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你的个人简历要怎么写才能吸引HR呢?

时间:2022-07-17 12:28:48 求职简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你的个人简历要怎么写才能吸引HR呢?

  即使是再小的公司,在选人这件事上都会非常严肃的对待,因此看两三百封简历,对于大多数公司的HR来说实在是轻而易举。那么什么样的个人简历才能吸引HR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析分析。

你的个人简历要怎么写才能吸引HR呢?

  1、关于照片

  如果要放照片,请用一张半身照片,能够看清细节的。多数岗位是不要求照片的,类似前台、模特、或者需要卖相的职位需要,必要的话,放两张,好让人看清楚样貌和身材,着装尽量正式,记得梳洗干净。最重要的一点,“形象气质佳”是见了人之后才决定的,而且主观因素很大,所以最好不要提及这个,以免伤了和气。

  2、关于期望薪资

  90后在简历里大言炎炎地要15-25k的简历不足为怪,但是混蛋HR和SB老板基本上很少,所以看到这种简历会直接略过,不用抱有任何一丝侥幸心理。

  通常好的求职者,会了解一下自己希望从事的行业及职位薪资平均水平,如果感觉自己能很快上手,可以适当提高10-30%。超出范围的期望薪资,只会让人直接忽略。当然,最重要的是,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需要配得上要求的薪资。

  3、关于自我评价

  做了什么事,是最重要的,至于做事情的态度,基本上只要面试一开始,就能了解个八九分。所以自我评价的基础在于求职者借助什么样的平台或者什么样的机会,做出了什么成就,而不是说大话。至于具体的技能描述,放在这里头基本上没有太多价值,我见过很多写着精通某某编程语言的,缺连基本的程序框架都不会写。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事,是尽可能用很短的语言描述一下你所希望得到的工作以及与之想对应的职业规划。当然这个很难做,不过有心人总是会尽可能描述一下,哪怕不那么准确,也可以让用人单位有清晰的认识。

  4、证书

  这个不重要,因为基本没人看。看证书找人的时代早就过去了,还在学校的也别费那心思去考了,压根没用。至于什么三好学生或者奖学金之类的,还是先放一边吧,你在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未必比那些差生更强。

  5、工作经历

  这个是最重要的。基本上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经历,都有过几份工作,分别做了多长时间。三五个月换一个工作的,基本上很少有人会愿意选,毕竟这种人很难在某一个机构建立长远的价值。职业自由时代的初期,一份理想的工作是3年左右,大约和读一个大专出来的时间相仿,这样可以让求职者真正对行业建立起一点理解,并且收获一些除了薪水之外,更重要的东西。

  第二个部分则是项目经验。即具体所做的工作当中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其中比较关键的信息是,项目本身的描述,例如人员,工作分配,自己承担的职责以及考核标准等等。求职者在项目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以及这些职责如何与考核标准挂钩是非常重要的描述,因此应该详细描述。对项目的描述,则通常可以帮助用人单位了解面试人对行业理解的程度,这个部分写好了,基本上获得一个面试的机会,就比较容易了。

  简历写作应该避免的5个做法:

  一、简历中主次不分

  很多简历,内容庞杂,形式混乱,贪多求全,恨不得把所有的事情都写上,结果,大杂烩,反倒让人搞不清楚究竟应聘者究竟想表达什么。不同的经历,展示不同的能力,同一经历,不同的描述,也能展示不同经历。写的混乱,只会让人觉得应聘者思维混乱、主次不分、目标不明。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人,不要奢望招聘者当伯乐。

  二、重点不突出

  对于应届生而言,阅历少、经验不足,但至少教育 背景会是一个亮点。在面试中发现,有的应聘者只言片语带过自己的教育背景,甚至将本科教育经历和硕士教育经历写在一行,很难发现是研究生。其实,企业对于 应届生的考察,并不是特别重视社会经验,关键在考察应届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和严谨程度。

  三、面试重视程度不够

  迟到是一种普遍现象。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迟到应该事先电话告知。对时间尚且不重视的人,能指望他重视绩效、重视业绩吗?

  书写混乱。一些应聘者在填表时,写的字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如果书法不好,可以把行距稍微大一些,至少不会把上下两行字插在一起、无法解读吧。

  四、专业水平太差

  面试的几个中财法学院本科生,参加过今年司法考试,也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准备,但问及相关法律问题,却答不出个名堂,如此水,如何从事法律事务?学了四年法律,水平尚且如此,又如何奢望他们在公司商业化化环境下短期学习、提升呢?

  也有应届生想换行。换行没有错,但能不能对准备从事的方向进行学习呢?一位面试者说自己想往人力资源管理方向转,问及是否有所准备,答曰在工作中学习,把公司当学校了、当实验室,难不成向公司交学费?

  有备而来,不打无准备之仗!

  五、瞎编简历

  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可以进行不同描述,表达不同的目的。经历是可以挖掘的嘛。问题是,挖掘不等于编造。倘若是编造,没吃过猪肉,看过猪走路,也可。但连猪走路都没见过,却编猪走路,岂不是瞎编?

  深入提问几下,水分立刻就出来了。

  一个法学院本科生在被问及一年前所独立撰写的商业计划书时,竟然说时间太久已经忘了,荒唐:自己独立撰写的东西,这么快就忘,此等记忆力能做法律事务?或者,要么真忘了,那就别写在简历中,要么写了,就立马去查阅以下过往资料,为什么不呢?懒!

  求职靠的是实力,不是侥幸,不是纯粹的运气!

  练好内功,打好基础,才会成功!

  与其反复奔波、饱受打击,不如静下心深入剖析自己、挖掘自己、充实自己先!