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时间:2021-02-15 17:21:1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

  再次一口气读完《平凡的世界》,感触仍旧很深。文中路遥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社会洪流的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一幕幕激动人心的爱情故事催人泪下,一次次苦难中展现出的顽强坚韧使人精神升华。

  读完整部书印象最深的是一句话:“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中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这也是文中少安、少平兄弟俩生活的真实写照。

  少安是个责任感很强的人,这种责任包括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为了供弟弟少平和妹妹香兰上学,成绩优异的他 3岁高小毕业就回家参加劳动。由于他精明能干和不怕吃苦, 8岁时已被本队社员选为队长。在我看来他奋斗的目标很明确:摆脱贫困,并回报社会,为此他在生产队是就借口划分猪饲料地位社员扩大自留地,改革开放后又趁着东风办起了砖厂,最后成为“冒尖户”并为村里翻修了学校。当然,奋斗的过程中挫折在所难免,就像因雇了一个骗子烧砖师傅,导致砖厂倒闭。那一次,面对上万元的高额欠款,面对邻里的冷言冷语,少安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人是脆弱的,但人又是最顽强的,少安在媳妇秀莲的鼓励下又一次重新迈开脚步,重新踏上创业的征程,并取得了成功。

  相对于少安,我觉得少平更令人难懂,他生长在农村,思想深处摆脱不了农村文化的影响,但由于接受了较高教育,接触了许多新思想、新事物,他又不愿意受农村的限制,于是,他没目标、没计划地离开了家乡独自去闯天下。

  我绝对没有轻视体力劳动,看不起农民工的意思,但在工地上,少平与一个目不识丁的民工有何区别,甚至不如别人,我认为作为一个在当时已算接受过高等教育得年轻人,不应该在背石头、打炮眼之类的工地上贱卖自己,而应凭自己的学识和聪明才智在更重要的岗位上做出更大的贡献体现人生的价值!更何况他有过这样的机会,却一次次放弃。

  我和少安一样出身农村,我和少平一样接受过较高教育。我有少安般的责任感,无论对家庭还是对社会;我有少平般的闯劲,无论工作上还是生活中。我有我的奋斗目标: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抓住机遇改善、改变工作环境;在不断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时服务社会。

  奋斗的过程中挫折在所难免,我有准备!

  通过努力,目标一定会实现,我有信心!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

  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

  贫瘠厚重的黄土高原上曾经有这样一群苦难的人,他们机械式地生活,小心翼翼地生活着。今天一个政策可以塑造他们,明天一个决定也能够摧毁他们。幸运的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也只能提心吊胆的生活着,不敢有一丝作为。他们朴实平凡的就像脚下的土地、风中的尘埃,他们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身体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力量。但他们守旧、落后、困倦、贫穷,就像烟波浩渺的海绵上随波逐流的船只,没有方向,没有出路,人生只能任由命运摆布。这种无助的感觉就如同青藤扎根在心里,越揪越紧,以致让人窒息。

  本书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形象地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们。

  当少安因为无钱读书而退学,独自承担起家庭,他与润叶的爱情是那么的让人惋惜,对于家他没有一点点的自私,为了家里能够维持下去,他放弃了润叶。他的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给不了润叶幸福,他知道他的老婆必须是能够与他一起撑起这个家的。他是一个很精明很勤劳并且思想很先进的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能够发家致富并不超出我们的意料,他的经历却是几经坎坷,几度起伏。在事业上如日中天时他的妻子却病入膏肓。

  当少平在村里不当教师后,他没有向命运屈服,不愿一生只为填饱肚子而活着。少平青春的梦想和追求也激励着他到外面闯荡世界,他从漂泊的揽工汉成为正式的工人,最后又获得了当煤矿工人的好机遇,尽心尽力地干活,成为一名优秀工人。但是,这一切绝不是靠运气。在他闯荡过程中,他背上的疤,告诉我们他付出了多少;他破烂的行李,告诉我们他的生活有多苦;黑夜中微弱的光芒,告诉我们他的求学精神有多么顽强。

  生活没有如果,他们的命运告诉了我们。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受制于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完完全全的决定着自己的命运,我们要做的是怎样让我们更幸福。有远大的理想很好,想平凡的生活也好,这只是我们追求幸福的一种途径。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3

  伟大的生命,不论以何种形式,都将会在宇宙间永存,我们这个小小的星球上的人类,也将繁衍和发展。可是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又是那么的短暂,不论是谁,总有一天都会走向自己人生的终点,死亡,这是人最终的归宿。

