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音的高低》音乐教学设计

时间:2021-03-25 15:09:2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音的高低》音乐教学设计范例

  教学目标

《音的高低》音乐教学设计范例

  1. 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观察,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声音的高低,培养学生听辨声音高低和音色的特点。

  2.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音乐兴趣,提高学生感受力,激发音乐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能基本分辨日常生活及音乐中声音的高低和音色。

  2. 在音乐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感受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教材分析

  通过生活中高低不同的各种声音,如大钟与碰铃、大鼓与小鼓、老人与年轻人、动物的叫声以及其他各种乐器声音的对比,使学生感受音的高低。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1.由教师启发通过两位同学的身高对比,让学生懂得我们这里的高低比较是用眼睛,通过观察来完成的。

  2.教师讲解:其实声音也有高、低之分,我们可以用耳朵通过听辨,分辨出声音的高低。

  二、音乐小活动

  1. 初步感受音的高低

  (1)教师分别播放牛和羊、老虎和猫的声音。

  教师提出聆听要求:注意聆听、比较它们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低?

  (2)请学生分别模仿这两组声音。(教师提示学生在模仿动物叫声过程中注意比较声音高与低。)

  (3)请学生试着列举出几组动物声音高低对比的例子,并模仿出来。(教师提示学生动物叫声的举例要明显,要可以明确地表现出叫声的高低音。)

  2. 在乐器的音响中感受音的高低

  教师语:动物的`叫声有高低,我们音乐王国中乐器的声音也有高低之分。

  例如:

  (1)大号和小号

  教师要求:学生聆听并判断两种乐器音的高低,用声音模仿。

  (2)大提琴和小提琴

  教师要求:学生聆听并判断两种乐器音的高低,用声音模仿。

  3. 建立音的高低概念

  (1)教师分别用钢琴弹奏高音区、低音区各一个音。

  教师聆听要求:请学生说一说这两个音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回答弹奏的这两个音,一个低,一个高,这时教师要启发并提示学生,两个音在音色上也有不同。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述两个音在音色上的差异。)

  (2)教师总结:我们把听起来比较尖细、轻巧的音叫做高音。听起来比较粗重的音叫做低音。(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高音与低音在音色上的不同。)

  4. 音的高低游戏,体验音的高低。

  游戏规则:全班分为四组,教师分别弹奏几组高低对比的音,让四组同学听辨,认为音高的垫起脚,认为音低的蹲下,最后看哪组判断准确哪组获胜。

  5. 运用声音表现感受到的音的高低音色。

  (1)显示节奏谱:

  4/4

  X X X X | X X X - | X X X X | X X X - |

  大 钟 小 钟 一 起 响, 叮 叮 当 当 真热 闹,

  X - X - | X X X - | X - X - | X X X - |

  叮 当 叮 叮 当, 叮 当 叮 叮 当。

  (2)教师提问:这首歌谣中说的是大钟和小钟音色高低的特点,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出来。(请学生模仿大钟、小钟的声音体会音色高低的特点)

  (3)请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模拟大钟、小钟,并按节奏谱读谱。(让学生通过歌谣中对大钟、小钟的声音长短的变化,体会大钟和小钟声音高低的特点。教师还要注意提示学生,在读歌谣过程中除了声音要模仿准确,节奏也要模仿准确。)

  (4)请学生选用乐器来模拟小钟的声音?(踫钟、三角铁)

  (5)老师用钢琴的低音模拟大钟的声音,其他同学按节奏读谱。

  教师要求:在教师与学生合作读节奏谱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学生:第一,心里要有节奏,速度不能忽快忽慢。第二,没有拿到乐器的同学在读谱过程中,不要忘记模拟大钟、小钟声音的高低。

  (6)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读谱并用乐器模拟大钟、小钟声音。

  三、课堂小结

  声音的世界真神奇,有了高低不同、音色不同的神奇声音,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很有趣。今天,我们了解了用“高”、“低”来分辨声音的音色特点。老师给同学们留一个作业,请你试着用声音高低不同的乐器或是动物来创编新歌谣的歌词。

【《音的高低》音乐教学设计范例】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优秀教学设计03-07

音乐系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范例11-25

音乐课教学设计与反思04-01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15篇04-01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08-23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通用11篇)06-09

工资高低如何规划理财11-13

视觉传达设计开题报告范例01-29

学校音乐课《粉刷匠》优秀教学设计范文07-02

艺术设计论文致谢词范例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