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草原》教学设计

时间:2023-04-08 14:14:3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草原》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草原》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4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识记字形;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围绕导读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齐读课题。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去领略一下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透过文字去体会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指名认读生词。

  2.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

  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

  指名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这些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两个)

  4.每一个部分分别写的是什么?结合学生回答适时板书:风光美 人情美

  5.请你找出这两个部分的内容,自己大声地读一读。

  三、领略草原风光美

  1.谁能把描写草原风光美的这一部分读出来? 其他同学边听边把不是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勾画下来。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自由朗读文中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

  4.指名朗读,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5.读一读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它的原因。

  6.配乐引读课文。教师读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学生读作者抒发感情的句子。

  7.引导思考:作者前后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8.背诵第一自然段。

  (1)多么美丽的风光,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拿起书来,再读一遍课文,再感受一次草原那无限美丽的景色!让我们把它们永远记在脑海中!(齐读)

  (2)课文学到这儿,谁把这美景记在脑海中了,谁能把这段课文背下来?请会背的同学站起来试一试。(配乐)

  四、总结

  我们虽然只学习了课文第一段,但我相信:草原的美一定给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再随老舍先生到蒙古包里,去蒙古人民家里做客,去感受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感受大草原的人情美。

  五、作业设计

  1.先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请正确、漂亮地书写“毯、渲、勒、吟、迂、襟”等字。

  3.摘抄文中的好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指名朗读生字、词语。

  2.背诵第一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感悟草原人情美

  1.草原风光无限美,草原上居住的蒙古人民更是热情奔放。作者一行人进入蒙古草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接待,感受到了浓郁的蒙古族风情。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给我们作了详细介绍。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部分都讲述了哪些内容?

  3.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4.课文四个自然段就讲了这四个内容,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来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学习成果。

  5.组内交流。

  6.全班交流。

  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感悟作者的兴奋与惊喜。)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感受草原人民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挥动马鞭,从很远的地方来迎接客人的情景,体会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对汉族兄弟的深厚情谊。)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感受热闹的场面打破草原寂静的场景。)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7.是啊,蒙汉情深,怎忍别离,虽然已是夕阳西下,但大家谈兴正浓。面对情深意切的蒙古族人民,我们对整个草原都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8.放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和句子。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推荐给大家。

  三、品味语言,揣摩写法特点

  1.作者从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两个方面介绍了草原,你认为贯穿全文始终的是一种什么情感?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2.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情画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展开。我们通过读文,感受着蒙汉人民的亲密无间,咀嚼着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你发现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3.把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再好好读一读。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

  五、作业设计

  1.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准,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把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

  3.继续阅读有关草原的资料。

  六、板书设计

  1 草原

  一碧千里 大 绿 景美 (静态)

  热情迎客 (动态)

  款待 好客 人情美

《草原》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通过听、唱、看、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风格;

  2、在过程与方法中:内蒙古地区的音乐往往是歌舞一体的,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并能根据歌曲的情绪选择不同的表演方式进行歌舞表演,培养学生的创编力;

  3、从知识与技能方面:唱准“3、5、6”这三个音高,并掌握二、四分音符;并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并进行表演,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学习蒙古筷子舞,并进行即兴编舞,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唱好《草原上》,唱准“3、5、6”三个音高,并在听、唱、看、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

  课型:

  综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二、讲授新课:

  1、导入语:老师今天想带同学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风和日丽、绿草如茵,蓝蓝的天空中漂浮着朵朵白云,那里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同学们想去吗?好!让我们伴随着优美的旋律,一起走那美丽的地方。(媒体播放蒙古风景图,并播放所学歌曲伴奏)

  2、简短讨论: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呢?

  (1)我们刚才看到了美丽的蒙古大草原,在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蒙古族,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蒙古族,蒙古族是一个美丽善良的民族!是勇敢自信的民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同时也是热情好客的民族!你瞧!蒙古族小朋友已经列队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他们唱着他们特有的《迎宾曲》,我们也要有礼貌的拍手问好哟!你们听!她们来了!(出示媒体)

  3、教师舞蹈展示: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民族吗?老师特别喜欢这个民族,有幸和他们学跳了一段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筷子舞,同学们想看吗?好!老师就给同学们展示一段筷子舞。

  4、学跳筷子舞:谢谢同学们的掌声!你们觉得筷子舞好看吗?同学们想不想学啊?想学之前先让我们来做一个音乐游戏:

  (1)出示媒体水果:有三种水果,这个又红有大的苹果谁要啊?(音符四拍)、还有一个大西瓜谁来吃啊?(二分音符二拍)、最后这个酸酸甜甜的大橘子老师送给谁呢?(四分音符一拍)谁知道这三种音符的时值长短呢?

  (2)出示舞蹈节奏:下面我们来学习筷子舞的节奏,我们先分析一下节奏由几分音符组成的?

  (3)分男女读节奏:下面我们来读一读这条节奏;四分男读、二分全音符女读,用“哒”表示;也可交换读;然后齐读;速度要慢。

  (5)教师示范筷子敲击方法:我们先徒手练习一下基本动作:四分音符是:敲击筷子,用右手敲击左手;二分音符是:拉长右手臂,同时左手臂向胸前靠拢;遇到四个四分音符时:双手臂上举,要求双手臂伸直,用右敲左,左敲右的方法,敲击四次,同时慢慢下滑到胸前;遇到全音符时:双手臂收回,搭在肩膀上,同时摆左右头两次;

  A下面老师先来演示一遍:.四分四分二分、四分四分二分、四分四分四分四分、全音符;

  B下面请同学们跟着屏幕上的节奏自己练习;(教师下去指导)

  C下面,我们一起来将这组节奏完整的演示一遍,(教师看,并指出各组存在问题,合理评价)

  D我们来随着音乐完整来练习一遍,全体起立练习(播放音乐)

  (6)拿筷子的方法: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筷子,拿筷子的方法是:双手握住筷子的底部,也就是绑彩带的地方,用筷子的'顶部来敲击;请同学们按照老师说的方法,检查自己拿筷子的方法是否正确。

  (7)下面我们一起拿上筷子来练习一遍:老师要特别强调每位同学在敲击筷子时一定要轻轻敲击,如果声音太大,我们就听不见音乐的伴奏声了,所以老师希望每位同学能够控制好你手中的筷子。

  A:四分四分二分、四分四分二分、四分四分四分四分、全音符;

  B:媒体播放所学歌曲伴奏,师生舞动;让我们跟着优美的音乐跳起筷子舞;全体起立表演(老师只跳一段,第二段教师巡视,表扬;)

  (8)抽查个别组表演,学生互相评价;A刚才老师发现几位同学跳得特别好!老师请几位同学来展示一下!

  总结:同学们她们跳得好吗?老师也认为她们跳得很好!

