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写作日记(5)

  2011年1月12日星期三

  写作的时候切忌被动地跟在材料后面论述,这实质上就是不动脑筋的材料堆砌。博士论文变成哲学家文本的拼贴集(要以Seubold的做法为诫)。要主动性地以自己的思路来贯穿材料(材料的被动性,作为潜能。干先坤后,乾坤相济。)——但是,这个“自己的思路”又不是单单出于主体意志之强力设定,而是跟随思想本身的进程并且拿捏各个方向的伸展可能性。

  当然可以拿哲学家的文本来作为砌房子的砖块。但是这件事情的关键却是你有没有一张自己的设计图纸(中国人造房子和西方人造房子有什么异同?中国人有设计图纸吗?)。房子造起来,能立住不倒,还遮风避雨,发挥功用,这需要依循那个自在的“规律”来设计建造。一座房子的站立和一堆砖块的堆砌,这两件事情有本质不同,虽然从质料上讲他们都是同一堆砖块。

  而且,除了房子和散乱砖块之间的区别,一座货真价实的房子和一座伪房子之间也还有本质区别。Seubold的书就是一座伪房子,它看起来是有“形式”和“逻辑关联”的。但你仔细看会发现这个形式并不是先在的、统一的eidos,而是从大量材料本身的分类组合中制作出来的。这种形式是外在、人为粘合起来的形式,并非自成一体。伪房子当然比不上真房子,但是伪房子也同样不如那堆散乱的砖块,因为在真房子和砖块那里,都存着“真”,而伪房子,却以假乱真,妖言惑众,不诚。在真房子那里,有一个隐而不彰的、像心脏一样跳动的、生生不息的中心,而在伪房子那里绝找不到这颗心。

  更进一步,只要有心,只要那颗心跳动不息,那么大匠甚至就不再拘泥于任何外在表面的形式(这里是不是有庄子和儒家礼仪的张力?)。就像醉拳,随机应变,飞花摘叶,有无相生,而内里始终一贯、无有断绝。此乃生成变化的神道化境,心物合一,自由又自然。

  ——但是对我而言,不仅能这样说,更要这样做。不要怕,慢慢练习,日久自熟。

  2011年1月13日星期四

  进入还是没有进入哲思的领域,这件事是有一些经验标记的。

  比如说,你突然在心思并不那么集中的阅读过程中——不那么集中是因为没有聚集入一个焦点、中心之中,因而是在迟缓地跟读文字,而不是先行着(再次证明,海德格尔的用词都是极为切身的经验用词,都是可以实证的)——突然聚集到一个思想点上,你突然抓住了某个东西。就像一道闪电把一切照明,万物洞明如斯。这个时候突然一切都不一样了。整个人兴奋起来。你仿佛进入了一个一日千里的纯思领域。就好像一个穴道突然打通,在这个点上玲珑周转好不痛快。

  这时候前浪推后浪,气韵流荡,且行且止,可进可退,自由有度。所有的力量聚集入一个“能”之中,一切力量又出自这个“能”。这是思想的魔力。

  2011年1月16日星期日

  要从一开始就以问题为核心,进入问题。记住,是从一开始。

  否则我的论文不是一个哲学论文,不是本质性的追问,而是平面性的材料积累。我的论文目前还没有进入这个最本质性的里层,始终还欠一点火候,还不是一开始就单刀直入地面对问题本身。

  这里面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学习柯老师和韩潮的论文。

  2011年1月30日星期日

  博士论文的写作是对整体综合能力的一个考验。

  要综合大量的材料、文献、思路。要在混乱中清理出一个秩序。

  它确实有如建筑设计师、乐队指挥、导演和政治家,总之是一个领导的角色。

  指挥者必须能够抓住一个中心。而且要通过对各方力量的调动和整合,来实现这个中心。

  但是博士论文的写作比做领导更消耗人,因为领导的人和实际干活的人,都是你自己。你不仅要指出方向,你还得自己动手。

  2011年1月31日星期一

  要时刻注意把握关节。把关节突出出来。不要把论文搞成平均化的一锅粥,要有强弱。

  像Figal的行文学习。

  而这些关节点就是生发的点,像论文中的引文一样,要让其生发,赋予其空间。不是引一段文,然后没话找话地分析。引文是孕育性的。像海德格尔说的解释和翻译的关系。引文是一种密集的向内聚集,分析则是打开、离心、铺展、漫游,而这又是荷尔德林在Hyperion中所说的诗歌和哲学的关系。

