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庄子读后感

时间:2024-01-04 08:00:10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庄子读后感(合集13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庄子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庄子读后感(合集13篇)

  庄子读后感 篇1

  两千多年前的某一天,庄子在闲静的午后静卧,他微闭的双眸和上翘的嘴角,正展示着他欢悦的梦境。恍惚间他身后长出一对翅膀,庄周化作栩栩蝴蝶飞舞在天地之间。然而豁然梦醒,庄子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发现自己是睡在床上的庄周,但那只在梦魇里飞翔的蝴蝶却再也挥之不去。于是这位质朴到纯真的哲学家开始怀疑,到底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我是庄周?还是蝴蝶?

  他住在穷乡陋巷,斜阳草树之中,享乐天年,布衣芒鞋,鼓盆而歌。倘若用笔勾勒庄子,应当用近乎白描的悠闲飘渺的线条画他的衣纹,用灵动疏放的墨色写他的鬓发,他厌恶乱耳的五音,迷目的五色而钟情于自然的高山流水风吟虫唧。他啸傲山林,怜花惜草,他淡泊名利,息交以绝游,知道人世间的尔虞我诈,不如鱼之相忘于江湖。知道繁华落尽必为凋零,故自然而生,自然而死,无欲无求。他的精神高高地飞翔在污浊不堪的泥沼之上,那是何等博大而辉煌的垂天之翅,他驱散着人类贪欲,残暴和自大的阴霾。庄子的思想是那样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民族,那些闪着智慧之光的文字,悠然而至,带来林林总总自然的生命与言说,欢焉而去,留下了深邃广博的宇宙苍穹,以及,美和自由的人生。

  美是什么?美在哪里?难道是世俗彩绘的国栋雕梁?是精致的陶瓷或墓葬的装饰?是五弦妙手弹奏的音乐?去吧,去吧,这都不是。这些矫伪的艺术,在庄子看来都是恶俗的,不堪的,不可容忍的,真正的美存在于天地之间,是没有经过人工雕凿,天然淳朴的存在。显然,庄子追求的是一种没有经过人破坏的天地醇和之美,一种纯真不加矫饰的自然之美。而一切人为之美的艺术,不过是一些摧残事物本性矫伪之作,这些东西与人为天性相执拗,必除之而后快。“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庄子的美,是彻底的真和朴,故“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朋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你看那云中白鹤,山间明月,水上清风,那浩浩江流,巍巍高山,层层林海。那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寒光积雪,苍茫的宇宙之间,何处不是无言的大美?

  自然之美,正是美在率真和纯朴,毫无雕饰,灵动清晰,刻意雕琢可能美丽,但已失之于生动。人也应该如此。《庄子》中关于东施效颦的寓言,最能代表他的观点。西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无论举手投足,还是音容笑貌,都惹人迷醉。即便略施淡妆,衣饰朴素,也无法遮掩她的天生丽质。有个长得很丑的人叫东施,很羡慕西施的美丽,就时时模仿西施的一举一动。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见她手捂胸口,双眉皱起,娇柔无限,十分惹人怜爱。当她从乡间走过,乡里人无不睁大眼睛注视。东施看见西施姑娘这个样子很好看,就模仿着西施的样子,也手捂胸口,双眉皱起从乡间走过,可是村里人看到她这样子,都吓得紧紧地关上门不出来,或是远远的走开了。这丑女人只知道人家皱得好看,却不知道人家皱眉为什么好看,西施丽质天成,哪怕陷于疾痛之中,也自有一番风韵,动人心弦。那丑女人本已很丑,再以愁苦的样子,可谓丑上加丑了。

  这个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以为庄子借此嘲笑东施的丑陋和不自量力。其实,庄子讲这个故事,不是嘲笑东施的面貌形体,事实上他也并不在意人的外在形体,在他的著作中,对于丑得奇形怪状但心灵淡泊飘逸的人,庄子都是大加赞美的,他在意的是你是否是个自然的真人,一个诚实本色、率性、纯洁的人,一个卸掉众多虚伪面具的人。

  我们都经过孩提时代,那时候饿了就哭,吃饱了就不闹,没有贪求的欲望。爱父母,亲同伴,恶坏人,全出自内心的情感而非虚饰和矫情,面对五彩的的世界,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只因好奇而非功名利禄之心。所有一切,皆自本性,快乐与悲伤、喜爱与厌恶毫无半点虚假。可是,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却学会了各种各样的虚伪。痛苦的.时候不敢放声大哭,拼命地挤着笑脸面对世人,开心的时候不敢开怀大笑,偏偏板起脸像是没有发生任何事。我们一面真实的感受生活给予的苦难和幸福,一面虚伪地掩盖面容上的喜怒哀乐,慢慢地,我们学会硬起心肠,不动声色。我们失落了自己的本真,同时也失去了无所挂碍的自然的快乐。

  “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一切最美好的都是最真挚的,只有能保持自己自然天性的人,才是精神的伟人,也才是永远快乐的人。相对于宇宙来说,人生何其短暂,为什么要逼自己背负各种各样的理想,使自己的心被奴役?假如世外有一双慧眼俯视红尘之间的财貌名利之争。看见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绞尽脑汁,刻意苛求,不再保持率真与纯朴,那它该如何悲悯人的愚昧啊!世事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绝非人力可以全然改变,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人力之外的声音,强人强己都不如顺其自然,这样才能是一个合乎自然之道的人,才能是一个“美”的人。

  看见拈花微笑的佛祖和迦叶了吗?见到鼓盆而歌的庄子吗?见到发现了“一切美的相同性”的苏格拉底吗?背离了自然的本性,才是让人越来越不快乐的根源啊!

  庄子读后感 篇2

  《养生主》通篇不过600言,是《庄子》内篇中篇幅最为短小的,但细细读来,仍然有颇多尚可深究之处。

  在本片开端,有“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句,历来广受争议。“上句尤易明,下句最难解,似有引人为恶之嫌。”近代王叔岷先生的解释颇具影响,他说:“所谓善、恶,乃就养生言之。‘为善’,谓‘善养生’。为‘恶’,谓‘不善养生’。‘为善无近名’,谓‘善养生无近乎虚浮’,益生、长寿之类,所谓虚浮也。‘为恶无近刑’,谓‘不善养生无近乎伤残’,劳形、亏精之类,所谓伤残也。”(《庄子校诠》)此句乃就养生而言,这自然没错,但庄子讲养生,主旨在养心,而非养身。在本篇第三章,写右师之介是“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右师一足,并不必然是出生时就有的先天性生理缺陷,亦有可能是后天致残,但无论哪种情况,都是“天与”,而非“人与”。因为“道与之貌,天与之形”,人的形骸都是受天赋与,人力不能改变。若按王叔岷先生的说法,将“刑”解释为劳形、亏精一类的伤残,则与养生的前提——破除形骸残全的观念背道而驰了。人之形骸取之于天而人力不可蓄养,人只能养其所能养,即是心。周纵策说:“至于‘不’伤生的善恶是否该为,本不是他在这里所要讨论的范围。他说的只是:假如你要去为恶,可切不可弄到受刑伤生;至于这假设的,不致受刑伤生的恶事,你该不该去做,他在这里并未表示意见。这正如‘不近名’的善,不‘已而为知’的知,你该不该去做,他在这里也没有表示可否。我看庄子一定会要先看看那是什么知,什么善恶了。”(《<庄子?养生主篇>本义复原》)与成玄英一样,将“刑”理解成了“刑戮”,此金木之刑仍然只是伤身而已,且后文曲说强通,未得庄旨。

  “为恶无近刑”句,最重要的概念有二,一是“恶”,一是“刑”。“恶”应理解为世俗所认为的恶事,这个基本明朗,众家的问题主要在后者。联系《养生主》篇全文,我认为这个“刑”乃是后文秦失吊老聃中的“遁天之刑”。秦失的`原话是:“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由此,“无近刑”即是说“无近乎遁天之刑”,不可邻近逃避自然地刑法。换言之,做(世俗标准中的)恶事,只要与自然天道相顺应即可。