  B现在我们一起随音乐完整的跳一遍,请全体同学起立,请同学们按照正确的方法拿好筷子,做好准备。

  5、教师总结:同学们学得真快,个个舞姿优美,连蒙古族小朋友都在夸赞你们呢!同学们:蒙古族的风景美丽吗?蒙古族的筷子舞你们喜欢吗?蒙古人的歌声也悠扬动听,接下来,老师想为同学们演唱一首蒙古歌曲。同学们想听吗?好!给老师一些鼓励的掌声好吗?(教师自弹自唱歌曲《草原上》)。

  6、学唱歌曲:

  (1)这首歌曲同学们听着熟悉吗?对!就是我们刚才学跳筷子舞时的音乐,动听的音乐有了优美的歌词,哪位同学为这首歌曲起一个好听的歌名呢?

  (2)总结:刚才每位同学起的歌名都很好听,这首歌的作者给这它起了名字《草原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草原上》,请同学们翻开书6页,这次让我们带着问题聆听,听听歌曲情绪是怎样的?(优美、舒展)再找一找歌曲中都出现了哪些我们学习过的音乐知识(媒体播放歌曲,教师黑板写题目)

  (3)歌曲中都运用了所学过那些音乐知识有什么呢?(四分、二分、全音符、4|4拍含义)

  评价:同学们表现的真棒!!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随着老师的琴声,用“LU”来模唱草原上。

  A教师弹伴奏,学生LU模唱;

  B指出学生演唱中的不足,在用LU唱一边;

  C同学们现在你们能不能随着老师的琴声,直接唱歌词呢?好!老师也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唱好!让我握紧右拳,齐喊:加油两个!!

  (4)教师弹伴奏,学生以最慢速度直接唱出歌词,教师随时校正学生唱错的小节,音准等问题;(两遍)

  (5)下面我们进行歌曲接龙游戏:我们把歌曲分成四句,一行一句,两段歌词,刚好四句,第一句老师指定一个组,剩下的三句,老师随意点各组,请各组同学注意力要集中;谁唱谁站。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这个接唱游戏,能看出同学们对歌曲掌握的很熟练,节奏准确,如果声音在能收一点,就更能表现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了。

  7、创编演唱形式:刚才大家一起演唱的方式属于哪种演唱形式呢?老师想让各组讨论一下,还能用什么演唱形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呢?(教师巡视)

  展示:各组汇报讨论结果。那组愿意来展示你们的演唱形式呢?起立原地表演(小组以报幕形式展示;让三组进行展示,学生互相评价)

  8、学唱歌谱:同学们我们刚才学跳了舞蹈、学唱了歌曲,你们想一想,我们少学了歌曲的什么部分呢?对!歌谱我们还没有学,请同学们自己先熟悉唱名(老师不弹伴奏,学生自己熟悉,教师可下去指导)

  (1)同学们!我们能不能将歌曲旋律完整的演唱一遍呢?好!下面让我们跟琴完整的演唱歌谱,全体起立演唱(教师伴奏,并纠正错误);

  师总结:同学们唱得非常好!识谱能力页很强,这首歌谱作为我们今天的口琴作业,课后请同学们自己先练习。

  (2)老师想请各组派一名代表来演唱歌谱,哪一组愿意来唱呢?(两位学生唱,一人一段,教师伴奏,学生评价)

  8、师生汇报展示: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会了蒙古族特有的筷子舞,也学唱了蒙古族优美的歌曲,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唱蒙古歌!跳蒙古舞吧!老师来选出几位同学来表演筷子舞,其他同学我们齐唱歌曲《草原上》教师伴奏

  三、课堂小结:通过今天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环保教育媒体出示:来看这两幅图,进行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受?美丽的蒙古大草原为什不那样美丽了?

  总结:增强环保意识,珍惜大自然!从自己身边的点滴做起!为环保出一份力!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

《草原》教学设计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附点八分音符,能在《小马跑来了》的活动中采用各种身势动作正确地进行节奏表现。

  2、能学会《大雁湖》,并随音乐吹奏《大雁湖》。

  教学重点

  1、演唱《大雁湖》,吹奏《大雁湖》。

  2、学习附点八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律动

  师:同学们,让我们唱着歌儿进教室吧。

  (引导学生随着《我是草原小骑手》边唱边拍手进教室,在座位上站好。)

  师:来跟着老师动一动。

  2、师生问好

  二、导学铺垫:游戏“我跳你猜”

  师:同学们,从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和咱们律动时的动作中,知道咱们今天这节音乐课将要走进哪个民族吗?对于蒙古族,你们了解多少呢?大家一起来说一说。

  师:既然大家对蒙古族了解这么多,我们来玩一个“我跳你猜”的游戏。老师跳一个蒙古族舞蹈动作,你们来猜一猜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如果能跟着老师学一学,那就更好了。

  A、“挤奶”动作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在蒙古族的舞蹈中会出现挤奶的动作呢?

  (课件展示草原上牛羊满地的风景,老师随风光片介绍。)

  B、“抖肩”动作

  C、“雄鹰展翅”动作

  D、“骑马”的动作

  三、新课教学

  1、节奏活动《小马跑来了》

  A、小马跑来了(初听与模击节奏)

  师:蒙古族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在马背上生活,马成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好伙伴,在每年的那达慕大会上,都有赛马的项目,瞧,有三匹小马过来了

  (课件展示:三匹小马分别拖着三条节奏出现。)

  第一匹:XXX|XXX|XXXX|XXXX||

  第二匹:XXXX|XXXX|XXXX|XXXX||

  第三匹:XXXX|XXXX|XXXX|XXXX||

  B、认识附点八分节奏

  C、节奏练习

  2、歌曲《大雁湖》

  A、初听歌曲

  师:刚才草原牧民用歌声表达了他们对美丽草原的热爱之情,这儿有一群小牧民也唱起了他们自己的歌。

  (全班同学聆听《大雁湖》。)

  B、读谱

  C、跟唱

  3、吹奏《大雁湖》

  四、总结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歌乐声中,老师再一次感受到了蒙古族文化的美丽。让我们在这动听的音乐中结束这堂愉快的音乐课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学会演唱《可爱的羊群》这首歌曲。

  2、能学会跳简单的筷子舞,并随乐表演舞蹈。

  3、能认真听赏《牧歌》,感受草原的宽广与美丽。

  教学重点

  从听《牧歌》、唱《可爱的羊群》、跳筷子舞这三个内容中感受草原美丽的景象。

  教学难点

  学跳筷子舞

  教学过程

  一、清晨的草原

  1、听赏《牧歌》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请你们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段音乐,想象一下你到了哪里?

