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面的旋转》六年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时间:2021-04-25 12:52:0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面的旋转》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面的旋转》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1、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初步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以及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2、理解圆柱和圆锥的形成与面的旋转之间的关系。

  教学教具:

  圆柱与圆锥模型

  教学过程:

  一、认定目标

  1、看第1页第一幅图,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彩带通过旋转形成了一个曲线图形圆。)

  观察第2题图,说自己的发现。

  师:下雨时汽车的雨刷是怎样运动的`?形成了什么图形?(总结出线的移动可以得到面)

  再让学生做第2页第3题,结合课前的活动问:纸片旋转后形成什么图形?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出面的旋转可以得到体的结论。)

  2、教师出示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各种物体(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圆锥、圆台)

  游戏规则:一人上台摸,并描述你摸到的这个物体的最典型的特征,使下面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你摸的这个物体的名称。摸出物体后,教师让学生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引出这节课要探究圆柱和圆锥。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

  二、小组交流

  1、从生活的实景图中发现圆柱和圆锥。

  从书第2页找一找的实景图,找出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与同伴互相指一指,哪些是圆柱和圆锥,并指名回答。

  2、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圆柱、圆锥的特征。

  用各种方法,如摸、量、画等,观察带来的圆柱、圆锥形实物,你们有哪些发现?用手中的工具验证你们的猜想。并填写小组合作学习的报告。

  你们猜想它有哪些特征?你们是用怎样的方法验证你们的猜想的?把验证方法记录下来,与同学交流。

  1、小组汇报反馈。

  三、课堂讨论

  圆柱与圆锥的特征有哪些?

  教师抓住几个关键点进行引导:

  圆柱的特征:

  ⑴两个底面、一个侧面。底面是由两个大小完全相等的圆组成。侧面是一个弯曲的面。

  ⑵认识圆柱的高,并会测量圆柱的高。如果没有学生探究这个问题,教师要示范两个底面大小差不多的圆柱,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高不同,问:你能想出什么方法测量圆柱的高吗?圆柱有多少条高?(圆柱有无数条高,每条高的长度相等。)量一量你带来的圆柱的高是多少?

  圆锥的特征:

  ⑴由一个底面(圆)、一个侧面(曲面)组成。

  ⑵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有多少条高?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并动手测量圆锥的高。

  小结:通过刚才的合作学习和交流,你能说一说你现在知道了圆柱和圆锥有哪些特征吗?

  4、说一说,认一认。

  课本第3页,引导学生观察圆柱和圆锥的直观图,为什么会画成这样?

  说一说,在生活中见到的哪些物体的形状像圆柱、圆锥?

  四、回扣目标

  1、第1题个别口答。你是如何判断的?

  2、第3题。先独立思考,再与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3、第4题。想一想,连一连。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想象,想好后动手连一连,集体讲评。

  4、第5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找出问题解决的关键,然后再进行计算。

  五、反馈纠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面的旋转》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04-26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正比例》的教学设计范文05-12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正比例》的教学设计范文05-11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下册期中考点复习08-24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自测卷「北师大版」01-07

数学教学设计12-27

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学设计03-23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北师大版」01-02

六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北师大版12-26

北师大六数《运算律》教学设计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