  2011年2月7日星期一

  杨光说我的论文表达有形式逻辑错误。我自己再仔细读,确实如此。我的语句的所指是含混不定的,常常有混淆概念的情况出现,语词涵义随着自己模糊的意指而漂移。

  写出逻辑清晰的文章是很费力气的。论文写出来还得狠狠地审查和修改。

  训练,训练。我讨厌这个词。学徒在师傅门下的练习,不是学院劳工的那种“专业训练”。

  但是这里面还有更复杂的问题。

  比如现代汉语本身的逻辑,和古代汉语的不同,和西语的不同。

  而且我在注重表达的严谨性的同时,要注意不要被形式逻辑的表面上的清晰统一所蒙蔽,而挫伤了事情本身的真理。

  2011年2月9日星期三

  因看待海德格尔论翻译的语段而想到论述的“立体性”。

  海德格尔在各个时期和各个地方都论及翻译是一种解释。但是如果我把这个东西变成同一个主题之下的海德格尔文字汇编,它就只是一个平面性的材料收集,它有宽度没深度。

  而这个深度如何拉出来?这就要牵涉这个主题背后的一层一层的问题旨归,还要牵涉其它主题的问题。

  论文必须要进入一个“思想的立体空间”。上下左右,纵横交错、编织。这样一个立体空间是一个氤氲变化的生成空间。

  2011年2月11日星期五

  nicht Philosophie, sondern philosophieren.

  nicht ausser dem Weg schauen, sondern auf den Weg gehen.

  Frage muss erwachsen.

  Philosophieren ist Fragen. Fragen ist Gehen. Immer Bewegung.

  Zwei Arten von Fragen. Eine sind die Fragen aus Tradition. Andere sind die Fragen aus Selbst.Die Fragen aus Tradition muessen selbst zuerst aneigenet, verstanden, eingelassen werden. Die Fragen selbst muessen zuerst geschehen und zeitigen. Die Fragen aus Selbst muessen Antworten, Ausdruecken und Begriffe finden. Diese Ausdruecken und Begriffe muessen einen Weg zur Fragen, Ausdruecken und Begriffe von Tradition finden.

  Dann, etwas zwischen Tradition und Selbst, zwischen Oeffentliche und Selbst geschehen kann.

  理解问题的产生,问题的背景,是更根本的。要时刻思考海德格尔在面对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通过什么方式解决。

  Philosophieren, das bedeutet total im Philosophieren leben. Philosophieren ist nicht ein Gegen-stand, sonder etwas Groesseres als uns selbst. Wie Kosmos und Mini-kosmos. Leben im Philosophien. In etwas, nicht Gegen etwas.

  2011年2月16日星期三

  在差异中观察:

  海德格尔前后期解读早期希腊的差异,具体到解读一个人,一条残篇的差异。

  海德格尔和其它人解读早期希腊的差异。

  差异与发生。

  先要写出一点东西,不管好坏。先要有一点相对固定的东西落脚下来。

  这样就有了可措手的点和面。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改、打磨,甚至在修改的过程中将原先的结构全部打破,重-新【重复和新】生成,更新、一变而达到一种更原初生成、切合事情的结构。因新生之物而脱去旧皮。