  《养生主》开篇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个“知”可解释为知识,但显然是广义上的知识,它包含了人们心念中的一切造作,包含了世俗的一切是非善恶标准。又“以有涯随无涯”,终生惶惶然求善避恶,这些人就好比庖丁解牛篇中的良庖与族庖,在解牛时强行“割”“折”牛骨,而这些一时一世之“标准”即如“岁更”“月更”之“刀”,不断地在现实中挫败又在心念中被追逐,儒家有儒家的标准,墨家有墨家的标准,百家相争,终无所归,这都是遁天之刑,都是未能“缘督以为经”的下场啊。庖丁解牛篇的寓意,有人以为是以庞大的牛比喻“社会”,以解牛比喻“处事”,庄子遂然是在教导世人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处事技巧,实在是视庄子与汲汲然于世者无异了。显然,要理解庖丁解牛的寓意,文惠君那句“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是唯一的钥匙。养生即养心,此段以牛喻心,以解牛喻剥除心之藩篱,是言解除心之藩篱,当“依乎天理”“顺其固然”,而不可“以有涯随无涯”,徒生出许多是非善恶判断标准来,这才真正是区别于道德优先的生命优先。养心为本,处世为末,以为庖丁解牛篇是在教人处世技巧的,实在是本末倒置,淆乱庄旨。

  “为恶无近刑”之意,可举例来加深理解。庄子丧妻,竟鼓盆而歌,这在世人看来显然是不近人情的为恶之举了。但若跟随世人的善恶判断“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这才是“不同乎命”的遁天之刑,庄子了解了“人且偶然于巨室”而堪破生死,方才是无近乎遁天之刑了。“为善无近名”的意思相对明朗,即做(世俗标准中的)善事而不近乎名誉,姑且以此来推测《养生主》中的另一个疑点,即秦失吊老聃中秦失对老聃的一句品评。(秦失)曰:“然。始也吾以为至人也,而今非也。”虽然庄子一向被认为是老聃后学,但老聃从未自称至人,庄子也不是阿谀奉承之人,所以以为老聃并非至人,这不足为怪。奇怪的是,在秦失吊老聃一段中,并没有直接给出老聃非至人的依据,如此单独一句品评,就显得尤为突兀。这一段的内容主要是写老聃死后世人言之哭之,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由此怎么能引出老聃非至人的结论呢?按我们通常的理解,老聃已死,众人的恸哭并不关乎老聃对生死的看法,但细细读来,“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众人对老聃的感情甚至可与至亲之情相比拟,可见老聃生前必是“为善于之”了,而且不是偶尔为之,必是长期坚持了。“至人”的特点之一是“无待”,鲲鹏万里,仍有待于海运,而至人的无待乃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式的“独”。老聃之“为善”,不一定是有求名之心,但在众人心中已有了善之名,仍然没做到纯粹意义上的“为善无近名”。老聃不一定有待于他物,但显然已为他无所依待,仍然没做到至人式的“无待”与“独”,也由此可见庄子心中的至人,的确是一个最高理想的化身了,除非人如混沌之未凿七窍,否则谁能不被世俗所染呢?

  庄子讲善恶,本意并不在于要另生一个善恶标准,如此又堕入细细密密的理思之网了。庄子讲善恶,原本就是要取消这一虚妄命题,善恶俱谴,是非两行,超越一切道德判断,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如此才能缘督以为经,获帝之悬解,得养生之旨。

  庄子读后感 篇3

  王夫之有语曰:“得志于时而谋天下,则好管、商;失志于时而谋其身,则好庄、列。”可见儒家入世之说与道家出世之学对后世影响之深远。二者几乎概括了社会人生的全部际遇与境界而平分秋色。儒学之举足轻重不必缀述,相对而言,庄子哲学向来被视为失意者的良方,对更多的人可能较为陌生。初读之时,“庄生梦蝶”、“道法自然”也并不显得那么艰深,但再读之时便会发现,在那行云流水般的文辞之后,隐含了太多的玄妙,非用心探求不可得。本文试从其中《齐物论》一篇的部分内容入手,浅谈一二感想。

  历来对《齐物论》的看法可谓众说纷纭,在此仅选取其中个别角度观之。

  首先,庄子提出“我”与“成心”乃人世纷扰之源。在他生活的时代,诸侯混战、百家争鸣,社会陷入一片混乱,人民生活朝不保夕,这让庄子十分苦恼而专注于寻求解脱之道,其悲天悯人之心可见一斑。与当时众家关注社会政治相异,他更关心个体的生命与幸福。正因为从小处着眼,他发现了“我”这一存在。依照相对论的观点,万物相对相生,互为彼此。每一个“我”在己方是此,在别方则为彼。但是人们往往只见其一,“自彼则不见”,即总是从“我”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却不知应当站在对立面来思考。由于过多地强调“我”的存在,便产生了各自的“成心”,对外物都存有偏见,时而以私心忖度他人,时而将外物主观化;妄断他人则会导致意见不合而无法相互理解,妄断外物则会让主观映像掩盖现实而难以得到正确的认识。于是由彼此之分产生是非之争。而人们又往往固执己见,妄图用辩论来证明自己正确而别人错误。这在当时很可能是讽刺百家争鸣却置万民于水深火热的不合理现象;也可能只是嘲笑世人执着于小是小非却不见大道的浅薄。

  对照今天的现实,我们仍能发现庄子这些思想的许多值得借鉴之处。过分强调自我的立场的确容易导致盲目。与人相处,若总以自我为中心而缺少为他人考虑,就容易陷入自私乃至极端的狭隘,会“钻牛角尖”。这样就无法依照理智的原则待人处事。如果双方都妄图以一己标准衡量他人,很多时候只会造成无意义的矛盾。此时需要的是设身处地,转换到对方的立场来思考,问题就有可能迎刃而解。看待事物,若只以内心价值观为准则,无疑也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困扰。个体的主观标准当然有合情合理之处,但不可能总是合乎大千世界变幻莫测的情势,正如拿一小尺却想丈量大地,后果可想而知。此时应当做的是努力适应环境而调整自我,达到物我的平衡。要克服对人对物的“成心”,就要开阔心胸,学习理解他人,学会包容外物。只有超脱小我才能成就大我,才能更好地完善个体人格,追求生命的幸福。然而“我”的意识仿佛与生俱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局限?

  庄子接下来阐述了他认为理想的解决途径:“丧我”而达“天籁”之境。天籁是“道”的一种表现,而“道”是解题的方法和目的所在。庄子认为万物初生于道本是浑然一体的,即“道通为一”,是由于人的.“成心”将事物割裂、对立起来。必须回到“道”的高度,使之“复通为一”。在这里,物与我“生”与“归”的地方都是“道”,它是起点亦是终点。这种“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的存在,寄寓了庄子的全部希望。那么从迷失“道”到复归的过程中又该如何做呢?庄子认为“莫若以明”,就是让达到指引个体超脱烦恼:全面看待问题就可以突破“成心”的束缚;以“道”为立场,则所见既无彼此亦无是非;只有跳出局限,方知前之所知实为不知……就是具体的方法。

  道的立场,在今天看来仍然是遥不可及,但也不妨作为一种信仰。我们也许很难真正达到形而上的高度来看问题,但至少可以学习那种超拔的态度。也许换个角度,我们可以将道与自身的高低差异转化为大小、前后的不同来理解。从时代特点来说,我们应当具备世界乃至宇宙眼光,即使生活中的小事也不必将自己围困于小小一点——将问题放到一个更大的环境中加以考虑,情况就可能有很大转变。比如遭遇挫折而沮丧时,睁开眼睛看看世界——个人是如此渺小,幸与不幸就如命运之神手中的色子一般反复无常。而太阳照常升起,实在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同样地,当时间不同,感受也会改变。曾经在悲喜在回首之时总已沉淀为宁静的记忆,一切仿佛都带了甜味的温暖,又似乎都浸染了酸涩的凄凉。时间始终在流逝,人所能做的只有珍惜当下。

  最后,辩证地来看庄子的这些思想。首先他的探索精神与人道主义值得肯定。此外,他极具代表性的超然和逍遥也别有特色。

  然而也应当看到其思想中的缺陷。最主要是为追求精神解脱而陷入唯心主义的宿命论,采取过于消极的态度对待问题,导致许多严重的弊病,如否认区分是非的重要以及知识本身的必要性。这种不求明白、宁可“忘言”的心态,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无疑都是有害的。个人认为像庄子所说的“成心”所造成的片面性问题,也可寻求其他解决之法,比如儒家倡导的仁爱,“推己及人”,未必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味强调超脱显得太过不实。当然,结合当时特殊的乱世时代背景来理解,庄子的思想境界已经十分可贵。而后人的解读难免都是带了各自的“成心”的,正如我们今天或多或少会怀着“有用”的目的去看前人的思想。这是一种无奈。但仍然希望在这个严重物化的年代能有更多的人学习并运用庄子的逍遥,至少为自己创造一份心灵的逸乐与安宁。

  庄子读后感 篇4

  偶然的机会,从朋友的介绍中,初识了这本于丹庄子心得。细细咀嚼,慢慢品读,在静静的夜晚轻轻的与心灵对话,感受到了生命宁静中的颤动之姿,摇曳中的沉静风骨。

  庄子与我并不陌生,或许应该说有些老庄思想以于不知不觉深入人心了。于丹庄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过解读庄子中的寓言,从人对寓言的最直接的“觉”,结合现代社会的现象,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懂得用心生活,体会超越的“悟”。我认为人生有许多“觉”的过程,就像有些“屠夫”解牛的过程一样,用刀乱砍筋骨而损坏刀,和超越外在的表现,寻找内心地慧眼游刃有余,所在之差就在于精神世界的悟!

