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4-22 13:41:5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8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8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课题名称《认识钟表》

  移秀兰 溱潼中心小学

  一、概述

  ·小学数学一年级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一课时 · 认识时针、分针、整时、大约几时 · 认识钟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2、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也有些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时间观念差,对钟表的知识感到陌生。这就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识钟表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设计理念:设计本课时力求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整堂课都以学生自主探究和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体验,认识钟表。拟在本课教学中体现以下几点: (一)知识呈现生活化:“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新知从生活中自然导出,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数学课堂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二)学生学习自主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认识钟表面、认识整时刻、判断大约几时等,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的探索过程中自主获得。

  (三)学习过程活动化:新课程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总能处于一种新奇、兴奋、快乐的活动氛围中,亲自实践,大胆探索。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准备:课件,钟面模型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

  什么时候睡)。师:猜猜它是谁?

  教师通过猜谜语,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奋感,营造了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气氛。 2、课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钟,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是啊,钟表不仅外型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识 1、认识钟表

  设计这一环节时,我注重给学生提供观察与思考,发现与表达的空间,注重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 分针 12个数 2、教学整时

  这一环节在教学形式上应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因此在课堂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思维拓展空间。

  出示3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

  再出示1时、4时、6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时刻,然后再提问:1时、4时、6时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针都指着什么数?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的方法吗?

  小组讨论看整时的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连一连:学生口头回答钟面时间,巩固看整时的方法

  说一说:将整时融入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将钟表知识与实际生活自然地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大约几时

  出示7时、7时不到和刚过7时三个钟面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三个钟面的时间

  小结:一个是7时不到,一个是刚过7时,我们把它们都叫做大约7时 师追问:这两个都是大约7时,有什么不同呢? 生:一个是7时未到,一个是刚过7时 说一说:让学生说出钟面上大约是几时 (三)巩固练习

  1.画一画: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出缺少的是时针还是分针,再借助直尺画出钟面上缺少的针,这里还要提醒学生注意画时针和分针的区别。

  2.掌握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表示时间

  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发现、思考、讨论有挑战性的问题,了解时针每天要在钟面上走两

  圈,所以一天要走两个10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出示两幅表示10时的图,让学生观察,看能提出什么问题?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两个都是10时,但不一样,一个是上午10时,一个是晚上10时。

  提问:一天有几个8时,几个9时?

  3.拨一拨:学生在钟面上拨出自己起床和睡觉的时间,然后同桌的同学说一说,要求说完整。教学这一环节时,教师顺势教育学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好习惯。

  4.说一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

  根据儿童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 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对时间的观念,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全课小结。

  教学内容与

  教师的活动

  媒体的运用

  学生的活动

  教师进行逻辑选择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有效突出了重点,分解了难点;多媒体介入了学生感兴趣的钟面,激起了学生说的欲望。课堂效果显示学生能较灵活地运用自己小结出的方法进行练习。课后反馈反映出学生通过语言项目的学习,对认识钟表已经基本理解,包括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大多数学生掌握良好,由练习反馈也可知。

  八、帮助和总结

  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如何更有效地学习新知,尽可能将学生的学习效率最优化;同时教师还需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如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比较、总结,从而更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一. 课文特点:

  这篇课文介绍了威尼斯的重要交通工具---小艇,是从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和小艇的作用这三方面介绍的,展现出威尼斯这个水上城市的风土人情。

  二.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了解在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2. 给课文分段,能合并几层意思归纳第二﹑四段的段意。

  3. 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能写出倒退﹑散开﹑笔直﹑静寂等词的反义词。

  4. 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能围绕重点句写一段话。

  5. 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三. 教学重点:

  1. 学习合并几层意思归纳段意。

  2. 认识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

  四. 教学难点 :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能围绕重点句写一段话。

  五. 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 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2.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教学过程 :

  (一) 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著名的水上城市是哪里吗?那你们知道哪座城市被人们称为桥城﹑百岛城吗?一座城市拥有这么多的名字该是多么有趣的事呀!今天,我要去那里走走看看,你们愿意随老师一起前去参观吗? 那现在我们就出发吧!

  2.投影显示,介绍威尼斯: 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那里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横跨在117条水道上,连接着118个小岛。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柏油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船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

  (板书:13 威尼斯的小艇 )

  (二) 初读课文,根据书后预习题自学:

  1.读准生字表中生字读音,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看注释或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英尺 船梢 簇拥 哗笑 残破 矗立 停泊 威尼斯 操纵自如

  3.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把不懂的词句画出来。

  4.想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三) 检查自学效果:

  1. 指名读准生字表的字音,判断难点字的偏旁。

  尼( 尸 ) 斯( 斤 ) 具( 八 ) 货( 贝 ) 矗( 十 ) 残( 歹 )

  2. 巧用心,记住以下几个字的字形。

  艄:与捎﹑梢﹑消﹑悄换偏旁记忆。

  残:与钱﹑浅﹑线 换偏旁记忆。

  矗:由三个直组成。

  3. 理解个别生字(纵﹑哗﹑矗﹑残)的意思。

  哗:喧哗;喧闹。

  矗:直立;高耸。

  残:不完整;残缺。

  4. 齐读书后读写词语,理解部分词义。

  哗笑:很多人说话并夹杂着笑声。

  矗立:高耸﹑直立。

  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

  沉寂:十分寂静。

  残破:残缺破损。

  停泊:(船只)停留。

  操纵自如:指掌握和控制不受阻碍,很灵活﹑熟练。

  5. 指名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6.自由正确朗读课文。

  (四) 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根据课后阅读思考自学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了解在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威 尼斯的风土人情。

  2.给课文分段,能合并几层意思归纳第二﹑四段的段意。

  3.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

  (一) 读课文,理清思路:

  1.指名分读课文,其他同学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标出。

  2.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意思,想: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内容是--小艇是威尼斯的重要交通工具。作用--总起全文,点明中心 )

  3.默读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威尼斯小艇的?