  初读路遥先生的这本书,内心就被黄土高原的苍凉与厚重所震撼,路遥笔下的黄土高原与都市是不同的。那里的世界是淳朴的,也是粗放的。书中讲述了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劳耕作的情景。虽贫穷落后,他们却不卑不亢,苦并快乐着,给人一种头顶青天、脚踏黄土的踏实感,这种朴素与纯真深深地感染了我。

  全书主要围绕主人公孙少平一家生活的变化、双水村的变迁,以及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为理想不断奋斗的历程来展开描写,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孙少平,这个默默承受人生苦难却从不放弃的铁骨铮铮的有志青年。虽贫苦,却从不自卑;虽潦倒,却从没停止追逐梦想的步伐。他不甘沦为命运的玩偶,他的青春理想激励着他到外面的世界闯荡,这种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寻找个人的价值、自强不息的精神,构成了一个在平凡世界里却不平凡的形象。

  他的家是贫困的,却是温馨的;他的爱情是遗憾的,却是甜蜜的。即使最后为了救人毁容也不能动摇他那颗年轻的,与生命抗争的心,另一位重要人物:孙少安,从小就背负着家庭重任的他,用肩膀为家庭撑起了一片天,并且带领双水村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其中的艰辛与困难难以想象,但凭借勇气与勤劳渡过了难关,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实在可敬。

  品读这本书,我对生活与苦难有了新的认识,由衷地敬佩孙少平兄弟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那个平凡的世界孕育出了这种不平凡的人,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即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即不简单。

  反思当今社会的年轻人,实在是惭愧,一些人遇到一点困难就自暴自弃,轻视生命,丝毫经不起生活的考验。我们应该学习生活中这种自立自强的精神,做一个有价值的人。最后,以路遥先生一句话来说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无止境的奋斗,只有认定了目标,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4

  有些书,与少年记忆同在。

  依然还记得当年听长篇评书时的情景——正午小小的长满花草的院落里,葡萄架下,一个少年正静静倾听并憧憬着宽广而斑斓的外部世界。在李也默有着陕北风情的声音中,怀想着孙少安、孙少平、田晓霞、田润叶们——热爱文学的少年时光,是多么的美妙。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以史诗般的笔触描述了在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黄土地上的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作品问世立即好评如潮,并获得了茅盾文学奖。重新回想这部书所囊括的时光时,依然会发现从1978—1985年以来的岁月是那么的令人神往。生活在那时的人们以劫后余生的喜悦憧憬着未来,用感恩的心看待刚刚过去的梦魇……简单、纯粹,一切都笼上了理想的光环。没有咖啡馆,没有浪漫的海滩风景,在那个西北黄土高原小小的城里,在那无名花草盛开的小土坡上,依然能成长起传奇般的爱情,这爱情曾让十几年前的一代人为之动容。

  无从知道如今的读者如何理解与认知省委领导的女儿田晓霞与煤矿工人孙少平之间的那段爱情。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如今已然完全没有了此类爱情发生与成长的土壤。换言之,作家连想象的欲望都不再会有。煤矿工人与省报女记者之间有着何等的距离?省长女儿怎么会与煤矿工人有情感发生,他们有认识的可能吗?即便是作家能想到,这样的情节读者与观众能否接受?在这样的问号背后,存在的是大众对人与人关系认识角度的变化。

  在《平凡的世界》之后,已很少再能了解到煤矿工人的生活境况了。他们在一度的笑语喧哗之后重又归入黑暗、潮湿的地下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变得那么寂然无声。偶尔在报纸、网络等媒体上看到,也只是与死亡名单、煤矿事故等相连。想来,这个时代的孙少平们不会再有人关注并敬仰了。他喜欢谁和会娶哪一个更是无关紧要了。恐怕还会有人想,只有傻瓜才会把一个煤矿工人当作自己的偶像。

  所以,这一次在翻阅《平凡的世界》时,我内心充满着平实的欢喜与复杂的情感。翻阅它们,就如同重走当年的少年心路。老实说,孙少平,这个英俊、淳朴、向上的男青年曾经赢得过我的深深的爱恋。我甚至因之而热爱他的生活历程——从黄土地出发,由建筑工人到煤矿工人。当然,也热爱孙家的每个人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泥土与农家气息。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5