  “觉”与“悟”的联系

  故事是这样展开阐述的:庖丁解牛,节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描述了庖丁在解牛时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而他的刀十九年还像新的一样。庖丁解牛,如果引申一点,也可以说是一个人怎么达到对人生的掌控,庖丁解牛也是不断进步的:先是目有全牛,三年后目无全牛,最后是神遇全牛而游刃有余。

  人生的掌控,最高境界不也是从有到无到游刃有余的过程吗?先是规划人生,但未免有点像站在山底去规划登山的路径,显得路途遥远,容易迷失方向,所以要有一种“无”的精神,能够超越山的最高处,才能最终将“有”和“无”结合起来,达到“神遇”的境界,既能超脱一切而又能顺应一切,顺其自然地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合到无限的最朴素而且最本初的生命大道中去。

  我联想到了我们的职业岗位。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也是这样,“觉”的事件和过程是随处可见的:孩子们在学习中什么时候表现的最有兴趣,他们是这样看待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当他们高举着小手是在渴望着什么……而这时我们作为老师,作为引导者,囫囵吞枣,一笔带过的结果便是“丢失”了“悟”。

  进而是丢失了一次“超越”的契机,升华的“境界”。如果,你注意到学生喜欢在游戏中学,那么你就会去有意的创设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更好的调动情绪的环节;如果你理解老师的一句肯定会在他们的脸上浇开一朵花,那么你的课堂将是融洽的,富有吸引力的`;如果,你从他们高举的双手中读懂了交流的渴望,那么你的课堂就是充满互动,灵动的……其中这或许便是悟的瞬间,它是基于积极的思考,经验的不断累积而成的。

  “觉”到“悟”的成长

  于丹庄子心得还着重描述了内心的力量,强调认识自己的重要性。认识自己是一个人生历程,需要你不断的倾听自己的心声,而不是让你随波浮沉,盲目仿效。面对现代物质化愈来愈强的社会,它常让我们在潮流的浪尖,迷失双眼,终而脚步零乱的踏上肤浅,流行的航船。失去品味、品质的本质,我们要摆脱外在的标准和评价来判断自己的能力。

  本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大家都知道扁鹊的名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生,成为中国名医的代称。扁鹊去见魏王。魏王说:“我听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擅长医术,你跟我说说,你们三人中,谁的医术最高明啊?”扁鹊老老实实地回话:“我大哥医术是最高的,我二哥其次,我的医术最差。”魏王惊讶地问:“那为什么你天下闻名,而他们两人却默默无闻呢?”扁鹊说:“因为我大哥给人治病,总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

  这个人得病但还没显出征兆,他手到病除,把病根给消除了。这个病人就像没得病一样,所以有的人都不知道,他是给人除预先的病。“我二哥治病是在病兆起初之时,他用药就把病除了。大家总认为他能治的是小病,而不矢此病发展下去那会要命的大病啊!”

  扁鹊能够在自己名声大扬之时说出此番事实,而不以别人的看法去认识自己,实属不易。它再一次的告诉我们要时时刻刻去倾听自己的心声,不要受别人的观点和束缚。教学是我们的生命线,汲取从一次次教学反思中认识自己的浅层表现,挖掘其内在的知识漏洞,用一双从懂得倾听到善于倾听的升华!

  一次公开课的成功,往往会使我们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在别人的肯定中迷失自己的位置。其实细思中,我们只关注到别人眼中的自己,却没扣响迎向朝阳的那扇大门:及时地反思,挖掘内在成功的宝藏,善于倾听总结,运用到更多的实践教学中,这便是缺失了对现有位置的“悟”!

  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摆正人生的方向。用一颗平常心去适应生活带给我们不同的恩赐,使得其所才是个人价值所在。“外化而不内化”这是获得“游刃有余”人生境界的不二法门!从认识自己的“觉”中,品味出人生的大“悟”,懂得感悟这些有着厚重内心价值的不鸣不已的平常人。

  每个人都能拥有辉煌和成功的人生,只要懂得去“觉”,从觉中“悟”!

  庄子读后感 篇5

  大家知道,我们的任督二脉,这是我们生命最关键的两个部位。我们的五脏六腑都是挂在脊梁骨上的。如果我们的脊梁骨不出问题,我们的五脏六腑都不会出大问题。出问题都是因为我们脊梁骨出问题了,我们前后不通,中间的这条路不通,我们就会生病,就不得长寿。火龙山庄的郭老师,很重要的一个治疗步骤就是打通你的脊椎经络,他的“经络条”就是放在你的脊椎部位,通过“火烧”把药液侵入你的脊椎,打通脊椎,让气血畅通。

  下面一段就是发给你们的“庖丁宰牛”。

  这一段很好玩,庄子就不像孟子,孟子是“君子远庖厨”,就是要远离这些杀鸡、杀鱼的厨房,我们很多朋友信佛,就是喊不要杀生,连个蚊子都不灭的,有蚊子,都是轰走,不打死的。这里庄子偏要讲杀牛。

  杀猪,宰牛,我们一听,心里都有点咯忌,一想,就是血淋淋的,很瘆人的。但是庄子不是。他却通过宰牛告诉我们怎么养生?大家可能觉得有点奇怪。实际上不奇怪。庄子讲庖丁宰牛,首先是找了一个宰牛的支点。因为牛很大,肯定比人要大。形体比人大,你怎么去宰?斗牛场上的斗牛士制服牛容易吗?不容易,牛也是使足全身力气要把斗牛士掀翻的,那是充满愤怒情绪的。但是庄子笔下庖丁不是这样的,他宰牛的声音“砉然响然”像欢快的乐曲,就是上古时期的音乐,而他跳来跳去宰牛的步伐,就像跳桑林舞一样轻松悠然。牛就安安静静,被庖丁宰杀了。地上一堆,皮啊,肉啊,骨头啊,筋啊,什么的,清清爽爽的被分离了。文惠王一看,庄子这样跳跳舞,还是“韶乐”的舞蹈,即我们远古时代自然界跳的舞蹈,可能有点像我们看非洲原始部落敲着鼓跳的舞蹈一样,充满了欢乐。怎么就这样跳一跳就把牛给宰了?,而且这头牛在被宰的过程中一点痛苦都没有,很欢乐地离开世间。前段时间,我在书院里面讲这段的时候,有朋友就提这个事情。他说,社会上总有人问,学国学有没有经济价值?他就讲了一个很俗气的理由,说,就讲这一段就很有经济价值。我当时没有反映过来,就问,怎么有经济价值?他说,这个庖丁宰牛,就像在乐曲声中,欢乐地宰牛,这样牛就没有愤恨,惊恐,所以就没有毒素放出来,它的肉味道就很鲜美。大家经常听宣传,说,屠宰场里面是一片惊恐,嚎叫声,被宰杀的动物,都是充满了愤恨的,这些情绪都转化成毒素留在它们的肉里了,所以我们现在吃的肉,味道也不好,并且有毒。但是庖丁宰的牛,是在欢乐声中被宰杀的,牛高高兴兴死去了,就没有毒素放出来,这种牛肉的价格肯定比其他牛肉卖的价格高,经济效益明显。他说,你看,学了这个赚不赚钱?肯定赚钱。当时我很想笑,我就说,你这样的发挥,我是第一次听说,庄子宰牛的价钱比其他的高。如果真有这样的肉出卖,肯定高级宾馆要先用,自然价钱也出得高了。

  牛被宰杀后,文惠王就说:善哉,你这么轻松把牛宰了,这是怎么回事?