  A、初听第一段(感受基本情绪和意境)

  师:你觉得刚才的音乐美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呢?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请同学们说说聆听音乐的`感受。)

  B、复听全曲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其中的一个乐段,现在我们来完整地听赏一遍。如果你觉得它很美,就随着音乐动一动。另外,这个乐段一共被重复了三次,如果你能记住它,能否在它第三次出现时用噜轻轻地跟着它哼哼。

  (全班聆听全曲,教师引导学生随乐律动,并在第三乐段时轻声哼唱主旋律。)

  C、视唱主旋律,介绍《牧歌》

  师:这是草原牧民用歌声来描绘的美丽的草原,所以这首歌曲就叫《牧歌》,是根据内蒙古长调民歌改编的无伴奏合唱。让我们再唱一唱它的主题吧。

  2、读谱唱歌

  A、模唱

  师:刚才的无伴奏合唱展现了草原美丽的景色,那么现在我们也来用美妙的声音表现清晨的草原,首先请大家听一听这段旋律,然后再用“噜”来模唱。

  B、识读乐谱

  (课件展示《可爱的羊群》的乐谱。)

  C、为音乐配画

  二、欢腾的草原

  1、用筷子为歌曲伴奏

  师:为了加强这种欢快的感觉,让我们用筷子为《可爱的羊群》伴奏好吗?

  师:刚才跟着老师用筷子伴奏的时候,除了筷子互相敲击之外,老师还敲击了身体的哪些部位?

  2、介绍筷子舞及蒙古族的其他舞蹈

  师:刚才你们随老师敲击身体的不同部位和进行身体韵律的变化,是不是使我们的动作具有了舞蹈的韵味?其实,老师带大家跳的就是蒙古族人民非常喜爱的筷子舞中的典型动作。

  师:蒙古族人民不仅能骑马射箭,而且能歌善舞,他们的传统舞蹈有安代舞、顶碗舞和筷子舞。今天我们就来跳一跳蒙古族人民特别喜爱的筷子舞吧。

  (老师随《可爱的羊群》音乐范跳。)

  师:这些动作你们熟悉吗?其实,我们只要把上节课“我跳你猜”环节中学到的动作和我们刚才敲击筷子的动作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筷子舞。

  (师生一起随乐跳筷子舞。)

  3、表演筷子舞

  三、总结

  师:照耀大地一天,太阳要回家了。忙碌了一天牧民们也要回家了,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唱起歌跳起舞,踏着夕阳回家吧。

《草原》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写景的顺序。

  2、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3、学习文章寓情于景的写法。

  一.教师导入课堂学习的关键在于合作与交流,包括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同学与文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但合作与交流成功的前提是个人的自主学习,只有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的合作和交流才有意义。请同学们展示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

  二.展示、交流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

  ①积累字词: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词语,教师强调三个词语(铿锵、穹隆、头晕目眩),让学生结合具体语境解释意义。

  ②主要内容与情感基调:学生用一句话归纳本文主要内容,明确:本文写盛夏树林草原一天中的景色。

  情感基调:喜爱大自然。(教师引导: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寓情于景)

  三.赏析优美的景物描写,体验文章情感。

  ①自由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语段。

  ②说说你最喜欢的景物描写,谈谈你的感受。(教师引导:可以从语言、情感、画面以及给你的联想等方面去分析。)

  ③小组合作交流,并形成合作学习记录,小组代表发言(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即给予鼓励)。

  ④配乐朗读文章末段,再一次感受优美的景物描写。(教师引导:通过同学们的赏析和配乐朗读,我们确实感受到作者笔下优美的景色。屠格涅夫是位善于描写自然景色的`伟大作家,难怪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称赞说两三笔一句,大自然就发出芬芳的气息。请同学们结合文章探究作者写景成功的密诀是什么?)

  4.探究写景成功的要领。

  ①小组合作讨论,形成发言记录。

  ②小组发言并交流(只要能结合文本,言之有理即可)。

  ③学生总结交流结果,教师板书。

  参考如下:

  ①善于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②准确生动的语言。

  ③讲究写景的手法。

  ④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引导:同学们探究出了写景成功的密诀,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密诀进行创新。将黎明时候的景色进行想象,写得更具体些,让树林和草原黎明时的景色也散发出芬芳的气息。)

  5.想象与创新(以黎明时候的景色为基础大胆想象创新,完成写作片段)。

  ①学生独立想象,写作。

  ②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写作的片断,并交流。

  6.教师总结活动过程,强调学习目标。

《草原》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感受草原景色的美丽和人民热情好客,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草原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学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2.体会重点句子意思

  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机、录音机、片

  一、复习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草原》这篇课文。现在让我们回忆一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课文的哪些内容?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课文的线索:草原美景-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盛情款待-联欢话别;学生可从课文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随作家代表团去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感受到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草地辽阔,有很多的牛羊,草原很大很美很绿等)

  师: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草原去感受草原美景吧。(课件播放草原美景部分)

  二、学习远迎客人

  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蒙古族同胞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是怎样迎接的,(板书:看画面)请看画面。(出示课件迎客画面)下面大家自己读书希望能做到边看边想边划出你感受或体会最深的句子,在书旁写出你的感受。(板书:读课文划句子谈体会)

  学生汇报(说说你的收获吧。懂得几十里外迎接、骑马带路是蒙古人的特点,看出主人迎客的隆重热情,“飞”反映了主人迎客心情急切。)

  (从“来到几十里外欢迎客人,立刻扭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车左右与前面引路”等地方体会主人的热情礼重。指导两个比喻句。幻灯出示: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用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比喻河;2、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用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比喻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的`蒙古族同胞。

小结:这些比喻的特点恰当生动,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建议大家把它背熟并抄写在笔记本上。)齐读。

  三、自主合作学习后三部分内容

  课文又是怎样写我们的亲切相见、主人热情款待及蒙汉同胞联欢的呢?同学们,书要自己读,以下几部分内容让大家自主学习。怎么学?让我们看看刚才是怎么学的呢?(总结学法:看画面 读课文 画句子 谈体会)

  同学们可选你最感兴趣的部分内容学习,喜欢一个人静静看的就自个儿学,喜欢跟同学共同研究的同学可几个人商量好学习内容,自主组合一个小组。自己先看,有了一点心得以后,就互相讨论,学完一部分内容弄懂后再去学习另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画面吧(播放课件)(在汇报介绍过程中随机出示有关课文片段,以幻灯画笔指导,在学习热情款待部分可让学生说说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师:说说你的学习收获吧(从主客见面时热烈欢腾的场面;用富有草原特色的食物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奶酒等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招待我们,干部老翁这些有地位的人给我们敬酒,鄂温克姑娘给我们唱歌,小伙子给我们表演赛马踤跤等,饭后进行一系列的联欢活动可见主人的热情好客豪爽)

  播放《草原迎宾曲》---听了这首歌,你心里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师:通过这几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体会到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归纳板书:自然美 人情美 草原)如果说草原美景是自然美,那么蒙古族同胞对我们这些来自汉族的客人这样热情而不辞劳苦远道迎接,这般的盛情款待,这又是怎样的一种美呢?(人情美,从中可看出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民族团结。)自然美人情美,这一切都是辽阔美丽的草原所赋予的,这也就是让作者流连忘返不忍离去的原因,文中哪一句最能表达作者的这一心声?