  《平凡的世界》是我在寒假里读完的。我原本以为那个高原上只有令人绝望的黄土,却没想到会有一个渺小的双水村屹立其上。

  整篇故事以主角孙少平的出场展开。作者通过他的成长,逐渐向我们展示了这个恢宏的世界。

  主角孙少平的确是平凡的,他们一家与众多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一样,不断地与饥饿和贫穷作斗争,只为了生存下去,这是我们生活在城市里的现代人所无法想象的,也是无法理解的,他们把生的希望放在那块田地上,但这件事情却还要天来决定。收成的好与不好只能听天由命,他们早已习惯了上天的无情,而不是像我们一样,看到可怜的收成后。就大哭一场,然后自暴自弃。这些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平凡人,只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让自己的家庭生活的好一点,离贫穷远一点。

  这平凡的一家人,虽不富裕,但却幸福,他们每个人的形象都让人铭记。少平对命运的不折不挠,少安为了家庭的不懈努力,玉厚老人为了家人和睦相处的坚持……这些人都是平常朴实的农民,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理想,也许这些理想并不远大,但正因如此,他们才构成了这黄土高原上的平凡。

  孙少平在故事中从自卑变成了自信,从消极转变为积极,他能不断地追求精神上的突破,是值得肯定的。作文/他在困境之中能战胜自我,并且重塑自我,永远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有时,我们在遇到困难险阻时,缺少的就是这样一种自我的肯定,才能冲破自我的桎梏,然后,给自我以重塑。人在贫穷之中,会被消磨掉恒心与毅力,会变得自卑和懦弱,只有不断的去拼搏,不断地与命运斗争,才不会因此沉沦下去,从而不断的提升自我。孙少平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仅正视了平凡,而且也选择了平凡。

  文章名为《平凡的世界》,“平凡”这个定义也许是最让人捉摸不清的。与清晨为伴,以朝露为友的农民,可以说是其中的一部分。他们是这令人绝望的黄土地上最质朴的存在,他们每天早出晚归,为了生活,日复一日的重复着,也许这就是一种平凡。但更有可能的是这只是一种磨难与艰辛,是一种命运的磨砺,只有仔细品味,才能领略。也正是这样平凡的一生造就了孙少平不断追求自我突破的精神,也造就了孙少平这样一个平凡的人。

  现在很多人都在追求挑战和刺激,只求过得不平凡,活的更精彩。但是,在这个平淡的世界里,平凡人的一生,又怎么不可能遇到更多的磨难与艰辛,从而不断的与命运抗争呢?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6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撰写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我被书中那群平凡人的默默奋斗和担当深深地打动,平凡人世界并不平凡。我也被书中细腻刻画的人物和情景深深的吸引,仿佛我置身于那个贫困不熟悉的年代。

  书中描写的主人公是朴实农民孙少平和孙少安两兄弟。少平升入县高中时家庭贫困,但他喜欢看书,热爱学习。他不甘于做一个永远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于是高中毕业后到黄原揽工,吃尽苦头。之后他如愿当上了煤矿工,他在矿里遇到了很多的曲折。他的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变化,他成了“公家人”。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孙少平学会了吃苦耐劳,表现出勇敢和无畏的牺牲精神。

  而孙少安是孙少平的大哥,学习成绩很好,但由于家庭贫困也没能上学(初中),从此与父亲一起劳动,担当起照顾全家的责任。他一生经历很多曲折,比如与田润叶青梅竹马,但由于贫富差距太大,两个相爱的人没能走到一起;他看到承包制后原本以为有了致富的希望,结果被县领导制止;他并不屈服于命运,办起了砖厂。但天有不测风云,办厂过程中遇到困难砖厂差点倒闭。他又一次勇敢的面对困难,也不屈服于挫折,最终成功摆脱了贫穷。

  书中的兄弟俩各有各的性格,各自走各的.人生道路,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出身于贫困家庭,并通过自己的奋斗,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且他们十分体贴父母和家人,少安箍新窑后想把父母请来一起居住,而他的媳妇——于秀莲想要分家,他坚决不同意。因为他知道父母的艰难处境;少平在黄原揽工和在大牙湾煤矿工作期间每月给父母和妹妹寄钱,因为他知道父母太贫穷而且妹妹也要考大学,考上大学后她要维持基本的伙食费用,他也帮助了很多人,比如将自己揽工的全部工钱都给了小翠。

  书中的一些其他角色也令我们印象深刻,润叶与少安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在听说少安结婚后失落和痛苦,违心地嫁给李向前后却只是名义上的夫妻。后来李向前醉驾车致残,润叶的责任心觉醒了,她承担起照顾向前的责任,还支持向前成为一位钉鞋匠,两人过上了幸福生活。