  庖丁很自豪地讲:吾有道也。大家注意了,“有道”,这个是庄子思想的根本所在。一个人立志就要立在道心上,要“志于道”,要见道,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明心见性。这个是最根本的目的。

  我宰牛是有道的,不是什么技艺上就完成的。我立了道心,在这条路上认真走下去,最后是从必然王国到达了自由王国境界。庖丁宰牛一开始,牛在他眼中也就是牛,但是三年下来,牛在他眼里就不是牛了,已经没有牛的感觉了。在座的各位,可能都有这方面的体会,只不过自己没有留意而已。杨芬,你现在打字,与你刚开始学打字有什么不一样?现在还需要看键盘吗?还需要去想,哪个字母在什么位置吗?你还把键盘当成就是“键盘”吗?你已经不看键盘,一看文件的字,自然手指就知道敲那个键盘,就知道敲哪个字母,谁告诉这样做的?神遇,官知止而神欲行。前几天,我到一个制版公司,特别注意那个小伙子,他的键盘是在桌子下面的,从上面根本就看不见他的键盘,我们一边说着要打的文件,只看见,他的手动一动的,文字就全部“跳”到屏幕上去了,他的眼睛只看屏幕,耳朵听我说话,他的手指就是“神欲行”,有个神在指挥他的手指。我们这里很多人会开车,当你刚学会开车的时候,上车肯定方向盘,前进挡,刹车,后视镜,仪表盘等等,面面俱到,有时难免手忙脚乱的,但是几年下来,还是这样吗?不是了,有时一边打电话,一边开车,还要礼让后面来的车,就有点像“千手观音”还有千只眼一样了,这个时候你开始就是“官知止而神欲行”。我曾经遇见一位“微雕”大师,当时他见我的时候,还是一位工人,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当时朋友推荐他来的时候,就告诉我,他想把他的作品展示给世人,需要印刷一些资料。我当时不知道什么叫微雕?我只是看他带来的照片,觉得很好。我就问他,原件是多大的东西?因为图片下面要注明尺寸大小。他说,不大,就是小手指甲那么大。我很吃惊,有点不信。他给我的一张照片就是“虢国夫人游春图”。他可能也看见我不太相信,第二次来的时候,就把原作品带来了。象牙雕刻的,我用车间的网点镜一看,清清楚楚的一幅虢国夫人游春图。我就问他怎么雕刻的,是不是先画上去,然后像手表行里的师傅修手表一样,眼睛上夹个放大镜,雕刻的。他说,画什么?我脑袋中有这幅图了,我的手拿这刻刀就在象牙上动动动就行了。你说,这不是“神欲行”是什么?技艺已经超过了“必然”达到“自由”了,就是神欲。

  庄子读后感 篇6

  昨天我第一次读完了《庄子》这本书。从上学期开始,用课余时间磕磕绊绊的看完了。我谈一谈我的看法。

  庄子,美而不自知。甚至也不为人知。能见者少,见而能受者更少。知其美不为人知,难,知其不自知,更难。事实上,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美,而是他不在意自己美不美,更何况别人怎样看他了。

  他无所谓语言,言不尽意。但是他也不逃避语言。他不介意写很多字。他不在意。开口也好,不开口也好,传之后世也好,不传也好。因为他没有想要守护的东西。孔孟要守护仁义,墨翟要守护苦难,惠施要守护言辞,管商韩要守护法度。他没有想守护的东西,他所倚仗之物,不需要他的守护。灭亡的是人,不灭亡的是道。

  庄子是庶民。有人提出他是贵族,王族,也有人说漆园吏在楚地待遇是很高的。但我说的庶民,是他的态度。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小人物的自嘲。这个世界对他而言只是玩笑。这种庶民感,与道德经对比起来,尤为明显。他像落入凡尘的神仙,虽然是神仙,但终究落在凡尘里。但在哪里又有何分别呢?哪里都是无何有之乡。

  他逃避着人,但不逃避天。他自认为天下无敌,但让人疑惑的是,在那个时代,他为什么没有出来拯救?不只是他,李耳也没有出来拯救。答案我已经渐渐明白了。因为世界,不是你想拯救就能拯救的。他或许已经看见了天意,看见了自己的命运。孔丘没有看见,他失败了。谁能保证庄周能比他做得更好呢?庄周是庄周,不是秦始皇。秦始皇也是奋六世之余烈,而不是一蹴而就。他明白自己做不到,也明白孔丘那样的拯救没有意义,与其折磨自己,不如快乐。诸侯授予他爵位,他不接受,是不愿意接受爵位吗?只是这爵位是人给的,不是天给的而已,既然不是天赐,就不可能长久,也不可能随心所欲,更不可能借之拯救世界。他已经看见了未来,所以不接受。庄周比我们想象的要勇敢。对他而言,放弃拯救,或许比头破血流更为疼痛。他只是无可奈何,遂不在意。

  最后说说他的孤独。

  惠施和他争辩:“人怎么能没有感情呢?”庄周利索的把他辩倒了。在惠施看来,是庄周赢了。

  然而赢了吗?惠施死去之后,庄周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有个人鼻子上沾了白土,让一个木工帮他砍掉。木工刷刷的就砍下来了,鼻子丝毫没有损伤,而这个人也面色不变。后来木工被王召见,让他表演这个技术,木工说:“我之所以能做到,是因为对象是这个人,现在他已经死了,我再也做不到了。”

  庄周真的没有感情吗?惠子其实并不该问,庄子也不该辩,但惠子不明白不言的道理,庄子也因为快乐而驳倒了他。庄周其实喜欢和他说话,惠子或许不明白。

  庄周在惠施的坟前说道:“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他说自己逍遥自在,说自己无所待,他觉得自己是匆匆过客,与造物者为友。但身为人类的他,依然存在桎梏。他依然在时空中留下了痕迹。或许他的`内心已经不再泛起波澜,如同他在妻子的尸体前放歌。但他是永远的放歌着吗?惠子看见之后训斥他:“你难道一点都不难过吗?”他说,她刚刚死的时候,他难过。

  只是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

  再怎么悲伤,哭泣,她也不会回来了。

  在他心里存在着翱翔于冥海的鱼;覆盖寰宇的大树;吸云气饮露水的神仙;十步杀一人的剑术;莫逆于心的友人;隐姓埋名的渔翁;弃天下如敝履的先贤;侵暴诸侯的大盗……但他看见的是真实的世界。他这么说着,随便写着,但他并不虚妄,也不虚无,也不是漫无目的。如果真的没有私心,又何必留下这样宏伟的巨著?

  他依然想拯救世界,只是这条路很艰难,除了天道,他孤苦无依,他也明白,在他有生之年见不到天亮,但他依然动笔了。

  他有别的办法吗?或许他真的经历过没米下锅的困窘。那时候没有人喜欢他,也没有人理解他,也没有人和他说话。这样的一个人,如果说自己想拯救世界,恐怕会被嘲笑吧。实际上他也不在乎嘲笑。比人清醒,就会比人疼痛。在那个时代,或许他才是最痛的那个人。以至于他并不在意自身的困窘。

  起初孤独,继而忘记孤独。

  庄子在开篇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每次读到这段话,脑海里便浮现出灿烂的星河。小小的地球上四季荣枯,天空的朱雀缓缓向地平线滑落。

  他是一个多么浪漫的人。

  庄子读后感 篇7

  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濮水一别,濠梁倾覆,终是庄生晓梦,浮世今生。

  ——题记

  一

  蝴蝶,耀目的蝴蝶。

  栖在岩壁上的,腾舞于空中的,凤凰于飞,流光溢彩,蝶落蝶生,生生不灭。

  那些唯美纤细的精灵,那些绚烂至极的永恒,是本该就如此明艳的张扬,还是理智与幻想边缘的沉沦?我分不清,只知彼时花落花飞花满天,烟火灼鬓,流萤成眠。蝶的幻影,美丽的坠落,反倒把蝶中央男子眉目的清冷,衬得越发清晰。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他淡淡开口,“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往生天地间,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是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多年前的道理,你可还懂得?”神色平淡如他,待我,却如邻家老友。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人事贵在无为,莫以心为形役即可。那年相见,你问我何谓自由,今日我便告诉你,自由,便是精神上的超脱。”

  我越听越疑,不知何处见过此人,那双洞察认识的清透眼睛在都市中本不该轻易被人忘记,只是那人口中的自由让疲于奔命的我只觉得尖锐刺耳,自由,没钱谈什么自由?