  4.讨论分段: 样子 (明确: *﹤1﹥ *﹤2-3﹥ *﹤4﹥ *﹤5-6﹥ 板书 船夫技术好 作用 )

  (二) 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2-3自然段,思考:小艇是什么样的?用~~标出。

  2.抓词句,谈体会:小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样子奇特 内部舒适)

  3.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用了怎样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指名分读2-3自然段,说说这两节各讲了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 小艇的样子奇特。

  * 坐在船舱里面感到很舒适。 并列关系 (投影显示)

  5.师:在一个结构段里,如果讲了几层意思,并且它们同样重要,在总结段意时,就要把它们合并起来,谁来说说这段的段意?谁还能说得更简单些?(投影显示段意:小艇的样子奇特,坐在船舱里面感到很舒适。 )

  6.总结: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会发现合并几层意思,并不等于几层意思的相加,需要我们再进行归纳和整理,把多余的词语去掉,这样就比较简练了。

  (三) 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标出。

  2.默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用( )标出。

  3.讨论学习: (明确:课文先概括地写出在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的情况下,船夫总能操纵自如。然后列出三种情况做具体说明,写出船夫的技术好。 )

  4.自由读课文,判断这段是什么段式?可以怎样归纳段意?

  (四) 自学课文第四段:

  1.出示提示,默读自学:(投影显示)

  * 课文写了哪些人坐小艇?人们坐小艇干什么?

  * 想象还有哪些人坐小艇去干什么?

  * 课文最后为什么要写威尼斯夜晚景色,这与小艇有什么关系?说明什么?

  2.集体讨论,明确:

  * 人们:商人﹑妇女﹑小孩﹑保姆﹑老人 去:做生意﹑郊游﹑教堂﹑看戏﹑回家

  * 关系:课文用威尼斯静寂的夜晚结尾,进一步衬托小艇的作用,说明人们与小艇的关系密切,整个城市的喧闹与静寂是以小艇的动与不动为前提的。

  3.归纳段意,想:小艇在哪些方面为人们起了重要作用?

  (段意:威尼斯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离不开小艇。 )

  (五) 总结全文:

  1.快速浏览课文,

  思考:为什么说威尼斯的小艇等于街头的汽车?

  (板书:重要的交通工具 )

  2.作者是怎样把威尼斯的小艇写具体的?

  3.小结: 细心观察,抓住特点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关键。我们今后写作文也要做到这些,才能把作文写好。

  (六)作业 :

  1.抄写词语并复习。

  2.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第四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 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2. 完成书后练习。

  3. 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能围绕重点句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

  (一) 朗读课文,检查背诵:

  1.指名分读课文,回忆如何给课文分段,说出第二﹑四段的段意。

  2. 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3.自由背第四自然段-->二人互背-->指名背-->齐背

  4.完成按原文填空:

  船夫的( )特别好。在河上行船的时候,( ),来往( ),他总能( ),毫不( )。在( )的时候,他( ),在( )的时候,他( )。我们看是( )的地方,( )能够穿过去,而且( ),两边的( )飞一般地( )。我们的眼睛( ),不知( )。

  5. 听写词语.

  (二) 完成书后练习: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倒退---前进 笔直---弯曲 散开---聚集 静寂---喧闹

  2.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以* * * 最讲卫生或* * * 行动最敏捷为重点句,练习写一段话。

  要求:围绕重点句,从几个方面写具体。

  例:在家里穿衣服 * * * 最讲卫生在学校 怎么做 或 吃饭 在公共场所 洗澡 学习时 * * * 行动最敏捷 游戏时 劳动时 。

  3.完成语训的有关习题。

  (三) 作业 :

  1.完成本课有关作业 .

  2.背诵第四自然段。

  课后练习:

  1.写出下列字的读音:

  艄( ) 矗( ) 残( ) 拐( )

  2.判断下列字的偏旁部首:

  尼( ) 具( ) 矗( ) 残( ) 斯( )

  3.组词:

  尼( ) 嘶( ) 货( ) 艄( ) 县( ) 残( )

  泥( ) 斯( ) 华( ) 梢( ) 具( ) 线( )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倒退--- 笔直--- 散开--- 静寂---

  5.填空并完成练习:

  船夫的( )特别好。在河上行船的时候,( ),来往( ),他总能( ),毫不( )。在( )的时候,他( ),在( )的时候,他( )。我们看是( )的地方,( )能够穿过去,而且( ),两边的( )飞一般地( )。我们的眼睛( ),不知( )。

  * 用====标出这段话的重点句。

  * 分层并说出层与层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的五幅春联。

  2、理解课文中的五幅春联的意思。初步了解春联的一些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教学重点: 理解五幅春联的意思

  教学器具: 五幅大红春联

  一、展读春联,激发兴趣。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老师把课文中五幅春联请到我们教室里来了。(出示五幅春联)

  2、看到这些春联,你最想干什么?(读)

  想读就读吧!怎么读都可以,自己默读,朗读,同桌两人读小组读都可以。你想下来读找你的朋友读也可以。

  3、样子大家都读完了,你觉得你哪一幅春联读得最好?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吗?

  (1)就这一幅春联谁敢跟随他比?(为什么不从左往右呢?)谁敢再跟他比?

  (2)还有哪些同学想读别的?谁还想读这一幅?

