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有趣的小鱼》

时间:2021-02-10 20:42:5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有趣的小鱼》

  活动目标: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有趣的小鱼》

  1、认识折纸图示符号,学会按步骤,要求折叠。

  2、能运用粘贴,添画等方法进行作品的添加与完善。

  3、通过折纸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猜谜语:没胳膊没腿,从来不离水。走路不用脚,摇头又摆尾。(鱼)

  教师出示一只折好的鱼。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啊,今天,小鱼花花来我们教室玩,她很喜欢我们小朋友,但是玩着玩着花花伤心地哭了,你们知道她为什么伤心么?

  幼:不知道

  师:原来啊,花花从小一个人长大,身边没有好朋友,所以她很孤单,今天看到小朋友有这么多的朋友,她想着想着就有点难过了,现在我们想个好办法帮助她好么?

  幼:好的

  师:花花啊,是一条纸鱼,我们可以帮助她找到更多的好朋友,但是啊,这些好朋友需要小朋友动手去做呢。那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帮助花花找到她的朋友好么?

  2、教授折鱼的方法

  师:折之前啊,我们先来认识点关于折纸的秘密。了解了他们之后,会帮助你折的更好。

  教师教授折纸图示符号,虚线也叫谷折线。教师大致讲解。

  教师先示范鱼的折法(分鱼身和鱼尾)

  鱼身

  正方形――三角形――向上翻折――折鱼鳍――完成鱼身

  鱼尾:折扇子

  添画,师:现在请小朋友用黑色的勾线笔给你的小鱼画上好看的眼睛吧。

  师:看,花花的朋友我们找到了吧?现在啊,我们把花花请出来,看我们帮助花花找到了很多的朋友是不是?那我们再把它们送回大海。

  3、呈现作品

  师:请小朋友们把做好的小鱼用双面胶粘在花花的身边,让他们开心地在一起玩吧。

  反思:

  这是本学期的第二次公开课,有了前几次的经验,我知道如何上一节公开课。首先充分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还有前期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交换意见。对于这两点我在上课前都做到了。另外对于折纸中出现的一些名词,我事先也在百度上找到了相应的正确解释。中班幼儿动手能力明显比小班强了很多,而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折纸活动又是幼儿深受喜爱的一项手工活动,所以我设计了以上这节活动。

  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让幼儿清楚的看到图示的每个步骤,我利用独立放大的方法,就是将每一个步骤利用折的方式显示在白板上,使幼儿能够更加清楚的'看到每一个步骤。而这种方法对于我们班幼儿来说也比较新奇,因为这种形式更加突出折鱼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幼儿也改变了以前“老师,我不会折”的懒惰思想,都认真的看图示尝试的折起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并没有马上给他们正确的答案,我引导他们自己认真观察图示,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活动中的纸鱼分为两个部分,即鱼身和鱼尾。因为鱼尾是扇子型,本班幼儿小班就已经会折,相对于鱼身来说,要容易一些。小鱼折好以后,我又为孩子准备了一幅精彩的《海底世界》展示板,让孩子再次观察海底世界的各种生物,并且通过观察海中雨的花纹,再为自己折的小鱼添上了美丽的花纹,利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在折得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记忆折纸的技能。

  但是本活动也存在着不足

  1、活动设计单板

  在本活动设计中,都是固定的模式。大部分活动教学环节是由引出课题、分步示范、幼儿跟学、教师指导、结束小结几部分组成。缺乏活动设计的新意。

  2、活动评价弱化

  在活动中,我只是把重点放在了如何折的这部分上。而作为折纸活动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评价欣赏环节,却没有被我重视,我也只是简单的评价了几句就草草收场。评价的目的是让幼儿不断尝到学习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而我却没有给他们这种乐趣。

  总体来说,本活动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我今后更加注意、努力。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有趣的小鱼》】相关文章:

美术教学设计08-22

《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6篇03-01

中班语言活动教学设计04-14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3篇05-11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优秀教学设计范文07-02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学设计(通用5篇)05-22

美术设计简历表格12-26

小鸟的教学设计04-09

《蚕丝》的教学设计04-03

《灯光》的教学设计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