  我急忙打断了他;“老先生,这片蝴蝶谷一经打造一定是有名的风景区,咱们一块商量个价吧,你要多少都成,我给您算算啊………”我沉浸在“黄金梦”里,完全没有注意到那片蝴蝶的绚丽,在金钱的叮当声中向更深的黑暗褪去。

  男子叹了口气,神色无悲无喜,“名利缚汝身,我当何作为?你不再是那年探求自由的孩童了。”

  “老先生,价钱还可以商量……”

  我赶了两步,想抓住他的`衣襟,却只触到一片温凉如水,清皎如月,熟悉的感觉……仿若宿命里的轮回。

  身上一个小本子掉落。我捡起,是儿时一个老人送的涂鸦画本,翻到首页,上面赫然写着——《南华经》。

  二

  孩子很小,却不再乐意和同龄的伙伴一起玩耍,他想追寻一种“道”,一种让人无限放空的绝对自由,濠水的桥上留下他的呐喊,桥下的鱼儿也记住他的找寻。

  终于有一天,一个清淡的声音叫住了他,“子安知鱼之乐乎?”

  孩子回头,男子坐在河边悠然垂钓,眉目间的清冷,极为清晰。

  “我不知,那你知道吗?”孩子不服气。

  “无忧无虑的自由,便是鱼的快乐。”

  自由!孩子精神一震,停下了继续找寻的脚步。

  言谈中,孩子渐渐了解了他。涸辙之鲋,濠梁观鱼,惠子相梁,击缶而歌,一个超脱世俗虚名的大智慧者,一个不屈财富宁生而曳尾涂中的大无畏者,一个看破生死超然洒脱的大自由者。孩子想追求的“道”,在他身上,有了最完美也最矛盾的体现。

  贫困交加,麻鞋为生。孩子觉得他可怜,然而是这个人,“以天地为棺淳,以日月为连璧”,气魄洒脱超然若天神。朋友离开,妻子辞世,孩子觉得他孤独,可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超凡人格,对精神自由的上下求索,让任何赞美的语言,都无法形容他的充实。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紫陌红尘,他是独守心灵月亮的月桂,让所有孤独彷徨的人一抬首总能发现一轮皎白的圆月——是他的灵魂在永不放弃的追逐。天下纷争,诸侯战乱,他放下功名利禄坦然守住一池的游鱼,用道家的乐生诠释精神自由的超脱与快乐——那是他自己的逍遥游,在别人难以企及的心灵高度。

  当一种美美到无法言表,只能舞之蹈之,颂之咏之;当一种淡淡到无从品味,只能叹之惜之,赞之赏之。孩子沐浴在道的自由中,想:有一天我会像他一样。

  可还没等到这“有一天”,他走了。孩子伏在池边大哭,桥上一本小书飘来:“自由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三

  那孩子是我,那小书,我今天才知,是庄子的《南华经》。

  思绪回到现实,看着那些不断退去的蝴蝶,我忽然间泪流满面。庄周,是你么?这些年,原来你一直都在,看着我从一开始向往纯净的自由一直到挣扎于名利难以自拔。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你看来,我和他们没什么不同。只是这一次的对话,又代表了什么?重新告诉我自由的定义,是回答多年前的问题,还是新的希望?男子不回答,只是笑,蓦地,萦绕心头的疑惑消失殆尽。

  自由,是一尾雀跃于心间的游鱼。

  蝴蝶重又出现,男子逍遥跳跃,一如往昔。这一次,没了年少的执着,没了名利的追寻,我只冲他笑笑,便反身出了山洞。与他的第一次对话,是启蒙,第二次对话,是救赎。对所谓名利的纠缠,不过拘泥于外物罢了;自由,是精神上的超脱。对所谓自由的追寻,关键是看自己。

  出了山洞,风清月朗,心如明镜,所有的一切倏忽消失,仿佛永久存在,又仿佛从未来过……

  庄子读后感 篇8

  周庄是一只针尖上的蝴蝶,他有与世抗争的尖锐,也有“举世混浊,惟我独清”桀骜纯净。你说他在憩息,你说他在逃避,不,他其实在思考,他的双足站立在针尖之上,正小心翼翼的展开双翅。

  我不敢定论他是否在某些方面比秦初诸子更有造诣,但我却能真切地感受到他身上的一抹清越不拘,像是他说他懂得鱼的快乐,不然,他懂得的其实是自由之乐。

  自由本是不存在的,自由意识以及所谓的灵魂不过是人自身的慰藉之词,像是远古时代“天圆地方”这类阴阳学说的出现,只能证明人总是需要信仰的。庄周也深知这一点,但更多的时候他选择缄口不言。西方著名哲学家笛卡尔也有阐述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人是通过意识来感知世界,世界万物都是间接被感知的,因此外部世界有可能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虚假的。换句话说,意识是人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器官就是大脑。意识,就像一个信息系统的主程序,它能接受肢体或器官的感觉信息,并进行处理。主程序,就是意识,也就是灵魂。接受感觉信息,就是感觉;对感觉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就是思维。也就是说本质上不存在灵魂,也不存在自由意识,都是人体内外部作用的必然结果。

  但若是庄周早已看得如此清明,为何他还要如此乐观地去追求自由的本质呢?或许正是因为他看得过分清明,他也才可以持着一种“有待”的悲观态度去追求一种“无待”的人生。即便在他最具自由精神的《逍遥游》中也不难看出庄子认为生的痛苦卑微,但极具浪漫主义精神的他并不为此沉沦,他是逆流的游鱼,立志要在感性的生活中超越悲剧的人生,把握自身的本真,追求着自由的理想境界。

  庄子是这么说的,自然也是这么做的。楚威王派遣两位大夫问他愿不愿意接管境内的国事,他却持杆不顾,望着清澈的濮水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两位大夫的身上似乎还遗留了些正常人的心智,便答“宁生而曳尾涂中。”“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曰。

  庄子素而不俗,他清洁笃定,摒弃了荣华富贵,一心想像一个山野间的凡夫俗子一般,与禽鸟为乐,思考人生。因此,他比其他文人更为贫穷,甚时以编草鞋为生,也是因为贫穷,使他更为珍惜生活中每一个美丽而卑微的细节,使他悟出了生命的短暂脆弱,却又是无限延伸般的伟岸。

  在看《齐物论》时我又不觉要发问:生命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活着呢?这个问题从每个人的角度来看也许都会得到不同的答案,但如果要从人体形式上来看待的话,我们很可能会得到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

  前面有说到,所谓人的意识和思维不过是大脑提供给人的感觉,而我们的感觉,却大部分来自于我们的各个器官及肢体,矛盾的是,你的视觉认为水、玻璃、空气等是不存在的,但你的触觉却会传达给你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那么,根据逆向思维,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我们所认为存在的东西其实并不存在呢?比如海市蜃楼,幻听、幻觉,还有医学证明的幻肢痛,是否都可以证明人其实并不存在?而生命不过是幻觉呢?

  庄子在他的《齐物论》中写到“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

  其实人生如梦,现实与梦境不过代表了真实与虚假两种境界,如果某一天你的梦境可以带给你比现实更真实的触感时,你便可认定梦境便是现实,但现实并非如此,现实中你需要食物,你需要摄取营养,因此你得以生存,而梦境却不会让你的为传达给你诸如此类的信息。只是人生不过一场大梦,当你可以切实的感知到这一切时,梦境与现实其实早已模糊了界限。

  至于人为什么而活,或许《齐物论》中“庄周梦蝶”这个典故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启示。无论是人或是蝴蝶,都不过是生命的一种体现形式,根据守恒定律,生命中的某些力量是不会消失的.。在庄周看来,他们不过都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很多时候我们不过是持久存在的一种物质,我们在生命的各站停靠中选择或被选择了一种身体形态,而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拓宽我们生命的厚度,让她绽放出最大的光彩。

  只是身体的形式不存在高低贵贱,那么是否有幸与不幸之分?

