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成长》之读后感

时间:2020-12-31 18:04:4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成长》之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长》之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成长》之读后感

《成长》之读后感1

  凌志军文集之《成长-微软小子的教育》在零星的时间内,我总算读完了。

  回头看些观点,其中关于中国未来成功人士应该遵循的“e学生成长方案”确实让大家有耳目一新之感。不过,在细细思考下去,其实就是我们多年倡导的素质教育的基本方针。

  在中国现在的大环境下,我们仍然在走着应试教育之道。尽管很层面上的有志之士在不断地反思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研究生教育,他们也提出来了不少解决问题的方案。甚至,其中的专家学者从理论上进行了很多有力的论证。但是,我们现在回头看看我们的教育,又有多少学校改变了呢?蚍蜉撼大树矣!凌志军当然也看到了我们国家教育的弊端,洞悉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可能也像我们一样在某些条件下,不能作出必要的改革,而通过写作来唤醒大家对教育的思索吧。他的努力值得肯定。毕竟这也是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有的思量和探索。

  退一步讲,现在来看看凌志军的孩子,他们的读书环境是不是很好呢?尽管我不知道,但是,不用想都明了,在中国传媒界有一定声誉的作家的孩子绝对在不一般的小学、初中读书或是读过书。文中谈到我们的学校有时候并不那么重要,你看看那些微软小子有很多人就没有在很好的初中或是高中读过书。他们中很多人在大学时代有过迷茫,直到研究生阶段,遇到一位良师,或是对自身的反思才有了以后的改变,进而有了今天的成绩。不过,我想凌志军不会冒着这样一个险,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文中的观点是从众多成功的案例中总结出来的。当然,这些观点确实是对他们成功的注脚。然而,研究了微软小子的成功,我认为只是其中一方面。中国现在需要不只是一些科学家,我们需要的“能够奋战在各个战线上的精英”。就像我们的西部大开发,大家都知道这是中国解决贫富差距的一个根本性途径。那么,像微软小子一样有高智商的人能够在西部的热土上挥洒汗水,奋斗一生吗?这样的土壤适应他们吗?显然有很多人就不是。他们是科技的骄子,需要的是施展高科技才华的舞台。至少在西部的很多城市中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就像文中有段独白,我们的很多教授忙着跑项目资金,哪有这么多时间来辅导学生呢?!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需要的更是一种具有高度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奉献精神、实干精神、有政治眼观和经济头脑的人。也许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需要企业家大于科学家。至于那些科技之子在这样的土壤上即使发了芽,也难长成参天大树。

  那么,读到这里的话,我还是对凌志军的'很多观点持赞同态度的。可是,我们的国家不仅需要科学家,我们还需要其他人才。就像农民,也有具有经商头脑,具有科技眼观的农民吧。

  从凌志军的观点中,我学会的是反思。以前很多时候,没有反思精神了,就有了迷茫不知道可以干什么,能够干什么了。现在的我至少知道我自己想干什么,还在不断的摸索能够干什么。这样,我是快乐的。

  凌志军还用很多的事例教会了我去不一样地生活,教会我去做心之所向的事情。这个真的是相当重要的启示。

《成长》之读后感2

  我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积极拥护党出台的各种利国利民的政策,积极维护党的荣誉,积极展望党的未来。以父母殷切的希望为背景,以周围人们的生活状态为伏笔,以党的发展方向为指导方向,以人类共同的幸福为目标。

  在学习民族文化和知识的大道上,积极向儒家思想靠拢,争取早日达成自己的梦想,抵达目的地。

  我对自己,对环境都还了解的太少,因此缺少控制。缺少控制并不意味着缺乏理智,因为不了解,所以无谓,敢于当面批评自己,及时道歉,并且不惧以诙谐机智的方式指出他人的错误,提供改正方案。

  我的舌头和我的良心相接。除了滚滚热血,别无其他。

  有时我只是凭直觉做事,因此,往往可以战胜看得见的敌人,却无法战胜自己。这种做法的结果是自己易钻进死胡同,幸好,由于鄙人喜研究侦探推理,而推理则要求一个人能从多方面着想,继而引出一条线,得出结果。自从迷上推理,我对事物的发展看得也全面了。一个题目可以有两个答案,一个人也可以选择两种人生。人前潇洒人后落寞也没什么不好。

  人前潇洒倍显自信,人后落寞才有源动力储备时间。总得说来,我自己行事是不全按理出牌的。原则是什么,我看来只是人为了显得自己自律才设的。只要凡事坚持爱和善的原则,这世界哪会有那么多的不合规则的事呢?

  我发现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较之实际生活中实在少之又少。诚如老师所说:要了解,须深入。我被迫在黑暗和孤独中进行反思,我必须重新回到生活中去实践。

  实践当有机会,以我现在所处之环境,这种机会来的太渺茫,但渺茫归渺茫,该做的准备还是要的。许多单位把我这一类初学者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

  这不是什么坏事,我相信我的心理素质,实在够硬。让我当上几天“蘑菇”,能够彻底消除我的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能更加接近现实继而接受现实,看问题也朝着更加实际的角度,以期用实际的努力来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爱自己,就要学习对自己有益的知识;善待自己,就要把这些知识真正用起来,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体现。

  大学以来,学习成绩稳步,于我而言,并无起色,较之以前,无可媲比。学习这件事,缺乏的不是时间而是耐心。逢人逢事便怨自己耐性差,如今思来,亦不尽如此。一件事也分益分拙。于益事,我会坚持到底,从不思考何谓得失,自己看来,这纯属自然,自然未曾联想到这也属耐心足的表现。而于拙事,常因思值与不值而浪费太多耐心,坚持不下也在常理。

  耐心与坚持,实可分为两个话题而论。做一件事,坚持到底,固然好;若是用耐心坚持,则尽显此人对此事的看法。学习这件事,我只是坚持了,若论耐心,实则不足。故成绩只是坚持给了一个分数,并未耐心细明。实乃本人之过。

  有人算过,一个人每天自学1小时,7小时一周,365小时一年,一个人完全可以像全日制小学生一样学习,3~5年就可以成为专家了。算是容易,多少突发事件要被排除,这如何算计得来。拿英语学习来说吧!

  我认为我的英语学习能力还算可以了。只要不过分追根究底,一般都还可以当当“先知”的。可如今呢,国际上居然在响应中国式英语,以前的英语规则多少也有些改变。

  在我们还在孜孜不倦地默背英语规则的时候,哪天有个老外对我们来了句和英语规则背道相驰的中国式英语,傻眼首先,辩驳第二,最后也只落个郁卒的地步。时代如此,我有何怨!唯有顺应,方显能力。

  和英语相比,计算机就有趣多了,手脑结合,正如男女搭配。都说时代发展太快,计算机是这个时代的主导产物,不学好它,万一哪天被它主载了,那就是人类的悲哀了啊!不当感慨,还是赶紧学吧!争取驾驭它,引领时代风潮。

  金庸说: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业,要以微温的情感,淡漠的意志来成就。

  如今大四即将毕业,我庆幸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是褒甚于贬。往后的事,当努力。甚是欣慰自己已足够大,大到能控制自己。渐渐领悟到爱与善是人生的主题。有爱在心,则一生足矣!

【《成长》之读后感】相关文章:

散文阅读之《时光·成长》11-30

拥抱文明,幸福成长读后感04-19

成长的滋味读后感9篇04-12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后感(通用15篇)04-18

《博学之,审问之》阅读答案08-08

自我成长描述12-15

外资英语之压价05-22

随笔阅读之陪伴12-12

成长记录册评语08-30

求职是种成长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