  幻灯出示指导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夕阳下,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师总结:是啊,草原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难以忘怀,这都是因为我们蒙汉民族都是生活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的兄弟民族,我们各民族都是互利互助团结友爱的民族。

  四、课内外结合拓展延伸

  1、本文描写的是老舍几十年前去访问内蒙古大草原看到的景象,时间已过了几十年了,然而,今天的草原是什么样?这里老师收集到一些图片资料我们来看看,也许从这些图片中你也可以想像出未来的草原又会是什么样的?(出示)看了这些图片你心里想说些什么?

  2、让学生现场为内蒙古草原设计一段精彩的导游词(广告词),喜欢哪一部分就设计哪一部分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

  请到我们草原来,草原之花永盛开

  大草原,乳飘香,人情美,客常在

  草原大,草原美,草原的牛羊肥

  五、总结再现草原美

  同学们,虽然很多同学都没有真正到内蒙古美丽的草原,但今天我们的心已经到过了,感受到了,让我们聆听一首草原的赞歌,来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好吗?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板书设计:

  自然美

  草原(蒙汉情深)

  人情美

《草原》教学设计6

  一、设计理念

  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发现者、探究者,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在品词析句中感悟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美丽和欢腾;掌握抓重点句读懂段落内容的方法,体会文段的表达特点,背诵积累、学习运用。

  二、教学目标

  1、会认阔、仅、鹰、牧、骑等19个生字,会写阔、丹、铃、闲、偶、尔、骑等13个字,理解10个词语。

  2、在探究实践中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抓重点词句读懂段的内容”的方法。

  3、在品词、品句、品读中品悟语言的表达效果,探究领悟“总一分”的表达形式,并学习运用。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三、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锡林郭勒大草原是个美丽而欢腾的世界。

  2、在自主的探究实践中,掌握“抓重点词句读懂段的内容”的方法,探究领悟“总一分”的表达形式,并学习运用。

  四、教具准备:课件、字卡、词卡等

  [教学过程]

  一、引疑激趣,激发探究热情

  1、理清文章脉络: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2、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初步探究:从哪里感受到了草原的美丽?

  [设计意图:以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产生研究课文内容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感悟草原“美”

  (一)品读探究,感悟野草美。

  1、哪些句子是描写野草的?谁来读一读?(相机感悟句子)

  2、在评价过程中,品析“满眼”“一直”,品读“蓝天下面,满眼绿色,一直伸向远方”,感悟野草的绿、多,以及草原的广阔。

  3、品读“平原上、山岭上、深谷里,覆盖着青青的野草”,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草原上没有一处不覆盖着野草,体会草多。

  4、创设情境,品析“没过”。(你是十来岁的孩子,如果让你站在草原上野草最深的地方,草会长到你的什么地方?草比你高还是比你矮?)体会野草多、高、趣。

  5、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不同的感受(野草的多、高、趣)。

  [设计意图:1、“品词、品句、品读”是体现阅读教学工具性的有效方式,抓住词眼让学生比较、揣摩、体会,突现了“以读悟语+以读悟情=以读代讲”。2、在学生的学习汇报中,随机进行有感情地朗读的'训练,突出了阅读教学“以读悟语”和“以读悟情”的要求。]

  (二)展开想象,感受湖水的神奇。

  1、默读描写湖水的句子,质疑探究。(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不懂的吗?你想提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更重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质疑,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下面的问题:A 为什么说水面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B “嵌着”是什么意思?

  2、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可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展开想象,也可以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

  3、汇报交流:A 通过想象神话故事中的宝镜的样子、作用,体会草滩湖水的神奇、美丽。B 结合图片、生活体验探究感悟词语“嵌着”的意思。

  [设计意图:用实物展示或课件演示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汉字就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每个字都像一首诗,像一幅画。]

  4、探究拓展。

  神话般的宝镜映出了太阳的七彩光芒,还映出了什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按这样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_______,映出_________,映出______,还映出_________,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设计意图:用填空的方式将对文本的感悟和语言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起到了以说促悟的效果,体现了阅读教学积累运用、读写结合的要求。]

  (三)小结回顾,感情背诵。

  1、同学们,这一段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先是青青的野草,再展现了( ),最后是( ),锡林郭勒大草原真是(美丽)极了!结合板书师生合作总结

  2、练习背诵第二段,积累语言。

  [设计意图:“感悟、积累、运用”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三个层次。在课堂上加强背诵的训练,是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途径之一,有了厚实的语言积累,才能解决怎样说写的问题。]

  (四)探究发现文段的表达形式,掌握理解段落內容的方法,学习运用。

  1、再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第二自然段是围绕第一自然段来写的,第一自然段是概括地写,第二自然段围绕第一自然段具体地写。)

  师揭示:阅读课文时,抓重点句就能理解段落的内容。这是一种读书的方法。

  2、阅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看这部分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

  (1)从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知道,第四自然段是写什么?(写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

  (2)师总结:你们看,我们抓住了重点句子“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很快就理解了第四段写了什么,这是一种读书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究实践中发现文段的表达特点,掌握读懂段落内容的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三、自主探究,品读悟情,感受草原的“欢腾”

  1、自由读,并小组交流:你从哪里体会“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并出示思考题(略)

  教师引读课文第二部分,感悟草原的“欢腾”。

  四、探究发现,学习表达

  1、仿说练习:我们的校园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

  (要求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平时或在课中积累的词语说出校园的静态或动态的美。)

  (1)说一个片段:校园是个美丽的地方。

  (2)说一个片段:校园是个欢腾的世界。

  (3)仿照课文,从两方面来说:校园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学生任选一方面说)

  2、学生练说、展示、评价。

  五、总结

《草原》教学设计7

  教学目的:

  1、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和体会草原的景及人的美。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再现美)

  孩子们,你们当中有谁去过大草原?草原美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播放电子课件,有草原美丽风光,有牛羊成群地走过草原的'动感画面,有牛、羊、马的叫声,有《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歌声。)

  二、草原美吗?我们今天就学习小学课文《草原》。

  1、板书课题。

  2、全班集体读题。

  三、朗读课文,感知大意。(感情朗读——体验美)

  1、学生用快速阅读法读课文。

  2、鼓励学生“读了以后就想说”。

  草原的天空、草地、小丘、骏马、牛羊、人物,特别是自己读后心情、感受、想象等等。(板书:景美、人更美)

