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面积单位》 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23 10:57:30 丽华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面积单位》 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面积单位》 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面积单位》 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面积单位》 优秀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2、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

  3、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和探究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方法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面积的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建立面积概念,是学习的思维从一唯空间到二唯空间的拓展和飞跃。本节课通过着意创设问题情境,选取生活中学生熟悉的 素材来帮助学生几何知识。带领学生对比、体验、操作、感悟,进而抽象概括形成对面积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探究面积单位的形成过程,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并能运用这些面积单位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能用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初步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在操作中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亲身经历面积单位的形成过程,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感受数学问题。

  1、创设情境。

  把我校同学亲手制作的展板,作为礼物送给 现场的同学们。

  2、感受面积的起源。

  (1) 课件呈现面积 的起源。

  (2)提问:看完这个片段,你 认为当时的人们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3、观察比较。

  (1)比较两张彩纸的面积谁大?

  (2)再次比较另两张彩纸面积的 大小。

  (3)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参与实践活动,认识数学问题。

  1、谈话导入。

  比较土地面积的大小用刚才的方法还行吗?大家静下心来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 比较出土地的大小?

  2、分组活动。

  (1)请学生打开信封看看老师提供的.学具。

  (2)利用学具分别测量两张彩纸那个的面积,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3、小组汇报。

  预设1:

  (1) 提问

  (2) 小结

  学生活动

  学生欣赏作品。

  学生观察倾听。

  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那时人们的实际需求。

  两张彩纸的面积相差明显,学生能够很快判断,答案不一致。

  在动手尝试的过程中学生能用重合、剪拼的方法比较出这两张彩纸面积的大小。

  学生根据自己的 经验再次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

  学生以组为单位动手操作。

  以组为单位汇报测量结果。

  学生根据拼摆得结果自主发现圆不能作为测量面积的单位。

  学生分别用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测量比较彩纸的面积。

  学生自主发现需要选择一个统一的标准。

  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

  在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的同时为后面学习1平方米的 面积单位做好铺垫。

  让学生初步感受人类历史上为什么要研究面积。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思考中产生学习需求,激发学生 探究的欲望。

  为学生了解学具提供了时间与空间。

  从直观、具体、形象的材料入手,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到用小图形铺大图形的面积。

  让学生亲身经历情境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通过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反思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面积这一概念对三年级学生来讲是比较难于理解的概念。因此,教师多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去比较,教材中提供了三种办法:剪一剪,拼一拼;用硬币摆一摆,再数一数;先画格子,再数一数。不仅体现了解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其中摆硬币或画格子的办法所蕴念的思想,还为后继学习面积的度量埋下了伏笔。

  《面积单位》 优秀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观察、动手操作活动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并体验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获得关于它的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3、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教具准备

  在课本后面剪下1平方分米一个,1平方厘米8个(一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蒋老师了解到同学们都有早起的好习惯,我们起床以后做什么呢?(洗脸、刷牙)对,我们洗过脸以后,为了保护皮肤,还要在脸上擦一些面油,对不对?大家觉得老师每次擦得多一些,还是这位同学擦得多一些?为什么呢?(也就是老师脸的表面比较大,这位同学脸的表面比较小。)板书:表面。

  1、观察实物,认识物体表面。

  师:不光我们的脸有表面,其他物体也有表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物体,(篮球、苹果、杯子、数学书、乒乓球)这些物体都有表面,(教师演示:这是篮球的表面,这是苹果的表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带来的物体,我们就来找一找这些物体的表面,看一看,摸一摸,每一样都摸一摸,感觉一下这些物体的表面,再看看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不同?

  2、讨论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物体的表面有大小,(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在数学上,我们就称之为:他们的面积。(板书:叫做它们的面积)

  3、运用面积。

  师:谁会用面积来说一说你手中的两个物体表面的大小,要说清是哪一个面。如:课桌上面的面的面积比课本的`封面面积大。

  看投影:

  (1)热水瓶和煤气瓶,哪一个表面面积比较大?(显示一下)

  (2)排球和篮球,哪一个用的皮要多一点?