  在这个过程中的更新【更-新。更:更加;更改,更(旧的意思?)】变化,不是科学进步式的升级换代,而是更加抵达原初性。“回退步伐”。

  2011年2月17日星期四

  写论文不仅要注意Was,更要注意Wie。一样一些内容,可以讲得很有意思,可以讲得很无聊。

  海德格尔的文本材料大家都看得到,是公开的。但是在论述中却显出了差别,有人能看到问题,有人只是在复述。

  2011年2月28日星期一

  我做论文(做论文这个词比写论文更好。做有研究、制作的含义)要越来越集中,思想的集中,材料的集中。要往思想的深度发展,不能往平面性的泛度外扩。

  比如现在这个开头,一会儿想到柏拉图辩证法的运动,一会儿想到亚里士多德那里的运动,一会儿想到维特根斯坦的后期风格。这样平面性的、模式性的寻找不是好的思想习惯,要在一个点上往下不断深入。要集中在一个人,一个问题上挖掘。

  海德格尔并不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等各不相同的东西搅到一块(除非我有能力发展出一种拼贴风格的东西。不过一切都根本上取决于思想实力。深挖一个点,对我最有帮助)。

  2011年3月18日星期五

  博士论文是潜能而非完成。它指向各个可进一步延伸的方向。它不是一个定型的、封闭的完成。博士论文有其取舍、限制和侧重。有很多、太多引而未发的东西等待以后的伸展、变化。

  2011年3月19日星期六

  海德格尔是非常强地坚守自己的立场的,他的解释都有强烈的目的性。因而会导向解释暴力。

  但是其它学者的解释往往有客观史学的毛病。把巴门尼德的教诲诗预先当成一个可客观把握住的现成对象来研究。

  这两种方向呈现张力。这一种是哲学态度,后一种是史学态度。

  海德格尔批判客观史学的理由是,其出发点就错误。因为它不是为了倾听伟大哲学家的教诲(海德格尔在GA35中用Beschw?rung(s66)来彰显后来者对古人的允诺),而只是为了进行“学术研究”。这一点继承了尼采的肖像史学批判。

  但是两个方向的张力是需要平衡的,任何极端地偏向其中一方都是愚蠢的。哲学解释如果不是任意发挥和暴力强加,它就必须注重史学研究。另一方面,史学研究如果不丧失意义,它就必须关注精神性的东西。大小之间得协调。

  这在中国思想传统里就是今古文学之间的张力。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有无这方面的讨论?施特劳斯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呢?)

  2011年3月20日星期日

  做文本笔记很有必要。虽然在做的那个当下,有点痛苦有点无聊,因为看不到整体和其中的意义关联。但是做完以后,隔一段时间再看,很有助于对一些问题的发现、理解和抓取。

  做文本笔记是一个把“内在”思想客观化为物的过程。帮助自己把内在的东西外在化,对象化,从而更加客观、公开、公共。

  在私人内在中很难发现问题,在公共性中问题容易突显。教学相长也是这个道理,在一个教学公共域中,问题更易暴露。

  2011年3月21日星期一

  今天是春分。距离去年立春开始动笔,已经差不过过了一年零二个月。我现在在写的文档里已经有了10万字,再加上其它零散的部份,估计起码有15万字。

  大体来说,现在的状态和程度还算满意,但是显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个提升空间一方面是整部论文的核心点的集中,另一方面是整个思想质量、论文规格的提高。后者是不能急的东西,因为这是整体思想水平的水涨船高,不是零散的东西,是时间中的累积。

  2011年3月23日星期三

  为写文章而读书的一个好处是,它逼得你一遍一遍地去读同一个文本,直到读出东西来,就像从石头缝里读出泉水。

  像今天就是,前两天搞阿那克西曼德解释,搞得一片僵死。刚才晚上随意翻GA51,讲到Anwesung的那个。想到应该抓住这个词来观察海德格尔的整个解释。——这件事还表明,灵感和想法的闪现,往往是在你离开原本纠缠太深的东西的过程中出现的。因为这时候你慢慢得到清空,有一种全新的眼光、在抽身中返身回去来看待原来的东西(海德格尔给老婆书信中也提到,一个“全新的问题”、“蓦地闪过脑际”(“哲学问题”中引到)。——闪电和einleuchten; einblick-Blitz: Ereignis。)。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些东西发生出来。

