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弟子规读后感

时间:2023-01-09 12:37:44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热】弟子规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热】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1

  这个暑假,我看了《弟子规》这本书,很有感受。《弟子规》顾名思义就是古代弟子的行为规范,它告诉我们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做人要守信、慷慨。

  先说守信吧,我可是一个很守信的人哦。暑假里的一天,我和一位同学约好晚上七点钟在羽毛球馆见面,可是时间已经过了很久,她还没来。我急得让妈妈打***妈的手机,可是一直没人接。妈妈劝我别等了,先自己玩吧。我不肯,我想起《弟子规》里的一句话: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我要讲信用,我要遵守诺言!我家和她家离得很近,于是我央求妈妈陪我去她家楼下叫她,我在她家楼下大声喊了好几遍,都没人应。当时我就像一只泄气了的皮球一样,很失望。妈妈安慰我说:“你是个守信的好孩子,她也许有急事去了吧。”我心里才舒服了一些。

  我平时虽然不是那么慷慨大方,但对于橡皮、铅笔之类的小东西,我是十分乐意借给别人的。但因为我是一个很爱看书很爱买书而且很爱惜书的“小书迷”,所以我不怎么愿意将自己最最喜欢的书借给同学,生怕同学把自己心爱的书给弄脏弄坏了,因此有时就不太愿意把书借给别人。但是自从读了《弟子规》之后,我的表现有了很大的变化:我认识到这是一种很自私很小气的行为,我为自己过去的表现感到羞愧。我准备开学以后把自己喜欢的一些书都带到班里,和同学们分享。我要做到《弟子规》里说的那样:人借物,有勿悭。这样,大家在一起都可以相处得很快乐,很开心,看着别人开心快乐的样子,我想我一定会比他们更开心!

  守信、慷慨的人会更受大家的欢迎,还会有更多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守信、慷慨的人吧!

弟子规读后感2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一个典范,我已经看得很清楚了。这本书是根据孔子的教导写成的。它告诉我们很多事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尊敬我们的父母,爱我们的兄弟姐妹,并且言行谨慎。看到其他人取得了进步,我们应该虚心向他学习,在与公众打交道时要平等友好……“说的每一句话,先相信”是所有理由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你说出来,你就必须信守诺言。

  这让我想起博宣说过的一句话:“以信待人,不相信信;如果你不相信别人,相信并思考。”这意味着如果你真诚地相信人们,即使你不相信他们,你也会相信他们。然而,如果你不相信别人,你永远不会相信你所相信的。

  看,他多有道理啊!我们应该谈论信用,这样我们才能被别人尊重。我记得散文本里有一篇宋庆龄写的文章。宋庆龄年轻时,折纸折叠得漂亮而生动。一天,她又在折纸了。当她的同学小珍看到它时,她钦佩地说:“你把纸折得很漂亮。我明天去你家。你能教我怎么折纸吗?”“没问题”宋庆龄同意了。

  第二天,宋庆龄的家人应该去一个老妇人的家,但是宋庆龄想到她昨天答应要做的事情,没有去老妇人的家。家里准备了很多纸和其他小宝贝。然而,小宝贝没有来,她违背了诺言。但是宋庆龄一点也不后悔。她说,“虽然小珍没来,但我一直是个出纳员!”宋庆龄从小就具有优秀的品质,成为一个伟人,受到人们的喜爱。

  最后,我想给你一个词:人们没有信仰,一切都是空的。

弟子规读后感3

  最近,拜读了我们祖先的杰作《弟子规》,这本书全文但是360句,计1080字,其基本资料,是融合古代圣贤对青少年学生的训诫,教诲青少年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弟子规》即据此编写,先后有序地讲解了学童们孝敬父母、关爱兄弟、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生活基础规范。这本书分为入则孝、处则弟、谨篇、信篇、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

  细细品味后茅塞顿开,平时里对人生的点滴感悟都在圣贤的教诲中有明确的答案,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性的真正体现。