  在清人张潮的《幽梦影》中评价“庄周梦蝶”道,“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的确,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无需纷扰,轻舒的羽翼是他所向往的自由;但若是蝴蝶变成了庄周,那是否不幸,应该由蝴蝶说了算。

  无论如何,庄周用一个个并不轻省却浪漫唯美的意象点开了生与死的沉重主题,生是否死的对立面,我还无从而知。我只能用我幼稚的笔触和心智阐述我对《齐物论》的点点感悟。

  庄子读后感 篇9

  春节期间,我该读一本什么书好呢?我站在书架前搜索。最后,我把眼光停在于丹《庄子心得》上。这本书我已经读过一遍,但能记住的似乎太少了。但总又时时在我的心里缠绕,让我时时回味,时时想再读的冲动。

  对庄子知之甚少,印象中曾读过《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中“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还读过《庄子.内篇.逍遥游第十七》“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在学校或函授期间也只读过两篇中的一部分,基本上没读懂。其它内容更不要说了,连读也读不下去,何说理解圣人之意。但圣人的智慧、思想、寓言、风格又深深地吸引了我,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召唤着我。我捧着书再次读了起来,读的那么认真,那么真诚,似乎成了我睡前的必修课。我于梦中随他去“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庄子的生平,《史记》中记载的是战国时候宋国蒙地人,曾做过漆园小吏,他一辈子就生活在一个战国纷争、战乱频繁,而到处求贤若渴的时代,他隐居不仕,终老天年,没有什么社会的名分。

  《庄子》这本书,历代被奉为经典,现在能看到的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读完全部内容,我似有所思,亦有所想,对我们的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为我们的为人处事指点迷津。

  一、淡泊名利,笑对死亡

  庄子家里很贫困,有时穷得实在是揭不开锅。他对自己身处的环境是有清醒认识的,他身边也有很多的有钱人,他也有很多的机会去享受荣华富贵,但他把这些东西看得很淡了。利束缚不了他,为利辛苦,为利奔波,却丧失了自己很多的自由、很多的快乐,“心为形役”,太不值得了。庄子虽然生活贫困,但是精神决不潦倒。

  名利名利,破名比破利更难。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所以他不爱说什么。当楚王请他出山为相时,他却对请他的两个大夫说:“你们请便吧,让我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吧!”

  庄子临死时对学生们说:“我死了以后,要 ‘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形体归于天地,生死归于自然,这就是庄子对自己的形体和生死的看法。他追求的是“乐生”,活得好比怕死要强得多。也表达了一种态度,就是第一不怕死,第二也绝不找死。道家的态度是在流光中顺应,去把握每分每秒,去乐生,让生命获得价值。

  人活在当下,在当下看破了名,穿透了利,不惧生死。那么,我们的心灵将拥有一个多大的空间、一份多大的境界啊。

  二、境界改变命运

  《庄子》的《逍遥游》篇中告诉我们,世间的大和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人的一生,大小之境应用不同,会带给你不同的效果、不同的人生。庄子用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而我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的价值,束缚了自己的心智。庄子是一个大智之人,他永远不会教给我们小技巧,他教给我们的是境界和眼光。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教我们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所有的荣华富贵,是非纷争都是毫无意义的,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人生至高的境界是一种灵魂生活,这种灵魂生活是主善的。我们要以觉悟的态度反观内心,让我们释放自己,尽可能达到一个逍遥游的境界。

  三、认识你自己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是幸福的,是有效率的。只有真正清醒地认识了自己,才可能获得成功的人生。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的观点,世界的一切,以它自己的角度去观察,永远都有它自身的密码,这个密码是看不破的。庄子告诉我们,人最难认知的是自己的心。人最难解答的就是:我究竟是谁?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内心,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找到最基本的出发点,才能够去善待他人。庄子的寓言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应该顺其自然,而不能自以为是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我们需要认真想一想,我们需要不断地追问:这一生我们曾经多少次错失过自己?我们真正找到了被开发的那个机会了吗?怎么样才能找到那个机会呢?庄子在《人间世》篇中教给我们一种认识自己的能力。总结两个字,叫做“心斋”,就是用心的斋戒去真正反躬内省,看看你自己。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人生的每一条路。只有确立了这一切,我们才能以自己的`清明理性去善待他人,善待朋友,善待子女,才能够做到对人对己的真正的尊重。

  四、心态决定状态

  庄子告诉我们:“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好像是一匹白马从门缝里跑过去,那样倏忽一瞬一样。这么短的流光在我们手里,怎么样才能真正地善待生命?庄子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态度,那就是:达生。面对生命,我们首先要有一种旷达的态度,这种态度会决定我们生命的质量,心态决定人的状态。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决定成败胜负的,不一定是一个人的技术水平,而是一个人的心态。当我们患得患失时,当我们心有所虑时,你所有的经验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所以,我们永远不要过分地相信技巧,要保持一种坦荡的好心态,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做到“以人合天”,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

  庄子教给我的远远远远不止这些,他的大道合乎自然,他的本性和悟性,他的世上总有路可走,他的豁达,他的“乘物以游心”,他的谆谆教导,无不在我的心中翻腾。读完第二遍,我感觉还是没记得多少,甚至忘了大部分,这激发我读第三遍的兴趣。

  庄子读后感 篇10

  在老庄哲学的脉络下,对幼儿的教育方法是向幼儿传达什么,即教育内容的核心是什么。众所周知,幼儿教育和人性教育是幼儿哲学教育中最核心的主题之一。幼儿最重要的是要学习一个社会中公认的道德规范。此时幼儿必须遵守的是道德,“应遵守的内容为何?”“违反时会发生什么样的问题?”等都不能强制灌输给幼儿。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应使幼儿自己思考如何理解我与他人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核心是什么以及如何寻找相互间的连接点等,并使其能够自发主动去理解和行动。为此,在《庄子的世界》将试图通过老庄哲学中所主张的关系性的含义,确立幼儿哲学与人性教育的内容。

  众所周知,在中国哲学领域,可从儒家中寻求到人性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核心理论。先秦儒家在亲亲的理论中寻找道德理论的出发点。亲亲是将亲戚之间的亲密感作为道德情感的源泉,并以把家庭道德规范扩大到社会道德规范,构建道德共同体为目标。儒家的亲亲伦理基于人人皆有的血缘情绪同质感为出发点,所以具有能够适用于现实社会的效果和价值。虽即如此,由于判断亲密程度的基准为血缘的亲疏,所以可能会存在将其意义过分地单纯化的问题,甚至导致道德规范成为判断亲密程度的基准,而不是道德情绪。这在当代中国可以用费孝通老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来解释。

  但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不能在社会关系中消除亲密因素,也不可以不以亲密关系为前提说明人与人的关系。而庄子也直视这一问题,赋予了亲密以新的含义,即可以理解为抛弃出于某种特定的个人情感,而追求自然的公平无私。另外老庄还赋予“亲亲”以孝悌等道德规范,以此批判不能妨碍或强制自然情感的相互交感以及据此而设定的`人际关系。在形成了道德关系的情况下,幼儿必须思考自身行为与语言的真伪、行动与语言使用的意图和动机、行为与语言的使用对他人的影响是否具有妥当性等问题。

  通过《庄子的世界》,我们有必要对以上老庄幼儿哲学人性教育的基本框架是如何转化为教育内容的方法进行考察,且通过庄子关于在实际人际关系中寻求与他人之亲密的观点中得以确认。

  首先,庄子强调“德友”关系的设定。老子中强调的上德无德,在《庄子》中更加具体的发展为为德不形。庄子通过鲁哀公和孔子的对话强调无法呈现出来的内在的德,将这样通过德与朋友结交的关系定义为德友。另外,作为这种德友关系设定的前提,庄子提出了以下三点:第一,情感一致,心意相投。所谓情感一致、心意相投是指心中没有任何顾忌,表现为相视而笑,情感一致,心意相投,遂相与为友。意味着彼此间毫不顾忌的亲密关系,是庄子对亲密的表达。这种亲密意味着受到对方与我的社会关系中所需要的行为方式的制约的自由状态,所以这与儒家重视的亲亲在意义上不同。

