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实验学识研究心得

时间:2023-12-30 10:18:23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实验学识研究心得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验学识研究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验学识研究心得

实验学识研究心得1

  1.熟悉实验装置,掌握实验条件。

  该实验装置由f-h管、恒温加热电炉及f-h实验装置构成,其装置结构如下图所示:

  f-v管中有足够的液态汞,保证在使用温度范围内管内汞蒸气总处于饱和状态。

  一般温度在100 oc至250 oc。

  并且由于hg对温度的灵敏度高,所以温度要调好,不能让它变化太大。

  灯丝电压控制着阴极k发射电子的密度和能量分布,其变化直接影响曲线的形状和每个峰的位置,是一个关键的条件。

  2.测量hg的第一激发电位。

  1)起动恒温控制器,加热地f-h管,使炉温稳定在157 oc,并选择合适的灯丝电压,vg1k=2.5v,vg2p=1.5v,vf=1.3v。

  2)改变vg2k的`值,并记录下对应的ip值上(每隔0.2v记录一个数据)。

  3)作数据处理,作出对应的ip-vg2k图,并求出hg的第一激发电位(用逐差法)。

  3.测ar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1)调节好相关的数据:vp=8.36v,vg1=1.62v,vg2k=0~100v,vf=2.64v;

  2)将相关档位调到自由档位,在示波器上观看得到的ip-vg2k图,是否符合实验要求(有六个以上的波峰)。

  再将相关档位调到手动档位。

实验学识研究心得2

  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含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4-6v交流电,电火花220v交流电,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电源频率是50Hz)。

  2.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如(其中T=5×0.02s=0.1s)

  3.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

  (1)利用上图中任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a:如

  (2)用“逐差法”求加速度:(T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

  (3)用v-t图法:即先根据;求出打第n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再求出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如图的`v-t图线,图线的斜率即加速度。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1.纸带打完后及时断开电源。

  2.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一些,以能在纸带上长约50cm的范围内清楚地取7~8个计数点为宜。

  3.应区别计时器打出的轨迹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通常每隔4个轨迹点选1个计数点,选取的记数点不少于6个(即每隔5个时间间隔取一个计数点),是为求加速度时便于计算。

  4.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可统一量出各计数点到计数起点0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所取的计数点要能保证至少有两位有效数字

  5.平行:纸带和细绳要和木板平行.

  6.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

  7.电压若增大,打点更清晰;频率若增加,打点周期更短;

  8.若打出短线,增加振针与复写纸的距离;9.若初速度为0,则选1,2点距离为2mm为宜;

实验学识研究心得3

  一、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该实验,通过记录所挂钩码与弹簧伸长量的数据,从而得到F-x图像,从图像得到二者的关系,从而得出胡克定律。

  注意事项:

  (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过度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稍大一些,从而使坐标系上描的点稍稀些,这样作出的图线更精确;

  (3)注意图像里的X是形变量还是弹簧长度。

  (4)作图象时,不要连成“折线”,而应尽量让坐标点落在直线上或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

  二、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原理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F2与另外一个力F’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看F1、F2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与F’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否相等。

  注意事项

  (1)位置不变:每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O的位置一定要相同。

  (2)角度合适:两个弹簧测力计勾住细绳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时,其夹角不宜太大也不易太小,以60°-120°为宜。

  (3)在合力不超出量程及在橡皮条弹性限度内形变应尽量大一些,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

  (4)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选定的标度要相同。

  三、研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原理

  (1)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用托盘和砝码的重力充当)的关系;

  (2)保持合外力(托盘和砝码的重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小车质量的关系。

  (3)作出a-F图像和a-1/m图像,确定其关系。

  注意事项

  (1)要顺利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处理纸带)、天平(测小车质量)。

  (2)平衡摩擦力:将木板固定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先接通电源,轻推小车,若在纸带上打出的点的间隔基本上均匀,就表明平衡了摩擦力,否则必须重新调整木板的高度,并且注意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悬挂小桶的细线系在小车上,即不要给小车加任何牵引力。

  (3)沙桶质量M>>小车质量m。

  (4)在数据处理中作a--1/m图象而不是作a--m图象来分析实验结果

  例:某同学分别研究了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并得到了下列图线,请分析图线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原因?

【实验学识研究心得】相关文章:

实验研究开题报告11-23

实验报告实验心得12-30

实验的心得03-12

主体合作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通用7篇)05-26

生物实验的心得12-23

做实验的心得03-12

电工实验心得05-02

学生实验心得08-21

生物实验心得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