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21-02-28 10:37:3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导读:《最大的书》这篇课文是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述方式。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气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的故事。本篇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将地质知识融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着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课文的学习以此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设计思想:

  《最大的“书”》是新教材小语第四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告诉我们: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在地质勘探队员眼里历史的变迁、大陆的沉浮都写在这本最大的“书”里,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本课的教学主要加强朗读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中认识人物形象,感悟语言内涵。同时,实施资源整合策略,借助相关资料,在感受自然奥秘、培育科学精神中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新课程标准挑战了传统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已不只是为了把知识讲明白,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其产生内部需求。

  三、学情分析: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他们能够在自由读文的基础上,自学本课的生字词,并结合重点的词句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了解到课文中的“书”的真正含义与加双引号的原因。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在各种形式的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当他们越读越感到有趣的时候,再揭示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进而激发他们对自然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探索的欲望。

  四、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2、 读懂岩石这本大书,弄懂岩石是大书的原因。

  3、 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六、教学策略及手段:新大纲提倡:“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媒体演示、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合作学习、合作解疑的教学方法。

  七、课前准备:化石图片、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激起质疑。

  1、昨天我们学习了19课,知道了这“书”就是岩石。(师板书课题,并版画岩石。)

  2、在学习时,我们认识了一些生字,想不想和它们打个招呼,它们出了几个谜语,看看大家有没有把他们记牢。(多媒体投影出示)

  (1)、内病已去了,外病去不掉。不良有缺点,人人能看到。(痕)

  (2)、某火是矿藏,身黑地下多。把它挖出来,烧它能燃火。(煤)

  (3)、和卯兄弟般,短横把撇换。用它做图章,盖下很美观。(印)

  (通过猜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生字。)

  3、这几个字同学们通过认真的思考,记住了它们,那么其他的生字宝宝你也记住了他们叫什么了吗?怎么记住的?(出示:质 勘 岩 册 厚 印 痕 刨 煤 宝,指名说一说。)

  4、指导“质”的写法。(先让学生观察这个字的特点,教师再出示顺口溜:横撇连着一竖撇,十贝相连写在下。劣质商品把人害,优质产品人人夸。提醒容易写错的地方生书空,练写。齐读所有生字。)

  5、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也一定能读好,来试一试吧!(多媒体出示:波痕 煤炭 宝藏 地质 岩石 一册 脚印 勘探 厚厚的 刨根问底,男女分读)开火车。

  (二)学习课文。

  1、同学们读得真准确,看看“刨根问底”什么意思?(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2、自读课文,找找川川问了几个问题,画出来,数一数。指名回答,和老师找的一样吗?

  3、多么好学的孩子呀,这就是“刨根问底”,面对这么多问题,你们想知道答案吗?四人小组,和川川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自学课文。)

  4、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指名说,如果没有说全,请小组内同学补充。)

  5、在讲第二个问题的时候,指导“册”字的书写。师:看到这个字,你觉得像什么?(学生结合图片,观察“册”,通过字理识字小口诀:小小两块竹片,一线从中串起,虽然它不说话,却有千言万语。学习“册”的书写。)

  6、这一册书是通过什么来告诉我们它想说的话的呢?这“书”中的字是什么呢?(师板书“字”,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对应的图片。)

  7、看这些图片,你们来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8、这本书中还有图画呢,看看是什么样的呢?(板书“画”)读8自然段。学生练习说句子:“这儿有。。。有。。。那儿。。。”

  9、画还不少呢!有画又有字,能让我们知道什么呢?(板书“知识”、“宝藏”)

  10、地球真是个了不起的魔术师,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这历经了亿万年的变化吧!了解其中的知识吧!(指导朗读)

  11、知道了这些有什么用呢?指名读。

  12、能够发现宝藏呀,都有什么呢?省略号有什么用?

  13、原来看懂了这本书有这么大的作用。

  14、采访学生:川川你来说说,你高兴什么呢?长大了想当什么?

  过度:地质勘探队员也很愿意,虽然他们工作坏境恶劣。。。。。。但是他们仍然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并且面对川川的刨根问底很有耐心地解答,你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体会到的?(让学生体会地质勘探队员说的每一句话后的感叹号,表达了勘探队员对工作的热情,指导学生读两个人的几次对话。)

  15、学生回答后。同桌对读,指名表演,全班男女生分读。

  (三)总结。

  音乐响起:其实,在大自然中,不仅岩石是一本书,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就是一本本神奇、有趣的书!大自然就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吧,相信我们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你们看,(点击课件),这朵娇艳的蓝玫瑰是书,读懂它就知道它的地下有铜矿;这片片高积云是书,它的出现预示着晴天的到来;这可爱的小狗是书,读懂它就知道它的汗孔是长在舌头上的;这美丽的胡杨树林是书,顺着它的`身子挖下去,就能找到地下水。孩子们,茫茫宇宙,万物生灵,书无时不有,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带上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一颗善于探究的心,我相信你们肯定能发现更多的秘密。 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秘密?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及图片。(师生互动)