  在弟子规第四课"信",我明白了能实践诺言,便是守信;不能实践诺言,无论是出自不得已,还是故意食言,都违反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和处世的基本原则。母亲履行的职责像奏多情的细雨,润物细无声;父亲实践的职责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净心田。父母永远的付出,不曾为回报等待,一心守候,只为子女成材。我学了"入则孝"以后,心里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就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为先,一个对父母都不孝顺的人,如果说他能够干成大事业,那也许是一种巧合;一个不懂得礼节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行走,最后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

弟子规读后感4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国学大致分为哲学、史学、文学和礼俗学等。平常像我们小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文学了,文学也分为古诗词、名言等。

  通过学习文学,我感受到中国的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学生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和热爱祖国。《弟子规》就是能很好说明这些事的一个例子,大人们都说学《弟子规》是决定孩子好坏的第一步,能很好的管理孩子的行为举止与言行。《弟子规》中讲的最多的就是孝敬父母,所以中国的孝道也是作为一名中国人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就像小黄香在寒冷的冬天钻进爸爸的被窝为出去干活的爸爸把被窝捂热乎了,在炎热的夏天小黄香用扇子把爸爸的被窝扇的很凉快,这样爸爸回来睡觉的时候就可以舒服一点了。这个故事就可以很明了的解释了孝的这个字,如果没有了孝道,就是没有了人性,如果你连亲情都没有,世界就将变得冷漠无情。

  当然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不了解中国的历史,不知道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你就不配当一名中国人,就更不配做一名炎黄子孙,我们国家从前受尽了他国的欺辱与迫害,可是现在中国日益强大,是个富强民主的国家,我们终于扬眉吐气了,不用看别人的脸色生活了,中国人证明了他们在这几百年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也证明了中国现在已经强大了!

  要想了解自己的祖国,要想了解国学,要想当一名合格的中国人,就要好好学习,俗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长大后要是有了出息就一定要好好的回报自己的祖国,不愧对于自己的良心!

弟子规读后感5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最近,我读了《弟子规》,令我受益匪浅。“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我最喜欢这一句。它讲的是:子路听说城中发生了大事,就驾车到城内,他冲在最前面,却被敌人的武士砍断了一条胳膊,帽子也掉落在地上,他大声说道:“等我把帽子戴好,再来杀!”说完,子路拾起帽子,戴在头上,然后从容而死。

  它的意思是:帽子要戴端正,衣服的纽扣要扣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系好。放置帽子和衣服应当在固定的位置,不要顺手乱丢放,以免弄皱弄脏。

  它让我明白了:仪表是一个人美姿的展示,是心灵的窗口,小学生要培养自己良好的仪表习惯,就要从穿衣戴帽做起。“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它的意思是:事情虽然很小,也不要擅自为所欲为而不禀告父母;如果任性而为,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让父母担心,这就是不孝的行为。

  东西虽然很小,也不能偷偷私藏起来据为己有;如果真的私藏了,品德就有了缺陷,父母知道了,心里一定十分难过。

  它让我明白了:生活中很多小事情,我们不能为所欲为,而不告诉父母,要不然就会让父母担心难过。

  我爱读书,因为读书可以长知识,我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

弟子规读后感6

  “从前从前,孔夫子的语言,我们沉淀那论语学而篇——两代之间从弟子入则孝……”

  这是一首优美的中国风的歌曲——“弟子规”。相信大家一定看过“20xx湖南卫视的春节联欢晚会”,那么你知道晚会这次晚会的主题曲是什么吗?对了,就是这首与清代大作家李毓秀根据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诲编成的优秀书籍同名歌曲《弟子规》。《弟子规》虽然是一本只有一千来字的小册子。但是,就是这一千多个字,含了儒家思想提倡的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思想,都在《弟子规》中,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弟子规》,是我们大家生活中的典范,是教导大家做人处事的规范;

  《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是人性的基础。这本书,是清代大作家李毓秀根据我们的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诲编成的。初读弟子规,我就受益匪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人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所谓六艺,就是指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弟子规告诉我们这么多只是和做人的道理,这样一本好书,怎么能不吸引人呢?让我们大家一起学《弟子规》、品《弟子规》、仿《弟子规》、行《弟子规》。让我们把弟子规牢牢记在心中!