  其次是情感不如率真。庄子将儒家强调的父母子女之间的必然关系也规定为命,并明确了其重要性。但在关系的确定方式上与儒家关系不同,按照道家的思维方式,否定了儒家强调规范的方式,而是采取自然表达情感的方式。这种观点体现为庄子中的情感不如率真,即认为与伪装、控制情感相比,直率地表达感情的方式效果更好,价值更高。如果能够直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人际关系中便不必表现出强迫的态度。这在真亲者和强亲者的区分中明确的表现出来。莫逆于心和情莫若率是对以人际关系中的自然情绪之交感与德为媒介的沟通方式的强调。道家反对儒家之亲亲原理过分规范化以及其固定性,用莫逆于心重新解释亲亲,主张真实情感的表达以及由此进行的交流比规范更为重要。这种特征也同样适用于幼儿阶段的社会人际关系的设定,由此可以引导幼儿与德友建立关系的实践。根据以上老庄幼儿哲学的观点,幼儿能够摸索出以下几种道德性人格的涵养,这来自于老庄哲学中对德的说明。首先,善与信。在幼儿阶段,当与其他幼儿接触时,首先会产生如何做好的问题,还会产生如何行动能够得到朋友的信任的问题。如果根据固定的规范体系行善和信,有时可能会出现规定的规范内容不能完全适用于幼儿所面临的情况。在老子看来,善与不善、信与不信这样的相反的规定都在规定中介入了某种特定的目的或意图。正如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各种相对的价值构成一个和谐、有秩序的整体,我们也不能被某种特定价值埋没,而忽视与其相对的价值。因此,老子认为,真正的善不仅仅固执于自身的价值,而是认可多种价值并将其运用于现实生活中。推己及人,信也同理。具有这种善与信的人,在与朋友结交的时候,丝毫不会感到厌烦或无意义。而其之所以能够坚持这种态度是因为先不陷入固定观念,以真心对待所面对的人,将心比心。幼儿也能在自己的交友过程中充分理解对方的心情,不固执己见,站在对方的立场换位思考。

  最后,不争是争。幼儿在交朋友的过程中时常会发生肢体冲突和精神冲突,具体化包括言语冲突、肢体上的冲突和小团伙孤立等。老子主张遵循自然的正常趋势与变化以及一切存在共存的世界观,因而不允许出现出于某种特定的目的或人为操纵的行为。在老子看来,以上所说的冲突当在有异于自己的特定观点或见解而坚持己见时发生,要避免这种冲突,老庄认为应该学会谦让,应该退让一步,不固执己见,根据正常的变化规律行事。

  庄子读后感 篇11

  “无为”,这是在读《庄子》之前,对庄子的印象。读后,也还是无为。阅读的过程中,对于庄子思想的理解几乎没有阻碍,仿佛自身本就是这样子,这些思想与心境早已在很久以前就思考过,只是在这里找到了一个系统而肯定的阐释。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道家代表人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据书中序言中关于庄子的考察,庄子的历史记载非常少,最早可据的历史资料是司马迁的《史记》,仅有一百多字。如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偶尔会出现在书中,通过一些生活事迹,对道家的观点做更进一步解说。而在这些事迹中,庄子的形象比道家所宣扬的无为思想更加鲜活。比如在与惠子论战时,无论是关于“大瓠”、“大树”,还是关于“子非鱼”的辩论,都可以感觉到庄子很“刚”;而在“游于雕陵之樊”,因“异鹊”而忘其身,遂而遭致虞人谇骂时,他三天不愉快,又可以看出他的小任性;而庄子过惠子墓而语“匠石斫垩”的寓言,并慨叹“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以言之矣”,又可以看出他是性情中人。而这些,都是他至真的表露,如言:谨守勿失,是谓返其真。

  如果说“逍遥于尘垢之外”是庄子理想的追求,那“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则是他眼中的现实。很多人看到“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论说之后,都认为庄子对于世界的看法非常消极。不过庄子生活的年代是战国时期,那时,各国之间混战不止,谋士奔走各国谋取功名,诸子百家争鸣不休,有为、贤能之士枉遭惨死,天下民不聊生。要想在乱世之中保存生命的同时,又保有纯真的本性,却真非此不可。即使在现今国家没有战争的时代,保存生命不是相当难的事,但是保有真实的本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么想来,积极还是消极之说,要看个人更加珍视什么,这也应了文中的一句。有人觉得这样那样也未尝不可,这也是某个角度的一个道理。可是庄子将绝对纯正的生命视为至高的追求,那也只有“逍遥”“无为”之说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如言: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

  《庄子》一书系统阐释了庄子的思想,也是道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该书共33篇,分内篇、外篇和杂篇。据说杂篇多伪作,而辨别真伪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是写作风格。庄子的风格天马行空,时而“乘云气”,“御飞龙”,“逍遥于尘世之外”;时而拨开世俗纷争的面纱,申斥三皇五帝,痛骂仁义礼乐;时而论说至人之道,鞭笞诡辩之术。他的文章,浩莽宇宙与秋毫之末同在,却没有一丝违和,仿佛浑然天成。他的思想,变幻莫测,又逍遥自在,仿佛于天地间取得一绝世之材,配以鬼神之技,才雕就如此般惊世之作。

  看书的过程中不得不对一些词汇进行一些思考,以下部分是一些领悟,但这并不一定就代表庄子书中的观点。这是古人思想的糟粕中找寻的一点残骸,但也许只是幻影。

  ——道。道是什么?道是宇宙的起源,是天地万物形成的根源。道在那里?道无所不在,鸿大至宇宙,卑小至蝼蚁。道可知吗?道可知,但不可传,不可授,也不可语于他人。何人能得道?真正得道的.人不知道,接近道的人知道不能言道,知道能言道的人并未得道。

  ——真。“谨守勿失,是谓返其真”。

  ——化。天地万物顺应自然之道,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而道永存,至人持守唯一的道而与万物一同变化。

  ——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齐物。“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世间本无尊贵卑贱,无仁义礼乐,无是非真假,天地万物同等存在。

  最后,还想提到一点没有求证,也不一定正确的感想:

  很多永垂不朽的巨作都在强调一个类似的观点,这个世界所存在的道德、观念、是非的判断等等,都以人类的需求为准则进行定义,但这并不是世界的本质。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有,“人类欲留存于世,先要衡量众生,于是,他们规则了众生的意义,当然也有人的意义!”《庄子》中有,“且也若与予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记得《瓦尔登湖》中也有类似的观点。同是关于生命的自然本性,观点却各有千秋。庄子说的是要遵循它,不对它做任何改动;梭罗说要找到它,推翻世间种种秩序的束缚,在关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与态度中重新建立新的秩序;而尼采说,要认可它,超越它,站在强权的顶端,成为超人的存在。

  关于这一点,我更喜欢梭罗和尼采的观点。

  庄子读后感 篇12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庄子、徐无鬼》

  世间有这样一种人,在一起的时候常常面红耳赤地争论,可是交情很笃厚。庄子和惠子的关系就是如此。

  庄子过惠子墓的时候,他给随从的人讲了个奇怪而不可思议的故事:楚地有个人,鼻子给弄了点白色垩土。这是很平常的事情,擦掉就是。怪就怪在这人没去擦,而是跑到一个木匠那去,叫那木匠给他拿砍掉那块大小厚薄象苍蝇翅膀的垩土。更奇怪的是那个木匠,没象常人那样叫他擦掉垩土,却真的随手拿起斧头砍去,那斧头虎虎生风,从那人的鼻尖擦过,垩土被砍掉了。他站在当地儿,脸不变色心不跳,鼻子完好无损。

  这是怎样的一种奇景?!这是怎样的一种际遇啊!人世间难得有这么个胆子大的,难得有这么个技术高的。没有那斧子当前不眨眼的气度,谁敢砍?怕是斧子还没砍下,人已战栗觳觫了吧?没有那高水平的技艺,谁敢站在那等着人家砍?只怕是你站得再稳,也会给那没水平的家伙砍掉了鼻子吧?或许脑袋都岌岌可危了吧?可这俩人竟然就搭档配合得这么高妙。所以,当郢人死后,宋元君叫匠石表演一下砍去鼻子上的垩土时,他再也发挥不出如此高的技艺了。

  庄子为什么要讲这么个故事呢?他自己给我们点破了其中的寓意,他说: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意思是说,从惠子死后,自己没有谈话的对手了,没有谁可以说话了。真的是没有说话的人了吗?他这不是正在给人家讲故事么?其实,他是在哀叹,自己失去了如此高妙的对手,心中万分悲凉罢了。

  人世间类似的哀痛我们常会看到,远到春秋战国时期,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不复再弹,纵有高山流水之音,又有谁能懂呢?世界上最懂得我们的那个人没了,我们的知心话又该说给谁听呢?纵使说了,又有谁能懂呢?