  同学们,我们和川川一起读懂这本最大的书,通过这书中的文字,图画学到了知识,了解了读懂这本书得作用,其实大自然也是一本巨大的书,她蕴含着无穷的奥秘。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一颗探究的心,我们会知道更多的知识。

  (四)作业。

  1、课后查找自然知识。

  2、阅读课后“我知道”。

  九、板书。

  19 最大的“书”

  字 知识

  画 宝藏

  十、教学反思

  《最大的“书”》一课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述方式,涉及了自然科学的知识,讲述了在地质勘探员的眼里,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那上面有雨点留下的脚印,有波浪奔腾的足迹,有丰富的矿藏,还有由树叶、贝壳、小鱼组成的图画……历史的变迁,大陆的沉浮,都写在这本最大的书里。同时也塑造了一个爱刨根问底的孩子川川。

  对小学生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述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特点。因此我在教学中着力加强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1、为了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语文,扎扎实实地理解词语,这一课中,我采用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首先让孩子们在读课文的同时,画出难以理解的词语,然后在课文的学习中自然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质疑时,我让学生说出不懂的词语,不少学生提出“刨根问底”这个词的意思。于是我问:谁总爱刨根问底?他怎么刨根问底?接着我重点指导读好人物的对话。在读了几遍课文后,我再问:川川总是在干什么?孩子们已对课文有一定的印象,所以脱口而出:他总是在问问题。我接着问:问的问题多吗?问了哪些问题?面对川川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孩子们就自然地明白了,原来把事情问明白,问到底就是“刨根问底”。这样的教学预设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发挥了教师的有效引领作用。针对川川最后说的话,我让学生猜想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叔叔是怎样获得那些知识的?以此引导学生动脑想和动口说,也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2、在教学中着力加强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通过抓标点符号(!、?、……)、语气词、重点词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人物的心情,能读出人物的语气。让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比如:

  ⑴ 叔叔告诉川川岩石上有图画的句子: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叔叔看到小鱼不仅开心而且还特别惊奇、感到意外,特别的高兴。

  ⑵ 叔叔讲到岩石书的用处时: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矿,哪里藏着铁矿……省略号代表还有什么呢?还有什么宝藏呢?拓展学生的思维,有的说是钻石、有的说是石油、瓷器、金子等,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感兴趣,同时训练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这篇课文内容对学生极富有吸引力。所以在教法的选择上,我采用了质疑,小组探究,全班交流的方法,课堂气氛活跃、**迭起。课文中的学习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致高涨,同伴间迫不及待地开始讨论,研究该怎样动手。课外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并进行交流展示,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

  4、在处理课文的3-8自然段中。我让学生自己读文,然后提出这样的一个主要问题“最大的岩石书里都有什么”。让学生在书上勾画然后再到小组去交流。学生通过探究知道岩石书里有字。字是雨痕、波痕、矿物。岩石书里有画。画是树叶、贝壳和小鱼。然后随之问学生这样的字和画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感受读文。之后让学生看老师准备的岩石书。学生们惊诧不已,之后再来分角色读文,学生非常有兴趣。随之学生们再来汇报,书里面告诉我们这些字和画怎么来的。我让学生再来读86页的我知道的内容。学生们通过读“我知道”。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这些奇妙的字和画是如何来的了。这点设计我认为很值得推介。“我知道”的内容是为我们课文服务的。应该在备课的时候把它背进去。相信一定会让学生对文章理解的更深入更透彻。在结尾的地方我设计了扩展性训练:让学生说说大自然中还有什么巧妙的地方……让学生在思想情感价值观方面有更好的指引。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内容涉及的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点较多,由于教学经验的缺乏,朗读训练的时间略长,以至于后半节课的理解课文环节显得急追猛赶,并且孩子们虽然理解了课文内容,但缺乏消化反刍的过程。当我问出:你知道大自然中还有哪些是书?有的孩子还在思考,我就迫不及待叫学生回答,阻碍了孩子们自己的思考,犯了越俎代庖的错误。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文章: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6篇03-05

《猫》教学设计及反思10篇03-30

头饰设计教学反思04-06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反思03-30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精选10篇)04-12

音乐课教学设计与反思04-01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04-19

《荷花》的教学设计03-03

小鸟的教学设计04-09

《蚕丝》的教学设计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