弟子规读后感7

  学习《弟子规》,虽然很容易就可以倒背如流,但是要真正的理解其中的道理和含义,就要花时间去感悟,才能做到对人或对自己产生有益的影响。

  一个人的为人处事必定要具备一些该有的原则:“父母呼,应_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从这条开始就告诉我们,在家里应当如何扮演好一个为人子女。听到

  父母在叫唤我们的时候,应当立即回答。

  而往往也会有不礼貌的行为。

  一个颇有教育能力的老人,来到一个村子里,孩子们见老人和善可亲,并与他进行了交谈。老人问:“孩子们,当父母再叫你的时候,你们都是怎样回答的?”答案就有三个:我在、我在这里、干吗。以回答父母在叫自己,回答“干吗”的最多,几乎占了三分之二。老人笑了笑,又问:“如果在学校老师问你、叫你,有没有人敢回答干吗的?”没有一个孩子敢说。由此可见,一个人在家里对父母都没有几分礼貌,在外面何尝会有几分?

  我们也知道,现在的子女功课有很多,所以,父母往往舍不得他们做事,即使是家事,也都有父母代劳。就连自己叠被子这些小事,都没有多少个小孩是力所能及的。总而言之,现代人的风貌远远不能和古人们相提并论。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经历了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沧桑;还有二十四孝作为我们的典范。凭这一点,把它就应该发扬光大。很感谢《弟子规》,让我们重温了传统文化的宏伟博大。从而也要学以致用,像《弟子规》中写的,以恭敬的心,谦卑的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来对待一切人、事、物,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事诸父,如事父,是诸兄,如事兄”。

弟子规读后感8

  上小学以后,老师教我们读《弟子规》,还一边教我们读一边告诉我们什么意思。学完了《弟子规》也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和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爱护。有一天,我在学校看到我们班的一个同学因为有一个小朋友骂她伤心了,我就去哄她。我觉得她这个时候很需要别人的关心,后来,她就开心了,我也觉得很高兴。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去读书学习,才能明白真正的道理,如果不去读书学习,就永远不会明白道理。学了这句话以后,我明白了读书、学习很重要。我现在很喜欢学习,也很喜欢看书,每天晚上洗脚的时候,我都拿一本书看,而且我决心要努力做个好学生。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待长辈要有礼貌,有好吃的东西先让长辈吃,然后自己再吃。我生日那天,爸爸妈妈给我买了生日蛋糕,吃蛋糕的时候,我先给爷爷、奶奶切了蛋糕。奶奶让我先吃,我闭上眼睛,摇头晃脑地说道:“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奶奶高兴地笑了,夸我真懂事。

  学完了《弟子规》以后,我会在平时的生活中更加注意我的行为和语言了,而且更加爱护同学;爱学习,爱读书;对长辈也更有礼貌。我要争取努力做一个好孩子。

弟子规读后感9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再一次读弟子规的书,使我更加深一步了解了《弟子规》的意思。教育我们怎样做人,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这本书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怎么和别人相处,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

  比如“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父母教我们做人处世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生气、伤心。这样我们的父母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我已经大概了解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光知道还不行,我还要努力的去做。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弟子规读后感10

  现在,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叹息:“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不懂规矩了。”“现在的.宝宝特别自我,一点不会替别人着想。”

  别说孩子,即便是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年轻人,也骄傲任性,对父母缺少应有的尊重。现在的孩子确实越来越聪明,接受的信息量多、知识面广,但也透露出了一个非常危险的现实——任性、自我。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现状。

  如何改变?