  ……

  【课堂伊始,教师舍得拿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体现了大纲所讲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这也为下文的理解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理解联意,自主学习。

  1、刚才这一段时间的读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春联。你对这些春联有什么想法呢?请同学们联系课文第一段内容读一读,想一想。(学生自读)同桌两人可以讨论讨论。

  2、谁先来?

  (1)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描绘了美丽的春光)

  想看一看这美丽的春光吗?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微闭上眼睛,听老师读。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说。

  这美丽的春光大家喜欢吗?齐读。

  (2)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

  你从哪个词感受到的?“百业兴”这几个字用来形容我们溧阳最恰当不过了,谁来谈谈?这幅春联正是我们溧阳的写照,谁来把它读的兴旺些(指读)再兴旺些(指读)

  谁还想带大家去看一看?(指读)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齐读。

  (3)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歌颂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

  你觉得这幅春联写的是你的家庭的请举手,你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你的家庭吗?

  指说,生活多么甜蜜呀?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过着这样的生活,怎么样?心里有什么感觉呢?齐读。

  (4)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20xx年就要来到,你有什么美好的祝愿吗?(指说)

  一起读,把这美好的祝愿带回家。一起读,把这美好的祝愿送给所有人。

  (5)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人们十分喜悦)

  你能把这喜悦之情读出来吗?指读,齐读。

  其实课文对春联的内容进行了具体的描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齐读)

  3、同学们,新春佳节,我们漫步在大街上,看到家家户户张贴的大红春联,有什么感觉呢?指说。

  引导读1、2句和最后一句。

  4、其实啊,春联不仅能给我们这么美好的感受,春联中还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呢!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春联,结合课文2、3小节,说一说你从春联中发现了什么。

  (1)学生自读。

  (2)你发现了什么?

  ①⑤词类相同。你具体说一说。别的春联是否也这样呢?

  ②你还发现了什么?“上下联……”齐读。

  ③“春联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

  你能抑扬顿挫地读一读哪幅春联呢?(指读)

  真是和谐动听。如果下功夫……(引读)

  ④我们就来下功夫背一背这几幅春联吧!

  (自背,指背,互背)

  关于春联,除了书本上有的,你还知道什么?(联系图)(春联一般都有横批)

  此时,这句话的意思你一定明白了吧?范读。板书。

  【这部分的教学,我完全放手让学生学习,教师随着学生读的内容,只对一些关键词语或内容进行点拔,往往是三言两语,极其简单明快,却很好地突出了重点】

  三、自由拓展,开阔视野。

  1、既然是很好的学习,我想课文中的这五幅春联是远远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要的,课前,同学们收集了许多春联,想把它展示出来吗?

  (上黑板贴。)

  2、我想,你搜集的这幅春联肯定有深刻的含义,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下面就请你上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指名上台介绍)介绍完让大家自由下位置欣赏。

  3、同学们,再过两个月,新春佳节就要到来了,如果过年时你家门上贴的春联是你自己写的,别人一定对你翘起大拇指的。下面就请同学们尝试着写一写,你可以表达你新年的祝愿,可以赞颂美丽的春光,也可以表现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当然也可以写别的。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让你的希望自由驰骋。

  (放音乐,学生写)

  4、读自己写的春联。

  四、作业 。

  回家以后,把你写的春联写在纸上,张贴在你家的房门上,好吗?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材依据】

  倒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节课内容。

  【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让学生通过文字游戏感受民族语言文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进一步利用同桌关系让学生理解“互为”的含义。自然地引领学生进入到数学王国,理解倒数的概念。利用倒数的概念学会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设计理念

  本节课内容与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联系不大,学生也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因此在设计本节课内容的时候,主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游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尽量分散难点,突出重点,这样学生容易接受。 3、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倒数的认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倒数的概念,能正确的找一个数的倒数,知道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会找小数和带分数的倒数。因此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我是一步一步进行深入的,先引导学生认识倒数的概念,理解倒数具备的条件,会找一个数的倒数。(真分数和整数的倒数),紧接着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引入小数和带分数,引导学生理解如何找小数和带分数的倒数,从而让学生熟练的掌握找小数和带分数倒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归纳,培养学生学会在小组内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归纳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探寻数学知识的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倒数的意义与求法。

  【教学难点】:1、0的倒数,小数、带分数倒数的求法。

  【教学过程】:

  一、 创境导课、激发兴趣。

  1、 文字游戏:

  师:同学们,我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来做个文字颠倒游戏,,比如老师说:“人小”,大家可以说“小人”,好不好,有情趣没有?

  生:(大声喊道)好!

  师:学科

  生:科学

  师:人人为我,

  生:我为人人。

  师:上海自来水,

  生:水来自海上

  师:同学们,刚才的文字颠倒游戏好玩不?

  生:好玩。

  师:那我们再来玩一种文字游戏,大家听好了,老师说“秦少坤是朱倩倩同学的同桌”,还可以怎么说呢?

  生:还可以说“朱倩倩是秦少坤同学的同桌。”

  师:老师能不能理解为“秦少坤和朱倩倩同学互为同桌呢?

  生:开始有些迟疑,然后回答到“可以”。

  板书“互为”

  2、 数字游戏:

  师:同学们,我们的民族语言文字有这样的美妙,其实在数学王国也存在着这样的美,我们不妨来试试。老师比如说“3/4,大家就来说4/3.

  师:6/7

  生:7/6

  师:8/9

  生:9/8

  师:像这样6/7和7/6的两个数就互为倒数。

  师问:那么什么是倒数呢?谁知道?

