

读散文有感03-19

读《长城》有感03-15

读《墨子》有感03-14

读《生命》有感03-11

读赞美有感03-29

读《爱》有感03-28

读《金翅雀》有感03-27

读中庸有感03-27

读《狗》有感03-20

读《囚歌》有感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