  4、认识平面图形的大小。

  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你还知道那些图形?

  这些图形都是围成的平面图形,教师出示

  这两个图形和刚才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请大家看:现在有一块黑色的图形移过来,盖住了这个正方形,再看,这个图形又盖到了长方形上,有没有完全盖住呢?这是为什么呢?

  小结:看来围成的平面图形也有大小,也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

  5、谁来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大小?

  总结:刚才我们知道物体的表面的'大小,是他们的面积,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就是他们的面积,谁会把这两句话概括成一句话?学生概括后教师加上一个“或”字。

  二、比较面积的大小。

  (1)拿出发给你们的1号、2号纸,看一看,能判断哪个大,哪个小吗?可以不可以证明一下?用重叠比较他们的大小。

  (3)数方格:电脑出示两个大小不明显的纸片,让学生猜一猜他们面积的大小,再重叠一下,仍不能比较大小,问学生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学生先数一数方格,比较大小,然后教师把长方形的方格移过来,再确认一下。

  变换:电脑先出示第一个正方形,然后告诉学生:第二个长方形有6个方格,让学生猜一猜:哪一个大?再出示第二个图,问:这是什么原因?

  讨论:用数方格的方法有什么要求?

  小结:用数方格的方法计量面积的大小,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可以用一样的正方形。

  三、认识面积单位。

  1、出示小方块:这个纸片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可以用它来量面积的大小。大家看,它是什么形状?是正方形,哪它的边长是多少呢?量一量它的边长。

  小结: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这就是厘米与平方厘米的联系。生活中有那些东西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呢?(用小方块比一比。)

  (开关按钮、手指甲、相互笑一笑露出大门牙等)

  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火柴盒,他的面积是多少?

  2、刚才同学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出了火柴盒的一个面的面积,如果要你用它来量大一些的面,比如课桌面的面积,方便吗?为什么?怎么办?(可以用大一点的正方形),这里有一个大一点的方块,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拿出同学们自己的1平方米,量一量他的边是多少。哪些东西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分米呢?你自己身上有没有大约1平方分米的地方?(脸、开关等)

  如果要你量这个课桌面的面积,你觉得用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哪一个比较好?为什么?一起来量一量。看怎样量比较好?

  3、中期小结:刚才同学们用来量面积大小的两个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这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都是面积单位。

  4、如果老师要同学们用这两个面积单位来量一量这个教室的面积?你觉得行不行?

  (1)挂出1平方米的教具,让学生用手比划:横的是一米,竖这是一米,下面要封口。

  (2)看一看1平方米上面可以站多少同学。(把纸取下来)

  (3)沿着一平方米的地方走一走,只能走四步,有什么感觉?

  (4)介绍我们的小足球场大约是2000平方米左右

  (5)根据1平方米的大小,估计一下我们的教室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四、练习:投影。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六、实践任务:

  用1平方米的教具,下课以后想办法量一量我们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看谁会想到猜得对?

  《面积单位》 优秀教学设计 3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面、封闭图形,理解面积的含义。

  2、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学习重点

  理解面积的含义

  学习难点

  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学习过程:

  一、主题图导入

  同学们,这节数学课我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你们准备好了吗?

  三年一班的同学们在教室内打扫卫生,两个同学用同样的速度擦黑板和国旗,谁会先擦完呢?为什么?

  今天我们要学的新知识就和面的大小有关,是《面积和面积单位》(板书)看到这个题目,你都想知道些什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学习

  二、探索面积的含义

  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我们的课桌面,还有数学书的封面,再摸一摸我们坐的椅子的面,你有什么感受?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刚才我们摸的这些面都是物体的表面。你还能找到哪些面?它们谁大谁小?

  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你能像这样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吗?

  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展示一个药盒,指出它的面,并比较面积大小,这些面都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也有大小。请看黑板,这里有三个图形,它们有什么不同?我们还学过哪些封闭图形?