  这不仅需要父母们付出极大的耐心,去正确引导孩子们,还需要借鉴古圣先贤的智慧,让孩子发现自身的问题。让孩子们学习《弟子规》,随着时间的变化,孩子们会慢慢地感受到书中内容的影响而发生根本的改变,直至将书中的内容变成自己的习惯。

  这种改变不同于棍棒似的强制影响,而是孩子本有的天性显现。通过长期熏习,这种习惯,将伴随孩子的一生。

  《弟子规》学习的方法

  古圣先贤告诉我们: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弟子规》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典故、文言知识、韵律规律,有着根本的做人道理。在学习《弟子规》时候,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点读,因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是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

  在读的时候,不疾不徐,摄住心,读一遍把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早晚各点读一遍。早上点读要告诉自己今天要按照《弟子规》所说去力行。晚上点读看自己哪些没做到,然后去修正。

  在诵读的过程中,要把《弟子规》落实到生活中,规范孩子及自己的一言一行。这样一来,家长和孩子不仅可以建立亲密的关系,而且自然就“德日进,过日少”了。

弟子规读后感11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启蒙的一本书。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古代圣人教育学生的一些方法,当学生的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我在五岁中班的时候托儿所老师就教我们,我很喜欢这本书。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和这句话有关的故事是黄香。他从小九岁时就失去了妈妈,从此他就更孝顺爸爸了。夏天热了,爸爸没办法上床睡觉,黄香就用扇子把枕席扇凉,才让父亲上床睡觉。冬天天气冷了,父亲没办法睡觉,黄香就用自已身上的温度给父亲热被褥,才让父亲上床睡觉。我看了想:黄香那么小就知道孝敬人,我要向他学习,我的爸爸妈妈天天都上班,他们也很辛苦,回家还要做饭洗衣服,我应该更孝顺他们。“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有这样一个故事。汉文帝他非常孝顺。一次,他母亲得了一场大病。他更是日夜精心服侍,母亲每天吃药时,他都尝一尝,然后再让母亲吃。就这样陪母亲过了三年。我看了,太感动了!想:一个皇帝都那么孝顺,我们是普通人,更应该对父母好了。我们病时,父母给我们拿水拿药,我们应回敬他们。“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大家都知道孔融四岁就会让梨。

  这件事虽小,却让我们知道了一个道理:对待长辈应该懂得礼让,无论是吃饭还是坐立行走,都应该年长的在先,年幼的在后。《弟子规》中还有好多好多好故事,它能启迪我们,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弟子规读后感12

  最近我读了《弟子规》这本书主要讲了作为一名儿童应怎样孝顺父母,帮助父母。读完这本书,使我想到了许多小故事。孔融让梨是我印象最深的。

  孔融是我国东汉时期的文学家和学者。孔家有七人,孔融排行第六。孔融四岁那次,全家人围着吃梨,哥哥们让弟弟先拿,而孔融不拿好的,不拿大的,偏偏拣了一只最小的梨子。他的父亲问他:“这么多的梨子,你为什么拿一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我年纪小,应该拿一个最小的梨,大的应该给哥哥吃。”父亲又问:“弟弟不是比你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该把大的让给弟弟吃。”亲朋好友知道这件事以后,纷纷赞扬孔融说,四岁的孩子就知道让梨,长大后一定是个不平凡的人。果不其然,孔融长大后的确成了的文学家,学者。

  这个故事和弟子规一样,都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孝敬父母。儿童孝敬父母是很重要的,父母很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们也应该爱他们自己的父母。令我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父母呼,行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意思就是:父母叫我们的时候,行动不要慢吞吞的,父母命令我们的时候,不要懒惰这不行动。父母经常呵护着我们,而我们如果不去孝顺父母,那么他们的苦心不就白费了吗?父母教育了我们,难道我们还要反过来忘恩负义,亏待他们吗?