  生:没人回答。

  师:既然大家不知道什么是倒数?我们就先来看一下几道练习题。

  二、 探究新知:

  (一) 倒数的概念:

  1、出示下列习题。

  4/5×5/4= 6/7×7/6= 1/8×8= 2/3×3/2= 5×1/5= 2/9×9/2=

  (1) 指名学生回答。

  (2) 学生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3) 小组内进行交流。

  (4) 各组汇报交流的情况。

  (5) 师总结归纳:

  ①

  ② 这些算式的乘积都是1. 这些算式中分子和分母都打颠倒了。

  2、 学生齐读倒数的概念,理解倒数具备的条件。

  (二)、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师:那么我们刚才认识了倒数的概念,如何去找一个数的倒数呢? 生: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就可以了。

  师:好,老师现在给大家出几道练习题,大家试试看,能不能正确地找出一个数的倒数。

  生:欢呼雀跃(表现出极其热情的表情)。

  师:4/5的倒数是( ),5/6的倒数是( ),

  0.2的倒数是( ),1 1/2的倒数是( )。

  生:相互交流,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来汇报交流的结果。 学生汇报:

  生A:4/5的倒数是5/4, 5/6的倒数是6/5。

  生B:0.2的倒数是1/0.2, 1 1/2的倒数是2. 板书: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生C:我和上面的同学答案一样。

  师:老师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同学B的回答是错误的,那么正确的答案又是多少呢?小数和带分数如何去找它们的倒数呢?

  生:叽叽喳喳,没人敢回答。

  师:既然大家都不会,老师来告诉大家:小数在找倒数的时候,首先要将这个小数化成分数,然后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交换即可。带分数在找倒数的时候,要将带分数先化成假分数,然后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即可。大家会了吗?

  生:(齐声回答)会了。

  生:再次将刚才做错的题目纠正过来。

  师:同学们,老师碰到了一个难题,有人问老师数字0和数字1的.倒数是多少?老师有点不知道,大家能帮老师这个忙吗?帮老师找到这个答案,好不好?

  生:好

  生: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交流结果。

  (二) 特殊数字的倒数:

  生1:我们小组一致认为数字0没有倒数,因为0×0=0,根

  据倒数的概念判断,乘积是1的两个数才互为倒数,所以我

  们认为0没有倒数。

  生2:我们小组大家都认为数字1的倒数的1,因为1×1=1,

  根据倒数的概念进行判断,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

  以1的倒数是1.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的表现太棒了,大家说的一点都没错,

  看来大家对倒数的概念已经理解了,老师很欣慰。

  板书: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三、 巩固练习:

  1、 3/5的倒数是( ), 0.5的倒数是( )。

  2、判断:

  ①、 1没有倒数。( )。

  ②、0的倒数是0( )。

  ③、0.4的倒数的2/5( )。

  四、 拓展练习:

  列式计算:

  1、4/7乘以它的倒数是多少?

  2、1/6乘以2/3的倒数,积是多少?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本节课即将结束,大家在本节课中学到了那些知识?请你用:“我最高兴的是??,令我最思索的是??,令我最想说的是??,令我最满意的是??”中的一句或者多句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一下。

  生1:令我最高兴是本节课我认识了新的一种数-----倒数。 生2:令我最满意的是本节课我不但认识了一种新的数—倒数,而且我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

  五、 作业:

  板书设计:

  倒数的认识

  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有效反思】:

  本节课教学自己感觉成功之处是:

  1.学生对倒数的概念理解了,知道倒数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会找一个数的倒数。

  2.学生课堂上参与率高,在小组内能和大家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学会了与人合作的能力。

  不足之处是:

  1.学生对找小数和带分数的倒数的方法掌握的不够熟练,全班有。

  1/3的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这个知识点,需要课后及时进行辅导。

  2.本节课在设计练习题的时候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学习,这是本节课不足之处。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评价、争论,也可以表演出来。这既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培养了学生学科学、合理想象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理解炙烤有气无力发现发掘挖掘发掘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阅读,了解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完整的特点,以及它的形成过程、被发现、发掘、命名的过程。

  3、找出课文中推想的内容,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样推想的依据。

  4、抓住主要内容,简要复述课文。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从而理解和领会科学家关于黄河象化石形成过程的假想,增长科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有关化石的资料,谁先给大家介绍?

  (指名学生上台解说并组织其他同学介绍、展示自制的化石图片或有关的资料等。)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北京自然博物馆,参观一具大象的骨骼化石。(出示课件)这就是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

  (板书课题:黄河象)

  (二)学习第一段

  1、看着这具大象的骨架样子(板书:骨架样子)

  你觉得它有什么特点?(高大、完整。师板书。)课文在第几段描绘,请划出有关语句。

  2、学生交流。

  3、齐读这些语句,体会黄河象化石的特点。

  4、(再看图片)看着这具化石的样子,你有什么想了解的?

  5、学生自由提问。师引导提出:黄河象化石是怎样被挖掘出来的?为什么能被保存得这样完整?

  6、古代黄河象的化石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罕见的,人们是怎样发掘的呢?请快速、轻声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找出答案。

  (三)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检查:人们是怎样挖掘出这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的?(学生回答)

  2、此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相机板书:化石的发现化石的挖掘化石被挖掘出时样子)

  3、象化石被挖掘出来时是什么样子的,请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

  4、待学生找到后,师出示句子,生齐读这句话。

  师板书:斜插沙土

  脚踩砾石。

  5、师提问:文章开头向我们介绍了象化石的特点和样子,结尾介绍了象化石的发掘和刚发掘出来时的样子,那么中间部分介绍了什么呢?

  6、生答: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的来历。板书:假想来历。

  (四)学习第27自然段

  1、师问:什么是假想?

