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特岗教师面试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2-07-24 09:09:34 面试试题 我要投稿

2016年特岗教师面试试题及答案

  特岗教师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本文将介绍2016年特岗教师面试试题及答案。

2016年特岗教师面试试题及答案

  2016年特岗教师面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一个国家的文化精华,被称为“国粹”。我国的三大国粹为( )

  A.儒学、国画和针灸

  B.茶艺、昆曲和武术

  C.瓷器、书法和儒学

  D.国画、京剧和中医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 )

  A.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B.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D.坚持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观

  3.一般由国家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对受教育者提出总的要求,规定了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是(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育政策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  )的体现。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

  5.阿特金森以为个体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

  是( )的动机。

  A.追求利益

  B.追求刺激

  C.避免困难

  D.避免失败

  6.我国最早出现“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场所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周代

  D.西汉

  7.下列选项中属于感觉范畴的是( )

  A.去一个景点旅游,对该景点感觉良好

  B.进到一个黑屋子中,眼睛感觉一片漆黑

  C.老李感觉小张是个有前途的青年

  D.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感觉像进了迷宫

  8.关于师生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师生在教学内容上结成授受关系

  B.教师指导、引导学生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C.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D.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输出—吸收的关系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杜威

  B.结构课程论的主要倡导者是布鲁纳

  C.结构课程论和活动课程论不存在本质的差别

  D.结构课程论以学科结构为中心

  10.在日常生活情况下,适当控制条件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以引起某种心理活动而进行的心理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现场实验法

  C.实验室实验法

  D.调查法

  11.奥苏伯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12.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

  A.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B.讲述、讲解、报告、讲演

  C.讲读、讲演、讲评、讲述

  D.讲述、讲解、讲评、报告

  1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把( )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A.优先发展

  B.提高质量

  C.育人为本

  D.促进公平

  14.“产婆术”的提出者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夸美纽斯

  15.一个人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而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 )

  A.个性 B.性格 C.气质 D.能力

  16.关于教育的起源,美国教育家孟禄提出了( )

  A.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进化起源说

  17.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是( )

  A.确定行动目的 B.制定行动计划 C.作出行动决定 D.执行决定

  18.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培养目标 B.教学目标 C.教育目的 D.课程目标

  19.下列选项中属于意义识记的行为是( )

  A.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

  B.利用课间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9位数字

  C.利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年月日

  D.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英语单词

  20.有的老师怕影响总体成绩,不让成绩差的学生参加考试,这种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

  A.受教育权 B.名誉权

  C.隐私权 D.人身安全权

  二、判断题(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并在相应的题后括号内打“√”或“×”。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2010年 6月11日,第19届世界杯开幕式在南非约翰内斯堡足球城球场举行。 ( )

  2.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 )

  3.冯特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科学心理学由此诞生,所以机能主义是心理学“第一势力”。 ( )

  4.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的过程。 ( )

  5.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呈线性关系,即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 )

  6.有了共同目标的班级,就可称作班集体。 ( )

  7.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 )

  8.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是一个固定的模式。 ( )

  9.独立性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 ( )

  10.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 )

  1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具有间接性、集中性等特点。 ( )

  12.“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 ( )

  13.通过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以推知其行为原因的方法是调查法。 ( )

  14.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 ( )

  15.顿悟说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备的学习理论。 ( )

  16.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其《智力结构》一书中提出的。 ( )

  17.知识表征是个体知识学习的关键。 ( )

  18.目前,我国的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部分组成。 ( )

  19.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了解课程计划、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立法的根本依据。 ( )

  三、案例分析题(本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某小学学生甲和乙因贪玩上网,上学迟到了半个多小时。班主任老师非常生气,对他们进行了严厉批评并责令他们写检查,不准进教室上课。两个学生趁王老师不注意跑到学校附近的小河洗澡,结果学生甲溺水而亡。

  请问:王老师应负什么责任?并说明理由。

  2.某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张某脾气较为暴躁,对学生经常采取罚款、不允许进教室,甚至罚站、罚跑步等方式来惩罚犯错的学生。学生和家长对此意见很大,但是小张却不以为然。

  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如何看待张某的做法,试做分析。

  四、论述题(本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2.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五、作文(40分)

  在你上学的时候,有些老师不仅在课堂上教给你了很多知识,平时的交往过程中也会不经意间在习惯、态度、品德等方面对你产生影响。即使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也可能对你以后的学习或生活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说在学校里,教师对你的影响无处不在。请以“教育无处不在”为题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誉满中外的京剧、国画和中医,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

  2.A【解析】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第四,可持续发展观。故答案为A。

  3.A【解析】教育目的规定了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它一般由国家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4.A【解析】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属于道德感范畴。