  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现在,你知道什么是面积了吗?(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三、比一比,谁的面积大(课件出示)总结方法

  四、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我们来看这两个正方形,你有什么好办法来比较他们面积的大小?

  2、再来看这两个长方形,(长和宽都不相等)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比较这两个长方形的大小吗?为什么?

  3、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长方形的大小?

  我们可以用小的图形摆在这两个长方形的上面,谁摆的多谁的面积就大。我分别用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摆了摆。你认为用哪种图形来摆最合适?跟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4、汇报

  5、总结,我们发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去测量。我们给这些用来测量面积大小的小正方形起个名字,叫面积单位。

  五、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63页,读书,看看你都知道了哪些面积单位?

  1、认识平方分米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出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分米有多大吗?

  说一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摆一摆,我们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几平方分米?

  2、认识平方厘米和平方米

  同学们,请用平方分米来测量我们这间教室地面的面积和橡皮表面的面积,你们觉得怎么样?(请同学发表建议)

  比平方分米小的面积单位会是什么呢?(预设:厘米比分米小,那么平方厘米肯定比平方分米小)

  那你能说说1平方厘米有多大吗?

  说一说哪些物体的表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那你知道比平方分米大的面积单位吗?(预设:米比分米大,所以应该是平方米)

  多大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

  说一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总结:我们知道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测量的时候,我们要根据面积的大小,选用合适的面积单位。

  六、巩固提升(课件出示)

  七、全课总结

  同学们,老师马上就要和你们说再见了,能告诉我,老师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吗?要想测量老师的身高要用什么做单位?长度单位是用来计量长度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和厘米。面积单位是用来计量面积的,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老师很高兴和你们一起学习,下课!

  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面积单位》 优秀教学设计 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

  2、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表象。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过探究、讨论,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纸片各一张。

  学具: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学具若干;每生面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操作感受,认识面积

  师:同学们,前段时间侯老师刚买了一套住房(出示课件),你们想了解点什么?(学生回答。)

  情况一:若学生回答的问题有价值。

  师:同学们有的想知道……,有的想知道……,这是新房的平面设计图,从这个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情况二:学生回答的问题没有价值。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事情可真多,这是新房的平面设计图,仔细观察这个图,你知道了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房间是有大有小的。)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有的房间大,有的房间小,房间的大小指的是面积的大小,客厅大也就是说客厅的面积大,卫生间小是指卫生间的面积小,那你能说一说,客厅的面积指的是什么吗?引导学生说出是指地面的大小。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房间地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比如,餐厅地面的大小是餐厅的面积,厨房地面的大小是厨房的面积。

  师:再比如说,你看,这里是我手掌的面,那么这个手掌面的大小,就是我手掌的面积。那你们的手掌面呢?谁愿跟我比比,谁的面积大。

  师:你来,同学们看,谁的面积大?

  师:同位互相比一下。

  师:其实,周围物体的面也有大有小。现在大家可以任意找一找,比一比。然后互相说一说,看看哪些面的面积大,哪些面的面积小。开始吧。(学生小组自由探究。)

  师:谁来说一下,你们比较的哪些面的面积大,哪些面的面积小?

  学生交流(学习重叠法的语言:这个同学是把这两个面重叠在一起来进行比较的,他发现垫壳的面多出一部分,所以就说垫壳的面积大,这个方法不错,我们可以叫它重叠法。)

  师:刚才通过观察,同学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以前,我们学过不少图形,你们看,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课件出示),这些图形的周围都是封闭的,我们叫它封闭图形。这些图形也有大小吗?

  师:你能看出正方形和长方形哪一个大吗?圆形和三角形呢?

  师: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我们可以说正方形比长方形的面积大,圆形比长方形的面积大,你能说出在这四个图形中哪一个的面积最大吗?