  生答:假设、想象。

  2、师:对于发生在几百万年前事,我们现代人根本不可能亲眼所见,也不可能找到现成的资料查询,人们只能根据一些历史性的东西来进行想象、假设。那么,科学家是根据什么来想象、假设黄河象化石的来历的?

  3、科学家从哪几步假想了黄河象的来历?

  讨论得出四层:

  (1)当时的时间、气候和地理环境。

  (2)黄河象怎样来到小河边。

  (3)老象失足落水的情景。

  (4)黄河象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4、师:科学家根据黄河象化石被挖掘出来时的样子,想象了化石的来历,下边,我们就来看看科学家是怎样来想象的。

  5、根据读书要求读课文: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文。

  (2)对这个故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你想问什么?请准备好,在小组内交流。

  6、小组合作,表演大象当时陷进淤泥里的情景。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听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说说文中所说的黄河象是什么样的。

  二、复述课文。

  1、提示:(1)按课文的叙述顺序。

  (2)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黄河象喝水失足变成化石发掘化石展出化石。

  2、指名复述内容。

  3、你认为科学家的假想最生动的一幕是哪里?(生自由回答)

  4、如果不是科学家想象的这样,还可能是什么样?

  5、自由感情朗读。

  三、拓展延伸,陶冶学生情操

  1、刚才大家学得很认真,老师真为大家高兴。你们知道大象的生活习性吗?

  2、生自由谈。并上台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

  3、今天,我们今天认识的大象化石是在甘肃发现的,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老师收集的关于甘肃地貌的资料。(出示甘肃地貌)

  4、待学生看完后,师问:看了以上资料,你有什么不能理解的?

  (引导学生谈到环保的话题)

  四、回顾课文,巩固练习

  对于课文的写作顺序,你有不同的见解吗?能按另外的顺序重新叙述这篇课文吗?(只要学生的见解合理,都应该予以肯定。)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黄河象的文章。科学家们即生动又合理的想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每一个古生物化石中,都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找来这方面的资料读读,也可以推荐给老师和同学。

  板书设计:

  黄

  河

  象

  骨架的样子----假想来历----发掘化石

  炙烤

  高大

  ↓

  斜插沙土

  完整

  干渴

  脚踩石头

  ↓

  陷进

  ↓

  化石

  附:参考资料

  古生物生存在地球历史的地质年代中而现已大部分绝灭的生物。包括古植物(芦木、鳞木等)、古无脊椎动物(货币虫、三叶虫、菊石等)、古脊椎动物(恐龙、始祖鸟、猛犸等)。古生物死后,除极少数(如冻土中的猛犸,琥珀中的昆虫)由于特殊条件,仍保存原有的组织结构外,绝大多数经过钙化、碳化、硅化,或其他矿化的填充和交替石化作用,形成仅具原来硬体部分的形状、结构、印模等的化石。

  化石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大多数是茎、叶、贝壳、骨骼等坚硬部分,经过矿物质的填充和交替作用,形成仅保持原来形状、结构以至印模的钙化、碳化、硅化、矿化的生物遗体、遗物或印模。也有少数是未经改变的完整遗体,如冻土中的猛犸、琥珀中的昆虫等。化石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考虑问题:

  1 .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服务同学,服务美术教学 ?

  2 .如何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同学的环保意识 ?

  案例描述:

  一、导入

  ( 一 ) 情景导入

  随同一阵轻快的乐曲声,屏幕上出现了大片葱茏的森林,镜头渐渐地拉近一棵棵大树,不知不觉间,传来了一阵阵小鸟欢快的呜叫声。镜头在大树繁茂的枝叶中穿行,一个个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鸟窝出现在眼前,这是小鸟的家呀,鸟妈妈和鸟娃娃们有的在唱歌,有的在游戏,有的在捉虫……他们幸福地生活着,充溢了甜蜜和温馨。这时,一只快乐的小鸟被定格在屏幕上。

  ( 二 ) 知识插入

  老师在黑板上出示一张小鸟结构图,简单讲解小鸟的基本形体结构。头 ( 眼睛、嘴 ) 、身体、翅膀、尾巴。

  ( 三 ) 情景转折

  突然,教室里的灯光全暗了 ( 事先拉好窗帘 ) ,屏幕上夜色深沉,小鸟躺在***怀里睡着了。一阵阵隆隆声由远处传来,小鸟惊醒了,问妈妈:“什么声音 ? ”鸟妈妈:“是雷声,不要怕,快睡吧。”可怕的隆隆声由远而近,小鸟睡不着,惊恐地睁大眼睛。鸟妈妈打开窗子向外看去,一只猫头鹰飞过来了,大声地叫着:“不好啦,不好啦,我们的家园被一群怪物摧毁了。”镜头中出现了一个个被砍伐的树桩,机器声、电锯声、喊叫声喧闹混乱。几只小鸟惊恐地飞起来,画面乱作一团。

  一阵雷声过后,四周一片死寂, ( 同学们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 ) 远处传来一声声小鸟的呜叫,叫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凄凉。

  一只小鸟一会儿飞向东,一会儿飞向西寻找着自身的家园,最后累极了,疲惫地落在一棵树桩上,一滴泪水从它的大眼睛里落下来,渐渐地形成了一行字:小鸟的家 ?

  二、引申

  ( 一 ) 谈感受

  灯亮了,教室里还回响着小鸟的叫声,同学还沉溺在对小鸟的同情之中。

  师:同学们,看了动画片以后,有什么感受要告诉老师吗 ? 生:小鸟太可怜了 !

  师:为什么说小鸟可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生:因为树都被砍光了,小鸟没有家了。

  师:没有了树,没有了森林,不但小鸟们没有了家,还会造成什么样更严重的后果呢 ?