  而平时的阅读,不求甚解地就过去了,自然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但是读书时的资质也在此区分了开来。按《论语》的排列,乐而学之,是最高的,困而学之是最次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困而学之最有用、最激励、最受用(刚还读到余华说:“林*&*彪说过‘遇到问题再学最有用’。我就是遇到问题再学的人。”)。乐而学之的这种天才,是太少太少了。而且,这里“学”有具体对象吗?是专指适合自己的某一件事,还是泛泛地什么都学?乐而学之的,除了颜回,历史上还有例子吗?如果仅有那么几个例子,我们这些普通人还有啥奔头?历史不是为那么几个人而存在的。

  2011年3月25日星期五

  文章写作中决定性的东西绝对不是对思想家的学说的准确报告。要说准确地话,那还不如直接复印一遍来得准确无误。【复述与重新生成。复述不同于复制。】

  它也不是把思想家的文本打散了重新排列一遍。被你重新排列一遍的东西会比原来的东西更好吗?

  一,这里事关“理解”。理解,是一种发生,是领会。领会是一种非语言的发生状态。语言的言述反过来依赖这种非语言的领会。而理解是一种刹那性的整体聚集【整体性地聚集入一个“一”。而写作则是将这个“一”次第展开。这里的次第展开则是一门写作的技艺。如何安排文章的起承转合、整体结构层次,同时又整体地由这个“一”所贯通。】。就像进入一道门,你是作为整体进入其中的。

  凭借这种整体领会,才可能进行文章写作。而文章写作的过程,是对这种整体领会的展开、保存和一次次接近与揭示。

  二,你作为原作和读者之间的一个中介。你的任务是转告读者,原作者讲了些什么。一个好的转述者,由于他是人,就必然经过了自己的一种会通和理解【会通和理解必然是一种强弱、主次的突出和选择。必然是一次当场的演绎。它不是唯一的一种演绎方式。它可以和其它种可能的演绎方式(别人的或者自己以后的)并存。但每一种演绎,其目的都是为了通达和展开原作,都有其束缚性和尺度。只是这个尺度不是固定不变的、现成的。】,然后再完整统一地对着第三者讲述出来。

  你自己首先必须理解,然后才可能作为一个中介起作用。否则读者要你做什么?你的存在有何意义?

  2011-3-27

  我觉得我一方面要细读海德格尔文本。

  另一反面还要大刀阔斧地阅读各种文献和其它哲学著作,这样才能开阔阅读面,把更多优秀的东西找出来。来德国不就是要多读这里的著作,多找出一些好东西带回去吗。

  2011年4月6日星期三

  写作时一定要先把握几个核心思想,把大量材料简化到3个核心之内,然后再从核心中发展出各种具体论述。这样整个写作才有条理和线索。

  这是学习倪海厦的精神。即把事情做到最简单易懂。

  但是这容易变成模式化,变成用几个范畴来表象材料。不过写论文一开始必须这样,否则就是复述内容。必须先抓住核心思想,把这些核心思想搞懂、搞活。如果写出来的文字还是有模式化的痕迹,就在既有文字的基础上修改,争取修改为一个不见首尾的非模式化的思想演进。