  3、精读课文(学生自找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段落或全文均可:草原美景、风俗、人情等等。)大声读。

  4、自主、合作、探究(分学习小组或学习小伙伴,再全班交流。)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四、深入品读。(品词赏句——领悟美)

  1、让学生自主挑选并品味文中的草原美景、风俗人情、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段落、句子以及词语。(分学习小组或学习小伙伴交流。)

  品读方法:读一段或句子,再说说美在哪里,或为什么美。

  2、教师引导。播放电子课件。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轻轻流入云际。”

  说说这句子美在哪里,或为什么美。(词语、色彩、具体、生动、准确、词语丰富、动静结合)

  五、导游观光表演(表演想象——创造美)

  学生即兴表演,外地旅游团去草原观光,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介绍时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六、播放电子课件,再次欣赏和体会草原的美景。

  课件内容是:小学课文《草原》内容全过程的影片和小学课文《草原》课文同步朗读配音。

  七、总结全文。

  八、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选择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附板书设计:

  12草原

  景美→入草原奇丽大、绿、静

  人更美→热情远迎

  激情会见

  盛情款待

  深情话别

  --------------------------

  赞美草原风光歌颂民族团结

《草原》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按时间顺序写景的方法。

  2、通过朗读和分析,体味作品的语言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渲染氛围,在品读语言中学会写作散文的方法。

  (三)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学生分析

  学生已有前三篇写景文章的学习基础,对写景散文的语言特点、学习要点、学习方法等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文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宜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重点难点

  (一)、学会按时间顺序写景的方法

  (二)、通过朗读和分析,品味作品优美的语言

  (三)、领悟写景成功的要领。

  导学方法:教师适当引导点拨,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积极主动地品味、感悟、思考。

  导学过程

  一、文学常识:(课前预习查阅)

  你知道俄国19世纪杰出作家屠格涅夫的情况吗?你看过他的《猎人笔记》吗?跟同学们介绍介绍。

  二、整体感知:

  1、自学生字、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感情基调

  3、结合思考与练习二,在文中画出表示时间、景物及特点的语句。

  三、解读欣赏文本:

  1、《树林和草原》这篇散文描写了俄罗斯草原上从黎明到夜幕降临之后的美丽的'景色,可以说在屠格涅夫的笔下,每个时间段都是那么地吸引人。当然“一千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那么就请大家说说,你最喜欢哪个时间段的景色吧?

  2、托尔斯泰称屠格涅夫说:“两三笔一句,大自然就发出芬芳的气息。”请你找出你最有感受,或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说说理由。请从可以从语言、情感、画面以及给你的联想等方面加以品味赏析!

  3、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有时觉得眼前的景很美,就比如说我们的校园吧,但当我们把它写下来,却连自己都感觉不到美。那为什么屠格涅夫却能写得如此逼真,引人入胜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四、质疑:

  至此,你对文章内容还有什么疑惑和问题呢?提出来交流。

  五、想像拓展:

  任选一个描写片段,展开想像,把你能想到的、作者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要求用描写性的句子,比一比,看谁写得更生动(可以根据课文前面描写的景物进行补充)。

  六、小结:

  谈谈你学习这篇文章后的收获(知识、内容、写法、感情等)

  七、课后作业: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精彩的句子。

  2、观察秋天的景物,写一篇标题含有“秋”的写景文章。

《草原》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培养学生美的情感。

  4、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体会句中含意,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谈一谈如何记住本课生字。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解答。

  二、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1、小组讨论。

  2、小结板书:

  草原美景

  欢迎远客

  亲切相见

  热情款待

  联欢话别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结合下列词句,体会自然之美:

  ⑴ 那里的'天……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⑵ 在天底下……而并不茫茫。

  ⑶ 羊群……大白花。

  ⑷ 那些小丘……轻轻流入云际。

  2、找出比喻句,说一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四、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课文的写作线索并且板书。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哪几句写了草原的宽阔。

  2、找比喻句,说一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三、课文是怎样写内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的(人情美)

  1、学生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

  2、生回答师板书:

  汽车前面引路

  欢迎远客

  许多人来看客人

  握住手

  亲切相见

  奶茶、酒

  奶豆腐、肉

  热情款待

  唱歌

  联欢话别 跳舞

  四、体会句子的含义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活斜阳。”

  1、讨论。

  2、学生谈谈对句子的理解。

  五、学生分角色表演欢迎远客,盛情款待,联欢话别的场面

  六、作业

  抄写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草 原

  草原美景

  汽车前面引路

  欢迎远客

  许多人来看客人

  汽车前面引路

  欢迎远客

  许多人来看客人

  握住手

  亲切相见

  奶茶、酒

  奶豆腐、肉

  热情款待

  唱歌

《草原》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5段,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2.展开想象,感受“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美好意境。

  教学重难点

  “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为本节教学的重点。

  展开想象,感受“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美好意境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初入草原,作者就非常强烈地感受到那里景色的迷人,把你喜欢的景物描写背给大家听,也可用自己的话来介绍。

  二、品读课文,体会人情美

  看来,草原风光的确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让老舍先生感动的,不仅仅是草原风光,那里的人们热情好客,也给老舍先生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1、请快速浏览课文的2---5段,思考:每一段分别描写了什么场面?试着用最简短的话总结出来。(相机板书:远迎、相见、款待、话别)

  2、从这些场面的描写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蒙古人的热情好客、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3、请同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场面,划出表现蒙古人热情好客的语句。仔细品读,说说你从中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热情好客?

  4交流:

  A、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1),你交流的是远迎这个场面,具体说说,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蒙古人的热情好客?

  男女老少:说明人多,还从哪个词语看出人多?(群马)穿着各色衣裳:作者怎样描写“各色衣裳”?(像一条彩虹)我们什么时候能穿上各色的衣裳?(过节)蒙古人民把客人到来当成节日一般,的确是非常热情。像一阵风吹来:速度快,表示非常急切地想见到客人。

  作者从欢迎的人多、盛装、心情的急切,写出了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

  2)此时,你就和老舍先生一起,见到了这感人的一幕,想像着当时的情景,读出你的感受。(抽生读,齐读)

  过渡:关于远迎这个场面,你还从哪些语句的描写中感受到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

  B、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1)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草原的情景,你认为是哪个词?(热闹)

  2)作者是怎样描写草原的热闹景象?(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3)人欢马叫,真是一幅欢迎远客的热闹情景,谁能把这种把热闹读出来?(抽一生读,齐读)

  4)如果说此时的草原是热闹的,那原先的草原是---(静寂的)

  在这一段中,哪句话描写了草原的静寂?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此时草原的热闹与先前的静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更能感受到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过渡:你还想交流哪个场面?