  虽然庄子和惠子对事物的看法大多截然不同,两人在一起时喜欢互相批评和争辩,但是这相争却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庄子的哲思常常由之激发。即使在论争,那也争得是不亦乐乎啊!

  站在濠水桥上的'惠子和庄子,又开始争辩了。庄子说: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说: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秋水》)

  能一起出游,非好友者何?那庄子出游从容,看鱼儿从容欢快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心有所感,大发感慨。惠子是个不可知论者,所以,他反问庄子,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以惠子之矛攻惠子之盾,他说,你惠子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到此,我们觉得惠子该闭嘴了。可那惠子还是没服气,辩论水平是高高的,他继续着自己的辩论事业: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鱼的快乐,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大家全都不知道了!这是何等的论辩才能啊!叫我们怎么听怎么觉得象绕口令了。这大约已到了论辩的高峰,可庄子仍能在这高峰上在拔高一筹,他告诉惠子,你先前问我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等等等等,就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还问我。我在濠水上知道鱼的快乐了。

  这次论争,庄子和惠子各逞口舌之利,没有惠子的高论,又哪来庄子的妙论啊!难怪张之纯在《评注诸子菁华录》里说:庄子、惠子意见虽不同,然惠子犹是解人也。寥寥数语,写出低徊踯躅无限凄凉。

  另一次的论争,更是叫庄子发了一通关于生死的妙论。

  说来庄子可真是个奇人,老婆死了,他老人家大大咧咧坐地上,姿势不雅观也就罢了,他竟然敲着个盆儿唱了起来。这情景给前来吊唁的惠子看到了,就狠狠地批评他:你跟人家过了这么久,她给你养大了孩子,现在老了,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还敲着盆唱歌,这不是太过分了吗?这通责备有理有节,却没难住庄子,正象明代陈深辑在《诸子品节》里说的那样庄子遇惠子,便出奇句,便有奇思奇笔,乃知奇文待人而见也。

  庄子说: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恍惚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噍噍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至乐》)

  在反驳惠子时,庄子奇句迭出,奇思奇笔叫人不得不叹为观止。他把生命过程描述成一个从无气、无形、无生到恍惚有气、有形、有生的过程。生死存亡本为一体,我们为什么还要悲哀呢?亲爱的老婆,她又回到她生命的本原处了。又回归到无气、无形,无生的状态中去了。她在天地自然中,又何必伤心呢?

  人生在世,得对手如惠子者,幸甚幸甚!庄子有此对手,足矣!庄子有此知己,足矣!过惠子墓,庄子睹物思人,为失去对手而慨叹,而感伤。这无尽的悲凉情其始我辈浅陋之人所能深味?

  庄子读后感 篇13

  初读《庄子》,欣赏老庄的睿智;又读《庄子》,感慨老庄的逍遥淡定;再读《庄子》,更被老庄的笑对生死而折服。

  庄子说:“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

  ”古代的真正懂得生命奥秘的人,没有觉得拥有生命有多么可喜,也不觉得死亡来临有多么可怕。

  真正的君子对生死的态度从来是不刻意的,不追问自己从哪里来,也不担忧自己往哪里去。

  因为,生和死只不过是一个生命形态的变化。

  .庄子妻子去世的时候,鼓盆而歌,这都是大家熟知的故事了。

  庄子说,古之真人不悦生也不畏死,不要觉得:生命在拥有的时候,有多么多么可喜,死亡来临的时候,有多么多么可怕。

  这样的态度,说起来潇洒,但是贯穿到每一个凡人的生命中,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每一个人这一生在忙忙碌碌、紧紧张张,在整个这个匆忙过程中,其实对于越来越短的时光,都心存畏惧,

  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笑谈生死呢?《列御寇》篇记庄子将死时的一段话说:“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

  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

  ”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生死变迁在一般人看来是相当严重的,但庄子说来却淡似春梦,了然无痕。

  对于自己的死生看得如此轻淡,所以对于妻子之死,他就“箕踞鼓盆而歌了”。

  庄子视死生变迁,不过如春秋冬夏四时变迁而已,于自然的变化是不可抗拒无以逃避的,只有顺从依随,才是人间至道。

  我们借此而说庄子是达生主义者。

  他是无生无死与天地为一体的,他是上与天地主宰同游,下与看破生死不分始终的人为友的,他是视死生为一化的。

  所以妻子死而歌,已死不哀。

  庄子的生死观当然是建立在他“道法自然”的哲学观基础之上的,他认为每个人都是“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既然如此,

  我们除了顺其自然,不要把生死看得太重,节哀自便之外,还能做什么呢?可茫茫红尘中,有几人能做到和庄子那样呢?人的身体、人的生命是可以消耗掉的,但是人的思想仍然可以传承。

  对庄子来讲,思想的传承远远胜于一个生命。

  这就是庄子对于生和死这个形态的一种感悟。

  当代社会,人的寿命得以延长,已经远远胜于远古。

  但是,在心理上,对于死亡的畏惧,对于生命的留恋也远远超乎从前。

  应该说,在今人的生活里,有太多太多的隐私,有太多太多的牵绊,有太多太多让人闭不上眼睛的事情在心头纠缠。

  但是,庄子讲了很多关于自己的、亲人的、朋友的生死故事,他对生死的看法与今人全然不同。

  在他已经穿越的这个生命中,他看重的是火光,而不是柴火的长度。

  人生的事迹是可以写下来的,但每一个人的判读又是各不相同的。

  庄子在《养生主》篇里有这样一句话,说:“脂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油脂在柴火上燃烧,油脂烧完了,柴火燃尽了,但是火却可以传续下去,没有穷尽的时候。

  人的身体、人的生命是可以消耗掉的,但是人的思想仍然可以传承。

  对庄子来讲,思想的传承远远胜于一个生命。

  这就是庄子对于生和死这个形态的一种感悟。

  道家面对残酷的现实,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

  庄子的.无己无功无名、逍遥放达的精神境界,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固执地守护着人的精神的尊严,辛勤地开垦着人的精神的荒漠,

  把人生从一切无法消除的痛苦和灾难中拯救出来,超越人生困境和世俗情欲,使人获得一种宁静的自由和圣洁的心境。

  庄子是隐士,但他又不同于一般的隐者。

  他的退隐不单单是为了规避无法改变的罪恶现实,也不仅仅是为了避免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更重要的是为了寻求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自由。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以"消极"、"厌世"等词汇来形容道家的人生哲学,其实这里有一些误解。

  只要我们深入到道家那博大精深的人生哲学之中去看一看,就不会草率地使用"消极"、"厌世"等词汇了只要开始接触庄子,你便会不自主地神往于他所开辟的思想园地。

  在那里,没有“撄人之心”的陈规,没有疲惫的奔波,也没有恐怖的空虚,更没有压迫的痛苦。

  凡是纠缠于现代人心中那些引起不安情绪的因素,全都在庄子的价值系统中烟消云散。

  他扬弃世人的拖累,强调生活的朴质。

  蔑视人身的偶像,夸示个性的张扬,否定神鬼的权威总之,接近他时便会感到释然,在他年开创的世界中,心情永远是那么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生命有限,流光苦短,而在天地间,我们每个人的心合乎自然大道.每个人的生命都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的命运也在我们自己的手中,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其实在你的内心中都会不经意的流露,你的心态会决定你以后的生活,是幸福还是奔波,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生命应该有所坚持,而生存可以随遇而安的,当你有这种境界的时候,你就不会为生活的一些小事去烦恼。

  生活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烦恼,用一棵平静的心去生活去面对发生在身上的不幸,换中心态你会发现原来不幸也是一种美看见自己内心中生与死的较量,

  看见我们可以活下去的那个希望,其实我们是可以在有生之年真正做到乐生,做到顺应,做到当下的快乐,活好每分每秒。

  真正到生死大限来临的时候,有一份微笑的坦然,可以面对死亡说:我此生无憾。

【庄子读后感】相关文章:

庄子名言09-26

庄子的语录11-05

出自《庄子》的成语07-18

于丹庄子心得11-22

庄子经典语录11-04

《庄子》读后感09-15

庄子读后感02-03

经典庄子短句30句09-14

庄子读书笔记12-02

庄子的语录15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