  出示“生态平衡图”:

  森林贮藏水分,腐叶制造营养——植物枝繁叶茂,四季花果飘香——小鸟以树为家,为树捉虫梳妆——小树健康生长,小鸟欢快歌唱——清清澈澈河水,鱼儿畅游水上——一派恬静祥和,生机勃勃景象。

  师:这一切都是因为有森林的维护。设想:假如树木被砍光了,水土流失、大地沙化,原来绿色的草原变成了一片荒漠,小河干涸了、鱼儿死去了,小鸟不但失去了家园,也没有了食物来源,后果会是什么样 ? 生:小鸟也会失去生命。

  师:大地变成一片荒漠,我们人类在这样的环境里还能生存吗 ? 生:不能,最后,我们人类自身也会受到危害的。

  ( 二 ) 谈行动

  师:同学们,我们要行动起来,应该怎么做呢 ? 你想过没有 ?

  生:从小就要有维护环境、保护花草树木的好习惯。

  生:我们要栽树种花,给树浇水、施肥、捉虫,让小树快快长大,变成森林。这样小鸟就会飞来安家了。

  生:我在小树边给小鸟建一座小房子,让小鸟住在里面,等树长高了,它会叫来更多的小伙伴在树上安家。

  生:我们维护环境,保护树木,也是维护我们自身的家园。

  三、绘画创作

  ( 一 ) 引导想象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让老师看到了你们的纯真善良,勤劳勇敢。让我们现在就来做小鸟的好朋友,展开我们想象的翅膀,先用画笔去协助小鸟建一个美好的家园好吗 ? 生: ( 兴奋地叫着 ) 好 !

  师:那我们再设想一下,小鸟会喜欢什么样的家呢 ? 大家互相交流一下。 ( 同学们个个眉飞色舞,热烈地讨论着。稍后,老师请几名同学,分别到前面谈讨论的结果。 )

  生:我们想小鸟一定喜欢一大片绿色的森林,因为在那里小鸟会有很多好吃的东西,也会很平安。

  生:我们认为小鸟一定会更喜欢长满果树的森林,所以我想建一个一年四季都有鲜果幼稚的森林果园,让美丽的小鸟在果树上安家,为果树捉害虫,果树会为小鸟提供丰富的水果,它们会成为很好的朋友。

  生:我们还要种上各种各样的鲜花,盖上漂亮的小房子,让那些可爱的小动物也来安家和小鸟交朋友。

  师:好 ! 我们种上各种各样的树木和鲜花,小鸟就会飞回来了,有那么多小动物来到这里,小鸟就不会寂寞了。

  ( 边说边贴出各种树木、花和小动物的图片 )

  ( 二 ) 示范指导

  师:要画好小鸟的家,首先要掌握小鸟的画法。站立的小鸟我们已经看到了,飞行的小鸟呢 ? 请注意: ( 老师张开双臂做小鸟飞行姿态,双臂上下扇动,同学们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做 ) 小鸟的翅膀上下扇动才会飞起来,尾巴也会随着小鸟的上起下落而摆动并起着平衡协调的作用,小鸟在空中滑翔的时候翅膀是平伸的。 ( 边说边在黑板上演示 )

  a .翅膀向上 b .翅膀向下 c .展开飞翔 d . ( 向下落时 ) 尾巴上翘 e . ( 向上飞时 ) 尾巴下坠

  生:哇 ! 好漂亮呀 !

  师:漂亮的小鸟,也要住在漂亮的小房子里。怎样表示小鸟的“家”呢 ? 请同学们好好想一想。老师画了几个小鸟不同的家 ( 出示图片,几种不同的鸟窝 ) 请同学们再想想,还有什么新的画法,你想出来的很可能与众不同,试试看吧。

  ( 三 ) 构思画面

  师:我知道,你们一定都等不和了,想马上就画给老师看是不是 ? 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自身的想法大胆地画出来吧。

  提示:画面以“小鸟的家”为主题,绘画要大胆,画面要丰满,画树的时候,注意前后层次。

  ( 四 ) 开始作画

  ( 播放轻音乐 ) 同学们迫不和待地画起来,经过前面的启发、讲解、演示,同学已经胸有成竹,他们奔驰在想象的空间里,陶醉在绘画的海洋中。有的竟随着音乐轻轻地哼起歌来。

  ( 五 ) 巡视指导

  这时我巡视在同学中间,为他们的智慧而惊喜,为他们的发明而愉悦。在这过程中发现构图好的和创意新颖的,我都和时肯定褒扬,并不忘提醒大家:小鸟的表情也有喜、怒、哀、乐之分。

  四、作业讲评

  ( 音乐结束 ) 把画好了的作业展示在黑板前面,请几位画面有代表性的小作者到前面谈谈创意和感想。

  生:我用黄色代表沙漠,沙丘下面是一个个砍掉的树桩,小鸟站在沙丘中露出一角的树桩上,怀念在绿色森林里的美好时光。

  ( 小鸟头上一个大圆圈里是茂密的森林…… )

  师:你真是一个有同情心的好小朋友,在这幅画里我们看到了小鸟的悲痛和凄凉,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维护环境,绝不能让这种悲剧出现。

  生: ( 画面中间是红红的太阳,四周围绕着一群漂亮的小鸟。 ) 我画的是快乐的小鸟,它们生活在充溢阳光的大森林里。小鸟飞得高了,所以看不到树。

  师:你想得真巧,省去森林,用阳光下小鸟的快乐,来表达它们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家。