  C、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的。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1)握手,表示什么?(友好、亲热)

  在这里,蒙古人民和客人是怎样握手?(握住不散、握手再握手、边握边说边笑)

  2)他们都可能说些什么呢?小组合作演一演蒙古包外见面握手的场面。

  对呀,就像作者说的那样:语言不同,心却是相通的,大家都有一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民族团结互助。

  D、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们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举杯……

  1)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总是用好酒好肉、载歌载舞招待最尊贵的客人。作为客人的老舍和他同行的人,也都热情的回敬。

  2)这样热闹的场面,让你想到了你见过的哪些场面?(过节,一家团圆)

  是啊,此时,蒙汉两族人民多像一个合睦的大家庭啊!

  三、拓展延伸

  1、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此时此刻,他们还沉浸在这快乐的气氛中,谁也舍不得离去。分别在即,在夕阳的余晖里,主人和客人依依不舍,有说不完的话。正像作者说的那样: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同桌互相说一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

  假如你是客人,你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主人,你又会说些什么?

  2、如果我就是蒙族同胞,我来到美丽的阳城观光旅游,你们会怎样招待我?

  感受到你们的热情,我非常感动,临别之际,站在高速路口,我由衷地说:蒙汉情深何忍别,高速路口话斜阳。

  3、其实,不仅蒙古族与汉族两族人民感情深厚,全国五十六个民族也一样团结互助,感情深厚。让我们一起齐唱《爱我中华》。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跟随着老舍先生,我们一起领略了草原的迷人景色,感受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课后同学们可以把自己感受深的段落和语句积累下来。

《草原》教学设计11

  学习

  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借助工具书,识记、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课文的语言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大草原深深的热爱之情,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重点

  难点重点: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课文的语言美。

  难点:如何使学生理解作者采取的分节描述这种结构形式。

  教法

  选择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课型新授

  课前

  准备多媒体课件是否采用多媒体是

  教学

  时数2课时教学

  时数第1课时备课总数第54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出示学习目标

  1.同学们本单元的主题是“原野放歌”,前面我们学习的《敕勒歌》、《静默草原》都是描写草原的文章,由于每个作者生活经历不同写作的风格也不同。今天我们就跟随着楚楚一同走进她眼中独特的草原。

  2.播放幻灯片,感受草原之美。

  3.出示学习目标

  二、学法导航

  1.默读课文,勾画课文生字词。

  2.对课文进行批注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1.作者简介

  楚楚,女,1965年出生,山东荣成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现供职于《福建日报》社。主要从事散文创作,已出版作品集《行走的风景》、《生命转弯的地方》、《轻轻踏在我的梦上》、《淡墨轻衫》、《人间有味是清欢》十余项。

  2.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读准字音。

  屏息()俯瞰()缠绕()撒娇()

  黔贵()踱步()铸成()嚼草()

  喘气()繁衍()簇拥()羞涩()一瞥()昙花()蝉蜕()搭讪()叨扰()引吭高歌()捉襟见肘()

  恣情率性()肆无忌惮()心旌摇荡()

  3.再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

  思考:文章是如何描写草原的“草、云、花”的?

  四、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1.课文第1部分,思考:作者是如何抓住草的特点描写的?

  明确:第一,作者抓住了草原上草的绿色,这种绿是城市人很少看到的自然的绿色,真正的绿色。不同于城市园林、内地农村污染过的、灌溉过的、移播放幻灯片导入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

  给学生讲清学法。

  提出问题,分配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自学。

  出示幻灯片上的问题。

  指名口答、纠正、讲解明确。

  观看幻灯片,感受情境。

  明确学习任务。

  认真听老师的要求,掌握具体学习方法。

  利用练习册的导航塔了解作者。

  划出文中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阅读课文,独立思考,划出关键词。

  四人为小组进行合作探究。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植过的、人工很强的绿色。第二,作者抓住了草原上绿没有拘束、没有限制这一与人心理相同的特点用带有散文诗意的词语来描绘草原上的绿,如“灵醒”、“恣情率性”、“肆无忌惮”、“心旌摇荡”“生命”“跃跃欲试”等都是用来写人的词语,在这里作者赋予了草以人的'灵性,二者在作者的描绘下交融。

  教师点拨:楚楚写草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是,她是带着想象去看草的,自然而然流露出心灵深处无拘无束的心态,带着这种心情看草原的天空自然就不一样。写草原的宽广,无边无际说成是草和天空赛跑,带着孩子气的描绘使文章变得生动、有趣。这就是楚楚的特点:率性自然。

  2.详读课文第2部分,思考:作者为什么说云矮?

  明确:因为旷野显得天低,云也因此变得矮了。这是讨巧的写法,把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野旷天低树”化为散文。

  教师点拨:化用诗句是散文家常用的手法。下文把雾形容成猫:“象收了爪子、蹲在膝前的撒娇的猫”化用了美国现代诗人桑德堡的《雾》:“雾来了,踮着猫的细步。他弓起腰蹲着,静静的俯视海港和城市,又再往前走。”

  强调: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在写作中借鉴。

  3.阅读第3部分,思考:作者带着淑女气的感觉一直延伸到下面花的描绘上,思考作者写花抓住了花的那些特点?

  明确:多;无名;不论形状;没有香味;耐严寒;好养活;繁盛。

  教师点拨:草原上的花很美,美的自足、美的自信,美的有些自恋,连“香气”都觉得俗气。草原上的花生在荒野,没人欣赏时也很满足,无须装饰,总是与纯洁、善良、真诚、欢乐以及一切美好的事物站在一起。

  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六、当堂练习:1.朗读课文。2.练习册1—4题

  板书设计

  胖草——恣情率性

  矮云——洁白柔软

  笑花——笑对生活指名学生回答,补充并板书要点。

  指名回答,引导补充明确答案要点。

  出示幻灯片上的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更正,并点拨补充归纳。

  集体订正、点拨、评价。

  布置作业,讲明要求。

  在课文中划出关键词语,做标记。

  汇报交流学习结果,明确要点,做好笔记。

  汇报交流探究结果。

  学生质疑问难。

  学生自由讨论、更正,各抒己见。

  朗读课文

  书面作业

  作业

  设置抄写生字词语三遍

  教学

  反思等级评价

  (A/B/C/D)

《草原》教学设计12

  设计思想

  本文语句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要加强感情朗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设计时注重图文并茂,配以有关草原的图片歌曲,以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用眼睛、用心灵去感受草原的美丽,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悟中生情,体会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初步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在课堂上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更好地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

  教学目标:

  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弄清课文记叙顺序,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教学难点

  弄清课文记叙顺序,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

  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轻松掌握生字、检查把课文读生动、读流利。

  2、注重图文并茂,配以有关草原的图片歌曲,让学生了解草原。

  3、利用榜样示范法,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名胜举不胜举,那居天下第一的桂林山水,那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西湖,无不令我们神往,而那辽阔的草原更是个景色迷人的地方,谁能讲一讲,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范读,出示多媒体课件。(草原美丽风光的图画)

  你们想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吗?下面让老师带着同学们跟着老舍先生一起去欣赏美丽的大草原吧!

