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17 19:18:50 晓凤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精选5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1

  一、教学内容: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了解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方法。

  2、会在有横轴和纵轴的方格图上根据数量多少描点、连线。

  3、看懂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中数据及其变化情况作数量的简单分析。

  4、体会统计在生活里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培养观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看懂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中数据及其变化情况作简单分析。

  四、教学准备:

  1、让学生收集一至五年级第二学期自己的体重情况,并制成统计表。

  2、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画有横轴和纵轴的方格图。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辅垫。

  1、教师叙述:小明是一个气象爱好者,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认真地收集了2005年每个月的降水量,并把收集来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多媒体出示统计表)。

  2、教师叙述:小明为了比较形象具体地把收集来的数据表示出来,他把收集来的数据制成了这样一幅统计图——(多媒体出示例题制作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3、问:这是一幅什么统计图?它用什么表示每个月的降水量的?有什么特点?

  (二)初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引入新课。

  1、教师叙述:后来,小明把它改成这样一幅统计图——(多媒体出示例题单式折线统计图) 问:这幅统计图与刚才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指导学生看懂图中每个月的`降水量是多少,弄清折线上升、下降与数量变化的关系)

  2、揭示课题。

  这幅统计图叫做单式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三)制作折线统计图,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

  1、师生共同制作图。

  (1)师生共同边说教师边用多媒体演示至画好横轴、纵轴、网格后的图。

  (2)针对一月和二月的降水量,让学生说说如何描点?(学生说,教师用多媒体演示。)

  (3)问:怎样连线?(突出“顺次”,教师用多媒体演示连线过程。)

  (4)制好后检查。

  2、指导学生看图。

  问:从这幅单式折线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相邻两个月之间,哪两个月之间的降水量上升得最快?哪两个月之间的降水量下降得最快?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归纳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请你说出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指出: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板书:特点:表示数量的多少。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问:小明为了表示2005年降水量变化的情况选用哪一幅统计图比较好?

  (4)教师叙述:所以小明把这幅折线统计图寄给了当地的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为当地的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一点依据。我们也要学习小明,小能人做大事,用自己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实际,为祖国的发展作点贡献。

  (四)巩固练习。

  1、(1)根据自己收集的一至五年级第二学期的体重制成折线统计图。

  (2)画完后相互交换检查。

  (3)同桌根据自己制成的折线统计图相互说说自己的体重变化情况。

  (4)到实物展示台前展示自己画的折线统计图,并向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信息。

  2、教师叙述:小红生病了,在今年6月7——9日住进了医院。医院每隔4小时给她量一次体温并制成了折线统计图。(多媒体出示第一题图)

  (1)指导学生看图。

  (2)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3)这幅折线统计图与我们前面见到的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指出:在实际运用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制作折线统计图。

  3、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4、深化拓展。

  教师叙述:我是育才文具店的老板,你们都是我的员工。我收集了本店二至九月钢笔销售的情况,并制成了折线统计图。(多媒体出示图)进货多了,我怕卖不掉,积压资金。进货少了,我又怕不够卖,赚钱少了。请你根据图帮我预测一下十月份我该进多少支钢笔比较合适?

  ①学生先独立分析。分析完后口答,并说明理由。

  ②指出:这要用到更为复杂的统计,比如市场调查等等。同学们有兴趣的话,课后可以开展讨论研究,组织关于这方面内容的一次数学课外活动。如果活动开展得好,我将给你加薪——给平时成绩加分。

  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经历读稍复杂折线统计图、交流信息和进行简单预测的过程。

  能读懂稍复杂的单式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数据作出预测。

  体验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直观性和科学性,获得丰富的统计知识和经验,发展统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读懂稍复杂的单式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数据作出预测。

  教学过程:

  读折线统计图

  1、打开书103页,看图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图。

  2、让学生讨论“部分年份”的`意思,并说一说这幅图的特点。

  3、观察上面的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4、让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试着预测一下我国2002年以后的水果产量。

  讨论交流。

  试一试

  1、让学生看书读统计表,并提出制作图的要求。

  2、交流展示自己的统计图。

  3、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练一练

  1、先读题,了解题目要求,再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2、交流绘制的统计图,互相评价。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3

  教学内容:

  课本第37页例2;练一练;《作业本》第17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初步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2、理解折线统计图中所表示的数据的意义和数量关系的变化情况,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量的变化过程作简单的描述。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格式和作用,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在教师帮助下进行绘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出示:反映同一统计内容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一幅(图略)。

  1、请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1)学生观察统计图,同桌或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学生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师生共同评价并概括出:相同的地方:都有标题、单位、制图日期和纵横轴;

  不同的地方: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是用折线上的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2、讨论:比较一下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你觉得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于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为?