  2011年4月7日星期四

  关键不是收集海德格尔的各种说法,而是选用一些特定的说法,来展开思想本身,令思想回环演进。

  2011年4月8日星期五

  要首先抓住大的方面,这样你才不会失去方向,才不会盲目。然后在小的地方多做发挥。如果能够做得好,让大小两相交融、推荡,如果功夫不到家,就抓大放小。

  2011年4月9日星期六

  先快速抓住主要文本的几个核心问题。确定下来。然后大量读文献,寻找思路,在这里就是为了读文献。海德格尔的文本哪都可以读。要抓住地利。

  2011年4月14日星期四

  西方人写论文往往是观念+材料。一种主体性的东西。做得好的话能进入那种主客交融的“原发”领域,但这是很少见的。Figal的东西有这样的苗头和心向。

  中国人做学问根本不是要你强行树立自己的“观念”。而是在经典诵读中涵养孕育,化入己身,在岁月的变迁中慢慢求其融会贯通。这是生命的学问,而不是观念的智力游戏。

  2011年4月15日星期五

  现在博士论文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限制在海德格尔思想本身中,旁参以思想史的视角。另外一种则是打开在思想史的脉络中,去讨论海德格尔思想。我现阶段更倾向前一种做法,因为这样更扎实、可靠,后一种做法必然是读大量研究文献以后才能形成思路的,这势必会相对地减少研读原著的时间,在论述上会犀利痛快,但是细节上缺乏厚度,不精微、亲切。

  讨论一个东西,亲切还是不亲切,这是一眼就可以直接看出的。而达到亲切,没有其它路可走,就是大量而又仔细地研读原著,在原著中濡染浸润。

  虽然我每每有跳出海德格尔,在思想本身中纵横捭阖的冲动,但显然目前阶段功力不够。在现阶段,还是以研读海德格尔原著为主,务求扎实稳固熟稔。此后再慢慢扩展。这对我尤其有益,因为我的思维太发散和跳跃,不凝练深沉。

  2011年5月7日星期六

  中文的海德格尔研究文献必须全部阅读过。

  一个是寻找他人的启发点;另一个是避免重复的论说,强调以前没有注意的东西。

  2011年5月14日星期六

  只剩两个半月了。从现在开始我要咬论文最硬的部分,找论文最困难的地方做。不要畏难,每天坚持必有收获,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宽胸。

  论文要加速,上一个台阶,要寻找概念,进入概念本身的演绎运动。

  2011年6月2日星期四

  一部论文,其神明乃是一个思想核心本身,而其骨骼乃是论文各部分的逻辑性展开。

  逻辑乃是论文的骨骼,是刚性的东西,它起到了最坚固的支撑作用。没有它论文就是舞文弄墨的花拳绣腿,是不堪一击的豆腐渣工程。

  写论文必须首先树立起严格的、更严格的逻辑架构。这是“质”的方面。

  我的论文目前在这方面还是太弱,必须不断加强。

  2011年6月8日星期三

  一部博士论文作为Kontext。作为“境”。博士论文就是制造出一个完整自足的“境”来。而这个“境”的制造是以大量而精深地研习以往经典为基础的。

  经典和论文的关系可视为体和用的关系。用总是时机化生成。体则是一种潜藏不发的dynamis。随着“用”的每一次实现,“体”更加深不可测。“用”张开了“体”的广阔空间,“体”支撑着“用”的自由发挥。

  2011年6月10日星期五

  一读起英文文献就感觉速度和密度在降低,英文不适合哲学,因为英文没有深度。英文是一种比较清明节制的语言,它不具有德语的阴沉、晦暗、渊深。

  更关键性的东西,是对一个思想空间的打开。这样一个思想空间是有纵深、可优游的,是运动性的。平面性的论述会把论文变得非常无聊。得跌宕起来。

  但是如何打开呢?似乎要看机缘,要在思考的过程中等待某个角度自行展现出来,所谓的“灵光乍现”。

  2011年6月14日星期二

  关键根本不是对哲学史知识的掌握,因为对每一个问题的探讨实际上都是没有尽头的。如果这样做会越来越迷失的。所以关键是我自己的问题是什么,我的大方向是什么。

  这是我的论文一直困扰着我,让我搁浅的地方,因为它始终缺少一个贯穿的思想核心。让整部论文运动起来的东西。

  2011年6月20日星期一

  每一部分内容都要有清晰的思想观念在大方向上作出指导,否则会变成材料堆积。

  2011年8月25日星期四

  我觉得我读了太多的研究文献,导致思路被淹没,漫无方向,重点不突出。

  现在论文收尾,应该集中于自己的思路和某些文献,不能再读太多了。

  2011年10月30日星期日

  写作提示:尽量把带有大量内容的注释以行文的方式放进正文,这样可以带来流畅的阅读效果,不致文气淤塞。写作需要耐心,即便我目前没有能力写“书”。

  2011年11月9日星期三

  写博士论文的内核是一个思想线索、结构、问题。而这个内核的核心则是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立场。只有自己的立场确立了,才能拉开距离、敞开空间,由此出发进行左右辨析。

