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4-25 08:43:5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的教学设计

  1、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图形,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讨论,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乒乓球和球拍。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了解意义

  1、师:王老师班上开展了一次10秒颠球比赛,想知道比赛的情况吗?

  课件展示:小明10秒颠球12个,小红颠了10个,但她觉得颠得太少了,于是要求又颠一次,颠了11个,又觉得少了,又颠了一次,颠了12个。

  师:谁赢了?

  2、展示小黑板,通过直观操作学生思考小红10秒颠球的成绩。

  师:为什么要移动这个球?这里多一个,这里少一个,说明原来每一次的个数?移动这个球后呢?移动多的,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一次的个数一样多,这种方法我们称为“移多补少”

  板书:移多补少

  师: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把这个球移到这里,每一次颠球的个数变得同样多,都是?(11个)那11表示什么?我们就称同样多的这个数11是10、11、12这3个数的?(板书:平均数)

  师:11表示什么?11是10、11、12的?

  板书课题。

  师:为什么用11来表示小红的成绩?

  课件展示:平均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3、师:王老师也参加了比赛,同桌讨论一下王老师的成绩是多少。

  学生上台操作,课件再次展示。

  提问:老师的成绩是13个,但为什么这三次颠球都没有出现13?

  课件展示:平均数不是实际的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二)操作活动,深入探究

  1、比一比

  比赛要求:

  (1)每位选手对应一位记分员,比赛结束后由记分员将选手成绩汇报给老师。

  (2)比赛过程中遇到球掉落的情况,可以立即从球盒中拿新球继续进行比赛。掉落的球专门由两个同学负责收集。

  (3)比赛时间为10秒,以老师的“开始”和“结束”口令为准。

  2、第一轮比赛,选取相同人数的男生和女生。汇总学生颠球个数,分析获胜的队伍。(求总数或平均数)

  3、第二轮比赛,选取不同人数的男生和女生。汇总学生颠球个数,分析获胜的队伍。(求平均数)

  师:请把你们队的平均数算出来。

  指名学生回答:怎么列式的?每一部分表示什么含义?

  小结:如何计算平均数?

  板书:总数÷份数=平均数

  总结:在第二轮比赛中,谁帮我们解决了问题?正是因为平均数可以表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所以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好。

  (三)分层练习,巩固知识

  1、判断

  (1)王悦5次跳远的总成绩是10m,她每次的跳远成绩肯定都是2m。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cm,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cm。

  (3)小东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kg,小刚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4kg,小东一定比小刚重。

  师:用手势判断。说一说为什么。

  2、解决问题:第一小组4人,一共做了100个。第二小组5人,一共做了110个。哪个小组成绩好些?

  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5年版《世界卫生统计》报告中,中国的人口平均寿命为:男性74岁,女性77岁。海口一位73岁的老爷爷看到新闻后潸然泪下。谁来劝劝这位老爷爷?

  (四)课堂总结,点拨强化

  师: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课件展示)

  作业布置:课本94页第5、6题。

  现实生活, 乒乓球, 多媒体, 平均数, 自信心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2-31

人教版数学《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通用25篇)04-13

数学教学设计12-27

人教版灰雀教学设计04-02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04-26

人教版四年级《白鹅》的教学设计(精选7篇)05-22

四年级数学下册《手拉手》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04-14

四年级语文下册:《麦哨》教学设计04-05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04-21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