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优秀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5-09 09:05:3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优秀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优秀的教学设计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在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研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培养科学研究方法,得出清晰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归纳、动手、创造等多方面能力,以及培养了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发光体位置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师和学生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做这样一组小实验:

  (幻灯)

  你看到什么:

  ①用凸透镜近距离的看书上的字;

  ②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屏幕;

  (用凸透镜近距离看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同样是凸透镜,所成的像却有如此大的差别。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疑问,请把你的疑问写下来,然后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①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②为什么会有时成放大的像,有时成缩小的像?③什么时候成放大的像,什么时候成缩小的像?……)

  当然,同学们一定还有许多其它的问题,今天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幻灯)课题: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

  提出猜想

  同学们想一想:凸透镜成像的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这样猜想的根据是什么?

  (与物距有关;与像距有关……当放大镜靠近物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放大镜远离物体时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我们必须干什么?(做实验)

  制定实验计划

  在制定实验计划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照相机的使用。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配合一下老师。

  现在老师想用这架照相机拍下他的相貌,大家看看老师这样做行不行。

  ①(把镜头对着大家)我这样拍,能拍到他的脸吗?怎么办?

  ②(把镜头倒过来,对准自己)能拍到像吗?景物、镜头和胶片必须谁在中间?

  ③(把相机高高举过头顶)能不能拍到他的脸?应该怎么办?

  ④(把镜头非常的靠近该同学的脸部)能拍到像吗?

  好,现在老师学会拍照了。(拍下一张照片)同时,老师也相信大家一定能设计好本次的探究活动。

  小组讨论完成学案上的实验计划。

  ①你打算如何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先把物体放在u>2f处,然后放在2f>u>f处,最后放在u<f处。这样,由远到近,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②你打算使用哪些器材来完成本次探究活动?

  (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光具座)

  介绍:大部分同学也许不了解光具座,它是专门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仪器。另外,本次实验我为大家准备的凸透镜焦距都是10cm的。

  ③实验具体步骤:

  (a、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到光具座上,并使它们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

  b、逐次固定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分别为:30cm、15cm和5cm,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记录像距和像的'性质。

  插入:在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当物距为5cm时,会不会像我们刚才使用照相机一样,在光屏上看不见像?如果无法成清晰的像,我们可以透过透镜看看像的性质。

  c、实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理仪器。)

  ④你认为本次实验还应注意什么?

  (及时记录数据……)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步骤开始实验。

  (学生开始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好!实验结束,请同学们把蜡烛熄灭。我们请一个小组汇报一下实验结果。

  物距与焦距关系

  物距u

  (cm)

  像的性质(f=10cm)

  像距v

  (cm)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30

  2f>u>f

  15

  U<f

  5

  (介绍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与他们的是否相似?

  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从这张数据表格中可以得到什么?<br

  > ①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

  ②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

  ③像的虚实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虚像?在什么情况下成实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思考:根据上表的数据,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

  小结:大家实验做得很好,得到了许多有用的数据。科学家也是这样经过实验探究、分析数据从而找出规律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当然,相信同学们还有其他许多的问题,同学们课后可以相互讨论,也欢迎同学们与老师来共同探讨。

  附件:学案

  一、引入新课:你透过凸透镜看物体后,有哪些疑问?请把它们写下来:

  1.

  2.

  ……

  二、猜想:凸透镜成像情况不同与哪些因素有关?你猜想的根据是什么?

  三、制定实验计划:

  ①你打算如何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②你打算使用哪些器材来完成本次探究活动?

  ③实验具体步骤:

  ④你认为本次实验还应注意什么?

  四、进行实验。

  五、探究实验记录表

  物距与焦距关系

  物距u

  (cm)

  像的性质(f=10cm)

  像距v

  (cm)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30

  2f>u>f

  15

  U<f

  5

  可不填

  六、结论

  ①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或放大的像?

  ②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的像或倒立的像?

  ③像的虚实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虚像或实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或倒立的虚像?

  思考: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成缩小的实像时呢?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优秀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找规律》优秀教学设计范文07-02

《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设计03-04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找规律》04-06

《荷花》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07-22

《猴王出世》优秀的教学设计07-17

《大自然的启示》优秀教学设计12-02

《荷花》优秀教学设计04-14

白鹅优秀教学设计04-04

《松鼠》优秀教学设计04-03

《老王》优秀教学设计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