  生:我画的小鸟住在树上一个漂亮的大花篮里,周围开满了鲜花,妈妈出去找吃的了,小鸟唱着歌,等待妈妈回来。

  师:你画得真美,看画就知道你一定是一个爱美、爱生活的小姑娘。小鸟的“家”画得非常有创意。

  ( 还有其他很精彩的画面,由于时间的关系不能一一讲评,更多的同学画的是树木、鲜花和飞翔的小鸟,都画出了自身真实的感受。 )

  师:今天同学们表示得真不错,“画”也非常漂亮,你们的爱心也感动了老师,奖励给每位小朋友一个小燕子头饰,让我们像小马一样飞翔吧。

  ( 同学戴上头饰,播放《小燕子》的歌曲,同学边唱边做动作,在歌声中像小鸟一样扇动着翅膀 )

  反思与研究:

  《小鸟的家》,是根据课程规范实验教材湖南版,一年级美术教材中《小鸟的家》一课,引申出来的辅助课。意在给小朋友们提个醒,帮小鸟找家固然重要,维护好小鸟的家园更重要。《小鸟找家》是从小鸟贪玩、迷路找不到家了,请小朋友想方法帮小鸟找家这一层面,开发同学的想像力,激发同学的爱心。 《小鸟的家》是从环保这一大的主题切人的,设计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手段声形兼备的特点,用视觉的冲击和听觉的震撼,紧紧抓住小朋友们的心,使他们感同身受,小鸟快乐,他们高兴,小鸟悲痛,他们难过。随着镜头的转换和故事情节的不时深入,小朋友们感受到了土地沙化的恐惧,重新体会生活在绿树环绕,鸟语花香的环境里的美好。维护环境这一主题对于小朋友来说比较繁重,他们不理解,砍掉一棵树小鸟怎么就没有家了呢 ? 这也正是本课设计时列为重点环保教育的主题。我利用“生态平衡图”的直观性来协助同学理解森林的作用,使他们渐渐地明白一个道理:要想生活得幸福快乐,必需维护好环境,从小做起。从保护每一棵小树做起。培养同学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的美好情操。

  ( 一 ) 情景导入 声形兼备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和网络资源的普和,使我们有了多媒体教学形式的选择,给我们无限的想象和发明空间。本课根据小朋友们爱看动画的特点,利用网络资源动画引入,自然生动,扣人心弦,使小朋友们很快就被画面吸引,融人到本课主题的思维当中,较好地解决了教学的导入。

  ( 二 ) 启发想象 调动潜能

  运用设问的对话方式,启发同学的想像力。给一年级的同学上课,对话比老师长篇大论的讲演更有效。提问时由浅入深,步步拓展,同学在回答问题时非常踊跃,他们思维活跃,跳动性强,这恰好说明了同学想像力的丰富。老师要适当的给予和时的肯定和褒扬,并积极引导和启发,让同学在大的主题下调动潜能,发散思表维。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发明的天空里飞翔。

  ( 三 ) 师生互动 营造氛围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也从多方面一起开启了老师和同学的想象空间。在讨论小鸟飞翔的动作时,老师用形体语言演示小鸟飞行的动作,同学很快就理解了并跟随老师一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同学对小鸟飞行时翅膀形态的理解。这时,老师再画出小鸟翅膀朝上、朝下、平展等动作,同学很快就能掌握并运用到创作当中去了。

  ( 四 ) 观察理解 掌握技能

  小鸟的基本画法虽然在《小鸟找家》一课已经接触到了,为了加强同学的印象,使同学能更好地表达情感,我还注重技能的传授,重点示范了小鸟飞行等画法。我认为,一年级的小朋友观察事物笼统,往往画得很不具体,影响绘画兴趣和信心,引导同学仔细观察和正确表达是我们老师的责任,也是提高同学创作热情、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 五 ) 展开思维 宣泄情感

  同学的思维能力是惊人的,假如有时问让他们讲讲自身的“画”,每一个人都能讲出不同的故事来,小朋友们想象丰富、情感单纯,他们会用丰富多彩的线条和色彩,来表达自身的爱和恨。关于《小鸟的家》一课,通过启发对话,他们在头脑里编织了许多故事,这些故事形成许多变幻不定的画面,图画就是他们宣泄情感的一种方式和讲述故事的最好方法。

  通过《小鸟的家》一课的设计与实践,我体会到现代美术教筒应改变“学科本位”的教学观念和模式,着力于同学素质的培养:教学中注重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贴近小朋友的生长经历和生活积累,选取同学理解并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由浅人深、深入浅出地传授一些对小朋友生长有益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观察和认识世界,更自由地按自身的意愿进行创作和表示。美术课同样可以达到其他科教学所能挖掘出的深刻内涵。以美启智、以美怡情是美术课教学的根本宗旨。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活动一:

  根据图让学生观察,发现,谈话引出数字歌里的句子。

  1、孩子们,今天的小河边格外热闹,你瞧来了好多小动物,看看你喜欢什么?给大家说说。(激发学生怀着一种新奇去看图、观察,产生一种想告诉别人的欲望。)

  2、学生纷纷回答,我喜欢这儿的什么动物?