  5.D【解析】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6.A【解析】古代中国早在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孟子》里载有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7.B【解析】人刚进入黑屋子,要经历暗适应的过程才能看清东西,属于感觉现象。

  8.D【解析】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是人和人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9.C【解析】结构课程论强调教学中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学科结构为课程的中心,而活动课程论主张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课程标准和教材不固定。二者存在着本质差别。

  10.B【解析】在日常生活情境下,适当控制条件所做的实验是现场实验。

  11.B【解析】先行组织者即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强调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的联系。

  12.A【解析】略。

  13.C【解析】略。

  14.A【解析】“产婆术”是苏格拉底首先提出的,分为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产婆术)。

  15.C【解析】题干是对气质概念的描述。

  16.B【解析】孟禄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17.D【解析】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最为重要的环节。

  18.C【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

  19.A【解析】意义识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所进行的识记,在意义识记中,理解是关键。

  20.A【解析】《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的权利。这是学生在学校中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

  二、判断题

  1.√【解析】本题是对时事的考查,考生平时应多关注时事热点。

  2.√【解析】按作用对象的不同,可将教育功能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个体发展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教育的本体功能。社会发展功能是本体功能的衍生。

  3.×【解析】心理学“第一势力”是行为主义,而不是机能主义。

  4.×【解析】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统一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5.×【解析】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呈“∩”关系。

  6.×【解析】班集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7.√【解析】题干是对学习策略的描述。

  8.×【解析】校本课程开发包括建立组织、现状分析、制定目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修订六个步骤。在具体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其程序不是一成不变的。各校在开发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选取合适的操作流程,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更有时效性。

  9.×【解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自觉性;第二,独立性,也称自主性;第三,创造性,这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

  10.√【解析】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这是教学的本质。

  11.×【解析】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不具备集中性。

  12.√【解析】西周时,周王朝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

  13.×【解析】通过收集资料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研究的方法是个案法。

  14.√【解析】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

  15.√【解析】略。

  16.×【解析】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是教育心理学史上较为完备的学习理论。

  17.√【解析】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根据自己对知识的不同表征而选择相应的学习方法,所以说知识表征是知识学习的关键。

  18.√【解析】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

  19.×【解析】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0.×【解析】《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是我国教育立法的根本依据。

  三、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1.王老师应负行政责任和民事法律责任。王老师对学生批评教育是应该的。但是擅自停课,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属违法行为。王师行为是导致学生甲死亡的一个条件,应负一定的法律责任。但王老师的行为并为构成犯罪为不是导致学生甲死亡的必然原因,因此不负刑事责任。

  2.(1)张老师的做法违反了依法执教这一职业道德基本规范。(2)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教师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3)结合实际略作分析即可。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1.(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是教育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2)学生是教学活动中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等因素直接影响学习结果。(3)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能动性相统一必须注意的问题:首先,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有赖于教师自身的条件,如知识和能力素质、品德和人格;其次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还必须具备各种客观条件,如教师工作的条件是否能得到保证;最后,教师的主导作用依赖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学中既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作用,使学生陷入盲目探索状态,只有教师、学生两方面互相配合,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区分美与丑、善与恶,用合理的信念知道自己的行为,从而塑造良好的性格。(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有助于这一积极行为的重复出现,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告诉了学生什么行为是合理的、正确的,有助于其良好性格的培养。(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教师应经常给学生讲解优秀人物的事迹,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同时,教师也应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学生在集体中,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交流、相互学习从而促进性格的自我完善。(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倾向因材施教。(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因为做任何一件事情个体内在的主观能动性才是起决定作用的。

  五、作文(写作思路)

  首先,考生要正确理解“教育无处不在”的含义。对教师来说,“教育无处不在”的意思不是对学生的教育在什么地方都应存在,而是说,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更多地体现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课下的交流,校外的交往,甚至是在教师不知情的情况下也对学生起着影响作用。其次,考生要从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展开加以论述,说明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的广泛性与内隐性。这需要考生从现在教师的一些认识误区着手,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许多教师只重视课堂影响而忽视自己在课下或校外对学生的影响。最后,考生要丰富并强调“教育无处不在”这一论点,做到论据充实,首尾呼应。

【特岗教师面试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特岗教师面试试题及答案解析08-05

贵州特岗教师面试试题及答案08-07

特岗教师结构化面试试题及答案08-07

贵州特岗教师面试试题08-06

精选特岗教师面试试题大全08-06

特岗教师考试面试试题08-04

特岗教师面试题目08-05

特岗教师面试必看试题大全09-25

特岗教师试题08-05

2016最新特岗教师面试试题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