  生: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二、比较面积大小,探索面积单位

  师:刚才有的面的面积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大小,那你觉得餐厅和厨房哪一间的面积大呢?现在我们就想办法来研究一下,好不好?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学具,在信封里装着,可以利用这些学具摆一摆,数一数,看它们的面积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好吗?看哪个小组能最先得出结论。

  学生小组活动并汇报。(师巡视观察学生摆的有几种情况)

  展示摆的好的小组,正确的摆法有以下情况:

  红纸、绿纸

  正方形:12、12

  圆形:12、12

  长方形:18、18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一个小组是这样摆的,(出示错误的一组)你能说说你们比较的是哪张纸的面积大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答)

  师:那你认为这样合适吗?

  师:找同一小组同学说:那你认为怎样就合适了?

  引导学生说:要用一样的。

  师:也就是说,我们在测量面积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师:也就是说,我们在测量面积的时候,要用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叫面积单位。

  刚才,我们用到的正方形、长方形都可以看作一个面积单位,为了方便,人们规定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想不想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几个?是怎样规定的?请带着这两个问题看数学课本73、74页,从这里边找到答案。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每个面积单位有多大?

  学生看书后小组互相说说这两个问题。

  师:谁来告诉同学们,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几个?(学生回答。)

  师:你知道1平方厘米有多大吗?

  师:你能从你的学具里面找出1平方厘米吗?(师贴1平方厘米)

  师:量一量,看它的边长是不是1厘米?在你的脑海里想象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看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也可以跟你的同位说一说。(学生汇报。)

  师:现在我们知道1平方厘米有多大了。现在你估计一下,这块橡皮的面积大约有几个1平方厘米呢?

  生:5个。

  师:5个1平方厘米也就是几平方厘米(5平方厘米),你认为橡皮这个面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还有谁想说?

  是: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里的1平方厘米摆一摆,看你们的估计是否正确?

  学生小组合作验证。

  师:刚才,咱们用1平方厘米的学具很快测量出了橡皮的面的面积。请你想一下,如果用它来测量这张桌子的面积,你觉得怎样呢?(学生答。)

  师:对呀,太小了怎么办?你觉得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师:你能从你的学具里面找出1平方分米吗?(如果学生举起1平方分米就说,你知道这是多少吗?)

  师:祝贺你们,找对了。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学生量。)

  师:我们周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呢?(学生找。)

  师:想一下,用1平方分米可以测量哪些面的.面积呢?(学生答。)

  师:如果用它来测量操场的面积,你感觉怎样?

  师:你觉得用哪个单位来测量操场的面积比较合适呢?

  生:平方米。

  师:你知道1平方米有多大吗?

  师: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1平方米,看大不大。

  师给学生展示1平方米。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找一找1平方米,好吗?(学生交流。)

  师:估计一下,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几平方米?(师演示。)

  师:看一下,1平方米的面积上能站多少个人,好吗?

  三、小结,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咱知道了什么是面积,而且知道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米和平方分米,咱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好吗?

  四、巩固练习

  师: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邮票和课桌面的面积。

  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的收获不小,不仅知道了什么是面积,而且还了解了面积单位,并且也学会了用测量的方法知道一些表面的面积,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用计算的方法来知道物体表面的面积,老师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好吗?

  五、评析

  《标准》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取得进步和发展。”本节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展现了概念的生成过程,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充分的动手操作活动中,理解和建立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概念。

  课的开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身边熟悉物体的面,直观体会和发现物体的面有大有小。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揭示面积概念,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动手摸面体会比较面的大小也有利于与前面学习的长度加以区分比较。

  在学习面积单位时,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两张纸面积的大小,学生在操作中,充分理解要测量物体面积要用统一的标准,这统一标准就是要学习的面积单位。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探索规律,有利于学生面积单位这一知识的形成。

  2、巧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交流中构建知识。

  在面积单位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性问题,让学生想办法比较红、绿两张纸面积的大小,使学生产生了认知矛盾的冲突,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比较面积方法的强烈愿望。教师很好地抓住这一时机,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借助手中的学具,在摆一摆、量一量、数一数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标准──面积单位”,从而体会到用正方形测量比较方便。这一系列的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和建构,培养了学生探索意识和合作能力。

  3、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这些面积单位进行实际测量、估测,有利于学生对各面积单位概念的建立和估测能力的培养。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注重了学习过程的探索性,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指导性,重视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  

  《面积单位》 优秀教学设计 5

  教学内容:

  “想想做做”第3到8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面积单位,能直接计量或估计面积大小,逐步提高对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大小的直观判断能力。

  2、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教学准备:

  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问:我们学习了哪几个常用的.面积单位?