  (草原离学生太遥远了,教师配上美丽的.多媒体图画,抒情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知草原的美,为理解课文作好了铺垫,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生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认真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向同桌或查字典解决。

  2、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

  (理解课文要在把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所以这个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真正地做到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同桌互相每人读一自然段,检查字音读正确与否,读得流不流利。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学生更有兴趣,检查的力度更高,更容易掌握所学的内容。)

  四、指名读带生字的句子,理解重点的词语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随文识字的方法,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更容易理解,而且没那么枯燥。)

  五、写生字

  1、请学生在黑板上范写两个容易写错的“涩”。

  2、学生写生字。(描红、在生字本上写一个)

  3、学生对照书本自己评析、同桌互相评析,推荐写得好的让大家欣赏,说明推荐的理由。

  (为学生树立榜样,为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激发学生写字的欲望。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他们去自纠自查,共同进步。)

  六、质疑、总结

  (“学贵有疑”,人们的进步往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然前提,阅读也不例外,如能抓住要点,抓住关键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是一种能力的表现,这种能力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板书设计:

  风光美

  16、草原

  人情美

《草原》教学设计13

  课件下载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内容:

  感受与鉴赏:《辽阔的草原》、《嘎达梅林》

  表现与实践: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嘎达梅林》等作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与分类。

  2、通过学唱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与体验歌曲的风格特点与蒙古族民歌的内在联系。

  3、在歌曲学唱的过程中穿插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尝试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感受与体验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尝试准确并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教学设计思路:

  由于《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是一首富有蒙古族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因此,我觉得学唱之前,需要先初步欣赏、感受一些蒙古族民歌,进而为歌曲学唱及风格体验做好铺垫。

  准确、完整地演唱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较有难度,因此,歌曲学唱的目标以尝试准确演唱为主。另外,把歌曲教学作为重点感受和体验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予以辅助教学,则更能贴切学生实际学情。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导入:

  (PPT1)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感受它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美景?这样的美景位于我们国家哪个地区?

  生答:草原的美景;蒙古族民歌……

  (PPT2)师:这是一首蒙古族的民歌,名字叫《牧歌》。歌曲为我们描绘了蓝天白云,广袤的草原,成群的牛羊……这正是我国北方内蒙古草原美丽的`景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到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去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灿烂的音乐文化吧!

  (二)、出示课题:草原放歌(PPT3)

  二、感受与鉴赏

  (一)、音乐常识(略)

  1、蒙古族音乐文化(PPT4)

  2、蒙古族民歌(PPT5)

  师:请同学们欣赏两首蒙古族民歌片断,感受歌曲的音乐特点和风格有什么相同处和不同处?(PPT6)

  (二)、感受与鉴赏:《辽阔的草原》(略)

  1、欣赏(PPT7)

  2、感受(PPT8)

  (三)、感受与鉴赏:《嘎达梅林》(略)

  1、欣赏(PPT9)

  2、感受(PPT10、11)

  (四)、思考与练习(略)

  1、歌曲比较:(PPT12)

  2、音乐常识:蒙古族民歌分类(PPT13)

  3、相关链接:非物质文化遗产――长调(PPT14)

  三:表现与实践: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PPT15)

  师:正是因为蒙古族民歌倾注了草原人民浓厚的音乐文化和深厚的音乐情感,许多作曲家都以此为素材,创作了众多具有蒙古族民歌特点的优秀歌曲来表达对草原的热爱、对草原的向往。下面,就让我们来学唱一首优秀的创作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一)、歌曲介绍:(PPT16、17)

  (二)、歌曲欣赏与感受:

  (PPT18)思考:1:歌曲运用了怎样的速度,怎样的情绪演唱的?2、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情感?3:这首歌曲分成几个部分(乐段)?

  (PPT19)欣赏:

  生答:……

  师:歌曲以平稳地中速,深情、赞美的情绪演唱的;歌曲描绘了内蒙古草原富饶、美丽、和平的景象,表达了草原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歌曲分为两个部分,是一首带副歌的单二部曲式结构。

  (三)、歌曲学唱

  师:下面我们就分两个乐段来学唱这首歌曲。

  1、第一乐段

  (1)、哼唱第一乐段(PPT20)

  请同学们跟着音乐用“la”来哼唱第一乐段,并思考第一乐段哪些方面体现了蒙古族民歌的音乐风格?

  生答:……

  (2)、第一乐段分析(PPT21)(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采用范唱等方式帮助学生从音乐的表现上感受和理解)

  问题1:歌曲出现了哪些音?(12356)

  蒙古族音乐属中国音乐体系,多为五声音阶。

  问题2:歌曲的旋律线呈什么线形?(抛物线)

  蒙古族音乐的旋律线以抛物线型为主,一首乐曲、一个乐句的高点,往往是在中间部分。

  问题3:歌曲中出现了“”,你知道这是什么记号吗?(波音记号)

  在蒙古族的音乐里,经常会出现诸如波音、颤音等装饰音来装饰旋律。

  (3)、歌曲难点:波音(PPT22)

  请同学们听第一乐句的两种不同唱法,对比哪一种唱法是正确的?

  (4)、演唱歌词(PPT23)

  请同学们演唱第一乐段歌词时,尝试表现出波音。

  2、第二乐段

  (1)、哼唱第二乐段(PPT24)

  请同学们跟着音乐用“la”来哼唱第二乐段,并思考第二乐段哪些方面体现了蒙古族民歌的音乐风格?

  生答:……

  (2)、第二乐段分析(PPT25)(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采用范唱等方式帮助学生从音乐的表现上感受和理解)

  问题1:歌曲中各乐句的开始是强拍起还是弱拍起?根据旋律线的上升或下降,力度应怎样变化?(在小节中的弱拍起唱,使平稳的旋律增加了流动感。)

  问题2:这段歌曲具有长调民歌的风格还是短调民歌的风格?为什么?(具有长调民歌曲调宽广悠长、腔长字少的特点,并伴有“啊哈嗬”一类的衬字。)

  问题3:歌曲中出现了“V”记号,你知道这是什么记号吗?(换气记号)

  (3)、演唱歌词(PPT26)

  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尝试演唱第二乐段歌词,演唱时注意气息的平缓舒展和强弱控制,并处理好换气。

  3、完整演唱(PPT27)(教师指挥,运用手势、眼神等提示歌曲的准确表现)

  请同学们尝试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反馈与小结

  (一)、蒙古族音乐特点(PPT28)

  (二)、反馈练习(PPT29)

  请听四首蒙古族民歌的片断,根据其风格特点判断哪些是长调民歌,哪些是短调民歌?

