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文言文《童趣》教学设计

时间:2021-05-05 13:56:5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文言文《童趣》教学设计范文

  学习目标:

文言文《童趣》教学设计范文

  1.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反复朗读课文,培养语感(能读准节奏、停顿),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文章内容。

  3.把握文言词语解释的最常见方法,积累一点文言词汇。

  4.唤起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

  学习重点:目标1、2、3

  学习难点:目标2、4

  学习安排:两课时

  学法指导:

  认真阅读预习·导学,知道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再仿照朗读示例,大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然后参照文言词语解释示例,联系上下文,粗知文章内容,练习用自己的话叙述出来。

  学习过程:

  一. 预习·导学

  1.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知道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

  (1)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特点是简洁、典雅。文言文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也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二者同源而异流,二者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同为主,不同为次,所以不难学,我们要有学好的信心。

  (2) 学文言是为了继承祖国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的许多事情;文言文中的许多词汇、语汇依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学文言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

  (3) 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培养语感方法有三要:一要熟读背诵课文,目的是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要自己用心领悟,目的是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要主动积累词汇、语汇,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这三条密切相关,缺一不可。

  2.查阅资料,了解一点作者和其作品的知识,写在下面。

  3.照下面的朗读示例,大声朗读课文三遍以上,要求读准句子的节奏、停顿。

  示例:能/张目·对日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使之/冲烟/而飞鸣 作/青云·白鹤/观

  (说明:/表示明显的停顿,·表示极短的停顿)

  4.文言词语的解释,最常见的方法是添字组词法和换用同义词替代法,如:细(仔细)、察(观察)其纹理;昂(抬)首(头)观之。请按此方法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① 项( )为之强 ②作( )青云白鹤观( )

  ③果( )如鹤唳云端 ④以丛草为( )林( )

  ⑤为( )之怡然称快 ⑥兴( )正浓

  ⑦方( )出神 ⑧驱( )别院

  5.在认真完成上面第3、4题的前提下,尝试着用自己的话叙述文章内容,把你不清楚词义的词语、不理解句意的句子都写在下面。

  6.平常的事物或景象,经过想象和联想,往往会变得美丽而奇特,从而获得超出这一事物或景象本身的乐趣。你小时候有过这样的体验或经历吗?请用简洁的话叙述出来,写在下面。

  二.学习·研讨

  1、 导入 。

  2、 简介作者、作品。

  3、 朗读课文,读准节奏、停顿,粗知文章大意。

  (范读、领读、自由读、分组读、齐读)

  正音:(1)项为( )之强 (2)鹤唳( )云端

  (3)怡( )然称快 (4)凹者为( )壑( )

  (5)土砾( )凸者 (6)二虫尽为( )所吞

  4、 疏通文意,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文章内容。

  (逐段疏通,学生提问不理解的词语义,学生解答,师帮助,生在书上或讲学稿上做好记录,以便积累。)

  5、 问题研讨。

  (1) 你能梳理出文章的结构吗?试用简洁的话表述。

  (2) 文章主要叙述了哪两件事?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能统摄这两件事的词语(主旨)是什么?

  (3) 为什么说这两件事都有物外之趣(或者说,作者是如何获得物外之趣的)?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三.巩固·延伸

  1、 背诵全文。

  2、 积累文言词汇(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

  (1)故( )时有物外之趣 (2)私拟作群鹤舞于( )空中

  (3)徐喷以( )烟 (4)以( )丛草为林

  (5)物外之( )趣、心之( )所向、驱之( )别院

  3、 记住文后列出的本课出现的成语,并在书上解释出它们的意思。

  4、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文后习题。

  乃如其言,用宜兴窑长方瓮叠起一峰,偏于左而凸于右,背作横方纹,如云林(1)石法,岩凹凸,若临江石矶状。虚一角,用河泥种千瓣白萍。石上植茑萝,俗呼云松。经营数日乃成。至深秋,茑萝蔓延满山,如藤萝之悬石壁。花开正红色,白萍亦透水大放。红白相间,神游其中,如登蓬岛。置之檐下,与芸品题:此处宜设水阁,此处宜立茅亭,此处宜凿六字曰落花流水之间,此可以居,此可以钓,此可以眺;(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注:(1)云林,元画家倪云林

  1) 给本文拟一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个境界,既有实写,也有想象,请各选一处,写在下面:

  实写:

  想象:

  3) 译出下列句子:

  (1) 红白相间,神游其中,如登蓬岛。

  (2) 胸中丘壑,若将移居者然。

  4) 和《童趣》相联系,说说作者沈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生活的态度如何?

【文言文《童趣》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跳绳教学设计范文09-10

《太阳》教学设计范文04-09

《赵州桥》教学设计范文04-09

《西湖》教学设计范文04-07

部编版文言文《囊萤夜读》教学设计模板05-09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范文07-18

《咬文嚼字》优秀教学设计范文07-02

《电功》教学设计范文06-27

《刷子李》教学设计范文05-24

《画杨桃》教学设计范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