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优质课《找骆驼》教学设计

时间:2021-02-23 17:56:1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优质课《找骆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学优质课《找骆驼》教学设计

  《找骆驼》是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五册第4单元的一篇课内阅读课文。本文是通过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正确分析判断,使商人找到骆驼的事,说明了遇到问题要多观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的寓意耐人寻味,,引人深思,课文共11自然段,运用人物对话的形式,按“丢骆驼——找骆驼——找到骆驼”的顺序,步步深入,故事富有哲理,是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

  学情分析

  教师设计的再好,也要符合学生的情况。在设计这节课之前,我先对本班学生的情况进行了一下简单的分析,我了解到学生预习的很充分,对课文的内容有了简单得了解,但不具体。学生再朗读时情感投入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这节课。

  设计理念:1、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质疑探究,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2、通过个性化阅读,自读、自悟,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 3、转换角色,显露个性化的`思维。

  教学理念: 结合课文巧设悬念,引人入胜的特点,抓住课文对话背后的“情感”主线,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通过什么方法发现这些特点的,理解老人看到的现象和他所作的判断之间的关系。通过系列学习活动,潜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实现师生情感的共振。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道理。

  2、理解词语:商人、至于、究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二段是教材的重点。老人是根据哪些现象来判断骆驼的特点的,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读懂老人的话,学会观察——思维——判断的方法,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要求设计具有“弹性”的教学设计,要适当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随时调整,以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发展的需要因此设计本课采用的教法如下:

  1.教学法:我班孩子共有的特点就是有好奇心、爱探索、易感染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和动态的东西所吸引,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因此在教学中以图文结合、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来创设情境辅助教学。

  2.读代讲法:在语文能力体系中,,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为读书是理解课文最好的方法让学生有层次的读,尽情地读,力求读出对课文的独特感悟。

  1. 通过大胆质疑,然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2.学生推理过程。

  3.学生 朗读

  4.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质疑探究,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质疑探究,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通过个性化阅读,自读、自悟,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转换角色,显露个性化的思维。

  板书设计:

  16 找骆驼

  脚印右深左浅——左脚破

  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

  树叶上齿印——缺牙齿

  (仔细观察 分析判断)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并通过恰当的“导”、“引”较好地启发学生,使学生合作、自主、探究学习,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达成学习目标。通过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注重朗读的外化要求与内化要求,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不断揣摩,学生从中感悟,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小学优质课《找骆驼》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找骆驼》教学设计15篇04-01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找规律》04-06

《骆驼祥子》教学设计范文05-20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03-24

找次品教学设计8篇04-05

《找规律》优秀教学设计范文07-02

找春天教学设计通用15篇03-04

找春天教学设计集锦15篇10-23

找春天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04-12

《骆驼祥子》的教学设计(通用7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