  (三)、小结(PPT30)

  结束语(略)

  课件下载

《草原》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并感受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草原的风光、资料。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了解“导读”部分的内容。

  1.学生自读,说说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些什么?

  要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2.这节课我们首先走进西部草原,去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

  一、新课导入

  1.欣赏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是一首歌唱草原的歌,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你去过草原吗?你对草原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草原的资料。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草原的文章,板书课题:

  1 草原 我们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里美丽的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3.【简介作者】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骆驼祥子》。

  二、检查预习,理清课文条理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以及课文朗读情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吗?(板书:美)

  师:草原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板书:风光(景色)美人情美)

  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妙风光展现出来呢?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

  三、品读课文,感受草原的风光美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名展示读。

  2.师: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

  品读句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词语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

  出示草原图片体会清鲜、明朗的准确。

  品读句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出示草原图片理解“一碧千里”。

  积累词语: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

  (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思。)

  品读句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出示草原图片体会“柔美”的感觉。

  知识拓展:中国画(按照范围来分;分为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笔墨纸砚是中国画的工具,中国画的技法分为工笔和写意,中国画的线条美、构图美、章法美,所表达出来的意境美、形式美、艺术美。)

  品读句4:“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说话练习:用“既……又……”说一句话,能连用两次更好。

  品读句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句子比较:

  ①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②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通过句子比较,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

  师:不同的心情对周围环境会有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

  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想象画面欣赏音乐《天堂》

  3.师小结: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4.师: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段。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记忆本课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草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围绕草原写了哪两部分内容?(草原景色美,草原的人美)

  欣赏草原风光图

  师:草原独特的风光,孕育了具有独特性格的蒙古族人民。现在我们就走入草原,走进蒙古包,去了解那里的民族风情。

  二、品读课文,感受草原之“大”

  1.作者初入草原欣赏了草原美丽的风光,还感受到了草原另一个特点,请你快速浏览第二自然段,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并说说你是从哪个句子、哪个词中体会到的?

  2.品读句子。

  幻灯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①你怎样理解“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险。)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三、品读课文,感受草原人情之美

  1.师: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进蒙古包,去会会蒙古同胞。

  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想:草原人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要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会用哪个词?(板书:热情好客)

  3.品读课文,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草原人民热情好客?

  4.交流讨论。

  句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出示图片体会“襟飘带舞”──师:瞧,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体会写法:在这里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将飘舞的衣襟衣带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句2:奶茶倒上了,……手抓羊肉。……敬酒──回敬──再回敬”、“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还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师:草原人民热情款待远方的客人。与客人一起联欢,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太阳已经偏西,可是谁也不肯走。这真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体会句意: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师: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也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是呀,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留连不已,难分难舍。

  5.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与句子。

  四、总结全文,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1.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草原人民热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静态美和蒙古族人民欢迎客人、款待客人,热情欢腾的动态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学习作者的这种表达方法。

  2.草原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我们真心希望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永存,也祝愿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永远和睦。让我们齐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作为我们这堂课的结束语。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练习。

  2.预习《丝绸之路》。

《草原》教学设计15

  1草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认识课后16个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品味优美语言,感受祖国西部的优美景色。

  3、学习第一自然段老舍表达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品味有没语言,感受祖国西部的优美景色。

  学习老舍表达感情的写法

  教学准备

  相关幻灯片、课前板书课题、红色和白色粉笔、折纸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想到什么问题?

  2.听读课文:

  3.介绍作者和参观内蒙(注意多音字)古草原的大致位置,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西北部。(交流对老舍先生的了解)

  4.检查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二.合作交流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老舍先生按照什么顺序带我们参观访问的地方风景有什么特点,这个地方的风俗人情是什么样的?(出示: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说书风景美,人情美。板书美、风景、人情)

  2.请大家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出表达出草原美的关键句。((交流过程中让孩子们说说老舍都描写了草原的什么景物,想象草原上还有什么景物。)

  3、这段话语言给你的感觉时什么?(美!)语言优美也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之一。因为这段语言太美了,我就选了几句做成了“美的语言卡”然后折成了千千纸鹤(拿出折纸)。孩子们要是让你从第一自然段描写草原风光的语句中,选一句做成的“美的语言卡”你会选那一句,并想想为什么要选这一句?(出示:美的`语言卡)(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勾勒,渲染、翠色彩流、一碧千里、流入云际等词语。让孩子们交流草原有哪些景物,体会感情,学习老舍是借景抒情和直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法。此时可以指导孩子们有感情的朗读,鼓励指导语言,朗读要口中读出感觉,眼中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感情)

  三.展示反馈

  老舍先生用美的语言描写了如诗如画的美景,抒发了自己惊叹、兴奋、陶醉、热爱大草原的感情。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我们还能坐在车里吗?我们现在就从这里下来了,呼吸草原上新鲜的空气,欣赏如诗如画的美景。我们拿起笔来,像老舍先生那样,写写自己看到的草

  原风景,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情,我们可以写几句话,也可以写一首小诗。来表自己表达此刻自己美好的心情和感受。(幻灯片出示:我来表达美)

  四.点拨提升

  细读、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

  五.当堂检测

  一、练习平台

  1.我会写

  dìtǎnxuànrángōulètiānyá

  ()()()()

  2.按原文填空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绿色(),不用墨线()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又叫人(),既愿(),又想坐下()一首奇丽的小诗。

  蒙汉情深何忍别,()。

  3.形近字组词

  限()勒()骏()

  恨()鞋()峻()

  4.选字填空

  采彩踩睬

  理()兴高()烈风()踩()

  二、想象拓展

  1、“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象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着什么?

  它们可能回味着();回味着();回味着()。

  2、“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请你向老舍先生学习,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像();像()

  作业

  1.完成《小练习册》

  2.放学回到家里,在百度搜索——祖国的西部,欣赏到祖国西部更多的迷人风光,了解更多的民族、民俗、民风。

  板书:

  1草原

  风景

  美

  人情

  教学反思:

  优点:在体会草原美景时,张雪丽等几位同学能从不同角度去品味作者用词的恰当,了解作者描写的顺序,还算可以。

  不足:今天开学第一天,并没有预期的有个好开头,李智和张坤就没有注意听讲,以至于交流时不知道说什么,由于电脑无法同步到投影仪上,原本做好的课件也没有派上用场。

  改进措施:看来问题的呈现形式有待于改进。

【《草原》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草原》的教学设计03-04

草原的教学设计02-22

《草原》的教学设计06-19

草原教学设计03-11

《草原》教学设计02-07

《藏北草原》教学设计01-09

草原教案及教学设计01-09

藏北草原教学设计02-08

《早晨的草原》教学设计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