  好学习,尊敬老师,做一个懂得感恩、知道回报的好孩子。

弟子规读后感13

  《弟子规则》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本书是根据孔子先生的教导编写的。它告诉我们很多事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孝顺父母,友好的兄弟姐妹,在所有的言行中,都要小心。看到别人取得了进步,我们应该谦虚地向他学习,在与公众交流时平等和善良……

  在这么多道理中,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给我印象最深。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说出来,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这让我想起了博玄说的一句话: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不信。意思是:对人真诚,原本不相信,也会相信;但对人虚伪无信,原本相信,也不敢再相信。看,他说得多有道理啊!

  为了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应该谈论信用。记得思品书里有一篇写宋庆龄的文章。宋庆龄小时候,折纸折得很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她又在折纸上了。她的同学小珍看到了,羡慕地说:你的折纸真漂亮。明天我去你家。你教我折纸,好吗?宋庆龄一口了没问题。第二天,宋庆龄的家人本来要去奶奶家,但宋庆龄想到了昨天答应小珍的事,所以他没有去奶奶家。他一个人在家里准备了很多纸等小珍。然而,小珍没有来。她不诚实。但宋庆龄一点也不后悔,她说:小珍虽然没来,但我做了一个讲信用的人!宋庆龄从小就有着优秀的品质,长大后成为一代伟人,的喜爱。

  最后,我给大家一句话:

  人而无信,万事皆虚。

弟子规读后感14

  今天早上我背诵了弟子规的总叙和入则孝,虽背的滚瓜烂熟,但其中的意思一点也不理解,经过访问同学,使我明白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信。他的意思是说“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生活中小心谨慎。读完后是我非常震惊,又非常羞耻,因为自己以前总以为父母把自己生下来不是上天的安排,父母理应对自己好,父母关心自己是理所应当的,现在大彻大悟,自己的所作所为全是不对的,真是对不起父母的大恩大德呀!以后一定要好好的感恩父母,要坐在行动上。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一句话是说:“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以前自己非常自私,对谁都不好,别人一对不起自己,就憎恨他,甚至从不再搭理他,自己还总是自以为是,有一点成绩就不知自己是谁了,只知道自己今天学了,就不学了。尽管没学会仍装着学会了,当别人来帮自己时,自己却自学非学,有人请叫自己,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真是没法说。以后一定改这些臭毛病,一定让好的习惯代替他。

  弟子规真是博大精深,他不仅时一本好书,而且教育了炎黄后代!

弟子规读后感15

  开学初,学校组织我们学习了一本经典书籍——《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具体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此书堪称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生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句话是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它充分体现出了做人要讲信用,说谎话骗人胡言乱语是不可取的。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件事: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曾经对电脑游戏十分着迷,只要一碰到鼠标,我就完全沉浸在电脑游戏的世界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与妈妈约定的结束游戏的时间一拖再拖,为此,妈妈大发雷霆,我才不得已关掉了电脑。如今,我学习了《弟子规》,想想先人们的教诲,反省我的行为,我感到非常的汗颜,做人是应该讲究信用的,信用是一个人的做人之本,如果一个连信用都不讲的人,他又怎么能够立足社会,成就一番事业呢?《弟子规》使我认识到了我以前所作所为的不足,我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弟子规》时刻警醒自己,做到诚实守信,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失信的言行多一些靓丽的风景,少一些违约的承诺。向着自己追求的目标,不懈地去努力、去拼搏,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光彩。

  总之,通过学习《弟子规》使我受益匪浅,我要把其中学到的道理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去。

【弟子规读后感】相关文章:

《弟子规》读后感10-01

《弟子规》的读后感10-30

弟子规读后感05-29

《弟子规》读后感02-23

弟子规读后感01-05

精选《弟子规》的读后感03-16

弟子规全文01-18

《弟子规》读后感【热】07-17

【荐】《弟子规》读后感08-31

【推荐】《弟子规》读后感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