  生说时,师贴出相关句子卡片。如果生回答到具体数量,如七条鱼,三只羊等,马上给予充分肯定、表扬:观察真仔细。如有学生回答到这些动物怎么样,什么样等,如七条鱼在水中自由的游动。小鸟在空中快乐地飞等,更应及时大力表扬,赞扬他们能用恰当、准确的语言表达了,生动形象。

  3、学生说一句,师贴一句,孩子跟读一句,把要求认识的字用红色特别注明,以吸引学生注意。

  活动二:

  把列出的动物按一定顺序排一排,把训练思维与表达相结合训练。

  1、孩子们,你能把图上这些动物按一定顺序排一排吗?(此时孩子非常活跃,有的讨论,有的独立思考。)

  2、学生上台取卡排列,并说说按什么顺序。

  生A:虾、鱼、鸭、小虫、公鸡、羊、马、牛、小鸟。

  按从水中到陆地,再到天上的顺序,也可以倒过来,从天上到地下。

  生B:小鸟、马、羊、牛、鸡、小虫、小鸭、小虾、小鱼。

  按从远到近,也可按从近到远。

  生C:牛、马、羊、鸡、鸭、小鸟、鱼、虾、小虫。

  按数量从少到多来排列,也可以按从多到少的顺序。

  孩子们想象丰富、奇特,积极开动脑筋,老师大力鼓励。同时让学生明白一些排列顺序的方法。学生还有许多种排列,让孩子们尽情说。

  3、师念一、二、三学生数到十,师接说,十个数字真有趣,小朋友们念得笑哈哈。(师贴句子)。

  4、看谁最能干,能通顺、流畅地读《数字歌》。

  请生读的时候,其余孩子认真听,纠正字音。

  互评中学读,熟读,读时与图相结合,强调量词的准确性。

  5、练习背诵,形式自由,可一个人背,可小组接龙。形式不定,背得流畅的同学奖励图上的动物。充分调动小朋友背的兴趣。

  活动三:

  巩固认识儿歌中要求认识的字。

  1、孩子们,儿歌中这些红色的字可难认了,有谁会认,请会认的小朋友当小老师。互相认读。

  2、开火车检查认读情况。

  3、从儿歌中取出这十一个要求认的字,请生上台,给它找家,送它回家,再读一读。

  4、齐背《数字歌》。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绘制温度变化曲线图和物体影子长度变化曲线图,并能分析曲线图发现一天里温度与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培养、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与想象力。设计制作一个太阳钟。能与同学团结合作,开展小组的研究活动。

  科学知识

  知道一天里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情况及所引起的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 认识一天中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物体的影子会发生方向与长度的变化。认识一天中气温也会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变化。知道能够利用影子的变化来测定时间。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定观察计划,进行观察实验,发现一天里温度与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 难点:设计制作一个太阳钟。

  【教学准备】

  粉笔、卷尺(米尺)、铅笔、绘图纸、直尺、厚纸板(或小木板)、竹杆(或小铁丝)等。

  【教学建议】

  课前留心天气预报;与其他教师协调,将第一课时安排在早自习;建议教师也选取一个观察物,每隔一段时间用石灰粉沿影子画出影子长短方向。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一下太阳与影子的奥秘,愿意吗?板书课题。

  二、探究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

  (一)了解学生已有认知

  1. 看书上的插图,小结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

  2. 大家认为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与影子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把大家都认同的意见记下来。

  3.分组汇报(提示倾听,避免重复发言)。

  学生每回答一条教师都询问大家:“你们同意这种观点或这种说法吗?”教师在副板书处做好记录,对于学生有争议的意见做上记号,暂不作评判。

  (二)提出问题,作出预测。

  1.提出问题:一天中,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物体的影子、气温到底会怎样变化呢?

  2.分组讨论,作出预测,把预测的结果写在科学文件夹上

  (三)探讨观察方法,设计观察计划。

  1.那么你们认为怎样观察可以验证我们的预测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制定观察计划。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的计划最可行。

  2.拿出科学文件夹,学生讨论设计,师巡回指导。

  3.交流讨论的结果,师评价激励:

  ①选择观察物 要选择空旷地直立的物体影子做为观察的对象,旗杆、教学楼影长不容易测定,可选择排球架、单双杠等。如果没有可以用来观测的对象,亦可以在小木板上立一根小杆,再将其放在阳光下用来观察。(观察过程中形成影子的标志物不能移动) ②观测项目 太阳的位置、高度,影子的方向与长短。

  ③观察间隔时间 每隔一节课观察记录一次。

  4.重申活动纪律。(团结协作,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

  (四)、室外观察,搜集数据

  1、组长领队下楼,保持安静。

  2、分组,合作实验,搜集数据。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不良现象。

  三、总结(提前5分钟回教室)

  1、评价刚才学生的室外实验表现。

  2、要求学生下午利用课间活动时间继续观察,记录结果,探索它的规律。

  3、明确下节课内容:下节课我们将对这节课观察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出其中的奥秘。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太阳和影子的奥秘。(板书课题:太阳和影子)

  二、新授

  (一)影长与气温的关系

  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

  2.组分析观察结论,说一说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的变化和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3.交流观察结果,共享我们的发现。

  4.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和气温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曲线图:纵轴表示影长(气温),横轴表示时间。

  5.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曲线图(先让学生用铅笔在曲线图上画。)

  6.析曲线图:

  ①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

  ②一天中气温又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讲解一天中最高气温不在中午的原因。) ③我们还有什么发现?

  (二)制作太阳钟

  1.介绍古代的太阳钟——日晷

  ①铺垫孕伏 “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手表;上课的时间表)“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

  ②学生阅读19面的资料,了解日晷。

  ③播放视频:日晷。老师对日晷的计时原理进行适当的讲解。

  2.制作太阳钟

  1.制作简易太阳钟

  ①谈话:古代的劳动人民,通过自己的长期观察制作了各种形状的日晷,你们想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日晷吗?

  ②小组讨论制作方案,共同讨论如何给自己的太阳钟标上刻度,画出设计图。

  ③动手制作。

  ④展示、评比。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8篇】相关文章: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10篇07-15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集锦10篇07-29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集锦7篇07-12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9篇02-27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6篇02-11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六篇01-24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5篇02-09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10篇07-13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10篇01-13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10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