  老师板书: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分米

  问:这三个单位用在用时要注意适宜,那你认为怎样算适宜?

  二、巩固练习

  1、做第3题

  说清要求

  集体校对。

  2、完成第4题

  说清楚要求

  3、做第5题

  理解题目意思

  4、做第6题

  让学生理解题目意思估计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5、完成第7题

  问:周长是指什么?

  集体交流。

  交流后对比周长和面积的不同求法。

  5、完成第8题

  说清楚画的要求。

  三、完成思考题

  要求说明一下。

  四、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面积单位》 优秀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与换算,能利用面积单位的换算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两个面积单位之间进率的探索过程,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创新意识与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成功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面积单位的换算。

  【难点】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进率的探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学生可得: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引导学生回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提问学生: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引发学生思考,引出课题《面积单位的换算》。

  (二)讲解新知

  教师展示1平方分米的大正方形与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顺势提问:需要多少张小正方形可以铺满大正方形。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可得:每一行都有10个小正方形,一共有10行,即可算出一共有100小正方形。

  引导学生说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教师明确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即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教师提问:那么1平方米等于多少1平方分米?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组织活动点明三种思路:

  (1)类比仿照,借助上图把1平方分米想成1平方米,1平方厘米想成1平方分米,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2)推理猜测,1分米=10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米=10分米,通过推算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3)面积单位的转化,通过上一个探究过程中,有10与10相乘,回想到之前学习过的`正方形的面积单位公式。正方形的面积1平方米,边长为10分米,所以为10×10=100(平方分米),利用转化思想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教师提问:通过以上两个活动,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总结: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三)课堂练习

  (1)3平方米=_______平方分米

  (2)500平方厘米=_________平方分米

  (四)小结作业

  小结:今天有什么收获?

  作业:与父母分享今天所学的内容。

  《面积单位》 优秀教学设计 7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第7册第134页—136页《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观察,触摸等实际操作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

  2.通过测量认识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表象。

  3.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有序操作,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

  2.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表象。理解面积的意义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准备硬纸片图形若干个:圆片、长方形、正方形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主题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幅有趣的画(跳水运动员—田亮),大屏幕出示画,这幅画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现在老师给这个画加上边框,求边框的长度就是求什么?(周长)如果老师再給这幅画配上玻璃,要多少玻璃还是求周长吗?那又是求什么?(面积)你知道什么是面积吗?想弄明白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面积。(揭示课题)

  【评析:教师联系现实生活情境引入,有效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由于问题生成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使得学生对新概念的出现不会感到陌生。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有能为学生较好地理解新知作好铺垫。】

  (二)体验建构,生成感悟

  1、面积的概念

  ①师:请同学们在教室里找一找物体的面,并且摸一摸,比一比,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师:你能举例说一下吗?(板书:物体的表面大小)

  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根据你的观察,什么物体的面比什么物体的面大呢?请小组互相说一说。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生活经验,进一步明确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②教师出示: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图形,你又发现了什么呢?

  (第一个图形是一个长方形,而第二个图形只有三条线段)

  师:能比较它们面的大小吗?

  生1:不能比较,因为第二图形不完整。

  生2:第二图形不封闭,它的大小不能确定。

  师:只有封闭图形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

  板书:封闭图形

  师: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图形是封闭图形?

  师:角是封闭图形吗?