  (1)学生讨论。

  (2)反馈交流,师生共同讨论明确: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3、想一想:通过刚才的比较,你觉得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在制作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你会画折线统计图吗?

  二、学习折线统计图的制作

  1、出示例2:某地2004年各月平均气温

  (1)思考题:根据题目中的最高平均气温,纵轴上1格表示几度较好?那么纵、横轴各要画多少长?

  (2)学生尝试绘制统计图,教师巡回指导。

  2、反馈交流。(投影仪)

  (1)展示作品

  (2)说说制作过程

  (3)教师概括制作方法

  三、读图练习

  1、从图中可以看出: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低?

  2、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上升最快?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下降最快?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说说你的方法。

  3、你能否说说这个地方2004年全年气温的变化情况?你认为全年气温变化的转折点在哪里?

  4、你还能从图中想到什么?说给其他同学听一听。

  四、练习(读图与画图)

  1、试一试。

  2、练一练。

  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4

  教学要求

  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了解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2、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教师指出,从条形统计图里只是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不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二、新授

  1、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折线统计图。教师指出:这种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上面内容,教师指着图说明。)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2、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提问: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其特点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回答:相同的地方都是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不同的地方,条形统计图表示多少的是用直条的长短,折线统计图是根据数量的多少在图中描出各个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成折线。

  因此,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从折线的起伏,清楚直观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教学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1)教学例3。

  出示例3:(课本第62页)

  理解题意后,教师提问:

  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哪些相同的地方?(都是先确定水平射线的长度和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的高度;都是用

  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都要写统计图的标题;注明制图日期和单位。)

  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条形统计图要画直条,折线统计图先根据数量描点,并依次把相邻两点连接成一条折线,再在各点旁注明数字。)

  学生弄清楚上面的问题后,教师介绍具体制法。

  ①描点。

  教师先描一月2C的一个点,再指名学生在黑板上试着描点。

  ②连线。

  教师指导学生顺次连线。并提醒要写上标题、单位和制图时间。

  今天我们学习了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谁能说说,制作折线统计图和制作条形统计图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三、巩固

  四、全课(略)

  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5

  教学内容: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材第104~105页例1及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

  会看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教学难点:

  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数据。

  2006年:426支;2007年:394支;2008年:468支;2009年:454支;2010年:489支;2011年:499支;2012年:519支。

  这是老师收集的20xx~20xx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支数的数据。像老师这样整理数据的方法好吗?你想怎样整理这些数据?(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你能说说用统计表或条形图来呈现数据有什么好处吗?(统计表更清楚,更有条理;条形统计图更形象直观)。

  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还经常用这种方式来表示这些数据,课件出示课本105页例1折线统计图。(揭示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

  二、新课讲授,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

  1、读懂图意。

  谈话:看来折线统计图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这个折线统计图吗?

  请同学们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折线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是怎样表示数据信息的?

  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提问:表示2007年参赛队的点在哪里?这一年有多少支参赛队?20xx年呢?

  2、数据分析。

  谈话: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出示问题

  (1) 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数据的?

  (2) 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

  (3)参赛的队伍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下降得最快呢?

  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

  3、小结。

  人们在表示这些数据时可以选用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你还在哪儿见过折线图?

  展示课前收集的折线图(略),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统计图所表示的内容,以及从图中能了解到的信息。

  谈话:认识了这么多折线统计图,想不想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呢?

  三、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课本105页"做一做")

  你能根据统计表(陈东调查自己0—10岁的身高情况,并制成统计表)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吗?

  出示统计图(没有描点),教师示范前两个点的画法。

  学生尝试画图,并组织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提问: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从图上看,陈东的身高有变化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追问:为什么身高长的速度越来越慢?

  四、课堂作业

  完成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第1~3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单式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根据数量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结起来。

【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认识特殊的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04-19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04-19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06-21

冀教版数学《尝试完成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04-04

五年级折线统计图的数学优秀教学设计04-26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教学设计07-30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07-15

新人教版《折线统计图》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04-27

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折线统计图》优秀教学设计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