  于我而言就是摆正争与和的问题。

  2011年11月13日星期日

  要增强论文的可读性。1,语言表达上要有力、准确。这意味着我要把每一部分写作的问题和思路都确定得很清晰。每一部分要有一个简短的纲要把内容说清楚。这是骨架。在此基础上,注意具体写作时的游刃有余、辗转腾挪和控制。2,注释不要冗长,尽量结合到正文中。冗长的注释会阻断阅读的连续性。

  为了写文章就不能太抠文本,否则思路会滞涩不前。尤其是海德格尔的讲稿,它不比真正的著作,可以一而再地反复阅读。写文章首要的事情是理通自己行文的思路,必须要以我为主才行。否则你就死了。

  当然,也有像邓晓芒那样句读读法的。

  经典的一大标志就是可以反复阅读。卡尔维诺也是这么认为的。

  之所以可以反复阅读是因为经典中蕴含着不可穷尽的东西。每一次阅读都能带来收获,都能出现一种以前不曾留意的新东西。因此经典在这个过程中显现为一种不可完全把捉和控制的宏大之物。它不是解释的缺陷和恼人的需要克服的东西,而是经典之活力的证明。

  2011年11月20日星期日

  一部博士论文必须要有洞见才行,否则就是无意义的东西。

  每一个章节也要有洞见,然后筹划如何在行文过程中展开这个洞见。

  2011年12月4日星期日

  写作是否深入,思维是否贯通是有标志的,即你是否写得平安和有活力。如果你写得心情越来越乱、越来越坏,说明你的思路没有合辙,你在人为造作中艰难前进。

  认真地写作,认真得生活,这是我对得起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最好方式,也许是唯一的方式。在认真中不会有后悔。认真是一种贴近地面的状态。

  2011年12月22日星期四

  一部论文的“形式”是很重要的,从章节安排、各个小标题到字体、行距、希腊文格式等各方面。

  形式不仅仅是形式。形式意味着那种显现在外的、面向他人的公共物。形式与公共性。

  儒家的“礼”就是一种形式。

  从无形式到形式是一个从开始到终成的过程(元亨利贞)。但是其中始终起主导力量和贯通力量的是“元”,是开始。开始是无形式的,是一股无形之气。这股无形之气必须走过一段发展、丰富的过程,最后聚集在某一个形式中(质成文)【太黑格尔?】。

  但是如果把事情倒过来做,把结果当成最重要的东西,从最终的形式出发,就会变成“形式化”。写作中的元魂——那团无形之气——丧失了。这样一来就好像一个人没有了精神,成为行尸走肉,徒有其表。

  形式和无形式有冲突。形式很容易伤害无形之气,将它绑住、切割。形式原本应该成全无形式,但情况常常是形式让无形式不自由,削足适履。能从饱满的无形式出发,走向一个浑然天成的形式,意味着真正的作品的生成。

  现代西方思想,似乎还没有能力进入最终形式,因此也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作品”。这或许是,那团元气不够饱满的缘故。现代西方思想还没有完全找到方向和道路。或许其中的问题根源于整个西方思想的本性。此中藏有怎样的秘密和命运?

  2012年1月11日星期三

  论述一个哲学家的思想是基于对这个哲学家的思想的经验。没有这份切身的经验和领会,论述就不贴切,就只是外在描摹。所以我现在无法谈论尼采、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因为我缺少对他们的哲学的切身经验。经验是通过长期阅读得来的。

  对哲学家的思想的经验就像土壤,是支撑着你进行论述的东西。有这份土壤,你才有一定的底气可以认为,你不是在仅凭个人的揣测和理解力来胡说八道

本文已影响6827
上一篇:2014年毕业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研论文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