  师;你能添上一条线段使第二个图形变成封闭图形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在第二个图形上补画一条线段,使它变成长方形。

  ③教师: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封闭图形也有的大有的小,我们把这种大小就叫作面积。

  (完成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齐读面积的概念。

  ④教师出示图形

  师:爱心、笑脸和树叶任意两个图形比较大小。

  两个长方形图形比较大小。

  让学生比较每组图形的大小,并要求说出比较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观察法、重叠法

  2、通过探究,认识面积单位

  a、探讨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形状

  ⑴、设疑:课件出示图形:(3×5,2×7的两张长方形)

  师:哪个长方形的面积大?

  生答略

  师:同学们的意见不一样,我们能不能借助学具来帮忙。

  ⑵、小组合作

  出示合作思考要点:

  ①你组可用什么材料或学具来比较图形1和图形2的`面积大小?

  ②在这几种比较方法中,你组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合理?(学生四人合作讨论,教师巡视)

  ⑶小组反馈:通过小组操作,你们认为它们的面积哪个大?

  生齐回答:是图1的面积大。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比较的?

  小组派代表交流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剪拼法,摆图法和数格法。

  师: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最合理?

  生1:我们组认为是正方形摆最好,用圆、长方形摆有空隙。

  生2:我们认为用剪拼法好。

  生3:剪拼法不好,若是黑板面和课桌面不能剪。

  师:现在我们的意见统一了吗?得出数正方形的个数最合理。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剪拼法和摆正方形法(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3、认识统一单位比较标准的必要性。

  课件出示:猜猜谁的面积大?游戏:看格子,猜面积。

  师:有两个图形,一个摆9个正方形,另一个摆15个正方形,哪个面积大?

  学生:15个正方形的面积大,因为它的格子多。

  师:是吗?紧接着出示两个长方形的图形。

  生(惊讶):啊!原来是这样呀。

  师:想要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需要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板书:面积单位)。

  【评析:通过图形的比较,给予了学生必要的学法指导。然后,教师接触多媒体技术的功能,创设了动态变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统一面积的必要性,感受数学知识是从现实需要中产生发展的,从而激发起学生对面积单位的探究需求。】

  3、常用面积单位的认识

  (1)、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师:请阅读一则小资料(课件播放:文字呈现配合画外音)。你能从中知道什么?

  为了方便面积的测量,国际上常用三种方格:面积为1平方米的方格、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方格、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方格。

  为了方便面积的测量,国际上常用三种方格:面积为1平方米的方格、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方格、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方格。

  生1:我知道了国际上通常用的是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这三种常用的方格。

  生2:我明白了比较面积大小时经常采用三种固定的方格。

  生3:那个大号的是1平方米的,中号的是1平方分米的,小号的是1平方厘米的。

  《面积单位》 优秀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

  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学具:两生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正三角形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

  教学程序:

  自学要求:

  1、要求自学p73、p74的内容并思考下面问题: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③要求:把重要的语句用笔勾画出来。

  2、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为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重叠、割补都无法比较,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出示一张大纸和一张小点的纸。

  师:老师这有两张纸,如果要在这两张纸的面上进行涂色比赛,看看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你想选择哪一张纸?为什么?

  生:选小的,因为它小一点涂得快。

  师:看来同学们都认为这张纸的面小,这张纸的面大,要想很快的涂完,理所当然要选择这一张面小的。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有的物体的面大一些,有的物体的面小一些。

  (2)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板书:物体表面)

  (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

  (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

  师:现在请你摸一摸数学书的表面,再摸摸课桌的面。

  1.摸一摸: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

  2.看一看:再看看黑板面,和我们课桌的面相比,怎么样?

  师:刚才通过摸、看知道物体表面有大有小

  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3.运用“面积”说一说: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

  (2)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物体的面积,以前我们也学过了不少的图形,像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那这些图形也有大小吗?你能看出这个正方形和长方形谁大谁小?

  (3)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说说什么是面积?