  读了《平凡的世界》,我被书中富有责任心、默默奋斗并承受生活磨难的人们深深打动,他们为了改变生活和命运而奋斗,为了幸福生活不懈的奋斗。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幸福生活是奋斗得来的,只有经过了苦难的洗礼,才能实现有意义的人生。书中人物对于家庭的担当,给我深深的启示,要承担责任,孝敬父母,多为家人着想,同情弱小,乐于助人。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7

  路遥所著的《平凡的世界》一书相信很多人是看过的,第一次便被这么朴素的书名所吸引了,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

  少安、少平两人平凡的的一生,却是充满了奋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尽管他们一直处在生活的压迫中,被生活驱使,但就像少平一样,为了生活,放下学业,忍痛放下爱情,但他没有被生活奴役,至少精神上还是自由的,他还懂得思考,懂得反思自己的生活,考虑自己的前途,并不像大哥少安那样为了生活而生活,少安开砖厂,无非是为了养活一家人,当然对于少安,我并没有贬低之意,在那种时代背景之下,在那种生活条件下,人们当然先是为了生存下来,都吃不饱还谈什么追求精神世界?再看现在,现在人们的条件相比较过去已经好了不知道多少了,但是看看,还是有很多的人注重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现在社会上各种贪污和腐败的事情层出不穷,明明都已经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了,为什么还是禁不起物质的诱惑,任由自己的灵魂如此脆弱?还是与整个社会环境是有关系的,那个时代的人们虽然生活条件可能很艰苦,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是朴素是那个时代的特征,特别是广大的老百姓,尽管当时的政治斗争激烈,但也正是那种压迫的环境下才更让人们明白生活的不容易,让人们更加懂得生活的珍贵。

  少平对于前途的不懈奋斗也是那代人的闪光点,是留给后代的珍贵财富,贯穿他的思想的主线就是奋斗不息、坚韧不拔,无论面对何种挫折,他都能平静接受,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虽然他和田晓霞的爱情以悲剧结束了,但是他仍然能承受所有的一切,勇敢真诚地面对生活。再看田晓霞,虽然出身比少平好很多,但作为那个时代的先进女性的代表,她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看问题往往和社会一般的看法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以及最后她的牺牲,可以说即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虽然他们两人最后是以悲剧的结尾收场,但在小说最后,还是让少平顿悟生命与生活的真谛,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现实中也是如此,在逆境中才能更好的成长,才能磨练自己,才能让以后的路更加通畅。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8

  《平凡的世界》展现的是一个自强不息的群体的奋斗史。少安敢于和现实顽强抗争但又不时地屈从于命运的安排,面对深爱的青梅竹马的润叶,毅然斩断情丝,和陌生的外乡人秀莲结婚;在办砖窑厂时既雄心勃勃,在遇到困难时又不时灰心丧气。而少平勤劳朴实,珍惜亲情友情,富有同情心,胸襟开阔,面对困难更是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同时他对生活充满理想和激情,但又脚踏实地。他放下了读书人的架子,去做社会最底层的工作,在劳动中体会充实;但他又从不放弃自己在知识上的追求,一直保持学习的上进心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人生时刻处于零公里处,那么要旨还在于我们不断的奋斗,并且将这种精神提升到生活所要求的那种高度”。

  冰心曾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长径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凄凉。”这爱情,这友情,再加上一份亲情,不正是我们所追寻的真善美吗?我们的人生有了这三种最美好的品质的浇灌,一定会使我们的心灵之花开的娇艳而又馨香。

  平凡也可以如此的伟大。在这片亘古而苍凉的黄土地上见证了这样一个真理。我们平凡,但我们有热情。我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人生中一切美好而又苦难的品质。我们追求真善美,但面对苦难,我们依然能挺直脊梁,直视 它!上苍是公平的,他让我们历经磨难,是锻炼我们的心智与意志。人生的结局都是我们自己精心设计的。纵然英雄们都是百折不挠英勇不催的,浑身都笼罩着一层神圣的光圈。但我们平凡人多了一层朴实,多了一份亲切,有了生活中琐碎的缠绕,无端地让我们的人生真实起来。我们用真诚的心去体验,用真挚的心去生活,我们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我们才是生活的主宰。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用全副身心去享受,去对待,去珍惜。 浮云流水,白驹过隙,从呀呀学语到记事开始,从少年到青年,到现在回首长叹,人生在成长中思考。人生的每一步都在成长,都在进步。世界是由我们这些平凡人撑起来的,只要我们有着坚定的信念,有着坚忍不拔对抗困难的精神,有着敢于拼搏的热血,有着对真善美的追求,我们依然可以创造一个不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9