  小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

  生动手比一比,数学书和作业本谁大谁小?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4)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课件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为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重叠、割补都无法比较,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

  2.汇报:选择的图形不同,拼摆的结果也不相同;圆片有缝隙,不准确;长方形长宽不同,不方便;正方形和正三角形能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更简便。

  3.小结: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最合适。

  (5)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检查自学情况。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②拿一拿:从学具中分别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出示面积单位教具)

  ③画一画:在草稿本上画一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你能画出1平方米吗?为什么?

  ④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⑤试一试:1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

  (三)、实践运用。

  (1)p74页做一做第1题。

  (2)p76页第2题。说一说测量邮票、课桌面、黑板和操场的面积,分别选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3)估计: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4)小资料:

  ①有关美国首都和我国首都北京的人均绿化面积资料,加拿大人均森林面积和中国人均森林面积的资料。

  ②广州市十年前人均绿化面积资料,和广州市十年后人均绿化资料。

  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想?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后反思:

  整节课自始至终,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请学生摸一摸自己的课桌面,数学课本的封面,铅笔盒盖的面,黑板的面等让学生体会“物体的表面”。说一说你的发现,进而提出有关“面积”概念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当面积相差不大是我们无法用眼睛直接比较大小,很自然的让学生动手实践,拼一拼、摆一摆。第二组图形由于标准不统一也无法真正比较大小,引出了面积和面积单位。

  《面积单位》 优秀教学设计 9

  一、教学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0至74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中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

  1、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四、教具、学具:

  教具: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纸片,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学具:

  两生一份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营造宽松环境,理解归纳面积概念

  1、“比手掌”游戏,学生初步感知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进一步感知和理解物体表面大小的含义。

  3、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平面图形,感知平面图形的大小,并理解封闭图形的含义。

  4、面积概念的教学。

  (1)面积的概念。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面积。

  (3)练习。

  (二)操作研讨,了解面积单位的产生

  1、出示两个大小不同,但面积很接近的.长方形。

  学生经过观察无法比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怎么办?

  2、通过学生的操作活动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同时提出活动要求。

  3、学生操作。

  4、汇报。

  5、小结。

  (三)自学课本,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自学第73—74页的内容,同时提出自学要求。

  2、检查自学情况。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2)建立平方厘米的表象。

  ①从学具袋中找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②学生说一说: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

  ③在身边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

  ④练习。

  (3)建立平方分米的表象。

  ①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有多大?从学具袋中找出来。

  ②和同桌说一说: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③想一想,1平方分米有多大?再用手比划比划。

  ④在周围找找,有哪些物体的大小是1平方分米?

  ⑤估数学书的封面面积,再量一量。

  (4)建立1平方米的表象

  ①1平方米究竟有多大,先想想,再观察。

  ②说一说: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③1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猜一猜,再试一试。

  (四)谈体会。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

  (六)全课总结。

  《面积单位》 优秀教学设计 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例感受面积单位的必要性,通过实例认识面积单位,认识面积单位有多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借助实例探索面积单位的过程,感受面积单位的大小,提升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的学习过程,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面积单位的认识。

  【难点】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知常用的面积单位的大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之前如何表示面积的大小。请学生用方格纸测量数学书封面的大小。

  预设有学生数出6个格子,有学生数出24个格子。

  请学生分析原因,明确是由方格大小不同导致的。

  提出统一面积单位的需求。引出课题。

  (二)讲解新知

  提问:你们听说过哪些面积单位?

  预设学生说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师介绍三种面积单位的`含义及符号:

  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符号表示为cm2

  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符号表示为dm2

  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符号表示为m2

  学生活动:在学具中分别找出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纸片,感受大小。

  (三)课堂练习

  请学生找一找身边面积约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物体表面。

  预设学生举出指甲盖、粉笔盒的一面、地砖等例子。

  (四)小结作业

  小结:提问学生有什么收获。

  作业:利用今天所学,说一说生活中一些物体表面的面积。

【《面积单位》 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11-26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精选11篇)07-04

面积教学设计04-07

面积的教学设计04-18

圆的面积的教学设计06-27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06-14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02-08

面积的变化教学设计02-23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10-19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