  《平凡的世界》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作者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形象。把国家大事、政治形势、家族矛盾、农民生活的艰辛和新一代的感情纠葛,以及黄土高原古朴的道德风尚、生活习俗都真实而细腻地描绘了出来,构成了一幅中国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农村生活的全景式画卷。作品既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父老温馨动人的情愫,又体现了路遥对生活、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富于哲理性的深刻思考与理解,读来严峻悲壮、真切动人。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们,只有平凡的才是大众的,也才是最真切最感人的。小说从主人公孙少平和田小霞身上所透射出来的对爱情对人生的美好追求与向往,无不激励着每一个读者。

  很喜欢路遥对于这部小说的出发点——“平凡”二字。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成千上万座村落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路遥为我们讲述的不只是那个久远的年代,更是一种人生应有的信仰和追求。

  人的一生就像这本书一样,不在于结局如何而在于过程是否精彩,人生就该象主人公孙少平那样对生活从来不低头,不断地去探索和追求在命运的道路上走出一种让所有人都为之叹服的人生之路。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现今的社会是一个喧嚣浮躁、充满诱惑的时代,我们每个人也都怀揣着梦想追求着自己的快乐生活,而快乐与否往往在于自己的一念之间。人应该活得乐观,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要用更广阔的眼界去审视我们周围的世界,这样才能不至于将自己囚于一个狭小的范围,人生才是更加充实的。这样对人生才能更有独特的理解,也才能豁出自己的个性来。也许我们在平凡的工作中会遇到许多琐碎的事、不公平的事,可是只要我们学会适应、学会改变、学会选择与放弃、学会善待自己,那么我们就会从中体会到快乐。

  希望通过阅读《平凡的世界》,能让自己感悟到,以一种愉快地心情去面对今后的生活,即使有苦难来临,我们也要支撑起自己弱小的双臂去迎接,即使跌倒了,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后悔,毕竟这就是人生,毕竟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

  繁华的大街上的灯红酒绿,人如潮流,车水马龙,却也只是梦。与其戴着生活的假面具,还不如活得朴素实在。

  我很喜欢路遥作者的文集。“路遥”二字即使路途再遥远,我也不曾想过要放弃。“平凡”带给我们是内心的安慰,讲述的更是一种人生应有的信仰和追求。十六岁的秘密装满沉沉的书包;十六岁的日历写满长长的思考;十六岁的眼睛飘出绿色的旋律;十六岁的心灵透出梦幻和烦恼,花季少年步入十七八岁的雨季,这才是我们的成长的风雨。

  人生的多雨期免不了有暴风巨浪。它如一条抛物线,即使站到最高点也会摔入深谷的低点,也许你会感到绝望、无助,但是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冷静,平凡的内心世界会为你排除万难,走出深渊,有朝一日卷土重来。波折重重,路途坎坷并不意味你就要低头,我始终相信我能让世界为我低头。就像作者眼中的主人公孙少平一样不曾对生活低头,即使他很贫穷,但是他人穷志不穷,因为他坚信既然有了生命就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就这样有一个腼腆羞涩的花季少年成为一个不卑不亢、坚毅刚强的男子汉。不惜背井离乡谋发展,同伴的牺牲,意外的矿难让他变得更加成熟,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正是因为一次次残酷使他皮开肉绽,痛不欲生。每每留下的一道痂痕也是练就了他坚不可催的意志。已经习惯了幸福的唾手可得或者是稍众即逝。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平凡。他认为人们眼中的幸福也只不过是一时的诱惑,根本不值得去浪费自己的人生。

  现实生活喧嚣浮躁,形形色色的诱惑甚至可以毁掉人的一生。你无法改变世界的繁杂,唯有你去适应这复杂的世界而不是想方设法让世界适应你,不被琐碎所干扰,不被命运所打倒。如果你无法做到,那么你的人生还没开始就已经输了。

  笑一笑十年少,愁也一天,笑也一天,何必执意跟生活过不去?何必让自己有太多的负面情绪?毕竟人生只有那么短暂,更何况昙花一现也拼命抓住稍纵即逝的那一瞬间,不留一丝遗憾。

  “人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勇敢地向梦想闯一闯,无论是给自己灌心灵鸡汤也好,还是放开胸襟大哭一场,务必要自己坚强起来,我始终坚信海子的一句话“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命运的归宿也会在此为你等待。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篇)】相关文章:

【热门】《平凡的世界》读后感04-22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4篇)04-22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4篇)04-22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篇04-22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4篇04-22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4篇04-22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精选15篇)04-22

《平凡的世界》经典台词01-24

平凡的世界阅读心得12篇04-01

《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15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